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海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尚南山
“那……还是算了。”赵阳一哆嗦,银子再好赚也不能拉下脸当仆役啊,他可吃不了这苦头。
打发走赵阳后,况且关好门,打开橱柜,先拿出那个密封的盒子。
他打开后,却见里面平放着三个锦囊。
他顿感啼笑皆非,这是什么意思,锦囊妙计?
皇上什么时候跟曹操学上了,大将出征前先发个锦囊妙计,到时候拆开了按计划行事。
他没敢拆开锦囊,又打开密封的密旨,看过一遍后脸色阴晴不定。
他没猜错,皇上给他的三个锦囊的确就是锦囊妙计的意思,是让他在有突发情况时拆开。
他再次检查三个锦囊,这才发现锦囊上绣着甲乙丙的数字。





大海商 第二百八十八章 密旨杀气腾腾
密旨不是皇上的亲笔,而是秉笔太监的手迹,况且看过秉笔太监的字迹,所以认得。不过下面盖的却是皇上自用的小印玺。
皇上有很多玉玺,颁发正式圣旨时用的最广泛,为人熟知的也是这枚,不过皇上个人信件或者密旨用的都是不同的印玺。
这道密旨由秉笔太监书写,并不说明不是皇上的意思,恰好相反,秉笔太监想要伪造皇上的字迹轻而易举。一般哪怕是给大臣折子上的批复也都是由秉笔太监执笔,皇上只是口述,只有给张居正、高拱的私人信件皇上才会亲自动笔。
私人信件和密旨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如果一定要区分的话,只能说皇上亲笔书写的叫手诏,不是皇上亲笔写的就叫密旨吧。这种区分也不是很合理,毕竟皇上也是人,有时候也是很有人情味的,跟亲王、朋友和老师通通信不能称之为圣旨或者密旨,那就是正常的信件。
密旨只有寥寥几行,却充斥着一股浓浓的杀气,警告况且只有遇到性命关头才能一次打开一个锦囊,如果没有性命攸关的事,绝对不可以私自拆开锦囊,否则杀无赦。
锦囊的事不能让任何事知道,一旦泄露出去,杀无赦。
密旨看过后即焚毁,不可保留,否则杀无赦。
连续几个杀字,不禁令况且毛骨悚然,多亏自己有先见之明,万一刚才没按捺住好奇心,拆开一个锦囊,现在就得赶紧逃命了。
该死的张鲸,怎么不先说一声,提醒一句也好啊。
他狠狠骂了几句张鲸,骂过后才想明白,张鲸根本不知道密旨的内容,也不知道锦囊的存在。
短短三行内容,却都是以杀无赦结尾,况且知道这可不是吓唬他,如果他犯了,皇上绝对不会饶了他。
他对那三个锦囊一点好奇心也没有了,赶紧收藏到怀里,装在平时自己装银票的那个大锦囊里,贴着自己的心脏。
以后这三个锦囊必须这样收藏好了,一步不能离身,哪怕是睡觉洗澡都不能摘下来。
他马上让人送进一个火盆来,然后把门关紧,把那道密旨放在火盆里烧掉,直到一点渣滓都没剩下这才放心。
前后忙了一阵,他不觉出了满身冷汗,真的是被吓着了。皇上自启用他以来,从来没有对他有过训斥,这次却是三个杀无赦,他感觉到好像尚方宝剑已经搁在脖子上了。
“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皇上跟高拱、张居正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他原来以为只是简单的缓兵之计,现在不那么认为了,皇上一定是在下一盘大棋,而他正是这盘棋中关键的一枚棋子。
张居正跟他再三保证这次秘密谈判以谈崩为前提,不会有任何个人安全问题,可是皇上这一道密旨和三个锦囊,显然是在警告他,这次出使危机四伏,结果无法预测。
张居正没有对他说实话!
张居正绝对不可能不知情,说不定皇上这一道密旨和三个锦囊,还是他出的馊主意呢。白莲教已经成了张居正的心病,他有可能使出令人难以想象的计谋。
“也许皇上和张大人合谋好了,把白莲教的人骗出来,扣留甚至杀掉。三个锦囊,则是想办法帮助出使的团队逃命?”
况且眼珠一动不动好像僵尸,脑子里却在飞速转动着,预想着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但一切似乎又不那么像。
良久,他苦笑一声。那些正在拼命争取想要出使的人,如果知道自己争的是送命的差使,不知道会不会吓掉下巴。
出使的秘密还真的是守住了,就连张鲸都不知道内情。这在朝廷可算是新鲜事了,朝廷就是个四处漏风的屋子,不管什么秘密都很过夜。
“你小子搞什么啊,打摆子啊,大热天的弄火盆干什么?”
况且叫人把火盆拿走后,赵阳又鬼鬼祟祟地进来四下查看着。
“没什么,有几份档案我销毁掉,免得我走了被别人看到。”况且故作轻松道。
“你骗鬼去吧,咱们第六卫就没有任何保密的档案。”赵阳不信。
他说的也是实情,第六卫并没有办什么案子,有些档案资料都是从刘守有那里调过来的,不用保密,至少在内部是如此。
“你就别多问了,好奇心太大会死人的。”况且皱着鼻子道。
赵阳也是没事闲的,见况且执意不说,也就算了。
中午,况且请刘守有喝酒,而且只请他一个人。
刘守有心里已经明白了几分,这是有什么机密的事要谈,不然不会只请他一个人喝酒,甚至不会请他喝酒,况且不喜欢宴请宾客这类事儿。
酒菜上来后,两个人闲聊着,都心照不宣,谁也不提即将出使鞑靼的事。
喝了几杯酒后,况且才压低声音道:“老兄,咱们锦衣卫在俺答王内部有没有自己人?”
刘守有一惊手一抖,酒杯里的酒都洒了不少。
“你问这个干嘛?”
他警觉地看着况且,好像况且在问他家宝贝都藏在什么地方似的。
“当然有用。”
“这个,是你自己问,还是上面让你问我?”
刘守有镇定了一下心神,指指天上。
“我自己。”
“要是你问的话,那我既不能告诉你有,也不能告诉你没有。”刘守有诡秘一笑。
“老兄,我也是咱们自家人,而且也是都指挥使,没权知道这些吗?”
“这个我也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刘守有还是模棱两可。
况且明白了,刘守有的意思是在俺答王的内部是安插了人的,不过他没法告诉况且,而且况且如果没得到上面的批准,他也不会把详情告诉况且。
“老兄,你给我密封一张纸,上面告诉我这些内容,如果我遇到紧急情况,没法脱身,需要这些人员帮助时就动用,如果没有出现危急情况,这个密封信件我回来后原封不动还给你。”况且道。
“你这次的差使还有危险?”刘守有看着况且的眼睛问道。
“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预防万一嘛,跟鞑靼打交道就得多几手准备,大漠上的人可不是像咱们这样通情达理。我不是为自己着想,而是为了带去的团队。”况且诚恳道。
况且来找刘守有实际上是试探,并没想真能拿到锦衣卫那些暗探的名单,毕竟这些是朝廷的绝密,他只是想试探下,皇上给他的三个锦囊是不是像他猜想的那样。
在敌人内部安插细作、探子的活儿,一般都由是锦衣卫操作,刘守有接管了锦衣卫总部,当然也就接管了这类绝密信息,如果皇上想用这些人做后手,刘守有就应该预先得到通知。
现在刘守有表现得很吃惊,况且却还无法确定他是不是在演戏,这家伙可是有演戏的天赋的人。
不要说刘守有,这次连张居正都在他面前演上戏了,他根本没法相信任何人。
刘守有脸上的表情很丰富,吃惊、有点震撼,有些不相信,还有就是为难,各种表情混合在一起,如果这是演戏的话,简直可以获表演大奖了。
“本来你这次要去秘密谈判,保卫的事应该由我们锦衣卫负责,可是上面有交代,不许我们插手。不过我听说这次双方都非常有诚意,对于秘密潜入京城的白莲教皇上都不追究了,这不就是朝廷的诚意吗?鞑靼那里不用说,这些年都在急着想开启互市,屡次骚扰边境也是以战求和,可是老弟你怎么一点信心都没有啊。”刘守有喝了一杯酒道。
“既然谈判就有可能谈成,也有可能谈不成,这都是正常事,如果真的一定能谈成,也不用秘密谈判了,直接在边关双方签订协议就是了。”况且道。
“这倒也是,不过只要双方都有诚意,无非就是在条件上讨价还价,不至于对你们造成个人威胁。”刘守有道。
“老兄,你也不跟你废话了,你就给我一句实话,我刚才要求的你能不能做到。”况且不想跟他磨叽下去。
“没有上面的旨意我做不到,老弟,你别见怪,这不是风险大不大的问题,而是要掉脑袋的问题。”刘守有也直接回绝了。
况且点点头,表示理解。
“老弟啊,这件事也不用这么办,只要你们到了塞外,咱们的人就会盯着你们,真到了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一定会出现。这个你可以放心。”刘守有笑道。
“真的?不用我主动联系他们?”况且似笑非笑问道。
“当然不用,你是锦衣卫的都指挥使,到了那里,咱们的人自然会主动联系你,接受你的指示。”
况且脑子里咔地一声,好像什么东西裂开了。
他心里暗道:皇上执意让我做全权谈判大使,难道就是因为我是锦衣卫的都指挥使?难道真跟这个有关系?
按说适合充当谈判大使的人有很多,他并不是合适的人选,皇上为何一定要他担任这个角色?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他虽然一下子还想不明白,却能确定一点:这可能是一次锦衣卫的特殊行动。
“哈哈,老兄,你这一说我心里就亮堂了,多谢老兄指点。”况且笑着跟刘守有碰了一杯。
刘守有惊奇地看着他,不知道他明白了什么。况且向来不是个好打发的人,既然他这么说了,就一定是真的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反正我啥也没说。刘守有笑着一仰脖子,干了一杯。




大海商 第二百八十九章 亦军亦商
况且要去塞外秘密谈判而不是冒险去刺探军情,最高兴的就是他的三个夫人了,在南京的正夫人石榴和老师陈慕沙自然更不用说。
况且一直在怀疑,这件事后面有没有老师的影子。他知道,老师可是坚持不懈地跟皇上要人,弄得皇上经常跟张居正诉苦,希望张居正以同窗的名义劝劝老夫子。
估计老师怎么也料不到这次谈判背后藏着机密,就连况且这个全权特使,现在也是知其一不知其二。
北京的三个夫人都想跟着他一起去塞外转转,理由是京城的夏天太热了,还是大草原上凉爽,这一点倒是事实,她们其实还是担心况且一个人没人伺候,生活起居不方便。
况且只好对她们说朝廷有规定,不许任何人带家眷,实际上也是如此。如果每位参与谈判的人都带着一家人,弄得跟旅游团似的,哪里还像什么判谈,直接成嘉年华了。
不过左羚还是不死心,铁了心要跟着他一起走,说是到塞外购物。
况且真是无语了,现在她占着一条商业街,还去什么地方购物啊,京城这么大,什么东西买不到?
随后他才明白,左羚是要去进货,大批量的采购。
第一大宗物品自然就是药材,现在左羚的圣济堂已经在北方几个省陆续开了分行,有的是自己派人经营的,更多的是加盟店。但凡圣济堂字号的药店,所有药品都是在她这里批发,总店享有紧俏药品的*权,分行每年必须缴纳一笔利润给总店。这也是况且想出来的点子,左羚却把这个点子发挥得淋漓尽致。
现在左羚面临的主要难题是药材不够,即便已经买下不少良田种植药材,但一时还供不上货来。况且在药方上决不马虎,什么药材需要几年年份,需要什么地域、什么土壤,甚至采摘季节都有明确的要求。况且对药效的要求近乎苛刻。
内地的药材虽然多,毕竟还是有些珍稀药材不产于内地,而是来自塞外,这些药材只能从中间商那里购买,价格高昂不说,还经常断货。
“你不知道那些人心有多黑,都是用一般的绸缎和瓷器甚至泥壶、泥碗就把那些药材换到手了,转过来就天价卖给咱们,还得看他们的脸色。这个气我是受够了。”
左羚还是第一次跟况且诉苦,一般的事她不会告诉况且,唯恐他一怒之下再带着人去把那些商人都抓起来。
“药材这一块好说了,可是你这单子上怎么应有尽有啊,还有兽皮、古玩、字画,牛羊肉这些,咱们没这些生意吧?”况且看着左羚给他列出的长长的单子纳闷道。
“怎么没有,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家做什么生意了,咱们可是有一条街,除了人不卖,什么东西都卖。”左羚得意道。
经她一提醒,况且才想起来那条街的买卖都是他的,真是大小生意无所不包。
他当时也就是强行霸占下来,随后的事都交给左羚管理了,根本再没问过,的确不知道自己家里都有什么生意。
“这些东西还不用银子来换,只要带去几十车的布匹、瓷器、盐巴这些日常用品,就能换来很多咱们需要的贵重物品,这买卖到哪里去做啊。”左羚喜形于色。
“带几十车?”况且有些犹豫不定了,这也太显摆了吧。
“东西换回来你也会喜欢的,鞑靼那些王公手里可有不少宋朝的古玩字画,那些当然得用银子买了。对了,他们也收银票,京城几家大钱庄的银票都收。”
“宋朝的古玩字画?真的?”况且动心了。
古玩他并不是很在乎,就是弄来也是要卖出去,不会放在家里显摆,可是宋人字画那可是他第一爱好,说什么也要想办法弄到手。
当初北宋首都汴梁被大金攻占,整个宫廷都被大金打包抢走了,如果宫殿有办法搬,估计也得拿走。南宋的都城杭州被蒙古人占领,古玩字画金银珠宝什么的,自然也是被打包抢走。蒙古灭掉大金,原来大金手里的那些宋朝宝贝也都换主了。
随后成吉思汗的子孙灭掉万国,积攒的宝物多不胜数,可以说当时大半个世界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甚至其他的无价之宝都落到了蒙古人手里。
苏东坡传世作品不多,就是因为宋高宗酷爱东坡字画,不惜重金在各地购买,民间的东坡字画基本都被高宗买到了宫廷里,最后自然也大多都落到了忽必烈手中。
“要是能买到东坡的字画、宋版书,再有几套宋瓷,那真是不错。”他的确动心了。
左羚得意地看着他,知道说别的打动不了他,只要一提古人字画,况且也会跟平常人一样生出贪欲。
“那就干脆多带些塞外人喜欢的东西,然后多换一些咱们需要的货物,银票也带一些。另外几十车太少了,要么不做,要做就做一票大的,弄上两百两车吧。塞外应该缺少药品,咱们那些不怎么紧俏、有大量存货的药品拿去跟他们置换药材。”况且想了想下定了主意。
左羚笑吟吟点头,心里也是佩服,她都没想过药品的事,其实塞外真是缺医少药,产药材不等于有好医生,更不代表能生产出好药品,即便在内地,大批量生产药品的也没有几家,还都是跟着他们圣济堂学的套路。
“二百车,会不会太多了?”
左羚听到两百车这个数字,还是吓了一跳,她可没敢想做这么大,就是几十车都是狮子大开口,准备跟况且讨价还价呢。
“没事,两百车只是打底,你要是觉得不够可以再加。”
“听说塞外也有土匪,车辆多了会不会太显眼,还是安全第一。”左羚担心道。
“没事,我让两府精兵都跟你去,扮作伙计,再挑选三千人马护送你们。”况且道。
“带军队,鞑靼那里能同意吗?”左羚就算再不知道国家大事,也知道官军只要到了塞外,就等于敌军了。
“他们会同意的,这些我来办妥。”
左羚听他说的蛮有把握,也只能点头称好,心里却是觉得有些不大现实。
他也想明白了,那些权贵家族幕后操纵跟鞑靼的谈判,不也就是为了多赚钱嘛,他们干得自己凭什么做不得,张居正不是告诉他嘛,他现在也是权贵中的一员了。
如果单单这些原因,他也不会下定决心,而是想到了其他方面,他要用这次买卖来掩人耳目,暗地里自己打造出一条退路来。
至于带军队进入塞外,按说是绝对不会得到鞑靼同意的,不过既然双方谈判代表在宣府关外交换完后,两军应该就暂时进入休战状态,鞑靼看在他这个全权谈判大使的分上估计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了。
再说了,三千人马在鞑靼人眼里还真算不上什么,如有战事,调用同样数量的骑兵足以消灭对方。鞑靼向来看不起官军在野外作战的能力,实际上官军也的确不擅长野战攻敌。常遇春那样的猛将在明初时如昙花一现,再无后人。
所以即便他以保护商人的名义让军队跟着,只要有所约束,不至于引起太大的纠纷,做生意就更不用说了,鞑靼不是天天嚷着喊着要求互市的嘛,现在他一边谈判一边做生意,等于就是开启了互市,鞑靼人自然不会反对。
考虑到这些,他才敢跟左羚大包大揽说没问题。
至于朝廷那里,也不会太干涉他。如果皇上追问,就说让这些人进去锻炼,熟悉塞外的地形地貌、作战环境,这个理由足够冠冕堂皇。
至于吃相难不难看,他就不管了,那些权贵家族早就捞取了足够的利益,还天天想着卖国呢,他至少是忠诚的吧。
他原本就无心做官,倒是想做买卖,尤其是做海外贸易,做一个最大的海商。
可是沿海、海上的形势太乱了,基本都把持在一些豪族手中,他想要从这些人手里切割这块蛋糕,等同于虎口夺食,必须要有足够的底气和自己的势力。
现在锦衣第六卫就是他的旗帜,手下两万精兵就是他的刀枪,他要一手持剑,一手行商,这才是他最理想的生活。
不过这三千人如何调配?到了塞外如何行动?这就需要全盘周密考虑,还要预想到各种可能的意外变化。
他要用这些人护送商队,其中的一部分人逐渐混入沿途各地,潜伏起来,准备接应整个使团安全回到关内。
自己这样想、这样做,是不是皇上想要的?
自从他想明白了这是一次锦衣卫的特殊行动后,他就一直在想该怎么做,能怎么做,却一筹莫展,他当然不会把自己和整个使团的性命都压在那三个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的锦囊上。
全权谈判大使?
这个全权一定有特殊含义,不是表面字义那样简单。皇上是想让他独立全权操作这次行动,根本不给提示,也不给任何帮助,就是想让他靠自己练出来的兵完成这次出使任务。
皇上是否真的这样想,他并不知道,但他既然是全权大使,应该也负有这次任务的全权,这应该毋庸置疑了。




大海商 第二百九十章 真假谈判
全权。
这两个字意义太重大了,况且原来没往深处想,他预先知道谈判根本不可能成功,这个全权大使当然就是糊弄人的,他有什么权利?只有说不的权利,那就等于把自己和整个使团的人的性命都交给了鞑靼人。这个权利真的是很奇葩。
他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还是皇上本来就是这个意思,反正他理解所谓的全权就是让他自己独立策划、完成这次任务。有本事就全部使出来,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锦衣第六卫成立时,皇上给他的任务就包括在塞外执行各种任务,刺探军情、绑架、暗杀甚至安插奸细、潜伏等等。
只是后来确定去沿海尤其是福建执行任务,他渐渐把这个目的淡忘了,以为自己以后主要的敌人是倭寇海盗、沿海豪族,现在看来他的理解显然不准确,塞外同样是第六卫的辖区。
刘守有接手的锦衣卫并没有这些任务,基本还是在京城内外活动,再就是奉圣旨去外省执行任务,回来后交差就行了,没有驻外任务。
表面上看,谈判是在两处同时进行,其实京城的谈判只是个幌子,为的就是跟鞑靼要人质,白莲教可以通过这个途径把他们的人合法接走,而在鞑靼王庭展开的谈判才是真正的谈判。这一点已经是双方的共识。
朝廷派遣全权大使去鞑靼谈判,已经是表达出足够的诚意,按说谈判达成的协议,哪怕签署了,也得拿回来经六部和内阁共同研究,同意后才能交给皇上批准。皇上批准后交给内阁复审,此时内阁如果感到哪些条款不合理,依然可以驳回重新拟定,最后内阁所有成员签字、掌印大学士盖印,再拿到宫里加盖玉玺,这样才算走完了全部的过程。
此次派况且担任全权谈判大使,就意味着他同时得到了皇上和内阁的授权,签字用印后条约就正式生效。
这当然是朝廷最大的诚意的表现,俺答王和赵全估计还会误认为朝廷是惧战,想要求和吧。
双方上层怎么斗智斗勇,况且不了解,他也不想知道,他只是知道了这次谈判最后的结果,他唯一的任务就是怎么把带出去的所有人安然无恙地带回来。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就得做好被杀头或者去放羊的准备了。
想明白了这些,他马上行动,第一个找到了张居正,他得探探口风。
“你小子又有什么事,是不是不愿意当这个全权大使啊?”张居正现在看到他就头疼,恨不得躲起来。
1...109110111112113...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