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风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府天
因为三家人都颇会做人,对于邻近的张家村村民也都颇为慷慨。除却农忙时帮手之外,助钱买耕牛,借钱延医求药,乃至于为村中请人教习识字,两边一直相安无事。于是,李家出面争地之初,张家村受惠的村民也说过公道话。奈何李家根深蒂固手眼通天,家奴却又如狼似虎,他们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谁都没想到,李家不但强占了茶园,随后竟又是把这些客户告上了官府可当李家人挨家挨户送来了两三贯四五贯不等的钱,又往村正那儿直接威逼利诱,又是对众人一再鼓吹朝廷新政对居人不利,对客户偏袒,他们不知不觉就动了心。
案子开审这一天恰是寒风凛冽,但草亭前头早就挤满了一二百人围观。看到一行二三十人簇拥着当中七八骑人从小道缓行过来,人群立时微微骚动了起来。好在县廨早就派出了皂隶差役弹压,现场只是乱了一小会儿就恢复了秩序。当发现为首的年轻人身穿绿色官袍,风仪翩翩时,立刻就有人彼此窃窃私语了起来。
“少府们都是青色官袍,这必然是杜明府了”
“这位明公真真好年轻”
“我家孙儿也才这般大……真是比不得哟”
杜士仪当初在万年县就曾经准人旁听,可那会儿进来的人有限,又是在县廨之中,容易弹压,这会儿却是在露天,差役皂隶们一个个压力山大。好在杜士仪特意把赤毕等几个从者拨来引导,他们只要听人分派行事,眼见得杜士仪在草亭上居中的位子上盘膝趺坐,看上去闲适自如,他们不知不觉也微微松了一口气,旋即竟如同寻常百姓一般,伸长脖子想看看今日究竟是何等戏码。
“请李天络。”
李天络早就来了,向心腹家奴确定过张家村村正以及自己重金买通的人都来了,而其他村民也都捞了自家好处,他便怡然不惧地应声上前。尽管未有官身,但李家是衣冠户,即便他父亲入仕之后,也不过是当过一任商丘县尉,一任江南西道小县的县令,全都不是那些要紧地方,总共加在一块就当了八年的官,其余三十年都在候选,如今也已经过世,可总不能等同于寻常庶民,所以他在杜士仪面前只是深深一揖便直起腰来。
相形之下,那彭海、孙年、周甲等十三家客户的当家男人就没有那般幸运了。他们都是寻常庶民,背井离乡到成都安居,多则十几年,少则只有两三年。多年的劳作在他们脸上留下了犹如刀刻一般的深深皱纹,当见到李天络时,尽管大多数人都露出了刻骨铭心的仇恨,甚至有人把拳头捏得咔咔作响,但在为首的年纪已经足有五十余岁的彭海带领下,众人还是硬生生忍住了,参差不齐地双膝跪下向杜士仪磕了个头。
“明公,李家告的实属无稽,这山地是我们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种上茶树的,实属冤枉……”
“住口”不等彭海陈情,李天络便倏然转身怒喝道,“你们还敢抵赖?想当初这地就是李家所有,借给尔等只不过是怜惜你们背井离乡,又老的老小的小没法给人当佣工,故而连收租都只是象征性的,以求让你们有个安身之地,谁知道你们竟然忘恩负义眼看茶园出产渐增,竟然想要把我李家的田地霸占成自己的产业”
说到这里,李天络便向四周围拱了拱手,沉声说道:“我所言是真是假,这张家村村正可以作证,上上下下的村民亦可以做个见证”
杜士仪顺着李天络的目光,看向了那个中年村正。似乎是发现自己成了目光焦点,那村正横移两步出了人群,这才低下头说道:“禀报明公,李翁所言……句句属实,这山地早年并非无主,其实是……其实是李家的。”
几乎是一瞬间,跪在彭海身后的一个年轻后生终于陡然跳了起来:“你……你胡说八道张大疤,你拍拍你的良心,当初是谁对我们说这山地无主,兼且抛荒无用,随便我们开垦自用的?是谁拿着我们凑出来的份子钱去买了耕牛,这才算是周顾了村里上下那么多地的?又是谁媳妇待产的时候来找我们求救,我家阿娘亲自去把孩子接生下来的?你……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这喝骂声嘶力竭,听在人耳中竟是仿佛受伤野兽的哀鸣。那被人直呼张大疤的村正在这后生凌厉的目光下一步步后退,只觉喉头噎得慌,竟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然而,最初吓了一跳的李天络却立刻为之醒悟。知道这会儿自己要是被人吓退,那保不准杜士仪会出什么幺蛾子,他当即厉喝道:“休得放肆,这是公堂,还轮不着你咆哮各位张家村乡邻,他既然想要你们说公道话,你们不妨都站出来说说,这八百亩山地究竟怎么回事”
李天络用阴冷的目光盯着人群中那些拿钱最多的家伙。果然,禁不住他的威压,终于有人畏畏缩缩站了出来,却是低声下气地说:“这山地是李家的…
有这么一个人起头,其他自有三三两两的人站出来帮李家陈情作证。尽管那后生已然满脸悲愤,可终究客户们都知道这时节不是硬顶能有用的,纷纷去拖了他回来,又对其摇了摇头。
尽管今天来的张家村村民占了一多半还多,足有上百人,出来替李家说话的也不过十余人,可其他的全都保持了缄默,竟没有一人帮他们说一句好话。因而,当四周再次陷入了一片沉寂时,想到这么多年的毗邻相处便换来了这等回报,众人顿时悲从心来。
“这山地不是李家的,这山地是彭阿伯他们的”
这个突如其来的清亮声音打破了这难言的沉寂。众人循声望去,却只见出声的是一个年方十岁许的垂髫童子。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却半点不怵,昂首说道:“我看到李家人拿了钱来挨家挨户给人送去,让大家伙作证说山地是李家的”
此言一出,就犹如在热锅上浇下了一盆滚油。李天络固然对人怒目以视,人群中却也有人喝骂这垂髫童子胡言乱语,更有人上前来想把人拉拽走。然而就在这时候,草亭中一直都只是默然倾听原告被告陈情的杜士仪,却突然出声说道:“来人,将这童子带到我面前来”
那拉拽童子的人听到这话,一时进退两难。等看到杜士仪身侧侍立的一个魁梧从者大步到了面前,他赶紧松开手溜回了人群。而那垂髫童子跟着赤毕来到了杜士仪面前时,很恭敬地跪下行过礼后,就站起了身,却还大胆地往杜士仪脸上瞅了两眼。面对这么个胆大的小子,杜士仪不禁莞尔,遂和颜悦色地问道:“你说你看到李家人拿了钱送给张家村的人,具体内情如何?”
李天络此刻简直被这突然杀出来的程咬金给气疯了,想都不想便恼火地喝道:“这小儿才多大,杜明府怎能听他胡言乱语”
“我虽年纪小,却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垂髫童子朗声反驳了一句,却根本没有回头去看李天络被自己气得紫涨了面皮,认认真真地举手对杜士仪一揖。
“杜明府,小子父母都是张家村居人,因当年彭阿伯他们中间一位识字的先生在村中教导,这些年认识了不少字,也草草读过《论语》。虽然不甚明白那些大道理,可小子却记得,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彭阿伯他们和村人毗邻而居十几载,帮村里人的忙不能用钱来衡量,而且受了他们的恩惠,如今却帮别人诋毁他们,这不是君子所为”
这番话听得杜士仪大为激赏,当即抚掌大笑。他固然是还做了不少准备,但这些都及不上一个垂髫童子的直言来得让人心情舒畅。那么多受人恩惠的村民,竟然还及不上一个孩子来得明白事理
而仿佛是因为这童子的言语终于使人有所触动,人群中突然有人也站出来说道:“明公明鉴,李家的家奴是让人拿来了三贯钱,我家妇人不知高低收下了。这山地不是李家的,原本就是无主的地”
“李家也给我家送了两贯钱……回头我就给明公送来,这山地确实是彭大兄他们千辛万苦开垦养护出来的”
“我作证听说村正张大疤收了李家人二十贯钱”
面对这众说纷纭的指摘,李天络一时面上青筋毕露,最终冷笑一声,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卷东西:“我就知道这些客户必定会买通刁民,因而早就拿来了最关键的证物这是八百亩山地的地契”

.全部章节





盛唐风月 第四百零七章 夺人田产,其罪非小!
. .
地契
这两个字不但让彭海等人一时面若死灰,也在四周村民中间引起了一片哗然。.
不论是帮李家说话的也好,帮这些客户说话的也好,心中全都明白,这些山地原本根本就是无主之地,说不上谁家的。但彭海等人十几年辛辛苦苦将这山头开垦出来中上了茶树,又好容易熬到了如今茶叶日渐为佛寺僧人和达官显贵所喜爱,这所有权论理该是他们这些客户的。可李天络竟然能够弄到地契,这岂不是说只要李家愿意,就能把自家看中的地划归己有?于是,四周顿时呈现出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哦,原来李翁竟然还有地契。”杜士仪微微颔首,不慌不忙地说道,“还请李翁将地契拿来让我过目。”
众目睽睽之下,尽管刚刚已经觉察到杜士仪分明在偏袒这些客户,但李天络自恃有地契作为凭证,因而丝毫无惧,大步上了前来把地契呈了上来。杜士仪接过之后先扫了一眼那看似陈旧的纸张,又仔细审核了其中内容,这才抬起头说:“看来没错,这是先天二年时定下的,这八百亩山地的地契。”
刚刚那小童一直就侍立在杜士仪身侧未曾退下,此刻登时瞠目结舌。而更加悲愤欲绝的,却是刚刚本以为扳回少许局面的彭海等十三人。
起头那个最最冲动的后生已经被人死死按住,而年纪最大的彭海则是深深吸了一口气,膝行两步上前再次重重磕了一个头,这才一字一句地说道:“明公在上,我等虽是背井离乡到蜀中的客户,可这十几年来,自忖从不曾惹是生非,更不用说伤天害理几个月前,李家曾经找过我们,想要低价买去茶园,倘若这真的是他们的地,他们何必要多此一举?”
不等李天络辩驳,他便大声说道:“此事确实只有我们各家人可以作证,不足采信,可李家有这样的证据,缘何不早拿出来?分明就是他们心虚,知道这地契有假……”
李天络登时怒急:“老汉,你不要血口喷人”
“抬头三尺有神明,你自己清楚”彭海头也不回冷笑一声,原本拢在双袖中的手突然一翻,竟是多了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在四周围无数倒吸凉气声和惊呼声中,他毫不犹豫地将其对准了自己的脖子,惨然一笑道,“这些山地是我们十几家五六十号人十几年的心血,我今日愿意以死陈情,证此地属我等十三家客户所有,若有少许虚言,让我这一死,立时堕入九幽地狱不得超生
“彭阿伯”
“大叔”
“大叔不要,家里阿婶还在等着你”
在这乱哄哄的阻止声中,就只见一个人影倏然间窜到了彭海面前,抓住他那粗壮的手臂一扭一拍,就只见那匕首叮的一声落了地。紧跟着,那人便松开了手,弯下腰捡起了那把匕首后,这才后退到了杜士仪身侧,双手呈上了东西
直到这时候,众人方才看清楚,这动作迅疾无伦的便是杜士仪身边的那个魁梧从者。而李天络在深深的震惊之后回过神,立刻大声嚷嚷道:“明公,这老汉分明是以死相胁,居心叵测……”
“我有眼睛,亦有心,自然分辨得出谁人居心纯良,谁人居心叵测”
杜士仪处理过的案子中,曾经有远大于今日这八百亩山地的,那些含冤苦主的悲鸣他并非第一次听到,更曾经亲耳见到过别人割耳鸣冤,因而,他既是敢在这样的场合当众审理这桩案子,就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他赞赏地向一边的赤毕点了点头,这才站起了身来,轻轻用手指弹了弹手中的那一卷地契。
“我朝建国之初,就定下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但并未清查隋时甚至更前朝时就为私人占有的田亩。所以,要说地契,除了官府所给的永业田和口分田,以及前朝甚至更前朝所有的私田地契,至于其余地契,如果垦荒,必在官府有备案。如果没有,那就应是买卖地契,抑或是抵押地契。
所以我想问一句,李家所有的这八百亩山地,既然是写的先天二年签发,如果是垦荒,成都县廨的垦荒记录,我近来已经封存了。那是买卖得来,还是抵押得来?买卖和抵押的契书在哪里?出卖或者抵押的原主是谁?”
李天络原以为杜士仪在万年尉任上尚不足一年,而且也只是署理过很短时间的户曹,对这些田亩事必然不甚了然,可不曾想杜士仪竟然比前任成都县令郑法陵更加了解这些猫腻关节,直接一句话就问到了点子上。他一瞬间面色突变,随即就很不自然地于笑道:“都是十几年前的旧事了,我也一时记不清…
“哦?而且,如果我记得没错,彭海等十三家客户,就是十四年前陆陆续续迁入蜀中,然后占了这片山地种茶的,李家田亩才刚到手便借租给了他们?李翁倒还真的是急公好义的人啊。”
说到这里,见李天络面色越发一阵青一阵白,杜士仪突然冷笑道:“八百亩山地借租给他们时,契书在何处?每年取租几何?经管此事的家人是谁?来往之时可还有其他人证?只凭这一张轻飘飘的地契就要夺人田产,未免想得太过轻易了一些”
杜士仪连夺人田产四个字都说出来了,李天络只觉得喉头一阵腥甜,心中又气又怒,可偏偏他一直觉得地契便是最终的杀手锏,哪曾想准备其他的东西?强忍住要吐血的冲动,他便把心一横,拱了拱手说道:“杜明府这是一力要偏袒这些客户?”
“偏袒?李翁所提处处存疑,如今反诘我偏袒,不嫌贻笑大方么?”
李天络一时面露凶光。就在他咬牙切齿之际,背后不远处突然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范使君,这边走。”
他在极度的震惊之下回头一看,却只见是罗家家主罗德正满脸堆笑地引着一个五十开外的老者往这边而来。只见那老者衣着虽朴素,顾盼之间却自有一股凛然气势,再加上那个极少人能用的称呼,他立刻醒悟到,这便是新任益州长史范承明
尽管他闹不清楚一贯不显山不露水的罗德怎会能够搭上范承明这样的高官,更不清楚范承明怎会突然出现在此地,然而,对方既然来了,这就是他一定要抓住的那根救命稻草。他几乎想都不想便撇下了杜士仪,转身疾步迎了上前,深深施礼叫了一声范使君,正要痛陈自己被客户侵占田亩之事时,却见范承明微微冲自己摆了摆手。吃这一打岔,他到了嘴边的话就吞了下去。
“杜十九郎,闻听今日你在此地审理成都城内闹得沸沸扬扬的客户占田一案,老夫刚到成都,便立时赶来旁听,这不会扰了你吧?”
见范承明笑吟吟的,对自己也亲切得犹如晚辈,杜士仪反而平生警惕。听到范使君那三个字就已经起身相迎的他向对方拱了拱手,这才恭敬地说道:“能得范使君亲临,此地旁观百姓也算是有福。来人,快为范使君设座”
身为益州长史,对整个剑南道的州刺史也好,县令也好,全都有一定的辖制权,因而范承明在草亭边上的客位一坐,自是给李天络打下了一剂强心针。他舌粲莲花地将刚刚的情形复述了一遍,却是有意夸大了杜士仪偏袒客户之处,最后竟扑通跪了下来:“范使君,李家本是成都大户,又怎会贪这蝇头小利,以至于给自己家名抹黑……”
话未说完,却只听人群中有人冷笑了一声:“这却未必”
随着这声音,围观人群须臾分开了一条道,见一个中年人排众而出,不慌不忙拱了拱手,众人全都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而那人含笑对杜士仪点了点头,这才对范承明躬身一揖:“在下劝农使兼廉察使宇文中丞座下,巡查剑南道判官兼监察御史郭荃,见过范使君”
范承明早就知道宇文融和杜士仪仿佛有些旧交,也听说过宇文融所属的一个判官正留在成都,此刻见其果然现身出来,他眯了眯眼睛便哂然笑道:“没想到宇文中丞所属,对于这小小的争地案子,竟然也如此关心么?”
“事关客户占地,也就是攸关圣人括田括户的国策,我既然身为所司判官,自然责无旁贷”郭荃自从被杜士仪推荐跟了宇文融,因为才能称职,多次得宇文融褒奖,官职亦是节节高,现如今说话时便带着一股溢于言表的自信,“再者,范使君刚到成都便有兴致来此地现场观瞻此案进展,我既然本就在成都,怎能不关心如此大事?”
“哼”
范承明本就对因一言而一路蹿升的宇文融颇为不屑,连带对郭荃也不大瞧得起,这会儿终于拉下了平易近人的笑脸,鄙夷地冷哼了一声。
而杜士仪见郭荃仿佛毫无所觉似的到了自己另一边客位坐下,他方才示意一旁大嗓门的赤毕喝了一声肃静。等到四周因为这纷至沓来而议论纷纷的围观人群终于再次安静了下来,他方才坐了下来。
“好了,范使君和郭御史先后现身旁听,足可见此案的要紧之处。刚刚李翁也好,彭海等客户也罢,全都已经相应陈情完毕。而各自的人证物证也已经都呈了上来。你们已经说过的话我也不想再听一次了,我只问原告被告,可还有陈情否?须知,夺人田产,其罪非小”

.全部章节




盛唐风月 第四百零八章 谁让你不经吓?
. .
这忽上忽下的变化,难受的不止是李天络一人,彭海等十三家客户的当家男人也全都只觉得心里七上八下。.喜的是杜士仪果然如同传言那般刚正无私,此前对李天络的那些质问,分明表达了他偏向自己这些人的态度;惊的是刚刚来的那位范使君却仿佛和李家罗家这些成都本土的豪强颇为友善;而那位郭御史一来,却又旗帜鲜明地表明是为了主客纷争而来,仿佛是帮他们的。可如此一来,最终结果如何就谁也打不了包票了。
于是,杜士仪问是否还有陈情,几个人面面相觑了一阵子,周甲就低声对彭海说道:“彭大叔,事关我们几十口人的生计,你可还有办法?”
“我连以死陈情都用过了,如今还有什么可说的?我们又不比李家,有人能够假造地契,有钱可以买通村民,还有权能够接触到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我们有的只有这把开山种地采茶挑担的力气,有的只是一颗良心,别的就什么都没了。”
说到这里,彭海苦笑一声,当即摇了摇头道:“回禀明公,该说的我等已经都说了,别无陈情之处。”
李天络见这些客户如此说,眼神不禁闪烁了起来。然而,人证物证他都已经拿出来了,眼下再说什么却也徒劳无益,他便索性也摇头说道:“我也已经陈情完了,再无可言之处。恳请明公秉公处断,不要寒了这成都城四境千千万万百姓的心”
这最后一句便是显而易见的扣帽子了,然而,杜士仪哪里会上他这种恶当,想都不想便淡淡地说道:“李家虽为成都城中首屈一指的富家大户,族中人口再加上家奴佃户,恐怕也不过成百上千人,似乎还代表不了成都城四境千千万万百姓,而且,恐怕这四周围的张家村百姓,就不想被你代表了”
说到这里,他无视李天络那突然变成猪肝色的表情,再次径直站起身来,又徐徐走上前了几步:“我虽初来乍到成都,可却已经亲自到四乡走了走,自忖对各乡各村的大致情形,也有些了解。如张家村各位村民乃是居人,每年服赋役,缴两税,勤勤恳恳安分守己,自然是大唐百姓的楷模。”
身为主官褒扬百姓,这些话即便只是惠而不费,可众村民却也听得颇为舒心。而杜士仪只停顿片刻便话锋一转道:“而客户虽则本是逃户,可圣人已经明令,但有重新登记入籍者,既往不咎,兼且彭海等人从前在乡间也并未作奸犯科,因而自也是成都县所辖子民。律法之前,无主客之别,只有对错之分
范承明眯缝着眼睛听杜士仪说到这里,突然插口问道:“那杜十九郎觉得对错何如?”
尽管不是在公堂之上,但这却是大庭广众之下的公开审理,范承明偏偏要倚老卖老叫自己杜十九郎,杜士仪心中自然不快。他微微颔首算是表示听到了范承明的问题,却突然目视竭力保持镇静的李天络,似笑非笑地说道:“只不过尔等所争之地,既非永业田口分田,也非前朝所遗留的田亩,我怎么记得,这八百亩山地并不在数月之前扩地时,所籍外田之中?”
此话一出,不但范承明一下子愣住了,就连李天络和彭海等十三家客户,一时都为之面色大变。括田括户在天子眼中固然是有利国库充盈的好事,可对于州县官府甚至更下层的百姓来说,却是鸡飞狗跳人心躁动的勾当。谁都不愿意多缴税,无论主客全都是如此。
彭海等人想到的是五年蠲免赋税徭役之后,自己这些人丁口多,茶园亩数少,朝廷却万万不可能另外授田,所以固然在差役催逼下不得不去登记了户籍,却隐下了这些田亩,也好少交一些地税。而李天络则是暗中大骂,别说这田亩本来就是他谋取的,就算是自己的私田,他为什么要把不交税的地拿去入籍,平白无故给自己多上八百亩的地税?
见四下悄然无声,杜士仪便倏然冷笑道:“此前圣人颁下敕令,各州县逃户需得到州县官府重新入籍,否则谪徙边地,而籍外田亩亦要造册登记,如若隐瞒的,则是同罪,且这些田亩一应没官范使君,虽说我那时候正为左拾遗,一应颁下的诏敕全都是从手边过,但难免有疏漏之处。我应该不曾记错圣人诏令吧?若有错漏疏失,还请范使君指正?”
范承明没料到杜士仪颠来倒去,最终却是掣出了如此凌厉的一击。眼见其疾言厉色,他本想张口,待见对面的郭荃似笑非笑看着自己,他陡然之间意识到郭荃乃是宇文融心腹,说不定今天前来并非等着为民做主,而是正想借由这个案子为括田括户杀鸡儆猴立威,为宇文融的上升之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禁有些后悔没有做好万全准备就来搅这趟浑水。于是,他考虑再三,最终还是没有张口。
1...170171172173174...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