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先缴后退,看着好像多此一举,但实际上的意义重大,这就杜绝了勋田免税权力扩大化的可能。所有的私人持有土地都要缴税!而缴完再退则是和朝廷说话了,你个勋贵有多少田,地方官不敢问,大明朝廷可有账,一查就知道了。
另外,朱慈烺这个皇帝本人持有的皇庄土地,一样是先缴税后退税!所以皇庄土地有多少,大明户部现在一清二楚。
而由皇家商会持有的地产,则不算皇庄土地,而是私人地产,和普通的私人地产没有什么不同......皇帝的私人投资和皇家产业并不是一回事儿!
顺便提一下,这套对权贵非常严格的土地税制是朝中南人党的首领钱谦益和郑芝龙提出来的!
“臣谢主隆恩!”
纪坤当然不想出国了,可他也知道有杀人灭口这事儿!
“李少游,”朱慈烺又对李少游道,“你也去欧洲出使吧,当个使团武官,分管军事交往,晋升到千户。”
千户有60两月俸,一年也是13薪,就是780两银子,非常不错的高薪了!
李少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得在欧洲呆多久,于是也笑呵呵的叩头谢恩。
朱慈烺笑着又说:“你们回去准备一下,这个月就出发吧!朕已经让东宁军准备船只和随员了,你们也可以带些人去,拟一个名单交到户部的通商外交司就行了。”
这次的出访可是相当隆重的,使团的人员不会少于300(不包括水手),还会有至少6艘万石大海船护送他们前去欧洲。还会随船携带赠送给欧洲各国君主和教宗的礼物,以及不少准备在欧洲贩卖以支付使团在欧洲各国花费的瓷器和丝绸,可都是“皇家御用”的好东西!
第713章 大清毛皮帝国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随着大明访欧使团在洪兴三年秋天时离开上海港南下而去,东西方两个世界之间的交流层次显然被拔到了最高。而在这个时代中,正在和西方往来的还不仅仅是盘踞东南,蒸蒸日上的大明。盘踞北方的清帝国,同样敞开了对外交流的大门。
在面向鲸海,距离朝鲜王国的咸镜道东北边界不远的一处名叫海参崴的渔港,正是雨雾蒙蒙,寒风凛冽的清晨。在形如牛角的牛角湾入口处,一座伸入大海的细长山丘的顶部,有一座新近搭建起来的观海台。几个穿着清朝武官府的汉子正在那儿焦躁的等候,不时还将目光投向雨雾蒙蒙的海上。
现在是西北风起的时候,从西伯利亚刮来的寒风好像就没停歇的时候,时不时还来一场秋雨,气温也下降到了冰点附近。可真是秋风秋雨冻煞人呢!
不知道过了多久,等候的人已经冻得手脚冰凉的事儿,才隐约看见海面上闪出一片白帆,穿破雨雾,利用西北风勉强向着东北方向航行。等候的人当中,有一个长着张娃娃脸,又留着部大胡子的中年大叔急得直跺脚:“老贾,老范,你们怎么选这种日子要冻死人呐!”
被他唤作老贾的,正是贾乐市行的贾布斯,他也冻得不行,直打哆嗦,“尚副将,人家日斯巴尼亚国的大帆船每年五月离开马尼拉港,北上到南明沿海的商埠贸易,七月再从上海出发去朝鲜,到咱们这儿不就得是深秋了”
长着张娃娃脸的尚副将就是尚可喜的弟弟尚可爱了,曲阜之战结束后,他就被调去盛京将军府,在多铎帐下任职,还参加了讨伐喀尔喀蒙古之役。
从喀尔喀蒙古凯旋后,他就被任命为海参崴梅勒章京,汉语说就是海参崴副将。
为了避免南明对清国的渤海湾沿海进行封锁,同时也避免过多求助朝鲜。多尔衮在布鲁斯离开前,就命令多铎在东北的鲸海沿岸寻找合适的地点建立贸易口岸。
而多铎最后选中的就是距离吉林和朝鲜国都不算太远的海参崴建立港口,而且还设立了一个海参崴梅勒章京衙门,就让尚可爱出任梅勒章京,主持海参崴建港、开埠的事宜。
其实也没多大的事儿,海参崴这里是天然的避风良港,将近二十里长的牛角湾内随便找个地方都能搭建港口。
至于开埠就更简单了,因为没有什么人会来海参崴贸易,只有来自菲律宾的日斯巴尼亚大帆船中的一两艘会在返回美洲的途中,北上鲸海,到海参崴来转一圈——根据日斯巴尼亚使臣卡瓦列罗和多尔衮达成的协议,日斯巴尼亚大帆船会运来日斯巴尼亚生产的火枪和青铜炮,以交换中国东北出产的毛皮和东珠!
据说这两样东西在欧罗巴洲那里可值大钱了!罗刹国的哥萨克不远万里溜达过来,就是为了寻找珍贵的毛皮。
多尔衮一想,既然毛皮那么珍贵,东珠仿佛更加值钱,那还客气什么呀与其让罗刹国来赚钱,还不如大清国自己就把钱赚了。
打猎什么的,关外的各种部落都挺拿手的,皇阿玛一道旨意,再弄点棉布、粮食、铁器什么的送去,还怕换不来毛皮
转手倒给日斯巴尼亚人就都是钱啊!
当然了,大清国也不怎么需要钱,大清国没有发达的工商业,有钱也花不出去。大清国现在需要的能把自己武装起来对抗大明和罗刹国的武器。
所以多尔衮就和卡瓦列罗达成了一个以火枪、火炮换毛皮、东珠的协议。
贾布斯就是为了这桩“枪换毛,炮易珠”的买卖,才被多铎打发到冻死人的海参崴来的!第一读书网
另一个被称为老范的是个官服外面披着貂皮斗篷的老者,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种豪爽潇洒,这人名叫范永斗!九大晋商之首,原本隶籍正黄旗汉军,现在改为镶绿旗,而且还授了阿达哈哈番的世职(有点爵位的意思)。他是被多尔衮派了和贾布斯、尚可爱一起做买卖的。
听见两人的议论,范永斗就哈哈笑了几声:“一虎(贾布斯字一虎)老弟还真是后生可畏,连日斯巴尼亚人的船期都一清二楚啊!”
“老爷子您这话说的,我就是吃这行饭的,能不弄清楚吗”贾布斯笑着,“老爷子您才厉害,大清国还在关外那会儿,您就是大清功臣了,我们这些人都是您的晚辈啊!”
范永斗干笑了几声,也不言语了。
三人就这样的沉默着,不知过了多久,一艘载重四五百吨的西班牙盖伦船终于驶入了牛角湾的入口。
尚可爱吐了口气,对贾布斯和范永斗道:“总算来了......咱们这下去码头,瞧瞧那些日国人给咱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贾布斯和范永斗点点头,于是三个人都披上蓑衣,一块儿出了望台,向山下的码头走去。
来访的是德贝拉斯科指挥的马尼拉号,就是上回送卡瓦列罗去上海的那条盖伦船。这艘船是五月份离开马尼拉的,不过没有如贾布斯猜测的那样去了上海,而是去了琉球国的那霸港。
这座港口和整个琉球国,目前都在日本萨摩藩的实际控制之下,不过琉球国王尚质则是朱慈烺在两年前册封的。但是朱慈烺也没有借口册封,出兵驱逐琉球的萨摩藩军——需要他出兵的地方太多,暂时没空理琉球。
而且自打上海开埠和郑家获得了进入浦贺港(每年5条万石大船)的贸易权,那霸港就急剧衰退,现在已经成了萨摩藩手中的一个鸡肋。为了弥补那霸贸易收入下降造成的损失,萨摩藩主岛津光久不得不利用那霸干起了走私军火的买卖!
火绳枪就是从萨摩国的鹿儿岛传入日本的,而岛津家族在日本战国时代中就以善用“铁砲”闻名,到了大坂冬夏两战后,日本的乱世彻底结束,但是在乱世中建立起来的铁砲产能却没有那么容易去除干净。
手工业嘛!只要工匠还在,产能恢复起来就很容易。大坂夏之阵到现在不过30多年,而且有一段时间岛津忠恒(萨摩藩初代藩主)还贼心不死,维持了一段时间的铁砲产能,所以储存了大量的铁砲成品。
除了维持铁砲产能,储存铁砲成品之外,岛津家还利用那霸港的特殊地位,和西班牙、葡萄牙等天主教国家在东方的殖民势力保持着秘密往来。
因此才在几个月前接到了马尼拉方面的一份大订单——3000挺六匁筒!
马尼拉号前往那霸就是为了装运这批六匁筒北上海参崴换取毛皮和东珠的。因为大清国需要火枪数量很大,而且要得又急(和罗刹国的战事吃紧啊!),所以西班牙人来不及从美洲调运,也来不及从广东、福建订购。
佛山、安平两地虽然新开了不少铁工坊,但是手工业的产量提升还是很慢,两地所有的铁工坊加一起,一个月也产不了3000支洪兴三年式火绳枪。而且也不可能都卖给西班牙人啊,大明兵部还等着进货呢!
所以马尼拉号就只能去那霸向日本人买了,而就在这条帆船滞留那霸期间,马尼拉总督查孔还派出一条轻快帆船,送来了一封需要马上转交给清朝方面的书信。
第714章 顺治不哭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北京城现在也入了秋,西北风大起,天气也很凉。慈宁宫内,已经升起了暖暖的地龙,从寒风凛冽的殿外走进来,踏进这座温暖的大殿,一直绷着心思在想事情的多尔衮,都觉得精神一松,人也舒适了不少。
“孩子他阿玛,你可来了。”布木布泰大妈看见多尔衮来了,也不管正跪在地上流眼泪的顺治小皇帝,就笑着迎了上去。
“啊,来了......福临这孩子又怎么啦”多尔衮已经看见正在流眼泪的顺治了。
“唉,”布木布泰一声叹息,“还不是希福又来告状了......这孩子习武不行,学文也不成,将来可怎么办啊!”
敢告大清皇上的是国史院承政赫舍里.希福,他是索尼的叔叔,赫舍里家的学霸之一,精通满、汉、蒙三种文字,主持翻译了辽、金、元三史。还精通各种儒家经典,大大的有学问啊!
但由于他是豪格一党,所以多尔衮掌权后就给他按了个“构衅乱政”的罪名议死,最后罢官、削世职、抄家。
不过多尔衮当了皇阿玛后,就赦了他的罪行,给了他的一个国史院承政,还让他当了喜文厌武的顺治皇帝的老师,让他教顺治皇帝和顺治的那帮“小兄弟”读书。
可这顺治吧......还真不能和那群索尼找来的“文弱八旗子弟”比读书,别说什么纳兰明珠、索额图之类满洲小才子了,就连顺治的庶兄高塞(大一岁)也比顺治强多了。无论是诗文还是书法,都强出不是一点半点啊!
“将来”多尔衮被布木布泰大妈的话逗乐了,“他都是皇帝了,将来还能怎么办继续当皇帝呗!”
多尔衮现在已经不想篡位了——他皇阿玛干得挺好,再当皇上反而变小了。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顺治哭丧着脸,给多尔衮行了一礼。
“起来,起来......”多尔衮拉着布木布泰往炕上一坐,然后就冲顺治招了下手,“过来,你阿玛我有好东西送你,是东莪那丫头从山东托人捎来的。”
东莪格格捎来的玩具啊!
顺治马上破涕为笑,起身到了多尔衮跟前,结果就看见多尔衮拿出两本书摆在一张案几上。
“这个是《子论格物篇》,这个是《新算学》。”多尔衮笑着,“《子论格物篇》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据说是孔子的遗篇,很有一点意思啊!”
《子论格物篇》据说是从孔林里面挖出来的......可是多尔衮分明记得孔林根本没有被挖过啊!
不过多尔衮也没太计较,收到女儿从山东寄来的《子论格物篇》(这本书并不是管制商品,都印了几十万本,大明的读书人人手一册了,也管制不过来)后就翻开起来,居然能看懂一点。
“这本《新算学》是朱慈烺编的,”多尔衮道,“东莪那丫头闲来无事就拿来自学,觉得很有好玩,听说你对学问感兴趣,就和《子论格物篇》一起捎过来了。”
顺治这下可惨了......四书五经还没学过来,又要学《子论格物篇》和《新算学》了!
这《新算学》开头还容易一点,越到后面越难啊!
“还不谢谢皇阿玛!”布木布泰沉声道。
“谢,谢皇阿玛。”顺治也没办法,玩具没拿到,接着又要学哲学和数学了!
“你也别一个人学,”布木布泰说,“和六阿哥、纳兰明珠、索额图他们一起学,这回可不能再输给六阿哥了!知道吗”
六阿哥高塞是庶出的!庶子的数学题怎么能做得比嫡子好呢56小说
“儿臣知道了......”
多尔衮看了眼顺治,又看了看望子成龙(顺治已经是龙了)的布木布泰,也不知说什么了。就在这个时候,门外进来一个重华宫(多尔衮的宫殿)的太监,见了多尔衮就是一礼:“皇阿玛吉祥,范文臣、宁完我求见。”
“什么”多尔衮一愣,“都那么晚了......”
布木布泰在旁边说:“孩子他阿玛,人家那么晚进宫,一定是有要紧事情。”
“那就见吧!”多尔衮说,“带他们到慈宁宫,就在这里见。”
现在外面那么冷,多尔衮可不愿意挪窝回重华宫了,就在慈宁宫里面,和布木布泰、顺治娘俩儿一块儿召见了范文程和宁完我。
范文程和宁完我一个内秘书院大学士,一个是内弘文院大学士,听着官不小,但实际上就是多尔衮的“大秘书”。
两个大秘书今天都值夜班,接到了多铎用600里加急送来的奏报和一份日斯巴尼亚总督查孔的亲笔信(自带着译稿),看了以后就立即入宫通报了。
因为日斯巴尼亚总督在信中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要求——查孔希望大清朝廷马上向欧洲派出使团!
查孔还在信中告诉多尔衮,如果大清不及时派出使团,一旦让大明和日斯巴尼亚、法兰西、葡萄牙、荷兰、罗马教会达成对大清不利的协议,那么大清很有可能会面临全面的封锁禁运!
另外,大明朝廷的使团还有可能会和罗刹国的沙皇缔结反对大清的条约,到时候大清就将面临大明和罗刹的联合进攻了!
“皇阿玛,”范文程见多尔衮已经看完了信,就小声提醒说,“范永斗和贾布斯报告,他们仅用几百张毛皮和百余颗东珠就换到了3000支日斯巴尼亚火铳外加4门3磅炮!”
这几百张毛皮和100颗大个的珍珠拿起欧洲可就值大钱了,价值远远高于3000支日本火枪和4门3磅小炮。
但是这账在大清这边就不是这么算的了,虽然大清十个旗和关外的将军府都开了造枪铸炮的工场,但是产量却少得急人。十旗一将军府加一块,月产火枪不过三四百支,3000支日本火枪够他们忙活一年。至于火炮的产量就更少了,在全力生产3磅炮的情况下,月产也不过十余门(这年头铸炮的良品率低下,所以铸废掉的炮几倍于这个数字)
就这点数量,真打起来根本禁不起消耗啊!
所以大清国要想生存下去,就得将“毛皮帝国”进行到底,绝对不能失去东北的毛皮、东珠产区,也不能被大明封锁。
“出使欧罗巴洲......”多尔衮摸着光溜溜的脑袋,目光却盯着范文程,“谁去合适”
范文程明白多尔衮的心思是想让自己走一趟,不过西洋那么远,他一大把年纪了,去了还不知道能不能回呢于是就道:”皇阿玛,奴才推荐海参崴梅勒章京尚可爱,他有和西洋人打交道的经验。”
“就他一个”多尔衮皱起眉头,“朝中还有谁可以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