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多尔衮听了鳌拜的言语只皱眉头,倒不是闲鳌拜没本事,而是想起来大喇嘛的交待——烧杀抢掠这种事情会折寿的!他多尔衮的寿本来就不多,烧杀抢掠的事情又没少干,所以折来折去就不剩下多少了......所以得省着点,要不然就得当“先皇阿玛”了。

    而且上回在曲阜又抢了不该抢的“大神”——人家和释迦牟尼可是同时代的,孔子比佛陀小十几岁,得道的时间都差不多,在上面是认识的,两千年的交情了......所以大喇嘛也很为难啊!

    被大喇嘛一教导,皇阿玛也知道怕了,所以这一两年间,大清国的军队基本上没再干烧杀抢掠的事儿。

    当然了皇阿玛就算不怕早死,他的九旗勇士也没地方去抢了——想抢就得打胜仗,打败了就是被抢了。而这个胜仗实在打不起啊!打一场就死几千,满洲才多少人能胜几场

    “皇阿玛,奴才会干的事情可多了!”鳌拜使劲儿想了想,“除了杀人放火,奴才还会......还会,还会......”

    会什么会贪污,会受贿,会走私,会给皇上送火铳......都不能说啊!

    “会操船!”鳌拜终于想起个技能了,“奴才还会操船!奴才当日从英王爷攻皮岛前就专门向人学过操船,奴才会在海上操船,无论是用帆还是用桨,奴才都行!”

    “呵呵,”多尔衮笑了起来,“看来朕还找对人了......”他对左右守护的白甲兵道,“去宣布章京来!”

    布章京就是布鲁斯,他在大清朝这边官拜镶绿旗梅勒章京,现在虽然已经离任,但还没有启程南下,还在替多尔衮出谋划策。

    就在鳌拜赶来北京之前,布鲁斯还为大清国制定了一个绝对可以保卫黑龙江、阿穆尔河、精里奇江的方略——他的方略的重点有三个,一是建立大清版的哥萨克军。

    在外东北的林海雪原打仗,正经的莫里斯方阵和古斯塔夫方阵根本玩不转,就得是哥萨克那样的野路子,啥都能干,啥苦都能吃,而且撂哪儿都饿不死!

    布鲁斯发现一部分老八旗会得也挺杂,上马射箭,下马肉搏,打猎捕鱼,杀人放火,挖墓倒斗,样样都会!

    如果能好好调教一下,再更新一下装备,就是大清哥萨克啊!

    第二则是建立大清水师!

    没错,就是水师!

    不过不是在北洋、南洋和大明水师较量的大海军,而是在阿穆尔河、黑龙江、精奇里江、北海(鄂霍茨克海)、鲸海(日本海)上和罗刹国水师较量的小水军。

    之所以要建立这样一支水师,是因为外东北的基础设施极差,除了水路,就只有钻老林子了。

    而东北的老林子是会“吃人”的,哪怕是哥萨克进去了,一不留神也得折在里面。

    所以哥萨克在外东北的扩张必然依靠水路!而大清的反击和守卫行动,也离不开水路。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拥有一支在阿穆尔河、黑龙江、精奇里江流域和北海(鄂霍茨克海)、鲸海(日本海)沿岸地区活动的水师,谁就能立于不败了。

    第三则是迁移宁古塔军镇和设立新的军镇——大清在关外老巢北部的重镇就是一个宁古塔,但是这个宁古塔的位置不好,一不靠海,二不靠黑龙江,三不靠边境线,是个三不靠的边境重镇!

    所以在罗刹国入侵的时候,宁古塔这个军事重镇的用处有限。热点书库

    布鲁斯的建议则是将宁古塔迁移到黑龙江边上,至少也应该迁到松花江边上。然后再以新宁古塔为本据,在黑龙江和精奇里江的交汇处(海兰泡)、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黑龙江(阿穆尔河)入海口三处设立支城。

    新的宁古塔城和三处支城都必须是土堆棱堡,必须配备可以封锁河道的火炮,必须拥有棱堡护卫下的港口。

    四座棱堡加上一支可以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精奇里江上活动的舰队,罗刹国就很难染指四江沿岸地区了。

    另外,布鲁斯还建议在鲸海沿岸寻找适合的地点设立新的军镇。这个新军镇应该拥有优良的港口,最好是不冻港,陆上的交通要尽可能便利,最好有内河可以联接乌苏里江——如果真有这么个好地方,大清国就能拥有一个可以完全避开大明海军的海口了。

    ......

    “四个堡垒修多大驻兵多少合适”

    重华宫内,一张不大准确的黑龙江流域的地图已经摊开在了多尔衮跟前的案几上。鳌拜、范文程、布鲁斯都围着案几和多尔衮一起在看图说话呢。

    现在问话的是鳌拜——如果不出意外,他就是下一届的宁古塔昂邦章京或是黑龙江昂邦章京了,所以得多问问。

    “不必太大,”布鲁斯道,“主堡可驻数千人,支堡可驻数百人......不必用砖石,用土木搭建即可。”

    “船呢”鳌拜又问,“船造多大造什么船型在哪儿开工”

    布鲁斯说:“黑龙江、乌苏里江、精奇里江和松花江都是内河,风向情况不明,水深情况也不明,所以最好选用平底或圆底的桨帆船。南明的蜈蚣船就可以......南明有民用的蜈蚣船,什么样的型号都有,有些足够可以安放火炮,可以订购一艘做样品。”

    民船装火炮这事儿在后世看起来如天方夜谭,但是在大航海时代,却是再正常不过了。

    海上没有王法,海商海盗又往往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事情。所以没有火炮的商船,通常需要战船护航才能出海远航。否则的话,就等着被人抢劫吧。

    所以南明的民营造船厂是可以合法出售炮船的!而且只要船东肯出大价钱,船厂还会根据船东的要求修改船型,加装火炮......而且,船厂和大明官府根本不会过问这些炮船的去向!

    可以这么说,大航海时代各个海上强国的政府都是心大到极点的,不仅不禁枪,连大炮都不禁!

    “如果能买到样船......”范文程思索着说,“那就可以把船开到朝鲜的海港,命令朝鲜船匠拆解船只,测量尺寸,绘制样图。然后再让他们到松花江沿岸盛产木料的地方建厂造船。”

    多尔衮点点头,道:“就这么办!鳌拜,宁古塔昂邦章京衙门就交给你了......先安排迁镇,迁到松花江沿岸,选个水草肥美,又有老林子可以砍树的地儿。”

    “奴才遵旨。”鳌拜连忙接旨。

    多尔衮又道:“再要练一支火铳巴牙喇兵......从各个旗里面挑选勇士,不仅要弓马娴熟,善于搏击,还要传授他们使用火铳的本事。遇敌之时可以先发铳,再射箭,最后搏击。”

    “奴才遵旨。”鳌拜再次领旨,从现在开始,他就要以哥萨克为师,就是大清第一哥萨克了!

    “范文程!”多尔衮又点了范文程的将。

    “奴才在。”

    多尔衮道:“买船、造船的事情就托付给你了......就在镶绿旗下增设一个关外工匠甲喇,可以招朝鲜的船匠、铳匠抬旗,这个甲喇不分土地,不服兵役,由镶绿旗负责供应,一心一意造船造铳就是了,就驻扎在鳌拜所选的新宁古塔。”




第693章 南下北上都不容易啊!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大清皇阿玛派出大清第一哥萨克鳌拜去北上抗毛的时候,在六千多里外,一群南下种田的大明奸商地主富农,刚刚死里逃生!

    “陆地!陆地,陆地......”

    欢呼的声音忽然传到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姚大桥耳朵里。

    在这之前,离开上海的时候还是大胖子的汉口“姚半街”,已经瘦得皮包骨头,躺在臭哄哄的甲板上,出气儿多,入气少,正唠唠叨叨的在向身旁的叶家鑫叫待自己的后事。

    “真没想到我姚大桥半生风光,最后竟然落了个客死异乡的下场!老叶,你比我好,上了这破船还能吃下点东西,估摸着能熬到静海军,将来也许还有活着回汉口的时候,可要记着给我家里捎几句话......”

    说到这里,晕船晕得快死翘翘的姚大桥忍不住眼泪就下来了——舍不得死啊,他还有汉口的半条街呢!一年还有几百两的房租可以吃,家里的一妻三妾的首饰盒里还有二十多斤的首饰,都是金的,没有银的......那么大的家业,吃吃喝喝一辈子,还有三个美得跟狐狸精似的小老婆陪着,哪点不好了非得不死心,想要发财,想要扳回家业。

    这下好了,要死在海上了!

    说起这一路,可真是多灾多难啊!

    姚大桥找上的那个徽帮船头原来是个半吊子,根本比不了那帮福建人,刚过台湾海峡就遇上一场风暴,刮了一天一夜,把姚大桥乘坐的鸟船吹离了海岸线,这可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这年头的中国船头大部分都不会使用“直角仪”、“反向高度观测仪”、“四分仪”这样的航海仪器——这种通过观察星星和太阳来给海船定位的工具多少都和天象有关!

    在中国,这观天象和图谋不轨是挂钩的,除了钦天监,一般人不准研究天象。

    所以用星星和太阳给船只定位的技术就很难发展,而且容易失传——也就是摆明了图谋不轨的郑氏海贼团从西方人那里学了看星星、看太阳的本事,所以他们才能纵横南洋,才能随便往来日本国。

    而大明东南一带的船头没有这能耐,通常就跑跑近海,只能沿着海岸线走。一旦远离海岸线就很容易迷航。

    好在这艘安徽人驾驶的海船上还有指南针,而且安徽人也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出来的......所以东南西北还能分清楚。

    所以在迷航后,这条船(原本是三船同行,但是还有两条船不见了)就硬着头皮向西航行。

    可是航行了十好几天,都没有见着陆地!

    这明显不对啊!

    去静海军哪儿能走那么多天那场该死的风暴到底把这条船吹哪儿去了

    好在船上的物资和淡水还够消耗——姚大桥带来的水牛宰了就是牛肉啊!

    可是对姚大桥而言,什么肉都不香了。他本就晕船,过去长江上贩米的时候就晕。本以为晕习惯了江船,出海时就能适应了。可一出海才知道厉害,长江上的颠簸根本不算什么,海上才厉害呢!

    结果姚大老板凄惨了,出海后就晕,吃什么都吐,都个把月吃不下什么东西了。

    晕到现在,都已经奄奄一息了,如果再晕几天,也就该死翘翘了......

    就在姚大桥万念俱灰,开始交代后事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在大喊“陆地”什么的!

    然后就看见姚大桥雇用的一个伙计,连滚带爬的从上层甲板下来,嘴上还嚷嚷着:“姚老板,陆地,陆地,咱们有救了......”

    有救了

    姚大桥听到这话,也不知道什么地方生出了气力,本来奄奄一息的人一下就精神了,用手撑着甲板,摇摇晃晃的爬起来了,“到静海军了快,快,快扶着我去看看......”女生

    到静海军是不可能的!都给吹得没方向了,怎么还到得了不过他们的确得救了,陆地就在前方。他们这条船开到了暹罗阿瑜陀耶王朝管辖下的那空是塔玛叻府的沿岸,这地方已经有一些华侨定居了,中文名字是洛坤府。

    ......

    “罗刹鬼,罗刹鬼......罗刹鬼来啦!”

    “快跑,快跑,鳌章京,罗刹鬼厉害,您快上马......”

    “快快快,护着鳌章京!”

    大清第一巴图鲁,第一哥萨克,第一勇士鳌拜,现在完全懵了,是被叶罗费.帕夫洛维奇.哈巴罗夫率领的200个哥萨克骑兵给打懵了,都有点不敢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是真的了。

    他的600人居然让哥萨克的200人给打崩了......而且还是在面对面的对攻作战中崩溃的!

    他可是带着300名火铳巴牙喇兵来的,还有隶籍正白旗的精奇里江畔达斡尔人的大头领巴尔达齐额驸率领的300余骑陪着,一块儿沿着冰封的黑龙江和精奇里江进行巡察。

    精奇里江一带是达斡尔人的世居之地,有大量达斡尔人城寨。鳌拜新官上任,当然要来转一转,安定一下达斡尔部落的人心。顺便再要点毛皮、人参、东珠啥的。

    这些东西拿去旅顺互市可值老鼻子钱了,足够向“英格兰朋友”购买好多伦敦造的洋枪了!

    没错,就是伦敦造!布鲁斯卖给清朝的洋枪洋炮上面都有“英格兰国伦敦府造”的中文字样,所以就是英国货无疑了——这就是英国干涉中国内战的铁证啊!想抵赖都不可能了......

    可就当鳌拜等人抵达精奇里江畔的萨哈尔察城寨附近的时候,忽然接到报告,说是有大约200名罗刹鬼的骑兵从精奇里江上游而来。

    200罗刹兵有啥好怕的

    鳌拜手头有600骑兵,而且还有150支英格兰国伦敦府造的燧发火铳(手铳),英格兰国的火铳可比罗刹国厉害多了。

    所以鳌拜当机立断,就决定要和罗刹鬼大战一场。

    于是就在萨哈尔察城以北的精奇里江冰面上展开了部队,以300达斡尔人为死兵,以300火铳巴牙喇兵为锐兵,对阵200哥萨克骑兵。

    本来应该是必胜的一战,结果却让鳌拜大吃了一惊。

    巴尔达齐额驸的300达斡尔骑兵想用骑射对付100名迎战的哥萨克骑兵,但是这100哥萨克骑兵却发起了夹枪冲锋!他们的战马更快,而且人人披甲,根本不怕达斡尔人的骑射,一个冲锋就把达斡尔人打崩——达斡尔人一阵就伤亡了50余人,巴尔达齐额驸本人也差点丢了性命。

    看到情况不妙的鳌拜只好命令自己的火铳巴牙喇兵冲锋替达斡尔人解围。

    可是拿着火铳的150名巴牙喇兵才冲出去,余下的100名哥萨克骑兵就冲着鳌拜的本队扑来了。

    鳌拜手头还有150名满洲勇士,对抗100名哥萨克总没什么问题吧

    所以鳌拜没有犹豫,立即就带领自己的150骑向100名哥萨克骑兵发起了冲锋。

    可是两边对冲之下,鳌拜才发现自己的满洲勇士比达斡尔人强不太多,根本不是哥萨克骑兵的对手——哥萨克再怎么都是混欧洲战场的,而且紧挨着最会骑马冲锋的大**,所以这骑马冲锋的本事比八旗兵强了可不止一个档次!

    八旗兵虽然也会骑马冲锋,但是他们很少有机会和敌人的骑兵对冲,他们的对手明军、蒙古、朝鲜都没有敢和八旗兵对冲的骑兵,所以八旗兵在这方面的本事根本不能和哥萨克相比。

    对冲之下,立即就是一场惨败!



第694章 该死的英国人!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西伯利亚,勒拿河右岸,冰城雅库茨克。
1...197198199200201...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