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邓芝来自新野邓氏,这些道理出自他口,入于诸将之耳,简直如山泉直泄,再自然不过,话音未落便引起一片哄笑,就连一向不苟言笑的贺齐都露出了笑容。他有些后悔,邓芝一向还是守本分的,并没有主动与邓方接触,这次若被殃及,多少有些委屈。如果荀攸要撤换邓芝,一定要争取一下。荀攸手下的参军虽多,比邓芝强的却不多,万一再闹到吴王面前,就不好收拾了。
就算是使性子也要有分寸,不识大体的将领是不可能独当一面的。
贺齐在暗自思忖的时候,邓芝为诸将讲解了一下南中形势。
南中属边疆,既然在益州也是边陲。这里的形势与中原有很大不同,主要有两点:
一是地形复杂,行军困难,不仅易守难攻,而且几乎不可能赶尽杀绝,这就决定了不仅要有耐心,还要积极主动,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能犹豫不决,被动地等待命令。山地战的特点在这里几乎无限放大,一旦散到大山中,很可能要以屯队为单位作战,每一个屯长、队长都要面对敌人,自行决定是战是守,而不是层层上报,等待指示。因此,在战前就要做好部署,每个人都要知道该干什么。
二是族群复杂,不仅有华夷之辨,夷人内部也分不同的种族,有濮有僰,有羌有蛮,究竟有多少,恐怕没有人搞得清。不同的地区又有不同,比如牂柯、犍为就以汉人为主,再往西,犍为属国就是汉夷参半,到了越嶲可能就是以夷人为主了,要面对的对手就是各部夷帅。对付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手段,但不同中又有相同,那有一点不变,蛮兵是主力。
“关于这些蛮兵,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邓芝喝了一口水,调整了一下思路。南中与中原形势不同,甚至和武陵不同,作为参军,他很早就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军师荀攸也多次做过指示。大战之前,他要将这些思路传达给这些将领,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一方面,他们残忍野蛮,我们要小心应付,不能给他们机会,尽可能减少伤亡;另一方面,他们又只是受大族、豪帅驱策的奴仆,作战并非他们的意愿,我们的目标也不是他们。不斩断那些控制他们的手,就算杀再多人,也无法真正解决南中的问题。所以……”
邓芝停了一下,用力一挥手。“我们既要打痛他们,让他们知道与我们作战只有死路一条,又要适可而止,不能肆意杀戮,逼得蛮兵困兽犹斗,徒增伤亡。我们要将他们变成我们的战士,为我们战斗,这样才能越战越强。”他敲了敲身后的地图。“我们不仅需要本地人帮我们绘制这片土地的地图,更需要本地人帮助我们杀掉那些冥顽不灵的豪强,让这里变成和江东一样的王道乐土。”
“好!”一个将领大声应喝,用力鼓掌。大帐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
不出所料,徐陵劝降的任务失败了。
傅宠等人虽然热情,盛宴款待徐陵,又送了丰厚的礼物,却对投降没什么兴趣。贺齐提出的两个要求,他们一个也不愿意答应。从成都返回传消息的人就是各家子弟,他们根本不可能交出来。山里的矿、家里的奴仆都是他们的祖业,更是他们奢华生活的基础,别说放弃,一点损失都不可能。
他们这么说,自然有他们的底气。他们能集结起三四万的部曲、附庸,又熟悉地形,就算正面作战不是贺齐的对手,总能退入山中,固守要隘,和贺齐慢慢地耗,看谁能耗到最后。这几百年来,他们就是这么对付中原王朝的,不管是强悍的秦始皇、汉武帝,还是守文的光武帝,又或者胡作非为的王莽,都拿他们没办法,他们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他们有信心再次证明这一点。
当然徐陵也不是一无所获。他参加了几次宴会,见到了各家家主,与他们谈今说古,说文较武,对他们的性格、能力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各家之间的分歧有所察觉。傅宠等人声势虽大,却不是所有人都支持他们,如今鄨邑实力最强的王氏就一直观望。总体而言,这些人大多见识不广,他们在山里太久了,作威作福多年,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山里,没去过中原,根本不知道中原是什么样。
说他们是夜郎自大,一点没有鄙视的意思。对付这样的人也很简单,讲道理是没什么用的,必须先用武力征服,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渺小,感受到死亡的威胁,然后才有可能坐下来谈判。对这一点,徐陵非常有信心,他说傅宠等人似勇实怯,只要让他们意识到双方实力的差距,他们很快就会投降。
傅
第2178章 乳虎初啸
王竹犹豫了好一会儿,扯扯魏延的衣角。“将军,你要送信呢,还是稳妥些好。万一……”
魏延打量着王竹,眼中的火焰渐渐熄灭。他拍拍王竹的肩膀。“你说得对,是我糊涂,险些忘了正事。你想想,还有什么路可走,我们想办法回去,至于这些鼠辈,让他们多活几天。”
王竹挠着头,环顾四周。“就这两条路,没有其他路了,除非绕回大营,再走其他的路。不过那样至少要耽误两天,而且那条路也不一定安全。”
魏延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只有硬闯了。兄弟们,听我指挥,首先保证军报的安全。只要我魏延还能活着,牺牲的兄弟都不用担心家人,老的,我养老送终,小的,我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
“哈哈,文长,你就别担心啦。既然从军出征,我们都有准备。”年纪稍长的骑士李武满不在乎的笑道:“再说了,就凭那些蛮兵,哪能拦住我们。今天办正事要紧,不杀他们已是他们运气,哪会让他们占了便宜去。兄弟们,你们说对不对我们可是都督身边的精锐。”
“就是,文长,你别紧张,把都督平时教你的本事用个两三成出来就够了。”另一个骑士笑道。
看着这些自信满满的骑士,魏延也笑了。他在周瑜身边多年,见识过不少大场面,却还是第一次自己执行任务。如果只是作战,那也就罢了,偏偏身上还有一份重要的军报,必须安全送到中军,多少有些患得患失,施展不开,这才想说几句鼓舞士气的话。听了伙伴们的话,他算是放了心。
魏延爬上一旁的山坡,查看了一下地形。前面的山路是两道山岭之间的凹道,东侧就是九仓岭,西侧也是一道山岭,南北走向,略向西南倾斜。两岭之间最窄的地方被人用石头、杂树堵住,要想从此路过,只能下马步行,攀爬过去,别说战马过不去,就连人都得小心翼翼。
魏延来回打量了一会儿,目光最后落在九仓岭下的一洼泉水处。这洼泉水面积不大,却很是清辙。冬季水浅,泉水四周是一片滩地,面积不大,却还算平坦。
魏延心中一动,转身问王竹道:“这水深吗”
“不深。”王竹很有把握。“最深的地方不到腰。”
“下面有没有坑”
“最中间有个洞,大概有一丈左右,洞里全是石头,泉水就是从那些石头缝里渗出来的。除此之外,都是大块石头,平得很。”
魏延点点头,将骑士们召集起来,部署战法。他决定利用己方的骑兵优势破敌。这片谷地不适合大规模骑兵冲杀,却能勉强跑起来,对他们这些骑术精湛的近卫骑士来说,完全可以发挥骑兵的部分威力。他们没有带长矛,只有长刀、大盾和弓弩,勉强够用。可是考虑到对手都是当地蛮兵,没什么对付骑兵的经验,用得好,还是能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的。
李武等人都是从军中精选出来的骑士,战斗经验丰富,一听就明白了,还提了几个建议。你一言,我一语,一个战术方案很快就成型了。魏延带着王竹和四名骑士在前,李武带着另外五名骑士落后,双方保持三十步的跨度,形成前后两阵。
魏延策马来到障碍物前,作势左右观望,破口大骂,又命两名骑士上前探路。骑士下了马,一手持盾,一手持刀,慢慢的向前走,爬上障碍物,查看情况。他们刚刚爬上去,还没等站稳,两侧的山坡上就传来了呼喝声,几名椎髻纹身的蛮兵从藏身上站了起来,举着弩,向魏延等人射击。
魏延等人早有准备,就地找掩护,举起弓弩进行还击。
双方你来我往,箭矢交驰。蛮兵们有居高临下的优势,人数也多,箭雨密集得多,但魏延等人甲胄精良,蛮兵的弓弩无法射穿他们的甲胄,双方僵持不下,难分难解。
战事一起,蛮兵们就吹响了报警的号角,时间不长,九仓岭方向就传来了回应。一群人沿着山路奔了下来,魏延一看,估计有二十余人,再加上两侧山坡上的,总数正好三十左右。他向后摆了摆手,李武等人立刻掉转头,向北撤退。魏延也做出慌乱的模样,向后撤退。这时,上前查看形势的两名骑士大声呼救,声嘶力竭,魏延“犹豫不决”,跑了两步,又折了回来,向山坡上的蛮兵还击,接应同伴突围。
山坡上的蛮兵一样,立刻集中力量,不求伤人,只求压制,射得那两名骑士抬不起头来。
山坡上的蛮兵健步如飞,在魏延“迟疑”的时间里,他们就从山坡上冲了下来。见魏延身边只有三人,面远处的李武等人已经跑得没影了,指挥蛮兵的将领很自然的选择了分兵,命令十余人绕过泉水,包抄魏延的后路。
见蛮兵中计,魏延大喜,命王竹牵着战马后撤,他和另外两名骑士举着大盾,冲到障碍物前,拉开一石弓,连续急射。
丛林
第2179章 新星
魏延监视着龙宝子等人清障,又命王竹赶去竹王庙,将庙里的庙祝、杂役和两个巫女引了下来,带着龙宝子留在庙里的酒食。
正如王竹所说,这个竹王庙香火不错,庙祝肥头大耳,看起来很富态,只是现在有些紧张,苍白的脸上满是油汗,怎么擦也擦不掉。几个杂役则有些惨,身上都有伤。王竹说缺了一个少年,据说是病死了,什么病,什么时候死的,没人敢说。
魏延注意到,那两个巫女总是偷偷地看龙宝子,眼神凶狠。他心里有了数,让庙祝带着杂役一起去干活,留下了两个巫女,稍一打听,就问出了原委。
那个少年是傩戏时扮演竹王之子三郎的,长得俊俏,被龙宝子看中了,逼他侍寢。但少年发誓侍神,不肯受辱,结果被龙宝子活生生打死了,尸体就扔在山后。庙祝是被龙家供养的,自然唯龙宝子之命是从,几个杂役是奴隶,也没资格说话,一开口就被龙宝子抽了一顿鞭子。她们和那少年一样,是侍奉竹王的人,一心想为少年报仇,只恨力量不足。
魏延很奇怪。牂柯和武陵一样,巫风浓厚,竹王更是牂柯很重要的神明,到处都有竹王祠,这龙宝子哪来的胆,居然敢在竹王祠乱来,还让侍神的人陪寢
巫女也说不清楚,她只知道龙家这些年虽然也给香火钱,却没来祭祀过竹王。
魏延心中疑惑,觉得这事有深究的必要。他将龙宝子叫了过来。龙宝子虽说在龙家只是小角色,却也是衣食无忧的人,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苦。今天运气不好,踢了石板,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刚干了一会儿活就累得浑身是汗,气喘吁吁。被魏延叫来问话,他倒是满心欢喜,只想多歇一会儿。对魏延的问题,他几乎没有犹豫,竹筒倒豆子一般,全说了。
不仅是龙家,其实牂柯几个大族都不信竹王以及其他巫鬼。牂柯与其他郡不同,早在明章之世,就有毋敛人尹珍远赴中原求原,拜在汝南大儒许慎门下学习五经,从此信奉儒学,不语怪力乱神。之所以还出钱供养竹王庙,是因为部曲、奴隶信奉竹王,尤其是奴隶。南中大姓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能以同族为奴,以免内讧导致力量分散,为人所趁,后来渐渐发展成为不以汉人为奴,奴隶都以蛮夷为主,汉人充当部曲。奴隶信竹王,大姓供养竹王,让竹王为自己代言,有利于安抚奴隶,让他们不敢反抗。
至于他自己。他对竹王没什么尊敬可言,又奉命在这里埋伏,穷极无聊,生了色心,这才对扮神的少年和巫女下手。他原本准备离开的时候连这几个杂役、巫女一起杀了,到时候再安排人就是了,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被魏延击败,这才落到这一步。
听完龙宝子不以为然的自述,魏延想起了邓芝动员诸将时说的话,感受更深。他和邓芝都是南阳人,邓芝年长他几岁。邓芝有荀攸身边实习的时候,他也在周瑜身边做侍从,有同郡之谊,两人相处还算不错,对对方的学识能力都很清楚。可是从邓芝的表现来看,这两年做贺齐的参军,见识大涨,他已经打破了固有的成见,发现了汉人大姓和本地蛮夷之间的分歧,也看到了蛮夷的潜力和对大军征伐的影响。
相比之下,龙宝子这些本地大族还没把蛮夷当回事,有着强烈的优越感,对新的形势变化一无所知,简直是坐在柴薪上玩火。
魏延没说什么,让龙宝子回去继续干活。
为了活命,龙宝子等人很卖力,用了半天时间,清理出一条能走马的小路。魏延信守承诺,不杀他们,但他也不能放龙宝子走。他让人把龙宝子等人绑起来,交给巫女和杂役看守,庙祝则被他带走,充当向导。
分别之前,他与两个巫女道别,说了一句刚学的蛮语:“竹王保佑你们。”
两个巫女心领神会,回了一句。“信神的人必有福报,亵神的人必遭天谴。”
——
魏延昼夜兼程,赶回中军,向周瑜、荀攸详细汇报了整件事的经过。他建议重视邓芝的意见,调整对蛮夷的政策,不仅要给他们带来利益,更要尊重他们的信仰,以便更好的将他们从大姓的控制下争取出来。
没有尊重,哪来真正的信任
周瑜、荀攸很惊讶。魏延击败龙宝子也就罢了,这只是正常发挥,虽然是第一次行动,但多年的训练已经为了他打下了坚实的战术基础,再加上有经验丰富的骑士为伴,只要他不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做到这一点并不难。让他们惊讶的是魏延颇有政治头脑,能从细微之中看出问题,并与邓芝的观点结合起来,提出新的看法。
“小子,想做参军么”荀攸摸着胡须,半开玩笑的说道:“你这可是抢参军们的活啊。”
周瑜笑而不语。魏延有点尴尬,连忙推辞。“军师,这可都是邓伯苗的意见,我只是转述一下罢了。”
“就因为邓伯苗是南阳人,你想帮他”
魏
第2181章 唯才是举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战船溯水而上,赶到娄关。
曹操站在战船上,仰望两侧逼来的山峰,感慨万千。娄山层峦叠障,山峰耸峙,易守难攻,北坡更是陡峭,果然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若无戏志才提醒,在此建关,一旦周瑜攻占此处,成都平原的大门就算敞开了。
“志才虽殁,德泽犹在。”曹操背着手,一声长叹。
“是啊,戏君行事虽不羁,却有过人之处,若非在此筑关而守,被攻灭的就不是傅宠等人了。”夏侯惇更是感慨,摇头叹息,独目中露出一些歉意。当初曹操重用戏志才时,他还不太支持,现在戏志才死了,他才意识到戏志才的价值。
曹操转头看了夏侯惇一眼,欲言又止。夏侯惇来迎接他,告诉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傅宠等人被贺齐击破,全军覆灭,三万多人被一万多人击败,而且是近乎全歼,这件事对夏侯惇的冲击很大,短短的半天时间,他已经为此感慨了三次。
“元让,傅宠等人是不是言过其实了,也许他们并没有三万人一万人击败三万人倒不意外,全歼未免夸张。纵使丹阳兵精锐,也不至于如此悬殊吧。”
夏侯惇点头道:“大王言之有理,军中夸耀战功,以一当十也是常有的,只是凡战当谨慎,不得不防。贺齐所领的不仅是丹阳兵,更是跟随他多年的丹阳精锐。吴国君臣崇尚练兵,这兵练与不练,区别的确很大,再加上军械的差距,蛮兵虽然悍勇,却不是他们的对手。”
曹操沉吟不语。他觉得夏侯惇说得有道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但战士是否训练有素,器甲是否精良,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这些方面,江东军无疑有着明显的优势。即使以他这几年的经验来看,严格的训练和优良的军械也能将战力提高数倍,如果到了山里,受地形限制,兵力铺展不开,个人优势会更加明显。如果将领指挥得当,以一破十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这样一来,击败周瑜就更难了。未战先怯,尤其是夏侯惇这样的大将有了畏敌心理,这战还怎么打
曹操想了很久,缓缓说道:“元让是建议据险而守吗”
夏侯惇没吭声,独目眨了眨。他的确有这个意思,但他知道曹操不会答应。他已经和曹仁商量好,要南北夹击,又亲率大军至此,自然不会不战而走。但他的确对进攻不抱希望,据险而守,或许能挡住周瑜,主动进攻的胜算实在太渺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