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所以姚大桥豁出本钱包了层甲板,买了30头水牛(有公有母)和大量的“沈钢”农具(不是沈阳钢铁,是沈家钢铁),一起运去静海军。
除了水牛和农具,姚大桥还买了一些蕃薯和芋头带着上路——种地是有风险的,所以不能只种一个品种,得多种几样,这才能确保不会殖民殖成饿殍。
第690章 大清斗罗刹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皇阿玛,这是宁古塔昂邦章京遏必隆的折子......上面注了火急......”
范文程捧着刚刚收到的来自关外宁古塔的奏折,悄悄的走到了多尔衮身边。在多尔衮的重华宫大殿内,这个时候正在举行酒宴,客人是几个红毛洋人,就是布鲁斯.范.迪门他们。
布鲁斯在十月份的时候就接到了东印度公司的调令——让他这个大清国的军事顾问去给大明国练将,就是去陆军讲武堂当首席顾问。
而且他带去大清国的团队,也都要一并撤出!
不过东印度公司也没把话说死,而是让布鲁斯告诉多尔衮,他是升官回国了,稍后会有新的顾问来大清国继续为多尔衮效力。
多尔衮听说布鲁斯升官了,也是很替他高兴的,让人准备了两份厚礼,一份是给布鲁斯;还有一份给克伦威尔——也不知道克伦威尔能不能收到
另外,多尔衮还写了一封亲笔信,委托布鲁斯带给罗刹国的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人称安静的阿列克谢,彼得大帝的老爸),请他不要继续向精里奇江和阿穆尔流域派出军队。
否则,大清皇阿玛将会率领满洲、蒙古大军向白哈尔湖(贝加尔湖)进军!
这可不仅仅是威胁,大清皇阿玛是认真的!
因为从军事上说,出兵精里奇江和阿穆尔流域派的难度比出兵白哈尔湖更大!
因为出兵白哈尔湖走的是蒙古草原,可以向喀尔喀蒙古要人要牲口,有那么多蒙古人帮着放牧,两三万大军的后勤都不是问题。
而要出兵精里奇江和阿穆尔河......就麻烦多了,要经过大片的林海,或者走水路,都不大容易。
而且最关键的是,出兵精里奇江和阿穆尔河没有蒙古炮灰,也没有蒙古人提供牛羊马匹。一切都得靠关外九旗提供,关外的九旗固山都是多尔衮、多铎的势力范围了,吃他们的,不就等于吃多尔衮的
所以和罗刹国的战争,如果一定要打,多尔衮希望可以在白哈尔湖一带展开决战。
当然了,他其实也没啥把握,所以才会给罗刹沙皇写信——为了一片老林子打仗太不值当了,好好过日子不行吗
给“英格兰朋友”送行的酒宴,正进行到热气蒸腾的时候,一头完整的烤羊被抬了上来。一个蒙古厨子正小心翼翼的片着烤羊的羊肉,分到一盏盏的银碗里面。每片羊肉都是油汪汪的,飘动着诱人的香气,加了各种香料之后,让满座的客人都食指大动。
大清皇阿玛刚刚吃完一片羊肉,正是满嘴流油的时候,范文程就凑上来了。
“什么事儿”多尔衮扭头看在范文程,范文程显得有些焦急。
“皇阿玛,宁古塔昂邦章京遏必隆上奏说,今年夏末达斡尔头人阿尔巴亚的驻地雅克萨城寨被约200名罗刹兵攻战!九月底,又有200多罗刹兵携带3门火炮,侵入黑龙江下游乌扎拉河口,抢占了赫哲人的乌扎拉城!而且这两次入侵还杀了不少达斡尔人和赫哲人......”
多尔衮猛地一拍桌子:“他奶奶的,这帮罗刹人也太看不起人了,400人就敢占领咱大清的土地和城池!对了,遏必隆出兵了吗”
“皇阿玛,”范文程说,“您不是想从喀尔喀蒙古出兵吗雅克萨城和乌扎拉城都在黑龙江、精里奇江一带......”
“混帐!”多尔衮怒道,“那也不能由着几百人折腾咱啊!又是夺咱的城池,又是杀咱的部民,要是不严加痛剿,大清天威何在”
其实大清天威什么的,多尔衮也不是特别在意。他在意的是黑龙江流域和外兴安岭的“野人”——这些“野人”和女真人是有血缘关系的,也是渔猎部落,很容易就能编入老八旗充当炮灰。我爱看
如果让罗刹国杀光了或是征服了,老八旗的炮灰补充就成问题了。
“皇阿玛,”布鲁斯现在还没有离任,仍然很负责的提供了自己的建议,“虽然只有400名罗刹哥萨克,但是也不容易对付。罗刹哥萨克的单兵能力很强,不亚于满洲的白甲兵,而且还拥有顿河战马,非常厉害。
如果要出兵,就应该选择少量精兵,再配上良好的火器好和战马,给予他们毁灭性的打击。一定要给罗刹人足够沉重的教训,否则他们会不断向黑龙江流域渗透的。”
哥萨克在欧洲算不上一流,但是用对了地方也是很厉害的。
这些哥萨克不大能打堂堂之阵,但是特别善于搞破坏,杀人放火毫不手软,而且他们的战斗技能正好克制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西伯利亚和外东北这种地方,你让拿骚.莫里斯带荷兰兵过去,能不能生存都成问题。
但是哥萨克就能应付那里的严酷生存条件!
从某种程度上说,哥萨克就是罗刹国的满洲人,只是罗刹人军事力量强大,足够压制哥萨克——替罗刹人征服西伯利亚的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早先就反对过沙皇,结果被伊凡雷帝揍得服服帖帖,只好乖乖的给沙皇当狗,成为罗刹国向东侵略扩张的急先锋!
被布鲁斯一提醒,多尔衮也知道事情有点扎手,黑龙江、精里奇江一带没有什么屯田开垦的据点,所以部队的补给只能靠宁古塔供应,而宁古塔也没能力供应大军,所以只能出动几百人的精兵去和哥萨克周旋......
“传旨,”多尔衮道,“叫鳌拜来北京!”
鳌拜是满洲第一勇士,看来打哥萨克的差事就得交给他了!
他又对布鲁斯道:“布将军,朕再拜托你一件事儿,想办法给朕搞一批好铳......不要点火绳的,要钢轮打火铳,不行的话,有燧石铳也行,二三百支就够了,价钱好说!”
转轮火铳和燧发火铳都已经发明了,其中燧发铳在欧洲已经逐步开始普及了。
不过在东方还比较少见,朱慈烺已经让皇家商会下面的兵工厂开始试制了,而多尔衮这边也有少量的转轮铳和燧发铳,但不是兵器,而是被当成了奢侈品。
多尔衮手头也有几支,所以知道这种火铳比火绳铳好用多了,所以就想请布鲁斯帮着淘一点,凑个三百支交给鳌拜,搞一支火枪白甲兵出来!
“好的,我会想办法的!”布鲁斯向多尔衮保证道。
多尔衮想了想,又问范文程道:“最近朱慈烺在忙活什么”
范文程道:“皇阿玛,他在忙着找饭吃。”
“找饭吃”多尔衮一愣,“南朝又没饭吃了
大清国这边,可是时时刻刻盯着南方的大明——五年和约什么的,也就是一张纸,真有机会怎么可能因为一张纸就放过了
而大清国这两年发现的南明的弱点,也就是隔三岔五闹个粮荒啥的。
范文程解释道:“南朝人多地狭,粮价高昂,每到青黄难接的时候就难免闹个饥荒。所以朱慈烺就忙着给下面的人找饭吃,又是治黄淮,又是征南蛮,最近还招募农人去什么静海军、金瓯军开垦种地......都是南方的酷热之地,也不知道有没有瘴痢”
“那还挺忙的!”多尔衮吐了口气,“那朕就放心了......先由他们忙去,朕要先应付一下北边的罗刹人了。”
第691章 鳌拜,你怕罗刹鬼吗?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鳌拜在顺治五年这一年当中还是过得挺滋润的。他还在当山海关的昂邦章京,不过却不必担心大明入关的麻烦事儿了,而且还赚了点钱。
原来在明清两朝迁了五年和议之约后,山海关内外就恢复了和平,明军也从山海关外面的那个蛇山务撤了兵。
而大明在关外大陆上的据点就剩了金州府一处了,那里有一处狭窄的地峡,就十几里宽,两头靠海,壕沟一挖,城墙一修,那就是天堑了。
多铎派了正蓝旗的关外固山额真爱新觉罗.郎球为辽南昂邦章京,负责守卫辽东半岛。他也派人在小黑山下的金州地峡附近,挖了壕沟垒了土墙和明军对峙,不过也没交战,而且还做起了买卖——两家的壕沟、土墙之间还有一块地皮,双方合计了一下,就开了个互市。
山海关这边的鳌拜也有样学样,就在明军放弃的蛇山务港口开了个互市,让辽西一带屯田的九旗子弟和附近的蒙古人在那里同旅顺口过来的明国商人、朝鲜商人交易。
鳌拜自家则在蛇山务搞了点地皮,租给了在蛇山务互市开买卖的商人,还让自家的一个包衣奴才也在蛇山务互市开了个专卖毛皮的铺子,赚了不少小钱。
如果说有什么让他不舒心的,那就是北京传来的关于顺治小皇帝的消息了。这个小皇帝也不知怎么,喜欢上了汉人的书画诗文,还让索尼那个书呆子从九旗子弟当中选了一批不爱武艺爱文采的文弱之士,陪着自己一块舞文弄墨。
好吧,舞文弄墨就舞文弄墨吧,反正打架的事情有多尔衮、多铎和自己这个满洲第一勇士就行了。
可问题是......你这个毛笔字写得也太狗爬了!鳌拜自己一粗鄙武夫的毛笔字都写得比顺治好。
字狗爬也就算了,你还写了胡乱赏人,这不是让人看笑话吗
而且,赏给满洲第一勇士鳌拜的一副《念娇奴.赤壁怀古》里面还有不少错别字——“强虏”写成了“樯橹”,“樽”写成了“尊”,雄姿的“姿”写成了资产的“资”。
就这个还要让人裱起来赐给大臣......鳌拜想想都灰心啊!先帝和肃王那么能,咋就有这样的儿子和兄弟
难不成这大清国真的要传到多尔衮、多铎他们手里去了想想都不甘心!
因为不甘心,所以鳌拜就在谢恩的折子上和顺治说了,不要总舞文弄墨,那是汉人的专长,不适合咱满洲勇士,所以还是要学一点武艺,如果觉得力气不足,那就练一下火铳。鳌拜还怕顺治皇帝没有火铳,还让人准备了几支制作精良的朝鲜鸟铳送进宫里。
送的时候,他也没多想,可是送往后他的兄弟穆里玛却觉得不妥了——这事儿要让皇阿玛知道了,该做何想你鳌拜什么意思让小皇帝练好火铳好杀皇阿玛吗
就在鳌拜担心的时候,皇阿玛的旨意就到了!
着鳌拜立刻进京述职!
他收到旨意的时候正好是顺治五年的年三十,年夜饭都没吃上,就跟着传旨的正白旗白甲兵上路了......想想就知道不好了!
可他也不敢抗旨,更别说起兵反抗了。
所以他现在风尘仆仆,正在赶往北京的道路上。
为了尽快见到多尔衮,好向这位大清皇阿玛请罪,鳌拜跟着几个白甲兵,两天时间就赶了七百多里的路,都快赶上六百里加急了。
眼看人马都累得直喘气儿了,才总算瞧见了北京城高大巍峨的城墙......
鳌拜到北京的时候正是大清顺治六年的正月初二中午,刚回家喘了口气(他在北京有宅子),换了身干净衣裳正准备去本旗都统衙门报到,就有人带着皇阿玛的口谕到了。61笔趣阁
让他马上去重华宫拜见皇阿玛多尔衮。
这可是凶多吉少啊!
......
“奴才鳌拜,恭请皇阿玛圣安......”
鳌拜给多尔衮磕头的时候,多尔衮正拿着一封他女儿东莪格格从蓬莱宫寄来的信,翻来覆去的在看。
东莪格格已经在蓬莱宫住了一年多了,吃穿用度都是极为丰厚的——她在北京的时候,朱慈烺给她的礼物就是以“屋子”论的,现在住进蓬莱宫了,还能亏待她
不过小丫头还是有点寂寞,见不着阿玛,也见不着朱皇帝——而且她在济南府的时候就和朱慈烺见过面,早就被朱皇帝的英武雄姿给倾倒了。
所以现在只盼着自己能快快长大,然后日夜陪伴在朱皇帝身边,这个意思当然不能和朱慈烺的人说了,小丫头脸皮薄,怎么好意思因此就在给多尔衮的信里面拐弯抹角的说了......
多尔衮正为自家的丫头“早恋”的事情发愁的时候,鳌拜就来磕头了。
多尔衮赶忙收好书信,抬头看了眼鳌拜,然后就是眉头一皱。
鳌拜今儿是怎么了哆哆嗦嗦的,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难道是在山海关任上贪污受贿捞得多了,所以才心虚的
“鳌拜,朕问你,你怕罗刹鬼吗”
什么罗刹鬼鳌拜愣了愣。多尔衮又遇上脏东西了该不会是又去倒斗了吧
鳌拜连忙道:“皇阿玛,奴才虽然是满洲第一勇士,但是不会捉鬼......现在西藏大喇嘛还在北京,您可以请他出马,一定能捉到的。”
大喇嘛在北京有些日子了,住在香山碧云寺里面,好吃好喝供着。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灵验。反正大喇嘛到了北京后,多尔衮的身体明显好转,看上去还有的好活了。
除了负责保佑多尔衮,这位大喇嘛最近还收了个徒弟,是多铎从喀尔喀蒙古请回来的,名叫札那巴札尔,是喀尔喀部的土谢图汗衮布多尔吉之子。据说是喀尔喀蒙古的大喇嘛哲布尊丹巴多罗那他的转世,虽然只有十几岁,但已经是喀尔喀蒙古的法王,法号罗桑丹贝坚赞。
而这个喀尔喀蒙古的法王和西藏大喇嘛并不是一派,大喇嘛是格鲁派,喀尔喀法王是觉囊派,两派在宗教上存在不小的分歧。这也是多铎将喀尔喀蒙古的法王请来北京的原因——多尔衮想让大喇嘛给小法王讲经说法,好统一一下两边的思路,以后大家就都是格鲁派的呼图克图,这就便于多尔衮利用黄教控制蒙古了。
多尔衮知道鳌拜误会了,一摆手道:“什么呀,罗刹鬼,罗刹国知道吗”
“知道,知道......罗刹国咋不知道”鳌拜道,“这罗刹国的鬼是不是不归大喇嘛管奴才听说有什么耶稣会的,就是专管西夷鬼的......”
还是捉鬼!
“是人!”多尔衮提起嗓门,“是罗刹国的人......原本是西方欧罗巴州的人,历史上还给蒙古的拔都汗征服过。但是一百多年前出了个雄主叫什么伊凡雷的,很是厉害,把金帐汗国的子孙灭的差不多了,这几年都打到巴尔虎人的地盘上,因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以被人称为罗刹鬼。鳌拜,朕问你,你怕罗刹鬼吗”
“不怕,奴才不怕!”鳌拜这下可放心了,原来是罗刹国的事儿,“皇阿玛要收拾罗刹国了奴才愿意当个先锋前驱......那些人不就是会烧杀抢掠吗这事儿咱八旗勇士也拿手,谁怕谁啊!”
第692章 大清第一哥萨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鳌拜,你这个满洲第一勇士就会烧杀抢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