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英国吃了个瘪亏,但是,为了大英帝国的面子,他们还得装出一副胜利者的样子来,而真正在其中获得好处的,还是德国!
柏林,帝国机场。
“伟大的党魁,见到您很高兴。”负责前来接机的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向着飞机上走下来的人说道。
这个人目光冷酷,身材发福,正是在德国一呼百应的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是所有nc党的发起者,但是现在,德国已经后来居上了。
当一战结束的时候,德国是那么的弱小,而现在呢?德国的军事实力,已经远远地超过了意大利!
在最初的时候,希特勒秘密拜访墨索里尼,还吃了闭门羹,而现在,随着帝国的强大,形势已经逆转,这次的危机中,墨索里尼更是主动地来到了柏林,来和希瑞克交流。
当初,刚刚见到希瑞克的时候,墨索里尼就对希瑞克相当的看重,这个人,潜力无限!而现在,已经印证了他的看法,希瑞克,成为了帝国的元首,带领着帝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现在,德国主动向英国发起挑战,一场世界大战,即将到来,在这场战争中,意大利该如何定位自己?
墨索里尼心中有很多的想法,他在里宾特洛甫的陪同下,上了汽车,向着元首府而去。
在元首府的中央路面上,铺设了红地毯,这种规格的迎接仪式,还是让墨索里尼很满意的,他看着红地毯尽头的希瑞克,伸出了手来:“希瑞克,我们又见面了。”
“见到您很高兴。”希瑞克向墨索里尼说道:“我有很多事情缠身,无法亲自去意大利,非常抱歉。”
希瑞克虽然已经成为了帝国的元首,但是还是非常的谦虚,这让墨索里尼更加满意。
“英国人,真是太过分了,居然敢轰炸我们的利比亚,这是在向我们意大利挑战!”墨索里尼说道。
打狗看主人,虽然上面的油田大股东是德国,但是,那毕竟是意大利的殖民地,英国人的这次轰炸,对意大利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耻辱。
意大利,必须要讨回场子来!
墨索里尼相当的愤怒,坐在了椅子上,会议立刻就进入了正题,如何对英国进行报复?
而且,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就能够知道,意大利和北非是挨着最近的,意大利一直都把那里看做是己方的一块肉。
“是的,英国人轰炸了我们的油田,这个仇,我们必须要报。”希瑞克说道:“墨索里尼总理,您有什么想法?”
如何报仇?墨索里尼仔细的思考之后,觉得还是以牙还牙,既然英国人轰炸利比亚,那己方就轰炸埃及!这样就能把面子讨回来了。
听到希瑞克的问话,墨索里尼就想要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但是话到嘴边,又停住了:“希瑞克元首,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做?”
简单的对话的技巧,问别人怎么说,先别把自己的底牌露出来。
听到了墨索里尼的问话,希瑞克倒是痛快:“我建议,我们组织一支地面军队,登陆非洲,将整个北非,全部夺过来,控制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控制整个地中海!”
希瑞克的话,让墨索里尼吓了一跳,他根本就不知道,希瑞克居然有这么宏伟的计划!
不过,这个计划,听起来,很有吸引力啊!
第三帝国 第四百三十二章 摇摆不定(加更,求月票)
历史上,德国在北非的战斗,最终是失败的,其中,各种因素都有,但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战略重要性。
北非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所在,德国对那没兴趣,隆美尔也只是奉命率领一支偏师去救援意大利而已。
但是,对英国就不同了,这里是英国的大后方,丢了欧洲之后,这里就成了英国最重要的原料物资供应地,所以英国倾举国之力守卫埃及,不容有失。
意大利军队不给力,隆美尔兵力有限,海陆方面的补给都被英国阻断,可以说完全是被蒙哥马利利用后援优势拖死的。阿拉曼战役是隆美尔的最后一次尝试,失利就只有等死的份了,意大利更是如此。
当年,如果希特勒知道利比亚的下面有油田的话,那绝对不会是历史上的那个结果。
而现在,情况就不同了。利比亚的油田,已经进入了大规模开采的阶段,而德国,更是这里油田的主要受益者,德国必须要保护利比亚油田的安全!
如何才能够保护好利比亚?那当然是要彻底地控制地中海!
如果将地中海变成己方的内湖,那利比亚的油田运输,就太容易了!而控制地中海的关键,就是要堵住两边的缺口,一边是直布罗陀海峡,一边是苏伊士运河。
这样,埃及,就必须是己方要拿下来的目标。
仅仅空袭一下埃及基地,表示一下愤怒,有什么用?必须要做出实质性的来,这就是彻底地占领埃及!
利比亚在北非的中部,东方的埃及,是英国的殖民地,而西方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都属于法国的殖民地,当英国受到攻击之后,法国说不定还会在后面搞动作,所以,现在很可能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困顿。
这样的话,意大利的那点军队,根本就不够用,德国必须要派遣出军队去才行!
希瑞克的话,让墨索里尼震惊了,墨索里尼绝对不会想到希瑞克有这么远大的理想,一瞬间,墨索里尼居然没有说话。
会议室里,就这样冷静了下来,只有身后的那台落地钟,在滴答滴答地响着。
十分钟之后,墨索里尼终于做出了决定:“好,那我们就来一场大的,将英国人从埃及赶走!”
“我们德国,也会调遣一部分军队进驻,我个人希望,由我们德国指挥官来指挥这场战争。”希瑞克说道。
希瑞克知道,墨索里尼是不会拒绝的,毕竟,控制苏伊士运河,对意大利来说,会获得很大的好处。
而且,只要占领了埃及,随时都能够向东,将中东的油田,也都抢过来,利益太大了!
墨索里尼是同意了希瑞克的主意,但是,在谁主导方面,墨索里尼却并没有同意。
让德国指挥官来指挥?当然不行!意大利,也是有很强大的军队的,自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执政之后,他就一直在扩张意大利的军队,到现在,如果他们连埃及都拿不下来,那也太丢人了吧?
“不过,我希望,由我们意大利军队来主导这场战争。”墨索里尼说道。
墨索里尼的话,在希瑞克的预料之中,面条军不出几次丑,是不会承认他们的孱弱的,而现在,他们既然想要主导,就让他们主导好了!
“那这样,我们分开行动。”希瑞克说道:“贵方的军队,向东进攻,我们的军队,向西进攻,如何?”
一个和英国作战,一个和法国作战,各打各的,这个方案,也算是足够公平了,也好分战利品,谁打赢了,就是谁的呗。
墨索里尼点点头:“好,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我们会出动三十万军队,打垮英国人!”
现在,英国在埃及的驻军,总共也不过五万人而已,己方动员三十万军队过去,一定可以将英国人打败!
墨索里尼信心满满。
谈完了北非的问题,下一个,就是欧洲了。
当初,墨索里尼到访柏林,和希特勒签署了协议,叫做钢铁条约,这属于德国和意大利的军事同盟协议了。
这个协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如果一方卷入战争,另一方则给予陆海空军事支援。
而现在,德国已经卷入了和英法的战争之中,从空袭英国的港口开始,双方简直就是不死不休。
这种时候,意大利该怎么做?
“我们意大利,将主要精力,全部放在北非战场,欧洲战场上,我们腾不出更多的精力了。”墨索里尼说道。
到现在为止,墨索里尼也在左右逢源。
德国,再次卷入了和英法的战争,是胜利,还是失败?
在局势没有明朗之前,意大利是不会搅合进来的,意大利更适合在一旁旁观,毕竟,英法还从来没有输过。
非洲的战斗,意大利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到最后,哪怕是英国赢得了欧洲的战争,实力也会大大衰弱,得默认在北非的现状,由己方来控制埃及。
意大利是完全有好处的。
等到了局势明朗之后,意大利再加入进来,看看哪一方更强,就加入哪一方。
墨索里尼一生,几乎都是在这种方式上度过的,而意大利,也总是习惯这样。
在历史上,二战是轴心国对抗盟国的,结果,打到了一半,意大利起义了,结果,战后要求战败国赔偿,没有意大利的份,因为人家反水了。
对墨索里尼的这个表态,希瑞克也是很清楚的,这就是他的作风,不过,希瑞克从来也没有打算面条军们加入自己的战团,毕竟,他们的战斗力都是渣渣,没有什么用。
等到己方干掉了法国,墨索里尼绝对会过来抱己方的大腿的。
整个二战,其实是德国单挑整个欧洲,还差点就打赢了,现在,希瑞克的基础更加雄厚,绝对不会担心干不翻英法,更不用担心无法征服英吉利!
送走了墨索里尼,希瑞克坐在自己的椅子上,默默地思考着,作为帝国的掌舵人,他背负的更多。
在寂静之中,莱因哈特,慢慢地走了进来:“元首,我们已经截获了英法的d计划,他们上钩了。”
第三帝国 第四百三十三章 D计划(加更2)
时间,已经跨进了39年的5月,这是一个并不炎热的夏天。
在法国巴黎,一场重要的军事会议,正在召开着,会议的主题,当然是如何应对德国的进攻!
一战之后,虽然法国是战胜国,却开始修筑了牢不可破的马奇诺防线,法国不想打仗了,法国想要和平,这样,防守用的马奇诺防线,就是最重要的了。
法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将马奇诺防线修筑得牢不可破,但是,这条防线只覆盖了南部的边界而已。
在法国的北部,法国和比利时是临界的,而比利时的东部,就是德国。
也就是说,比利时位于德国和法国之间,是法德两国的缓冲地带。
比利时国土面积虽小,但是实力不弱,也算是排进世界前二十的国家。
从表面上看,比利时一直严守中立,宣布自己是“永久中立国”,但是,在大战中,没有任何一个中立国能独善其身。
一战前,比利时和德国走的很近,一战后又和法国走的比较近,甚至比利时还追随法国占领了德国鲁尔工业区,制造了鲁尔危机,引起的德国人的仇恨。
但是,随着德国的强大,比利时又开始权衡了,对德国来说,比利时是个丝毫不足为惧的小国家。
比利时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为了不刺激德国,比利时拒绝与法国军事合作,拒绝加强军备。
虽然在德法边境有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西部的比利时却只有一些临时野战工事,而德国人现在的战略,就是从比利时突破。
现在在比利时修筑防线,绝对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只能是采用其他的方案。
主持会议的,就是法国莫里斯-甘默林将军,现在的他,已经是一个胡子发白的老人了。
他1872出生,现在已经快六十岁了。
1893年毕业于圣西尔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于1916年升准将。战后任驻叙利亚法军司令、陆军总参谋长。 1935年起为陆军总监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8年起任法军总参谋长。
历史上,他在1940年9月3日出任法军总司令,兼英法联军总指挥,制定d计划,力图在比利时境内迎击德军主力。同时敦促魏刚积极筹组东方军,企图在巴尔干开辟第二战场。
而现在,甘末林是现在法国军队的主心骨,虽然大战的乌云正在笼罩着整个欧洲,但是甘末林并没有太多的犹豫和彷徨。
怕什么,法国陆军,是整个欧洲最强大的!
现在,甘末林就是英法联军的总指挥,由他来制定阻止德国进攻的行动方案。
“我们已经得到了德国人进攻的黄色方案,同时,我们也侦查到了最近德国军队的调动,正和黄色方案吻合。”甘末林说道:“所以,我们必须就黄色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有针对性的反击。”
到现在为止,法国的行动方案,依旧是防御,他们似乎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主动进攻,如果他们从马奇诺防线,大举地进攻的话,是能够突破德国人的防线,甚至打到柏林去的。
己方已经得到了对方的情报,对方哪怕就是知道情报已经泄露,他们也别无选择,除非他们准备硬攻马奇诺防线,否则是不可能改变的。
“我们的方案,就是一旦开战,将我们的主力,部署到比利时去。”甘末林说道:“比利时现在,正在准备构筑起坚固的防线,我们要将德国人的装甲部队,阻止在比利时。”
“其中包括我们的法国第一军团和第九军团与英国远征军,组成我们的第一集团军群,随时做好准备,驰援比利时,在代尔和缨斯两河沿岸从安特卫普,经鲁文、纳缪尔和纪韦到梅济埃尔构筑主要防线。”甘末林指着墙上的大比例地图,向着在场的军官们说道。
“可是,我们为何现在不把军队直接部署到比利时?一旦战争开始,恐怕比利时坚持不到我们的到来。”在场的一位军官说道。
甘末林看了他一眼,这名英国军官,怎么问这么愚蠢的问题?
第3师的师长,伯纳德-劳-蒙哥马利,正在睁着大眼睛望着他,目光中充满期待。
现在的蒙哥马利,还不像后世那么有名,现在的他,只是师长而已,他的部队作为英远征军的主力之一,横跨英吉利海峡,进入法国,也参加了这次军事会议。
“因为比利时现在还是中立的,德国兵没有向比利时宣战。”看着这家伙仿佛白痴一样,甘末林只得将这个答案说出来。
现在,比利时还是中立国,他们还抱着幻想,为了不激怒德国,现在的比利时,是不同意英法军队进驻的。
比利时,也是个两面派,一边答应法国,加紧修筑工事,将比利时的军队部署到了边界上,应对可能的德国入侵,而另一方面,比利时却拒绝了英法军队进入比利时领土,保护他们的提议。
“我们只能是在比利时人的后面。”甘末林继续说道:“比利时,有两道防线,沿默兹河和艾伯特运河,部署着比利时的主力部队。”
“一旦比利时受到德国进攻,我们就立刻向东推进,由比约特将军指挥第一集团军群,在比利时人的后面,设立默兹-卢万-安特卫普防线,比利时人再无能,也应该能坚持到我们的到来。”
甘末林对自己的计划,是相当满意的,如果比利时人同意,己方当然会立刻进入,但是现在,他们却不能直接进入比利时领土,否则,那就是入侵啊,搞不好,惹恼了比利时,投入德国的怀抱怎么办?
甘末林在一战的时候,就是相当出名的战略家,他搞出了马思战役的作战计划,并取得成功;而现在,他更是整个法国军队的顶梁柱,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一定能堵住德国人!
会议室内,各个军官们都对甘末林的计划表示赞同,只有蒙哥马利,总感觉着这样的计划有些太简单了,德国人的军队,进攻迅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他们有足够的时机展开这个计划吗?
第三帝国 第四百三十四章 远东的好消息
轰炸完了英国的海军基地之后,德国仿佛一下子就偃旗息鼓了,本来,乘胜追击才是法宝,可惜希瑞克没有这么做。
这是一个更需要胆量的计划,将英国人的主力,吸引到法国来,在法国歼灭他们!在欧洲大陆上,让英国的主力部队完蛋,这样,跨海登陆英国的时候,就会方便很多了。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
在柏林的大本营里,希瑞克的手下,跃跃欲试。
尤其是重新制定了入侵法国的计划的曼施坦因,更是无比期待,现在,法国人已经上钩了,错误地判断了德国军队入侵的方向,等到一旦战争开始,那英国人和法国人,绝对会大吃一惊!
“元首,我们的计划,是否可以发动了?”勃劳希奇向希瑞克问道。
虽然这几年,勃劳希奇已经感受到了自己不受元首的重视,但是,勃劳希奇是个相当会善于察言观色的人,既然整个计划都被推动起来了,他还提什么反对意见,还是支持计划比较好。
什么时候开始?这已经是最后一个问题了。
“我们还得等等。”希瑞克说道。
还得等等?在场的军官们,无不惊讶,元首不是一向喜欢快的吗?这次怎么慢了?
“等什么?”勃劳希奇问到。
“等等我们的朋友啊,只有我们的朋友腾不开手的时候,我们才能行动。”
希瑞克的这句话,当然是有所指的,在场的人很快就明白过来,希瑞克嘴里的朋友,指的就是苏联!
苏联,是德国的朋友吗?当然不是!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不变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现在,苏联和德国相当亲密,但是,这些老毛子,绝对不是什么好人,他们也是贪婪成性的。
当初,针对波兰的时候,老毛子一边说要帮助波兰打德国,一边又秘密地和德国签署协议,共同瓜分波兰了。
而现在,瓜分了波兰之后,德国和老毛子的领土,就直接接壤了,而德国想要干掉法国,就必须全力以赴,主力部队,都是在西线的。
当初主力部队向东,吞并波兰的时候,希瑞克并不担心英法会从西面上来,毕竟英法不想打仗。
但是,苏联就不同了,这个红色帝国,一直也都是希望扩张的,所以,德国在全力向西进攻的时候,必须要保证东部的安全!
一战德国的失败,和两线作战有很大的关系,而现在,希瑞克必须要极力避免这种风险。
如何避免?任何的协议,都是无效的,用希瑞克以前的话来说,协议,就是用来撕毁的!而有效的方式,是牵制!
希瑞克的大脑,仿佛一架高速运转的计算机,需要把各种情况都考虑到,需要提前布局,还要进行比较,因为自己的穿越,导致的蝴蝶效应,会不会让自己熟知的历史发生改变?
如果是那样的话,又该如何?
等等,再等等!
就在希瑞克提到了这个问题之后,希瑞克的亲密手下,卫队长格拉夫身边的电话响了,他拿起电话来,放到耳朵边上,接着,脸上就满是笑容了。
“元首,好消息。”格拉夫向希瑞克说道:“来自远东的消息,诺门坎战役爆发了!”
听到了这个消息,希瑞克也相当高兴,他把自己的桌子,狠狠地拍动了下来:“好,现在,我宣布,挥镰行动,今晚开始!”
等待的,就是这个好消息!
远东。(这里不是华东之雄的重点,同时为了避免某些麻烦,华东之雄略写,希望见谅。)
在二战爆发前,这里就已经是混乱状态了。
在1931年,岛国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占领中国东北三省,第二年成立听命于岛国的伪满洲国。
伪满洲国与蒙古国为邻,并分别有日本及苏联的驻军。双方在不少的地段存在边境纠纷。
从1935年起,关东军驻海拉尔的部队以及兴安骑兵部队,便以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为借口,不断在中蒙边界地带进行挑衅,以试探苏联和蒙古的军事实力。
36年的时候,关东军涩各支队1500人乘汽车50辆、装甲车12辆、坦克4辆,入侵蒙古境内阿达格多兰地区,被苏蒙军队击溃。
这次试探,让岛国人相当不悦,他们继续进行新的试探。
38年7月,关东军第23师团开进海拉尔。同年10月,苏蒙远东军第57特别军开进蒙古驻防,双方议和停战协定。
这当然只是暂时的,对岛国来说,他们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是很重要的,向北,和世仇老毛子干仗,这是很多人的想法,他们必须要试探一下虚实!
就在今年,岛国人大规模地动手了!
今年5月,关东军决定首先在诺门罕一带进攻蒙古人民共和国,占领其东部的领土哈拉哈地区,作为下步侵入苏联远东地区的跳板,进而实现蓄谋已久的“北进计划”。
5月13日,关东军第23师团搜索队队长东八百藏中佐,终于将战争拉开了帷幕,他率104名骑兵、90名装甲兵,在5架日机的配合下,向哈拉哈河以东的蒙军742高地攻击!
战争,正式开始了,蒙古的军队开始后退,而苏联的军队,顶上来了。
苏联的第11坦克旅迅速开往哈拉哈河地区,驻在乌兰乌德的摩托化步兵第36师一部向哈拉哈河集合。
关东军也迅速调动,第23师团全体出动,小松原带着2万人向诺门罕进发。关东军司令部调第1坦克团和第2飞行集团,提供支援。
双方一触即发,一场大战,已经近在眼前,作为皇军之花,关东军代表着岛国陆军的希望,他们这次不是试探,而是真的要扛上了。
在历史上,他们碰上了朱可夫,虽然后世有各种的说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关东军这次是被狠揍了,结果彻底破灭了北进的希望,不得不向太平洋进攻,惹恼了美国,最终迎来了末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