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没有,没有投降南朝,”金之俊道,“他们俩还是我大清的忠奴!朱慈烺想用他们俩加上索中堂,再加上俘获的正绿旗的家眷交换咱们从曲阜抓到的汉人。”
“哦。”多尔衮点点头,心说:原来是看不上他们俩,想用他们俩换别的人啊!
“那,那就这么着吧!”多尔衮说,“金之俊,你马上回去,去和那个祖可法说说五世大喇嘛的事情......吴三桂搁在北京的家眷朕一个不宰,都用来换大喇嘛!想必吴三桂也不敢真的杀了大喇嘛吧”
吴三桂要真杀了大喇嘛,多尔衮就不操心了!反正大喇嘛会转世的,到时候再找个六世大喇嘛也一样。现在多尔衮就担心大喇嘛找上朱皇帝,朱皇帝特别有钱啊!
而且大喇嘛往前数两任的三世大喇嘛和明朝关系很好,还帮着明朝忽悠蒙古俺答汗,大大缓解了俺答汗和明朝之间的紧张关系,还把俺答汗的蒙古勇士都变成了佛祖的信徒。在万历十五年的时候还被明神宗封为“朵只儿唱”(执金刚),还受邀入京,在前往北京途中圆寂。
有了这层关系,难保五世大喇嘛不被朱皇帝请去南京......有了大喇嘛牵线搭桥,朱慈烺说不定就能联络上瓦剌蒙古的盟主国师汗,建立大明——瓦剌同盟!
到了那时,大清国可就要面临两线开战的困境了!
想到这里,多尔衮又对金之俊说:“还是把大喇嘛的事儿和朱慈烺说了......就说朕去年在曲阜染病,药石无用,怀疑是被外邪所侵,需要大喇嘛念经驱邪。所以明国只要放回大喇嘛,那一切都好商量。”
“皇阿玛,您要答应朱慈烺的要求”
“皇阿玛,这可不行啊......”
“皇阿玛,三思啊!”
何洛会,博尔辉,额克亲这几个多尔衮的心腹见他松了口,都有点急了。割地、赔款可是丧权辱国的事情,不能答应啊!
多尔衮一抬手,“都别说了......你们不要得陇又望蜀,当年先帝爷和崇祯议和的时候什么条件不过是各君其国,以宁远双树铺中间土岭为明国界,以塔山为清国界,以连山为适中之地,进行互市贸易。现在说是咱们割地,可实际上呢明清两国边界都划在山东、河南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何洛会提醒道:“皇阿玛,就怕各旗的主子说话啊!”
“他们说什么”多尔衮哼哼道,“他们想打下去尽管出兵,朕不拦着,不过朕的正白旗、镶绿旗,阿济格的镶白旗,多铎的正蓝旗不会出兵的。”
听多尔衮怎么一说,何洛会,博尔辉,额克亲都没话讲了,倒是刚才没开口的范文程说话了,“皇阿玛,奴才觉得咱还应该加一条——开互市!”
“有互市啊,”多尔衮一愣,“大沽口的海沙岛上不是有个互市”
“皇阿玛,这个互市对咱们大清国不利。”
“不利”多尔衮问,“哪儿不利”
范文程道:“对海防不利,一来海沙岛就在大沽口附近,明国的锦衣卫可以伪装成海商自由出入,窥视大沽口附近的防御;二来互市放在大沽口外,咱们的九大皇商都不用出海,在家门口坐着就把钱赚了,而明国的海商却不远万里而来,久而久之,明国在海上的力量就越来越强,而咱们就连出个海都困难了。”
“那互市该放在哪儿”多尔衮问。
“放在蓬莱外海的沙门岛上,”范文程说,“互市由两国派员共管,咱大清这边许九大皇商上岛开设商馆,明国那头也出九家商馆,另外再许英吉利人和朝鲜人各开一所商馆,总共二十家商馆。至于沙门到到大沽口的航线,只许九大皇商经营。”
多尔衮想了想,也觉得范文程说的有点道理,“也行啊......就这么着了!范文程,这回你跟着金之俊一块儿走
649.第644章 陛下,有人崇拜您
第644章 陛下,有人崇拜您
济南城北,大清河畔,旗幡招展,行帐层层。居中是一顶明黄颜色的大帐,大明洪兴皇帝朱慈烺正端坐其内,低头在看一封书信。一个清朝太监跪在大帐当中,正偷眼打量着这位大明的少年天子。
这太监名叫吴良辅,三十许岁年纪,白白胖胖的,一张面团脸看在挺喜乐的,他是个三朝太监——就是既当过明朝的太监,又当过顺朝的太监,最后又给清朝的太监。
因为是三朝太监,所以就被派了个送亲的差事,和范文程、金之俊二人一块儿送东莪格格出阁。
东莪格格比较金贵,不能坐船出海,万一淹死算谁的所以就坐漕船南下,先到了运河和大清河交接的安平镇,再沿大清河到济南。朱慈烺就在济南等她,双方在济南完成交接。
交接完成之后,东莪格格就会被送去蓬莱行宫,接受为期一年的“礼仪培训”,并且适应水土,然后再转到凤阳宫居住一年,一年后再转去老山离宫。等及笄之后,再择日正式入宫,成为朱慈烺的贵妃。
而这位吴良辅吴太监,则会陪伴东莪格格一段时间,还会在蓬莱宫和北京之间两头跑。
他原来在明朝皇宫里面的职位也不低,是经常能见到朱慈烺的,可是时隔四年。再见到这位已经当了洪兴皇帝的朱慈烺,吴良辅却差一点没认出来。
长相的变化并不太大,就是黑了,壮了,还高了一些。可是整个人的气质,可以说是一个天一个地了。当初的朱慈烺虽然是天潢贵胄,大明朝的接班人,但却是非常规矩,甚至有点古板的性子,说他像个小老头都不为过。
而现在这个朱慈烺......身上的气质和一个人很像,那个人就是大清皇阿玛多尔衮!
都有一种凶诈之君的气质!
多尔衮家的那个和硕公主跟了他,只怕是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的。身为顺治小皇帝的亲信,吴良辅想像了一下朱皇帝欺负东莪那小丫头的场景,就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不过他随即又想到了顺治小皇帝将朱慈烺当成了榜样,还常在他跟前唠叨要把十四公主(建宁公主)也嫁给朱慈烺。十四格格那刁蛮丫头要是落在朱皇帝手中,一准要挨揍,没准混得比东莪格格更惨......不行,回头一定得和小皇上说了,不能把十四公主往火坑里面推!
不过朱慈烺的不孝倒是可以学一学——朱慈烺可是拎着宝剑逼崇祯皇帝交权的!
“吴良辅!”朱慈烺的声音已经响了起来,这个时候他已经看完了顺治皇帝的亲笔信,字写得歪歪扭扭,也不大通顺,看着有点费劲儿。不过意思还是能明白,就是顺治皇帝想向自己学习治国之策,还要求自己狠狠管教他姐姐东莪公主,如果管好了,以后就把十四格格再送过来让自己管教......
这小孩该多恨多尔衮啊还要狠狠管教东莪格格,东莪格格有那么坏吗
另外,十四格格是谁啊
“奴才,”吴良辅顺口说了“奴才”觉着不对,赶紧改口,“奴婢听着呢,皇爷有什么就吩咐吧。”
“多尔衮的身体好些了”朱慈烺问起了多尔衮的身子骨。
“不怎么好,”吴良辅说,“自打曲阜之行后就一直得病,皇阿玛觉得可能和,和在曲阜发丘摸金的事情有关,所以才急于想请五世大喇嘛去帮着念经。”
叫你倒斗!造报应了吧朱慈烺心说,顺治不是本皇帝的对手,康熙还没出生,多尔衮和多铎一死,本皇帝就能中兴大明了。
“那......”朱慈烺斟酌了一下,“如果,如果多尔衮没了,顺治是不是能亲政”
他当然希望顺治小皇帝可以亲政了,历史上的顺治皇帝当得焦头烂额,还很有可能出家当了和尚,和多尔衮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对手。
“这个.......”吴良辅没想到朱慈烺会问他这个问题,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朱慈烺看着他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笑了起来:“吴良辅,朕知道你是顺治的亲信,要不然他也不会让你带这样的信过来。而且朕现在问的问题,也没什么不好回答的......谁不知道多尔衮在曲阜中邪了他那么爽快就把女儿送过来,恐怕也对身后事没有把握吧”
多尔衮在曲阜染病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要是他没得病,哪儿会那么
650.第645章 陛下,有人要害您
第645章 陛下,有人要害您
紫禁城,太和门。
十一岁的大清顺治皇帝,这个时候正身穿一件明黄色的箭衣,手按剑柄,漫步在太和门门楼前的汉白玉平台上。
太和门就是原来的皇极门,是大明皇帝玉门听政的地方。四年以前,顺治小皇帝的偶像,天下第一孝子朱慈烺,就是在这里手持利剑,追赶崇祯昏君,在危难之际将大明江山的万钧重担,从他父皇崇祯手中接了过去......真是英雄豪杰啊!
顺治皇帝一想到朱慈烺当时的英姿,他就忍不住一声长叹啊!他自己什么时候能和朱慈烺一样,手持利刃,追杀欺负自己和额娘的皇阿玛多尔衮
多尔衮虽然是个病秧子,但是他可比崇祯皇帝小心,从来不一个人出入紫禁城,总是要带上一群正白旗的巴牙喇兵。这些可都的久历军阵的巴图鲁,小皇帝怕打不过他们啊!
打不过,当然就得找帮手了!可是皇宫内外,如今还能相信的又有几人呢
顺治小皇帝今儿早上还拐弯抹角和自己的额娘提了一下忠臣不二主,孝子不二父的道理,结果就挨了一顿臭骂,还罚抄了三遍《孝经》,抄得手都酸了才马马虎虎抄完,送去给布木布泰看的时候,小皇帝才想起来他额娘根本不认得汉字儿......真是笨死了!
交完了“作业”,小皇帝就拎着宝剑,又叫上了大清倒数第一巴图鲁索尼,一块儿去太和门外练剑了。
索尼现在已经给放回来了,索中堂是没了,降级当了一等侍卫,正三品的武职,任务就是跟着小皇帝当个跟屁虫。
对于索尼,小皇帝还是非常信任的!那可是他亲爸爸和亲哥哥留下来的忠臣啊!
本来还有个满洲第一巴图鲁鳌拜,现在好像也投靠多尔衮了......所以小皇帝现在能相信的,也只有索尼和心腹太监吴良辅等寥寥几人了。
所以他一有机会就支开身边一大群的太监宫女,和这几个忠奴独处。今天也不例外,现在皇极门这里,只有顺治和索尼两人。
小皇帝瞅了索尼一眼,想起他是被朱慈烺放回来的,还和朱慈烺见过面,于是就问道:“索尼!你说南朝的皇帝是个英雄吗比起朕的皇阿玛如何”
“南朝皇帝当然是英雄了,比起......”索尼说到这里顿住了,“皇上,您说的是那一位皇阿玛”
“你......”小皇帝差点没背过气去,可是转念一想,也怪自己没说清楚。
谁让他阿玛多呢
“当然是先帝!”
“哦,”索尼道,“比先帝是不如的。”
索尼一边说一边想:先帝是怎么招安洪承畴的自己的本事比洪承畴大多了,可这朱慈烺压根就没动过招揽的心思。
单凭这一点,就差远了!
“比多尔衮呢”顺治问。
“伯仲之间吧,”索尼说,“皇阿玛善于用兵,能以力取胜。而南朝的皇帝善于用谋,能以智取胜。”
“那如果......”顺治问,“如果朱慈烺在朕的位置上,会如何对付多尔衮”
什么索尼被顺治的话惊了一下,小皇帝才十一岁......就有这样的雄才大略了
“皇,皇上,”索尼左右看看,发现没有闲杂人等,这才压低声音,“皇上,如果朱慈烺在您的位子上,他会干两件事。一是忍耐,多尔衮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而且他的身子骨不好,看上去不是长寿之人......
第二则是积蓄力量!多尔衮活着,陛下不必担心什么,也不能做什么......他要死了,那就是陛下使出雷霆手段的时候了!所以陛下一定要有所准备!”
索尼到底是大清开国功臣中少有的文化人,他是知古可以鉴今的......现在大清国的情况有点像历史上的西魏。当然也不完全一样,因为顺治并不是没有一点实力,顺治拥有皇太极传下来的两黄旗,是个弱主,而且还是幼主。
但也不是多尔衮可以随便“消灭”的傀儡,而且他还是维持大清国内部权力平衡重要力量。
同样的,多尔衮也是维持大清内部权力平衡的重要力量,相当于西魏的宇文泰。
多尔衮和顺治都存在,那么大清内部就能维持强臣弱主的微妙平衡。
如果多尔衮和顺治当中有一人消失,那么......腥风血雨就要来临了!
如果顺治不想自己再多一个皇阿玛,就要趁机夺权。
如果多铎或阿济格想替
651.第646章 皇长子
第646章 皇长子
庞天寿紧张的脑门子上都是汗珠子了,左右看看,确定没有人在监视,这才又说了一遍。
“上皇,五皇子和高宇顺正在联络各方面的忠臣,要拥您复辟,现在已经有不少人相应了......”
“胡说!”崇祯上皇一跺脚,“五哥儿才十二岁,高宇顺又是个不中用的,他们即便从流贼那里脱逃,也不过孤家寡人,拿什么帮朕复辟而且朕还有一嫡子代王,还用兵数万,战功卓著,即便......也该是代王当太子,慈焕此子有何好处
至于忠臣......那些都是大春哥的忠臣!”
崇祯糊涂是糊涂的,但绝没有糊涂到这种地步,会相信一个十二岁的流浪皇子能帮自己复辟,会相信什么忠臣......现在乱臣贼子不大想念他了,忠臣还能靠得住
当朱慈烺口袋里那么多银子是假的那是银子啊,大明忠臣奸臣都很喜欢银子的......
“上皇,您看啊,是高宇顺的亲笔......”庞天寿和高宇顺一起当了那么多年的太监,当然认得出后者的笔迹。
崇祯上皇接过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一看,真是高宇顺的笔迹——高宇顺是司礼监掌印,是崇祯最信任的太监,相当于朱慈烺身边的黄大宝,虽然已经几年没见,但还是一眼认出了字迹。
“这是反间计......”崇祯额头上也都是汗珠子了,也不知道是刚才拉弓累着了,还是给信中的内容吓着了。
信里面,高宇顺说已经联络好了代王殿下,准备伺机攻打盘踞关中的逆贼吴三桂。在消灭吴三桂后,要迎太上皇入西安府复辟。
“这这这......”崇祯都吓傻了,“这个高宇顺疯了吧他怎么敢这样......不,不,不对!他干不出这种事!他还在流寇手里攥着,这是流寇的奸计!”
“上皇,流寇干嘛这样做”庞天寿的脑子不好使,根本想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当然是为了争夺四川了......”崇祯上皇道,“现在两股流寇都入了川,川中形势危急。而朝廷急切之间又无可用之兵,只能调吴三桂或代王军入川......如果代王和吴三桂相互敌视,那么这两支兵就动不了,四川就危险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