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李君阁笑道:“伍高工说得是,这不就是请大家来出谋划策吗?你们的意见,我们肯定是会认真听取的。也希望你们知无不言。”
说话间就来到山塘,蛤蟆精吞口菩萨一如既往站在水渠出口处,脚下已经覆满青苔,身上的红绸却还是新的,身边的香火痕迹也是刚刚熄灭不久,看来护林队进山带着药师叔,也学到了跑山匠的传统,希望吞口菩萨保佑一行顺利。
山塘的水瓦蓝瓦蓝的,水坝处近五米的水深,却依然一眼能看得到底部的石块。
伍高工是搞环境监察的,一看这水就错不开眼睛了:“这就是你们李家沟出了名的富硒泉水?这水质,道:“你摆那一缸鱼,害我看了几个小时,啥准备工作都没做!”
李君阁哑然失笑:“这鱼好像还真有点邪门,每个第一次看到的都会陷进去。”
说完又安慰阿音道:“不过看习惯了也就那样,再说也没什么好准备的,资料都是现成的,把茶水准备好就成。”
等到诸事完毕,阿音去请众人到会议室这边来。
丁李两位教授,吴志秋,四爷爷,大伯,朱定全,朱朝安,小美,李君阁,梁慧丽,阿音,王高工,伍高工,人员到齐后,阿音将笔记本中的一个文件调出来。
那是李君阁最先写出的李家沟规划方案,后来又作了一些修改。
阿音有心,找朱朝安去县建委找人,将李君阁的手绘图纸变成了cad规划图纸,然后找苏冠海作了静态效果图和动画效果图,还找秋丫头作了美工设计。
很多地方现在都是空白虚影,但是当盘鳌乡和匏瓜湖一带的虚影慢慢变成实景的时候,与会者都连连点头。
现在的年轻人,太能整了!这效果,杠杠的!
李君阁拿着激光笔在投影屏幕上逐步讲解,阿音配合着他的思路,不断在笔记本上面切换。
讲解结束,李君阁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说道:“情况大致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大家看看,关于我们李家沟的污水处理和电力问题,有什么好建议好点子?”
王高工咳嗽了一声,说道:“这个发展思路是很好的,不过我还是上午跟皮娃交流过的那意见。三万人的污水处理设施,规模过大,前期很难达到饱和运营啊。”
好吧,只要是五十以上的,来李家沟不到半天,这就皮娃皮娃地叫上了。
伍高工说道:“我同意王高工的意见,这样对能源,对设备,对资金,都是巨大的消耗,有点得不偿失。”
四爷爷说道:“关键还有一个问题,这样会不会引来闲话?说我蛮州市环保系统好高骛远,搞假大空;说我们李家沟骗取国家的环保补贴啊?”
众人面面相觑,两位高工吓了一跳,李家沟有高人啊!这位是谁?看起来七八十了吧?见识如此通透!
李教授笑道:“各位,我跟老丁在山上的时候倒是商量了一个方案,不过有些匪夷所思,甚至有点惊世骇俗,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够接受。”
李君阁说道:“李老你就放心说,今天就是个诸葛亮会,我们现在都有些麻爪了,要改方案的话,动静就大了。而且能不能兼顾以后的发展?中间会不会出现升级换代?这些事情又得另废脑筋。”
丁教授说道:“我们这个方案其实不用大改规划……呃,其实也是受了皮娃的启发。这娃给我们打电话的时候说得那叫一个难听,说什么李家沟人拉屎不够多,凑不够分量……”
好几位正在喝茶水的,都一口喷了出来,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通狂笑。
阿音赶忙拿帕子抹桌子,边抹边向李君阁翻白眼,你能不能不要这么皮……
李教授哈哈大笑,一拍桌子:“话丑理端!既然如此,我们就给他凑够不就行了?!”
一句话惊得众人都目瞪口呆,这脑洞的深度,似乎看不到底啊……
丁教授笑着解释道:“各位,别忘了李家沟的发展,可不仅仅只有旅游一条腿,生态农业,是另一条腿。”
李教授说道:“生态农业,需要大量的有机肥,据我们预估,三年后,那千亩梯田的肥力就会下降到一个危险的程度,加上李家沟土地流转集中,农机大规模使用,开发效率会进一步提高,对有机肥的需求,会大大增加。”
丁教授说道:“有机肥的来源在哪里?完全可以着眼到这个污水处理厂上来。这个污水处理厂,不应该成为一头吸金猛兽,成为李家沟人的包袱,它还应该贡献出效益,成为一个有机肥料厂!”
李教授说道:“现在李家沟常住人口加上游客,是四五千人,既然如此,我们就养上两万五千头生猪,这不就凑够规模了?”
丁教授说道:“后期旅游发展起来后,随着常住人口的增加,可以逐步减少生猪饲养量,以此来达到到调节污水量的目的,简单不简单?”
一群人面面相觑,言之成理啊。
不过大伯第一个不同意:“老李,老丁,我就问一句,你们说这些猪,养在哪里?别忘了我李家沟也就三四百户人家,两万五千头猪,阿音你算算,一户人家是多少头?”
阿音早就已经算好了:“大伯,户均七十一头。”
大伯有点眩晕:“看看,一户人家七十一头猪!别忘了我们最后都要搬进木楼新居的,那里猪圈都没有!”
李君阁也举手:“李老丁老,我们李家沟一户人家养五头猪就累死累活了,去年东方叔匀了我家两口猪,就是这个原因。”
李教授哈哈大笑:“所以我们要抛弃掉传统的养猪模式,进行产业升级。我们农大正在和荷兰格罗宁根汉斯大学进行技术交流。他们那里的养猪产业,已经可以达到仅仅五人,便能管理上万头猪的猪场的程度。如果采用他们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人力投入上,也就是十几个人的事。”
李君阁又问道:“还是有个问题,我们的绿色食品,是需要有机肥,但是有机肥里不能包含各种添加剂,药物,抗生素之类的成分,养猪的话,这些东西是不是无法避免?”
丁教授笑道:“这个你多虑了,他们生产的猪肉品质是零抗,哦,也就是亚治疗剂量的抗生素,甚至是全程零抗生素。其猪肉的品质,那也是绿色食品,畅销欧美的。是属于具备世界性竞争力的顶级肉品。”
李教授说道:“相应的,养猪产生的废料,也就是生产绿色有机肥的最佳原料。”
梁慧丽也想到一个问题,说道:“但是养猪的污水和生活污水混合处理的话,是不是也会带来污染问题?”
李教授说道:“即使有这些东西,经两万四千头猪产生的废物稀释后,其浓度已经微乎其微,再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绝大部分会降解,挥发掉,不会影响到有机肥的品质。”
丁教授说道:“这个问题要治本的话,这就需要小梁阿音你们这些执政者的魄力来解决了。比如能不能改变李家沟人和盘鳌乡人的生活习惯?能不能减少工业化学制剂的使用?能不能定时给各家各户发放环保型的生活物资?比如洗发水,香皂,肥皂,洗涤剂这些?”
一群人都听得头昏眼花,这明明是匪夷所思的事情,经此一解释,怎么真就变得具有可操作性了呢?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四百二十四章 又把棋下大了
第四百二十四章又把棋下大了
道理啥的都说得通,可怎么就觉得这事情不大可能实现呢?
丁教授看着各人的神奇,哈哈笑道:“各位,荷兰的养猪业,被誉为‘绿色奇迹’,我只说一个数字,荷兰猪场的psy,哦,就是平均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头数,就能达到三十一头!”
李君阁跟阿音一脸懵逼,完全没有一点概念,大伯却惊得差点跳了起来:“啥?!”
李君阁问大伯:“大伯,我们李家沟的那啥p,能达到多少?”
大伯说道:“这个……除以三,呃除以四……不对不对,要到断奶,除以五都可能……这是把猪都养出花儿来了啊……”
李君阁有点动心了:“那两位教授,这样的猪场,投资大概在多少?”
李教授说道:“我们核算了一下,这样的猪场,光占地就要两百亩,光产房投资就要千万。”
李君阁被吓得小心肝乱颤:“你们真是搞学问的,不拿钱当钱啊,开口闭口就是千万,这又是吞金猛兽啊……”
丁教授说道:“皮娃,这种猪肉的价值也厉害啊,平均价格能达到八十元一公斤,如果市场需求旺盛,按年出栏八千头计算,年产值五千万左右。”
李君阁估摸了一下,资金倒是够用,不过市场就得找于丫头和王吉星研究了。
李教授说道:“不能光看利润,还要看到这个猪场的附加价值,首先它一步到位地解决了污水处理的投入规模的问题,避免了以后的产能升级带来的叠加费用。”
“其次解决了李家沟的绿色有机肥的问题,如果你外购农家肥,会增加大笔费用不说,对土壤里的硒含量也是一种稀释,现在这样处理,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其三是这个项目,对于我省生猪生产,是一个巨大的提振。你们成功了,对于我省今后的生猪产业升级换代,也探明了一条道路,各级政府肯定会给予大力支持。”
“其四是这个项目,全程会得到我们农大的重点支持。设备,技术,管理流程,成本核算,产出效益,市场销路,我们都会一路监控,给你们把关,给你们出主意,想办法,解决问题。我们就是想争一口气,荷兰能创造奇迹,作为堂堂生猪大省,我们为什么就不能?”
“第五是这个项目,不用改动现有规划设计,却解决了目前李家沟遇到的所有问题。”
“最后就是这个项目,完全符合李家沟当前的发展思路,完全符合现在国家对环保,对食品安全的发展思路。它不光会带来上述诸多效益,还会带来社会影响。”
“综上所述,可不可以搞,还不是明摆着的吗?”
李君阁思虑了一阵,确实找不出什么漏洞,于是问道:“王高工,伍高工,你们看,这样修改规划,是不是三万人级的污水处理厂可以照常进行?”
王高工笑道:“开眼了,其实我就是设备提供方,设备级别越高利润越多,我只是从客户的角度考虑才提出这样的建议。现在竟然看到这样一套匪夷所思的解决方案,实在是叹为观止,两位教授,受教了。我这里没意见。”
伍高工手捂脑门:“这盘棋给你们下成了这样……这已经不是我环监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了。电力,农业,畜牧,环监,国土,外事办,政府办,恐怕几方都要动起来。”
[家教]请勿以假乱真!
“这个我还真不敢做主……这样,今晚的议题,小梁你明天给我整理成一份材料。还有农大两位教授,这现代化猪场的资料,以及合作的国外研究机构的相关资质、学术成就,荷兰养猪业的发展背景、现状和展望,也得麻烦你们给我一份,哎呀这事情动静整大了……”
阿音说道:“刚刚大家讨论的时候,我就已经整理好了,现在就给大家打印出来。”
李教授也摸出一个u盘:“这是我们今天下午整理的资料,伍高工说的那些,都在里边,哈哈哈,看来一个新的孵化项目又要在李家沟落地了。”
梁慧丽说道:“那阿音你多打几份出来,到时候我们俩分工,县里你去跑,市里省里我去跑。”
李君阁躺倒在椅子上说道:“看来这猪司令的名头,是怎么都跑不掉了啊……”
四爷爷笑道:“那也不错啊,两万多呢,一来就提正军级!”
大家又是哄堂大笑。
正事说完,那就开始聊闲话了。
当前李家沟最大的两件事情,一是荔枝,一是即将收获的乌金血米。
因此上话题总离不开这两样。
李君阁这时才一拍脑门:“你看,一天下来都昏头了,实在是怠慢贵客了,我这就叫老爸送点荔枝过来。”
两位高工连连摆手:“不用不用,今晚晚饭的时候不是已经品尝过了吗?”
李君阁嘿嘿笑道:“还有一种不一样的,不过我们现在都不大吃得到,供着环太平洋峰会呢,今晚我们也搞一些来尝尝,享受一下总统级待遇。”
没一会,老爸送来了十来斤黛绿和鹅蛋金。
李君阁将鹅蛋金递给两位高工,这才招呼大家一起品尝。
鹅蛋金的明天伍高工倒是听说过,说道:“这就是鹅蛋金啊?还真没在市面上见过,这一颗就得一两多啊!”
梁慧丽也捡起一颗笑道:“嗯,一颗五十多克,这一颗荔枝,就是三百多元。”
伍高工手上的荔枝都差点吓掉了,乖乖,这么贵的荔枝,这辈子还真没吃过!
等到宵夜水果吃完,李君阁送大家去休息。
第二天,李君阁送阿音,梁慧丽,两位高工,带着满满一包资料一起进城。
阿音和王高工要去跟罗书记薛县长汇报。
李君阁和梁慧丽伍高工一起去跟田书记汇报。
这就又去掉了一天。
汇报完毕,梁慧丽还要去省城跟她爸汇报,李君阁一看日期,再过两天,也到了接哥大五人组的时候了,干脆开车送梁慧丽去省城。
车来到城郊一处公园,离着梁慧丽家小区还有五六百米,李君阁将车停下,说道:“就送你到这里吧。就我大堂哥这破中巴,没得掉了你千金大小姐的身份。”
梁慧丽说道:“我是乡长,坐这个不正好?”穿越在创世纪之前
李君阁笑道:“别闹!我这是也为了大家好,我怕有人把梁高官对我们李家沟的帮助解读为私心。”
梁慧丽打开车门说道:“你可真是小心。那行,那就后天再见,一起回夹川。”
李君阁笑道:“好的,我还要去于丫头那里一趟,跟她谈谈养猪的事情,金老那里估计也得去一趟才行。”
送走梁丫头,李君阁打开导航,给于晓蓉打电话:“喂,于丫头,你现在在哪儿?”
于晓蓉说道:“哟,二皮!你这个甩手大掌柜来蜀都了?”
李君阁说道:“送梁丫头回来汇报工作,快说你在哪里?你在农产品批发中心的话我就开中巴过去,你要在城里头的话……”
于晓蓉哈哈大笑:“我要在城里头还不是得开车出城来接你?干脆就在批发中心我们公司仓库前头碰头吧!”
挂上电话,李君阁开着中巴上绕城高速,往批发中心赶。
来到中心仓库,工人们正在收拾战场。
李君阁见地面上净是荔枝叶子,于是就拿起叉头扫把扫了起来。
一个大娘过来问:“小伙子你找谁?”
李君阁说道:“我等于丫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扫扫地。”
大娘一听乐了:“我们这里没有于丫头啊,兄弟你是乡下来的?乡下人才有这勤快劲,见不得敞坝脏。”
李君阁笑了:“哟,大娘门清啊!您也在乡下待过?”
大娘笑道:“我就是乡下人啊,不过进城十几年了。但是我们这里没有叫于丫头的,你是来找她要工的吗?如果是要工的话,我这里也可以给你介绍啊,就冲你这勤快劲儿,在这里上上车下下货,一点问题都没有。要是能写会算,会玩磅秤电脑什么的,那就更好了。”
李君阁正将地扫得哗哗的,说道:“咦?这不是于丫头公司的仓库吗?我找错地方了?”
说完探头去看公司招牌。
大娘似乎想起了什么,一把将扫帚夺下来:“哎呀你就是二皮……啊不,皮老板吧?穿你这身还敢这么叫我们总经理的,除了你也没谁了!”
李君阁又将扫帚拿了回来,继续扫地:“哈哈,大娘我姓李,不姓皮,二皮是我绰号,你叫我二皮就成。”
大娘说道:“不敢不敢,李老板,要不你进去喝茶等总经理?这里交给我就成了。”
李君阁笑道:“没事没事,开了几个小时车了,正好扫地松快下筋骨,看这地上的叶子,应该就是我们李家沟的楠木叶荔枝吧?”
大娘说道:“就是你们李家沟的荔枝,不过什么品种我就不知道了,这批是拿去上超市的散货,纸箱的那些一早就发出去了。”
李君阁笑道:“那是,这东西就是讲一个时效,保鲜时间太短。”
大娘说道:“听说你们那边都是入夜开始下果,一干一通宵?你们这也是辛苦钱。”
李君阁说道:“一年的收成就指望着这俩月,过了就轻省很多了。”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十一斤?开玩笑吧?
第四百二十五章四十一斤?开玩笑吧?
大娘哈哈大笑:“这话骗不了我,农村里只要肯干,还能有清闲的时候?”
正聊着天了,一个宝蓝色的小跑车开了过来,停在仓库边上。
上面下来一个浅烟灰色真丝衬衫,西服套裙,白色运动鞋的美女,偏分头发梳得紧贴着头皮,垂顺地吊在后边,下来笑眯眯地喊道:“二皮!”
李君阁一看:“哟!于丫头你这是鸟枪换炮了啊!这就是传说中的白骨精?”
于晓蓉翻着白眼:“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
李君阁说道:“你这车可没少花钱吧?乖乖,这是把嫁妆随身带啊!”
于晓蓉笑得咯咯的:“别闹!你怎么想起来蜀都了?阿音没跟你一起?”
李君阁笑道:“这不是有新情况要跟金主汇报嘛,那还不得屁颠屁颠的……”
于晓蓉抬腿就想给李君阁一脚,想想旁边还有属下,笑道:“汇报你个鬼!走,我带你去兜兜风。体验一下我的新车。”
李君阁抬头看天:“这雾霾……难怪出妖精了……”
于晓蓉拉着他的衣服:“少废话!赶紧!”
李君阁一边被拉得往跑车踉跄一边转头对大娘说道:“大娘那麻烦你看顾一下我的车啊,我出城的时候还来取……”
大娘看着蓝色小跑车远去的背影,又看了一眼满身沧桑的金杯:“放心!你这破金杯,扔这里都没人偷!”
跑车上,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李君阁说道:“于丫头你可以的啊,这车头标识我认识,宝马!”
于丫头笑道:“去年不是跟着你沾光发财嘛,买个小车车奖励自己!”
李君阁说道:“你就不知道存起来,或者拿去投资理财什么的?买这个东西又不当吃又不当喝,真准备拿它当嫁妆啊?”
于丫头翻着白眼:“见不得你这抠搜劲!你下次再来蜀都能不能换身衣服啊!你这样进我公司,还不得让楼里其它人笑死。”
李君阁眼睛一瞪:“我这身怎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手工定制版!我就问他们谁有?!”
于丫头捏着方向盘笑得不行了:“哈哈哈,这是五奶奶哪一年给你弄的?看你衣服上的布都快瓤了!”
李君阁笑道:“你这就不懂了,这样才凉快!”
两人就这样瞎聊着,跑车来到一处cbd区的地下车库停了下来。
李君阁问了一声:“到了?这门怎么开?”
于丫头说道:“等等,我把道:“好的总经理。”
领着李君阁经过办公区,李君阁就没看到一样跟农业有关的东西,员工们全在工位电脑前忙活。一看就是表哥表姐。
来到于晓蓉自己的办公室,进门一侧是一排大柜子,里面是各种荣誉奖牌证书奖杯之类,然后是各种样品,一张巨大的实木书桌,后边是沙发老板椅,侧边是一排文件柜,后边挂着一幅大字“鹏程万里”。
李君阁进门就批评上了:“这哪里是一个小妹崽的办公室啊,长一辈还差不多。”
于晓蓉笑道:“还真是,这是我爸以前的办公室,我打小就在这里玩,习惯了这装修风格。也不想改了。”
李君阁咋舌道:“我的天,那这一整栋都是你家的私产?光这楼都得好几个亿吧?”
于晓蓉给李君阁泡了一杯咖啡,说道:“他们那个时候房价还便宜,对了,你不是说有事情要跟我说吗?”
李君阁说道:“考验友谊的时候到了啊,于丫头,我李家沟准备上一个大项目,如果你和王叔叔销售这关过不了,这项目就得pass。”
于晓蓉目光灼灼:“啥项目?”
李君阁坐到于晓蓉的老板椅上操作电脑,将文件从自家服务器上拷下来打开说道:“养猪!”
于晓蓉靠在老板桌上,双手撑着桌面,看着他忙活,歪着头问道:“年出栏多少头?”
李君阁伸出手指:“两万头!”
于晓蓉一下子放松了:“哈哈哈二皮哥你跑来逗我是吧?两万头生猪那还不分分钟给你消化掉!你真该好好学学人家眉州年哥那格局,万佳集团水产年产值几千万,都没你这么紧张。”
李君阁说道:“别这么看不起人啊,我这可也不小哟,不算富硒加成,我这猪肉均价起码也是四十一斤!”
于晓蓉正在喝咖啡,闻言眼神一亮:“四十一斤?阿音姐他们山上的狮子头?”
这话问得李君阁反过来一怔神:“对哦……要是再加上狮子头的加成……”
于晓蓉觉得两人没说到一处去:“啥意思?普通猪?哎呀算了你起来,我自己来看。”
一目十行看完材料,于晓蓉眼睛都快变成亮晶晶的金币了:“呵呵呵,四十一斤?开玩笑吧?来来来我们数数这里头有多少个概念,高科技,零抗,绿色,富硒,要是再加上地方名优品种……别说猪了,耗子我都给你卖出去!”
李君阁翻着白眼道:“说得跟自己没卖过耗子似的,你卖的竹鼠还少了?”
1...161162163164165...2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