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如果濮阳逸在此,从高空俯瞰,他会发现陆议之前拟定的计划得到了完美的实施,这两千精锐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的斩击着陈留世家的神经和肌肉,让他们失去战斗力,让他们对同伴的怀疑加剧,让他们的恐慌像瘟疫一样传播。
不到一个时辰,陆议就将陈留城东南方向的大营变成了一片火海。
看到几个辎重营接连起火,浓烟滚滚,火光冲天,陈留世家彻底傻了眼。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辎重营被烧,他们手里就只剩下两三天的口粮,就算派人征粮,短时间内也无法征集到足够的粮食,更何况满宠率兵来援,他们已经不可能再从容的向百姓征集粮草。
几乎在瞬间,陈留
第2015章 如琢如磨
虽然还没到三月,建业却已经闻到了春的气息,紫金山上柳条吐苞,嫩绿如烟,山谷间野花绽放,生机勃勃。鸟儿在树中鸣唱,蝴蝶在花间乱飞,一只只巨大的纸鸢被一根根细不细见的线牵引着,迎风高飞,引起一阵阵的欢声笑语。
“建业的春天真美。”诸葛亮一声轻叹。今年正好二十岁的他身高八尺,相貌堂堂,一身白色春衫,一路上不知吸引了多少少女的目光。即使与孙策站在一起,他也毫不逊色。
“荆南不美我觉得洞庭湖就不错。”孙策笑道:“还是你的眼中只看到了香草美人”
“荆南也美,只是没时间看。”诸葛亮笑了两声,又道:“或许荆南风光毕竟不与琅琊同,我感受没有大王那么深。”
“巧言佞色,明明是你自己无趣,偏说什么家乡好。”孙策耸耸肩,哈哈一笑,又语重心长的说道:“孔明,你还年轻,路很长,不要急,留点时间看看大好河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重要的不是终点在哪里,而是沿途的风景。”
“喏,臣受教。”诸葛亮拱手施礼。
两人向前走去,他们身高腿长,渐渐与后面的人拉开了距离。虎士们散在四周,隐在树石之后,也不影响他们的谈话。两人一边说着闲话,一边向前走,渐渐来到山顶。远眺大江,春风拂面,着实惬意。
诸葛亮沉默了片刻,转身向孙策施了一礼。“大王,臣以为,甘宁不可独任。”
孙策没吭声,只是点了点头,示意诸葛亮接着说。他将诸葛亮从荆州紧急召回,就是要听诸葛亮的解释。他可以改变诸葛亮的人生轨迹,但他无法改变诸葛亮的性格,诸葛亮在荆州处理甘宁事件的手段让他看到了擅权的征兆,不得不多三分谨慎。
虽然周瑜西进,但他还没有在荆州重新设大将的想法。即使设大将,也会是孙翊,不会是诸葛亮。事实上,最近他一直在酝酿分割荆州。荆州太大了,既有地理形势,又有经济优势,户口百万,很容易造成割据。要想长治久安,不能让荆州控制在某一个人的手中。
不仅荆州如此,其他几个大州都一样。随着经济发展,重心南移,原本的州划分已经不太适应,需要进行调整,只不过目前还没有那么迫切,所以才没有急着商议,只在有限的几个人之间商量。在他的规划中,荆州至少要分成两个战区,甚至可能更多。在这种时候,他当然不能接受任何人想主掌荆州的想法。
“甘宁作战骁勇,精通水战,又熟悉益州水情,的确是从水路进攻益州的最佳人选。但甘宁好杀,生性残忍,当年在益州为寇时就多有杀伤,名声极坏。这些年在幽州作战,杀戮无辜不少,甚至已经成了习惯。在荆州都敢轻率杀人,到了益州岂不是要屠城”
孙策转头看看诸葛亮,沉吟不语。屠城这有点夸张了吧。不过诸葛亮的担心也有道理,真要发生了这样的事,对他的名声影响极坏,很可能激起益州人同仇敌忾,奋死反击。甘宁这些年在东海护航,与海盗作战,下手是出了名的狠,恶名远播。这种做事风格不能带到内地来,影响太坏。
“李通、娄圭一起上阵,就能制衡甘宁”
诸葛亮摇摇头。“甘宁是水师都督,能指挥他的唯有大王。大王独任甘宁,就算派参军协助,恐怕也很难和他相处。若大王亲至,又难免让他疑惑,或有猜忌之嫌。若是应李通、娄圭之请,让他们一同参战,则大王亲至便顺理成章了。”
孙策轻笑一声:“这阵势是不是太大了”
“大王,虚无相生,有示之无,无示之有,正因为大王并无强攻之意,更当示之以形。大王至峡口,则益州震惊,曹操不得不重兵守捍关。若仅是甘宁,曹操未必会全力以赴。”诸葛亮顿了顿,又道:“甘宁虽勇,水师毕竟不过五千余人,欲破益州怕是力有不逮。”
孙策沉吟良久。诸葛亮的分析有道理,可是这有违他的基本战略,如今能用的机动兵力都上阵了,只剩下他手里的两万多人,他不想为了吓唬曹操一下就再次远赴荆州。实在不能打,不打就是了,本来也没指望一战成功。
他和诸葛亮的区别就在于可进可退之间,他选择了退,而诸葛亮选择了进。这既是两人的视野不同,也是两人的战略不同。诸葛亮一心想建功,抓住战机,他却一心想夯实基础,建百年大计。
诸葛亮年轻,有进取心可以理解,但作为他身边成长起来的人,诸葛亮的表现还是让他有些失望。
远处的山路上,杨仪提着衣摆,快步走来。孙策转头看去,见山坡之下停着几匹快马,几个骑士正在休息、饮水,看起来像是速度最快的六百里加急驿骑。孙策眉梢微动,下意识地看了诸葛亮一眼。诸葛亮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杨仪,没有注意到孙策的眼神,但孙策却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复杂。
“孔明。”
“大王。”
“猜猜这是哪儿来的消息,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诸葛亮很认
第2016章 夫复何言
孙策将手中的军报递给诸葛亮,拍拍他的肩膀。“看看,待会儿回复,看看你这半年可有进益。”
“喏。”诸葛亮朗声应道,双手接过军报,手指有些发麻,白的面庞也有些微微泛红。
“去吧,让威公领着你四处转转,紫金山的风光还是不错的。”
“喏。”诸葛亮再次躬身施礼,捧着军报退下,与杨仪向一旁去了。杨仪领着诸葛亮向前,一边走一边偷眼看诸葛亮,眼角全是笑意。他在一旁听得清楚,吴王对诸葛亮期待甚高,不在陆议之下。作为诸葛亮的好友,他当然为诸葛亮高兴。
两人走得远了些,杨仪回头看看,见孙策站在原处,王后袁衡、夫人甄宓从后面赶了上来,有说有笑,一时半会怕是不会再往前走,才放慢了脚步。他忍不住问道:“孔明兄,我有一事不明,能否请教”
诸葛亮正自激动,听得杨仪此言,不禁笑道:“白昼见流星之事”
“是啊,这流星也是星,不应该是晚上才能看到的么,怎么会……”
诸葛亮笑笑。“威公,你见过日食吗”
“见过,初平四年、五年都有日食,我当时可吓坏了,躲在屋里不敢出来。”
“你应该出来的。”诸葛亮笑得更加开心。日食是灾异,连天子都要罢朝斋戒,不能理政,普通人对日食更是避之不及,就算不躲在屋里,也很少有人敢抬头看天。若非遇到孙策这么一个不信天命的明主,他和杨仪差不多。可是现在不同了,初平五年日食,他们几个军谋都被孙策叫到屋外,亲眼目睹了日食时的天空,虽然不像夜晚一样漆黑,却能清晰的看到星空,星星的位置和夜里的星空没什么区别。
这足以说明,大白天也是有星星的,只不过被阳光所掩而已。
听诸葛亮说完,杨仪目瞪口呆。他在孙策身边也有好几年了,却没听人说起这件事。想来是孙策身边的人已经习以为常,不觉得这是什么有意思的谈资,只有他这个后来者才会一无所知。
见杨仪尴尬,诸葛亮问道:“你在大王身边,随大王去听过徐大师开讲吗”
“听过一次讲算术的,其他的没什么兴趣。”杨仪不以为然。“我总觉得这徐大师有些沽名钓誉,还有那个赵婴,若说研究一些算术还可以理解,居然痴心妄想,要用形术演算日月经行轨迹,实在是……”他忽然想起诸葛亮与徐岳有旧,不好意思再说,讪讪地闭上了嘴巴。
“你啊,过于重术,非为学正道。威公,大王重术而不轻道,更以术证道,你可千万别想差了。”他回头看看,又压低声音笑道:“你以为徐公河二千石的俸禄是好拿的”
杨仪想起徐岳那一头白发,也忍不住笑了。诸葛亮说得对,吴王不喜欢书生,不养闲人,既然他肯花二千石的俸禄养着徐岳,自然是徐岳有用,只是自己没看出来而已。
趁着杨仪出神,诸葛亮将手中的军报看了一遍,看到陆议奔袭陈留那一段,心中一动,随即感到一丝温暖。孙策已经估计到他看到这一段会有竞胜之心,所以才会和他说那些话,让他正视双方长短,不争一时之意气。平心而论,陆议此举的确有些匪所思,即使是事后复盘,他还是觉得太过冒险。设身处地,他绝对不会这么做。
诸葛亮收起军报,反复思考。孙策说待会儿要考他,自然不会希望他敷衍了事。可孙策又让杨仪领着他看看风景,这是什么意思他一时想不明白,反复分析,忽然想起孙策那两句似诗非诗的句子,突然眼前一亮,闭塞不通的思路突然打开了一条缝,透出些亮光来。
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吴王虽然认可陆议此战用兵巧妙,但是从长远来看,其实并非必要。满宠身后有二十万郡兵可用,就算陆议按兵不动,满宠与董昭僵持下去,就算损失大一些也能随时补充,战局不至于恶化,反倒可以借此机会以战代练。时间一长,董昭必败无疑。
陆议袭击成功,是他的天才,是他一个人的成功。可若是满宠练兵有成,收获的却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经过战场历练的数千精锐,这些人将来都是豫州的中坚力量。两相比较,孙策可能更希望后者。
诸葛亮随即由豫州想到了荆州。在没有把握必胜的形势下,孙策自然不愿意仓促攻取益州,他更希望通过这次战事看看甘宁能否胜任水师都督,看看他能否妥善的做好荆州战区的后勤补给运筹,这才是孙策对他的考验。将相分离,陆议从军,将来的目标是太尉、大将军。他从政,将来的目标是大司农、司徒,企图在战场上建功反而偏离了正道,舍本求末。
诸葛亮一声轻叹,既惭且愧。
孙策虽然离诸葛亮比较远,听不到他们说话,但他从诸葛亮的身形上感受到了诸葛亮的心境。他也相信诸葛亮足够聪明,能够理解他的一片苦心。
只要他不钻牛角尖,不追
第2018章 日食和偏心圆
孙策跟着徐数上山。
徐数脚下登着一双木屐,木屐有齿。徐数上山前,将木屐脱了下来,换了个方向。孙策看到木齿一高一低,竟是为了登山而特制的,不由得一笑。
这可不就是传说中的谢公屐么,现在居然提前发明了,也不知道是哪位的脑洞。不过与徐家父子来往的都是脑洞达人,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小意思。年前就有人提出一件小发明,送到他面前的时候,他吓了一跳,立刻吩咐那人保密,千万不能外传。
那是一对马镫。虽然形制和后世的马镫略有区别,功能却已经完全满足。
江南缺马,骑马对江南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尤其是上马动作难住了不少人。随着骑兵甲胄的日趋完善和马铠的出现,重骑兵渐成风尚,为了保证骑兵能在马背上坐稳,鞍桥越来越高,保证了骑乘稳定的同时,也对上马造成了更大的困难,马镫的发明迫在眉睫。
实际上,太史慈传来消息,阎柔已经提出了马镫的设想,但考虑到马镫形势简单而效果奇佳,被仿制几乎是必然,所以他一直没有公布,制作了大量的马镫,却只让极小部分的骑兵试用,其他的都藏在武库里,等着关键的时候再作为秘密武器拿出来,一战定乾坤。
但孙策很怀疑这个秘密能保持多久。毕竟马镫的需求很强烈,发明起来也不复杂,有一个人想到了,就可能会有其他人想到,如今郡郡有木学堂,有些有实力、有眼光的作坊都开始聘请有技术的匠师,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脑洞大的比比皆是,发明马镫只需要一个楔机。
孙策第一次觉得技术推广得太快也不是好事。
“谁做的”
“葛玄的一个从子,叫什么名字我忘了,黄夫人可能知道,葛玄说那孩子刚刚考进了木学堂。”
“葛玄来过了”
“嗯,来和家父研讨一个丹方的配比,家父不好此道,介绍他去找左慈了。”
“丹方”孙策来了兴趣,不会是黑火药吧。他虽然一直没做相关的工作,却比较留意这些炼丹的道士。魏腾的兄长魏翱也就是魏伯阳就一直在他的关注之列,只是还没机会见面。他一直想着怎么把这些炼丹的道士往化学方面引,就像郤俭那样。郤俭也曾经是个炼丹的道士,现在却是研究染料的行家,为荆豫纺织业有不可或缺的功劳。“什么丹方”
徐数却兴趣缺缺。“记不清了,好像和点金术有关。”
孙策笑了。“下次他再来,你让他来找我,我对此略知一二。”
“喏。”徐数看了孙策一眼,见怪不怪。
两人一边闲聊,一边上了山,来到小院门前。徐岳站在门口迎接。他白发苍苍,也没梳理,简单地挽了一个髻,精神却不错,眼睛发亮,一见孙策就迎了上来,笑眯眯地拱手施礼。
“大王,臣摸到门径了。”
“说来听听。”孙策摸摸鼻子,有些无奈。“希望我能听懂。”
听徐岳讲算学可能是一场思维盛宴,也可能是一场痛苦的煎熬,全看你能不能听得懂,听懂了就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听不懂就是一桶浆糊,越听越懵。这个时代的算学术语和方法与他学过的数学完全不是一回事,他并不比别人有优势,算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还是偏后的位置。勉强比喻一下,就和奥数一样,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智商的。你能用方程解开那题,不代表你就能理解那种巧妙的思维方法。
他在数学方面显然没什么天赋。
“哦哦。”徐岳也清楚孙策的算学水平,没有展开来讲,直奔主题。“臣反复推演,发现这日月经行的轨迹可能不是正圆,有点偏心。按照这个思路,臣重新推演了现有的日食记录,发现今年九月初一可能有日食,就在……”
“等等。”孙策打断了徐岳。他对什么时候日食并不太关心,对他来说,日食就是一个天文现象而已,与人间没什么有关系。但徐岳发现日月轨道不是正圆,这个更有价值。
“大王”徐岳一脸茫然地看着孙策。
“有点偏心是什么意思”
“有点偏心……就是有点偏心。”见孙策笑得诡异,徐岳挠挠头,多了几分期待。“大王莫非……略知一二”
“没有,没有。”孙策有自知之明,他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椭圆公式都记不清了,就不献丑了,还是让徐家父子自己去琢磨吧。论智商,这父子俩绝对碾压他,更何况还有严畯和赵婴相助,推演出椭圆公式是迟早的事。
二千石的俸禄是那么好拿的吗
“你请我来,就是为了这个发现”孙策继续向里走。
“当然不是,臣刚才说了,今年九月可能有日食。大王,就五行灾异而言,日为君主,月为臣妾,日食就意味着强臣期主或者后宫干政。大王,你别急啊,臣知道你不信,臣也不信,可是信的人也不少,早点知道,有所预防也是好的,对不对
第2019章 孤寡与家人
历史上,说起古都,长安与洛阳绝对榜上有名。建都长安还是洛阳,一直有争论,在很多时候甚至并列,以东京、西京对称。但让人无奈的事,任何一方都难以长久,没有一个城市能长时间的作为都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