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而北伐的南路军,是以山东的史可法、高鸿图、左懋第、朱以海四镇和淮北的黄得功所部为主的。他们也为了这次北伐全力以赴准备了好几个月。
其中的高鸿图、左懋第和黄得功还都为此当上了“债帅”,因为朱慈烺发给他们的补贴不大够用,所以都向海商银行、盐商银行借了钱,采购了一批火铳、火炮,还打造了不少偏厢战车。
现在的“北六镇”(就是史可法、高鸿图、左懋第、朱以海、高杰、黄得功)明军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军制。
一种是朱慈烺引入了西洋军制,高杰、黄得功两军都学了模范军的办法,将长枪兵和火铳兵混编,以500人左右的方阵营为基础作战单位。
另一种则是由戚继光的车营,史可法、高鸿图、左懋第、朱以海等四镇都选用了这种军制。
不过他们也不是完全照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取消了佛朗机炮车和火箭车的配置,也没有镋钯手。而是以长枪、弓箭、鸟铳、刀牌等兵种配合偏厢车,同时再配置一些轻型的大将军炮(一斤炮)。
在接敌的时候,偏厢车可以首围相连组成车阵,配合火炮、火铳,就足以对抗清兵的铁骑了。不过这种车营机动性很差,只能走大路,行进速度也较慢,只能稳扎稳打。
现在史可法、高鸿图、左懋第、朱以海等四镇都编成了三到五个车营,每营满编都是三千一二百人,四镇合计可以拉出十六个车营,总兵力有五万之众。再加上黄得功所部的二十营,以及一些辅助的骑兵。不算随军民壮,沿着运河北上的这一路也能凑齐七万大军!
而今天将走水路离开南京的则是洪兴皇帝亲率北伐后军,包括两个步兵师、两个骑兵团、两个炮兵团和朱慈烺的侍卫营,大约三万五千余人——根据计划,这两个师将会视南、北两路北伐大军的进展,再决定从何处进军
如果两路北伐大军进展顺利,成功的将清军的主力吸引到辽西和
第596章 皇阿玛大点兵
大清顺治四年七月末,河南,开封府,郑州城。
因为开封府城在崇祯十五年被李自成的水攻摧毁,郑州城就因祸得福,成了大清河南巡抚衙门、提督衙门和开封知府衙门等一干衙署的所在,是河南省实际上的首府了。
虽然成了一省首府,但是郑州的街道和市面,仍然显得异常萧条。小小的州城之中,只有两条相交的商业街上有点人气。不过有人气也就那样了,稀稀拉拉开着几十家半死不活的铺子,其中稍微体面一点的都属于九大皇商,约占商铺总数的三分之一。都是些门脸阔大的粮、盐、茶、酒、布、铁、牲口行和药材行——在如今的大清国,这八个行当都算是大买卖了!
之所以会这样,当然同多年的战乱和圈地、均田两大政策有关了。或者说,凡是推倒重来的“重启”王朝的初期,大多就是这样的。
因为人少,所以工商业都不大容易发展。而工商业发展不了,又促成了小农经济和庄园经济大行其道。而小农经济和庄园经济的特点都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讲究男耕女织,世族庄园经济稍好一点,不过整个社会环境如此,当然也得走自给自足的路子了。既然大家都自给自足了,那么工商业就更加不容易繁荣了。
不过再怎么自给自足,盐、铁、酒、茶这四样由国家和九旗垄断的商品,还是有点市场的——现在的大清朝还没有实现“一元化”,还维持着旗主和入八分王公共治的局面。所以九旗旗主和都统司的权力很大,俨然就是一个个“小清国”,所以也有权经营垄断商品,但是原则上只能出于满足本旗需求的目的进行经营。
而在九旗之外,针对一千余万汉人所需的盐、铁、酒、茶的市场,则发包给九大皇商经营。
除了这四样垄断经营的商品,粮行、布行、牲口行和药材行的市场也不小。粮、布、牲口,是小农经济和庄园经济最主要的产品,同时也是必需品,而牲口对九旗兵丁而言是必须品。至于药材行......人吃五谷的,哪有永远健康的
而且大清朝廷向小农征收的税赋也不是白银或铜钱,主要是面粉(或是麦子)和布匹这两样,大清的官府在收齐了面麦和布匹之后,也会拿出其中一部分和九大皇商交易,换取一些他们需要的手工产品或金银铜钱。
另外,盐、铁、酒、茶、粮、牲口这六行,也是九大皇商和草原上的蒙古各旗买卖的主要货物。盐、铁、酒、茶、粮输往蒙古,牲口则输入汉地。
现在漠南蒙古、喀尔喀蒙古和北方大部分汉地都属于大清国,所以这些地区之间的贸易再无阻碍,可以任由九大皇商往来。
不过总得来说,现如今大清国治下的工商业规模不大,除了北京和天津稍许繁荣外,别处的城市都异常萧条,城市居民很少。郑州这边也不例外,哪怕大白天时在最繁华的街道上跑马,也不见得会撞上行人。
这段时间,因为大清皇阿玛驻跸郑州,因此街头时常有传递消息和旨意的马队经过,也算是为萧条的市面增加了那么一些人气。
又是一阵銮铃响过,几匹健马风也似的在郑州的街市上面掠过,从一座门脸宽阔,挂着“贾乐市”招牌的铺子前飞驰而过。铺子里面,这个时候站着个长衫马褂,头戴瓜皮小帽,脑袋后面还拖着根象征旗人身份的辫子的男子,正是大清九大皇商之一的贾布斯。
他这样的身份,当然是有辫子的旗人了,还是多铎亲自给他抬得旗,一开始隶镶白旗汉军,现在则跟着多铎转了正蓝旗汉军,还得了个候补县令的官身——当然是不会有实缺给他的,但是旗人官员的身份是有的。
这一次他是奉了正蓝旗都统衙门的命令到军前效力的——冲锋陷阵,出谋划策是用不着他的,但是军需得他们这些皇商参与,九旗大爷们抢到的战利品,也得靠他们这些皇商变现。
总之,战火一起,他们人人都能发一票!
所以聚集到郑州的皇商,人人都喜气洋洋,就等在发财了!
不过贾布斯一个人呆在“贾乐市”商号里面的时候,眉头却总是拧成
第597章 多尔衮,你想干什么?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多尔衮并不是平白无故把张献忠老万岁说成枯骨的,人家好歹也是两次登基称帝的大角色,现在还占据了长安、洛阳,要搁一千年前,凭着这点地盘都能横扫天下了!
可是现在时代不同了,长安、洛阳并没有那么重要。而且......张献忠更不行!多阿玛已经和张老万岁较量过几回了,都是大获全胜,戴罪立功的尼堪带着不到一万九旗劲旅就从虎牢关一路杀到洛阳城下。
要不是红夷大炮没有运到,洛阳城都被他打下来了!
对了,尼堪率领的这一万九旗兵是由骑兵、骑马(骡子)步兵和野战炮兵组成的大清版的新式军队!
他们的作战方式也很简单,就是大炮轰玩骑兵冲,骑兵冲完大炮轰,而骑马步兵(通常是正绿旗兵)则担当保护大炮和维持阵地的任务,有时候也可以骑马骑骡子发起冲锋。
而他们的大炮数量也不多,一万人的军队就配属了两个红夷小炮牛录,总共12门3磅炮。
就这点火炮,这点步骑兵却打得张献忠派出的几万大军彻底没了脾气......张献忠的兵是从湖广、四川一带转战而来的,已经没有多少骑兵马队了,要冲阵哪儿是一万清军骑兵和骑马步兵的对手而要结阵而守,12门3磅炮又打得他们土头灰脸。
12门炮当然打不死多少人,但是张献忠的流寇能有多扛揍给人家一轮轮的炮打,又没法还手,冒险出击又被人家的骑兵反杀,几个回合下来就垮了。大军一退,又被清军骑兵掩杀......
所以几仗打下来,张献忠是什么角色多尔衮就有数了。
“告诉尼堪,”多尔衮对范文程道,“得留着张献忠这根枯骨!”
“留着张献忠”范文程一愣,“皇阿玛,留着他有啥用”
“当然有用了!”多尔衮道,“他已经被打怕了......所以只要咱们不打洛阳,他也不敢找咱的麻烦。留着他,一来可以挡着吴三桂,只要吴三桂一日没拿下西安府,就一日不会公开造反。
二来嘛......也得给洪兴皇帝和史
第598章 抗明第一线的炮灰们
登州水城中,四个隶属于徐海节度使高杰步军营正在登船,这四个步军营都是莫里斯阵的编制,一营满编是五百余人,四营相加有两千余人。这四营的官兵都在徐州授了土地,人人都有一份家业。另外,高杰占有的海州也肥得流油,云台公主又善于经营,去年利用东南米价高涨的机会狠赚了一把。
兜里有了银子的高杰也没亏待手下的将士,不仅给他们放了全额的军饷,还向通过沙船帮从上海订购了一批火铳,还上奏章请朱慈烺派了一批教官下来,帮着他的军队进行整顿。
高杰的军队中老兵很多,战场经验是有的。但是因为军纪散漫,训练不严,装备低劣,所以战斗力一直比较坑爹。过去也就能对付一下流寇,顺便祸害一下老百姓。
不过自打高杰、邢氏两夫妻变成了徐海之主后,部队的情况就有了很大的改进。有了授田和充足的军饷后,高杰、邢氏才算真正掌握了军队授田让官兵有家有业,而且都在高氏夫妇的控制之下!而足饷又让高氏夫妇成为了官兵的恩主。两个因素相加,高氏夫妇对高家军的掌控就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度,自然可以大刀阔斧的整顿军纪和加强训练了。
一番整顿之后,高家军总算成了一支看上去挺能打的军队了,现在可以小心翼翼的去辽东半岛干点大事了。
码头上站满了来送行的文武官员,其中便有刚刚抵达登州的吴国勇。
就在吴国勇抵达登州的前几天,山东方面传来了收复滋阳县城和大破清兵的捷报。
这可是个了不得的消息!
在过去的两三年中,山东兖州府方向上的明清两军一直在滋阳曲阜之间拉锯。一会儿是清军修建沂水大营以窥视曲阜,一会儿是明军攻打沂水大营以解除曲阜的威胁。而滋阳、曲阜作为双方的大据点,则很少遭到攻击。
没想到清军守了两三年的滋阳居然被史可法派出的曲阜练军一举攻破了!
这可让一和史可法、黄得功那帮人不对付的高杰有点脸上无光了。因此吴国勇一到登州,高杰就提出了一个跨海征辽的方略。
今天就是高杰所部的四个营登船前往攻打旅顺的日子!
自登州往旅顺不过一日航程,而且由于旅顺和登州之间的岛屿都在北洋水师控制之下,所以渡海并没有什么风险,险的是上岸后会撞见什么
“旅顺口的金州中左所城自打沦陷后,就一直是东虏的海防重镇,还布设有红夷大炮,不过这难不住咱们北洋水师的”
现在说话的是北洋总督沈廷扬,他身边还跟着一个皮肤漆黑,体格强壮,脸上毛孔粗大,留了一把络腮胡子的壮汉,穿了一身裁短了的青绢箭衣,箭衣外面还套了一副胸甲是一种由两片铁皮用水利锤在特制的模具上敲打出来的简易板甲,由葡萄牙人在上海开设的洛佩斯兵工厂出品。
“高总戎,”沈廷扬一指身边穿着胸甲的壮汉。“这位是北洋水师前锋营的营将刘鑫宇,金州卫沿岸各处,他可是常来常往的,熟悉的不得了啊!这次就由他带船队送高总戎的兵马上旅顺。”
北洋水师的编制模仿陆师,下设战船团、商船团、造船团、水城团等团级单位。其中战船团的主要任务是维持北洋海权,并且骚扰辽东、辽西沿海。
而战船团下辖五个水战营,分别是前锋营、中军营、左翼营、右翼营和后卫营,也是五个“分舰队”。五个分舰队都装备了两到三条大型蜈蚣船和一些两千料上下的中型沙船,前者主要用于水战,后者主要用于运兵运军需。
“末将见过高总戎。”名叫刘鑫宇的水军头行了一个参见礼,“今日是南得的西南风,海面上也算平静,正是出海的好时候。末将还为总戎准备了一艘三千料的蜈蚣船,舒服得很。”
高杰扶起刘鑫宇笑道:“本爵听过北洋沙船刘的大名,这两年你在北洋海面上可是来去如风,所向无敌,连辽东、辽西沿岸也时常去得。”
沈廷扬抚着胡须,微微点头,心中有些得意。鞑子什么的,还真不在他这个北洋总督
第599章 明寇来了!
金州中左所城以南约二十里,有一片山地名为老铁山,就在大海边上,和登州城隔海相望。当然了,登州城是望不到的,隔着200余里的茫茫海面呢!
不过设在老铁山上的望台还是拥有相当不错的视线,如果配合西洋进口的望远镜,周遭数十里的海面都能收在眼底。而在老铁山以南,皇城岛以北的海面,又是进出渤海湾的重要水道,就称为老铁山水道。
从登州泛海而来的明军船队,也是必经老铁山水道的。
所以曹木炭一到金州中左所城,就立即在老铁山上设置了瞭望哨,时刻监视南边的水道,还派了自己的心腹同时也是连襟的达旦章京张奉恩负责。
张奉恩他们就在距离海滩大约两里的一处比较平整的山顶上,就地取材,用老铁山上到处都是的木料搭建了一座木堡,作为瞭望哨的所在。
站在木堡的高处,张奉恩此时却没有看海,而是看着北面铁山镇附近大片肥的流油的黑土地他自己的土地就分在铁山镇,整整400亩啊!并不是完全的荒地,而是前人垦过,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抛荒了的土地,复垦起来并不困难。
张奉恩分到地后,就除掉了生长在那里的杂七杂八的草木,又拉着马套上犁,反反复复犁了几遍土,现在就等来年春天播下麦种了东北地肥,就是天冷,种不了冬麦,否则现在就可以种了。
和他那个连襟曹木炭不一样,张奉恩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原是正红旗的包衣奴才,是“奴二代”,早就习惯当奴才了,也忘记祖上的恨了。他也没什么本事,除了有几斤力气,就会种地而已。如果不是清兵入关,他也就是一辈子种地的命了。
可是偏偏赶上机缘了,作为包衣跟着主子入了关,鞍前马后的伺候,有时候还得提刀上阵。居然也立功抬旗,成了正红旗汉军的大爷。
后来一部分正红旗汉军分出去参加正绿旗,也有他一个,还升了官,从普通的旗丁变成了达旦章京。算不上什么前程,不过比普通旗丁要好过,份地多二百亩,禄米也多一些,而且他顶头的牛录章京又是他的连襟。
小日子还是很不错的
“明,明寇啊!达旦章京,明寇大举来犯!”
就在张奉恩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候,他耳边忽然响起了一声惊恐的叫喊。
明寇来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明军在清军眼里成了寇难道不应该是肥羊吗
反正在辽东、辽西这边,明军现在上去了,从被杀被抢的“肥羊”,升级成杀人放火的“寇”了!
对于在辽东辽西安居乐业的正绿旗兵丁和老八旗的包衣奴才来说,这些由海上而来的明寇可是坏透了,杀人放火抢劫,无恶不作啊!
而且他们也不占地,都是抢一把就跑,九旗劲旅根本来不及赶到,人家就坐船跑了。
即便赶上了又能怎么样南边有一亿多人,死不起吗
三个明寇换你一个九旗兵丁他们也不亏啊!
而且交换比还没那么亏人家明寇有火铳,有长枪,有铁甲,打不过劲旅,还打不过在家种地的老弱妇孺和包衣奴才
真要好好算一下,恐怕还是大清九旗这边损失比较多
张奉恩可听过不少明寇的恶名,哪里还敢掉以轻心,赶忙用一个包着布的单筒望远镜观察海面。不看不要紧,一看啊,浑身的汗毛都倒着竖起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