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宁完我道:“皇阿玛,奴才推荐范永斗一块儿去。”
“范永斗”多尔衮一愣,“那不就是个商人吗”
“是啊,可是欧罗巴人喜欢做买卖,派个商人过去正好。”宁完我说,“而且在咱们和罗刹国开战前,范永斗一直以张家口为据点和口外做买卖,据说生意都做到罗刹国了。可见他是知道怎么和西夷人打交道的。”
“说的也是,”多尔衮摸着胡须,思索片刻,“信上说让咱们的使团去什么琉球国,日斯巴尼亚人会派船把他们借去马尼拉......去得了吗”
范文程道:“去得成,搭朝鲜人的船去,不过一定得快啊!现在范永斗正在盛京,可以让他马上准备随员和礼物。”
章推《大明咸鱼》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天潢贵胄大大的新书,《大明咸鱼》已经上传,适合所有热爱大明历史和爱吃咸鱼的读者朋友!欢迎大家踊跃支持,让大明这条咸鱼飞起来吧!摘书吧
抢救大明朝第715章 五大臣出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现在的大清朝并不是闭关锁国,而是一定程度上让南明给封锁起来了。是被关闭了,而不是主动闭关,所以也就有了围城效应,特别想出去看看。
更何况他们和英吉利国(其实是荷兰人冒充的)和日斯巴尼亚人的交往也不吃亏啊,引入了不少洋枪洋炮洋将,拿着去打蒙古人那叫一个犀利啊!
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范文臣,乃至坐在布木布泰身边的顺治小皇帝,都想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哦,顺治小皇帝很快会改变主意的。因为将要抵达南京老山离宫的东莪格格再过不久就会给顺治寄一本《小学法语》......
还不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学法语,而且还不能学得比他的诗人哥哥高塞差的顺治,这回时候忍不住插了句嘴:“怎么都是两绿旗的人别的旗不派人去”
“皇帝!”布木布泰嚷了一嗓子。
顺治连忙闭了嘴,还跟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子一样,怯怯地看着多尔衮。
“说的也是,”多尔衮却觉得顺治的话也有道理,“那就再加三人......三个都是老满洲,一个由两红旗推荐,一个由镶蓝旗推荐,一个由两皇旗派出,这样就齐活了,这就是五大臣出洋了!”
至于两白旗和正蓝旗是多尔衮三兄弟的地盘,有个镶绿旗(镶绿也是多尔衮的)的范永斗就够了。
布木布泰没有提出异议,只是问:“究竟派谁去”
“等明儿议政王会议再论吧。”多尔衮已经有些乏了,就挥挥手对范文程、宁完我道,“你们两个就辛苦一下,准备一个出洋的方略,明儿议政王大臣会议要用。”
大清朝现在还是皇阿玛摄政加九旗合议(镶绿旗不参加合议),所以有资格参加合议的议政王大臣就是八个(多尔衮自己代表正白旗)。其中领头的是镶蓝旗的旗主济尔哈朗,他原本和多尔衮一样都是辅政亲王,多尔衮现在升级成了皇阿玛,而他则降级成了议政王,不过还是八大议政王之首。
除了位居八大议政王之首,他的镶蓝旗还得了一块“封地”——驻开封府的镶蓝旗驻军昂邦章京衙门!这个衙门不仅管军,而且管民。开封府没有知府,驻防昂邦章京就是知府!
现在大清朝也不设巡抚,行省也虚化了,就是个地理名称,没有对应的衙门了。关内的州府就两种,一是直隶州府,也就是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直管的州府;二是旗隶州府,也就是由九旗驻防昂邦章京衙门管辖的州府。
其中直隶州府主要集中在原来的北直隶地盘上,算是大清国的“腹心之地”,而旗隶州府则顶在前沿。
镶蓝旗得了开封府,正蓝旗则得了河南府,正白旗得了平阳府,镶白旗得了太原府,正红旗得了汝州,镶红旗得了大名府,正黄旗得了彰德府,镶黄旗得了卫辉府,正绿旗得了济北(管辖济南府大清河北)、东昌(管辖东昌、兖州二府的运河以西,大清河以北地区)、归德三个府,镶绿旗拿到了大同府。
现在关内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直管的地盘,也就只剩下了顺天府、永平府、宣府、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潞安府、辽州、汾州、沁州、泽州等九府四州。而且在这九府四州的地盘上,还有2000万亩旗地,除去归属八旗固山额真衙门(都是老八旗的土地)管理的旗地,余下的约2500万亩才是给大清朝廷纳税的土地。现在田赋已经涨到了一亩六分面粉,2500万亩大约能收150万石面粉。
而占据大同府的镶绿旗因为不服兵役,所以要上缴免役钱粮,一年大约有18万石面粉,也是大清朝廷的收入。
九大皇商都要向大清朝廷缴纳包税,位于平阳府的解州盐田的盐税也归大清朝廷所有,还有关外的金州互市的税收也归大清朝所有,直辖的九府四州还有一些商税收入,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一年约有150万两银子的收入。我爱电子书
另外,关外、漠南、喀尔喀蒙古各部旗(不隶十旗),都要向大清朝廷缴纳牛、羊、马、毛皮、东珠、人参等贡品。
这些贡品本来不值什么钱,只能通过金州互市少量出口,可现在突然多了个出口日斯巴尼亚国的财路,而且还能换到大清急需的枪炮,这下八个议政王可都兴奋起来了。
“皇阿玛,既然口外的皮货能换来大炮、火铳,那咱们一定得和这个日斯巴尼亚国搞好关系,可不能失了大主顾。”
八王之首的郑王济尔哈朗头一个就表了态,“我镶蓝旗可以让工部尚书蓝拜走一趟,他对索伦人的事情非常熟悉,应该能派上用场。”
佟佳.蓝拜是镶蓝旗的宿将,在皇太极当政的时候就奉命征讨过索伦诸部,打破过雅克萨城。
“礼亲王,你们两红旗推荐谁去”多尔衮又问刚刚袭了代善爵位的礼亲王满达海。
代善在去年冬天死了,他的第七子满达海就继承了王爵和正红旗旗主的位子,而镶红旗的旗主多罗平比郡王罗科铎是代善的重孙子,小满达海两辈,当然得听满达海的。所以多尔衮也不问同为议政王的罗科铎,直接问满达海了。
“皇阿玛,就让奉恩镇国公杜兰走一趟吧!”满达海道,“也该他出去历练一下,见见世面了。”
杜兰是代善的孙子,满达海的侄子,他哥哥勒克德浑是正红旗的悍将,封了顺承郡王,可他却是个混吃等死的主儿。
“行,”多尔衮也没啥意见,“就让杜兰走一趟。至于两黄旗......要不让索尼去一趟”
两黄旗的旗主是小皇帝顺治,现在正在自学《新算学》,没空讨论国家大事,所以就由皇阿玛多尔衮做主了。
他笑道:“索尼可是精通满、汉、蒙、藏等四个语言的,可见其头脑聪明,善于学习外邦语言,这个本事正好用上。就让他在出使途中学一下日语(日斯巴尼亚语),到了欧罗巴那边就能和人家说话了。”
索尼这下得好好学习了!去一趟欧洲也就是半年一年的,就得学会西班牙语!
多尔衮接着又道:“蓝拜、杜兰、索尼、范永斗,再加一尚可爱,一共五个......都当钦差出使西洋大臣,这就是五大臣出洋了!
诸位要没什么意见,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要没什么事儿,今儿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就这么着了。”
“皇阿玛!”阿巴泰儿子博洛是代表正蓝旗的议政王,同时也是兵部尚书,“今儿一大早兵部收到了盛京将军府的奏报,说是在库页岛上和日人发生了冲突。”
“什么库页岛日人”多尔衮一愣,“怎么搞的不是刚做完大买卖,怎么就冲突了”
“哦,皇阿玛,此日人非彼日人,不是西洋人,而是日本国人。”博洛说,“盛京大将军府奏报说他们是黑龙江下游的奴尔干梅勒章京衙门派人去库页岛收貂皮时,听库页岛的土著报说岛屿南部有日人筑城,于是就派了骑兵去探查,结果发现了一座日人所修建的营寨,还和日人发生冲突,死了几个人。”
第716章 大清太平洋水师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库页岛那地方鸟不拉屎的,日本国折腾个啥”多尔衮摸着大胡子,眉头皱了起来。
大明那边早晚打过来,罗刹国又蠢蠢欲动,现在又多一日本......
“当然是为了貂皮了!”郑亲王济尔哈朗说,“貂皮可值钱了,据说赛过黄金啊!”
“一准是为了貂皮!”多尔衮点点头,气呼呼地说,“貂皮利大,可不能让日本国把咱的那点财路都夺了去!”
貂皮号称裘中之王,无论在东方、西方都值老鼻子钱了,根本不是熊皮、鹿皮、狼皮这些皮货可比的。如果不久前进行的海参崴交易中,清朝方面拿出的皮货都是貂皮,那么换到的洋枪洋炮还能多十倍!
那么大的利益,多尔衮怎么肯放弃
“得发兵把日本人赶跑了!”多尔衮接着又道,“这库页岛南边在哪儿是不是离日本国很近有没有可能也开个互市”
打完了还得做买卖!
大清国穷啊,不想办法广开财路,早晚得破产了。
博洛说:“皇阿玛,这个咱们也不大清楚......咱们在库页岛一带也没什么海船。”
“没船怎么上岛的”多尔衮问。
“库页岛北面和奴儿干梅勒章京衙门所辖的陆地很近,冬天的时候海面结冰,走过去就行了。”博洛解释道,“平时就划小船过去,也不大困难。但是这个岛子挺大的,由北到南怕是2000里都不止啊!”
那么大多尔衮心说,那得有多少貂啊
“咱们的兵马如果从岛子北面上去,能走到南面吗”多尔衮打了了仗,知道2000里的陆上补给线是很难维持的。
几十人上百人的“收貂队”当然可以不要后勤,沿途狩猎也能维持。但是几百上千人就不行了,打不着那么多动物啊!上千人要吃,得多少动物才够还都是野生动物,身材都是棒棒的,没多少肥肉啊!
“人多肯定不行,”博洛说,“两三百问题不大......再多就不行了,必须得有海船。”
“那就先派两三百人去试探一下,”多尔衮道,“让鳌拜派人......再从运到海参崴的日斯巴尼亚洋铳中调1500支给鳌拜。”
好啊,萨摩藩的铁砲要用来杀松前藩的武士了......
多尔衮皱着眉头又道:“水师是一定要建的!要不然那么长的海岸,还不是随便让人进出偷猎
不过办水师得一步步来,现在黑龙江水师还没成军呢!怎么都轮不到......库页岛那边是什么海来着”
这问题博洛居然不知道,只好向范文程和宁完我求助。
“皇阿玛,奴才知道,”范文程笑道,“库页岛那一片的海可大了,一直可以通到新大陆,西洋人叫它太平洋。”
“太平洋......”多尔衮点点头,“那就是太平洋水师了!太平洋水师肯定是要建的,将来可以把海参崴梅勒章京衙门升为太平洋水师昂邦章京衙门!”
这个厉害了,不是大清北洋水师,而是大清太平洋水师了,听着都牛逼啊!
不过那么牛逼的水师现在连条小舢板都没有呢,范文程给多铎张罗起来的朝鲜造船甲喇现在才在黑龙江昂邦章京的驻地阿城(哈尔滨)开张,现在连一艘龟船都没造出来呢!
当然了,海船可以去买,大明朝的船只出口管理很松懈,装着大炮的船都随便往外发卖,只是在舰炮型号上有所限制。以弹重6磅为上限,也就是说只能装载3磅炮和6磅炮。
对了,所谓的“磅”都是指英国磅。因为葡萄牙人卖给大明的红夷大炮其实就是英国人造的火炮,后来卜加劳炮厂卖给大明的炮也都跟着做成英制的。所以朱慈烺的炮兵就用顺了英制,他也懒得改——“磅”改“斤”说起来挺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163txt
现在大明新式教育才开始,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火炮设计能力,所以大明自产的火炮都是抄来的,没有自主研发的。如果把3磅改成3斤,6磅改成6斤,那么从铸造到炮规、炮尺都得改——如果没有合适的炮规、炮尺,铸出来的炮到底该装多少药,能打多远都不知道(不是一个数据,而是一系列的数据,不同的弹药,不同的距离,装药都不一样),这炮就是半废品!
所以磅改斤的麻烦就大了!
而且还涉及到铸造和膛压的问题,一个不留神就得炸膛出废品啊!
所以能够用抄的,朱皇帝绝不会去自主研发,这年头也不用交什么专利费,干嘛不抄不仅大炮是抄来的,连火枪也是抄来的,盖伦帆船更是抄来的。
朱慈烺都不讲究,多尔衮就更不在乎了,别说抄了,买现成的都行。
“至于船,靠阿城的那个船厂是不行的,还是得向南明购买!”多尔衮思索着道,“但是朝廷现在没银子怎么办”
他说话的时候,目光在八大议政王脸面上轻轻扫过,朝廷没有钱,可是下面的十个旗都有旗,各个旗的主子更有钱!
看见大家都不语言,多尔衮笑着,“朕不是要你们捐钱,朕是想让朝廷发个毛皮债票!南朝发了藩债,筹集到了上千万两,咱们这里就发个皮债,用来建太平洋水师和黑龙江新军。
皇帝,这债是你的借的,你看怎么样”
这个多尔衮也是,借债的时候想起顺治了!
顺治今年已经12岁了,当然知道什么是借债了。他这个皇帝当得无权无势,而且还有念不完的书,现在还要欠债,真是苦啊!
顺治咬着牙,“儿臣都听皇阿玛的。”
“行啊!”多尔衮笑着,“皇上也不必多借,借个50万两银子就足够了!一年给5万两利息,怎么样够不够啊”
“够,够......”
“多了,太多了!”
“足够了......”
谁敢说不够啊没看见顺治都快哭了才12岁就背了50万的债,多可怜......还好工作不错,是大清皇帝,要不然将来连老婆都娶不上!
多尔衮拍拍手:“就这么着了,发50万两债票,10个旗平摊,每旗认够5万两!”
......
日本国,浦贺町,大明驻日本大使馆。
一辆四轮马车从港口方向缓缓驶入了新建成的中式官衙式大宅。
马车的车厢里面正坐着一个脸色惨白的胖子,一身绯红色的官服表明了他的身份——他是一个大明四品以上的大官!
这人就奉命出使日本国的松江知府兼外交通商大使罗大公。他是搭乘一艘郑家的万石大海船从上海直接过来浦贺港的,还带来了大明皇帝朱慈烺的亲笔信——向德川家光解释关于“日清联盟”的误会。
这个误会是罗大公不谨慎造成的,他当然也没跑,只好坐着大海船在海上漂了二十来天,总算是活着抵达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