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我们家大姑娘我不是没见着,那当真是万里挑一,千中无选。模样、性情都没的说”王熙凤穿着珊瑚红的银鼠袄子,头戴凤钗,凤眼明丽、柳眉如画,站在厅中,好话像不要钱似的往外掏,使劲的吹捧贾元春。
贾母笑的合不拢嘴。一个妃子,对贾家这样的勋贵来说,意味着什么?权势!地位!荣耀!
以王夫人的性情,亦是满脸笑容,摩挲着怀里宝玉的头、脸。
见王熙凤说的起劲,薛姨妈凑趣道“大姑娘我虽然没见着,但从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这里也是看的出端倪。再者,我听说宝玉的字,都是大姑娘教的。人品,才华可见一般。”
几个有体面的内管家奉承道“姨妈说的是。”
王夫人笑一笑,扭头对妹妹道“倒是也要恭喜姨妈!”
薛姨妈还没反应过来,王熙凤眼珠子一转,拍手笑道“确实是要恭喜姨妈,有一件大喜事。”
坐在探春身边的薛宝钗顿时满脸绯红,低着头看衣角,羞不可抑。是在说她和环兄弟的婚事。
薛姨妈这时也反应过来了,微微有些愣神。女儿的婚事,她心里是有数的。但是却没想到贾府里选的媒人会是元春。而看架势,怕是贾环早说好的。
皇妃做媒人,这对薛家而言,很有体面的!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于天子的后宫而言亦是一件大事。天子后宫的等级是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等依次而下。按制,需有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子四人,嫔六人。贵人及以下品级不限数量。
雍治皇帝的皇后早就去世,后宫之主空悬多年。皇贵妃空缺。只有两名贵妃燕王的母亲周贵妃,今年七月才封的吴贵妃。贾元春封的贤德妃,算一算,在后宫之中位列第六。
她的地位可见一斑。
更别说贾元春在宫外还有舅舅王子腾、父亲贾政、大伯贾赦几人为官,再加上贾家的故旧,这一股外戚势力已然有些雏形。由不得朝臣们不瞩目。
与贾府交好的勋贵世家们,很快就派人送来贺礼。皇周定鼎一百五十多年,还有爵位在身的勋贵有六十多家。开国时封了两位国公的贾家子孙不争气,沦落的只能算中等。而元春封妃之后,贾家便上升为准一线的豪门。
亲朋好友亦是纷纷前来庆贺。
贾琏是在运河之上得到了消息。运河之上,两岸的消息传递很是迅速。贾琏是在济宁府得知的消息。没有黛玉的拖累,他手上又有巨资,一路上免不了游山玩水、寻花问柳。等了京城,可就有凤姐管着他的。而得到消息,他立即带着小厮加快行程往家中赶。
消息是通过邸报传到金陵。贾环实际上比贾琏还先知道。
十一月二十五日冬至,贾环推辞了甄礼的宴请,上午出门拜访了山长、方宗师。
下午时分,阳光和熙,难得有一个晴天。贾环带着两个大丫鬟晴雯、如意陪着黛玉、裴姨娘、紫鹃、袭人在金陵城内的第一胜景莫愁湖边散心。(未完待续。)
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来]),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奋斗在红楼 第三百零七章 游湖小记
金陵城的布局,沿袭着明代的布局,分皇城、京城、府城、外郭城。莫愁湖位于府城墙外,毗邻石头门和清凉门。贾环、晴雯、黛玉、裴姨娘等人从住处武定桥租船沿秦淮河顺流而下,出西水关至莫愁湖。一行十几人步行进入园中。
莫愁湖是六朝胜迹,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胜”等美誉,占地广阔,园内楼、轩、亭、榭错列有致,堤岸垂柳,海棠相间,湖水荡漾。
不过,在冬季里植物枯萎。在湖岸边的廊中看去水波荡漾,湖面浩渺,其余各处都是有些荒芜、枯寂的感觉。若是春夏而来,可想象此地的胜景。
冬季之时,莫愁湖中游人稀少。远远的,有晴雯清澈的娇笑声传来。她去廊前面探路去了。贾环凭栏而立,看着湖水,轻轻的叹了口气。
林黛玉穿着棉衣,带着棉帽,外面再披一件蓝色的斗篷遮风。精致的容貌略作掩饰。其实在冬季大家都裹着厚厚的衣服的时候,男女的区别还是很难看出。裴姨娘、紫鹃、袭人几人陪着身边。
林黛玉好奇的问道“环兄弟为什么叹气呢?”声音细细的,很悦耳动听。
贾环微微偏头,看了身边的黛玉一眼,轻笑一声,道“我订婚了。只是我人不在京城。”
林黛玉固然很美丽,此时已经是娇花照月,弱柳扶风。带着江南烟雨般的婉约、妩媚。等她年纪再大一些,更是倾城倾国。但他是黛玉的监护人,并没有其他的念头。所以,在黛玉面前很坦然。
当然,并非他的道德已经高尚到色即是空的境界。而是,他的审美观和时下的主流审美观不大一样。他欣赏的美女,年纪至少也得十五六岁吧。黛玉年纪还小。
和宝姐姐的感情不算在此列。
林黛玉诧异的“哦”了一声,脸色有古怪。她有两份不同款的婚在贾环手上。还是她父亲的亲笔。她在扬州时还想着要详细的问贾环。可是现在,贾环在面前,她一个姑娘家,却是羞于启齿。
紫鹃和贾环关系熟稔,笑吟吟的插话道“三爷,你怎么知道的啊?”
贾环微笑道“邸报啊。我前些天在山长那里看到朝廷的邸报。大姐姐才选凤藻宫,封贤德妃。我给舅舅说过,请他代我给大姐姐说一声,让大姐姐帮我做媒。”
贾元春身处深宫之中,具体操办的还是王子腾的夫人何夫人。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是贾府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喻示着贾府倾颓前最后的辉煌繁花似锦,烈火烹油。
同时,也是整部红楼的一个标志事件。是大观园最灿烂、绚丽篇章的开始。红楼中的姑娘们将在大观园中的三年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极具魅力。
而少了贾环的大观园,还是大观园。但少林黛玉的大观园绝对是不完整的。
不过,贾环不是文青,不会为了追求所谓的完整,就提前返京城。他和黛玉要在金陵带到雍治十三年底。而雍治十三年的正月贾元春就省亲,随后就启用。
贾环在心里算着时间。
现在都已经是十一月底,贾琏差不多也该到京城了。天子允许探亲的旨意大约也该下来了。贾府里逻辑上已经在筹建省亲别墅(大观园)。
而少了他这里的一百万两白银,不知道贾府的省亲别墅能不能修建的如同原中那般精美、奢华呢?
贾环心里想起这件事时,还是有恶趣味。虽说,少了一百万白银,但是,他将贾府最大的蛀虫赖家给清算掉了,至少节约了五分之一的成本。赖大,赖升,两个巨贪啊!
贾府的奴仆,他小小的清理了一部分,谅那些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借着修建大观园这个大工程搂银子!不怕他家查账么?
毫无疑问,贾府里肯定得优先保证面子工程。那么,顺带着的,贾赦、贾琏能贪的银子就少了。等两年后,他贾府,和贾赦必然还有一场官司要打。
说不定找他要银子的信件已经在路上了。
这些都是小事情,重是他在雍治十四年春金榜题名,是否来得及让贾府避开大祸?现在他能做的有限,认真读,考取进士拿到话语权才是关键。
贾环的思路飘忽。廊中的裴姨娘几人都是掩嘴轻笑。三爷说自己订婚说的太坦荡了,令人发笑。哪有自己操持自己婚事的道理?
贾环笑一笑,并不以为意,带着众人继续前行。前面钱槐来报,在胜棋楼中占了场地,布置得妥当,可以前去休息。
胜棋楼有一个明代朱元璋和徐达下棋的典故。楼中眺望莫愁湖,视野极佳。冬天时,也没什么人,钱槐拿着贾环的举人身份和银子与看守的差夫说了一声,就在二楼布下屏风,摆上带着的糕,热茶,略作休憩。
贾环、黛玉、晴雯、如意,裴姨娘、紫鹃、袭人几人围坐在二楼中摆设的桌椅边,喝着热茶闲话。楼外,烟波浩渺,湖面如同一块光滑的镜子。
屏风外头,钱槐、胡小四带着两名仆人守着。
正说话时,外头传来一阵喧闹。“慢着,这里给我们家三爷包下来了。”听着是钱槐的声音。
“笑话,哪里来的泼才?胜棋楼是官府的产业。叫你家主子出来说话。速速清场,我家三小姐与朋友马上就要过来休憩。”
“哼,我家三爷是你想见就能见的么?你们是哪家府上。”
贾环放下手中的茶杯,一阵无语。出趟门,都遇到事么?晴雯和如意两人探询的看过来。
贾环轻轻的拍拍如意的手背,起身道“林姐姐,你们坐一会儿,我出去看看。”
“嗯。”林黛玉正在想她的感情的事情。迷糊的应了一声。
贾环从屏风后走出来,就见钱槐、胡小四正在和一名中年男子对持,互不相让的争吵。
“三爷,你出来了。”钱槐快走几步,从楼梯口过来。
“这是谁家的奴仆?”贾环问道。他还是很有底气的。倒不是身为举人有底气,而是因为他、贾家的关系网。
金陵城中,文官最大数六部尚。其中以南京吏部尚赵尚为首。六部尚,他认识两个方宗师、户部尚卫弘。金陵知府贾雨村是王子腾举荐重新出仕的,相当于是恩主。
当然,武将系统中的老大南京守备他并不认识。不过这个职位向来是由勋贵担任。以贾家开国国公的地位,多半可以攀的上关系。
另外,贾家和金陵城中的第一大家族甄家是世交、老亲。贾环虽然巴不得远离甄家这个大地雷。但是,以两家现在的交情,他有事请甄家帮忙,甄家要给个面子。
钱槐道“甄家的仆人。”
中年男子黄管家傲然的抬起下巴,斜眼看着贾环,“你是贾家的子弟?在金陵城还不是我们甄家照拂着。我家三小姐马上就要来,你识相,立即滚出去。闹大了,两家脸上不好看。”
贾环微微皱眉,心里有种吃了苍蝇般的恶心感。他刚才还想着有甄家可以做援手。原来甄家里的下人是这样看待贾家的子弟!甄家私下里挺嚣张的啊!
贾环冷眼看了黄管家一眼,喝道“去给你家三小姐说贾环在这里。”手一抬,指着门口道“你现在可以滚了!”
黄管事看了贾环几眼,犹豫了几下,终究是带着身边的两名奴仆下楼去了。
他知道贾环的名字。
贾环骂走了来纠缠的黄管事,到屏风里,和众女略说了会话,片刻后就听得外头有脚步声传来。接着就见甄三姑娘带着她的贴身丫鬟进来。
她约十二三岁的年纪,容貌俏丽,穿着碧玉色的棉袄,系着白色的披风,身姿窈窕,自有一股巾帼英气。很美丽的少女。
甄祎给贾环行了一礼,很标准的礼仪,落落大方的“见过环兄弟。方才家奴不知道环兄弟在这里,多有得罪,还请见谅!我已经与众姐妹在郁金堂中就坐。”
她很清楚贾环的人脉底牌。大哥给她说过。父亲还让大哥和贾环结交。
不过,以甄家的地位只是和贾环交好即可,并不怕他。再者,以两家的交情,奴仆的冒犯,并无需她来道歉。她这会过来,是心里的情绪。
八月底贾环来甄家,她拦着贾环要个说法,贾环糊弄过去了。她心中未尝没有看轻他的意思。但现在呢?甄家都要交好的人,她如何看轻?
贾环对甄三姑娘的印象深刻。任谁给拦着问一句你为什么拒绝和我的婚约?都会印象深刻。但是感官一般,有像娇宠过头的官家小姐。
贾环淡淡的道“小误会而已。就这样吧!”
甄祎见贾环语气淡漠,抿抿秀气的嘴唇,扫了一眼桌边的女眷,目光落在黛玉脸上。很明显,坐中以这少女为尊,道“环兄弟不给我介绍一下吗?我们两家是世交。”
甄祎的丫鬟轻笑。姑娘在发小姐脾气呢。
贾环道“这是我表妹。”他虽说叫黛玉“林姐姐”,但这是跟着三姐姐探春叫的。实际上,探春也喊黛玉“林丫头”。年纪上,他比黛玉大一岁。
林黛玉起身,微微行礼。
甄祎了一礼,再道“环兄弟诗词之名传天下,我和姐妹们说过来求诗,还请环兄弟不吝赐教。”
贾环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疏离甄家的机会。他本意就是要疏离甄家。但脑子里还是当甄家是可以借用的力量。而今天甄家的奴仆这种态度,他是很不满的。一叶落而知秋!如果需要用尊严换取帮助,那还是算了。没张屠户,不吃带毛猪。
贾环表情冷淡,随口吟诵道“欲将西子莫愁比,难向烟波判是非。但觉西湖输一着,江帆外拍飞。甄姑娘,你可以走了吧?”
“你”甄祎恨恨的瞪了贾环一眼,气呼呼的带着侍女离开。(未完待续。)
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来]),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奋斗在红楼 第三百零八章 老官僚
“咯咯!”
甄三姑娘下楼的脚步声远离后,屏风围着的桌子边,晴雯、如意、紫鹃等人哄然大笑。
众女笑的很欢畅。刚才甄家奴仆那些不干不净的话,众人也不是没有听到。外头的钱槐、胡小四更是大笑。
袭人性格比较闷,温柔的一笑,帮众人添茶倒水,又给贾环面前的瓷盘上添上几块抹茶糕。她记得贾环喜欢这个口味。
而黛玉还在思量贾环随口诵的一首诗。很有惊讶。从甄家姑娘求诗,到贾环吟诵,几乎就是几息的功夫。这简直是出口成章。诗才敏捷。
贾环要是知道林黛玉的想法估计得晕了。诗才敏捷首推史湘。大观园里即景联句时她出句最多。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描写、赞美南京莫愁湖的景色。流传度很广。甄三姑娘索要诗句,他便将这首诗拿出来应景。
裴姨娘微笑着看了贾环一眼。她看得出来贾环态度的冷淡是对甄家表示不满。
不过,甄家姑娘如此美丽,只比玉儿逊色一。贾环却能拉的下脸,冷脸以对。她对贾环的认识又多了几分。
贾环喝着茶。琢磨着与甄家的关系。
紫鹃扶着晴雯的肩膀,在楼前看着湖景,略有些不服气的道“我看甄姑娘挺傲气的。早知道我今天不给姑娘画丑妆了。看她在姑娘面前傲气的起来吗?”
晴雯娇笑道“好啦,三爷不都将她打发走了吗?”
贾环听得一笑。其实要论容貌气质,晴雯并不比甄三姑娘差。只不过,没有小姐和丫鬟比的道理。他对甄三姑娘没什么大的意见。刚才不过是刻意冷淡。
其实,以甄三姑娘的姿容,打个90分没问题。很美丽的少女。但,他并不是那种见了美女就膝盖发软的人。听说有这种小受男。他不是。你长的漂亮,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该拉下脸的时候,他没什么心理障碍。
这时,湖边的一处树丫上一只乌鸦“呀”的叫了一声,横飞而过。看看天色,太阳有落山的迹象。
贾环就道“林姐姐,我们去吧!”
“嗯。”林黛玉娇柔的站起来。出来透透气,她心情很不错,清声道“环兄弟,我是你表妹呢。”
这大抵才是黛玉的性情。慧黠,灵性十足。
她或许是取笑贾环刚才在甄三姑娘面前的话;又或者心里确实有不满,这是一只很骄傲的萝莉、少女。
不过,贾环没去猜黛玉的心思是哪种。女孩的心思你别猜。他更看重的是黛玉心情从丧父的阴郁中慢慢的恢复,笑道“那我就改口喊你林妹妹了。”
黛玉嘴角泛起一抹如轻烟的轻笑,有着淡淡的妩媚,若轻出岫。不置可否,给丫鬟们簇拥着当先下楼。
一行人从莫愁湖出来,坐船沿秦淮河逆流而上返和安街的家中。
自冬至日后,贾环便将林黛玉的称呼改为“林妹妹”。而黛玉还是如姐姐般喊贾环“环兄弟”。
郁金堂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梁武帝时,紧邻胜棋楼西山墙下,故有称郁金堂在胜棋楼下者。临水面北,砖木结构。约两百平米。相传南齐时卢家女莫愁居此。
甄祎自郁金堂中出来,和闺中的姐妹们道别,坐船返家中。约傍晚时分,甄家门庭若市,热闹无比。
甄祎坐着马车从侧门进了内宅。恰巧遇到进来换衣服的大哥甄礼,便在廊檐下和大哥抱怨今天的遭遇,嘟嘴道“他也太气人了。竟然赶我走。哼,我是专程过去道歉的。”
甄礼禁不住皱眉,“他怎么事?我甄家的姑娘岂是他能呼来喝去的?”
他数日前就派人给贾环下了请柬请贾环在冬至日吃酒,但贾环却推辞了,不给他面子。他心里对贾环有些不满。再加上这件事,令他心中的不满到。
“三妹妹,待为兄下次见到他为你出这口气。你不要再理会他。”甄礼安抚了甄三姑娘几句,想了想,到外面的一处明轩中见父亲。
甄应嘉刚刚结束会客,坐在椅子上喝茶略作休息,听甄礼将事情说了一遍,沉默不语。
甄礼愤然的道“父亲,贾环既然私下里竟然这样对三妹妹,可知他对甄家的态度。我们又何必自降身份与他结交?家里应该调整对他的态度。”
贾环的刺栽的很成功。
甄应嘉放下茶碗,沉稳的道“你觉得贾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甄礼微怔,沉吟着。他和贾环就接触过两三次。不大好说。但是关于贾环的传闻听了不少。
比如现在朝堂上的红人淮扬巡抚沙胜,天子为他将弹劾沙胜盐法改革的御史程和风罢官。而贾环是沙胜的学生,很得沙胜的信任。
而从郑家听来的消息,贾环又是一个非常深沉狡诈,心思诡谲的人。郑家的遭遇很有可能出自这个少年的手。
还有,他的诗名。现在江南的士子、名妓谁不知道贾青松之名?就连三妹妹刚气成那样,还得赞一句数息成诗,诗才高绝。
甄礼一时间说不上来,道“父亲的意思是?”
甄应嘉道“我们应该搞清楚他为什么对甄家有意见?再来下定论。你再去和他接触接触吧。”
老官僚在面临选择时,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
甄礼无奈的头。
贾环再次和甄礼见面时,已经是十二月初五,在国子监外的成贤街上。贾环不可能对甄礼避而不见,和同学唐信然几人道别,“在下有一位世交等着,明日下午再与诸位在夫子庙前见面。”
几名监生都是纷纷抱拳,“贾兄自便。”
贾环客气的笑一笑,背着书包,向甄礼走去。他在南京国子监只是为了求学,来去匆匆。所以,相熟的只有在每日站在一起听讲的同房的同学。
在成贤街里的一家茶铺中找个座位坐下来后,甄礼微笑着把事情说了一遍,道“三妹妹那天可是给气着。我倒是奇怪,子玉因何对我甄家不满呢?”
别看甄大公子现在笑的一团和气,说的很潇洒,但实际上他刻意拖了几天才过来找贾环。
贾环心里一阵无语,他总不能说你们快要完蛋,所以我借题发挥,想要离你们远一。
贾环苦笑一声,“解释”道“那天是给贵府的一名管事给气的到了。脾气没压住,迁怒到三姑娘身上。倒是有些无颜见礼大哥。”
甄礼愣了愣,他到没想到贾环这么敏感。又或者下人们确实说了什么不好听的话。他在人际交往上很老练,当即道“这是哪里话?你我两家是世交。大后天是腊八节,我请子玉在轻烟楼宴饮,不要推辞,推辞就是看不起我。”
贾环推脱不得,只好无奈的道“好。”好郁闷。栽刺还是没有完全成功啊。
看着情况,虽然甄礼有些心结,但是愿意维持面子上的和睦、来往。
和甄家的关系,他还得仔细的思考。(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奋斗在红楼 第三百零九章 路遇
十二月初五甄礼和贾环在国子监门前的成贤街见了一面,事情似乎又解释的通了。只是贾环略显的敏感而已,还迁怒到甄三姑娘身上。
贾环如果想要与甄家割裂开,其实最快捷的办法是在公开场合骂甄家一通。最好写首诗什么的。但贾家和甄家是世交,这种激烈的办法是行不通的。辱骂甄家,别人自会说他狂悖无礼。而山长张安博等人势必会问贾环原因。
而原因能说么?
在贾环还在思考与甄家的关系时,甄家已经接到甄礼带来的信息。
甄家内宅之中是很不满的。比如甄老太太、吴夫人、宋夫人等。贾环一个庶子,因为奴才迁怒到甄家的姑娘头上,这怎么事?甄宝玉更是对甄祎道“三妹妹,待我去信骂贾子玉一顿。简直岂有此理。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是极为尊贵,清净的。他竟然斥责你,简直是走在歧途上。真是一个大大的俗人。”
甄祎哭笑不得。
外宅中甄应嘉和甄礼的看法是另外一种大抵是贾环少年早发,需要尊重,因而格外敏感。在甄应嘉看来,更像是世交家里的小孩子闹脾气的表现。贾环再怎么稳重、出色,到底还是少年。
甄礼道“父亲,那要把黄管事打板子抬到贾子玉的住处去吗?”
甄应嘉摇摇头,“不必如此。哪有为外人惩罚自己奴仆的道理。轻轻的罚一罚,日后场面上好交代。就这样吧!”
以甄家的权势,不必讨好贾环。但作为世交,也没有为这“小事”断交的必要。只是,心里终究是有些心结的,热络结交自是不会了,平常对待。
贾环在腊八节时和甄礼聚了一,在秦淮河畔的名楼轻烟楼宴饮。甄礼将扬州城里的级公子哥儿都请了一个遍。而后,贾环便不用再应付甄家的“热情”。双方的关系重新到他八月底来金陵时的样子。保持着距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