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沉思了一会,张安博微笑道“子玉、伯苗你们先回去吧。东林党不甘心失败是必然。要扯上我,就来吧。身正不怕影子斜。”
贾环心中一阵无语,起身道“好的。”
张承剑应了一声,跟着贾环出了门,想要找贾环夜谈,贾环轻轻的摆摆手,他需要一个人静一静。这件事,山长这样应对有被动。可他并不知道庙堂诸公、皇帝等人的性格,行事风格。无法提出有效的建议。
回到屋中,贾环在纸面上反复的推敲各种方案。
腊月初四,山长张安博觐见的旨意由一名太监传下来初六常朝,尔后去武英殿面圣。
贾环一晚没睡,第二天临近中午时分才起来,和张承剑碰头,得知山长还在会友,就准备出门去外面街道上吃东西,刚到会同馆的大堂中,就见一名容貌俊美的白衣青年等候着。
白衣青年见贾环出来,笑着站起来,“子玉,真是让我好等啊!”贾环在书院里一般卯时三刻左右就会起来晨读。他早早的过来,结果等到现在。
贾环这时看清楚来人是谁,惊喜的道“卫阳,你怎么在这儿?”正是中了秀才后在家里读书的人生赢家、卫神童。
自九月份乡试放榜后,他有几个月没见到卫神童。已经十四五岁的卫神童貌似有些变化。嗯,略微稳重、成熟了些。看来乡试落榜,对卫神童很有触动。
卫阳笑道“我专程过来找你的。”
贾环顿时有奇怪,跟着卫阳一起出了会同馆,外面一辆豪华的马车并两名长随已经等着。
卫阳道“子玉,少年中举,名满天下。我父亲让我邀请你去家里吃酒,和你见面。没有事先给你下请帖,你不会见怪吧?”
贾环就笑,“这怎么会?我给张世兄说一声。”这种事情,总归要给同学面子。贾环回到会同馆里,和张承剑说了一声,坐卫阳家的马车,从京城外城南城前往内城西城。
一路闲聊着别来之后的情形。卫阳今年已经满十五岁,行过冠礼,表字元皓。又聊起遵化的事宜。这件事京城官场尽知。
卫府位于京城内城西城,咸宜坊。西城历来是权贵集的区域。卫阳的爷爷卫弘是山西布政使,从二品的高官。在西城有一处屋舍并不奇怪。
抵达卫府后,从侧门进入,再下马车,从仪门到前堂,再穿过几处明厅、长廊到一处小轩中,布置的雅致。在奴仆们的服侍下,吃过午饭后,卫阳带贾环离开小轩,到一处小院。看房中的布置像书房。
卫阳对贾环一向很敬服,在贾环面前将傲气收敛着,笑着解释道“这是我读书的书房。子玉,要等一等。我父亲要日落散衙之后才回府。”
贾环微笑头,和卫阳随意的闲话。他在书院虽说和卫阳同寝舍,但聊的并不多。因为那时卫神童很傲气。这会儿,倒是对他了解的多一些。
卫阳祖籍松江府华亭县。祖父卫弘宦游山西。祖母居在华亭。有儿女侍奉。他父亲卫康官居户部主事,定居在京城有四五年。
日头偏西,淡淡的暮色笼罩着京城之时,遮掩着明天武英殿的暗潮。
贾环在卫康的外书房见着他。卫康是名三十多岁的美男子,容貌清朗、俊逸,换了一身玉色软袍,风姿出众,言谈间令人如沐春风。
寒暄了小一会儿,贾环以世叔称呼之。一旁的卫阳看得笑,他父亲却是有这样的亲和力。
精雅的书房中,卫康坐在高几边的雕花楠木椅中,微笑道“今日请子玉来,实则是和令师张伯玉有关。我已经得知消息,东林党准备后天在武英殿弹劾令师对圣上心怀怨恨。”
这里额外说一句,常朝之后,有哪些人有去武英殿议事的资格。第一,九卿以上的高官、六部侍郎。第二,资深科道言官。如左副都御史、十三道掌道御史,六科掌科给事中,第三,勋贵武臣。第四,翰林词臣。第五,有重要事情进奏的官员。第六,与决议事务有关的官员。
从这份名录中可以看出左副都御史严繁龙,詹事府左谕德仇兴德,吏科给事中黄大中都具备参与议事的资格。而东林党的谋主,户部湖广清吏司主事柳安宜反而没有资格。
詹事府本是教导太子的机构,以翰林官充任。但近年来已经转为词臣升迁之用。太子出读书,由其他官员充任。雍治皇帝御极十年,太子之位早定下来。
贾环愣了一下。明白龙江先生提醒是怎么回事。这真是出乎他的意料,竟然从这个方向攻击山长。他即便没混过官场,也知道对皇帝心怀怨对是什么罪名。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这种话属于政治正确。
关键是,这事没法自证清白,属于自由心证的范畴。皇帝认为你有,那就有。皇帝认为你没有怀恨他,那就没有。
东林党里面有高人啊!
贾环起身,向卫康行礼,郑重的道“谢世叔告知。”这事,如果提前知道了,那结果就不一样了。卫康这个人情送的很大。
卫康笑着摆摆手,“子玉,不用客气,我亦有私心。家严宦游山西,家慈心中挂念。若是回南直隶,则是两全其美。我在户部主事任上已有一任多,常思报效国家。”
贾环一听就懂,沉着的道“我会将世叔的话带到。我想山长必定不会叫世叔失望。”
条件很明确从二品的布政使想要升正二品的南京六部尚书,而卫康则想向上挪一挪位置。
卫康笑着头,吩咐儿子卫阳去安排晚饭。
贾环哪有心思吃晚饭,内城晚上是要关闭城门的。出了卫府,先出正西的阜成门,再雇了马车往外城南城走。
夜色清寒,街道中酒肆、酒楼等处极其热闹。街道后的民居、府邸中灯火。贾环坐在马车着沉思着。
真是好险!连着有龙江先生、卫康报信。否则,后天山长在武英殿肯定是百口莫辩。以贾环估计,山长赋闲十年,几次谋求复出都未果,心里要是骂雍治皇帝几句也很正常。
孟子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白话文的意思是只听说杀了一个独夫民贼纣,没有听说是弑君。吊不吊?碉堡了。
儒家的亚圣都这么说。儒生骂皇帝几句在道义上没问题。要是在明朝那种文臣的时代,骂皇帝都是一种时尚。比较出名的,比如海瑞骂嘉靖的奏疏。当然,在任何朝代,骂皇帝都是有风险的。
快到会同馆时,天空飘起雪花,如同芦花飞洒,纷纷扬扬。
十二月六日的常朝之后,武英殿议事的情形,据说十分精彩。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最终的结果是,山长张安博官升两级,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正三品,奉皇命复查李大学士第四子于雍治六年秋在京城中纵马杀人案。
顺天巡抚另有官员接任。
李大学士停职待勘。詹事府左谕德仇兴德贬黄州府同知。
后续的影响还没出来。但预估卫弘、卫康的升职不会有问题。贾环、张承剑当天下午等山长从皇宫里出来,听到结果,顿时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而贾环作为一个小举人,这种庙堂之高的事情,他只可能听到二手消息。要亲眼见证自是不可能。
山长对当日情况并没有多说。贾环的消息来源是许英朗的父亲詹事府左中允、军机章京许澄。十二月七日,贾环应邀于夜间到许府吃酒,听许中允说起情况、分析。据说,左副都御史严繁龙和这件案子有牵连。
酒宴后,许英朗送贾环出来。贾环从他这里的到的消息许中允大约很有可能要升一级,任詹事府左谕德从五品。恰恰是替仇兴德的位置。
这
贾环突然明白为什么前几天龙江先生,卫康都会向他透漏消息。当然不是因为他自带主角光环。而是因为,这是一种大势。满京城的官员都明白,雍治皇帝要“干掉”李大学士。他恰好担任山长的幕僚,适逢其会,所以消息才汇聚到他这里来。
贾环算是有明白国朝权力游戏的玩法。初窥门径。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奋斗在红楼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事了、重回
残雪消融,京城的天气越发的寒冷起来。墙角、树下、屋檐下,天井中,一处处的地方都可见几许雪堆。
十二月六日常朝后武英殿交锋后的结果也上了邸报,明发天下。事情,正在不断的发酵。
宫中内外,军机处、六部五寺、都察院、通政司、翰林院、国子监、六科、顺天府等京中官衙,五军都督府,京营,王公勋贵各自议论。一位大学士被停职待勘是一个风波,而一年内两名大学士去职,这引起朝廷内外瞩目。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今上对朝廷权力架构的调整意图即将达成。朝堂上可能会迎来一段时间的平稳期。按照历史的惯性,少则三年,多则五年、七年。
寒夜之中,小时雍坊李大学士府中,愁惨淡。仆人们走路、说话轻手轻脚,轻声细语。谁都知道李大学士前景可能不大妙。
李高澹在外房中接见连夜而来的户部主事柳安宜。
柳安宜三十多岁,容貌清瘦,面白长须,道“老大人,我已经打听清楚卫康过几日就要升户部员外郎。泄密和他脱不了关系。是叔时一时不察连累老大人。”
李高澹几天的时间仿佛苍老的许多,坐在案后,轻声道“不关你的事。朝廷之大,未必没有聪明人。”
柳安宜默然不语。卫康确实有可能猜到他的打算。
但,他并不甘心失败。李大学士、左副都御史严繁龙离开朝堂,则东林一脉在朝中再无地位。他面临的将是几十年的仕途蹉跎。他如何甘心?
并且,今上对待大臣颇为苛刻,远胜国朝前几位皇帝。李大学士或有性命之忧。若是到紧要关头,他会让韩子桓鼓动东林党控制的首善院中的秀才们上。
秋叶胡同,王府中。
王子腾在房中来踱步。脑海中,浮现起武英殿中的一幕幕。这无疑就是圣上的一记妙棋。
裁撤南房,将大权集中在军机处。尔后,让吴王、翰林院大规模修典、印,足以将前朝的痕迹抹掉,也足以将十年前那段并不光彩的历史改写。
李大学士恋栈不去,激怒今上。而张安博能安然无恙看似水到渠成。现在摆明,只要将东林党人左副都御史严繁龙查下去,这个位置就是张安博的。
但其实,他心中预估张安博此次可能会罢官。东林党能斗倒章大学士,还是有能人的。
而就他私下里的揣测,当今首揆,军机大臣谢玉石是很乐意看到大学士何高远的好友、朋党张安博罢官。谢大学士与何大学士的政见不同。谢大学士是今上潜邸时的老师,而何大学士颇有文人风骨,时常犯言直谏。
他其实多少知道一,何大学士很推崇前周(宋)、前明时期的文官政治。只是,想想都觉得不可能。国朝定鼎,制度设计就是防止权相出现。
另外,圣上对张安博此人很不喜。
但他没有想到,大学士刘飞白的门生户部主事卫康竟然通过贾家的一个小辈来传递消息,最终令张安博安然过关,完成对东林党在朝堂利益的瓜分。
王子腾看着桌上心腹送来的纸条,苦笑一声,纸条上面写着两个字贾环。
他得见见这位金陵四大家族内最耀眼、最出色的少年了。
腊八时间,城南会同馆中也飘起腊八粥的香气。令在驿站中过节的人们动起思乡之情。
上午八左右,贾环洗漱过后,到院落的正房中找山长张安博辞行。山长涉及录遗舞弊案的事情已了结,以升官的方式过关。他打算贾府过节。
上茶的老仆吴叔喜气洋洋。主人升任右副都御使,正三品。他们心中自是高兴无比。这才复职一年多啊。
张安博正在屋中,屋里烧着炭盆,略有些味道。听贾环说明来意,笑着头,感慨的道“我原以为此次上京不过是例行故事,哪里想到又被委派了新的事务?你的学业又要耽搁了。
我已经给沙叔治写信,让他教授你一段时间。他正赋闲在家,预计要到年后才会授官出京。”这是他从好友何高远(大学士)那里听来的消息。沙叔治要升一级,出京担任要职。目前军机处、吏部还没有选好位置。
贾环感激的谢道“让山长费心了。弟子一定不复山长之望。”
张安博温和的笑道“这段时间,你忙前忙后也辛苦了。恰巧今日是腊八节。你家好好休息几天。再去沙叔治府上请教学问。马上就要过年喽。”
张安博的心情很不错。
贾环嗯了一声,头,心里衡量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提起山长新职位的策略事宜。
东林党试图攻击山长失败,遭受重创。雍治皇帝派山长复查李大学士儿子杀人的案子。杀气凛然。有借刀杀人的意味。这件事现在在京城中肯定已经传遍。有各种解读版本。
以他的看法,山长查李大学士时间上,宜缓不宜急;罪证上,宜虚不宜实。
他初窥权力游戏的门道,很有试一试的冲动、欲望,想要验证一番。但,他终究是压下这份心情。不想干扰山长的判断。
贾环再陪山长说了一会话,带着长随钱槐、蒋兴,坐马车从外城南城向西,进宣武门直行,抵达四时坊荣国府。荣宁街上已经是一片节日欢乐、祥和的气氛。往来的奴仆脸上喜笑颜开。
贾环微微一笑,心中的情绪流露,心情放松。庙堂之高,波涛汹涌。但对于普通人的生活来说,并无太大的影响。对他的坏影响业已过去,好的影响,还没有展露出来山长官居右副都御使啊!这是和六部侍郎一个等级的官职。
看着贾家富丽堂皇、占地辽阔、轩峻壮丽的府邸。荣国府、宁国府毗邻相接,占了一条街道。贾环心中有一些豪迈的心绪升起来。不是为贾府,是为他自己!
我又来了。
初来红楼世界,住在贾府,他是想要逃离这里。这里,不是他心中的归宿!
中举之后,到贾府。他是极高的姿态来,贾府来了结恩怨。有一“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慨然之气,有一些中举后的意气风发!
而此时,他去遵化事了,决定留下来,重贾府,以此为奋斗的基,誓要避免抄家杀头的结局。两年之后,再到起。
相同的是贾府的人、物,不同的是他的地位、心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二师兄们,我来啦!
贾府,我来主导。(未完待续。)
奋斗在红楼 第一百九十章 各自的心思
贾环从北街进入住处望月居。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在腊八节的粥香中传遍贾府。就像是小池塘里投入了一块巨石,涟漪瞬间传遍池塘的每一处。
贾母上房。上午时分,冬日柔和。贾母在花厅中和赖嬷嬷说着话。赖嬷嬷是服侍过贾府老主子的人,在贾府中颇有地位。今日腊八,过来走动,探望老太太。
贾母听到身边的大丫鬟翡翠进来汇报,微微沉吟,乐呵呵的对赖嬷嬷道“我家里这个哥儿,这一两个月在外面不知道忙什么,今日才回来。倒是让人担心。”
赖嬷嬷笑着夸道“别环哥儿年纪小,有个举人功名,在外面能撑的起门面。”
她的二儿子赖升本来在宁国府当大总管,风光、舒服。但是给贾环、贾赦、贾蓉三人联手给赶下来,还陪了几千两银子出去。现在只在荣国府里领一个管事。她心里对贾环很有意见。
贾母就笑起来,“咱们这样的人家,也不靠人投献土地、庄子过活。”
说笑一会,赖嬷嬷借口有事,告辞出了贾府。
贾母命人送赖嬷嬷出去,在花厅坐着沉吟了片刻,吩咐道“鸳鸯,你将厨房里给我熬的腊八粥送一份给环哥儿。”
“是,老祖宗。”一旁站着,身姿高挑的鸳鸯应了下来,心里悠悠的长叹一口气。
很明显,等会环哥儿要过来给老太太磕头请安的。老太太却要她先送腊八粥过去。这是一种礼遇。但又何尝不是一种疏远呢?正常人家,那样祖母这样待亲孙的呢?
唉,三爷啊!
…
…
东跨院中。薛姨妈带着宝钗、香菱进来看王夫人。正好宝玉从外面见客回来。王夫人和薛姨妈两人在椅子边喝茶,说话,聊着近日的话题。
周姨娘、周瑞家的并金钏儿、彩霞几个丫鬟在一旁侍奉着。至于赵姨娘,自环哥儿中举后,太太跟前的小事,没几个人敢支使她做。太太亦不大管她。今日赵姨娘又告病在她的小院里休息。
宝玉则是殷勤的和坐在身边的宝钗说话。宝姐姐今天穿着一袭素雅的白色衣衫,梳着刘海,俏脸如玉,杏眼明澈。颈脖、手腕等露出的肌肤雪白莹润。端坐着,明丽难言。与林妹妹相比又是另外一种风情。令他很有亲近之意。
“宝姐姐好几日没进来顽,可是又病了。我是不知道,知道了定会去看姐姐。”
宝钗微笑着道“谢宝兄弟关心,并没有。”
站在宝钗身后的莺儿就是抿嘴一笑。她们姑娘近日在忙着打络子,哪有功夫进来顽?
正说话间,玉钏儿进来道“回太太,环三爷回府了。”
王夫人冷淡的头,“知道了。”
薛姨妈笑吟吟的喝茶,眼角余光看了一眼模样俊逸的宝玉。她是知道她姐姐的心病何在。环哥儿如此优异,她姐姐就怕二房内东风压倒西风。
她等会要找个机会去老太太那儿坐一坐,环哥儿按理要去给老太太请安。她正好邀请环哥儿去梨香院吃酒,又不用引起她姐姐的忌讳。
宝钗听到信息,心里突然的浮起些难言的情绪,或许是娇羞与期待的混合。耳边宝玉的话突然变得有些遥远。
坐了一会儿,王夫人琢磨了一回,对薛姨妈笑道“我们一起去老太太那里坐一会。”
她预估贾环不会单独来给她磕头请安。在老太太那儿一并见了,免得单独见他心烦。
…
…
东跨院后的三间报厦厅内,黛玉、迎春、探春、惜春各自带着丫鬟在迎春屋里顽笑。
今年冬天时,贾母觉得位置太小,让三春搬出来到这里报厦厅内居住,只留宝玉、黛玉在跟前。
正说笑间,探春的丫鬟翠墨一溜烟的小跑进来,笑兮兮的道“姑娘,三爷回来了。”三爷昨天让人送信回来,说今天腊八回府。姨奶奶那儿都通知到。
探春明眸含笑,顾盼神飞,将手里的茶杯放在侍书手里的托盘中,“三弟弟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啦?”
迎春和惜春两人就是笑,“三妹(姐)妹(姐),定是提前知道消息,只瞒着我们。”
黛玉抿嘴轻笑,细声道“二姐姐,三妹妹,四妹妹,我们午饭要去老太太那里吃了。”
黛玉是极聪明的人,一听消息就明白。她说话时有一股难言的风流妩媚韵味流泻出来,仿佛是江南水乡酝酿出的神韵,钟灵毓秀,汇聚于她一身,正随着她的年纪增长,如同清水芙蓉,绽放着她难以描摹的美丽。
她固然是很好奇环哥儿这么年轻就考取举人,但关系只能算一般。宝玉可是很讨厌环哥儿的。
…
…
贾府西路,李纨中,消息传到。李纨正在房中给儿子贾兰补习课业。秀雅的美少--妇翘起尾指轻拢着耳边鬓角的青丝,沉吟片刻,吩咐道“素,碧月,我们一回去老太太那里。”
…
…
贾府西路,凤姐院中。王熙凤这两日又病了,卧在床中。平儿侍奉在跟前。
贾琏今天上午去修国公府上吃酒看戏,正入巷的时候给他父亲的小厮喊回来。从角门进来换衣服。正看到他的娇妻美妾在屋里说话,就笑道“你们俩还不知道消息呢,环哥儿回府了。”
王熙凤浑身没什么力气,懒洋洋的躺着,没好气的道“环哥儿回了就回了。多大事。”
她最近又在和贾琏闹。琏二爷在外面偷嘴呢。至于,贾环,她跪也跪了,银子也赔了,只要不再去惹他,不会有事。当然,王熙凤是不知道贾环对她的看法。
贾琏轻佻的去摸平儿的脸蛋,平儿又羞又急的躲开,瞪着贾琏,这算什么?她是通房丫鬟,琏二爷想要她,要奶奶同意才行。
贾琏不以为意,嘿嘿笑道“妇人之见!环哥儿最近做的好大事。顺天府、永平府的官场给他闹翻天,知县、知州都给压住。
两天前,他的老师官升两级,正三品的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正奉旨查李大学士,在京城中炙手可热。”
王熙凤惊讶的道“嗳哟,环哥儿这是越来越厉害了!到那里都能闹出动静来。”贾府和都察院的一些御史有来往。她知道右副都御使有什么样的权势。
贾琏道“那是。”贾环的后台、靠山又升官了。他自那日凤姐儿跪地,贾环又要求把来旺打发去金陵种地,心里对贾环还是有些意见的。惹不起,我躲的起吧!
贾琏说了两句,就去见贾赦。
王熙凤沉吟了一会,道“平儿,你将我屋里的腊八粥送一份给环哥儿,再去老太太跟前候着。算了,你服侍我穿衣衫,我们一起去老太太那里。”
平儿急道“你这又是何苦呢。病着就好好休息,我替你去罢。”
王熙凤摇摇头,“你不懂。”贾环今天很有可能会要权。老太太免了贾环的晨昏定省,贾环平常不怎么去老太太那里,要说插手府里的权力,今天回来去见老太太时,无疑是个好机会。
别人今天去老太太屋里,大约是想着和贾环见见面,免得引起太太的猜忌。她是觉得权力分配、调整的时候,即便只是可能,她还是想在场。
平儿心里一阵无语,无奈的服侍着王熙凤穿衣服。她怎么不懂?奶奶也是太敏感了!但凡少操心,也不会总是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