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而绿旗兵稍微多一点,也就两万不到(原本有两万,现在已经打死一些了),同样非常分散。

    而且,清军所有的8个红夷小炮牛录都在关内,关外一门红夷小炮都没有——多尔衮也知道要集中火炮,所以就把所有的红夷小炮都摆在关内了。

    而没有红夷小炮,关外清军就没法和入侵的明军打堂堂之阵了。在血流溪之战后,满洲将领们就都知道大炮就是战场上的主宰!

    如果炮兵差太多,那就不能打堂堂之阵——在对方可以迅速移动并且迅速开火的大炮轰击下,你阵都列不起来,还打个屁啊!

    所以在昨天晚上,多铎就和鳌拜商量好了一个坚守险要加袭扰后路的战术组合。

    金州卫城北门,正好塞着进出金州地峡要道的小黑山和鳌拜担任镇守昂邦章京的山海关,都是必守的险要!

    小黑山不守,明军就有可能席卷整个辽东半岛,进而威胁盛京沈阳。

    而山海关一旦陷落,大清进入辽西走廊的孔道就会被切断,以后就只能绕远路了。而且由山海关去北京不过700里,沿途还有许多老八旗的田庄。

    到时候就该明军年年入关抢劫了......

    可是在鳌拜看来,小黑山易守,山海关难保啊!

    小黑山背靠分水林大山,周遭林密山高,明军即便在小黑山侧后登陆,也会被山林所阻——那些老林子可不是打堂堂之阵的地方。不熟悉地形,没有在山林中生活过的明军很容易遭到清军的伏击。

    山海关傍着大海,关内关外都沿着大海,而且都有不错的海湾、海滩,海上的风浪也不太大,要登陆并不困难,可以说是防不胜防。

    而山海关的关城在建设的时候就是面向东方来敌的,所以关城向西的防御很弱,城墙低矮单薄,根本禁不住红夷大炮的炮击。

    一想到山海关难守,鳌拜忍不住就叹了口气儿。一旁的多铎似乎听见了他的叹息,扭头看了他一眼:“怎么你这个满洲第一勇士在担心守不住山海关吗”

    “当然不是,有奴才在,保管让南朝兵马越过山海雄关一步!”

    这话说的实在是别扭啊!

    鳌拜忽然觉得自己好像变成吴三桂了......

    多铎点点头,笑道:“有你鳌拜守着山海关,本王就放心了......不过不让南军越山海关一步可办不到啊!他们和咱们当年是不一样的,不仅能从辽西走廊杀过来,还能走水路绕道山海关西面。所以这山海关是极不易守住




第604章 目标,山海关!
    听了吴国勇提出的问题,在场的明军将领们也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明清强弱易位也太快了吧

    大明真有那么强大了

    在东虏跟前,大明朝真的已经站起来了

    提督北洋水师的刘崇儒当先就道:“水师已经准备妥当......有十条蜈蚣船随时可用,运兵的沙船更多,上百艘也凑得出来。只是山海关不好打,守关的鳌拜更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应该也不容易对付。”

    吴国勇不禁感慨道:“想当年本官在松锦之战的时候还遇到过这个鳌拜呢!他那时候率领一队镶黄旗的红白甲兵打先锋,本官也带一队骑兵在前开路,正好撞上......结果被他杀败,一路跑回本阵。这家伙又下马步战,连着破了咱们五队步阵,真是勇不可挡啊!”

    沈廷扬皱眉道:“这两年北洋水师摸上辽东、辽西海岸多次,真要遇上他们的八旗劲旅,都占不着什么便宜。”

    高杰笑道:“那是过去了......那时兵士们兜里没饷,肚里没食,手上的家伙也稀烂,也没好甲护身,这才让鞑子得逞。现在不同了,咱们的人吃饱喝足拿够了,兵器甲胄也无一不精良,还有了犀利无比的火器。再遇上鳌拜也不怕了!”

    吴国勇望了一下地图上的山海关,关外的辽西走廊上标注了许多“废城”,关内的永平府又标注了许多“旗庄”。

    他思索着说:“山海关坚固无比,要打下来的确不易......陆师的三磅炮是打不动山海关的,水师的十二磅炮也许能打垮老龙头的城墙,但是意义也不大。所以咱们只能虚张声势,看看能不能把多尔衮的主力引到山海关附近。”

    通过佯攻或是强攻山海关吸引清军主力救援是大元帅府的方略,自然是要执行的!

    现在强攻山海关的条件不成熟,自然只能做佯攻的打算了。吴国勇想了想,道:“山海关外的辽西走廊上有不少废弃的城堡,咱们先不占大的,只拿小的,靠海近的......辽西这边大堡都靠山,靠海都是小堡小寨,什么驿站、港口务之类的。”他看了一眼刘崇儒,“刘提督,你是水军提督,你选个地点吧。”

    辽西走廊从明朝中期开始就是边防前线,靠辽西大山那边修建了长城,还有许多堡垒、烽火台什么的。而在靠海一边,防御就比较松懈了,基本没有大堡大寨。

    刘崇儒想了想,“那就选宁远中左所下的蛇山务吧。”

    蛇山务是个港口务,位于六州河的入海口。

    “行,”吴国勇点点头,“那地方不错......六州河没冻上之前还算是有险要可守的。唯一的不足,就是距离山海关有点近,怕不容易守。”

    “这好办!”刘崇儒有办法,“咱们可以派出精锐小队去永平府登陆骚扰,吸引鞑子的注意力,永平府沿岸有几处东虏鞑子的田庄,肥得很,鳌拜不可能不理!趁着他西顾的时候,咱们就在蛇山务堆一座棱堡出来。”

    刘鑫宇这时插了句话,“还可以废掉一艘蜈蚣船,直接冲上六州河口的沙滩搁浅。”

    吴国勇看了看沈廷扬,后者点点头道:“实在不成就废掉一艘蜈蚣船......可以在蜈蚣船的船舷甲板上安放些大将军炮和24磅臼炮,把它变成一座炮台。”

    “好!”吴国勇拍板道,“就这么办!等东北风起,咱们就扬帆东进,目标......山海关!”

    ......

    “三哥,三哥,蛇山务告急!”

    镇守山海关梅勒章京穆里玛急急地敲了敲三哥鳌拜的房门,一听没有动静,又急切的再敲了几下。

    卧房之内,传来了鳌拜疲倦的声音:“小六子进来吧。”

    穆里玛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的弟弟卫齐的第六子,也是家里的小儿子,小六子是他的小名儿。他和鳌拜关系最亲,所以就一直跟着鳌拜混世面。

    而鳌拜也真有本事,打仗一把好手自不用说,在官场上一样混得风生水起。先是巴结上先帝长子豪格,在豪格的提拔下成了镶黄旗的巴牙喇纛章京。在豪格战死后,又得到了鳌拜的死敌多尔衮的赏识,当上了昂邦章京。还一度被安排在天津卫这个富得流油的地方镇守!

    &nbs



第605章 围点打援去!
    抢救大明朝正文卷第605章围点打援去!大运河两岸的山川大地,现在已经笼罩着一层深秋的颜色。天高云淡,一片肃杀。

    秋收已毕,天地开阔,北方大平原的秋日,正是兵家征伐,英雄纵横之时。

    在从东昌府首县聊城通往大清河和大运河交汇的安平镇的道路上,数百侍卫亲军的骑士,正簇拥着大明洪兴皇帝等几人,由聊城前沿赶返天子驻跸的安平镇。准备在那里大集众将,商议和东虏决战聊城的大计。

    此时此刻,洪兴天子心中,真是好不得意。

    经过一多月的稳扎稳打,到崇祯二十年九月末的时候,微山湖以北直到东昌府城聊城之间的运河两岸,已经是大明的天地。他们一路南来,看到的都是络绎不绝赶往聊城的明军船队,除了给聊城外围的明军补充物资,更有山东诸军的兵马战车,一队接着一队的或乘船或步行开往聊城前线。

    山东诸军都是“重装部队”,配属了大量的偏厢车,同时又没足够的骡马——并不是骡马去拉,而是没有几班骡马替换上场,所以必须要节省骡马的气力。因此高鸿图、左懋第、史可法他们都倾向于用内河船只运送部队和辎重。

    在过去的两年间,山东诸军可是花了不少力气打造船只,现在总算有了足够的水运能力。

    运河之上,或是从南方,或是沿大清河从济南府方向开来的船队,缓缓向北而去。船上满满当当的装载的都是军资粮饷器械车辆,吃水很深。因为运河这两年缺乏维护,现在又是秋日水浅的时候,所以每艘漕船上都有一名船夫在船头小心测着水深。现在可没南风可借,因此这些漕船除了撑杆之外,就得靠人力畜力拉动了。两岸步行开进的兵士就充当起了纤夫,轮流拖着这些平底尖头的沙河船缓缓前进。

    除了运河上舳舻千里,川流不息的热闹场面,运河西岸每隔二十余里,都有一处忙碌嘈杂的工地。从山东各地征调来的民伕仿佛工蚁一样的劳作,挖土为壕,夯土为墙,再用沙包堆出一个斜面用来防炮,最后在不及一丈高的城墙顶部再用沙包堆出防炮的胸墙。

    这就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啊!

    大军沿着水路而进,硬寨土城又沿着河道修了起来。

    这样的打法虽然不敢说必胜,但总归能立于不败吧

    朱慈烺策马于途,只觉得有点得意洋洋。

    回首前尘,从北京城内的危局中脱颖而出,担负重任,冒死突围,战天津,走大沽,一路南行,仿佛都有点像梦幻一般了......这才几年时间就已经汇集十余万北伐大军,兵锋北指,所向无敌了。

    他这个皇帝今天是微服出巡的,没有打出天子旌旗,也没有身着龙袍,就是一身红色箭衣外加一领安平造的板甲。

    在朱慈烺、郑芝龙、沈廷扬等人的共同推动下,大明的军工产业这几年进步极快。在上海、南京、安平、佛山等地,都出现了使用水力锤的铁工坊,因此可以打造出使用大块铁片的板甲了。

    不过水力锤的数量还很少,板甲的产量也很小,一年也不见得上千数。

    但却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进步,很不容易了!

    与此同时,火炮和火铳的产能也在逐步形成。不仅佛山和安平的铁工坊都在增产。上海、南京、登州等处,也出现了聚集成片的铁坊,大多都是为军工服务的。虽然这些铁工坊所产出的火铳、板甲、板条甲数量还是不足,无法满足迅速扩张的克难新军的需求,所以也无法完全实现“进口替代”,但是只要假以时日,总有实现完全国产化的一天。

    当然了,这些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的铁工坊,全部都是商营的!包括由朱慈烺本人投资开办的南京炮厂,也不是所谓的官办企业,而是一家员工和皇帝陛下共同持股的商营工坊。朱慈烺本人不过是大股东而已,而且占股也不多,仅仅只有百分之三十。

    &nb



第606章 牵着朱慈烺的鼻子打!
    大清顺治四年十月上旬,才一入冬,中原大地就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这场雪下得分外的大,充分向这个乱世中的人们展现了小冰河期的威力。仅仅是第一场雪,天地之间就是一片白茫茫的。寒风卷过,鹅毛大小的雪花纷纷扬扬,四下飞舞。气温骤降,早就到了冰点以下,淮河以北的几条河流,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的浮冰。

    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人家,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一入冬就冰天雪地的生活,秋收以后,就开始为越冬准备了。

    在大清国牢牢控制的中原地盘上,没资格剃头结金钱鼠尾辫子的升斗小民,虽然生活在所谓鞑子的铁蹄之下,但是却不必担心在慢慢凛冬当中死于饥寒了。

    虽然现在天气寒冷而干燥,中原大地上的粮食亩产普遍较低,但是一口十亩的授田还是足够让稍微勤劳一点的小农,从贫瘠的土地中获得足以果腹的食物。

    而一亩四升的田租,一户一匹(棉布、麻布)的户调和一丁二十日的徭役,比起早些农民们替地主扛活的时候真不知道要松快多少。

    不得不说,没有地主老财的日子就是好啊......

    所以当大清顺治四年的初雪来临的时候,在清朝统治下中原地盘上,那些散布得到处都是,小小的,但是又颇为坚固的堡坞式村落当中,到处都是正在聚集起来的生机。

    当然了,对于这些在一**乱局中侥幸存活下来,也没有被逼远走他乡的人们来说,现在吃饱穿暖虽然不再是问题了,但是危险并没有远离。

    战火仍然在中原大地各处蔓延,原本奄奄一息的大明朝在南迁后居然重现了生机,有了中兴的苗头,现在开始北伐中原,想要收复失地了。

    而在四方横行劫掠多年,杀人无数的献贼张献忠也不知道吃错什么药,不好好呆在关中当他的大顺西王,也忽地杀入中原,还占据了洛阳城称帝了。

    原本以为乱世将要有个头的中原小农们,在这个冬天当中,所能做的,除了且活着,好好珍惜当下的每一天,也就是尽可能的加高自家居住的坞堡壁垒,再多准备一下箭镞和木弓用来守家了。

    而那些有资格留一根金钱鼠尾辫子的大小老爷们,可就没有那么好的福气,可以守着自家的堡垒壁坞,努力将这没完没了的乱世挡在家门外面了。

    因为他们有辫子,个个都是大清国的老爷,因此当不了大明朝的顺民,必须为保卫大清国而战了。

    所以从秋天开始,大清正绿旗的老弱妇孺就带着并不多的家财,开始向各自所属的甲喇章京所在的城堡集中。有些靠前线比较近的甲喇还向更后方更坚固的堡垒转移。

    而大清正绿旗的旗丁们,这个时候除了一小部分留守在各个甲喇或固山额真所在的堡垒,还有一部分调去了山西、北质量等要紧地方之外,余下的大部队都陆续集中到了大清皇阿玛驻跸的郑州城周围。

    在郑州集中的不仅有正绿旗的百余个牛录五万数千之众,还有从北京周遭开来的老八旗的劲旅,也有一百多个牛录,不算随行的包衣奴才,单是正丁战兵,也不下三四万众。

    将近九万之众的九旗精兵,在这个冰封雪飘的冬季,终于集结到了大清皇阿玛多尔衮周围!

    ......

    “皇阿玛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郑州城外,已经开始结冰的黄河岸边,以甲喇为单位组成方阵的骑兵、步兵,密密麻麻的铺满了一大片,一起发出了高昂的欢呼声有。站在黄河岸堤上的大清皇阿玛多尔衮,这时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当朱慈烺忙着指挥他的军队在山东、辽东攻城略地,在辽西虚张声势的时候,多尔衮也没闲着。

    他这些日子除了慢慢集结他的封建军队,就是在用新式战法操练军队了。

    在朱慈烺发动第二次北伐之战的时候,多尔衮这边正在进行一场军事改革——这一届的鞑子可是最会学习和进步的一届了!从皇太极开始,到多尔衮为止,生生的从一个比部落联盟强不太多的草创的国家,进



第607章 孔子保佑谁?
    敌人,通常都是很狡猾的!

    当然,傻敌人也有,但是大清皇阿玛多尔衮肯定不傻。不仅不傻,而且还比一般的敌人更加狡猾。

    所以他压根就没想过要去聊城和朱慈烺决战!

    虽然他手头有了九万精兵,还有48门3磅炮和48门一斤炮,绝对有实力和朱慈烺的北伐军一战。
1...166167168169170...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