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1628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茶头
这帮英国佬冲进孟加拉国库,将里面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洗劫一空,仅克莱武本人就抢走价值20多万英镑的巨额财务,而这笔钱在这个时代,足足抵得上两万英国人的年收入总和他们在孟加拉国库劫掠的大批金条和宝石。用了二百多艘船只才运到了加尔各答。
克莱武回到英国以后,恬不知耻的在英国议会上炫耀:“在我的脚下有富裕的城市,在我们手中有雄强的国家,在我一个人的面前打开了充满了金条银锭、珍珠宝石的宝库。我统共取了二十多万英镑。诸位先生。直到现在,我还奇怪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客气呢”
麻痹的这特么就是赤果果的装啊这帮野蛮贪婪的西方殖民者,都特么是人渣啊每次我看到这一段历史,我就捶胸顿足啊洗劫孟加拉国库的人,为什么就不是我呢这回好了。老子终于赶上这一波了,老李,你一定要把孟加拉给我洗的干干净净。
占据了孟加拉地区,我们远东军在印度就有了自己的前进基地,我们东路军就能依靠恒河、贾木纳河、亚穆纳河、格姆拉河、昌巴尔河、根德格河、卡格拉河、贝德瓦河、贡瓦里河等发达的水道,在最短的时间里横扫莫卧儿帝国的中北部腹地,占据肥沃的恒河平原地区。”
听了乔海鹏的话,李玉坤哈哈大笑了起来。使得舰桥上的众人,都有些懵。司令员和政委这是怎么了,居然这么高兴
李玉坤点了点头道:“老乔。你就放心吧就算刮地三尺,我也一定要替你把孟加拉地区洗的干干净净。这里也是恒河三角洲地区,有大片肥沃的土地,各地的封建王公和部落头领的粮库里,粮食作物肯定也是堆积如山。
光是孟加拉地区缴获的粮食,不但能保证我们印度战区二十余万官兵的数年的消耗,而且还能运回辽东,缓解公司的粮食缺口。等打下了恒河平原,肯定能彻底的解决公司的粮食危机。
而且这里还是莫卧儿帝国的手工业基地,印度地区素以手工业的精巧闻名于世。首饰匠、铜匠、军械匠、木刻和石刻匠的技术极为高超。印度的织工们擅长用棉和丝织成各种各样的布匹。用羊毛织成优美的毯子和披巾。
我们在印度地区,不光要劫掠粮食,还要收拢大批的工匠运回辽东,这些技术精湛的手工业者可都是宝。现在公司各个部门都极度的缺乏产业工人,但是大明的手工业者还是多出于江南地区,我们在大明北方接收的流民,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出身,工匠和手工业者很少,有了这些印度的工匠。肯定也能解决公司产业工人缺口的问题。”
两人聊得正欢呢,一名参谋从舰桥里跑了出来,兴奋的大喊道:“司令员、政委东路分舰队的驳船船队已经抵达集结海域。”
乔海鹏和李玉坤一听,都急忙站了起来,跑到舰桥里,拿起望远镜向驳船船队的方向看去。乔海鹏兴奋的笑道:“他们总算是赶到了,哈哈通知各单位,马上做好战斗准备”
听了乔海鹏下达的命令,舰桥里战区司令部的众人全都兴奋的轰然响应。
“呜呜”
一号登陆舰拉响了警报,紧接着一艘艘战船都想起了刺耳的嗡鸣声,各艘战舰上的远东官兵,听到警报声全都开始紧张的开始准备,整个舰队顿时忙碌了起来。
“司令员,加尔各答贸易据点联系上了,他们已经发动了进攻,控制了胡格利河两岸以及胡格利河的孟加拉湾入海口。”
乔海鹏点了点头,转身对身后的林华沉声说道:“林华,开始吧”
随着乔海鹏的一声令下,远东军印度战区东路军也终于发动了进攻。三艘登陆舰率先启动,以最快的速度,冲进了胡格利河入海口。紧随其后的是大批内河蒸汽甲板驳船船队,无数驳船好像一条长龙似的,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加尔各答沿岸。
三艘登陆舰在加尔各答附近的河滩成功冲滩,打开了前舌门,卸下了六辆btr60装甲输送车、三十辆卡玛斯六轮卡车,还有几辆油罐车。
大批内河甲板驳船也纷纷靠岸,船上装载着四十几辆uaz-469吉普和uaz-452轻型越野车,以及大批的七十五毫米山炮、七十毫米步兵炮,还有十二门2b11式120毫米迫击炮、三十二门2b14式82毫米迫击炮和两辆105毫米无后坐力炮车。
另外还有十几艘火力支援型的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分别装载着四门105毫米突击炮或是六门107毫米24管火箭炮,做为部队沿河水路的支援火力。
.
远东1628 第八百七十章 印度攻略
.
这些装甲车辆和重型火炮,以及十几艘火力支援型的内河蒸汽甲板驳船,会在这里分成两个装甲火力支援分队,一路随北方军团乘船沿着恒河、亚穆纳河突袭阿格拉城,另一路将配备给南方军团横扫马尼拉。.
东路军除了配属强大的摩托化、装甲突击分队和火炮分队,东路军还配备了一个野战旅、两个外东北土著主力骑兵师、两个海外师和四个敢死军师团。另外,还有战区司令部接近一半的空艇部队,以及大批的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如此强大的实力,几乎是南路军和西路军的总和了。
当然,东路军的作战任务也是非常重要,不但要迅速占领孟加拉地区,还要沿着恒河一路突袭阿格拉城。战区司令部之所以这么布置,主要的目的就是考虑目前莫卧儿帝国的形势,一旦消灭了帝国皇帝拉贾汗以及他的几个继承人,莫卧儿帝国马上就会变得一盘散沙。
莫卧儿帝国看似强大,但是内部的问题非常复杂,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各种宗教信仰问题,诸如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还有马拉特人、阿罗阇弗人、贾特人、锡克人、阿富汗人、扎特人和泰米尔人等等种族问题,凡此种种,纠结在一起非常的错综复杂。
帝国各地分封的伊斯兰大封建贵族,残酷的剥削、迫害占帝国百分之八十的印度教农民,还有南部多如牛毛的印度教部落,各种矛盾层出不穷。莫卧儿人能否对其广大帝国每一个省份都进行有效统治是值得怀疑的,莫卧儿帝国对德干高原哥达瓦里河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是名义上属于帝国的土地。
这就是这个时代莫卧儿帝国的现状,一旦东路军北方军团攻陷了莫卧儿帝国的国都阿格拉城,消灭了拉贾汗及其直系的血脉继承者,看似强大的莫卧儿帝国可能瞬间就会变得四分五裂。
说实话,现代社会的印度,地理位置也是绝佳的。西进可以掌控波斯湾和红海这两个战略性的海域。南下向西则直指好望角,向东则可以染指马六甲海峡,可以说在这样一个舞台上,印度人有足够纵横捭阖的资本和空间。
除了美国和加拿大。几乎就是它的地缘位置最好了。再从地理经济学方面考虑,印度有一望无垠的恒河平原,这里土地肥沃,三面环海加上恒河等大河流的蜿蜒贯穿,根本不用担心干旱的问题。而且气候温暖,基本上都是一年两收或是三收,非常适合发展农业。
印度的人均耕地面积比中国多,矿产资源很丰富,交通也便利。还有被许多人忽略的东西,那就是重要的现代发展经济的条件,印度北连中亚,那里盛产石油天然气,离中东也是近在咫尺,仅凭这一点。它就比中国有优势多了。
而且还有整个非洲大陆丰富的石油和矿产资源都可以尽为印度所用,哪象中国几乎每天是提心吊胆的过日子,整天担心马六甲或者波斯湾出问题。只好到处找油,接着就是到处挨骂,也到处挨整,其实我们国家对外局势,一直都是极为艰难的。
而印度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说印度有成为世界级大国的潜质。但是很遗憾,印度却还没有成为大国的潜力。莫卧儿帝国时代的各种矛盾冲突,直到现代社会。依然是制约印度发展的最大瓶颈。再加上英国殖民者为了巩固他们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人为的在印度制造了数百个土邦。
虽然1971年,印度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土邦君主的年金。称号也被废除,王公的资产也都被充公,土邦的王公贵族的时代终于在印度结束了。可是印度真正的贵族却并没有结束,土邦的这些贵族的没落,是一些新的贵族诞生的开始。谁掌握了权力,谁就会变成新的贵族。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印度人用自己强硬的手段,迫这些土邦们并入印度,但那些王公贵族,土邦的首领们,本来都有着自己独立的王国,他们当然不甘心被剥夺。
所以印度一旦遭遇外战不利,那么这些土邦首领们,很可能就会蠢蠢欲动。这也是当时中印边界战争,印度大败之后,印度征服非常惊恐,因为各地的土邦首领已经开始活络了。
可惜当年没有青藏铁路,连公路都没有几条像样的,否则一旦中队没了后勤压力,深入之后,那些土邦的首领绝对都会跳出来。即使如此,也让尼赫鲁后来不敢进一步对土邦采取更多行动的原因,尼赫鲁的改革不得不中断。
所以就算是现代社会的印度也是硬凑凑起来的,就如当年南斯拉夫那样,一旦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刻,必然会迅速发生剧烈的动荡。众多土邦首领会心甘情愿的被外来势力所利用,让国家变得四分五裂。
就像当年1857年印度大起义时期,各地的土邦丝毫没有抵御外族的心态,都是心态超然的隔岸观火,甚至有很多土邦首领帮着英国殖民者镇压各地的起义军。
印度地区面积广袤,人口可能并不比现在的大明少多少,而且印度地区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复杂局面,远东公司想一口吞下整个印度并不现实。
所以远东公司对印度的攻略是分为几步走的。第一步就是占据印度的沿海、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等土地肥沃的地区。下一步公司情报部就会和莫卧儿帝国各地的总督和多如牛毛的土邦进行沟通,任由他们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
公司会在几年的时间里,趁着崇祯大旱期间从大明各地大肆收拢流民,送到印度印度的沿海、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等地进行安置。
等公司在印度彻底的站稳了脚跟,公司情报部的外事特勤局,就会复制他们在南洋各地所做的事情,成立印度开发公司。据说情报部的周比利,已经在研究制定针对印度的开发计划了,可能几十年后,印度地区就会完全变成另外一番景象。
ps:感谢头疼也不行、输名字烦、f663026、妙手儿、jy19454的月票支持。感谢阿歷、日光神的打赏。
.
远东1628 第八百七十一章 势如破竹
.
东路军北方军团组成的一个个驳船船队,离开了加尔各答,一路驶出了胡格利河进入了恒河流域。.北方军团的驳船船队都经过了精心的伪装,甲板驳船的四周围上了帆布,而且部队也都是分期分批驶入恒河。
其实北方军团也没指望瞒过去,毕竟部队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瞒住一会儿是一会儿。反正这个时代的资讯极不发达,就算被发现了,等莫卧儿帝国反应过来,北方军团可能早已经来到阿格拉城下了。
而且这个时代的恒河极为宽阔,最宽的地区足有几公里,就算是恒河支流亚穆纳河的河道的水文情况都比现代社会好很多。
远东的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可以全程高速行驶,时速最高可以达到十二公里,莫卧儿帝国就算是想在恒河、亚穆纳河拦截北方军团,也根本拦不住。
恒河流域在这个时代,是莫卧儿帝国主要的内河运输水道,河面上的各种船只川流不息,东路军北方军团的驳船船队进入恒河以后,确实在恒河两岸引起了一些轰动,但是并没有恒河两岸各地总督的驻军重视起来。
直到东路军北方军团的船队一路行驶到阿拉哈巴德,准备汇入亚穆纳河的时候,莫卧儿帝国的水军部队才出现。可是几艘试图拦截北方军团的船只,刚一出现就被远东军击沉了。
直到这时,恒河和亚穆纳河的莫卧儿帝队,才意识到了危机。但是北方军团的驳船船队已经一头冲进了亚穆纳河,而且还派兵上岸歼灭了阿拉哈巴德的莫卧儿帝国的守军。
亚穆纳河两岸的莫卧儿军队,马上向阿格拉派出了快马。但此时的莫卧儿帝国早就乱套了,西路军和南路军早已按计划先期发动了进攻,使得莫卧儿帝国的皇帝拉贾汗也有些措手不及。
但莫卧儿帝国的皇帝拉贾汗毕竟是突厥和蒙古人的后裔,拥有者游牧民族的战斗血脉。面对印度河流域和印度沿海地区的危机局势,他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迅速做出了有针对性的部署,派出了一支包括五千名精锐骑兵和两万名精锐步兵。以及一些战象部队和炮兵部队,支援印度河流域的帝队。
但是他对帝国沿海地区,却并没有马上增兵,而是向戈达瓦里河北岸的各地的总督下达了动员的命令。让他们在戈达瓦里河北岸建立防线,并派兵歼灭戈达瓦里河以北的敌兵。
而且他还在阿拉格城和德里城附近进行了动员,并从北方各地抽调了大批的骑兵,支援印度河流域和戈达瓦里河北岸地区。
这个时期是莫卧儿帝国最强盛的一个阶段,虽然帝国对南方德干高原众多印度教土邦部落还只是名义上的统治。但是对于戈达瓦里河北岸南亚次大陆,以及孟加拉、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却有着绝对的控制权。
并没有向十八世纪那样,莫卧儿帝国各地总督各自为政,众多印度教土邦部落纷纷自立的状态,为英国殖民者提供了各个击破的机会。
所以莫卧儿帝国各地的总督,接到了皇帝拉贾汗的命令,迅速做出了反应,纷纷派出了精锐骑兵,前往印度河流域和戈达瓦里河北岸进行支援。
可是随后传来的消息。却让拉贾汗坐不住了。孟加拉总督派出了大批快马,向拉贾汗进行求援,孟加拉地区正在被远东的优势兵力进攻,局势非常危急。
十八世纪之前,孟加拉占有世界棉纺织品一半以上的市场,也是莫卧儿帝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作为帝国重要的海上通道,孟加拉地区绝对不能有失。
拉贾汗随即派出了帝国最精锐的数万精锐骑兵、步兵和战象火炮部队,迅速的向孟加拉地区进行增援,使得原本重兵云集的阿格拉城和德里城地区。防守兵力顿时变得空虚了起来。
而此时南路军和西路军的进攻部队,已经全部展开,在空艇部队和内河甲板驳船的支援下,攻势极为猛烈。面对莫卧儿帝队的抵抗。一路势如破竹,吹枯拉朽击溃了敌人的防守。
其实莫卧儿帝国的军队,早已没有了巴尔布时代的强悍,和平日久的帝队,已经烂的差不多了。除了驻守在阿格拉城和德里城地区的属于帝国皇室亲军,也就是近万精锐骑兵和数万精锐步兵的战斗力还依然强悍。其他归属各地总督的部队。战斗力都不同程度的削弱了。而驻守在帝国各地的守备部队,以及各个印度教部落的印度教农兵,战斗力更是惨不忍睹。
1504年,暴发过一场印度卡利卡特人围攻葡萄牙人占领的科钦据点的残酷战争。据历史资料记载,印度人围攻了四个月,付出了近一万九千人死亡的代价。而葡萄牙守军一百四十人则是无一战死。此次战役以后,葡萄牙人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军事技术上的明显优势,侵略开始越来越肆无忌惮了。
面对训练有素,而且武装到牙齿的远东军,莫卧儿帝国各地的军队,基本都是一触即溃。远东军具备现代社会的战术思想,陪备着几乎达到一战时期的武器装备,而且还配置了完善的通讯、后勤、工兵、侦察兵、炮兵、骑兵等兵种协同作战,这根本就是两个时代的军队在战斗。
而且远东军印度战区各个参战部队,拥有大批空艇部队全方位的空中支援。空艇部队可以为参战部队提供空中侦察警戒,只要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出现,就会用电台通知各参战部队的指挥员,使得远东军能够做出有针对性的部署。
紧急情况下,远东军的空艇部队还可以直接参与攻击,对莫卧儿军队进行轰炸和扫s,击溃地面的敌人。而且空艇部队还有部分飞艇,专门为印度战区各部队之间的通讯做远程中继,保证战区各参战部队的通信畅通。
在空艇部队的配合下,每当莫卧儿帝队赶到战场,都会被已经部署完毕的远东军各个击破。失去了战场主动权的莫卧儿帝队,在远东军猛烈的炮火下,以及强悍的重机枪的攻击之下,经常是整建制的被全歼,战场呈现出一边倒的局势。
.
远东1628 第八百七十二章 奇袭阿格拉城
.
但是这个时代的资讯非常不发达,莫卧儿帝国各地的战况,往往会在几天之后,才能将战场的消息传到阿格拉城。.
战役刚开始的几天,拉贾汗对战场的情况并不了解,所以在他看来,即便远东再强大,帝国的精锐军队也能挡住远东的进攻势头。
虽然莫卧儿帝国被远东军的进攻打得措手不及,但远东是远征之军,而且同时从几个方向发动进攻,战线势必会拉得很长,后勤的压力肯定极大。只要莫卧儿帝国的军队挡住远东军的攻势,得不到后勤补给的远东军,远东军的攻势必然会减弱。
而那时莫卧儿帝国各地总督的援军也将陆续赶到战场,莫卧儿帝国就会掌握战场的局势。其实直到现在,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后裔拉贾汗,依然对帝国的军队充满了信心。
虽然他承认远东拥有强大的海军,但是要论陆地决战,帝国的铁骑和战象部队,一定能将远东军踏得粉碎,将敌人消灭在莫卧儿帝国的境内。
可是几天之后,远东军的船队已经冲进亚穆纳河的消息传来之后,拉贾汗是真的慌了。因为原本驻守在阿格拉城附近的精锐部队,大都被派去增援印度河流域和孟加拉地区,各地总督手的部队也在陆续的向各个战场增援。
阿格拉和德里地区的守军极为空虚,他只好命令亚穆纳河两岸的守军对远东军的船队全力拦截,并在阿格拉城德里城和齐普尔城及其周边进行总动员,对周围地区实行坚壁清野,集中所有的精锐收缩至阿格拉城内。
16世纪的莫卧儿王朝,从那位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的后裔阿巴尔立国起,阿格拉就成为莫卧儿帝国的首都。经过多年的建设。城防极为坚固,而且城头还配备了大量的火炮,阿格拉附近的守军和城内的穆斯林青壮。完全利用阿格拉城坚固的城防和大量火炮固守待援。
而拉贾汗则是率领阿格拉周围地区的精锐部队,躲进了阿格拉城堡。而且他还向各地派出了大量的快马。命令附近的帝队援助阿格拉城。
虽然很多大臣力劝拉贾汗带着帝国的皇室向北撤退,但是拉贾汗并没有听从别人的劝告,毕竟阿格拉堡非常坚固,在这个时代,即便再强大的军队,想要攻破阿格拉堡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阿格拉堡位于亚穆纳河畔的小山丘上,距泰姬陵约15公里,全部采用红砂岩建造而成。故又称红堡,与首都德里的红堡齐名。这座方圆1.5平方公里的宫堡,外形非常雄伟壮观reads;。它具有宫殿和城堡的双重功能,城墙高20米,因全部用红砂岩砌成,在阳光照耀之,发出刺眼的红色。
也不怪拉贾汗对阿格拉堡的城防充满信心,阿格拉堡在这个时代,绝对算是最难以攻破的铁壁坚城,哪怕数万精锐部队和大量的炮兵。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无法攻破阿格拉堡的。
正是因为拉贾汗的过度自信,才为东路军北方军团提供了铲除莫卧儿帝国皇室的机会。如果拉贾汗听从了别人的建议。率领精锐骑兵和其他的皇室成员一同撤往阿富汗地区,凭借那里支持他的部族和军队,至少未来几年远东军还真没精力去收拾他。
北方军团的大规模船队的前方,有专门的先锋艇充当开路先锋。这些先锋艇也是由内河蒸汽甲板驳船改装而成,由一艘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和一艘装满了燃煤和水的拖拽驳船组成。
配备了一个排的步兵,以及两门加长身管的海军型70毫米火炮和两挺双联水冷重机枪,火力非常强大。主要任务是沿途保护东路军北方军驳船船队和为驳船船队充当开路先锋。
莫卧儿军队发现了东路军北方军团的船队后,也开始在亚穆纳河沿岸,利用各种手段。不断的对船队进行拦截。他们先是集中了大批战船在亚穆纳河迎击,可是还没靠近东路军北方军团船队呢。就被北方军团的先锋艇打得屁滚尿流。
后来他们又在亚穆纳河两岸设置了重炮,企图利用重炮火力将北方军团击沉于亚穆纳河。但是马上就被空中巡弋的空艇部队发现,飞艇上的炮兵观测小组指挥先锋艇上火炮,把亚穆纳河两岸的莫卧儿炮兵纷纷消灭。
莫卧儿帝队最后干脆准备了大批的船只,想把这些船只在亚穆纳河上的一些特殊河段凿沉,阻挡住北方军团的驳船船队。但还是被空艇部队察觉了他们的企图,在莫卧儿军队凿沉船只之前,把亚穆纳河上的这些船只纷纷击沉打散了。
虽然莫卧儿帝队未能拦住北方军团的驳船船队,但是也确实迟滞了远东军的行进速度,让莫卧儿军队有了充足的时间准备。北方军团经过一路猛冲猛打,终于在几天之后杀到了阿格拉城。
此时阿格拉城和德里城附近都已经人去屋空,很多地方还燃起了熊熊的烈火。几乎所有的军民都收缩进了阿格拉城和德里城等附近的几座坚固的大城之中。
“嘭嘭”
一个个巨大的踏板搭上了河岸,无数远东北方军团的蒸汽甲板驳船靠上了亚穆纳河的岸边,大批远东军官兵迅速的冲上了河滩。
远东工兵在大批官兵的协助,迅速在亚穆纳河岸边建立了滩头阵地炮兵阵地战区司令部仓储中心简易码头等设施。并在最短的时间里,建设了一个三角翼飞机跑道,以及空艇起降中心,空军部的地勤人员还建立了勤务维护基地和空军补给仓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