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懒散初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不过最先到来的却不是李世民的车驾,而是开路的禁军,毕竟周围的人太多,已经把路给堵上了,当然这也因为南山的路本来就不宽,最后在禁军的推挤下,好不容易才开出一条让李世民车驾通过的路。
紧接着只见一队仪仗从远处而来,道路两侧的人也纷纷下跪迎接,郝处俊和周兴在人群中偷偷看向李世民的仪仗,结果发现除了李世民的车驾外,后面还有不少大臣骑马而行,而让周兴激动的是,他竟然看到李休就跟在李世民的仪仗之后,只不过因为人太多,李休并没有看到他。
等到李世民的车驾通过之后,道路两侧的人这才纷纷起身,而周兴更是激动成分的向郝处俊道:“郝大哥,陛下这是去了终南书院那边,咱们也快去吧!”
郝处俊也同样十分的激动,当下就拉着周兴往终南书院那边跑去,而周围也有不少人也有同样的想法,结果南山书院这边的人群几乎一下子少了大半,这也是李世民亲自来终南书院想要达到的效果。





懒散初唐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书院招生(中)
周兴与郝处俊兴冲冲的赶往终南书院,周围全都是和他们一样的人群,大家边走边讨论着李世民去终南书院的事,一个个也都兴奋莫名,毕竟能够亲眼见到李世民这位大唐皇帝,对于一般人来说也是极为难得的机会。
周兴两人都很年轻,腿脚已经够快的了,不过当他们来到终南书院时,却发现整个书院已经变成了人山人海,毕竟这里本来就有不少人,再加上李世民的到来,又吸引了无数人,结果就使得书院所在的山头也是人满为患。
不过让周兴和郝处俊意外的是,当他们来到终南书院的大门前时,却发现书院的大门竟然打开着,而且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出,相比大门紧闭的南山书院,终南书院的这种做法显得十分大气,也博得不少人的好感。
说起来今天来这么多人,可不都是想进书院学习的,还有不少人是赶来凑热闹的,毕竟书院是个新东西,之前谁也没见过,而且还和读书人有关,所以有不少人都想来见见世面,却没想到南山书院根本不让进,而现在终南书院终于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周兴两人进到终南书院的大门,结果发现里面虽然人很多,但道路两侧却有专门的人把守,也就是说,进去的人也只能在特定的区域活动,其它地方也并不允许别人乱闯,不过这也已经足够了,至少可以让人们了解一下书院的大致结构。
更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书院门口的位置竟然还提供给游人免费的茶水,周兴和郝处俊这时也都有些渴了,于是就和其它人一起上去喝了杯茶水,然后这才进到书院游览了一番,结果发现整个书院占地面积很大,光是学生上课的教舍就有好几十间,后面还有面积更大的生活区。
更让周兴和郝处俊惊喜的是,终南书院里面竟然也设有图书馆,里面的藏书一点也不比国子监那边的图书馆少,只不过今天来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图书馆虽然开放,但并不能翻阅书籍,而是只有一条进出的通道,可以让人大概看一看里面的藏书数量。
在书院里转了一圈之后,周兴和郝处俊也有种意犹未尽之感,特别是想到自己若是能通过考核进到书院,那么就可以在这里长时间的求学居住,更让两人是心生向往。
不过这时已经到了下午,书院的招生也马上就要开始了,之前虽然有不少人跟着李世民的车驾来到终南书院,但有一部分人还是觉得南山书院要更适合自己,所以这时也有人悄悄离开,不过终南书院这边依然是人山人海,想要报名的人全都集中在书院前面的小广场上,因为这里有书院的人给他们讲解招生的流程。
“科举班去右边报名,普通班去左边报名!”终南书院门前的小广场上,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冲着周围准备报名的人一边高喊,一边指挥着人向两边分流,毕竟人实在太多了,都挤在广场上也不是办法。
“郝大哥,咱们恐怕要分开了,我去左边看一下!”人群之中,周兴对郝处俊开口道,他们事先已经知道终南书院的招生分两种,一种就是像郝处俊这种明年参加科举的人,另一种就是像周兴这种年轻而且又有一定基础的普通读书人。
郝处俊当下也点了点头,然后两人各自去了报名的地方,其中周兴来到左边普通班的报名处,结果发现这里也挤着不少人,刚开始所有人都拼命的往前挤,不过后来有书院的人出来维持秩序,让所有人排成几队报名,这才加快了速度。
很快轮到郝处俊报名,结果他发现报名的过程很简单,无非就是问一下他的姓名、籍贯、住址等问题,然后就让他进到书院里的一个房间,里面已经有不少报过名的人坐在桌子后面等候,周兴在别人的指点下,自己找了张桌子坐下来。
又过了片刻,整个房间里一排排的桌子也终于坐满了,接着一个神情严肃的先生走进来,然后给每人发了一张卷子,要求他们在一个时辰里将卷子上的题目回答完毕。
周兴刚开始也十分紧张,不过当看到卷子上的题目时,却不由得松了口气,因为卷子上的题目并不是很难,甚至可以说是一些很基础的题目,至少周兴感觉自己答起来十分的顺利。
仅仅过了大半个时辰,周兴就已经将题目答完,不过这时还没有人交卷,这让周兴也有些忐忑,当下将卷子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错误后,这才鼓起勇气站起来交卷,毕竟他想早点出去,看一看郝处俊考的怎么样了?
不过让周兴没想到的是,他将卷子交给监考的先生后,对方却没让他离开,而且就地将他的卷子看了一遍,然后亲笔在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过”字,这时立刻有人前来引导着他去了另外一个房间,不过这里却只有几个先生在等候,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学生。
周兴忐忑不安的坐到几个先生前面的椅子上,然后几个先生轮流问了他一些问题,有他私人的一些情况,也有一些与儒学有关的题目,不过这些题目就有些难度了,周兴回答时也没有任何的把握,只能将自己对题目的理解讲了出来。
等到周兴回答完了先生的提问,然后这才再次被请了到书院外面,并且被告知明天才会出结果,到时书院门前会张榜公布入选的学生,这让周兴即紧张又期待,随即他又找到也刚刚出来的郝处俊,询问了一下对方考试的经过,得知对方也考的不错时,他也不禁为对方感到高兴。
“陛下出来了!”就在周兴与郝处俊商量着怎么回去时,忽然只听有人一声呼喊,结果这让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到书院的大门,毕竟刚才他们只知道李世民来了,但却一直没有见到对方的影子。
不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最先出来的却并不是李世民,而是李世民给他们这些学生准备的一个大礼!




懒散初唐 第一千零六十章 书院招生(下)
周兴与郝处俊等人刚刚考完,正商量着要回去时,却没想到有人喊李世民要出来了,这也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说起来周兴他们曾经在图书馆刚开业时,曾经见过李世民一面,但这时依然禁不住想要再次瞻仰大唐皇帝陛下的风采。
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只见从书院的大门中忽然走出几个管事,手中抬着一个张贴榜文的木牌,然后轻轻的放在大门的旁边,上面似乎还张贴着一张皇榜,所谓皇榜,就是由礼部拟定,皇帝盖上玉玺的榜文,一般这样的榜文只有特别重要的事情,需要昭告天下时才用,而且皇榜用的纸张也与一般的榜文不同,而是显眼的明黄色,因此一眼就能认出来。
周兴与郝处俊等人看到书院门前竟然张贴了皇榜,当下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神色,随后所有人就围了上去,一般皇榜前都有专门的人宣读,毕竟古代的识字率实在太低下了,不过今天在这里的大都是读书人,倒是用不着让人宣读。
前面的榜文倒是没什么,不过当看到后面实质性的内容时,却有人禁不住低声读出来道:“凡考进终南书院的读书人,若因家贫而无力承担书院的束脩,则可向银行借贷,无须任何抵押,待其毕业有收入后,再逐月向银行还贷……”
看到上面这些内容,下面不少读书人都露出了欣喜之色,毕竟像周兴和郝处俊这种家贫的读书人也不在少数,他们本来就在担心考进书院的束脩问题,却没想到朝廷竟然允许他们向银行借贷,要知道其它人想要向银行借贷的话,就必须有抵押物,而他们却无须任何抵押,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简直太及时了。
“郝大哥!我们……”人群中的周兴这时也激动的抓住郝处俊的肩膀,脸色也是激动的通红,相比别人,周兴才真正的是赤贫之家,如果说郝处俊挤一挤还能拿出束脩,可是他却无论如何也挤不出这笔钱,现在终于打消了他心中最大的担忧。
“太好了,陛下……陛下真是……真是……”郝处俊这时也同样激动的道,不过说到一半时,他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而周围也有不少和他一样的人,片刻之后这才响起一片激动的议论声。
也就在这时,只见书院大门有一阵禁卫飞奔而出,然后将门前隔离出一片空地,紧接着只见李世民与一众朝臣走出大门,而门外正在对李世民感激万分的学子们看到李世民出来,当即也是不约而同的跪倒在地高呼道:“吾皇万岁!”
“免礼平身!”李世民这时双手微抬道,脸上也带着和煦的笑容,似乎没有半点的君王架子。
“谢陛下!”下面的众人再次激动的道,然后这才缓缓的起身,不少人这时也都是一脸狂热的看着李世民,毕竟这位皇帝陛下的文治武功十分了得,使得天下太平富足,更难得的是对他们这些读书人也如此关心,甚至连书院读书时的费用都考虑到了,这让他们如何不感激?
李世民看到这些书生狂热的眼神,当下也不由得露出满意的笑容,站在他身后的李休也是得意的一笑,因为这个办法也是他向李世民建议的,毕竟后世的助学贷款也已经很普遍了,照搬到大唐也同样适用,反正每个学生都需要登记学籍,也不怕他们日后不还。
“朕今天来到书院,也是甚为高兴,因为见到你们这些国之栋梁,朕知道你们每个人都是心怀抱国之志,所以朕命人为你们建造了这座书院,对于你们来说,这座书院就是你们步入朝堂的台阶,就看你们有没有勇气和能力踏过这道台阶步入朝堂,成为朕的肱骨之臣!”李世民这时再次大声道。
“谢陛下!”下面的人听到李世民的话,也是再次高呼道,更有一些人激动的热泪盈眶,毕竟皇帝陛下日理万机,竟然还能记得他们这些人,也足说明朝廷对他们的重视,更有不少心机深沉的人大为惊喜,因为朝廷对他们越重视,也就代表着日后他们在科举上可能占据更大的优势。
当下李世民又当着所有人的面鼓励了一下这些读书人,然后这才上了自己的车驾,李休等人也都依次上马,然后缓缓的离开了终南书院。人群中的周兴等人也都激动万分的看着李休这些朝堂上的重臣,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对方的一员。
李休上马之后看着周围的人群,心中也不由得有些理解当初李世民那句“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矣”的感慨,据他所知,长安与洛阳等地的读书人几乎全都赶到了长安,现在也全都集中在两所书院的门前,日后这些人将成为大唐治理天下的官员干才,李世民也再无人才缺乏之忧了。
不过李休并没有看到人群中的周兴与郝处俊两人,毕竟周围的人实在太多了,甚至连李世民的车驾都有些难行,最后好不容易才下了山,然后沿着山下的道路赶往长安。
然后就在李休他们来到南山书院的山脚下时,李世民却特意吩咐人停下来,然后打开车窗看向南山书院的方向,因为山并不高,所以从山脚下也能看到山顶上书院门前的情况,虽然南山书院门前也围拢着不少的人,但是与刚才终南书院的情形相比,还是有些差距。
“看来南山书院也没招到多少学生啊!”李世民看着远处山顶上的南山书院,当下有些幸灾乐祸的开口道。
“陛下,臣之前已经派人打听过了,南山书院只招收明年参加科举的学生,结果今天只招收了一百人左右,而终南书院却招收了一百五十多人,若是算上普通班的学生,终南书院的招生数量是南山书院的三倍左右。”正在这时,只见长孙无忌笑呵呵的上前禀报道。
“甚好,朕刚才已经叮嘱过萧瑀了,让他紧盯着教学,明年科举时,绝不能输给南山书院!”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的话,也不由得笑着点了点头道,虽然招生的人数也许并不能说明什么,但至少是个好兆头,只要明年的科举能够压南山书院一筹,那么日后终南书院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宣称自己是天下第一书院,而与世家的争斗中,李世民也将再次占据上风。
旁边的李休听到李世民的话,也不由得微微一笑,其实终南书院能不能压过南山书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手中也掌握着一座书院,如此一来,天下的读书人也就多一个选择,使得世家无法形成垄断,否则若是天下读书人尽出南山书院,到时科举岂不成了世家的游乐场?
书院的招生并不是只有一天,而是连续三天,这也给那些路远一些的读书一个机会,不过相比第一天,后面的两天招收的学生并不多,毕竟绝大部分人都在第一天报了名,第二天合格的学生也张榜出来,结果自然又是引得几多欢喜几多愁。
三天过后,终南书院科举班招收了将近三百名学生,普通班却是招收了六百多名学生,这个数量也无数人感到震惊,因为相临的南山书院最终也只招收了两百名明年参加科举的学生,除此之外也只有数十个世家子弟与招收的学生一起求学。
可以说光是从招生数量上,终南书院就已经胜了一筹,当然终南书院之所以能招这么多学生,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银行为终南书院的学生提供贷款,这个消息一出,许多家境贫寒的学子也纷纷涌到终南书院,毕竟这个机会可实在太难得了,另外随着这个消息的传播,估计以后会有更多的人跑来长安求学,到时终南书院光是在规模上就无人可比。
不过银行的贷款只提供给终南书院的学生,南山书院却是没有份,这让世家也大为不满,于是在招生还没结束时,就有人接连上书,要求朝廷一视同仁,李世民自然不会答应,李休也咬死了银行金额不足,支撑不了两个学院的学生,结果这件事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随着招生的结束,书院的事也暂时落定尘埃,不过这件事也才刚刚开了个头,最关键的还是一年后的科举,到时才是朝廷与世家一较高下的时候,所以两座书院也是憋足了劲,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教导学生这件事上,虽然科举时可能会有偏向,但那都是左道,学生的实力才是王道。
时间过的很快,辽东的苏定方那边也开始准备对高句丽的下一轮攻势,所以裴行俭也不得不与婉娘告别,然后赶赴辽东参战,而李休也一直关注着辽东的战事,如果今年一切顺利的话,也许明年,最迟后年,李世民肯定会忍不住要全面攻打高句丽。
不过让李休没想到的是,就在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辽东之时,却没想到西南竟然发生了一个大变故。




懒散初唐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吐蕃攻打松州
吐蕃率兵攻打松州,这个消息以十万火急之势飞报长安,结果一时间朝堂上也是一片哗然,因为最先到达的是松州都督韩威发来的求救文书,据他在文书上所说,吐蕃突然率兵数万侵入大唐,先是击败了依附大唐的白兰等羌人,随后就率兵直扑松州,兵速之快几乎让人无暇反应。 .
韩威刚开始并不知道吐蕃人的兵力,于是主动率兵出击,毕竟大唐这些年强盛无比,对于周围的小国一向十分蔑视,韩威刚开始也有些轻敌,他所在的松州一共也只有八千守军,结果他率五千唐军迎敌,却没想到吐蕃军队竟然有数万人,几乎十倍于他。
面对这种情况,韩威在与吐蕃刚一相遇,就果断的命令唐军后撤,结果这一战唐军吃了点亏,损失了好几百人,不过剩下的大军终于还是逃回了松州城,现在他们凭借着松州城墙固守,城外已经被数万吐蕃大军团团围住,这封求救的文书也是他趁着吐蕃军队还没有合围时发出来的,至于现在城中的情况那就不知道了,甚至都无法肯定松州城是不是还在大唐的掌握之中?
“各位爱卿对这件事怎么看?”两仪殿中,李世民面沉如水的看着下面的几位重臣道,这个消息传出后,他也立刻将李休、长孙无忌等人召来议事,一般像这种紧急的军务,李世民并不会在朝堂上让所有大臣讨论,因为朝堂上意见不一,最后只能吵成一团,前线可等不了朝堂上吵出个结果,所以一般都是由他和几个重要的大臣商议,这样可以尽快的做出决定。
“陛下,小小吐蕃竟然敢擅闯我大唐边界,攻打我大唐国土,此事若是不给吐蕃一个狠狠的教训,恐怕会让我大唐的颜面尽失,所以臣恳请陛下,让臣亲率一支大军,定然将来犯的吐蕃人尽数歼灭!”李世民的话音刚落,就见一个武将就抢先开口道,此人长脸鹰鼻,正是一向以心狠手辣著称的侯君集。
“陛下,松州一战失利,对我大唐也是影响巨大,臣听闻羌酋阎州刺史别丛卧施、诺州刺史把利步利已经纷纷叛乱投靠吐蕃,若是我大唐再不反击,恐怕会让更多的人叛乱,到时西南可就危险了!”这时只见程咬金也站出来开口道。
今天来的武将除了他和侯君集外,也就只有李靖了,不过李靖现在不管军务,一心扑在军校上,所以他们两人几乎代表着所有武将,这些年难得遇到用兵的机会,所以这次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肯放过。
“派兵肯定是要派兵的,毕竟若是不将吐蕃人打回去,我大唐的颜面何存?”正在这时,只见文官这边的长孙无忌也开口道,不过说到这里时,只见他却是顿了一下这才又道,“不过现在的关键是怎么打,若是再出师不利的话,恐怕会让我大唐颜面尽失,日后只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陛下,臣以为吐蕃贸然攻打我大唐,定然有一个缘由,所以臣以为在出兵之前,是不是先搞清楚吐蕃出兵的原因?”正在这时,只见房玄龄却是开口建议道,他是个文官,对于打仗虽然不能说排斥,但也十分的谨慎,而且在他看来,现在搞清楚吐蕃攻打大唐的原因,日后也可以更容易解决两国的纷争。
“现在松州已经被围,哪还有时间去搞清楚原因,而且吐蕃人已经杀进我大唐的国土,每耽误一天,就可能有无数的百姓死于敌军的屠刀之下,所以还是先把吐蕃人打出去再说,甚至直接灭了吐蕃,将他们的国王抓到长安再问也不迟!”程咬金却是火爆的脾气,当下十分不满的反驳道,他们这帮武将全都指着打仗攒军功呢,哪怕他不需要,但他手下的那帮老兄弟还需要,所以谁敢阻止出兵就是和他们过不去。
“陛下,若是臣记得不错的话,前几年被关押的禄东赞好像已经被放回吐蕃了吧?”正在这时,忽然只见李休站出来开口道。
几年前吐蕃派禄东赞前来向大唐求亲,结果被李休戳穿松赞干布已经娶了尺尊公主为妻,结果这也让李世民大为震怒,于是就将禄东赞给关押了起来。
“不错,那个禄东赞在去年被放回了吐蕃,李休你的意思是说,这次出兵与禄东赞有关?”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一愣,随后眉头也皱了起来道。
“陛下,据臣所知,禄东赞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最得力的大臣,在吐蕃的地位相当于我大唐的宰相,之前虽然是吐蕃有错在先,但这些蛮人一向不讲什么道理,所以臣猜测禄东赞在回去后,肯定会鼓动松赞干布出兵报复,这次他们攻打松州很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李休当即也开口回答道。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吐蕃还真是不知好歹,真当朕是好欺负的吗?”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怒气冲天,当下咬着牙恨声道。之前明明是吐蕃欺骗大唐在先,而且在李世民看来,当时没有杀了禄东赞,已经算是给吐蕃面子了,却没想到对方非但不领情,反而还出兵报复,简直是欺人太甚!
“陛下,臣愿亲自领兵,定当将禄东赞擒来让陛下发落!”侯君集看到这里也再次抓住机会,当下再次上前大声道,他前两年被调回长安,担任兵部尚书之职,虽然职位高了,但手中却没了兵权,每天还有处理不完的公务,这对于他这种武将来说实在是一种折磨,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他自然要抓住。
“陛下,侯尚书位高权重,不能擅离,所以还是让臣来带兵吧,到时定然将那个什么松赞干布给抓来献给陛下!”程咬金这时也丝毫不让的开口道,他也同样好几年没带兵了,而且自从李靖和秦琼都去了军校,现在军中也只有侯君集才能和他争一争了。
看到两员爱将争着领兵出征,这让李世民也露出欣慰的表情,这说明大唐的将士并不怯战,只不过该选哪一个,却让他也十分的为难?




懒散初唐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大唐出兵
“侯君集听令,朕命你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率兵两万,另外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左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分别领兵一万,皆受你节制,务必全歼来犯之敌!”李世民经过短暂的沉思后,终于做出了决定大声吩咐道,而且说到最后时,还特意加重了“全歼”这两个字的语气。
“喏!”侯君集听到李世民让自己领兵,当下也是露出狂喜的神色,大步上前领命道,而且他也听出了李世民的话中之意,这次自己可以放手大杀一场了。
看到这种好事竟然落到侯君集身上,这让旁边的程咬金也不由得露出失望的神色,毕竟这些年大唐周边虽然偶有摩擦,但也都是小事情,根本用不着他这种大将军出手,现在好不容易遇到出手的机会,却又被侯君集抢走了。
1...368369370371372...4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