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亚琛和劳联斯贝格连接线西北的费乔乌山上,最后一座灯标,正在孤独地亮着。
这已经是最后的了,再向前,看不到更多的,因为前面已经是比利时了!
这里,就是滑翔机的分离点,为了不让比利时军队发觉飞机发动机的声音,滑翔机将从这里开始单独滑翔,隐蔽地飞越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角。
但是,气象条件,给他们开了一个玩笑。
一直以来,这里都是刮东风的,他们属于逆风飞行,但是今天,出乎意料地是西风!
这样,成了顺风,结果,他们这一路飞来,比预计的时间提前了十分钟!
这样,就和总攻无法同步进行了,与此同时,因为顺风,飞机的高度太低,只有两千米左右,而按照预计,必须要有两千六百米,才能够让滑翔机以适当的滑行角度飞抵目标。
而现在,高度不够,他们不得不继续地向前牵引滑翔机,动力飞行多一段,就能够让滑翔机有更大的把握降落到那里。
要知道,这次他们的滑翔机,要无动力飞行近一百公里!
于是,容克-52运输机,在最后的分离点,并没有立刻放飞滑翔机,而是继续前进。
三台发动机在轰鸣着,而大堆的容克-52运输机的飞行,动静就更大了。
飞机飞越了国界线,向着荷兰上空,继续飞行。
“滑翔脱离!”继续向前飞行了十几公里,运输机终于完成了使命。
晃动机翼,告诉后面的滑翔机部队,在后面,熟练的飞行员们按动开关,绳索脱离。
脱离了绳索的滑翔机,就失去了全部的动力,全部靠着高度带来的优势滑翔着,由于顺风,他们的滑翔是非常的顺利的。
一架架的滑翔机,离开了牵引他们的运输机,踏上了他们的征程。
汉斯的后面,牵引的那架滑翔机,也脱离了,此时,天色还是漆黑一片的,但是,再过几分钟,东方就会发白。
脱离了运输机的滑翔机,向着预定的方向飞行,等到天亮之后,他们就能目视降落到目标上空,而就在这时,突然,下方传来了激烈的炮火声。
“轰,轰!”
随着炮火声,从地面到天空,划出了一条条的明亮的光线,那是高炮的曳光弹!
荷兰的军队,发现了这批飞机的到来,本能上,他们以为是轰炸机过来了,于是,所有的高炮,都对空开火!
探照灯,发出一束束的光束,向着天空中打来,如果被探照灯罩住,那飞机就麻烦了,后续会跟着高炮炮弹,将飞机撕裂。
一架容克-52运输机,相当不幸,它落在了探照灯的光束中,它歪歪扭扭地飞行着,做出各种摆脱动作,但是,对方已经盯紧了他!
己方的运输机,遭遇着风险。
看到这个情况,原本处于黑暗中的汉斯,顿时就做出了决定。
推动操作杆,斯图卡开始向下俯冲,随着速度的加快,固定起落架里,哨子的尖锐的声音,响彻云霄。
斯图卡,是斯图卡!
顿时,操作探照灯的荷兰士兵,就不镇定了,几年来,这种声音,在哪里响起,就意味着哪里要遭遇到可怕的轰炸!
怎么办?
如果这个时候关闭探照灯,他们肯定就安全了,黑暗之中,连高炮都只是在开火的时候才暴露目标,但是探照灯却是一直都在暴露自己的位置的。
但是,如果他们关闭了探照灯,那己方的高炮就成为了瞎子,无法干掉天空中的轰炸机了。
他们不能关闭,他们必须要坚持!
就在这时,啸叫声更加尖锐,接着,头顶几百米的地方,冒出了一团火舌。
为了牵引滑翔机,斯图卡没有携带炸弹,但是,他还有固定的机炮可以使用,当从天空中几乎垂直地俯冲下来的时候,他的攻击精度,相当地高。
“哒哒哒,”随着机翼上的火光攒动,一梭子的17航空机枪子弹,在探照灯阵地上,扫过了一条线,地面上,发出啾啾的声音,这条线动了半米之后,就和探照灯亲密接触了。
“嘭,”探照灯的玻璃被打爆,接着就是灯泡的破裂,随着灯泡破裂,探照灯黑了。
此时,无数的高炮,已经瞄准了那架被罩住的容克-52,几乎在要开火的瞬间,天空黑了。
死里逃生的容克-52运输机,快速地左转,离开了可怕的空域,加速返航。
此时的汉斯,继续向着地面上俯冲,扫射,只要有高炮的地方,就有他的出现!
当一门探照灯照射到了汉斯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向着探照灯俯冲,干掉对方!他娴熟的对地攻击技巧,将地面的探照灯兵们彻底地打怕了。
一架轰炸机,居然让整个高炮阵地都瞎火了!
此时,运输机全部离开了荷兰领空,而滑翔机,还在继续向前飞行。
这里的高炮声,也惊动了,埃本-埃马耳要塞的里面的守军。
对他们来说,这是个不眠之夜。
自从德国人的入侵计划被截获之后,德国人想要穿越比利时来进攻法国的计划,就算是泄露了,而作为比利时最重要的要塞,更是德国人打击的重点。
虽然比利时依旧对和平抱有希望,部队也做好了准备,而守在这座要塞里面的,是律属第7步兵师的1200人的防守力量。
他们对守卫这座要塞,还是充满信心的。
全部人员均可处于距地面25米以下的掩体内,并备有可供长迫使用的饮水、食品以及大量弹药。除非是巨大的400毫米以上的舰炮,才能摧毁这座要塞。
此时,要塞的指挥官桥特兰德少校,正在倾听着远处的防空炮火的声音,对他来说,这是战争即将打响的一个信号!
“注意,德国人的轰炸机可能会过来。”桥特兰德少校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其实,这种夜间的轰炸,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效果,毕竟,黑暗中的轰炸精度太小了,虽然外面的天色马上就要亮了,但是己方这里还有高炮,天亮之后,高炮就能对付对方的轰炸机了。
在防空方面,他们不需要考虑太多,和其他的要塞一样,他们最重要的,是对付敌人的地面部队。
他不知道,自己这次是大错特错了。
第三帝国 第四百四十章 勇者无敌
当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罗斯的眼前,已经出现了那座巨大的要塞。
他们的行动,时间刚刚好!天蒙蒙亮,可以目视找到己方的目标,同时对手还没有任何的防备!
而且,罗斯的滑翔机,虽然经历了两次起飞,但是第二次是靠斯图卡轰炸机来牵引的,他们的飞行高度更高,飘过来的时候,用的时间更短。
所以,这架飞机,是第一架先飞过来的。
当然,也就是前后脚的事,其他的滑翔机,几乎就跟在他们的后面。
起飞的时候,他们需要靠机轮,而当他们开始脱离飞机之后,机轮就被扔掉了。
这个机轮,会增加额外的阻力,导致飞行速度衰减过快,同时,他们也不能依靠机轮降落。
机轮需要跑道,而且要足够长,目标根本就没有那么宽大,所以,他们只能采用非常规的降落方式!
“注意,要降落了。”滑翔机没有动力,没有任何的声音,罗斯的声音,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从这里,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了要塞的顶部,那里有长 900 米、宽 700 米的面积,地势开阔平坦,此时,上面杂草丛生。
如果有机轮的话,900米的长度根本就不够,而现在,扔掉了机轮的 dfs 230 滑翔机,机腹下面,是坚固的重型滑橇,可以说,这次的降落,是一次完全的硬碰硬的降落。
为了进一步减小阻力,滑橇上还缠绕了大量铁丝,这是在起飞前临时增加的一种措施。
降落的时候,撞击力是非常强大的,得到了罗斯的提醒之后,机舱内的所有人,都抓紧了自己身边的握把。他们在等待着那最后的降落的到来。
高度有些高,为了能降落上去,罗斯不得不向下推动操作杆,改为俯冲,进行陡角度快速俯冲!这样才能在很短的距离内着陆并停稳。
那个平台,越来越大,此时的罗斯,全神贯注,如果无法降落到上面,没有动力的滑翔机,是无法再次复飞重新降落的。
一定要准确!
作为优秀的滑翔机的飞行员,罗斯相当有把握,在训练中,他能够达到降落在目标圆心周围20米的空间内,这是相当精确的。
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继续下滑!
那个平台,越来越大,罗斯已经能够看到顶部那随风飘扬的小草,接着,他就感觉到一股巨大的撞击的力道传来。
滑橇已经和要塞顶端的平台,亲密接触了!
硬碰硬的降落!滑翔机凭借坚固的钢管结构的机体,承担了这次的碰撞的冲击,下方的滑橇,在平台的顶端,划出了两条印记,下面的小草,支离破碎。
滑翔机在继续向前滑行,速度越来越慢,终于,停下来了!
一次成功的降落!罗斯将滑翔机,停到了平台的顶部正中心,误差几乎只有两米!
“快,快,快!”威其格中尉大声地喊着,他看着自己的下属,端着突击步枪,从滑翔机侧面的开口处,鱼贯而出。
数年前,莫斯科阅兵式上,苏联的空降兵从天而降,给其他的国家的军事主官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各国纷纷开始建立了空降部队。
但是,德国却在思考。
德国军方经过多次演练后得出结论,在突袭一个范围较小的战术目标时,利用轻型突击滑翔机实施机降比使用降落伞进行伞降具有更大的优势。
因为伞降太慢了,伞兵在从空中缓缓飘落到地面的过程中需要很长时间,处于被动挨打状态,容易造成伤亡。
既便平安着陆,也会因为降落地点分散难以快速集结形成战斗力。再加上伞兵还必须卸除降落伞、寻找分开投放的武器装备,其花费的时间相当长,容易贻误战机,使得突袭的效果大打折扣。
空降兵,看起来从天而降,相当有气势,实际上他们的战斗效能并不高。
但是,使用滑翔机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伞降的最大问题就是太分散,而滑翔机,却是可以精确定位的,他们很容易降落在目标附近。
另一个优点,就是只要着陆,全副武装的空降兵就可以立即跳出滑翔机投入战斗。而且,他们在滑翔机里面,可以携带比伞降更多的武器!
伞降的话,运输机得飞到目标上空才行,有巨大的噪音,而滑翔机没有发动机产生的噪音,如果在夜间发动攻击,可以在敌人全然不知的情况下悄悄地抵达目标地区,从而达到近乎完美的奇袭效果。
这个时代,其他国家还没有重视滑翔机,德国的空降兵们,却利用它创造了一个奇迹!
当东方的天空刚刚发亮的时候,德国的突击分队,已经来到了最紧要的埃本-埃马耳要塞的顶部,他们鱼贯而出,而在他们的前面,一名比利时哨兵,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看着这些从天而降的德国人。
他已经懵了,就在这一刻,他的惊讶占据了他的头脑,他没有想到,德国人居然能够乘坐这些铁鸟而来,这简直就是在做梦一般。
以至于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发出警报,德国的突击队员,就从滑翔机上冲下来了。
“哒哒哒。”德国士兵手里的突击步枪,一个短促的射击,6.8毫米的子弹,就将他给扫倒了,当他的身体向后仰倒的时候,他才突然惊觉,战争,已经开始了。
后面,一架又一架的滑翔机,以相当惊险的动作,从天空中降落下来,与平台发生碰撞,加速,停止,当刚刚停稳的时候,上面的德国士兵,就鱼贯而出。
“不!”一名德国士兵喊道,他看到了后续下落的一架滑翔机,在一阵侧风的影响下,居然向着平台的一侧就要滑脱了!
这种时候,飞行员使劲压操作杆,在剧烈的碰撞中,滑翔机降落,继续向着平台的边缘滑行,前端,已经从平台上端悬空了,还好,停下来了。
里面的士兵,快速地跑出来,他们丝毫不在乎刚刚在死神边缘走一遭,他们只记得自己的任务!
第三帝国 第四百四十一章 瓮中之鳖
“轰!”巨大的爆炸声,在要塞的外面响起,要塞内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空腔,让这个声音听起来更加的震耳欲聋。
怎么回事?要塞指挥官桥特兰德少校立刻就知道情况不妙,他大声地喊着:“快,出去看看!”
不是轰炸,外面没有轰炸机那特有的轰鸣,同时,也不是炮击,没有什么大炮能打这么远,那应该是什么?
没有人知道。
现在,他们需要立刻出去看看!
一名排长,向着要塞的通道跑去,但是,当他快速地跑到那里的时候,顿时就是脸色发白,该死!
这个通道的出口,被无数的石块和土壤给堵住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想到了什么,这是有人在外面,制造了一次爆炸,人为地将通道的出口给炸塌了!
埃本?埃马耳要塞固若金汤,它的炮兵火力可控制艾伯特运河和马斯河16公里之内的所有渡口。
整个要塞建筑在一个花岗岩的小高地上,它的东北和西北面几乎是垂直的断崖峭壁,高约40米,水势滔滔的艾伯特运河流经崖下,南面横隔着宽大的反坦克壕和7米高的防护墙。
要塞的各个侧面都被所谓的“运河带“和“堑壕带“包围着,并筑有钢筋水泥碉堡,里面配有探照灯、60毫米反坦克炮和重机枪。
这是一个精心设计建造的堡垒群。通过长达4.5公里的地下坑道,把炮台、转动式装甲炮塔、高射炮阵地、反坦克炮阵地、重机枪阵地等巧妙地结合起来。
靠着强大的各种武器,加上储存了可以支撑半年之久的弹药、淡水和食品。重兵把守下,整个要塞牢不可破。
如果动用地面武器,哪怕就是那些骄傲的黑豹坦克,也会让德国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才能够占领这里。
但是现在,攻击方式改变了!
从要塞的顶部突破!
10架滑翔机,将80人的小队成功地带到了要塞的顶部,下来之后,他们如同猛虎归山一样,按照原定计划攻击。
攻击什么?
当然是连续快速地逐个对炮塔、碉堡、坑道口进行破坏!
如果是伞兵下来的话,他们根本就无法携带大量的炸药,但是现在不同,他们乘坐滑翔机下来,同时带来了大批的炸药!足足有两吨半!
“哒哒哒。”突击步枪向着对面扫射,几名比利时士兵就被扫倒了,然后,他们快速地将炸药布置在坑道口,跑到安全的位置,引爆。
“轰!”在巨响之中,坑道口塌了下来!
关门打狗!
这里的工事相当坚固,出口不是很多,只要将出口全部炸毁,要塞的守军,都就会被困死在里面!
一名名的战士,脚下生风,跑到了训练过很多次的目标前面。
这座要塞,最大的武器就是安装在转动式装甲炮塔上的120毫米火炮,几乎具有全向的射界。
干掉这些炮塔!
工兵快速地把炸药安置到了炮塔的外面,然后巨大的爆炸声再次传来。
为了用炸药能够炸开要塞,他们专门研制的锥孔装药炸药包,可以穿透3米厚的混凝土!
在剧烈的爆炸声中,这个炮塔就被干掉了。
训练有素,速度很快!
炸毁了这里,他们继续跑向下一个炮塔,但是,当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就感觉到不对劲。
这里的直径5米的装甲碉堡,看起来很薄弱啊?
“这是铁皮做的假模型,不用管它!”威其格中尉喊道。
在以前的训练中,他们只能是以航空拍摄的照片为基础,制造了个一比一的模型用来训练。
在照片上,他们认出了一些假炮塔,,但是,还是有一些假炮塔成功地愚弄了他们。
假炮塔上不必浪费弹药,现在必须要尽快解决!
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响了十分钟,在这十分钟之中,第1分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他们炸毁和破坏了要塞顶上的所有火炮和军事设施,控制了要塞的表面阵地。
而此时,在要塞的内部,桥特兰德少校无比愤怒。
现在,他们看不见外面情况,但是,一个个巨大的爆炸声让他们清楚,顶部肯定出现了状况,己方的那些装备都被摧毁了。
但是,他们没有办法!
所有的通道口,都被堵住了,他们被困在这里面了!
“快,快,快!”桥特兰德少校大声地喊道:“赶紧把通道打通!”
现在,要塞内部的比利时士兵们,都在忙碌地用手,用铁锹搬动坑道口的那些下落的水泥块和泥土,希望可以把通道重新打通,他们可以冲出去,与不知道怎么出现的德国士兵打仗,将德国人干掉。
但是,进度太慢了!
完成了控制要塞顶部任务的威其格中尉,抬头望着远处,其余的三个分队,也正在紧张地执行着他们的任务。
埃本?埃马耳要塞是被人工开凿的运河包围的,但是,毕竟还是要有正常的交通才行,所以,在西北侧艾伯特运河上有坎尼桥、弗罗恩哈芬桥和费尔德韦兹尔特桥三座桥梁,是由东向西越过运河的必经之途。
夺取要塞,不算完成这次奇袭,必须要夺取了那三座桥梁,才算是圆满地完成任务!
所以,攻击的第一梯队,分成了四个分队,除了威其格中尉的第1中队之外,还有三个。
第2分队代号“水泥“,96人,与科赫突击部队指挥部一起,使用11架滑翔机,任务是夺取弗罗恩哈芬桥。
第3分队代号“钢“,92人,使用9架滑翔机,任务是夺取费尔德韦兹尔特桥。
第4分队代号“铁“,90人,使用10架滑翔机,任务是夺取坎尼桥。
他们必须要快!毕竟,比利时人早有准备。
每座桥梁由1个班防守,人数不算多,但是,为防止万一,他们早就在桥墩上安放了炸药,随时都可以对桥梁实施破坏。
现在,这边的战斗结束了,威其格中尉才有时间去关注一下那边,他只看到了那些滑翔机,都落在桥的西端,而没有枪声传来。
他们从哨所背后出岂不意地向桥梁猛扑过去,守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夺取过来了!
暂时胜利了!
威其格中尉默默地点燃了一支烟,他知道,这次奇袭的任务已经结束,但是,最艰苦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第三帝国 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我开炮(加更)
当东方露出第一抹白光的时候,整个欧洲大地上,都陷入了战火之中。
上千架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从德国的各个机场起飞,突然对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机场、铁路枢纽、重兵集结地区和城市进行猛烈的轰炸。
5时30分,在北海到马奇诺防线之间的300多公里的战线上,德军地面部队向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揭开了入侵法国的序幕。
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有多种说法,比如是从入侵波兰算起,还是从入侵捷克?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以前的战争,都是小规模的,而现在,入侵法国,终于变成了大规模的战争,因为,这是欧洲大陆上最强悍的双方的较量!
其中,进攻最猛的,就是德军b集团军群,首先以空降部队对荷兰和比利时境内的重要桥梁及要塞设施实施了袭击。紧接着,b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趁乱发起了猛攻。
一时间,荷兰和比利时惊慌不已,尤其是比利时,刚刚开战,他们最信赖的,最引以为自豪的要塞,就落入了德国军队的掌控之中!
绝对不能让德国人得逞!
就在埃本-埃马耳要塞被德国人占领之后,比利时军队的反击,也随即就开始了!
这里毕竟是比利时人最可靠的要塞,其重要程度,堪比马奇诺防线。
在整个二战的历史上,马奇诺防线赫赫有名,但是埃本?埃马耳要塞却很少被人知道,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国人夺下这座要塞的成本太低了。
四百名乘坐滑翔机的士兵,就占领了这里,这让当初拍着胸脯说要塞固若金汤的比利时高层,大跌眼镜。
同时,四周的军队,也开始快速地向着要塞运动,在德国的主力部队推进到这里之前,他们必须要赶走这里的德国士兵!
在要塞的内部,桥特兰德少校通过电话,向着后方紧急地呼叫:“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现在,要塞内部的守军,面临着相当困难的选择。
守军损失不大,只有几十名落在外面的士兵的死亡,主力还在,但是,他们却没有战斗的能力。
不是没有意志,而是没有办法,因为守军在要塞里面,而德国人在要塞顶部,当所有的通道口都被破坏之后,要塞内部的守军,想要出去战斗,都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怎么办?
在这种时候,桥特兰德少校没有顾忌自己的生命,向着后方在紧急地呼叫,开炮!
其实,没有多大的危险,因为己方的要塞是相当坚固的,能顶住己方的火炮的攻击,同时,己方的要塞顶部,那些德国人,是暴露在外面的,正好用炮火轰击他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