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小鹊笑道“姨奶奶,三爷不是你儿子是谁的儿子啊?阖府里不知道多少姨奶奶眼红呢。”
赵姨娘得意的笑起来。
贾环莞尔一笑。他多少有懂赵姨娘的心情好日子来的太突然。她还有不适应,再过一段时间就会好起来。放眼打量着屋子,道“娘,你这屋里的窗纱、帐子、衣柜、用度都换了新的?”
赵姨娘道“是二奶奶送来换的。我就都收下来。白送的,不要白不要”
贾环微微一笑,喝着茶。赵姨娘是这个性子,白送的东西肯定要。他去遵化之前,和王熙凤算过总账。王熙凤转头来“讨好”赵姨娘是很正常的事情。赵姨娘作为贾政的宠妾,本来是可以享受到贾府的这些待遇。又问道“这两个丫鬟也是凤嫂子调拨过来的?我看着院子里的人多了些。”
小鹊笑着回答道“是老太太给的。春雨、夏荷都是府里的二等丫鬟。现在屋里的月钱都是足额的发放。”说起月钱,脸上便洋溢起笑容来。
贾府里的一等大丫鬟都是贾母、王夫人等人使唤。如鸳鸯、琥珀、金钏儿、彩霞等人,宝玉屋里的袭人是一等丫鬟,但“组织关系”还是挂在贾母屋里。月钱一两银子。
像小鹊、晴雯、如意、小吉祥她们几个算二等丫鬟,领一吊钱。再次一等的小丫鬟领500月钱。再往下就是洒扫的小丫鬟。
赵姨娘一个月一共要领4两4吊钱。2两月钱是姨娘的待遇,2两是贾环庶子少爷的待遇。迎春、探春、惜春她们都这个待遇。林黛玉的月钱是6两银子。4吊钱就是4个大丫鬟的月钱。
贾环笑了笑,心里有数。
小鹊又介绍了其他方面的待遇提升。赵姨娘屋里额外再添了2个使唤的婆子,4个洒扫的小丫鬟。难怪,贾环进来时,明显感觉这间小院中热闹了不少。
正说话间,贾环的乳母张嬷嬷进来,赔笑着给众人见礼,“见过姨娘,见过三爷,见过几位姑娘。”姿态放的很低。
贾环有一两年没见张嬷嬷了,她面相看起来有些老,淡淡的头。他对小贾环的乳母很不喜。雍治8年时,他还整治了张嬷嬷一回。
张嬷嬷时常来赵姨娘这里走动。赵姨娘让丫鬟给她搬了个矮凳坐下,道“嗳哟,张嬷嬷你这是来找环哥儿有事吧?”
张嬷嬷呵呵笑着头,讪笑着对贾环道“三爷如今越发的出息。我们这些奴才心里也高兴。我大孙子今年有十二三岁,想求三爷恩典,赏他口饭吃。”
张嬷嬷求贾环,晴雯、如意、小鹊几个丫鬟都不说话。赵姨娘喝着茶,看着张嬷嬷,她第一次听说这事。
贾环就是一笑,本来要拒绝,又转念一想,道“行。你明天让他到望月居里去找钱槐。”
张嬷嬷千恩万谢的要磕头,又说着一箩筐好话。
贾环摆摆手,“不用了。我娘这里,你每日来的勤一些,多走动走动。”张嬷嬷这样的人,也有些她的用处,可以给赵姨娘解闷、说话。至于张家的孙子是否可用,看能力吧。
打发了张嬷嬷离开,贾环看看天色,预估着有三多,起身道“娘,我去三姐姐哪里坐一会,晚上过来你这里吃饭。”
提起探春,赵姨娘冷哼一声,她和女儿探春关系不好,“环哥儿,你现在和她比我这个娘还要亲。”
贾环笑一笑,并不介意,和赵姨娘说了一声,带着晴雯、如意离开。
赵姨娘和探春的关系是个死扣。他即便地位提升,也是无法的。赵姨娘因为母爱愿意为他去死,但对探春的要求是,要探春给银子她花。这…
他的三姐姐探春是何等出色的女子!容貌顾盼神飞,见之忘俗。这是一般美女都无法达到的标准。才情大观园的海棠社,就是她率先倡议。
她给宝玉的花笺上写起诗社的句子…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妹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
这又是何等的大气、豪爽之语。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气。
她的判词才自清明志自高。容貌、才情都是一时之选。在贾府内,诨号“玫瑰花”。让人又喜欢又不敢惹她。怕玫瑰花刺扎手。
但她摊上这么个娘,也是难受。
就这样吧!
…
…
贾环从赵姨娘的小院后出来,走几步就是东跨院后的抱厦厅。三春现在住在这里。
就在贾环前往三春的住处之时。李纨服侍贾母、王夫人等人吃饭毕,回来休息,打发了和如意关系很好的大丫鬟素送腊八粥到贾环的望月居,看他在不在家?
她午饭前在贾母处听得贾环要负责族学,就想着和贾环说一声贾兰的学业。
贾环带着两个大丫鬟出门了。望月居里的一个小丫鬟接待了素,“素姐姐,三爷带着晴雯姐姐、如意姐姐去姨奶奶和三姑娘那里去了。”
素听了,回来给李纨说了一声。
李纨沉吟着轻笑,“我知道了。”倒是她急了。想来,环兄弟还是要先去看他的娘、姐姐。她等两天再去找环兄弟才是。
李纨想了想,道“素,你打发人去给东府的蓉大奶奶说一声环兄弟要负责族学的事情。”
素应着,重新出去。
…
…
东跨院后的三间抱厦厅正门对着甬道,屋舍与贾府的花园、院落、回廊相连。面积并不宽敞,住进迎春、探春、惜春带几个丫鬟、婆子刚好。
贾环顺着回廊直接先进的是迎春的房间,正好迎春、探春、惜春在屋子里聚着下棋。大丫鬟们司棋、绣橘、侍书、翠墨、入画、彩屏几个在一旁候着。
冬日幽静,阳光从窗栏处透进来。空气中带着几许女儿们的香气。丫鬟们穿红着绿,姑娘们气质各异,若花园般,姹紫嫣红。
贾环带着寒气走进来,司棋、绣橘两个迎春房里的大丫鬟忙迎过来,“三爷来了呢。”
一屋子丫鬟都是笑着见礼。这时不同于几个时辰前在老太太屋里。这会儿要轻松的得多。
探春穿着见青色的棉袄,正在和迎春下棋,笑着将棋子放下,“三弟弟见过姨娘了?”她知道贾环来找她说话的。
迎春和惜春两人站起来,“三弟弟、环三哥。”贾环送了迎春一卷射雕的手抄本,送了惜春一卷精美的木雕版佛经。关系处的挺融洽的。但贾环毕竟是在贾府内时间短,而且地位高,迎春和惜春两人还是站起来。
贾环微笑着摆手,道“二姐姐和四妹妹不用客气。讲虚礼,倒是生分了。”
说笑了几句,贾环坐着喝了半杯茶,问着三春这一两个月在贾府的情况、趣事。笑道“三姐姐,怎么,你们没跟着宝姐姐、林姐姐她们一起顽?”
迎春温柔的浅笑,低头喝茶。惜春俏丽的小脸上则是敛着笑。
探春微微一笑,解释道“宝姐姐家去准备你明晚的晚宴。宝二哥和林姐姐在她屋里说话。我和二姐姐、四妹妹自然回来了。”
贾环笑着喝茶。
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分为三个阶段初恋、热恋、成熟。以林如海之死为分界线,之前,则是互有好感,是为初恋。两人在这个阶段,相互试探、磨合,经常吵架、拌嘴,关系时好时坏。
林黛玉红楼十一年冬奔父丧回贾府,全书红楼十二年修建大观园一笔带过,到十三年大观园修建完成后,黛玉即与宝玉是热恋状态。以宝玉挨打,第三十二回,诉肺腑为两人感情的成熟标志。
迎春、探春、惜春笑宝玉、黛玉间的事情。大约是和初中时,看到同学里有一对时,大家私下里说笑着的感觉。贾环理解这种感觉,因而笑起来。
不过,贾环心里是觉得,宝玉绝非黛玉的良配。就像所有的人孩童时学走路都会摔跤一样。男孩和女孩,谈恋爱,基本也要经历初恋、热恋、成熟等阶段。
但林黛玉的病,多半是哭出来的。这其中有她自伤身世的原因,也和她担忧自己的爱情没有结果有关。宝玉是要负责任的。
宝玉和黛玉试探来试探去,迟迟没有山盟海誓之语。等定下来之后,宝玉又不筹备、左右自己的婚事,只会被动的等待。连黛玉的丫鬟紫鹃都知道劝黛玉,趁贾母活着时将婚事定下来。偏偏宝玉一句不提。
这…!
不是个男人啊,废物心。真是纵生的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谁家姑娘要是对他托付终身,那真是被坑到家。
贾环脑子里的思绪一闪即过,再说笑一会,探春让惜春帮她接着下棋,和贾环到隔壁小厅里说话。
身材高大的司棋看着贾环的背影,对身边的几个大丫鬟叹口气,“唉,”对侍书、翠墨道“我家姑娘怎么没有这样个弟弟?你家姑娘本来就很厉害了。”
侍书、入画、如意几人都咯咯娇笑起来。
晴雯的嘴一向很利索,娇俏的笑道“我家三爷不也是二姑娘的弟弟吗?三爷都说了,让你有事找他啊。”
司棋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赶明儿我去求三爷,你可别帮我拦在外面。”
惜春的大丫鬟入画补一句,“晴雯,我也是呢。”她家姑娘老想着去出家。希望有三爷护着,能打消她的念头吧!
晴雯美丽的大眼睛斜着两人,抿着嘴娇笑,道“合着在你们眼里,三爷是好人,我是坏人啊。”
…
…
几个丫鬟说笑的时候,贾环和探春在小厅的窗前说着话。冷意从窗外透进来,令人神清气爽。
贾环轻声道“三姐姐,我去遵化和山长详谈了一晚,我已经决定留下来。”
探春就笑起来,看着贾环,轻轻的一头,“嗯。”
贾环也笑起来。他和探春都是极其聪明的人。只说一句,千言万语都汇聚在其中。
探春沉吟着道“三弟弟,我听说族学里很乱,乌烟瘴气。你怎么选择去负责族学呢?”她中午回来就在思考这件事情,为她弟弟筹划。
贾环的手指轻轻的敲着精美的木窗栏,眺望着天空中的白,自信的道“三姐姐,族学会成为我的基本盘。”
这一刻,贾环心中笃定。(未完待续。)
《想看本书最新章节的书友们,百度搜索一下来,或手机访问..》
奋斗在红楼 第一百九十四章 族学(上)
贾环在腊月初八的下午、傍晚分别拜访了贾赦、贾蓉。随后,环三爷即将负责贾家族学的消息便传遍宁荣街。
贾家共二十房,在金陵原籍十二房,在京城中八房。荣国府上上下下有一千多人,宁国府略少些,亦有近千人。而余下六房约有三百人。总计有两千多人,都住在宁荣街。
冬夜里,宁荣街上行人减少,灯火在荣国府、宁国府、街道两旁的屋舍中亮起。
贾府的管家、管事、内管家、丫鬟、仆人、婆子;住在宁荣街中的各房族老、子弟们,各自议论、商量、观望、等待着贾环的动作。想法各不相同,猜测着贾环的用意。
荣国府东路,贾赦的一名小妾邱氏房中,灯光明亮。
贾琮从住处过来,兴高采烈的道“娘,三哥负责族学,派了人通知我明天上学。等我以后也像三哥考个举人来,让你享福。”
邱氏给儿子说的抹着眼泪哭。
荣国府外,宁荣街西胡同中,贾菌的寡母叮嘱着儿子,“你去上学不要淘气,认真读。跟着兰少爷(贾兰)一起。唉,你要是能得了环三爷青眼,我们娘俩往后的日子也好过些。”
宁荣街东胡同中,贾家五房玉字辈的贾璜,从外头家,叮嘱妻子金氏,“今日听人说环三爷要管着族学,你侄儿金荣在族学里要安分些,别惹事。”
金氏性子有些泼辣,笑呵呵的道“嗳哟,他一个小孩,还要学人当先生不成?我明儿和侄儿说一声,让他老实些。你是怕他把我侄儿从族学里除名?”
贾璜道“那倒不是。族学里,亲戚们想去上学都可以去。只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你侄儿不要当那出头鸟。”
金氏不以为然的笑道“照我看,叔公(贾代儒)未必肯让他胡来罢?他这是断人财路呢。”
贾璜笑着摆摆手。
族学按规矩是不收钱的,提供两顿茶饭。给贾代儒的束脩也是有的。但近年来,谁想要进族学都得给贾代儒送二十四两银子,这是潜规则。环三爷要是管着族学,确实是断人财路。
消息就像一阵风一样传遍贾府上下,住在宁国府外的贾蔷吃酒来,听了消息,到宁国府中找贾蓉。
在宁国府内的落轩里见着贾蓉,问道“蓉哥,这是怎么事?怎么突然的传起来说贾环要负责族学?真的假的?”
他如今虽然每日斗鸡走狗,赏花玩柳。但还是在族学里挂着名。作出一副上进的样子。
贾蓉笑着给贾蔷斟酒,“好兄弟,别着急,先喝口酒。这事还能假得了?环叔傍晚时来我这儿坐了一会,说了这事。他身上有一个举人功名,阖府上下就是去修道的太爷(贾敬)能压的过。环叔要去族学里教,谁能拦的住?”
贾蔷郁闷的叹口气,“就怕是我的好日子就要没了。”他和贾环的关系不好。真要是贾环在族学里教,他怕是要给贾环整。
贾蓉就笑,“你不去族学里不就完了。”他最近心情比较好。父亲死后,便没人再管他,万事都是由着他的意。
贾蔷摇头道“我不挂在族学里读,岂不是成了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弟。不妥。”他要是有银子的话,也像蓉哥之前一样,去国子监捐个监生。
两人喝了一会子闷酒。贾蓉酒意涌上来,嘿嘿笑道“好兄弟,要我说,你是关心则乱。贾环要去接收、管着族学,也得问问三太爷(贾代儒)的意思。我可是听说,他今天并没有去三太爷那儿。明儿有的好戏看。”
贾蓉酒喝多了。他要是清醒状态绝对不敢直呼贾环的名字。他畏惧贾环,因而在贾环面前恭敬、温顺。真要是论心里话,他很乐意看贾环倒霉。原因有两个。
第一,他父亲(贾珍)是贾环设计死的。这件事的内幕,他很清楚。这是“杀父”之仇啊。
第二,他媳妇秦可卿和贾环有私情(贾蓉以为的),这让他心中很憋闷。
贾蔷眼睛微亮,喝了一口酒,精神振奋的道“蓉哥,这话在理啊。我明儿去和瑞大叔(贾瑞)聊一聊。总要让贾环待不下去才是。”
宁荣街中,贾代儒的住处。略有些简陋的三间瓦屋中,着油灯,灯光微弱。
贾代儒上了年纪,须发皆白,坐在椅子中生着闷气,他的老妻亦不敢多言,在一旁缝缝补补。
今日已经有消息传出来,西府的环三爷要接手族学,已经怔得史太君的同意。西府的大老爷、二老爷亦不反对。然而,贾环却不来和他商量,这当他是什么?
至于东府,他是不做指望的。五月时亲眼所见,贾蓉、贾琼,贾琛,贾璘一堆人恭送贾环离开。简直是乱了套,成何体统?
贾代儒正生气着,心里愁闷时,孙子贾瑞从外面进来,脸色有喜色。贾瑞今年二十岁,模样周正,白白净净,穿着蓝色的外袍,行过礼后,凑上前道“爷爷,我今天在族学里的同学里问了,大部分人都说不喜欢环三爷来管族学。”
他是就没和环三爷作对的意愿、心思。大势如此啊!连他往日都要奉承的琏二哥都是捧着贾环。贾府上下谁会不敬着贾三爷?但这件事,他不得不出头,一旦他爷爷失去族学塾师的位置,他家里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贾代儒年色稍微好看了些,缓缓的道“我这些年在族学里勤勤恳恳,没有过错。他一个小孩,无缘无故,凭什么来替代我的位置?明日,你去把族老们都请来,我们在族学里评评这个理。”
“诶。”贾瑞应下来。
夜色沉沉。贾府西路,凤姐院中,贾琏外出未归。
王熙凤心中气恼,苦闷,留平儿在屋里陪她说话。话题不觉间转到贾环负责族学的事情上。
平儿坐在绣墩上,道“奶奶,我听说环三爷今天并没有去贾代儒屋里。只去了大老爷、蓉哥儿那里。”
王熙凤卧在床榻中,盖着棉被,鲜艳的水绿色被套,“哼”了一声道“环哥儿今儿怎么要负责族学,我是不知道。但贾代儒指着族学里的银子过日子,那会轻易松口?怕是有的吵闹。明儿有好戏看。”
平儿就笑道“我怎么听奶奶的口气有幸灾乐祸啊。”
王熙凤便笑起来。她确实是看热闹的心态。她倒是很好奇贾环怎么打开局面。贾代儒是贾家的族老,辈分很高,拼起命来,贾环能行么?
晓星西沉,雄鸡高唱。天际边泛着白色。少顷,天色渐渐的亮起来。
望月居中,贾环轻轻的将如意白皙、柔软的手臂从身上拿开,掀开暖和的被窝,准备起来。
感觉到动静,如意迷糊的睁开眼睛,“三爷,你就要起来啊?”
贾环笑着捏下她俏丽的脸蛋,上面还带着熟睡后的潮红,十二岁的小姑娘越发的清秀,俏丽。一两月不见,也越发的黏人,“还就起来?已经七多了。”
他中举之后,就有些懈怠,并没有像在院读时那样早起晨读。差不多也算是睡觉睡到自然醒。
贾环让如意继续睡觉,起床洗漱后,在晴雯的服侍下束好头发,到前堂后,让长随胡小四送一封信给贾代儒。
贾家很多人预估着要看他和贾代儒争斗一番。但是,搞定贾代儒很难吗?
贾环笑一笑,吩咐一会早饭后,直接去族学。(未完待续。)
奋斗在红楼 第一百九十五章 族学(中)
冬季的清晨,荣国府北街行人稀少。胡小四穿着青衣小帽,身材中等,手脚粗大,拿着贾环的信,昂首阔步的在胡同中走着。
从望月居绕道荣国府南街,穿过贾府外的屋舍,街道巷子,往贾代儒家里而去。
他现在是环三爷的长随,最威风的时刻就是今年五月份在宁国府一脚将宁国府的都总管赖升给踹到,绑起来。听他父亲说,已经有媒婆在问他的婚事。
胡小四鼻子里欢快的“哼”了一声,他心里烦的其实是另外一件事。他想改个名字,求了三爷一次。三爷提供了两个名字给他选胡一刀、胡斐。他还没想好。
胡小四一路上碰到几个熟人,打了招呼,很快就到贾代儒家中。两间瓦房的小院。
此时,贾代儒刚刚起床,正和老妻在堂中吃着早饭馒头,稀粥,配着咸菜。
他的孙子贾瑞则是一大早就出了门,前往各族老贾代修,贾敕,贾效,贾敦的家中串联。准备今天上午一起去族学,和贾环理论。
胡小四进了屋,贾代儒的老妻招呼了一声,“谁家的小子,到家来有什么事啊?”
胡小四道“太爷,三爷让我来给你送封信。”
贾代儒今年七十多岁,须发皆白,看起来枯槁、消瘦。今天特意穿了一身灰色的儒衫,蓝色的四方平定巾。一听贾环的名字就皱起眉头,看着胡小四,冷声道“信呢?”
胡小四心里顿时有不爽,这什么态度啊?将信拿出来,递给贾代儒。
贾代儒将信放在饭桌边,继续吃早饭。
胡小四道“太爷,三爷说了,让你当着我的面,把信打开看看。”
贾代儒气咻咻的指着胡小四的鼻子,骂道“小儿安敢欺我?”骂归骂,还是将信裁开。
他确实扛不住贾环的压力。贾环只要嘲讽他一句小友治何经典?他就得羞愧的去死。七十多岁的人,谁担得起“小友”这个称呼?
贾代儒将信打开,读起来,脸色忽的一变,气的脸色泛红。
贾环的信中写道“老先生执掌族学近十年之久,而我贾家竟然无一人过县试。环不才,今科登及桂榜,意欲刷新学风,重整我贾家诗翰墨之族气派。”
这是赤裸裸的蔑视他。虽然是事实,但让他心中尤其的不舒服。再往下看,心中的胆气消了些,背上有些凉气。
“环也有闻,至族学读者必先奉老先生以二十两银。然我族中早有定规,入族学无须杂费事项。老先生的束脩每年府中都有供给,这是何道理?吾未闻读人有行此陋规者!”
贾代儒再往下看,脸上的表情很纠结。
“有感老先生数年之功,劳苦功高,以每年纹银四十年而谢之。不至令老先生衣食有优。族学之事,环一力承担。无须老先生费心。在家安享晚年。”
贾代儒看完信后,沉默着,半天说不出话来。很明显,如果他要跟贾环对着干,那他额外收取束脩的事情就要被揭发。闹出来,他一生的名声就要毁掉。
而他愿意和贾环拼死一搏的原因就在于族学塾师这个位置有收入,不然他一家三口人都要喝西北风,但是贾环愿意给他每年四十两荣养银。
这是高于京城中秀才坐馆的水准。要是他还不识趣,结果只怕不会很好。
“唉”贾代儒长长的叹口气,什么心气就没了。他现在有明白,为什么五月份时贾蓉等贾府子弟要簇拥着送贾环离开。这少年手腕很厉害。
贾代儒正要说话时,门外贾瑞引着贾效进来,“爷爷我来了。效伯愿意为你主持公道。”进门看到胡小四,怒道“好奴才,竟然欺负到我家里来了。”
跟着贾瑞进来的贾家族老贾效脸色冷下来。
胡小四心道你大爷的。但还没来得及反骂,贾代儒喝道“混账,住口!”将贾瑞给喝的愣在原地。
贾代儒再转向胡小四,脸上勉强挤出个笑容,道“你去三爷,就说代儒看了信,心中有愧,族学的弟子以后托付给三爷了。”
胡小四冷笑一声,“我知道了。”昂着头,从贾代儒家中离开。他真搞不明白,一个贾府的远房,凭什么敢对身为三爷长随的他使脸子。这下自己抽自己嘴巴了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