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
孔林遗宝现世可是个惊天的消息!飞库
没到晚上,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南京城的士林和古董行都惊动了!而从山东左班监察御史任上下来后,在南京守选的纪坤,则一夜之间,从人见人厌的酷吏,变成了一个人人都想请回去当座上宾的人物。
“春帆,你来的正好,和为师说说孔林被盗掘的事情。”
第一个请到纪坤的是钱谦益,他也被朱慈烺点了名,要去辽东买遗宝了。这事儿可真让他为难啊!他不是很懂古物,万一买错了怎么办
另外,这孔林到底有没有被挖又挖到什么程度,钱谦益也得弄明白啊!
“老师,孔林的确是被盗了!”纪坤非常肯定,“那时臣正在山东当御史,知道这事儿。”
“你怎么知道”钱谦益追问,“你不是在登州吗”
现在山东的省会迁去了登州,所以纪坤是从登州离任的。
“老师记差了,”纪坤说,“学生是后来才去登州的。曲阜被占的时候,学生在卧虎山城。”
“那你也没亲眼看见曲阜孔林被挖吧”
“的确不是亲见,”纪坤道,“但是学生事后奉旨去曲阜监督了孔林修复,见到的孔林的确是被挖了。另外,学生还听说多尔衮因为挖了孔林而染病,最后不得不从曲阜退兵的事情。据说当时多尔衮病得奄奄一息,担心死后女儿被政敌清算,才急匆匆将她送给陛下。”
这事儿钱谦益也听说过,他还知道多尔衮后来因为大喇嘛念经,身体有所好转,所以现在还没死去——这都是吴三桂不好,他要是一直扣着大喇嘛,多尔衮没准就给孔子在天之灵咒死了!
“那你听说过遗宝的事情吗”钱谦益又问。
“听说过。”纪坤道,“宝肯定是有的,是不是孔子遗宝,得掌了眼后才知道。”
“掌眼”钱谦益一愣,“你还懂这个”
“懂啊!”纪坤点点头,“学生就好这个。这些年得点钱,都买了古董了!”
都是真古董钱谦益心说:你不会给人蒙了吧
“老师,”纪坤又道,“学生还认识许多掌眼的先生......都是高人!学生每次去抄家的时候,都带着他们。”
抄家
想到这事儿,钱谦益就不开心了。他也是贪官!朱慈烺不让人查他而已,真要仔细查一查,也得去台湾岛养老。
“那好吧,”钱谦益道,“如果真要北上,老夫就奏请圣上,调你随行。”
......
“皇上,您真要让孔胤正演示六艺”
紫禁城,御花园,西洋楼。
朱慈烺终于搬进了自己住习惯的西式建筑,还是镶嵌了威尼斯玻璃的洋房——为了这些不大透明的玻璃,朱皇帝可花了不少银子!
现在他就在西洋楼的书房里面,召见首辅魏藻德。
“怎么他不行不是让你找人去教了”朱慈烺抬眼看了看魏藻德。
朱皇帝可是一早就吩咐过,要魏状元找几个先生去给孔胤正补课的!
魏藻德摇摇头,“臣,臣的确让人去教了......可这效果如何,却不得而知啊!”
他是当首相的,事情太多,哪儿管得过来
“哦,”朱慈烺笑了笑,“没事儿,你来出题,你是状元,又是东林魁首,你出题谁也不能说什么。然后你再去给他补课,一定要让他通过。”
朱慈烺顿了顿,“朕在山东的时候考过他,六艺中的五射、五御、九数这三门他都不错,书也不错,认得字不少,毛笔字也写得不错,就是经义、礼、乐差了一些。”
“臣,臣一定想办法。”魏藻德也没辙,他一状元,还是宰相,现在得去帮衍圣公作弊了。也不知道这事儿会不会写进青史
第703章 进京赶考衍圣公(求订阅,求月票)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大明洪兴三年四月初四,南京仪凤门瓮城之内,已经聚集了一群乌纱蟒袍的大人物,还搭起了一个只有迎接方镇之主、藩王和藩国重臣入朝觐见时才用来撑场面的彩画牌坊。按照大明朝廷迁都南京后尽可能简化的迎送礼制,只有出征或凯旋仪式,才会把整条仪凤门大街都占了。其他的迎来送往,就是在仪凤门瓮城里面举行,免得影响了仪凤门大街上的大买卖。
仪凤门大街现在可不得了,是南京城“最有钱”的大街,可不能随随便便封起来禁行。
因为这里是龙江港区(位于秦淮河和东护城河之间,北起仪凤门,南至定淮门)和南京内城、秦淮河沿岸地区的结合部,所以就成为了海商银行、盐商银行的总行所在。而围着两行总部,自然出现了一批小银行、大钱庄。每天在这条街上进进出出的资金都在十万两白银以上,耽误一天,大明朝廷都要损失不少税收!
而今天的迎接仪式虽然摆在仪凤门瓮城,但是排场却是尽可能铺张。一大清早,就是大队的孝陵卫禁军的官兵开过来维持秩序——孝陵卫禁军就是原来的孝陵卫新军,当时是用来调教宗子的。后来需要集中调教的宗子都教完了,大部分都有了去处,小部分被“末位淘汰”,从玉牒上除名,成了平头百姓。
当然了,朱慈烺也不能让他们真的去要饭,这太丢人了。所以他就给这些被末位淘汰的前宗子指了最后一条活路。如果实在活不下去,那么江北凤阳皇觉寺的大门永远向他们敞开!
在完成了宗子调教后,孝陵卫新军就变成了孝陵卫禁军,成为了讲武堂军官当兵见习和新军各部校尉(士官)接受培训的部队,同时也是南京城的卫戍部队。
今天孝陵卫禁军出动了整整一个团的步兵,全都身披玄铁板甲(就是黑色板甲),手持丈八长矛或洪兴三年式火绳枪(从洪兴三年起,斑鸠脚火铳开始淘汰,抄来的西班牙轻型火绳枪成为制式火枪,正式的名称就是“洪兴三年制火绳枪”),在仪凤门瓮城之内排出了整齐的方阵,极为引人注目。
日头渐渐升起,不断的有高级官员乘坐上海沈车的四轮马车过来,还有许多道袍儒巾的读书人,也陆陆续续赶来,聚在仪凤门瓮城内官道的一侧,很快就把半个仪凤门瓮城给挤满了,从城楼上往下俯瞰,那可真是乌泱泱的一大片啊!
能让那么南京城的风流才子一大清早的赶来仪凤门迎接的人物,当然不是什么藩主、藩王或藩国重臣了,这个人也只能是进京赶考的候选衍圣公孔胤正了。
衍圣公居然也要赶考!
这可有点刷新这群风流才子的认知了——他们这些本概靠考试晋升的人现在没得考了,而应该靠投胎当上的衍圣公却要通过考试......这事儿怎么都别扭啊!
好在眼下大明朝的言论还是比较自由的,至少在野在乡的读书人可以比较随便的发表意见——现在也没什么功名可以削了,读书人也没什么免税免赋的待遇,家里私占的官田、军田也没了,除了抓他们去坐牢,朱皇帝也拿他们没什么招儿。所以一帮想考试而不得的读书人,就开始胡乱发表意见了。
“还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啊!当衍圣公居然也要考试了,如果考不上怎么办就不要衍圣公了”
“你瞎说什么呀,衍圣公怎么能不要如果这个考不上,那就再换一个来考,圣人苗裔那么多,总有人能考上的!”
“真的吗以后衍圣公就得考上才能当了”
“那是啊!不仅要考试,而且还要万岁爷下诏册封......以后的历代的衍圣公可不能光靠投胎了,得在圣人苗裔中挑选精通六艺和圣人之学,且忠君爱国,孝勇仁义之士,通过层层选拔考试,最后再由天子册封,才能就任衍圣公,据说还能同时兼任什么大学士!”
“衍圣公兼大学士这是怎么回事儿这大学士不是阁佬才当得的吗”
“现在规矩要改了,内阁府归内阁府,大学士院归大学士院......内阁府管朝政,大学士院管学问,两码事儿了。”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你等着,等有人考上了衍圣公,朝廷就会折腾大学士了!”
“唉,可不是嘛,没完没了的折腾......”
就在读书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在他们对面排列出方阵的一个团的孝陵卫禁军的官兵们,忽然齐声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呐喊。
“候选衍圣公驾到!”恋恋小说
候选衍圣公孔胤正一行,已经抵达仪凤门外了!
刚才还在互相议论的读书人们全都没了声响,都伸长了脖子在那里观望,就想看看准备进京赶考的候选衍圣公是个什么样的尊荣。
一看之下,那可真是眼界大开了!
首先从仪凤门瓮城靠外侧的门洞走进来的,不是衍圣公,而是一队“孔武卒”,一共35人,都是长大的山东汉子,列成两队,人人披甲扛枪——不是长枪,而是洪兴三年造的火绳枪,枪口上还插了雪亮的刺刀。
这队孔武卒身后,则是一个更加长大的汉子,穿着长身铠甲,腰带上悬着宝剑,肩膀上扛着一根足有一仗八尺长的长戈!
长戈的头部用麻布包裹,显得非常讲究,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大将专用的兵器!
旁观的书生们都呆了,今天真是迎接候选衍圣公吗
该不会是搞错了,不会是哪个藩主入朝觐见
真奇怪的时候,又有一名甲胄俱全的骑士,雄赳赳,气昂昂的策马而入。骑士长得也非常高大,骑在马上就跟一尊移动的铁塔仿佛。走近一些,大家又发现这个骑士黑脸、虬髯,还挎着弓箭和一柄造型古朴的长剑,看上去威武非常。
这名骑士身后,还有个壮汉擎着一面大旗,旗帜上六个大字“至圣先师苗裔”。
什么真是候选衍圣公
现在衍圣公怎么是这个造型了这是要去砍人还是要去教化
这样有辱斯文啊!
孔胤正其实也觉得自己这样的造型不大妥当——一副要砍人的样子,还带着72个门徒,前面35个扛着火枪,后面35个扛着丈八长戈,还有一个提孔胤正扛戈,一个提孔胤正举旗。
也不知道昔日至圣先师周游列国的时候是不是这样的
不过妥不妥的,孔胤正也只能硬着头皮充到底了。
孔胤植是怎么死的
孔胤正可不想去品鉴那种劣质鹤顶红,而且他还想当衍圣公呢!
而能让他当上衍圣公的,眼下只有大明洪兴皇帝一人,那他有什么理由不乖乖照着朱皇帝的吩咐妆扮
也许历史上的至圣先师就是这副模样的!
孔胤正已经策马到了前来迎接他的官员跟前,动作熟练的翻身下马,然后大步向前,冲着几个大官拱手施礼:“在下孔胤正有礼了!”
他的嗓门异常宏亮,听上去跟打雷似的,把前来迎接的钱谦益、朱之瑜、王之夫、黄道周等人吓了一跳,都不约而同眉头大皱。
皇上到底在打什么主意怎么选了这么一个衍圣公出来
第704章 儒家第一勇士!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紫禁城,内校场。
今天这里已经被布置成了考场!
是第65代衍圣公的考核选拔之场!
大明洪兴皇帝朱慈烺和崇祯上皇朱由检并肩坐在位于内校场正中央的一处楼阁内,楼阁四面都是空空荡荡的广场,地上铺着煤渣,还用木栅栏分隔成了南北两个区域,北面是跑马场;南面是靶场。
“父皇,这个衍圣公是儒门表率,所以必须要严格选拔。至圣传下来的道理,如果连他的嫡传子孙都学不了,那别人还能学吗所以儿臣就觉得,这衍圣公必须得考出来,得让所有圣人的苗裔都来考,最有本事才能当衍圣公......”
听着儿子在这里胡说八道,崇祯上皇就想:当衍圣公要考,那当皇上要不要考是不是也让太祖高皇帝的苗裔来考考上了就当皇帝考不上没得当
“春哥儿,”崇祯又问,“当衍圣公要考什么呢”
朱慈烺掰着手指头对崇祯道:“第一是考六艺,重点是靠射和御两艺,因为这两艺是传道和护道所必须的!”
崇祯一愣:“什么传道护道靠射箭骑马”
朱慈烺摇摇头:“当然不行,骑马、射箭只是基础,要当衍圣公得考更难的。”
崇祯问:“更难的是什么”
朱慈烺道:“射艺不仅要会射箭,而且还要会打火枪,会开大炮!”
崇祯一愣:“啊还有大炮”
朱慈烺一本正经的说:“西洋德意志国大哲俾斯麦曾经说过的,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所以要传播儒家真理,教化四方蛮夷,首先就要用好大炮!身为衍圣公,当然得会开大炮了!”
崇祯叹了口气,心道:这个俾什么的,说的好像还挺有道理......朕就是只有真理,没有大炮,所以才被人篡了大位!
朱皇帝继续教育崇祯道:“而御艺,过去是赶大车,现在不时兴车战了,所以就考骑马和马上交战的本事。骑射、骑马夹枪冲锋、骑马挥剑砍杀和用丈八长戈克骑兵,都是需要掌握的本领。”
崇祯心说:给你当衍圣公还真不容易,朕都不行,朕也就会个骑马射箭。
崇祯想了想,又问:“除了六艺还考什么”
“还要考论道!”朱慈烺说,“论道分两种,一是论剑道,二是论义理!”
“论剑道”崇祯一愣,“君子动口不动手啊!论道是以理服人,论剑算什么”
“君子都动口不动手可不是至圣说的,”朱慈烺摇摇头道,“至圣和他的弟子在周游列国传播道理的时候,可是剑不离身的......剑不离身,自然是要准备动手砍人的,所以衍圣公也应该精通剑术!
论剑之后,才是论义理,只论至圣先师的义理,不涉及其余儒家先贤。”
这是魏藻德这个补课老师的主意,儒家发展了那么多年,大道小理的一大堆,连魏藻德这个状元都记不全,何况只记得半部《论语》的孔胤正
所以“魏老师”干脆来个“唯孔子说”,只有“孔子曾经曰过的”才能拿来考衍圣公。至于别的什么子说过的道理,就别用来折腾孔子的子孙了。孔胤正这些日子已经够惨的了,要学的东西那么多,时间又那么紧,而且学不好还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