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远东1628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茶头
在远东公司的倡议下,印度各地的封建主和部落首领纷纷派出代表前往阿格拉城,参加由远东公司组办的印度联邦大会。与印度地区各方势力商讨印度的发展大计。
远东情报部外事特勤局拿出了一套方案,将印度划分为几百个联邦自治领,分布在莫卧儿帝国的各个地区。每个联邦自治领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有些是原来莫卧儿帝国皇帝所封的疆臣和各地的总督。还有一些,是锡伯族部落、印度教部落和泰米尔族等各族各教派势力的首领、酋长。
当然,远东公司所占据的地区,就没有什么人来参加这个联邦大会了,因为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沿海地区和孟加拉地区的各方势力全都被消灭了。
远东战局的这些地区虽然只有印度南亚次大陆的四分之一多点儿,但无不是沿海发达地区。或是土地最肥沃的地区。而且全部在沿海和比较大的河流两岸,有完善的水路交通相连接。
新成立的印度联邦的每个自治领的领主,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地,充分享有自治的权力,相当于土皇帝一样,在自己的领地里可以任意的欺男霸女、胡作非为。
但是每年必须为远东公司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作物、棉花纺织品等物资,做为每个自治领地交给远东的税赋。虽然数量都不少,可是这些新成立的自治领土王们,却都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远东军的实力让他们都非常恐惧,这次印度战役仅用了一个多月,就横扫莫卧儿帝国。这个时代可不是一百多年后帝国最衰弱的“后莫卧儿时代”。
现在的莫卧儿帝国那可是最鼎盛的时代,即便南部那些多如牛毛的土邦,名义上也要向帝国称臣。莫卧儿帝国几十万军队,其中包括二十余万骑兵,还有精锐的战象部队、火炮部队,帝国各地的势力都不敢明目张胆的和帝国对抗。
如此强盛的莫卧儿帝队,遇到了远东军却仅仅抵抗了一个多月,就被远东军灭国。据说远东所占据的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孟加拉地区和沿海地区各方势力全都被远东一扫而光。所以这帮印度各地的王公,都不敢违逆远东公司的意思,生怕也被远东军给灭了。
而且这帮联邦自治领的王公们,以后都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他们就是土皇帝般的存在。每年缴纳给远东的物资虽然不少,但都由他们治下百姓来承担,每年在自己领地多收一点儿税赋,就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





远东1628 第八百七十七章 印度的农业资源
.
联邦大会进行了几天的时间,整个过程就像一场撕大战,各个联邦自治领的王公们为了领地的利益,与各自周围的王公们拼命的撕。.因为很多联邦自治领交界的地区,在莫卧儿时代就模糊不清,根本无从判定各自领地的具体界线。
丁兴浩和情报部外事特勤局,全权负责协调此次大会各个联邦自治领的领地划分问题。他们很多都是从南洋开发公司抽调来的,在大汉j范文程的熏陶下,一个个都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
他们不厌其烦的帮助各个联邦自治领的王公们协调领地之间的矛盾,其间当然少不了煽风点火、挑拨离间等手段,使得整个联邦大会火药味十足,几乎所有的联邦自治领之间都存在了这样那样的纠纷,甚至很多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的联邦自治领地相互结下了仇恨,为今后两个联邦自治领地之间的战争买下了祸根。
经过几天的撕大战,远东公司组织得印度联邦大会终于落下了帷幕,联邦的各个自治领的王公们全都离开了阿格拉堡,他们有的失望懊恼,有的则是心满意足,反正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远东公司以后可以搬个小板凳坐着看戏。
就在各地联邦自治领的王公们拼命撕的时候,锡兰的十几万大明流民纷纷被运送到印度各地,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
下一步公司将向印度地区大规模移民,以后因为辽东冬天无法接收流民的情况,也会马上得以改变。公司将在春夏期间向辽东运送流民,冬季改为在印度安置流民。
印度国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多种多样的地貌类型中,以低矮、平缓 的平原、低丘和台地占明显优势,约占全国面积的百分之七十,而山地只占三分之一。土质肥沃,一半以上土地可供开垦,这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由于地处低纬,北回归线穿过领土中部。北部又有喜马拉雅山脉的屏障作用, 因而大部分地区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各地年均气温多在 2427c之间,比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出 35c。平均年雨量为1170毫米,雨量极为丰沛。
除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以外。还适宜于茶、咖啡、香料等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发展。根据印度生长期长的特点,现代社会的印度农业科学家研究利用生长期短的品种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种植四茬作物,如豆科玉米土豆小麦。
充足的光热资源为提高复种指数的试验创造了条件,同时由于有足够的热量,使热带经济作物。如橡胶、小豆蔻和热带水果,如芒果、香蕉等都可以广泛栽培。
多数地区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有的地区可以三熟。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水域面积辽阔,可用来发展淡水渔业、灌溉及航运等。自然植物种类繁多。在3万多种植物中,有不少珍贵的热带经济林木,如铁刀木、花梨木、柚木、檀香木等珍贵的林业资源。
印度可以大规模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繁多,现代社会许多经济作物及畜牧产品都是印度重要的出口物资。从种植面积看,花生、芝麻、蓖麻、黄麻、高粱、豆类、杧果、豆蔻等均居世界首位,水稻、茶叶、油菜、甘蔗等也均居世界前列。
从总产量来看。豆类、蓖麻籽、茶叶、芝麻、杧果等均为世界第一,稻谷、高粱、花生、黄麻、甘蔗等也居世界第二位
印度除了可以大规模开发农业资源,还可以大力发展畜牧业,饲养牛、羊、猪、驴、马等家畜和j、鸭、鹅等家禽。而且印度的海岸线漫长,也可以大规模开发海洋渔业。印度内陆地区拥有大量的江河湖泊以及湿地、水塘,可以开发淡水养殖业。
当然,由于气温高、蒸发强、降水过于集中、有明显的干季及降水变率大等自然条件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印度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而且这个时代的印度土地分配极端不合理,封建、半封建的生产关系对农业生产起着十分不利的阻滞作用。广大小农、自耕农基本上还是靠天种地,因为没有足够的农业基础设施。使得印度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即便如此,印度地区丰富的农、林、渔、牧资源,和大明中原相比,除了江南的部分地区还勉强和印度相提并论。其他地区的条件根本无法和印度相比。
远东公司占据印度以后,也将会投入大量的资源,逐步在印度地区进行大规模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农、林、渔、牧产业,把印度建设成远东又一个粮仓。
反正印度就是一个宝地,远东既然来了,那绝对是不可能离开的。这样一个优越的气候及地理条件。后世却被阿三弄得一塌糊涂。
印度耕地数量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虽然土地总面积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但其耕地面积却比中国略高。
然而印度的稻米和小麦产量低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的稻米和小麦产量比印度高出40左右。印度的水果蔬菜产量也次于中国,位于世界第二,中国水果产量却是印度产量的三倍。印度的水田耕作面积每年都高于中国,但中国的产量却大大高于印度。甚至在印度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的棉花生产方面,中国的原棉产量也比印度高出40。
据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发布的全球饥饿指数,2012年印度饥饿指数排在全球第15位,比津巴布韦、乌干达等一大批饥饿的非洲国家得分还要高,甚至比印象中饥荒频发的朝鲜还要高出13个身位。
饥饿的印度却是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过去三个市场年度,印度大米出口均超过1000万吨,占据14强的全球大米出口市场。印度也是小麦净出口国。201213年度小麦出口甚至超过有小麦出口大国乌克兰。与此同时,“肥胖”的中国却是世界第一大米进口国和主要的小麦进口国。
拥有如此得天独厚气候条件和农业资源,而且印度的耕地全部处在热带地区,一年两熟三熟,甚至有的地区是四熟。可种植于贫瘠的、不受灌溉的土地上美国的小麦,产量也和印度小麦产量相当。也不知道印度是怎么经营农业的,生产效率居然如此低下。
.




远东1628 第八百七十八章 钵满盆满
.
这个时代大明境内的人口压力极大,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し人口的暴增,使得大明各地的人口密度很高,虽然地域广阔,但资源分配极不合理,一旦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必然会引起社会的饿极大动荡。
当然,这也是华夏中原历代王朝的晚期,都无法回避的怪圈。
想要解决大明目前的困境,移民是最好的办法,大规模的向东北、外东北、南洋各岛、印度等地移民,不但能缓解中原地区的人口压力,还能在印度地区开辟一个新的农林渔牧的生产基地,能从根本上解决远东公司的粮食缺口。
就算现代社会的中国,粮食危机也是经常出现,尽管相关部门称中国连续九年增产,不存在粮食危机。但事实胜于雄辩。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中国竟然成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以及全球第二大大米和小麦进口国。尤其是大米作为中国人的主食,一旦大米产量不足,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中国却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是全球第二大的大米进口国和第二大的小麦进口国。如此大规模的粮食进口,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粮食也是战争储备的一部分,在世界安全环境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值得所有人警醒。
加尔各答远东印度战区司令部,一艘飞艇缓缓的降落了下来,乔海鹏和林华等人从飞艇吊舱跳了下来。早已等候在这里的李玉坤迎上来,握住乔海鹏的手,使劲的摇了摇道:“老乔,你可算是回来”
乔海鹏笑着道:“老李。这段时间辛苦了。”
他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突然问道:“对了,我们再孟加拉的收获怎么样”
李玉坤听了哈哈大笑道:“你放心吧。这一次我们再孟加拉地区可以说是收获颇丰,粮食、棉花、布匹等物资不计其数。这还不算。还真像你说的,孟加拉实在是太富裕了,金银宝石都是成箱成箱的装啊,哈哈”
乔海鹏听了李玉坤的话,顿时就兴奋了。拉着李玉坤急着道:“太好了,赶快领我去看看,我特么都等不及了“
他说完拉着李玉坤就走,弄得李玉坤哭笑不得的说道:“大哥。你别急啊,缴获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大部分物资还正在统计中,正在陆续向沿海各个港口运呢。”
乔海鹏不管那么多,依然拉着李玉坤来到了胡格利河的岸边。此时胡格利河沿岸已经建设了长长的一排简易码头,大批内河蒸汽机帆船和风帆船正停泊在码头上装载物资。
河面上等候的船只更多,密密麻麻的铺满了河面,大批黑了吧唧的印度当地人正在紧张的在码头上忙碌,一帮如狼似虎的敢死军官兵,拿着皮鞭和木棒督促着他们。不时的喝骂一声,或是抽几鞭子。
码头处的各种物资堆积如山,大部分都是粮食等农作物。还有一些孟加拉当地手工业者生产的棉布和羊毛毯子,以及大批的棉花、羊毛等原料,都是远东目前最急需的物资。
十七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手工业进一步脱离农业。许多农村的手工业者除供应村社社员需要外,开始在市场上出售他们的部分产品。商路附近的农民离开村社,以纺织为主要职业,城市的富商巨贾用预付现金等方式控制手工业者,并进而投资工业。逐渐形成了一个个手工作坊。
这个时代的印度商业极其发达。虽然还是一个封建农业国,但在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印度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十七世纪初期的印度商贾和封建主。以及各地部落的首领,富庶的程度一点不比大明的富户差。尤其是孟加拉地区,历来是世界上最大的洲际集散地和绵纺织业的中心,始终是印度最富裕的地区。
远东公司占领了孟加拉地区,对当地的底层农民和手工业者秋毫无犯,但是对孟加拉地区的上层统治阶级却进行了一番极为血腥的清洗。
印度战役开始前的几个月,情报部就已经将当地的总督、分封的封建主、部落首领、豪商巨贾等上层社会的目标侦察了一遍,具体的情况全都传回了战区司令部。
东路军南方军团发动进攻以后,这些目标都被远东军敢死军部队扫了一遍,人几乎全都死光光了,土地、家财等家产全部缴获。因为缴获的物资实在太多,南部军团后勤部成立了一个物资统筹小组,专门负责统计、管理和收集孟加拉地区的各种战利品。
据南方军团物资统筹小组估计,战区司令部光是在孟加拉一地缴获的粮食,就能超过五十万吨,而且这个数字还是极为保守的估计,最后的统计工作结束后,甚至要比估计的数字多上很多。
另外,在孟加拉各个河流沿岸,以及沿海地区的各个港口的棉花、羊毛等原料堆积如山,棉布、毛毯和批巾等物资,堆满了各个仓库和商铺。
这一次远东发动印度战役可以说赚的是钵满盆满,尤其是粮食等各种农作物,绝对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乔海鹏看着拥挤的胡格利河,摇了摇头苦笑道:“胡格利河还是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啊,吉大港扩建工程开始了吗”
李玉坤点了点头道:“公司基建处已经派人来了,正在吉大港进行勘察,估计这个月就该进行第一阶段的扩建,至少要保障我们大型机帆运输船的停泊能力。”
“那就好,要不我们得运力还真跟不上。光是孟加拉地区的物资运回去就得几个月的时间,这一次从印度缴获的物资,再加上辽东、外东北和南洋等地的秋收的收成,估计公司的粮食储备应该能坚持一阵子了。”
乔海鹏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又接着道:“战区联合舰队这次回来,就要拉着大明的流民过来,这段时间我们也有的忙了。”
...
.




远东1628 第八百七十九章 武装警察
.
ds_d_x();
ds_d2_x();
对于莫卧儿帝国的灭亡,并没有在印度各地引起什么太大的反响。尤其是印度联邦大会结束以后,整个印度地区的局势逐渐归于平静。
莫卧儿帝国对于印度来讲,更像当年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不但是异族征服者,而且还是外来文明属性的征服者。虽然满清也是异族,但是统治方式和主流文化基本上还是汉式的,所以满清在很多方面还是能被中原的汉人接受。
但是莫卧儿王朝的统治阶级主要由外来的穆斯林军事贵族和知识分子组成,官方语言是波斯语,也使用突厥语,统治方式也是伊斯兰式的。
满清灭亡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汉人奴才和遗老遗少捶胸顿足。可现代社会的印度人对历史上的莫卧儿帝国,内心还是比较复杂的。
所以远东消灭了莫卧儿帝国,在印度各地联邦自治领的土皇帝眼里,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大不了,反而还都有些窃喜。因为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可以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建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王国。
虽然印度的局势稳定了下来,但是远东控制的地区面积也不小,在大明流民↑到来之前,也需要大批的部队驻守各地,维护当地的治安稳定。
远东控制的领土,大都是土地肥沃沿河流域,以及商业发达的沿海地区,人口相对密集。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数,也让远东军感到了非常大的压力。
虽然情报部外事特勤局已经制定了一份计划,但是印度开发公司正在筹备当中,而且整个计划实施起来,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远东军刚刚稳定印度各地的局势,目前印度也需要稳定。不宜大动干戈。
所以目前对远东控制区的印度当地土著的管理,总不能让远东军的正规部队来维持当地的治安吧,那样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就需要一支准军事部队驻扎在印度各地。
好在公司已经在战前想好了应对方案,那就是在辽东各地的日本外籍劳工中挑选数万表现良好的积极分子,在种子岛敢死军训练基地进行了三个月的集训。做为印度地区的武装警察部队,驻守在印度各地。
现在这些武装警察正分批从种子岛坐船赶来,以后在印度地区主要担任地方卫戍部队和治安警察,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各地的重要机构、港口地区执行卫戍任务,还将执行各地城镇乡村的治安巡逻任务。这些日本武装警察部队,有当年上海滩租界里印度阿三巡警的意思。
数万日本武装警察部队陆续来到印度以后,远东军将对控制区的印度土著实行集中营似的军事化管理方式。
印度控制区的印度土著将进行重新整编,编制和辽东各地的大明流民一样,也是以中队、大队和支队的编制进行组建。并在印度各地建立大批的集体农场和手工作坊,为远东种植粮食作物,用手工方式生产纺织品和毛织品等印度当地的商品。
公司还将组织这些当地的印度土著,对各地的农业、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的建设。还要在大明流民陆续到来之前,利用印度当地的资源,建造足够的住房,生产大批的生产生活物资。让大明的流民来到印度以后,马上进行扫盲、整训。然后逐步进行安置。
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来自大明北方的流民。将陆续在印度南亚次大陆的恒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孟加拉地区和沿海地区等地安置下来,逐步将印度当地的大批土著“迁徙”到其他地区。
首先是印度各地的能工巧匠,以后都将被送到辽东。这个时代的印度手工业极为发达,首饰匠、铜匠、军械匠、木匠、铁匠、木刻和石刻匠的技术极为高超。
只要对比一下泰姬陵和中国同时期的建筑,我们就知道当年印度当年各种工匠的手艺是多么的精湛了。泰姬陵最引人瞩目的是用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对称。中央圆高62米,令人叹为观止。四周有四座高约41米的尖塔,塔与塔之间耸立了镶满35种不同类型的半宝石的墓碑。
对于印度的大批工匠,公司在就垂涎已久。远东军已经在印度各地四处收拢各类工匠,正在陆续向辽东等地运送。公司各部门也在翘首以盼。试图将这些来自印度的工匠纳入自己的部门。
公司也将逐渐开发印度的资源,在印度各地建立大批的矿山、农场、手工业作坊,并在印度地区大肆进行各项基础建设。
印度的矿产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844亿吨,约占世界总量的86%,其中主要为烟煤和无烟煤。虽然印度的煤炭灰分含量过高导致其热效率太低,但是在这个时代,也足以满足远东公司的需要了。
印度铁矿资源多为优质铁矿,储量超过200亿吨的大型、丰富、潜在的铁矿储量。其中已探明的铁矿中,品位在65%以上的富矿储量约115亿吨,其中,赤铁矿占铁矿总储量的75%,50%以上的赤铁矿是具有62%以上f含量的中等品位和高品位铁矿,这种品位的铁矿石是以块矿、烧结矿或球团矿形式直接用于高炉的。
印度已探明锰矿储量为3400万吨,大部分是高炉级。铬铁矿储量为4400万吨,占全球铬铁矿总储量的12%,居世界第三位,是全球铬铁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印度铝土矿储量为9亿,居世界第6位。铝土矿在印度分布广泛,全国共有三个大的铝土矿成矿区,均为红土型矿床。另外,现代社会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已探明的各种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
而且印度地区各种基础设施极为落后,以后公司会投入大量的资源,对印度进行大规模建设,包括道路交通、农业基础设施、河道码头、港口、各类厂矿等工地,当然也需要从印度当地征集大批的劳工。(未完待续。)
s感谢娼哥、兔子哥哥0、kk的月票支持。感谢日光神的打赏。
...
.




远东1628 第八百八十章 辽东大旱
.
又是一年的秋收时节,辽东和外东北各地又开始忙碌了起来。.以往每到这个时候,远东各地的广大农户都会沉浸在一片丰收的喜悦之中。放眼望去,广阔的田野里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到处是人们辛勤劳作的身影。
秋天的田野是丰硕的田野,花生、大豆、玉米、地瓜、小麦和水稻,摘了一拨又一拨的红豆、绿豆,花开没完没了的芝麻,以及c补在田边地头的南瓜、坡豆角儿等等农作物,全都脚赶脚的相继成熟。
每到这个时节,远东的广大农户们就像在享受,无论多么的辛劳都不会觉得累。就算是老人孩子都在忙里忙外,没有人会觉得委屈,没有人会觉得难受,人们总是不约而同的来到田里。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全都浑身是劲儿,热火朝天的气氛,连几岁的孩子都能受到感染,跟在大人的p股后面跑来跑去,尽是一个劲儿的添乱。
但今年的秋收,却完全是另外一幅样子,整个辽东、外东北的各个地区,都弥漫着一股y沉的气息。以往秋收时广大农户们脸上那欢欣的笑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满脸的沉重和焦虑。
1...306307308309310...5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