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一群娃子在屋子里钻进钻出,嬉笑打闹。
奶奶四爷爷这些老辈儿,只笑眯眯地看这不参与,都是些同辈小辈在闹,好些人已经嘻嘻哈哈地从房里领了烟酒茶糖出来。门口挤着一堆笨口拙舌的看热闹,还在努力想词儿呢。
李君阁这队人一加入,门口就堆了个满满当当。
大伯笑着打头,边走边念:“闹新房来闹新房,鸳鸯夫妻结成双。良辰美酒佳偶配,来年定生好儿郎!”
阿音跟秋丫头也笑着不拦,篾匠高兴地敬了大伯两支烟,良子划燃火柴,点燃一根香烟,大伯又笑眯眯地走出来,看着别人闹。
朱朝安说道:“哎哟大伯就这样放过新娘子了啊?”
李君阁笑道:“这就是晚结婚的好处了,已婚的同辈都不会闹他,剩下的小辈又不敢闹得太厉害。”
这时就见猎户叔也进了屋,说道:“新郎新娘慢上床,我们特来闹新房。今夜吃你闹房酒,明年得个状元郎。”
这就是点名要酒了,篾匠叔端起一个酒盘,里边摆着两个小酒杯,良子斟满酒,笑眯眯地端给猎户叔。
猎户叔哈哈大笑,也是一口一杯喝了,然后施施然地走出来。
药师叔也是一笑,走进去说道:“酒有点高了,我来杯茶吧!细瓷茶盅一朵花,他爱你来你爱他,夫妻俩个齐努力,明年得个胖娃娃。”
朱朝安抠着脑门:“靠!个个都这么厉害啊!”
药师叔喝了茶,也退了出来。
王从军正要往里进,李君阁却偷偷使坏,一把将朱朝安先推了进去。
朱朝安一个踉跄扑进屋里,吓得挡门的阿音跟秋丫头赶紧闪开。
“我靠!谁推我!二皮肯定又是你!”朱朝安说着就要往外走。
阿音却一把把门挡住:“哪里跑!四言八句还没说呢!”
朱朝安目瞪口呆:“我是被你男朋友陷害的!”
阿音脸一红,立刻又振振有词:“进门不给新人道贺,那就是失礼,说不出来就罚!”
朱朝安问道:“怎么罚?”
秋丫头取出两根裹着红布的青冈棒,丢了一根给阿音,兴奋地说道:“姐姐,我们的喜棒今晚还没开张呢!”
阿音将棒子一横,对朱朝安坏笑道:“进屋说不出四言八句,那就是来搅臊的!只有大喜棒打出啊!”
朱朝安一看那棒子粗细:“我靠!你们太狠了!”
屋外人已经笑崩了,齐齐把门堵住,准备让朱朝安被揍个结实。
朱朝安慌了:“等等!等一下等一下!不就是四言八句嘛!我说还不行?”
秋丫头嘿嘿笑着拿棒子在手上一下一下拍着:“那你快说!”
朱朝安眨巴着小眼睛,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来上一句:“今晚……今晚我把四句说……”
阿音一挥棒子,笑道:“赶紧!接着来”
朱朝安眼珠子滴溜溜乱转,一下子看到了红枕头:“鸳鸯……鸳鸯一对……床上落……”
秋丫头跟阿音笑得棒子都捏不稳了,屋外的人也笑着鼓励:“安娃,咋比生娃儿都费劲哟!快点,要得吃了!”
秋丫头一个劲催促:“猪儿虫哥哥,你快点哈,再不说棒子下来了!”
朱朝安突然文思泉涌,一拍大腿喊道:“关灯熄火上了床,翻来覆去睡不着!”
说完就朝门外跑,一群人哈哈大笑把他拦住:“说得这么好,你跑啥子?!赶紧进去讨赏!”
阿音跟秋丫头笑得肚子痛,对着朱朝安直招手:“哈哈哈哈!算你过关了,快进来,烟酒茶糖选一个。”
这下子朱朝安得瑟了,背着手对李君阁得瑟道:“你看看,曹子建七步成诗,也不过如此了。”
接下来朱朝安让篾匠叔敬烟,偷摸将烟嘴上方弄出一个口子,良子点烟的时候光看他使劲嘬就是点不燃,火柴都废了五六根,直到玩够了才出来。
出来就把李君阁脖子卡住:“你龟儿又陷害老子!”
李君阁哈哈笑着猛躲:“不逼你一下,还看不到你才气嗖嗖地往外冒!哈哈哈别闹,继续看继续看……”
笑闹了一阵,朱朝安才将手搭在李君阁肩膀上,看王从军进去。
王从军先对篾匠叔拱手,笑道:“篾匠叔,洞房无老少,得罪莫怪。”
篾匠叔没开口,外边一群人先起哄了:“军娃说得对!洞房无老少!我们听听你咋个说!”
王从军哈哈笑道:“婶子也别见怪啊!咳!新娘脸上一点红,夫妻今夜喜相逢,不到天明不睡觉,插秧播种怕误工。”
一群人哄地一声笑开了:“哈哈哈军娃这个说得巴适!篾匠必须谢双份!”
良子闹了个大红脸,篾匠叔呵呵傻笑,直接给了王从军一包烟。
王从军得意洋洋地颠着一包中华烟出来,对李君阁说道:“二皮,看你的了哟!”
李君阁一进去,朱朝安就开始起哄带节奏:“大家说,让二皮念个荤的好不好?!”
一群人都哈哈笑着喊好。
王从军又喊道:“不能光是荤!净是荤的腻人,还要雅!大家说要得不?”
一群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都喊要得要得,皮娃跟四祖宗学过古的,必须荤素搭配才算过关!
等众人闹够了,李君阁才哈哈大笑,说道:“来就来,听好了!保证不见脏字!”
说完对篾匠叔作了一揖道:“新郎天上一条龙!”
然后对良子也作了一揖道:“新娘地下花一丛!”
说完对着门外一抬下巴:“龙不翻身不下雨,雨不浇花花不红!”
门里门外直接笑倒了一大片,轰然叫好!前头两句还好说,后面两句真他么绝了!
就这样搅扰到了深夜,众人才笑着散去,留下篾匠叔和良子洞房花烛。
春宵一刻值千金,自是不必多说。
……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大姑爷带着王婆婆上门,这还要谢媒呢!
媒人又叫“红叶”,这还是来自“御沟题叶”的典故。
谢媒又叫“谢红叶”,这事也好玩,谢媒礼品有糖、酒、烟、猪脚、鞋子、现金,公鸡。
别的都好理解,猪脚跟鞋子是感谢媒人来往牵线跑断了腿,跑破了鞋,特意给媒人的补偿。
公鸡则是去煞,据说媒人从拉媒那一刻起,就要变成“霉人”,因此需要成事后送上大公鸡,冲去霉运。
当然这是好亲事的待遇,要是婆家对这道亲事不满意,那就直接给个猪头,意思是格老子的把我们当猪头,现在猪头还你!公鸡老子们不给你,让你霉上一辈子!
谢媒地点在新房客厅。王婆婆理当上首,篾匠叔良子站在下方,奶奶坐旁边。就位后大姑爷唱到:“二姓结亲联眷,操劳红叶无限。如今事已成圆,主人一点薄念。恐有酬谢不到,还望高鉴高鉴。”
篾匠叔对王婆婆作揖道:“费了红叶精心,屡次把你劳神。昨日我们结缘,今日酬谢大恩。望其笑纳赏收,明天好去回门。”
当然这是大姑爷事先教会的,然后王婆婆才笑眯眯地说道:“谢媒到这里,就此把礼毕。明年生个胖娃娃,一定向我道个喜。”
如此,这场婚礼才算基本完毕,然后三天后篾匠叔带良子回门,就算完事了。
李君阁一家一直在旁观礼,直到现在才算把事情办得圆满,大家都齐齐松了一口气。
黑白棕三人这回可算是捞着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啊!一个婚礼,十篇论文题材都还有多!
奶奶拉着篾匠叔和良子的手说道:“篾匠啊,守得云开见月明,孤苦了这么多年,现在总算是有个家了!你可要好好珍惜这媳妇,人家为了你跑这么远来,实在是难得啊!早日开枝散叶才是正经!”
说完又对说道:“丫头啊,篾匠这孩子,我是看着长大的。不是他喊了我一声干娘我就说嘴,真是个好脾性的!以前他手艺虽然不值钱,可村里哪家要点啥,却也是连卖带送,人性真是没得说的!现在能挣钱了,可脾性还是以前那般,这就难得了!以后你们俩就好好过,你爹妈隔得远,有啥不习惯的地方,就尽管来跟我说,跟皮娃说,可不要自己忍着藏着,听见了没?”
良子眼圈红红的,低声唤了一声“干娘,我记住了。”
篾匠叔说道:“我这场婚事,实在让干娘操心了,还有四祖宗,嫂子,王婆婆,很是辛苦,给我办得这么热闹,”
李君阁插话道:“那篾匠叔,婶子,你们就歇着,等十五过完,我们就要准备去日本的事情了,嘻嘻,到时候婶子你才是真正的回门!”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二百八十六章 果山师傅
第二百八十六章果山师傅
大年十五转眼就到,这天一早,篾匠叔带良子来回门,那正好全家人出门踏青,也一起了。
李君阁跟老爸弄了一副滑竿,奶奶杵着篾匠叔送她的杖子,由阿音扶着,老妈背着香烛,一起往五表叔家走。
五表叔已经在溪边准备好铁皮船了,还特意设了一块跳板,那是给奶奶上船用的。
等大家都上了船,铁皮船开始往白米乡开。
船到白米乡,老爸跟李君阁将奶奶抬上滑竿,然后大家开始朝法王寺走。
其实一行八个人,只有奶奶跟良子是正儿八经信佛的,老爸老妈是挑自己信的信,李君阁是“敬而远之”,阿音是半信半不信,篾匠叔是可信可不信,五表叔是不信佛但是信果山师傅,一行八人都分出了好几个分类,却都不排斥不抵触,开开心心地朝法王寺走。
这就是佛家“方便之门”的魅力了。
山路弯弯,沿着石板路往上,路边还有一条清清的溪流,一会儿在路左边,一会儿在路右边。
泉水潺潺,加上竹林中的鸟声,时而响起的风声,构成了一曲山间小调,配合着沿途的景致,让难得出门的奶奶开心不已。
这路不短也不长,从白米乡往山上走,有八里上坡。
转过八里坡就是一片楠木林子,一根根楠木笔直向天,大的有两人合抱,小的有水桶粗细,约摸有百十来根。
这个是蜀州特产的好木料,大名鼎鼎的金丝楠,学名小叶桢楠,资源珍稀且生长极为缓慢,木质坚硬耐腐,自古有“水不能浸,蚁不能穴”之说。《博物要览》中记载“金丝者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楠木至美者”。
金丝楠被冲到山溪里埋入泥下千年后,树干中的部分物质被溪水携带的矿物替换掉,就成为金丝楠阴沉木,那价格就不一般了。
金丝楠阴沉木,埋入地下千年不腐,那是全天下最八道!”
李君阁哈哈笑道:“法理不外人情,佛祖平等看待一切众生,以山下蛤蟆大仙的人性,还当不得金刚一笑?我这可真不是胡说八道。”
就听见身后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小施主看得透彻。”
众人转头,却见身后是一位灰衣僧人,四五十岁年纪,袖子挽到了胳膊肘,一手拿着锄头,背后背着一个背篓,里面都是萝卜青菜,还丢着一把镰刀,脚下穿着一双筒靴,上边全是红泥。
五表叔赶紧合什:“果山师傅。”
其余几人也赶紧合什,李君阁自己却只是点了点头。
果山笑道:“众生平等,怀慈悲心,这是我佛家的要义,李沟主果然是妙人。”
说完对李君阁施了一礼。
这下把李君阁方惨了,赶紧也手忙脚乱地回了一礼,抠着脑门笑道:“哎哟刚刚丢人了,只想着儒释之分,却忘了长幼辈分,着相了,该打,该打!”
阿音捂着嘴笑道:“果山师傅,能一句话方住二皮的人,您可是头一位!哈哈他这个称呼你怎么知道的?”
果山笑道:“邻居干出这么大动静,我怎么会不关心?你们那网站我可没少去!首页上那些闪烁的生灵图标,用颜色标示出濒危程度,提醒大家保护,这个想法就很好,跟我佛家的经义相合啊!”
李君阁有点糊涂了,自己可从来没想过这些,于是老老实实合什问道:“大师傅,还请解惑。”
果山笑道:“你们李家沟慎清公一支,世代走的是儒家路子,对人心讲究一个‘育’字,我们法王寺这边,是佛家一脉,对人心讲究一个‘诱’字,这么说,李施主你明白了么?”
李君阁恍然大悟:“只要人们点开我们网站,自然就会看到不平等的众生,有的活得很好,有的却几近濒危,‘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心亦是如此,这自然会诱发人们的同情,也就是‘慈悲心’的发端,师傅,是这个意思吗?”
果山再次合什:“善哉善哉,闻一知十,李施主果然家学渊源。”
李君阁这次正儿八经地合什躬身:“三人行,必有我师,果山师傅,君阁受教了。”
果山师傅哈哈大笑,拍着李君阁的肩膀说道:“难得有这么谈得来的,走走走,我们边走边聊。来到我的地盘,今天中午豆花饭的招待咋也要办起。”
果山师傅坐在石阶上脱下筒靴扔进背篓里,换上干净的僧鞋,这才踏上石阶。
大家于是慢慢往上走,五表叔在后边暗自摇头赞叹,这皮娃当真要得,几句话就跟果山师傅搞得亲叔侄似的。
这份能耐,满李家沟除了他也再没谁了。
李君阁扶着奶奶一路往上,一边对果山师傅说道:“师傅,你对世事也很关心嘛!”
果山笑道:“必须的,我还是县政协委员呢!不过主要精力议题都是放在人心教化上,也算是我宗教界人士的一项修行。”
走完石阶,又是一道山门,山门后面是两百多级台阶,其上一片巍峨的寺庙,规制宏大,古朴沧桑,好些红墙和青瓦都侵染了青苔。
山门前是又一片红石铺就的石坪,条石同样排成竹席纹路,两边又各是一个铁香炉。
石坪非常干净,一张落叶都没有,看得出来时时有人打扫,但是一些草叶还是顽强地从石缝中露出头来,倔强地显示着自己的存在。
旁边竟然还有一个停车场,李君阁大为惊讶:“村村通竟然已经修到法王寺了?”
果山哈哈笑道:“方便之门嘛,自然是要大大打开的。”
李君阁看到停车场边上挂着一个小木牌子,上面写着一首打油诗:“停车留空间,将来好回转;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又不由得暗自点头,这庙跟网上骂的那种油和尚庙还真不太一样。
经过文昌宫,来到新山门下,门上四个大字“如来道场”。
果山介绍道:“这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手书,传印长老为虚云老和尚弟子,后蒙授为仰宗法系第九代传人。我教中,法王即如来佛主。法王寺,顾名思义,即为如来佛主之寺。”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主诞生日,我们这里早晚钟磬相闻,四里八乡的善信都要来云集朝拜,我们举斋的豆子都要磨几十斤,那真是热闹非凡。”
接着又说道:“法王寺有两座山门,你们最先经过那座,是二二年时蜀州老军阀杨森题写的。”
李君阁点头道:“老军阀们的毛笔字,那是可以的,老冯在马街子旁边隶书的‘还我河山’,也算地道。”
果山师傅笑道:“杨森此君颇好植树,驻军一处就植树一处,尤其喜欢种植香樟。我寺后边林子里有几株就是他种的,还曾下令保护法王寺珍贵树木,说来好笑,爱树木胜过爱民。”
李君阁哈哈大笑,对周围人介绍道:“此君虽然也有许多旧军阀的陋习,可人家在抗日战争中愣是立下过大功的!三七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此君曾率部徒步行军出川,硬是用脚板从蜀州量到了上海。”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二百八十七章 法王寺
第二百八十七章法王寺
“淞沪抗战,全军血战五个昼夜,守住了阵地,而所率川军一万八千余人,伤亡高达七千多!除了德械中央八十八师、税警团直属队外就数他!被评为淞沪战场最能打的五个师之一!”
“后面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长衡会战,愣是一场没拉下。”
“最后光头败退台湾前夕,杨森是渝州市长,在炸掉渝州重要设施的军令前,他选择了保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此君在民族大义和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是经受住考验了的!”
说完唏嘘道:“老山门上的题字,为什么历经动乱而能保留至今,也算是当年抗战跟保渝州的一份遗泽了。”
五表叔也感叹:“我们川军子弟,当年硬是要得!”
李君阁说道:“五表叔,可不光是抗日啊,再往前数到南宋灭国后,我川人也是独力抵抗了几十年,一直抗到元末大起义!明末抗清也是,抗到当时的蜀州人基本被屠完!可以说在民族气节的大是大非面前,我川人从来都是硬骨头!”
五表叔抠着脑门道:“龟儿蜀州的风水硬是怪哈!不打战的时候,一个个吊儿郎当的,打牌比吃饭都重要;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时候,刘家那俩叔侄上午放枪,下午就坐一起打麻将,对路过的部队也是能放水就放水;非要到对抗外族的时候,那才是跟疯狗一样,老子死都要啃你一块肉下来!”
两人正说得热闹,就见阿音不住给李君阁使眼色,嘴里不住地假咳嗽。
李君阁一下子反应过来,靠,队伍里还有个日本人呢!
良子眼泪汪汪地说到:“李桑,对不起,我们国家曾经带给你们的伤害,太深了……”
李君阁挠头道:“呃,婶子啊,这个不是在说你,对于友好的外国人士,我们的态度也是欢迎的。只是当时我们国家积贫积弱,谁都想上来咬一口,别说你们国家了,后来五几年的联合**里边,特么的卢森堡,菲律宾,埃塞俄比亚,都是什么鬼?”
“所以一个民族,首先要努力进取,自身强大起来才行。老话说得好,人必自辱然后人辱之。“
”至于最后是谁来辱你,我认为那真的已经不重要了,反正都是迟早的事情。”
“因此被欺负,不怪外人,只怪自己。”
“但是有一点,不知道你们国家的政客是怎么回事,也是我一直没想通的地方。”
“国家的存亡,一是地理纵深,二是民族构成,三是人口基数,四才是国家实力。”
“地理纵深够的,或者地形复杂的,拖都拖死你,这例子我就不对着你明说了,也可以参看阿富汗。”
“民族构成是单一民族为绝对主体的,即使被征服了,征服者稍不留神控制不力就会被翻盘,远可以参看元清,近可以参看北极熊以前控制的那些小国。”
“民族人口基数大的,那翻盘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即使犬儒如阿三,也能做到。”
“最后才是国家实力,拥有能够震慑他国的东西,也是关键。”
“然而不好意思,这几样,咱都有。”
“这就是兵书上说的立于不败之地了。”
“所以牌面就是这样,天生两个王四个二,即使打牌的人牌技再矬,甚至如南宋满清一般一度被赶出局,也很快会有大佬来抓牌翻本。”
“说不定坐上来的骨骼精奇,或者打上几圈领悟了牌技,然后当庄吃三方,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我一直为你们国家政客们的智商捉急,几个天生好牌面的大佬打牌,旁边人端茶送水就好了,最多再不设立场地东买一注西买一注捡点小便宜也行。非要亲自上桌惹怒两方,失败后不思悔改,又砸锅卖铁地跟一方怼一方,老是想加入牌局之中。这样的生存方式,纵然一时得意,迟早也是会哭瞎的。”
“几道海沟,总有不能成为障碍的那一天。”
说完这些,李君阁挥挥手说道:“在佛祖跟前说这些个,阿弥陀佛,罪过罪过。果山师傅,还是继续替我们介绍法王寺吧。”
果山啼笑皆非:“你刚刚这一番说辞,是你自己想出来的?真不是胡说八道?”
李君阁也是扑哧一笑:“这个……算是我的胡思乱想吧。”
……
两百多级台阶,众人一边走,果山一边开始**王寺的故事。
“法王寺为蜀南黔北名刹,四川八大丛林之一。始建于中唐,闻知于宋元,兴起于明清,历经战乱匪祸,时毁时建。”
“我们脚下这座山叫凤凰顶,这寺院所在的地形地貌之环境,正是风水学里边枕山、环水、面屏的吉地,有个名目叫‘凤还巢’。”
“寺院占地八千四百平方米,建筑面积四千八百平方米,重建建于清初。当年的设计者依循山势巧妙地将整个建筑组群设计为四进院落的复合四合院,并按佛教禅宗的庙宇形式布局,在主轴线上按山门、关圣殿、万寿亭、大雄宝殿、藏经楼排列,在次轴线上分别安排厢房、僧舍、禅堂,采用规整式布局的规制。”
“从山门到藏经楼的整个序列中,空间不断变化,对称、和谐的寺院建筑在周围高大的古楠木映衬下形成‘一体空间’,营造出了庄重、祥和的气氛。”
“寺院的建筑结构、建造风格独具一格,整体采用木石穿斗结构。整个建筑中最令人称奇的是,我法王寺的整体承重,是由二百四十八根红色石柱来支撑的。”
“这些石柱均为整石开凿,无有接拼。柱上凿有孔洞,与殿内的木制平梁、串梁相穿,细腻坚硬,虽逾百年沧桑,全无风化痕迹,巍然耸立数百年而毫无偏斜。”
“寺内基石、平台、院坝、石雕均为相同红色石料刻砌而成。全寺工程浩大,造型雄伟,结构严谨,雕刻精湛,气势恢弘,当时就有‘天下第一石工’的美誉。”
“周围树木葱郁,竹海涛涌,溪水萦迥,鸟语花香。林子里有红豆、银杏、岩红、福建柏、楠木等名贵树种,以及古樟、古柏、古松等国家保护树木,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