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于晓蓉开心地躺在老板椅上一左一右地转着半圈:“我跟王叔叔一直想让你开发肉制品,以前的竹鼠,大雁,都不成规模,特种鱼还要等好久,今年能上市的还是鲫鱼,最多还有白甲,哈哈哈哈,没想到你会给我们这样一个惊喜!”
李君阁说道:“别惊喜啊,先说说这事情可以做不?如果是国外的猪种,那一头就是两百斤,两万头就是两百万斤,如果按你那种加成方法,这肉该是什么价?市场接受程度怎么样?市场有多大?如果按狮子头来算,一头单重下来了,可地方名优品种加成后单价就更高了,市场会接受哪一种?我们是养一种,还是都养?这些问题,我可没地方知道去。”
于晓蓉一指总经理室外头的工作区:“知道这一层楼的人都是干啥的不?除了财务,剩下的就是商务情报分析。要不我把今年生猪生产销售行业的报告调出来给你看看?不管你养哪一种,两万头的出栏数我都给你解决不了,还养这么大一帮人干啥?”
李君阁说道:“报告我就不看了,你我还信不过吗?意思就是能干?”
于晓蓉哈哈大笑道:“当然能干!不过到时候王叔叔肯定又要哭闹了!”
李君阁站起身来说道:“既然你这边没问题,那我就放心了,不过这事情你还要出一个调查报告给我。这个猪场涉及到好些方方面面,已经不是我一家公司的事情了,梁丫头现在正在跑省市,阿音正在跑县里,农大那边要邀请荷兰专家搞学术访问,这市场前景调查你还得帮帮忙,到时候地方政府省政府都要关注。”
于晓蓉说道:“没问题,那你先说怎么感谢我?”
李君阁笑道:“正好要去拜访金老,顺便跟他说说村里几样新出的特产,要不一起?”
于晓蓉说道:“你这顺水人情做得……”
李君阁笑道:“你就说你去不去吧!”
于晓蓉将小包包拿起来:“金老的菜式那还能不去!你真当我傻吗?不过这顿不算!你得另外找补我!”
李君阁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要找补你那还不容易,回夹川就跟我走,包你吃好玩好,可问题是你有时间吗?”
于晓蓉在后边恨得牙痒痒:“等我忙过这一段!十月份过来!待到过年!”
李君阁哈哈大笑:“哎哟好害怕啊!乡下人家,还不就是添双碗筷的事情?你别说待到过年,待到大年十五过后再回蜀都都成!”
两人开着车来到金老的私房菜馆,李君阁下车来一看,对于晓蓉说道:“你别说,你这车还是有好处的,至少我那金杯就不好意思停在这里。”
于晓蓉哈哈大笑:“别闹,你给梁丫头打个电话问她来不来,我给程先哥打。”
李君阁也是嘿嘿贼笑:“我们两个还真是恶客登门啊,替主人家请客……”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四百二十六章 诱人的裙装
第四百二十六章诱人的裙装
于晓蓉说道:“啊?你都没提前告诉金老的?他能安排得过来?”
李君阁说道:“就是要突然袭击才好,这样才吃得到金老亲手做的家常菜!刘大哥说这才是老饕的本色。”
就听一个声音在后边说道:“你这冒牌货!舌头不灵脑子还坏!”
李君阁转头一看,正是金老。
李君阁挽着他嬉皮笑脸地道:“金老诶,想死我了,好长时间没见着你老人家了。”
金老呵呵笑道:“想我的菜我信!”
于晓蓉也上去挽着金老的胳膊,三人进到别墅院子里坐下,小妹崽上来倒茶。
金老说对小妹崽道:“这茶就是他家出的,就别上这个了,换蒙到赤玉芙蓉粥就这么高兴?”
刘程先笑道:“你还不知道?赤玉芙蓉粥被选入国宴了。我们川菜的食材本就低廉。味道虽好,不过比起鲍鱼大虾,天生就弱了一头。能选入国宴,可就更加的不容易。这道菜标志着师傅已经成为美食届殿堂级的大人物。是以一人之力独挑川菜大梁,达到了研发出开水白菜的黄罗两位大师的水准。”
李君阁挢舌难下:“这么牛?那得恭喜金老了!”
刘程先笑道:“哈哈哈,作为徒弟,我也跟着沾光了,这都是你李家沟乌金血米的功劳啊!”
李君阁脑袋摇得呼噜呼噜的:“过誉了,乌金血米山上山下吃了上千年,都没有吃出花来,还是在金老手里才发扬光大,该是我们沾你们的光才对。”
于晓蓉眼睛里又开始冒金币了:“呵呵呵……那我们是不是又可以造一波声势了……”
没一会,梁慧丽也到了,换上了一身纱裙,照蜀都女孩子的习惯薄施粉黛,比起盘鳌乡时候的t恤牛仔裤素面朝天风风火火,又增添了几分美艳娇柔。
于丫头一看就急眼了:“哎呀梁姐姐这身衣服哪里搞的?!咋这么好看呢?啥牌子的?!”
李君阁笑道:“怎么样,我跟你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看你还不信!”
于丫头对李君阁翻白眼:“你那身能跟这个比?”
转头又对梁慧丽说道:“赶紧赶紧,告诉我哪儿有卖?”
梁慧丽笑道:“还真就是二皮说的那样,这是盘鳌乡女红设计的样品,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呢。”
于晓蓉说道:“哎呀你是特意穿出来气我的是吧?!”
梁慧丽咯咯笑道:“这个你得问二皮啊,问他服装厂什么时候开工。”
李君阁赶紧摆手:“这个我也不知道,素英婶子正满世界找纱罗锦缎,葛布汉麻什么的。这些我也不懂,都是阿音在牵头掌总,素英婶子找布料,秋丫头搞设计,奶奶领着一帮婆姨做样品,我就一转账付款的冤大头。”
于晓蓉说道:“那你赶紧给阿音打电话!”
李君阁一脑门黑线:“妹崽们见到好看衣服,简直……”一见于晓蓉要发飙,赶紧转口风:“好好好我这就打行了不?”
说是打电话,其实是接通了视频会议,就见屏幕分出了两个窗口,阿音娇俏的面容显现了出来:“嗨二皮,干嘛呢?”
于晓蓉一把将手机抢过来:“我来说我来说……”
就听见手机里阿音的声音传出来:“哟,晓蓉也在,还有梁姐姐,你们这是在……金老院子里吧?”
于晓蓉笑道:“阿音姐你好啊!我们跟着二皮来蹭饭呢,对了,刘大哥也在。”
说着将手机转向刘程先,刘程先笑眯眯的挥手:“阿音你好,哎哟你们年轻人可真能整,打个电话还要看脸……”
话没收完于晓蓉又把手机转向自己,跟梁慧丽肩并肩:“阿音姐你看到梁姐姐穿的裙子没?”
阿音笑道:“这就是我们李家沟的女红裙子啊,是根据最早小准拍戏用的戏服简化改造的,怎么样?喜欢不?”
于晓蓉说道:“太喜欢了!你们这衣服啥时候推出啊?”
阿音笑道:“很快就推出了,或者你把你三围身高告诉我,我先送你一套过过瘾?”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四百二十七章 武侯祠
第四百二十七章武侯祠
于晓蓉兴奋地说道:“好啊好啊,我的三围是……”
突然撇到在一边竖着耳朵的李君阁:“哎呀阿音姐,你们家二皮太坏了,想窥探女生**……我们换个地方说……”
李君阁看着于晓蓉的背影喊道:“喂!是你自己差点在院子里报三围的,这是大庭广众之下,怎么就成我窥探了……”
刘程先哈哈大笑:“你跟丫头扯这些是扯不清的!来来来,喝茶喝茶……”
没一会于晓蓉喜滋滋地回来了,把手机都给李君阁:“你这个坏蛋!有好东西都不告诉我!”
李君阁说道:“那我们那里好东西可太多了,怎么说得过来?你这就是为难人。最好就是忙过这一段,大家到我那里去放松放松,好东西,自己去找去。”
梁慧丽也说道:“就是,现在的盘鳌乡和李家沟很有看头了,值得大家再去一趟。”
刘程先说道:“那我们秋天再来玩一回?顺便考察一下黑猪,小脚乌骨鸡,大雁,乌金米,菜蔬之类,对了,还有河鲜,特种养殖鱼……”
于晓蓉也跟着掰着手指头:“还有竹鼠,石亢,各种干货类,腊货类,咸菜类,调料类……哇,细数下来,好东西真的不少啊……”
李君阁笑道:“这还只是吃而已,所以啊,叫我来说也说不完的,还是要自己去慢慢发现才行。”
饭店的小妹崽过来招呼大家可以入座了,饭菜就摆在小院子一个角落,四个人,一张小桌,几样家常菜,都是些盐煎肉,小煎鸡,素呛豌豆尖,萝卜连锅汤之类。
要在别的饭馆里出现这景象,那就是临时加座凑桌的,可是在金老这里,反而成了逼格的表现了。
这就是金老自己家里人小聚的规格啊。
不少老饕路过的时候,看着几样家常菜错不开眼睛,不住地咽口水。
几个人吃得那叫一个开心,尤其是两个丫头,一点减肥的包袱都没有了,筷子飞得比两位男士还快。
一顿饭吃完,李君阁对刘程先摇头道:“谁说女生不能吃的?女生的胃那就是全世界最神奇的东西……”
这话又招来四个齐齐的白眼。
走出金老的别墅,李君阁发现自己竟然没地方可去了。
于晓蓉说道:“我知道有个地方二皮哥肯定会喜欢得不得了,要不我们去那里游玩一下?”
梁慧丽说道:“什么地方?”
于晓蓉道:“武侯祠,二皮不是喜欢传统文化,喜欢古代建筑吗?武侯祠应该是个好地方吧?”
李君阁鼓掌道:“哎哟!确实是好地方,武侯祠的楹联艺术可以说是中国最高水准了,确实值得一去!”
于晓蓉的跑车是双人的,因此没法多带人,刘程先说道:“得,要不我送你们一趟吧,那地方,作为蜀都人我也有三十年没去过了。”
于是四人结伴同游,来到武侯祠,两边一副对联首先映入眼帘:“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李君阁点头赞叹:“这手字也拿得出手了,董老不愧是秀才成长起来的革命家啊!就是半联集句有些赖皮……”
于晓蓉去买了票,大家一起往里走。
几人一边欣赏一边聊天,于晓蓉三人对楹联兴趣不是太大,主要就是看个热闹,走得比较快。
李君阁一看这样不行啊,于是拉着几人,一边欣赏楹联,一边给他们讲对联故事,让他们慢下来。
“来来来,大家看这幅。‘诸葛大名垂宇宙;元戎小队出郊坰’。是不是很不起眼?不过这个也不能小看,这个联式叫集句,就是从前人的诗词文章中各裁剪一句下来,分别作为上下联,达到对仗工谨浑然天成的地步。”
“这就是中国文人最爱玩的那一套,‘戴着镣铐跳舞’,这对制联者的学问,见识,文化积累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古代最喜欢干这个的名人,要数王安石。”
这下就引起几人的好奇了,梁慧丽说道:“啊?这两句诗分别来自两首诗?”
李君阁撇嘴道:“上联出自《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下联来自《咏怀古迹五首·其四》,‘元戎小队出郊坰,寻花问柳到野亭’。”
梁慧丽说道:“对哟,杜甫也在蜀都呆了很久,做的夸诸葛亮的诗应该不少。”
李君阁笑道:“对呀,他写诸葛亮的诗,出名的‘丞相祠堂何处寻’和‘功盖三分国’这两首我们就不说了。另一首《咏怀古迹五首·其五》,内容是‘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老杜的功力,就如老李的天赋一般,那是凌驾千古!要说起武侯,这几首诗是绕不开的,不信大家找找,在武侯祠里边肯定有不少。”
果然,没一会,梁慧丽就笑道:“哈哈哈,这里这里,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又过了没一会,于晓蓉也拍手:“我也找到了!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过了一会,刘程先也发现了一副对联:“咦?这里也有一个‘三顾频烦天下计’!”
几个人看过去,只见这一联是:“唯德与贤,可以服人,三顾频烦天下计;如鱼得水,昭兹来许,一体君臣祭祀同。”
李君阁鼓掌道:“哈哈哈!这首就是标准的集句联了!‘唯德与贤,可以服人’,来自刘备临死时的遗诏,原文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唯德与贤,可以服人。’;”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个大家就应该很熟悉了。”
“‘如鱼得水’典出《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昭兹来许’的意思是勉励侍奉天子。语出《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一体君臣祭祀同’语出老杜《咏怀古迹五首》之四‘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四川总督襄平蒋攸铦作的?哈哈哈厉害了我的哥!”
经此一解释,梁慧丽于晓蓉刘程先面面相觑,相比这样的文字功底,自己学校二十年的语文教育,基本算是门槛都没摸到……
于晓蓉狡黠,笑道:“二皮哥,你这么喜欢玩文字,你应该知道不少著名的集句联吧?”
李君阁张口就来:“这就太多了,比如‘江州司马青衫湿;梨园弟子白发新’,比如‘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对了有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对子,其实也是集句联……”
于晓蓉问到:“哪一个对子?”
李君阁笑道:“‘愿天下有"qing ren",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这个很熟悉吧?”
“这个上联出自王实甫的《西厢记》,下联出自高明的《琵琶记》。两句分别出自不同的元杂剧,偏偏都是写爱情的,偏偏组合在一起无可挑剔。这像不像两位本来素不相识的男女,有一天忽然一见钟情,发现对方和自己竟然是天生一对?”
三人齐道:“哎哟!这个好厉害!太绝了!”
于晓蓉接着问到:“那你自己做过集句联没有?”
李君阁说道:“做得不多,前段时间做过一联,上联来自老杜的《徐清二子歌》,下联来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于晓蓉讶异道:“还真有?!念来听听对得好不?”
李君阁赧然道:“秋水为神玉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
这道狗粮来得太猝不及防了,一听就知道是送给阿音的,三人差点被灌得倒地不起。
……
又转悠了一会,李君阁又指着一联说道:“文章与伊训说命相表里;经济自清心寡欲中得来。这联也制得不错!”
梁慧丽说道:“好在哪里啊?下联明白,上联有些看不懂。”
李君阁说道:“这联啊,可以称为‘集语联’,就是提取前人的语意成联。”
“上联源出苏轼《乐泉先生文集叙》:‘出师二表……与《伊训》、《说命》相表里,非秦汉以来事君为悦者所能至也’。”
“《伊训》是《尚书》里的一章篇名,商汤死后,由他的孙子太甲继位,伊尹感觉太甲这娃有些不靠谱,于是作《伊训》来劝戒他。是不是跟《出师表》中师傅训娃子的情形差不多?”
“《说命》也是《尚书》里的一章篇名。记录的是殷高宗武丁任傅说为相的命辞。”
“因此上联的意思就是大苏曾经夸奖前后出师表可以跟这两篇尚书名篇媲美。”
“下联则是朱熹的话了,他曾感叹‘孔明择妇止得丑女,奉身调度,人所不堪。彼其正大之气,经纶之蕴,固已得于天资,然窃意其智虑之所以日益精明,威望之所以日益隆重者,则寡欲养心之助为多焉……’”
“……等等不对,这话太不妥了!谁说娶漂亮媳妇就不能智虑日周威望日重?老朱这是狗撵摩托不懂科学!”
三个听众这下子乐了,哈哈哈二皮你一幅甩手大掌柜的昏君模样,是不是就是因为有了漂亮的阿音啊!我们都觉得老朱说得挺有道理呢?
李君阁大手一挥:“这副联pass!我们看下一副!”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四百二十八章 武侯论
第四百二十八章武侯论
几人就这样慢慢行走,听着李君阁随口讲解里边的诗词典故,也是阵阵感叹。
一路点头,都觉得自己以前来武侯祠,还真是走马观花买椟还珠了,原来我大中华楹联艺术如此的高妙!
再行得一阵,几人来到一幅长联之前,这就是武侯祠最出名的攻心联了。
攻心联的名头就是对联里的攻心二字,该联是清人赵藩所制:“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李君阁看得摇头感慨:“果然是兵法二家合体的诸葛大丞相,一个攻字破尽万法啊……”
梁慧丽歪着脑袋看了半天:“我觉得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这句,跟你在李家沟的行事做派差不多哦……”
李君阁赶紧摆手撇清:“不对不对,我们有本质的区别。他是把人心作为堡垒去攻克,我儒家是把人心当做冰山去融化。”
于晓蓉指着李君阁说道:“哈哈哈,狐狸尾巴总算暴露了!你这是对孔明先生腹诽!有成见!”
李君阁笑道:“不是有成见,而是中肯的评价。”
几人一边游览武侯祠的风景,李君阁一边给各人阐述自己的看法:“首先我不否定,诸葛亮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他的私人操守也很高尚。但是很多做法,是不是就能解读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事情还得两说。”
“说他是伟大的政治家,这点大家不会反对吧?但政治家的本质是什么?是一个阶层的代表,或者说是一个利益集团的代表,他是为这个集团服务的,这个集团就是他的根,他的力量源泉。”
“不过高明的政治家,会引导这个集团,让这个集团的利益,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捆绑到一起,这就叫群众基础。再其次,拉拢一帮,打压一帮,只要自己占多数,那也算成功,这就是国外的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区别。”
“但是当这多方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大家也不要指望政治家会放弃自己的立场,站在自己利益集团的对立面,因为这是由政治家的本质决定的。”
“看清楚了这个问题,很多历史上的事情事情就可以解释了,最典型的例子,北宋的司马光和王安石。两者都是人品高尚,学问精深,生活简朴,不纳姬妾,私生活无可指责。”
“但是他们的政治立场却截然相反,这就是由他们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所决定的。他们能够公私分明,政争于朝堂之上,私下里又相交甚笃,这应当是政治家的典范。可他们的继承者们就没有这么高尚了,最后造成党争,埋下了宋朝覆灭的根苗。”
“作为政治家,诸葛亮也不可避免是一个政治集团的代表,什么集团?以刘备为首的入蜀外籍人士集团。看清这个本质,再来看他的行为,都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了。”
“诸葛亮的功绩在于将刘备从一个弱小的流亡小军阀头目,辅佐成了一方割据大势力的君主,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功。但是在入蜀之后,他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看看史书上的一些例子,首先说他是‘事必躬亲’,这是不是可以解读为‘独裁’?是不是时时刻刻在防范着本土人士发展坐大?”
“史书上还提到过嚣张的法正,作为一个‘蜀奸’,诸葛亮任他施为,还笑着说这娃憋屈久了,活该松快一下。”
“这话我看得毛骨悚然啊,这不就是郑庄公放任弟弟那一套?先让蜀奸祸害掉蜀地的本土势力,等他搞到天怒人怨后,大丞相是不是可以出面,来一个‘挥泪斩法正’?”
“好在法正机灵,及时收手了,不过地方势力同样没有被放过,流放李严,不就是对本土势力的打击吗?”
“再说六出祁山,当真就是‘汉贼不两立,王道不偏安’?以诸葛亮的智慧,会看不清魏蜀的实力对比?”
“口头上说是挺进中原兴复汉室,我倒是觉得换成另外两种解读方式更合理……”
“首先应该是外籍人士们,也就是诸葛亮代表的那个利益团体的集体诉求。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我们北方人,觉得还是回北方吃麦鸡婆比较爽口。因此身为这个集团的领袖,有些事情他不得不做……”
“其次应该是魏国当权者和诸葛亮之间的一种政治默契。”
“老子们知道你的意思,拥兵自重嘛!表现自己对军队的控制力给人看嘛!不是真要来打我,秒懂!”
“唯一看不明白的是魏延那傻缺,非要去提什么合理化建议,结果怎么样?”
“我们不管各种诗词歌赋历史文字说得如何高妙,我们只看事实。魏使看过诸葛亮治下,回去写的报告说‘士皆饥色,民有菜色’,后边还跟了一句‘其民不怨’,意思是称赞蜀国大丞相治政的厉害。”
“可是细思极恐啊,呵呵呵,难道大家不觉得这场景非常熟悉吗?”
刘程先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你瞎说,我一点不熟悉!怎么可能老百姓吃不饱还拥护你?”
李君阁贼笑道:“我们国家东北边,现在而今眼目下,就活生生摆着这样一个国家……”
刘程先一拍脑门:“我的个去!被你这么一说,还真他么像一回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