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尚南山
剩下的人里无一适合侦查此案,周鼎成只能负责跟宫里的联系,赵阳坐镇衙门还行,有贵族气派,足以震慑一方,但办实际事务就不行了,交代一件搞砸一件。
不过况且并没失望,既然对手抛出如此大的诱饵,肯定会继续出手,不会半途而废,他不用跟着线索去追查,静观对手出招就是,虽然有些被动,却也只能如此。
第三天,张居正又把他找去,交给他一张单子,上面列着这次谈判的注意事项。
况且看了一遍,心里也是吃惊,没想到朝廷和鞑靼互市涉及到如此多的内容,他原以为互市就是在边关内外开个市场,中原商人可以在那里销售各种内地商品,塞外商人也可以在那里出售马匹、牛羊和草原特产。
如果是这样,互市无非就是个超级集市贸易。现在看来,自己想得太简单了。互市最关键的谁来定价,大明朝廷必须将定价权全盘掌控在自己手里,才能掌握互市的主动权。
看过之后,他心里苦笑,难怪互市谈判举步维艰,其中不只是白莲教的问题,朝廷定的价格也是太高了,茶叶、绸缎的价格高出内地五倍有余,其他如食盐、瓷器、陶泥制品的定价也高得离谱,铁器采取限额供应制,数量很少,还都是民用品,除非鞑靼收购民用品回炉重新炼制马刀、箭矢。
“是不是觉得咱们的条件有些苛刻?他们也是一样,劣等马充作良马卖给我们,价格高了十倍,兽皮、牛羊肉、各种草药也都是如此,等你看过之后,就知道他们提出的条件了。据我估计,双方的条件应该跟多年前差不多。”张居正道。
“既然我是全权谈判大使,真的有签订协议的权利?”况且笑着问了一句。
“当然有,他们也会派出全权大使,甚至不排除俺答王亲自跟你谈,不过结果不用多想,在一个问题上他们不会答应,我们不会让步,那就是赵全的人头,只要赵全的人头能放在谈判桌上,一切都好谈。钱是赚不完的,朝廷可以让利,但不让事儿。”张居正两眼闪过一道亮光。
“鞑靼王庭派来的人,那个脑袋有我的脑袋值钱吗?”况且问道。
况且明白了,张居正依然咬住“赵全的人头”这个条件,那就真的没什么可谈的。有这个前提条件,他也就只有说不的权利。原来他还想,皇上有可能放弃对白莲教的强硬态度,谈判条件也就宽松了许多,现在看来这一点并没有变化。
他的出使任务尽管是张居正安排的,但一定是皇上的意思,张居正也不敢假传圣旨。
鞑靼派出的全权大使是否是重要人物,这一点也很重要。如果鞑靼有弃子的可能,朝廷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把他当作弃子扔在大草原,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怕你的小命丢了?放心吧,对方派出的人物绝对够分量,俺答王要是失信舍弃了,那个部落就得造反,俺答王也很难摆平。”
“那皇上不会为了让鞑靼内部发生叛乱,就把我牺牲了吧?”况且真的有些战战兢兢。
“你放心吧,决不会有这种事发生,只要我还活着。”张居正再三保证。
况且不是患上了被迫害恐惧症,而是他真的觉得自己这平步青云不是什么好事,就像是用饲料催起来的猪仔,不就是为了出栏屠宰吗?
如果用股票做比喻,他就是被庄家恶意炒作起来的垃圾股,从不为人知到直接飙升,而且看上去还没有个止境,目的不就是为了坑其他股民的钱吗?等圈钱的目的达到了,他这只垃圾股就会狂泻一气,一下子掉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
他跟张居正高拱能比吗?肯定不能。人家那是跟皇上同甘共苦十多年的交情,对皇上顺利登上大位功莫大焉,这种感情和交情是任何人都没法比的。现在位极人臣,执掌天下可谓顺理成章,没人感到意外,如果不这样,反而蹊跷了。
他跟皇上有什么交情啊,根本就没打过任何交道,唯一见过一次还是登基仪式上远远望了一眼,过后再没召见过他,全都是太监从中传话。说起来,他还不如刘守有呢,一个月总能见到皇上三两次。
若说皇上是秉承二龙不相见的规矩,他也不是龙啊,连条小虫都算不上,就是个蚂蚁吧。
对自己的因祸得福、一帆风顺,他是有足够心理戒备的,一直等着来一场火势,当然是越早越好,越小越好,可惜他做了很多祸,皇上都轻轻饶过了,最狠的一次也不过把他关在南镇抚司里反省了几天,过后立即官复原职,只是罚了三个月的俸禄。
那不算是祸事,根本折不掉他的因果,也就意味着还有更大的祸事在等着他。
他看《红楼梦》时,就有种感慨,前期贾府的鼎盛豪奢如烈火烹油,只是为了后期的悲惨做铺垫,最后则是风流云散,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他总感觉自己当上锦衣卫都指挥使后,跟贾府烈火烹油的场面很相似,可能比那还要多一份尊贵荣华,只是他一直低调生活,不刻意显摆这种豪奢罢了。
“你要先跟他们好好谈,不能上来就要赵全的人头,那样就显得太没有诚意了,等到最后再把这个条件提出来,作为签订协议的先决条件,而不是作为谈判条件的先决条件。”张居正又道。
先谈,然后又说不,根本就没打算真谈,这不是玩人嘛?
如果在边关外这么玩不要紧,身后有十几万大军做后盾,可是在鞑靼王庭这么玩,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大人,朝廷是真不把我的脑袋当回事啊。”况且真的有些心虚了。
“你放心就是,顶多谈崩,不会有任何意外发生。这一点我们有绝对的把握。”张居正安抚道。
事到如今,况且知道说什么都没用,自己就是个棋子,朝廷想怎么办,自己就得怎么办,但愿俺答王是个明白人,不会故意难为自己这个棋子。
接下来,张居正又拿出一张单子,是前面几次跟鞑靼谈判时,鞑靼提出的协议项目,况且看了一遍后,也是感慨,果然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都是狮子大开口。而且鞑靼因为可交易的商品数目不多,玄虚的就更狠了。
马匹、兽皮这些价格上的事还都是容易协调的,最主要还是在铁器这一块,鞑靼要求的数量太多了,朝廷答应卖给他们的数量不足他们要求的一个零头。
张居正告诉他,除了白莲教这一块是难以克服的谈判条件外,就是铁器这个项目了,朝廷在这一点上能让步的余地也很少。
“他们为何在铁器这一块比内地差这么多?成吉思汗时代,他们的铁器制造比内地要先进许多啊,回回大炮就是他们首先制造出来的。”况且倒是纳闷了。
成吉思汗征服万国,打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后世也没有可比的。日不落帝国也同样比不上。
那时蒙古人依靠的并不只是战无不胜的铁骑,还有一点就是铁器火炮的大量制造和应用,忽必烈攻打襄阳城几十年没能成功,最后用回回火炮一炮就轰塌了襄阳城的城墙,守军也就投降了,忽必烈这才打开了征服江南的大门。
大海商 第二百八十六章 退路真难寻
忽必烈时代的常规兵器也是很先进的,甲胄、刀枪、弓箭制造得很精良。况且看《元史》知道,元朝甚至有工匠靠先进的技艺封王的,也有靠厨艺封王的,这是人类史上独有的现象。
蒙古大军所到之处,只要是工匠手艺人都会放过不杀,至于读书人则是见一个杀一个,几乎绝灭了内地的读书种子。
后来一代宗师元好问专程到北京请忽必烈做内地的儒学大宗师,也就是儒学教主,忽必烈同意了,过后才放过江南的读书人不杀,此时北方的读书人基本快杀光了。
张居正笑道:“今时不同往日,他们已不是蒙古铁骑无敌天下的时候了,铁器制造这一块他们的确是一天不如一天,基本都是靠内地输出才行。至于具体原因我不是非常清楚。你如果有兴趣,不妨到了那里后找些遗老了解一下。”
接下来,张居正给他讲解具体哪一条能最低让到哪一步,对方的那些条件必须压低到哪个程度上,超过则不可接受,最好能达到什么条件等等。
况且一一记在脑子里,看样子不管如何都要好好谈几天了,最后再拿出那个先决条件,对方自然否决,自己就可以甩袖子休息去了。
“你要记住,最好把谈判时间拖长,拖得越长越好,在某个项目上,可以适当做些让步,给对方些甜头吃,在某个项目上又要坚决不让,让他们感觉你是在认真的谈判。进退都要讲究个火候,把握住细节的真实性。一味让步,会让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会一下子把条件压到底。一味的不让步,又会让对方感觉毫无诚意,也就没法谈下去了。”张居正开始教给他谈判技巧。
谈判当然有技巧,虽说不管怎么谈,实力才是谈判桌上最有力的武器,但是技巧还是能发挥巨大作用的,有时候自己在得利的同时又能让对方感觉占了便宜,这就是技巧。
同时还有各种心理战术,这一点就连张居正也教不了他,只能自己临场发挥。
“为何要用拖延战术,朝廷还要用谈判做什么大文章吗?”况且问道。
“这一点你就不用问了,反正你拖的时间越长功劳越大就是了。”张居正笑道。
“嗯,我拖的时间越长,俺答王就会明白自己上的当越大,火气也就会越大,最后倒霉的还是我。”况且苦笑道。
“这一点你不用多顾虑,俺答王这点度量还是有的,就算有什么火气,他会在战场上用,不会在你们这些谈判人员身上撒气。”张居正胸有成竹道。
况且无力地点点头,反正不管怎么说,张居正就是保证加保证。他相信张居正不会害自己,可是到了塞外,就超出他的掌控范围了,张居正拿什么来保证自己和其他随员的安全?靠想象力吗?
这些心里话他没说,只能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随机应变吧。
“朝廷对我们的安全还是另外有安排的吧?”他眼转一转,忽然想到这点。
白莲教能在京城安插人手,朝廷当然也能做到,应该会有防范措施。
“你不用问,当你们需要朝廷援手时,自然就会得到,这一点我可以保证。”张居正很郑重地说道。
“好吧。”况且不再说什么了,起身告辞。
回去后,他感觉脑袋比量米的大斗还大,晕晕沉沉的,感觉自己小命堪忧。
游牧民族有多大度量他不知道,反正那些人都有一个统一的特性,就是性格刚烈,一旦惹火了他们,就是不死不休。
这次谈判简直就是一场玩人的艺术,还要在自己手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最后鞑靼的反应已可预见,不当场杀了自己这些人都算有度量了。
假如谈判伊始就先抛出先决条件,也不过就是谈判破裂,对感情的伤害还不大,自己和随员活着回来的希望很大,但按照张居正的玩法,自己十有八九得交代在鞑靼王庭,扣押几年都算上天保佑了。
他把慕容嫣然和周鼎成找来,把这件事说了,让大家议一下。
“咱们得预先安排好退路,指望朝廷是靠不住的。”况且直截了当说道。
“在塞外全真教的势力是最大的,如果他们肯效命,问题不大,其他教派很难把力量辐射到鞑靼王庭。”慕容嫣然皱眉道。
“那就跟全真教谈谈看,不提谈判的事,让他们帮助安排好一条撤出的路线。”况且道。
“他们不会从命的,上次就跟他们谈过,现在也没有回答,再询问他们只是碰个软钉子。”慕容嫣然苦笑。
“你不是跟盐帮有关系吗?多安排些人手渗透进去,假装盐帮的人,万不得已抢也要把人抢出来。”周鼎成道。
“这倒是一个可行的办法。”慕容嫣然眼睛一亮。
“没用的。这次不是我一个人出使,有一个使团,我不可能扔下别人独自逃生,那样真就无颜见江东父老了。”况且哀叹道。
盐帮本来是一条绝好的逃生路线,如果他只是一个人潜入塞外,有慕容嫣然等几个高手贴身保护,再加上小君这个逃生专家,盐帮渠道就能发挥作用了,逃出鞑靼和白莲教的联手追捕不成问题。但现在是组团去跟鞑靼谈判,他还是全权谈判大使,怎么可能扔下组员自己逃命?
这种事他绝对做不出来,既然是谈判大使,也就对使团的所有人都有保护责任。
“怎么会这样啊?这个谈判一共多少人参加?”慕容嫣然惊讶道。
“多了,官员有十多个,每个人都有随从,加上仆役,怎么也得有一百多号人吧。”况且苦笑道。
具体人数他现在还不知道,但心里基本有数。
首先大鸿胪寺要派出两名官员,作为专门跟藩属国和外国打交道的大鸿胪寺当然要派人,随后礼部、户部、工部、兵部都有官员派出,因为许多项目是跟他们有关系的,都察院也要派人,目的当然是随团监察谈判使团的官员,回来好向朝廷汇报。
至于宫中是不是要派出一位太监,现在还没定。
大体上十多位官员是肯定有的,官员当然不可能独自上路,要有仆役在路上伺候,还要自带厨师、卫士等等。
况且更不用说,他也得带上一些护卫,当然纪昌这些护卫只是选几个充当仆役了,主要还是慕容嫣然师徒、苗天祥兄弟两个,勤王派那里会不会再硬塞给他几个人也不好说。
“七七八八的,这简直是一支小型军队了,若是跟鞑靼闹翻了,根本无法安全脱身。”周鼎成想想也头大了。
“真要到了那时候,我们也只能把你抢出来,保护你回到关内,其他人只好放弃了。”慕容嫣然实话实说。
“这样不行,我必须带所有人回来,我会是最后一个踏进关门的人。”况且毅然道。
“事情未必会发展到那一步吧,朝廷这里不也要扣押他们的人吗?不用说别人,那个白莲教大长老和圣女就足够分量了,白莲教决不会放弃他们的。”周鼎成道。
“问题是人家很可能有办法有路线逃出北京城,逃到关外去,我们在茫茫大草原上两眼一抹黑,一点办法都没有。”况且苦笑道。
这才是他最担心的问题,纷纷扰扰地全力抓捕白莲教的大长老和圣女,到头来连人家的影子都没见到,即便谈判时能有这些人做人质,又怎知这些人不会耍花招逃走?有那几家卖国的权贵家族在背后捣鬼,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难道谈判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吗?朝廷不是很有信心吗,听说鞑靼方面也很期待,派出了足够分量的王爷。”周鼎成问道。
“这次的确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谈判,但谈成的希望渺茫。”况且道。
谈判细节和张居正交代的一些事项他无法说出来,只能这样含糊回答。
“不管有没有希望,都得预先安排好退路以防万一,鞑靼不守信用可是出了名的。”慕容嫣然道。
“去问问你们上面的人,他们不是口口声声说什么绝对保护我的安全吗?这次到他们出全力的时候了。”况且斜着眼睛说道。
“好吧。”
两个人都只好答应下来,至于上面的人怎么回答,又能做哪些事情,他们就不知道了。
假如勤王派全力出手,在蒙古大草原上兴风作浪,这件事情并不是没有一点办法,但就看他们愿不愿意这样做了。
“朝廷既然是以谈判破裂为预期,那么他们有什么能力让整个使团的人安然返回?难道真的指望以人质还人质?”
慕容嫣然走后,况且仍在苦思。这个问题却始终想不明白,按说张居正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人,走一步看一步,到哪儿河脱哪儿鞋的做法不是他的行事风格。
朝廷方面一定有预案,应付各种突发紧急事件,也许是考虑保密,所有人都不让知道。
况且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出个眉目,只好不想了。不管什么方案,只有掌控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大海商 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道锦囊
慕容嫣然和周鼎成通过各自的渠道向上面传达了况且的意思,第一是况且想见掌权人物,第二是他们必须为况且不久的出使布置好退路。
传达过后,消息不会很快传来,甚至能不能有消息反馈回来都不知道。
况且早就习惯了,反正就当是走了一步闲棋,能发挥作用最好,不能也无所谓。
张居正跟他交代谈判细节后的第三天,张鲸来到第六位衙门找况且。
“小猴崽子,天上掉下来的美事,这回又砸到你头上了,大把的功劳等着拿,你是不是该谢谢我老人家。”
“谢您,这事跟您有关系?”况且翻了翻白眼。
“怎么说话哪,小兔崽子,虽说这事跟我关系不大,可要不是我经常在万岁爷跟前替你说好话,你能捞着这美差?”
张鲸也是老脸一红,这事真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就是想在况且跟前卖个好,可惜这兔崽子一点面子都不给。
“老大人,那能不能麻烦您老人家在皇上跟前说我几句坏话,把我这差使免了?”况且躬身一揖道。
“我说你个小兔崽子,别不知道好赖,这可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美差,跟你说,这几天那些大老爷的门槛都快被人踏平了,都是想来谋这份美差的。可惜万岁爷钦点了你,没人能改变万岁爷的主意。你回家多烧几炷高香吧,还在这跟我耍贫嘴。”张鲸指着况且的鼻子骂道。
“什么,还有人求这差事?”况且倒真是诧异了。
“怎么没有,这两天掌印大老爷、秉。
“对了,我这次来不是为你庆贺的,等你回来再为你庆贺。不过小兔崽子,不管有什么好事到时候别忘了我老人家,你也是个明白人。”张鲸指指点点道。
“哦,我明白,不就是有什么好事分您老人家一份吗?”况且笑着道。
“对了,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气。小子,我老人家本想陪你走一趟,可惜万岁爷说身边离不开我伺候,不让我去,我有个小侄子能不能当你的随员,出去见见世面。”张鲸脸色变得极快,跟况且挤眉弄眼道。
况且恍然大悟,原来是到他这儿找门路来了。
如果这是好事,他倒是不反对,他也不是不通人情世故,张鲸虽说见面就得骂他几句,对他还真是够好的,可是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啊?
“老大人,您想过没有,万一跟鞑靼谈不成,我们被扣押在哪儿呆个十年八年,或者几十年的怎么办,甚至说那些鞑靼一下子恼了,把我们这些人的脑袋都砍下来送回京城怎么办?您侄子多吗?”
“什么?这不可能。”张鲸急忙连连摇头。
“有什么不可能的,那些蛮子可不是讲道理的人,当初英宗不就被他们扣押了好多年嘛。您还是好好想想,这件事并不是一点风险都没有。”况且诚恳道。
“咦,听你这一说还真是的,不过这是两回事吧,英宗老祖宗那是交战时被俘才被扣押的,没有谈判被扣押这一说吧?”张鲸沉吟道。
他知道况且读书多,知识多,这一点他比不了,虽说他在宫里也跟着学士们学了不少,但跟况且这样的大才子还是没得比。
“这样吧,您那侄子,我就写在随员名单里,到时候真有什么好事也能摊上,要是万一出了差错,也没有任何风险,就是在我们走后,您得把那个侄子藏好,千万不能让人看见他,不然就是欺君之罪了。”况且想了想道。
“嗯,这样最好,还是你小子脑袋瓜聪明,等你们走后,我就让他回老家躲着,等你们回来再一起回京城。”张鲸听到况且这个主意,立时拍掌赞成。
现在他是怎么瞧况且怎么顺眼,况且这是真心为自己好啊。
宦官没有儿子,也就把自己的侄子当亲儿子养着,一般都会过继一个侄子接续自己的香火,但对其他侄子也还是有血缘亲情。
“好了,该跟你说正事了。”张鲸随之脸色肃然起来。
“还有正事?”况且讶异道。
“当然有,这是一道万岁爷的圣旨,我走后你自己看,千万不要让别人看见,这是万岁爷赏你的宝贝。”
张鲸说着,拿出一个密封的卷轴,还有一个密封的盒子。
“现在不能看吗?”况且接过那道密旨和盒子。
“不行,你自己看,我老人家也不能看。”
张鲸说完,又跟况且聊了几句怎么安排他那个小侄子的事,就带着人走了。
况且先把密旨和盒子锁在橱柜里,然后送张鲸等人离开。
“这位老大人又有什么事啊?”
赵阳等张鲸一走,就三步并两步地跑过来问道。
“没事,就是想要安插他一个侄子跟我去塞外。”况且笑道。
“哦,你不知道吧,现在太多人都想加入出使行列,那个,我能不能也跟你溜达一趟啊。”赵阳嬉皮笑脸道。
“二哥,这不是去找名妓吃花酒,你跟着我去干嘛?”况且苦笑起来。
“当然是做点小买卖啊,咱们这边有很多便宜货,运到他们那里就是真金白银啊,你拉一车布匹过去,拉回来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赵阳说着满脸都放光。
“得了,二哥,你别这么财迷了,你们侯爵府不缺这点银子花吧?”况且笑道。
“不是缺不缺的事,银子当然是越多越好,没人嫌多的。真金白银的还不算什么,那些鞑靼王公贵族手里可是有罕见的珠宝,要是换回来又赚一大笔。”
“这事你别想了,出使人选由内阁敲定皇上批准,我说不上话。”况且赶紧绝了他的念想。
“咱们第六卫不是有好几个名额吗?”赵阳还是不死心。
“只有我一个,剩下的都是仆役,你不会为了挣点银子甘愿当仆役吧?”况且冷冷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