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环三爷要夺权,也是夺外面爷们的权力,内宅里的实权和他相什么干?


腊八节,贾赦昨晚在小妾妙翠这里折腾的太晚了,九多才起床。他派人找贾琏过来,是想起一桩钱财的去向,问贾琏一声。
贾琏坐在小妾妙翠房里喝着粥,正等着的时候,恰巧府里传来贾环回府的消息。他是一品爵一等将军,归宗人府管,在五军都督府有个职位,平日卯都是虚应故事。不过,贾环近日折腾出来的事情他很清楚。
真是个人才啊!但他没想好怎么和贾环相处。
要说用贾环吧,他其实也有担心驾驭不了。贾环后台太硬。他这个一品爵一等将军,是惹不起正三品文官的。而且,贾环走的是文官体系,他怎么用?
合作吧,都是贾环“请”他出场,是贾环占据主动。
等了好一会,见儿子贾琏匆匆进来。贾赦问了一声钱财去向。
贾琏回道“送宫里去了。”珍大哥死后,大姑娘(贾元春)在宫里的用度、打事宜都是他负责。
贾赦捻须沉吟着,没说话,这事算是揭过。想了想,问道“琏儿,你觉得环哥儿是怎么想的?他真不打算在府里管事?”
贾环自中举以来,老太太并没有给他任何在府里的权力,只是优待。而贾环也没有染指贾府内权力的意思,没多久就去了遵化。这是有奇怪的。大丈夫岂可无权?
贾府对外的人脉、关系,自是他和弟弟贾政维持着。一武一文。但跑腿的事情都是他儿子贾琏在办。管家则是赖大等人负责,这几个管家的位置,由老太太把控着。
贾琏抗拒的道“父亲,我们府里的门第,至少得是个进士才能说话吧?环哥儿年纪还小,读书就成。”贾环如果要管事,侵夺的就会是他的权力。
贾赦就笑起来。他儿子说的也没错。贾府这样的百年世族,就算如今有些没落,但充门面也得是用进士来充。举人还是差意思。
贾赦头,挥手让儿子离开。(未完待续。)
《想看本书最新章节的书友们,百度搜索一下来,或手机访问..》





奋斗在红楼 第一百九十一章 贾环的套路
贾府东北,望月居中。
贾环舒服的洗过热水澡,在卧室中由大丫鬟如意服侍着他穿衣服。穿衣明镜中,映照两人的人影。
贾环看着自己湿漉漉的头发,道“改天还是要想个办法把头发剪短。”
如意俏脸上洋溢着明快的笑容,细心帮贾环整理着衣裳、小挂件,轻笑道“三爷,你又瞎说呢。头发那能乱剪?”刚才服侍三爷洗澡时,三爷还说要弄个澡堂。
贾环禁不住失笑。古时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很让他有怀念可以剪短发的日子。
两人正说笑时,晴雯挑起门帘,从卧室外走进来。浅色棉袄外套着菱白色的掐牙背心,身姿窈窕,很出众的小美女。抿着嘴笑,“三爷,你还没洗完呢?鸳鸯姐姐来了,老太太让她送了腊八粥过来。”
贾环微微一笑,晴雯今年有十三四岁了吧?容貌、身姿越发的出挑,很养眼的小姑娘,“这不快好了啊。就等你过来帮我梳头。”
晴雯咯咯娇笑,“三爷,如意现在梳的就挺好的啊。”说着话,走到贾环身后,帮他梳着头发。俏丽标致的脸蛋上带着笑容,显是心情愉悦。
一盏茶的功夫后,贾环整理完毕,带着晴雯、如意两人到卧室侧面的偏厅中见鸳鸯。
鸳鸯正带着两个小丫鬟坐在偏厅中,食盒放在条桌上,见贾环三人,出来,笑吟吟的站起来,“见过三爷。我说晴雯进去传话,怎么这么久,原是服侍三爷去了。”
又打量着贾环,头戴唐巾,身穿儒衫,腰悬玉佩,脚踩布鞋,气质沉静内敛。笑着赞道“三爷这身装扮,真是精神!老太太一会见着你,肯定喜欢。”
鸳鸯穿着青色的对襟褂子,身姿高挑。蜂腰长腿。肤白如脂,香腮上有几雀斑,这无损她的美丽,俏丽而明媚。
贾环笑呵呵的道“劳鸳鸯姐姐久等了。”贾母喜不喜欢他,他心里有数。他有自知之明,他的容貌只是一般。不过,男人要是靠脸蛋吃饭,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鸳鸯莞尔一笑,将食盒拿过来,打开后,粥香四溢,“这是玉田碧粳米、御田胭脂蜜米、白糯、桂花露、枸杞、红枣、花生、核桃熬的腊八粥。老太太让我送一份给三爷尝尝。”
贾环微微一笑,让如意接过来,打趣道“如意,这可算是如你的意了。去拿几个碗来,我们趁热吃了。”他心中微微有些感慨。
三年前在赵姨娘小院旁的屋中,如意给他说起贾府中大厨里熬的腊八粥如何美味。他对美食也很有偏好,本来是打算等以后赚到银子自己熬一锅。
他现在自是不差这银子,还没来得及去做。今年腊八,贾母是派鸳鸯将这样专供主子的腊八粥送了一份到他这里来。人,还是要有地位。
贾环的话说的屋里的丫鬟都笑起来,如意如意。几人分了腊八粥。贾环带着晴雯、如意两人跟着鸳鸯一起去贾母上房处请安。这是他返贾府,登上这个舞台的第一步。就像三年前,他病好了之后一样。只是,行走的路线不一样。
从望月居向南,进了贾府内。偶尔遇到几名丫鬟、仆妇、内管事,都是在路边见礼。贾环一一应。片刻后,就到了贾母住处。
将近午饭时分,冬日的阳光和熙,驱散着残雪未消的清寒。贾母住处的明厅中,温暖如春。
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李纨、宝玉、黛玉、宝钗、迎春、探春、惜春齐齐汇聚。另有丫鬟、陪房们在附和的说笑。场面极其的热闹。
贾母坐在上首的位置,富态的脸上带着笑容,乐呵呵的。翡翠和琥珀在侧后方服侍。她知道一家子突然齐聚在她这里是为什么。但也很乐意看到儿孙们在她面前承欢。
贾母正问着王熙凤的病情时,就见鸳鸯打起门帘,跟着就见贾环进来。满屋子的笑声由热闹转为含蓄。众人都是带笑的看着进来的少年郎,神情,目光表现各不相同。
当然,也有不笑的。王夫人淡淡的喝口茶,眼角斜瞄了下贾环。不过,她身后周瑞家的一脸的谄笑。大丫鬟彩霞则是粉脸含笑,明眸多情。
贾环跪在地上磕头行礼,朗声道“孙儿自遵化京,今日来,来给祖母、母亲请安。”
贾母等贾环磕完头,笑呵呵的道“快起来。快起来。地上凉。”
贾环起身,“谢祖母。”再向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一一见礼,又对宝玉道“见过宝二哥。”再对,李纨、宝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道“见过嫂子、姐姐妹妹们。”
众姐妹各自起身礼,环佩铿锵,莺声燕语,如同身处在女儿国中。热热闹闹的寒暄了一圈。贾母让人给贾环搬了椅子,坐在探春下首,又问了贾环几句遵化的事宜。
贾环一一作答。
薛姨妈笑吟吟的插话“嗳哟,提起这话,老太太,我倒是要好好的谢环哥儿一。他在遵化县里帮薛家的商号躲过一劫。”
贾母身子微微前倾,诧异的道“哦?姨妈慢慢说,怎么事?”
明厅的众人都竖起耳朵。这确实蛮让人好奇的。毕竟,贾环的厉害,贾府内眷并丫鬟、仆妇们的印象都停留在他的斗争手段上。
薛姨妈将薛丰号在遵化遇到郑国舅府上管事勒索、强压,贾环帮忙解围的事情说了一遍。众人都是感叹了一,再看贾环的目光多少有些不同。
薛姨妈因笑道“环哥儿,姨妈请你明天晚上到家里做客吃酒,你不会推辞吧?”
贾环最近并没有什么事情,爽快的答应下来,“姨妈说笑了,我一定准时到。”
薛姨妈借着感激,帮贾环在贾府内扬名一。但就像是一曲戏剧的高潮之后,出现低谷。话说到这里,遵化的事情就算是说完。一时间,众人发现没话和贾环说。场面有冷。
王熙凤手端着钧窑花鸟茶杯,喝着热茶,见冷了场,心里讥笑几声。环哥儿哟。他其实是游离在贾府圈子外的。
她是知道老太太的心思的礼遇归礼遇,但是要说多喜欢贾环,真不见得。当然,自九月中贾环府,给老太太磕了头,要说有多么厌恶,那也不尽然,毕竟是前途不可限量的贾府子弟。
大概是有些疏远。
王熙凤正准备救场时,贾环放下茶杯,道“孙儿有件事老太太。我近日在京中的会同馆给师长帮忙,心里有些感触,若是我贾家多出几个读人,于我、于贾家都有助力。因而,孙儿不才,愿去族学教授贾家子弟。”
贾环的话音刚落,王熙凤脸色就变得古怪。从权利的角度而言,她怎么都没想到贾环竟然想去负责族学。
别看贾环说的客气教授贾家子弟。他身上有举人的功名,往族学里一坐,族学里的塾师贾代儒难道还敢不听他的?贾环要是再质问贾代儒几句敢问老先生是哪一年的皇榜?敢问老先生是哪一年的桂榜?估计贾代儒都没脸见人。
可,这是什么套路?
王夫人皱眉,对贾环道“你把你自己的读好。明年二月份要考试吧?”贾环要负责族学,要权力,她虽然看不透,但本能的予以阻止。
因为贾环连续参与科举,贾府的内眷们都是恶补了一番科举考试的时间、流程。没错,明年二月份就是礼部会试、春闱大比。
贾环不卑不亢的道“母亲,读的事情,我自己有安排。我并不会参加明年的会试。时间很充裕。”
贾环说完,明厅里的人几乎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两年前,贾环在贾府里喷人的名言读人的事情,你懂几个问题?
王夫人恼怒的看贾环一眼。但终究是无法说什么。她最得意的大儿子贾珠也不过是个秀才。她要开口说贾环不懂读,确实是底气不足。
贾母心中亦是很惊讶,但贾环去贾家的族学教,这是她乐于看到的。贾府多几个读人是好事。微微一沉吟,笑道“环哥儿,难得你有心啊!你要是愿意,就把族学的事情管起来。”
族学一年费不了几个钱,都是些孩童,盘子很小。她不介意将这部分权力给予贾环。毕竟是贾环第一次主动开口要为贾府做事。
贾环起身作揖行礼,道“谢祖母。”贾家的族长是贾珍、贾蓉一脉。族学供应由荣、宁两府提供。贾家族学的事情,贾母开口,基本就定下来。
贾母头,笑呵呵的道“环哥儿,话都说完了。你现在是外头做事的爷们,我就不留你吃午饭了。”
一屋子的丫鬟、仆妇们都附和的笑起来。
贾环笑一笑,告辞离开。心里倒没多少不满。他现在享受的是贾赦、贾政、贾琏的待遇。正常情况下,确实不和贾母等内眷一起吃饭。至于宝玉,他受贾母、王夫人宠爱,和内宅女眷一起吃饭并无不妥。
当然,要贾环自己想象下贾母把他抱在怀里,摸他的头、脸,怜爱的叫道“我的儿!”宝玉经常在贾母、王夫人怀里享受这种待遇。
这种画面,实在是
贾环离开后,贾母吩咐摆饭。明厅中,气氛热闹。
宝玉和黛玉说了几句话,又和迎春、探春、惜春说笑几句,表现的十分活跃。再扭头对宝钗道“宝姐姐,还是老太太说的明白。环哥儿要留在这儿,我们都不得自在。”
宝钗娴雅的轻笑。环兄弟在的话,确实是屋里的焦。她,刚才并未和环兄弟说话。
李纨、王熙凤、鸳鸯三人在一旁服侍着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等人用饭。
李纨一身水粉色的淡雅棉袄,心中跃跃欲试。环兄弟负责族学,就是兰儿的老师。她下午想去拜访下环兄弟,委托他教授兰儿学问。
贾环从贾母上房处出来,晴雯和如意两人一左一右的跟在他身边,叽叽喳喳的说着话。对老太太不留饭,如意有不满。晴雯则是觉得很正常。
贾环听的微微一笑。看着熟悉的甬道、抱厦厅、屋舍、园林、长廊,心绪飘飞。第一步棋下成了。
他要主导贾府,自是有一套计划。制作预案是他的习惯。谋定而动。估计贾府内眷们未必看得他的布局。
当年,蒋校长何以成功?依靠的就是黄埔军校中引领一个时代的俊杰们。贾家当然不可能有那么多人杰,但他现在,道理类似。
到望月居,贾环略坐一会,得了长随的报,去外房见府的贾政。(未完待续。)




奋斗在红楼 第一百九十二章 父与子
贾政上午出门会客,中午时才返。贾环去见贾政依旧是他府日程的安排。他刚见过贾母、王夫人,还需要见见他的父亲贾政。
贾环到贾政的外书房外。精雅的院落中,几名长随在阳光下晒着太阳,都是笑着见礼,“见过三爷。”
贾环头,“老爷在吧?”
名叫信儿的小厮道“在的。正和清客相公们一起吃酒呢。”说着,在前面带路,将贾环领进去。跟着贾环一起过来的钱槐、归趣留在外面闲聊、吹牛。
贾政的外书房是宽敞、明亮。进门来,就可见字画、香炉、书案、书橱、梨木椅、桌几、高几陈列开。
几名清客都是三四十岁的年纪,各自散坐着,有酒,有菜肴,和贾政高谈阔论。很有魏晋名士,清谈的架势、味道。
贾环一看这个“袖手空谈有万言”的热闹场面,心里就叹口气他原本还设想给贾政当谋主,现在这情况,他仔细推敲后修改计划是对的。
但凡谋主,要与辅助的人选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发挥最大作用。比如,刘备和诸葛亮,曹操和郭奉孝。而政老爹明显不适合当主公。
见贾环进来,坐在窗边的程日兴,满脸笑容的站起来迎着,“世兄,今日府了?”顺天巡抚张安博在武英殿官升两级的事情早就传遍京城,而贾环作为张伯玉的弟子,帮他在会同馆里接待来访的客人。很多人也是知道。
贾环微笑着头致意,向书桌外的贾政行礼,“儿子今日府,来给父亲请安。”
贾政一身玉色儒衫,站立着,风度儒雅,手里拿着酒杯,脸上的笑容刚刚淡去。看着贾环目光有复杂。正常情况,他挥手让贾环离开即可。但他身在工部,怎么会不知道最近朝局的变化?张安博升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只怕和他这个庶子有关系。想要询问一二,只是不大好问。
贾政淡淡的道“见过你母亲了?”
贾环道“嗯,刚在老太太处见过了。儿子讨了老太太的同意,准备负责族学,教授族中子弟学问。”
以贾环十一岁的年纪,说出要当人老师,教授学问的话,其实很有违和感。贾政书房中陪客的六名清客都是眼神交流,脸上泛起苦笑。以环世兄的功名,他是够资格的。
贾政奇怪的看贾环一眼,捻须沉吟片刻,“我知道了。你去吧。”科举这一块,他这个庶子现在在贾府、在四大家族中都算是翘楚人物。
贾环头,再次向贾政行礼,告退离开。
看着贾环离开的身影,贾政摇摇头。
他的门生工部织染所大使李平还劝他将贾环调到身边来参赞事务。他其实有动心。父为子纲。他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但热衷仕途。可看今天的情况,有难。
他这个孽子对他还是敷衍居多,虚应故事。
贾环从贾政的外书房里出来,往望月居而去,家吃午饭。
他还不知道贾政的想法。若是知道,就算贾政让他去当幕僚,他也不会去。政老爹太坑!
朝局动荡之时,谢大学士、王子腾一脉获胜之时,各方都在瓜分利益,贾政竟然还是喝酒、清谈。话说,这时不应该找王子腾疏通关系,准备卡位、升官吗?
给贾雨村谋一个金陵知府(正三品)都很轻松。为何贾政自己的工部员外郎(从五品)多年都升不上去呢?这里面,贾政自己有很大的原因啊。
贾环修改了他之前的计划在恰当的时候,推一下贾政的仕途,让贾政在未来下注时有话语权。方法,不一定是给贾政当谋主、幕僚、心腹。可以是儿子给父亲要官等方式。这是山长上次给的谢文正公传记里面提到办法。
所以,他和贾政的父子关系保持现在这种平淡的状态就可以。他内心中确实也没有亲近贾政的想法。至于儿子仰慕父亲的孺慕之情,自是没有。
另外,贾政在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之后,会被皇帝学政,这是正四品的官职。贾政比较适合学官这种务虚的职位。而粮道官这种做事的职位,他会搞的一团糟。
这是需要考虑的一个。
贾环心里想着,脑海里又转到贾雨村谋到金陵知府(正三品)的事情上。看过红楼的人,都会将此作为贾府权力极大的标志**件。贾环现在和国朝的官场接触过,多少品出味道。
首先,这件事确实反映了王子腾的权势。
其次,看一下这件事的难度。第一,贾雨村罢官之前,本就是正四品的知府。原书原来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
第二,贾雨村的复职路线,不是一开始就担任金陵知府。原书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
是先复职等待空缺,再等到金陵知府空缺才去的。这两步路,难是很难的。很多人选官,等了一辈子,都未必有缺。所以说,体现王子腾的权势。
但也没有说平地而起那么夸张。贾雨村还是有底子在的。
贾政长期不升官,最后靠着国丈的身份才升上去的原因是什么?就贾环现在琢磨的,第一,他是荫官出身,出身不好。没有两榜进士那么硬。文凭不行。
第二,贾政的业务水平不行。大约可以体现为同僚口碑一般、没有业绩、吏部考评没有上上等等。显得很平庸。到了正五品这个级别门口,谁背后会没有人呢?
第三,王子腾多半知道他这位妹夫的水准,要他去负责实务没准把自己给坑了。想要寻一个合适的“坑位”比较困难。选择面窄。因而。贾政仕途蹉跎至今。
以贾环的看法,贾政要平步青很难,只能三年一任,慢慢的升。当国丈后那是例外情况。贾环当前思考的方案还是在贾政学政三年期满后,送贾政一步。不要去当那个什么坑爹的粮道官,而是从三品的京官。这是勉强够资格下注了。六部侍郎也就正三品。
一路想着,贾环到望月居。晴雯、如意已经从厨房里拿了午饭过来。
贾环吃过饭后,就往赵姨娘院子里去。见过贾政之后,他在贾府内就可以自由的行动。首先肯定是要去见赵姨娘。另外则是要去看看探春。其余的人可以拖后见面。
看完她们后,贾环打算去见贾赦、贾蓉,将族学的事情落实下来。贾母了头,事情基本定下来,但是他还是要给贾家的头面人物打个招呼,走个流程。
弄完之后,他才好去族学里接受地盘。(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奋斗在红楼 第一百九十四章 姐姐与弟弟
腊月上旬,约下午一许,阳光带着冬季的清寒。
贾环带着如意、晴雯往南进入贾府垂花门内,顺着甬道到位于正房荣禧堂东侧东跨院隔壁的赵姨娘小院中。
贾环有段时间没有来了。小巧的庭院中明显热闹了几许。进门就见几个小丫鬟和婆子在院中晒洗被子。阳光从槐树的树枝间隙中落下来。
小鹊带着两个小丫鬟等在屋檐下的台阶处,见贾环三人进来,笑着迎过来,“三爷,姨奶奶吃过饭就等着的。”
“嗯。”贾环笑着头,当先一步,往屋里走去。晴雯、如意、小鹊三人叽叽喳喳的说着话,相互顽笑。
贾环前段时间推敲贾府里的人、事,倒是想起件事来。原书中小鹊给袭人报过信。从宝玉的角度来说,这是件大快人心的事情。看,连你的丫鬟都不同意你的做法。
而现在,贾环相信小鹊应该不会去给袭人报信、泄密。这是当前他在贾府里的地位使然。
四人带着小丫鬟们进了堂屋,再穿过一个花厅。正忙着倒茶的小吉祥接着四人,拿着青花瓷壶跟着一起到赵姨娘的卧室中。
赵姨娘正坐在塌椅上絮絮叨叨的和两个大丫鬟说话。身穿着妍丽的水仙花色绸缎衣衫,梳着桃心髻,带着几支银簪,很是体面的少--妇模样。只是嘴里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我往日受那些毛崽子的气少了?那些黑了心肠的小娼妇,指着姨奶奶不认识东西,拿那下等的胭脂来哄我…”
贾环心里笑着摇头,走进里屋,出声打断赵姨娘的话,“娘,我回来了。”
“环哥儿,你这个孽障,可算回来了。”赵姨娘嘴里骂着,人却惊喜的从塌椅上站起来,走过来,拉着贾环的手,左右看个不停。嘴里一迭声的吩咐她的丫鬟小鹊、小吉祥、春雨、夏荷倒茶、摆桌子、拿瓜果、干果、蜜饯给贾环吃。
感受着赵姨娘的亲情,贾环心中微暖,苦笑一声,制止道“娘,我吃过午饭过来的。叫小吉祥倒茶吧。”将欢喜的赵姨娘安抚在塌椅上坐着,贾环坐在楠木交椅上,和赵姨娘说着话。将婚事、去遵化、回京城在会同馆办事、今天回府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赵姨娘叹道“唉,环哥儿,你现在越来越不像我儿子了。我都没想到有享福的这一天。”
这话说的几个大丫鬟们都“噗嗤”笑起来。姨奶奶的意思是,她这么样个人,往日谁不踩几脚,压一头?怎么会有这样能干、聪明、厉害的儿子?
1...8182838485...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