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懒散初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嘶~,朝堂上的争斗竟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那岂不是说,日后郝大哥你步入官场的话,肯定也会卷入到这场争斗之中?”周兴也十分的聪明,当下也不由得十分担心的道,自从父母去世后,郝处俊就成为他最亲近的人,所以这时也不由得担心郝处俊的安全,毕竟从郝处俊的描述中,官场上的争斗也是十分的残酷,一不小心就会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哈哈~,宏达你想太多了,就算明年我能中举,顶多也就是安排个七八品的小官,最少得三四年才能得到提拔,像这种官员在上层眼中根本不算什么,想要参与到上层之间的争斗,恐怕低于五品根本不会有人多看你一眼。”郝处俊听到这里却是大笑一声,他虽然有宏图之志,但却也只是一个小人物,如果不是父亲留下的一些关系,恐怕他比周兴也强不了多少。
郝处俊今天的兴头很高,毕竟终南书院的开办,也给了他一个新的选择,而且做出决定要去终南书院后,他也感觉全身轻松,于是与周兴你一杯我一杯的喝到半夜,最后两人这才回房休息。
接下来的几天里,终南书院的消息也终于全面的传播开来,一时间所有人都在讨论着这座朝廷要开办的书院,不过大部分人讨论的焦点却集中在终南书院这个名字上,毕竟这个名字引申出来的含义实在太引人深思了,特别是世家那边,更是有不少人气的想到朱雀大街上骂街,不过大家都是读书人,骂街这种事也只能想想而已。
两仪殿中,李休哭笑不得的向李世民建议道:“陛下,终南书院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过了,我估计崔干那边的人都快气疯了,而且这也会让外人知道朝廷与世家之间的争斗,从而造成不太好的影响?”
“无妨,这个名字是朕亲自定下来的,就是要针对世家的南山书院!”李世民却是毫不在意的挥手道,他觉得终南书院这个名字挺好的,而且现在朝廷对世家的打压也已经到了明面了,根本不怕被人知道。
听到李世民这么说,李休也不好再说什么,然后看了看站在对面的长孙无忌,今天李世民将他和长孙无忌召来,除了书院的事外,好像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商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懒散初唐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缺一道圣旨
“你们看看吧,这是北方那边送来的最新情报!”商议完书院的事,李世民将一份奏折递到李休和长孙无忌的面前道,同时脸上也露出几分担忧的神色。 .
当下长孙无忌接过奏折先看了一下,结果脸上也同样露出凝重的表情,随后交给李休,结果当李休打开奏折时,也同样眉头一皱,因为这是一份北方草原最新动态的情报,草原上主要势力的动向都有所描述,而其中篇幅最长的就是有关薛延陀的动向。
三月初,薛延陀可汗夷男长子举兵南下,一举灭掉盘踞在漠南的大部落虎陀部,中旬,夷男次子出兵东讨,吞并另外一个部落东河部,四月,薛延陀可汗夷男亲自出兵,与回纥大战三日,双方各有胜负……
李休看着手中的情报也同样感到十分的棘手,没想到哪怕是在大唐的打压下,薛延陀竟然还能发展的这么快,现在隐然已经成为漠北草原上的霸主,甚至已经开始将势力伸到漠南,若是再让他们这么发展下去,恐怕再往南就要与大唐的本土接壤,到时大唐边境的百姓就要再受刀兵之苦了。
“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李世民看到李休和长孙无忌都看完了这份情报,当下也开口询问道,虽然突厥被灭了,剩下的突厥人也被迁到南方开荒种地,但是草原上的胡人却是杀之不尽,大唐又没有精力完全占领整个草原,所以只能时刻关注草原的动向,免得再出现另一个突厥。
“肯定是要扼制薛延陀的扩张,只不过现在我现在担心之前咱们扼制薛延陀的手段可能已经失效了,想要阻止薛延陀的扩张势头,必须要想出一个更加有效的办法!”长孙无忌这时几乎毫不犹豫的开口道。
当初灭掉突厥时,薛延陀就曾经试探过大唐的态度,结果差点把得胜的大军拖死在草原上,李世民一怒之下,不但明面上对薛延陀四处打压,暗中也挑拨薛延陀内部,或者是与周围部落的关系,导致薛延陀陷入到内忧外患之中。
不过这个办法也只持续了数年,薛延陀可汗夷男也是个厉害人物,先是清理了内部的一些反对势力,然后这才集合整个部落的力量向外扩张,这几年势力也是如日中天,草原上除了回纥等少数几个大部落外,已经没有再钳制他们的势力了。
“朕现在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不过薛延陀主要盘踞在漠北,咱们若是劳师远征,先不说需要消耗多大的人力物力,而且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可若不出兵的话,又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消弱薛延陀的实力。”李世民这时也同样十分苦恼的道。
“咱们肯定不能出兵,毕竟从大唐到漠北那边远,而且草原气候莫测,谁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劳师远征一向都是兵家的大忌,所以臣觉得最好还是能够让别的势力与薛延陀争斗,比如回纥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们一向与咱们大唐交好,而且与薛延陀也有矛盾,实力也不比薛延陀差多少,只要再联合几个部落,应该可以与薛延陀一争长短。”长孙无忌这时考虑了片刻开口道。
“回纥的确是个选择,不过回纥人也不傻,他们绝对不会甘心的为咱们卖命,想要说动他们,恐怕得付出不小的代价,另外朕还担心打掉一个薛延陀,日后会把回纥养成心腹大患!”李世民这时再次苦恼的道,身为帝王,他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事情,很多时候都要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而他最后只能选择一个危害最小的方案。
李世民说到这里时,忽然发现李休竟然一直没有开口,反而还拿着刚才的奏折看着,只是目光似乎有些散乱,似乎是陷入到沉思之中,这让李世民禁不住开口问道:“李休,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休似乎这才从沉思中醒来,当下抬头看了看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然后这才指着奏折上的一段内容道:“陛下,臣发现在三月时,夷男派出两个儿子东征西讨,难道说他已经将兵权分给两个儿子吗?”
“不错,夷男的两个儿子早已经成年,而且之前薛延陀内乱,夷男为了把持权力,于是就将部落里的一部分兵权交给两个儿子,这样一来,他们父子三人就掌握了部落里绝大部分兵权,其它人想要造反也无兵可用!”李世民当即点了点头道。
“呵呵,看来夷男还真是不长记性,陛下想要对付他的话,其实也用不着花什么心思去收买回纥人。”李休听到这里忽然轻松的一笑道。
“哦?你有什么办法?”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精神一震,当下开口追问道。
“陛下可还记得当初颉利势大时,您当初是怎么分化草原上各个势力的吗?”李休并没有立刻回答,反而笑着再次开口道。
“当初?”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当初颉利势大之时,他的确用过很多的手段分化草原上的势力,不过这都已经过去好多年了,颉利也早就死了,所以他一时间还真想不出来当初自己做的那些事情?
“呵呵,驸马高见,我知道该如何对付薛延陀了!”长孙无忌的记忆力显然比李世民好多了,听到李休的话也立刻反应过来,当下脸上也露出轻松的笑容道。
“你们两个就别卖关子了,快点告诉朕到底怎么对付薛延陀。”李世民看到连长孙无忌都明白了,当下也不由得有些着急的追问道。
李休却是一点也不着急,当下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然后这才笑着开口道:“当初颉利势大,漠北的薛延陀却开始崛起,陛下为了牵制颉利,于是就发出一道圣旨,册封夷男可汗,如此一来,薛延陀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与突厥相抗衡,而现在陛下所缺的也不过只是一道圣旨罢了!”




懒散初唐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书院争斗的开端
自从打败了突厥之后,大唐就成为草原上真正的霸主,哪怕后来有薛延陀这种区域霸主崛起,但在声望上依然远不如大唐,草原上的部落也都与大唐交往为荣,如果某个部落的首领能够得到大唐的册封,立刻就会声望大增,甚至会吸引不少部落前去投靠。
当然这些草原部落首领能够得到封赏已经十分不错了,至于很多人还想和大唐联姻,不过这条路已经被李休堵死了一半,他们可以挑选美女送到李世民的后宫里,至于想娶大唐的公主为妻,简直门都没有,这点和历史上大为不同,也是李休带给大唐最大的改变之一。
现在漠北草原上薛延陀崛起,周围再也没有可以抗衡他们的势力,说起来夷男也算是一代草原雄主了,可惜草原人有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从来不读书,比如现在他就把兵权分给两个儿子,可能是他觉得兵权交给自己的儿子更放心吧。
不过远在千里之外的李休却十分敏锐的发现了这个机会,于是笑呵呵的向李世民进言,告诉他现在只需要一张圣旨,就可以让薛延陀自己乱起来。
李世民听到这里也明白过来,当下一拍大腿道:“对啊,朕怎么把这个办法给忘了,只要一张册封的圣旨,恐怕夷男和他的两个儿子立刻就会产生间隙,至少不能像以前那么齐心了,到时猜忌一起,我们再从中挑拨一下,到时……嘿嘿!”
李世民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露出几分冷笑,李休和长孙无忌这时也是相视一笑,其实之前李世民之所以没有想到这个办法,主要还是因为夷男将兵权分给了自己的儿子,不过在利益面前,父子相残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面前的李世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想到了办法,李世民也立刻开始着手完善,第一件事就是拟定一个册封的圣旨,本来李世民准备写一道圣旨,直接发到夷男那里当众宣读,不过考虑到夷男可能会封锁消息,万一不让两个儿子知道的话,大唐的算计就落空了,所以最后李世民决定发出三道圣旨,分别给夷男父子三人,而且还要派出使节,尽量搞的声势大一点。
说起来薛延陀的实力虽然急速扩张,但是名义上依然依附于大唐,毕竟他们也需要与大唐做生意,从大唐那里交换粮食、布匹、茶叶等等必须品,所以现在薛延陀也不敢和大唐真的翻脸,当然暗地里的龌龊肯定是少不了的,比如这次李世民给夷男的儿子册封,表面上是对夷男的赏赐,实际上却是在离间他们父子。
薛延陀的事情商议完了,李世民明显的松了口气,然后君臣三人又商议了一下其它的事情,最后李休和长孙无忌也准备告辞离开,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李世民叫住他们道:“对了,等到夏收之后,终南书院那边就要开始招生了,到时你们也去那边走一走,也算是给书院增加些人气!”
李休少有才名,哪怕现在没有什么新的诗词流出,但是他在读书人中还是很有声望的,长孙无忌也同样如此,也许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并不怎么出名,但是做为大唐第一重臣,许多心向仕途的读书人都将他做为榜样,所以他们两人若是去书院,肯定也能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喏!”李休和长孙无忌也几乎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毕竟书院虽然在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什么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是朝廷收拢天下人才的关键,同时也是对付世家的武器,而且以他们的身份,说不定还能在书院中招揽几个人才,所以他们也没理由拒绝。
与此同时,南山书院之中也有几个人聚在一起商议事情,不过气氛却不像两仪殿中那么的和谐,比如现在只见一个中年人一脸愤怒的一拍桌子道:“欺人太甚,看看他们起的什么名字,简直就是要骑在咱们头上啊!”
这个中年人姓卢名鼎,出身于范阳卢氏,本来他这个人无心官场,所以一直呆在范阳那边教族中的子弟读书,前段时间南山书院需要人手,所以他就被派了过来,现在是崔干的副手,平时负责书院的风纪,督促书院的学生读书等等。
“卢兄不必生气,这种不上台面的手段,其实也正暴露了朝廷的心虚,咱们只要按照原来的计划招生,彻底的将那个所谓的终南书院给压下去,到时就会让人知道到底是谁终结谁了!”这时另外一个身材高瘦的中年人也开口道。
“广兴说的不错,朝廷给自己的书院起这个名字,无非也就是恶心我们一下,如果我们真的把这件事一直记在心里,那才会中了朝廷的计!”正在这时,坐在上首的崔干也终于开口道,刚才说话的那个高瘦中年人名叫郑代,字广兴,他也是郑仲的堂兄,这次和卢鼎一样,都是被族中派来协助他将书院建造起来。
“朝廷的确是为了恶心咱们,不过我现在担心的,却是朝廷会在终南书院上花费多少的精力,万一他们铁了心的要与咱们争夺生源的话,恐怕咱们也会吃亏啊!”正在这时,忽然只见坐在崔干旁边的一个黑须中年人开口道,只见这个中年人皮肤白皙、五官俊秀,哪怕是上了年纪,也是个帅大叔类型的,年轻时肯定是个人见人看的美少年。
“道固你的担忧也有道理,朝廷派萧瑀这个老顽固负责书院的事,另外还将南山的行宫改为书院,由此可知朝廷对这个终南书院还是十分重视的,现在已经有人放出风声,说是终南书院的学生在明年科举时会得到照顾,这让我也十分的担心,所以才召来大家商议!”崔干听到黑须中年人的话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道。
黑须中年人姓崔名离,字道固,与崔复安一样出身于清河崔氏,说起来崔复安的官职虽高,但却不是清河长房出身,而且学问、才干也不是特别的突出,相比之下,眼前这个崔离却是出身于清河长房,而且早在二十年前,就以才学扬名天下,许多博学大儒都对他称赞不已。
本来崔离之前在朝廷担任过官职,而且三十多岁就做到户部郎中之职,眼看着再进一步就是侍郎,以不到四十岁做到侍郎的官职,已经可以称得上极为惊人了。不过当时刚好李世民玄武门夺位,结果崔离不屑于辅佐李世民这样的人,于是辞官归乡,这些年也一直在族中教子弟读书,估计这辈子都不会再出仕了,这次也同样因为书院才来到长安。
崔离虽然辞官归乡,但却是名声在外,这次也做为崔干的副手,可以说南山书院除了崔干,就数他的职位最高,而且他的话也一下子说到了点子上,这让南山书院的众人也都露出沉思的表情。
“崔公,要不咱们提前开始招生,朝廷的书院才刚刚放出消息,并没有完全的传播出去,咱们可以借着这个时机先招生,如此一来,就可以抢占先机了!”这时有人站起来开口提议道,终南书院就在他们旁边,而且还选在这个时候放出消息,摆明了是要抢他们的生源,这也是他们最担心的事情。
“不妥!”对方的话音刚落,就见崔离毫不犹豫的反对道,“咱们的书院不是只开一年两年,而是要长久的开下去,所以书院的名声必须树立起来,如果咱们第一年就用这种手段与终南书院抢学生,哪怕是能抢到一些学生,可是却会损坏咱们的名声,而且若是明年朝廷在科举时再动一些手脚,真的偏袒终南书院,导致咱们的学生无法考上的话,恐怕咱们就会落得一个骂名了!”
“道固说的有理,这种手段非是长久之计,表面上终南书院是为了与咱们争夺生源,但争夺生源的根本,其实却是为了日后的科举,而哪个学院在科举中赢过对方,就会在声望上压对方一筹,如此一来,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书院学习!”崔干这时也开口道。
“可是朝廷把持着科举,虽然咱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举,但毕竟不是朝廷那边方便,甚至陛下完全可以将所有世家出身的官员屏蔽在科举之外,如此一来,咱们对科举的影响也就更小了!”卢鼎这时也有些不甘心的道,如果只有他们南山书院的话,那么科举也就无法偏向谁了,可是现在多了一个终南书院,而且背后还是朝廷,傻子也能猜出到时科举会偏向谁,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个无解的问道。
崔干等人也同样想到了上面这一点,当下一个个也都是脸色阴沉,毕竟面对这种情况,谁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哪怕是南山书院教的再好,日后在科举上比不上终南书院,恐怕最终也是白费力气。
“其实办法倒也不是没有,只不过牵扯甚大,就是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个勇气了!”正在这时,忽然只见崔离忽然面色淡然的开口道。




懒散初唐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难得清闲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山书院和终南书院的消息也传播的越来越广,很多外地的读书人得知两所书院要招生的消息后,竟然开始打点行囊赶来长安,说起来古代读书人求学的恒心和毅力的确让人佩服,为了一个还不是那么确信的消息,他们就敢孤身一人上路,有些路远的,甚至连能否赶上招生都不知道,但他们却还是来了。 .
各地读书人的到来,长安城也越发的热闹起来了,特别是靠近两座书院的地方,每天都有无数的读书人赶去观瞻,结果南山本来是贵族避暑的安静之地,现在却也不安静了,许多小商贩最喜欢做这些读书人的生意,结果一时间南山附近的道路上,到处都能看到叫卖的小摊贩,人多的简直像是赶集一般。
招生的日期也都已经定下来了,先是南山书院第一个宣布,然后终南书院也紧随其后,而且还故意和南山书院定在同一天招生,摆明是要和南山书院对着干,这让使得两个书院的话题更加引人关注,不少人都在讨论着哪个书院能够吸引更多的人,甚至有人暗中开了赌档,不过两个书院的赔率差不多,估计开赌档的人也没把握哪个书院能赢。
随着招生的日期越来越近,崔干和萧这两位山长也越来越忙碌,萧那边还好,毕竟有李世民的支持,所以终南书院根本不缺少人手,各方面朝廷也都大开方便之门,所以终南书院现在可以说准备完毕,就等着招生了。
而世家那边的南山书院虽然也准备充足,但毕竟没有朝廷的资源,事情自然也比终南书院要多,不过这样也好,为了南山书院的事,世家也无暇去做其它的事情,倒是让李世民轻松了许多。
不过相比之下,最轻松的还要数李休,书院的事他用不着操心,只需要等到招生那天去书院站一站就行了,另外印书局给书院印刷的书籍也完成了,甚至连之前李世民要求的论语也印完了,如此一来,印书局除了接一些私人的印刷活,再也没有其它的事情。
更让李休高兴的是,理财监那边也清闲下来了,主要是南边扬州的银行终于走上了正轨,南北两地银行的信息交流也十分的通畅,当然肯定会有一些延迟,比如你在长安的银行存入一笔钱,而扬州的家人想要取出来的话,就必须等上十天半月才行,这也是受交通速度的限制,谁也没有办法。
从忙碌中忽然清闲下来,李休竟然感觉有些不适应,每天早上依然按照去理财监,却发现大部分时间都只是枯坐,根本没什么事情需要处理,当然了,银行肯定还是需要扩张的,毕竟才刚起了一个头,不过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至少现在银行的扩张需要暂停一下,因为之前扩张的太快,需要巩固一下才行。
不过李休很快就适应了这种清闲的生活,或者说他本来就习惯这种清闲的生活,既然无事可做,于是他也就给自己放了个小假,反正他也吩咐过理财监的人了,如果真有什么大事,就去家里找他,至于他则在家中好好的休息一下。
“小子,今天怎么这么有空闲,竟然有时间陪我来钓鱼?”黄渠河边,马爷坐在小马扎上一边给鱼钩上挂鱼饵,一边饶有兴趣的向李休问道。
“这不是事情都忙完了吗,好不容易清闲下来,自然得陪陪马叔您,不过您前几天不是生病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出来钓鱼了,就不怕郡主骂您?”李休这时也笑呵呵的道,不过看到马爷有些苍白的脸色时,眼神中也露出几分担忧的神色。
前几天马爷生了场病,李休还特意请假去探望,虽然病的不是很重,但他年纪毕竟大了,恢复起来也不如年轻人,所以李休也颇为担心,直到后来听平阳公主说马爷恢复的不错,这才放下心来,今天刚好有空,本来他想再次探望马爷,却没想到对方竟然跑到黄渠边钓鱼来了,于是他也索性带着渔具来陪马爷。
“一场小风寒而已,放在我年轻那会,根本不算什么病,哪怕是现在,也不过是几碗汤药的事,而且你看我现在的样子像是有病吗?”马爷这时白了李休一眼道,他是个不服老的性子,最不喜欢别人说他老,虽然李休话里没有明着说,但他也能感受到。
“嘿嘿,马叔您老当益壮,我这也是关心您!”李休也感受到马爷的不快,当下急忙厚着脸皮一笑道,人的年纪一大,脾气反而变得小孩子一样,比如马爷就是这样,所以他们这些做晚辈的也只能哄着。
“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我的病已经没什么事了,而且老是让我呆屋子里不出去,那才会憋出病来,出来走走反倒感觉轻松多了。”马爷也知道李休是在关心自己,当下声音也柔和了几分道。
李休一听也觉得有理,毕竟马爷是个喜动不喜静的人,让他安心卧床休息,反而不如出来走动一下,毕竟病情不但受生理影响,同时也受心理上的影响。
“对了,听说婉娘那边已经怀孕了,但裴行俭这小子却要去辽东了?”马爷这时忽然想到一件事,当下再次开口问道。
婉娘年初嫁给了裴行俭,结果前段时间发现怀孕了,这让裴家上下也是激动万分,毕竟裴行俭是家中唯一的男丁,婉娘怀孕也就代表着裴家有后了,李休和平阳公主等人也十分高兴,为此还特意去探望过,同时送去了一大堆的补品,好像生怕婉娘吃不饱似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今年秋天会对高句丽发动一次大的攻击,苏定方那边需要裴行俭协助,不过孩子出生可能要等到明年了,所以裴行俭准备今年过年前再回来,到时陪着婉娘直到孩子出生。”李休这时也点了点头解释道。
1...366367368369370...4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