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懒散初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那朝廷准备什么时候攻打高句丽,明年吗?”马爷这时却有些心急的开口问道,这两年他感觉身体越来越差,所以也担心自己是不是能撑到灭掉高句丽的时候?





懒散初唐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电磁感应
“这个……明年可能有点悬,我估计最早也要等到后年。”李休这时迟疑了一下回答道,马爷又一次问起攻打高句丽的时间,李休也也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不过这件事却不是他能控制的,哪怕是李世民也要耐心的等待时机。
“后年吗?”马爷听到这里也沉默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再次开口道,“也好,苏定方连着对高句丽祸害几年,估计高句丽的那点家底也差不多被败光了,到时也更有把握一些!”
“是啊,陛下其实也急着想要早点灭掉高句丽,不过现在咱们大唐声望日隆,若是出师不利的话,会让咱们大唐的声望受到极大的损害,所以也不得不小心!”李休听到这里也开口道,现在不攻打高句丽的原因有很多,不过他说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马爷听后默默的点了点头,然后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再次开口道:“小子,听说陛下想要御驾亲征高句丽,到时你会不会去?”
“这个……”李休听到这里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道,“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如果陛下要亲征高句丽的话,长安这边肯定需要有人留守,到时我也不知道陛下会把谁留下?”
“我希望你能随同陛下一起去,到时帮我把当年死在辽东的兄弟们给带回来!”马爷说到最后时,脸上也不由得露出悲痛的神色,当年杨广三征高句丽,无数中原健儿埋骨辽东,特别是最后一次,高句丽将死伤的隋军尸骨堆成京观,其中就有马爷当初的老部下,他现在年纪大了,最后的心愿就是能够带那些老部下的尸骨回乡安葬。
“不过区区两年时间,到时马叔您干脆也随军出征,到时四征高句丽,定然可以一洗当年之耻,顺便也可以将当年您的那些老部下带回来!”李休这时故意轻松的开口道。
“行了,如果两年后我还能动,不用你说我也要跟着去,不过万一……”马爷说到这里时,忽然有些说不下去了,而李休这时也神情一黯,其实他知道马爷的意思,以现在马爷的年纪,可以说过一天少一天,哪怕刚才他还在嘴上逞强,但其实他自己都没把握再活两年,所以才会交待李休帮自己完成心愿。
“马叔,恨儿再过几个月就要生产了,您觉得这次是男孩还是女孩?”感觉到话题有些沉重,李休当即转移话题道,上官仪前几年被调回长安后,就再也没有离开,与恨儿一起住在马爷的府上,这样也方便照顾他和光化郡主,而且去年恨儿怀孕,估计今年七月就要生了。
一听恨儿要生孩子的事,马爷的兴致也立刻提了起来,当即面带喜色的开口道:“虽然恨儿之前已经生了庭之,不过我还是希望再多一个外孙,而且我找人算过了,恨儿这次很可能怀的是男孩,到时我就要有两个外孙了!”
看到马爷高兴的样子,李休也是连声恭喜,然后两人就开始聊起给孩子取名字的事,恨儿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并不在马爷身边,所以孩子的名字是上官仪取的,不过这次马爷却吵着要给孩子取名字,不过他是武将出身,肚子里的水平有限,结果想了几个名字连自己都不满意,所以就让李休参谋一下。
虽然现在连孩子的性别都不知道,至于算命先生的话李休自然不相信,不过反正也是陪马爷,所以他也就煞有介事的帮着想名字,不过一连提了几个马爷也不满意,看样子马爷在这件事上也够纠结的。
陪着马爷钓了一天的鱼,第二天李休去理财监露了一下面,然后就回家教孩子读书了,说起来这段时间他也难得有时间给孩子上课,一直让武明空她们顶替自己也不是办法,毕竟她们虽然学得好,但并不意味着教的也好,所以她们临时顶替一下还行,但是时间长了,肯定会耽误孩子们的功课。
“今天咱们要学的是电磁感应,而且我还有一件十分有趣的东西要让你们试一下!”李休站在学堂的黑板前,手中拿着一本物理课本笑呵呵的道,物理是他教学的重点,很多还没有实际应用的物理知识,他就已经提前讲给自己的学生们听了,至于他们能不能应用到实际当中,那就要看他们的悟性了。
“先生,什么叫电磁感应?”李休的话音刚落,就见李治就抢先开口问道,自从长孙皇后去世后,他和兕子几乎每天都会来李休这里,一来是上课,二来也可以陪着妹妹新儿玩,免得小家伙长大了不认识自己的哥哥姐姐。
“呵呵,何谓电磁感应,这件事解释起来有些复杂,所以我先不讲,咱们还是先看一看我做的一件东西,到时你们亲自体会一下就会明白了!”李休这时却是笑呵呵的再次道,说完就亲自出了学堂,然后从外面推进一件奇形怪状的东西。
这个东西看起来有点像后世的自行车,但却没有轮子,反而在后面连着一个密密麻麻的线圈,线圈外面还固定着几块磁铁,其实这就是一个简易的发电机,用物理名词来解释的话,这就是一个电磁感应装置。
看着这个奇形怪状的发电机,下面的李治等人也都是一脸的不解,搞不明白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不过李休这时却是坏笑一声,当下指着李治道:“雉奴,咱们来玩一个游戏,你信不信我不用碰触不到你,就能让你自己跳起来?”
“我不信!”李治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摇头道,因为李休的话根本不符合常理。
李休等的就是李治这句话,当下他让对方上来,然后把手抓住发电机的两个线头,自己亲自坐在发电机前面用力蹬了起来,打结的皮绳也转动起来,然后带动后面发电机的线圈也转了起来。
只要学过一点物理的人都知道,线圈在磁铁中运动时会产生电流,当然李休的这个简易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并不强,刚开始李治并没有什么感觉,但随着线圈转的越来越快,他也感觉两手麻麻的,这让李治也是吓的不轻,而且这种麻麻的感觉开始顺着他的手臂向全身蔓延,更让他露出惊骇的表情,最后禁不住大叫一声松手,同时双脚也不受控制的一蹬,竟然真的跳了起来。
“哇~”下面的几个学生看到李治竟然真的跳了起来,当下也不由得惊叫一声,毕竟刚才李休说让李治自己跳起来时,他们也不怎么相信。
“先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感觉全身发麻,而且还控制不住自己?”李治连退几步这才站好,然后一边搓着手臂一边不解的问道,如果不是从小听李休的课,他甚至会以为李休在施什么魔法了?
“呵呵,金属在一个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一定的电荷,你刚才感受的就是电的作用,这个电和下雨时的闪电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不过闪电的能量太大,如果劈中人话的话,几乎可以让人变成焦炭,但是这个电却只能让你感觉全身发麻。”李休这时笑呵呵的解释道,说到这里时,他再次不怀好意的看了一下自己的这些学生道,“你们谁还想试一试被电一下是什么感觉?”
“试一下吧,刚开始虽然感觉有点怪,但是被电一下后,感觉还是挺不错的!”李治这个腹黑的家伙也在旁边鼓动道,他自己吃了个亏,也希望别人跟着自己一起吃亏。
不过李休的这些学生也都不傻,一个个都低下头不敢和李休对视,生怕他叫自己上去,值得一提的是,自从李晋和平安郎各自去求学后,李休的这些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是女孩子,除了李治外,也就只有王方翼一个男孩子,所以李休的目光也落到了他的身上。
王方翼今年已经十一岁了,平时他的话不多,为人也比较闷,以前倒是和平安郎很聊的来,不过现在平安郎去学医了,结果他的话也更少了,相比其它的学生,他的存在感也相当的低,有时连李休都有些忽略自己这个学生了。
王方翼本来也低下头,但是感觉到李休一直看着自己,他不想让李休失望,,最后只能硬着头皮站起来道:“我试一试吧!”
“好,方翼你很有勇气!”李休看王方翼站起来,当下也是大喜道,他还没玩够呢,而且这个简易的发电机发出的电流并不强,对人体也并没有什么伤害。
王方翼硬着头皮上去,结果自然也和李治一样,被电的跳了起来,李休也趁机讲了一下电磁感应的原理,有了实物的参照,再加上刚才的实验,也能让他们的记忆更加深刻一些。
等到上午的课讲完了,李休带着孩子们一起吃饭,家里给这些孩子专门设有食堂,中午就在一起吃饭,这样也可以加深他们的感情,不过在吃饭的时候,王方翼却端着自己的饭菜来到李休旁边坐下,然后十分认真的道:“先生,我有件事想和您商量!”




懒散初唐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方翼的道路
在李休的学生之中,王方翼恐怕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主要是他的性格沉闷,哪怕是在课堂上也很发主动发言,却没想到这次吃饭时,他竟然主动找到李休,说是有事情要和他商量,这让李休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道:“方翼你有什么事情?”
只见王方翼这时犹豫了一下,随后这才开口道:“启禀先生,我……我也想去军校!”
“你也要去军校?为什么?”李休听到王方翼的话也不由得露出震惊的表情道,王方翼可是家中独子,若他去了军校,日后就要进入军中任职,而且与裴行俭这种文职参军不同,军校毕业的学生可是实打实的要进入一线部队,到时万一有个好歹,那他们家可就要绝后了,所以李休才会如此的惊讶。
看到李休惊讶的样子,王方翼却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道:“先生不是常教导我们要志向远大吗,我家的情况先生也知道,虽然祖母不喜欢我们一家,但是靠着父亲留下的福荫,倒也可以给我谋个一官半职,但日后想要升迁可就难了,而且我也不愿意做那刀笔吏。”
王方翼说到这里时,本来有些害羞的脸上却忽然换上一副野心勃勃的表情,目光中带着无比的坚定,紧接着再次开口道:“我记得先生曾经说过,大丈夫生于世间,自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虽然现在国家强盛,但边患依然时有发生,而且咱们大唐最重军功,若是我想要光耀门楣,最快的捷径就是加入军中,所以还望先生成全!”
听完王方翼的这些话,李休也不由得在心中苦笑一声,没想到自己这个平时不声不晌的学生,竟然还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不过想想也不奇怪,历史上的王方翼虽然是个文官,但却立下不小的军功,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城”,就是由他负责修建的,而且后来更是平定了西域,可以称得上是文武双全。
不过现在王方翼可能是受到自己的影响,竟然要选择做一个武将,这将脱离他原来的人生轨迹,也不知道他日后能达到什么程度?
“方翼,你有这样的抱负我很高兴,不过你母亲同意你去军校吗?”李休这时十分严肃的道,毕竟王方翼是家中独子,而且父亲又去世了,只与母亲相依为命,像他这种情况,哪怕是征兵都可以免除兵役的。
“先生放心,这件事我早在之前就和母亲商量过了,虽然母亲刚开始不同意,但是后来经过我的劝说后,母亲已经同意了我去军校的事,而且也不反对我日后加入军中,当然这有一个前提条件。”说到最后时,王方翼脸上再次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
“条件?”李休听到王方翼的母亲竟然同意,当下也不由得一愣,不过随即他就想到了什么,当下也不由得一笑道,“你母亲不会是让你早点成亲生子,这样她才能放心让你参军吧?”
“果然瞒不过先生,母亲要我十五岁就必须娶妻生子,所以我恐怕是先生的学生中最早成亲的人了。”王方翼这时苦笑一声道。
虽然大唐律法规定男子十五就成婚,但其实还有另外一条,那就是建议无论男女十八后再成婚,而且这条还是李休建议加上去的,所以李休一向教导自己的学生,最好过了十八再成亲,特别是女子,毕竟女子在十八岁之前生育实在太危险了,比如恨儿、七娘、婉娘等人,都是在十八岁后才嫁的人。
“特事特办,你母亲的心情我也能理解,不过你若是娶妻,最好能娶一个大两岁的女子,这样日后生育也能减少一些风险。”李休却并没有怪罪王方翼,毕竟他家中的情况不同,而且现在大部分人家也都是十五六岁就成亲了。
“嗯,先生以前教过我们一些医学常识,这些学生都记得。”王方翼听到李休的叮嘱也点头道,同时脸上也露出感激之色,当初他年幼丧父,祖母同安大长公主又不喜欢他们一家,如果不是李休的帮助,恐怕他和母亲就要被祖母赶出长安了,而且这几年他跟着李休,不但学到了许多新奇的知识,而且还学到了做人的道理,甚至连他参军立功、光耀门楣的志向,也是在李休的教导下立下的。
“好吧,既然你心意已决,那我就帮你推荐到军校,说起来军校今年也快要招生了,不过你到了军校后,要与人多交流一下,不要老是这么不爱说话,免得日后受人欺负!”李休当下拍了拍王方翼的肩膀道,自己的学生一个个都长大了,也需要离开自己选择他们的道路了,这让他也不由得有些伤感。
“呵呵,先生放心吧,有晋哥在军校,谁敢欺负我?”王方翼这时却是难得的开了个玩笑道,李晋在军校结识了一帮狐朋狗友,而且他交的朋友已经不仅仅只局限于程处亮这些将门子弟,连一些军中选拔出的优秀将士也与他称兄道弟的,每次军校放假,都能看到他们一帮人在长安的大街上游荡。
听到王方翼的话,李休也不由得哈哈一笑,当下又叮嘱王方翼去了军校多了李晋联系,毕竟王方翼不喜欢说话,与人交际方面也不怎么样,这点他还真得和李晋学学。
几天之后,李休亲自将王方翼送到军校,李晋得知自己这个小师弟也要和自己一起去军校,也是高兴了好几天,不过这样一来,李休的学生也就又少了一个,每当看到学堂里空着的位子时,李休也感觉心中空落落的。
军校要比书院的招生时间早几天,所以在王方翼去了军校没几天,南山书院和终南书院招生的日子也终于到了,这天李世民也特意早早的宣布退朝,因为他也要和李休他们一起去终南书院,说起来了为了打压世家,李世民也真够下力气的,只是不知道今天两个书院谁能在招生上更胜一筹?




懒散初唐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书院招生 上
东边的天际微微发白,周兴与郝处俊就已经穿戴整齐,然后出了院门急匆匆的赶往图书馆的方向,路上已经有不少吃食摊子开始做生意了,他们两人也就顺便买了两张胡饼边走边吃,当他们来到图书馆时,却发现这里已经有十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等着了。
“郝兄!”郝处俊刚一出现,那些读书人也纷纷与他打招呼,而郝处俊也一一还礼,偶尔有几个认识周兴的,也冲着微微一笑,周兴也同样微笑以对,这些人都是郝处俊结交的朋友,其中大部分都是他在国子监的同窗,也有少部分是一些进京赴考的举子。
周兴与郝处俊的到来之后,又陆续有一些赶来,最后大概有二十人左右的模样,而这时只见有两辆大车马飞奔而来,在郝处俊等人面前停了下来,然后郝处俊招呼大家上车,因为今天正是书院招生的日子,他们这些人都是准备报考书院的学生。
哪怕有两辆马车,但他们二十人坐上去依然有些挤,不过郝处俊等人却没有人报怨,事实上郝处俊的这些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生活并不怎么宽裕,雇马车的费用昂贵,一般他们也不舍得雇马车,不过今天情况特殊,毕竟这里离南山太远了,如果只靠双腿走的话,恐怕下午也走不到,到时说不定招生就结束了,所以他们才不得不奢侈一次。
郝处俊与周兴与另外八人挤在马车里,虽然很挤,但每个人都十分的兴奋,一路走一路高谈阔论,毕竟他们都是读书人,彼此间也有共同的话题,更何况他们还都要报考书院,所以大家也都兴致很高。
“郝兄,你真的要报考终南书院吗?”正在这时,忽然只见马车上一个瘦高的读书向郝处俊问道。
“不错,我和周兴都准备去终南书院试一试,吴兄你们都准备报考哪个书院?”郝处俊笑呵呵的点头道,然后又问了一下在座其它人想要报考的书院。
“我准备去南山书院,听说这次许多博学大儒都赶到南山书院任教,如果我能进去,日后就可以向这些博学大儒当面请教了!”只见那个姓吴的瘦高书生率先开口道,说到日后进到南山书院时的情形时,他的脸上也露出向往之色。
“我觉得南山书院恐怕不是那么好进的,听说已经有不少世家子弟进到书院学习,如此一来,留给外人的名额就更少了,而且世家一向高傲,看不起咱们这些庶族出身的读书人,所以我对南山书院可没什么兴趣,从知道终南书院开始时,我就决定要去终南书院!”正在这时,只见另外一个读书人也开口道,提到世家之时,他脸上也露出几分愤慨之色,看来他对世家的怨念还真不小。
随着这两人开口,其它人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人选择南山书院,也有人选择终南书院,周兴暗中统计了一下,发现算上他和郝处俊的话,选择终南书院的竟然只有六人,如此看来,终南书院在读书人中的吸引力要强一些,毕竟它背后有朝廷支持,不过也强得很有限,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郝处俊一样有那么多的消息渠道。
马车一路飞奔,大概快中午时,他们也终于到了南山,因为招生的时间在下午,所以他们还足够的时间准备,而且两个书院离的很近,事实上南山书院和终南书院就在两个相临的山头上,而且南山的山头都不高,就算是走路,两个山头之间也不过只有半个时辰的路程。
其中南山书院离长安要近一点,而且因为时间还早,所以郝处俊他们也都从这里下了马车,打算先去南山书院看一看,哪怕他们不打算报这里,但也不妨碍他们对南山书院的好奇。
当郝处俊与周兴等人下了马车,结果发现南山书院门前也是人山人海,特别是山脚下到处都是闻讯而来做生意的商贩,一些来的比较早的人可能没来得及吃饭,这时也纷纷涌到卖吃食的地方填一下肚子。
郝处俊和周兴早上吃了个胡饼,这时倒是不饿,于是两人就沿着山路而上,来到南山书院的门前,结果发现这里已经挤满了人,本来他们还想进去看看,可是却发现南山书院的大门紧闭,问过别人才知道,原来在招生之前,书院严禁任何人进入。
看到南山书院竟然不让进,郝处俊两也不由得有种“趁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感觉,而且南山书院不但大门紧闭,周围还有高墙阻隔,除了几座高高的角楼,几乎什么也看不到,周围也有不少人都和他们一样露出失望的表情。
“郝大哥快看,那里围着那么多人,咱们也挤过去看看吧!”正在这时,周兴忽然发现在南山书院的大门旁边拥挤着不少人,似乎是在看着什么东西。
郝处俊看到这里也有些好奇,于是就与周兴一起挤过去,结果发现里面竟然张贴着一张榜文,榜文上写着一些南山书院招生的流程,郝处俊仔细的看了一遍,结果发现南山书院招生分为两大步,第一步就是笔试,由南山书院的先生出题,只有通过笔试的学生,才能进行下一步,也就是需要经过书院的先生亲自面试,只有通过这两步,才能进到书院就学。
“郝大哥,你说如果考上南山书院的话,需不需要交束脩?”周兴在看完招生榜文上的内容后,忽然向郝处俊提出一个十分实际的问题。
所谓束脩,也就是拜师带的礼物,以前老师收弟子肯定是要收束脩的,不过书院却与传统的师徒相授不同,所以这个束脩要交什么,交多少也没有任何的先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周兴太穷,如果书院收的钱太多的话,恐怕他也上不起。
周兴提问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周围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还是有一些听到他的话,结果有一个身穿锦衣的年轻读书人却是有些鄙夷的看了他一眼道:“庸俗,即求学问,又何须在意这些腌臜物,真是俗不可耐!”
锦衣年轻人说完一甩袖子就离开了,另外也有一些人同样露出鄙夷的表情,甚至还向外退了一步,似乎是不屑与周兴这样的俗人为伍,而周兴也羞的脸色通红,毕竟大家都是读书人,谈钱的确显得太俗气了。
不过周围还是有不少人并没有鄙夷周兴,反而也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毕竟今天来的读书人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不愁衣食,还是有不少人也和周兴、郝处俊一样,生活都不怎么宽裕,所以束脩这么实际的问题他们也必须要考虑。
面对别人的鄙夷,郝处俊却是面不改色的道:“束脩肯定是要交的,毕竟咱们不但要在书院求学,而且听说日后吃住都要书院里,这些费用都需要咱们个人承担,其实就像国子监也一样,只不过榜文上没写,我们也不知道这个束脩要交多少?”
郝处俊的话一出口,周围许多并不富裕的读书人也都露出忧虑的神色,如果书院的束脩太高的话,恐怕他们也承担不起,如此一来,就算是能考进去也没用。
南山书院门前除了榜文外,再也没有其它有用的东西,郝处俊和周兴呆了一会也感觉没趣,于是两人就下了山,这时也到中午了,于是两人就在山下的吃食摊子叫了两碗素饼,准备吃饱了再去终南书院那边。
不过就在郝处俊两人刚吃了一半,忽然只听有人高喊道:“陛下……陛下的车驾来了!”
李世民身为大唐皇帝,而且这些年来接连打败外敌,使得大唐国富民强,个人的声望也几乎达到了顶峰,所以当山下的人听到李世民的车驾到来时,也全都蜂拥到路边,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等着看李世民的车驾。郝处俊和周兴两人也坐不住了,当下几口把饭扒到嘴里,然后付了帐也和其它人一起挤到踏上观看。
1...367368369370371...4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