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但是现在,局势有很大的不同,关东军的第1坦克团,已经全面换装了最新的坦克,他们有很大的信心!
第三帝国 第四百三十五章 夜麻雀和猫头鹰
历史上,诺门坎战役的失败,和很多因素有关,其中,装备是一个重要方面,当时的苏联,已经有了各种先进的坦克,而日本,还是只有十吨级的坦克,虽然他们也把这些坦克叫做中型坦克,但是其实就是西方的轻型坦克而已。
这种坦克,想要和苏联的坦克对战,当然是很吃亏的。
历史上的这个时代,日本主要的装备是89式和97式坦克,哪怕是97式坦克,才仅仅15吨而已,根本无法和苏联的坦克对抗。
但是,在这个时空中,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前几年,23师团的小松原道太郎中将带队的,参观了德国的坦克,对这种先进的坦克,他们赞叹不已,于是,从德国开始了订购。
他们本来打算只订购一辆样车的,加上设计图纸,德国方面开价100万马克,这已经是个相当逆天的数字了。
但是,岛国人还是乖乖地照付了,岛国人需要黑豹坦克。
但是,当他们将黑豹坦克的设计图纸,和样车,全部弄到岛国来了之后,却发现己方的工艺不过关,导致产量低下。
于是,他们不得不继续向德国求助,结果,继续以80万帝国马克一辆的价格,购买了100辆的黑豹坦克,全部装备给了关东军。
与此同时,就在今年的时候,他们的坦克制造工艺终于过关了,以德国的黑豹2坦克为原型,他们开发出来了自己的坦克,而且,采用了新的命名规则,叫做一式坦克。
这种坦克,其实和后世的四式坦克已经很类似了,从整体上看,到处带着黑豹坦克的影子,简直就是直接将黑豹坦克的设计拿过来用了。
当然,其中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发动机方面,他们改进了自己现有的发动机,搞出来了v型12缸风冷柴油机,最大功率412马力,也算是够用了。
而在坦克炮方面,对德国现有的50毫米坦克炮,也认为威力不够大,直接采购了博福斯公司的75毫米高炮,塞到了自己的炮塔内。
这种新的坦克,性能上,绝对超过了苏联的坦克,靠着这些先进的武器,他们信心满满!
岛国人怎么打仗,希瑞克就不管了,总之,希瑞克知道,岛国人的武器已经比历史上更加先进了,所以他们肯定会比历史上打的时间更长!
拖住苏联人!当苏联人发现在远东的威胁之后,苏联人还敢在西方再开启战端,来抢德国的地盘吗?
只要斯大林没有疯,就应该知道,绝对不能再找德国来挑衅了。
这样的话,德国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西进了!只要快速地打下法国来,苏联就应该知道,向德国挑衅,是绝对错误的。
只有德国主动进攻,苏联不敢主动来打德国!什么大雷雨计划,统统吃屎去吧。
而且,不仅仅是东部,希瑞克还在西方,给苏联找了点事,芬兰,现在和苏联的摩擦,也越来越大了,东边打岛国,西边打芬兰,苏联还能腾出手来给德国找事?
只要远东战火一起,帝国,再也没有后顾之忧!
希瑞克终于没有任何担心了,签署了正式命令,挥镰行动,从今晚开始!
命令迅速地传达到了前线,接到了命令之后,强大的党卫军装甲师,再次地出动了。
阿登高地位于比利时东南、卢森堡北部和法国东北部的森林台地。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可以知道,这里自古便为中欧战略要地,由于这里多森林,又称阿登森林。
在森林之中,大部队的前进是相当困难的,步兵已经很困难了,就不用说装甲部队了!
任何人都不会想到,利用装甲部队来穿越阿登森林,这绝对是一个异想天开的主意。
同时,也是最接近成功的一种方案!
计划是曼施坦因提出来的,同时也是曼施坦因为首的一些激进的参谋们制定出来的,但是,真正承担这个任务的,依旧是古德里安,是党卫军装甲师!
最艰难的战斗,都要交给党卫军来打!
历史上,承担穿越阿登森林地区的,就是古德里安,只是当时他带领的主力是第19装甲军,而现在,他带领的是党卫军装甲师,战斗力更是无比逆天。
第一装甲师依旧处于行进队列的最前方,他们的前面,就是小国卢森堡。这个弹丸之地的国家,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
师长约瑟夫-迪特里希,坐在一辆坦克上,此时,他的坦克部队,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的换装。
坦克其实还是原来的坦克,一水的黑豹3,只是在局部进行了改进,比如,在坦克炮塔的顶部,多出来了一个大的圆形的探照灯一样的东西。
这个东西,耗电量相当大,为此,黑豹3坦克的发动机也进行了改进,换装了功率更大的发电机,用来带动上面的这个大“探照灯”。
虽然叫做探照灯,但是,这个东西本身并不发光,或者说,它发出来的光,肉眼是不可见的,因为它发射的是红外线!
只有用特殊的接收装置,才能够接收到红外线,这就是车长前面加装的图像转换器,利用这种装置,就可以在夜间看清前面的一切了。
这些装置,都是最秘密的,到目前为止,由于产量有限,只装备给了武装党卫军的装甲师。
代号夜麻雀,是这个时代的德国为了打赢战争而开发出来的一套跨时代的系统!
在这个时代,坦克的瞄准,都是目视的,夜间的坦克作战是不可能的,而夜麻雀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切,这将会给德国带来全新的优势!
在漆黑的夜间,利用这套系统,也可以看清前面六百米的距离,不过,夜间作战的话,这个距离还是太近了,所以,伴随着夜麻雀系统,还有一个猫头鹰系统。
这相当于是一个更大的探照灯,想要看得远,那就得用更大的手电筒!这个猫头鹰系统,是装在一辆轮式步兵战车底盘上的大的探照灯,功率是单车的十倍,可以照到前面一千五百米的距离。
所以,实际使用中,数辆装备夜麻雀的坦克,伴随一辆猫头鹰系统,就可以让他们在作战中,更加轻松。
而现在,有了这套系统,他们也能在夜间快速推进,比如现在!
“全师注意,按照原定计划,前进!”当接到了古德里安的消息之后,迪特里希的声音,在无线电里面响起,前进!
一辆辆的坦克,发出隆隆的声音,柴油引擎在轰鸣,简单地预热之后,顶部的红外大灯,就打开了。
第三帝国 第四百三十六章 郁闷的汉斯
简单地说,其实这个时代的夜视仪原理是很简单的,就和手电筒照路一样。
手电筒发光,照到前面,反射回来,眼睛就看到了。
只不过,手电筒的光,别人也能看到。
所以,就要换一种光,也就是红外线,这是人眼看不到的,但是可以被接收装置接收到。
此时,在最前面的一辆坦克内,坦克手崔格踩动油门,听着后面的发动机那特有的声音,接着,他松开离合器,坦克开动了。
他的前面,就是驾驶员的观察孔,他睁着自己的眼睛,向前面看,但是,仅仅能看出十几米去,远远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继续加速,前进。”耳机里传来了车长库特-?内斯佩尔的声音,他说道:“我们的前面就是道路,放心大胆地开!”
夜视仪,是一个新生事物,产量相当稀少,也只有一向善于钻研技术的古德里安,才会把自己的装甲师配备这些夜视仪。
同时,现在的夜视仪很简陋,只有车长具有接收装置,其他的炮长,驾驶员,还都处于两眼一抹黑的状态,也就是说,他们必须要完全地信任车长。
内斯佩尔尽职尽责地指挥着自己的坦克,快速地向前开动,而在他们的后面,一辆辆的坦克,跟着开动了起来。
每隔几辆坦克,就会夹杂着一辆步兵战车,车,绝对是由德国方面主导的,坦克,飞机,大炮,几乎很多技术都是来自德国。很多都是德国首先开始应用的。
比如,滑翔机!
和飞机相比,滑翔机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动力,完全靠从高空中下来,不断地消耗势能,最终落地。同时,由于没有动力,滑翔机可以用过就扔,不用担心成本。
同时,因为没有动力,滑翔机在飞行的过程中,几乎是不会发出任何的声音来的,可以起到突袭的作用。
第三帝国 第四百三十七章 牵引绳断了(加更1)
一战后,德国被禁止研发军用飞机,于是,滑翔机的运动就兴起了,通过滑翔机,德国培养出来了大批的滑翔机飞行员,其中一部分,被收纳进入了空军。
只是,在此之前,还没有将滑翔机应用到实战中的例子,现在是第一次!
望着这架滑翔机的起飞,汉斯的眼睛里是相当的羡慕的,现在,汉斯已经成为了斯图卡轰炸机最优秀的飞行员,所以,他有时也被叫去进行战术研讨。
虽然他们没有明说,最近几次的战术研讨,都是瞄准比利时人的埃本-埃马耳要塞的,汉斯知道,这次他们出击,肯定是去突袭这座比利时人最重要的要塞的!
如果自己能去就好了!汉斯郁闷地看着这些滑翔机部队,需要等到他们起飞之后,腾出跑道,自己才能够起飞!
一架容克52运输机,轰鸣着,几乎到了跑道的尽头,才拉起来,而在它的后面,那架滑翔机,在运输机拉起来之后,继续飞了几米,跟着晃悠悠地起飞了。
滑翔机,可以从山坡上飞下来,也可以在运输机的牵引下起飞,而在作战中,运输机牵引是最主要的方式。当进入战区之前,抛掉绳索,运输机返航,滑翔机独自飞过去作战就可以了。
看着这架运输机起飞,汉斯羡慕得流口水,埃本-埃马耳要塞,想想就让人心醉啊!
一战后,西欧各国为防御德国侵略,在与德国相邻的边境上都构筑了筑垒防线,其中在荷兰为哥雷比-起尔防线;在比利时为艾伯特运河防线;在法国为马奇诺防线。
这三条防线自北而南,互相衔接,连绵数百公里
其中,法国人的防线,修筑得最好,毕竟,法国和德国已经结成了死仇。
而比利时,就不是太多的在意了,同时,也为了节省,比利时干脆搞了一条艾伯特运河,专门为了防止德国经由比利时发动进攻而修建的筑垒运河,河岸陡峭,遍布防御工事,尤其还有运河边的埃本?埃马耳要塞扼守着运河。
这个要塞是艾伯特运河防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奇诺防线北面延伸部的强大筑垒和重要支撑点,同时也是比利时东部防御体系的核心。
搞这个要塞,那才够劲!德国在厄斯特哈姆和布兹韦勒哈尔机场,要一共起飞41架容克52,牵引着滑翔机,执行这次任务。
他们分成了四个突击分队,计划早就制定好了。
去炸卢森堡的桥梁,这个任务,唉…看着己方的这支大胆的队伍的起飞,汉斯无比的羡慕。
大约每隔30秒钟,便有1个机组拖着滑翔机腾空而起。德国空军的相当精锐的,他们做好了飞机的维护工作。
看着一架架的容克-52运输机升空,汉斯不住地羡慕,也没有别的选择,现在,离他出发还有一个多小时,要不,再回去睡个回笼觉?
跑道上,是有灯光的,可以让容克-52正确起飞,但是,当飞上了天之后,周围就是一片漆黑。
在黑暗中的飞行,是相当困难的,好在他们早有准备。
由于要牵引后面的滑翔机,现在三台发动机都在全力开动,发动机的嗡嗡声,回荡在机舱内。
机长洛索看着漆黑的夜空,按照仪表指示的航向飞行。
他们需要在科隆南部的绿色地带上空的集合点汇齐后,开始向西沿着一直延伸到国境线的“灯火走廊“飞行。
这个灯火走廊,就是专门为了他们的行动而设立的。
在埃佛伦附近的十字路口,有第一个灯标。接着,在5公里远的费雷亨旁边,又看到了第二个灯标…
就这样,当飞机飞过一个灯标上空时,就可以看到下一个灯标,有时甚至能看到第三个灯标,借助地面的灯标,来维持正确的航向,一直到亚琛附近的预定“分手点“。
突然,洛索发现自己的右前方有一片青烟!
这种青烟,是全功率运转的航空发动机发出来的,这说明在同一高度,还有1架飞机!
黑暗中,什么都看不清,现在,当看到这个青烟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双机就要相撞!
怎么办?
洛索没有别的选择,他用力地推动方向盘,容克-52开始向下俯冲。(容克-52采用的是方向盘式的操作装置。)
黑暗中,另一架容克-52的身影,在所有人的面前闪过,洛索的机翼,几乎是擦着对方的起落架飞过!
如果刚刚再慢一秒钟,这两架飞机,将在空中亲密接触,变成两个大火球!
洛索感觉到自己的心里嗵嗵地跳得厉害,哪怕就是在西班牙战场上,他直接冒着地面的炮火空投补给,也没有这么可怕。
“糟糕,我们的滑翔机呢?”当成功避免了一次相撞之后,洛索发现自己的飞机,操作突然轻便起来了,顿时心中暗叫不好。
此时,后面的滑翔机内的人员,正在一阵郁闷之中。
飞行员罗斯,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滑翔机驾驶员,就在刚刚的时候,他突然感觉到自己手里的操作杆,不听使唤了。
升降舵变得无比沉重,他于是用力地向后拉,希望把升降舵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上。
“叭!”一个清晰的声音,传到了座舱来,仿佛是座舱的风挡玻璃被鞭子狠狠地抽了一下。
这一刻,罗斯就猜出来了什么。
滑翔机在空中恢复了平衡,但拖曳机发动机的轰鸣声渐渐远去,四周显得格外宁静。
牵引绳断了!
这简直是太悲剧了。
后面,一个人冷静地说道:“返回科隆,回机场!”
这个镇定的声音,感染着罗斯,他知道,自己这架滑翔机之中,有突击埃本-埃马耳要塞的第1分队队长威其格中尉,罗斯也是受威其格中尉指挥的。
其实,虽然威其格中尉话语镇定,他心里也是感觉到无比糟糕,自己作为指挥官,现在掉队了。
虽然在制定任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滑翔机可能会意外掉队,所以每一个机组,甚至到每一名战士,都知道自己的任务,不会出现慌乱的情况。
但是,无法参加这次行动,还是让人非常沮丧的。
华东之雄说
第三帝国 第四百三十八章 汉斯的帮忙(加更2)
此时,后方的机场,跑道上的灯还是亮着的,罗斯操作着滑翔机,掉头返航,他只有一次的机会。
滑翔机,没有动力,完全借助高度的优势来飞行,高度不断降低,一直到落地,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而现在,幸亏离机场比较近,如果远的话,那他们根本就飞不回去。
三转弯,对准跑道,粗粗胖胖的滑翔机,向着跑道上,准确地降落下来。
dfs 230 是一种轻型突击滑翔机,其结构秉承了传统的滑翔机布局方式,采用高单翼加翼下支撑的混合式结构。
机身横截面近似矩形,骨架由钢管焊接而成,表面覆以亚麻材料制成的蒙皮,因此制造成本十分低廉,便于大量生产。
同时,这也让它的外表看起来无比的丑陋。
当这架滑翔机,正准备降落的时候,汉斯的飞机,从机库里面推出来了。
滑翔机部队起飞之后,停机坪腾空,就该这些轰炸机准备了,等到天亮的时候,轰炸机部队就会迅速出动。
汉斯站在机场的跑道一侧,看着这架滑翔机晃晃悠悠地降落,顿时,他就是脸上一喜。
滑翔机又回来了,看那样子,就知道是机头上的牵引绳断掉了,而这架滑翔机,已经无法出动了,因为基地里的所有容克52运输机都起飞了。
自己的机会,也就来了!
汉斯快速地跑上去,看着这架滑翔机不甘心地降落到了机场的跑道上,里面的人,个个都很不甘心地走出来。
“你们需要新的牵引飞机。”汉斯压制着自己激动的心情,说道:“我的飞机,可以牵引你们去。”
可以牵引滑翔机的,不仅仅有容克52运输机,还有斯图卡轰炸机!历史上,到了二战后期,因为斯图卡的性能落伍,甚至斯图卡的主要任务,就变成了牵引滑翔机!
如果从体积上看,容克52比滑翔机要大,而斯图卡的体积比滑翔机小的多,仿佛蚂蚁拉大象一般,但是,只要稍稍对比一下,就知道完全没有问题。
容克-52有三台发动机,每台的功率是550马力,而斯图卡是单台发动机,功率是1420马力,可见斯图卡的发动机功率是足够的。
而且,斯图卡体积小,带来的迎风面积也小,阻力小。
容克-52的最大速度都不到300公里每小时,而斯图卡却能飞到400公里每小时,这就意味着,斯图卡来迁移这架不得不返航的滑翔机之后,还可以追上前面的部队。
听到了汉斯的话,威其格中尉点点头:“我们需要向上级请示,请立刻做好牵引我们的准备。”
要牵引这架滑翔机的话,那汉斯的斯图卡就必须是轻装的,他挂载的那一吨的炸弹,需要再卸下来。
就在汉斯指挥地勤,快速地卸炸弹的同时,威其格中尉已经通过无线电,向他的直属上级进行了请示,立刻就得到了回音,完全可以!
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参谋人员是经过了紧张的细致的思考的,但是,再周密的计划,到了实行的时候,也会遇到这种那种的问题,就要求现场的指挥官具有快速的现场部署的能力。
比如现在,滑翔机返航之后,改用一架斯图卡来牵引,也就是最好的一次随机应变。
汉斯心中相当的激动,他看着自己的斯图卡轰炸机,被推到了滑翔机的前面,通过一个短短的绳索,将滑翔机挂了自己的后面。
此时,第一梯队的其他飞机,已经飞过20分钟了,他必须要带着这支滑翔机,追赶上去!
汉斯快速地钻进自己的座舱,在地勤人员的帮助下,启动了自己前面的junkers ju 211j-1型发动机,一阵剧烈的咆哮之中,发动机冒出了一股股的黑烟,顺利启动!
“注意,沿着引导灯飞行。”耳机里传来了行动指挥官的声音,汉斯回答道:“收到。”
在这个时代里,夜间作战几乎还属于空白,不过,汉斯还是利用仪表,进行过几次夜间的飞行,现在,头顶的天空虽然漆黑一片,汉斯却没有什么害怕的。
推动油门杆,在发动机慢车转动了一分钟之后,改用全功率状态,在引擎的轰鸣之中,汉斯松开了刹车。
斯图卡轰炸机,带动着后面的滑翔机,在跑道上,开始了滑跑。
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牵引一吨重的滑翔机,比挂载一吨重的炸弹还要费力,汉斯明显感觉到自己的飞机的起飞性能在下降,不过,相比容克52运输机,他的飞机,还是性能要更高的。
走了大概四分之三的跑道,汉斯就拉起来了自己的飞机,在后面,滑翔机几乎同步地拉起来了,一起跟着起飞。
油门一直处于全开状态,带动着后面的滑翔机,汉斯在不断地爬升着,当爬升到一千米的时候,汉斯改平,就已经望到了远处灯塔的第一个坐标。
飞过去,对准航路!
斯图卡在轰鸣着,咆哮着,拖动着后面的滑翔机,全力飞行的斯图卡,速度达到了350公里每小时。
后面,罗斯心情激动,滑翔机的驾驶座位上,只有简单的五个仪表,显示各种飞行姿态,而看速度计,在心里默算了一下,罗斯就能够知道,按照现在的速度,他们应该能够在进入比利时领空之前,追上前面的滑翔机部队!
四周,都是漆黑一边,但是,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火热的。
赶上己方的部队,一起降落到要塞上空!
作为花岗岩突击队的指挥官,威其格中尉对自己的掉队,是非常的懊恼的,他不知道,因为意外,自己的突击队,又有一架滑翔机掉队了。
就在起飞二十分钟之后,飞到了卢汉贝格的灯标上空,刚刚飞了一半的路程。
就在这时,后面的滑翔机的驾驶员看到拖曳他的那架容克-52飞机的机翼开始晃动起来,而且它的标志灯不停地闪亮。
按照以前的训练,这就是脱离信号了,经过了几秒钟的判断之后,滑翔机驾驶员脱掉了牵引绳,开始滑翔。
等到滑到了地面上,他才发现,自己连国境还没有飞到呢。
如果不是威其格中尉赶到的话,他的突击队,就只剩下九架滑翔机了。
而现在,好在他终于赶上来了!追赶了一个小时之后,斯图卡轰炸机的牵引下,终于将威其格中尉的滑翔机给带来了,只是,他们不知道,还有一个个新的困难,在等待着他们。
第三帝国 第四百三十九章 计划中的意外(抱歉,更晚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