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这就是夏侯譒唯一的指望,但无论如何,他不会坐以待毙,所以今夜全力出击,派出夏侯家的精锐部曲,夜袭得手。
他自己带着大队人马跟进,在此过夜,天一亮就南下。
正思索间,夏侯譒忽然觉得外面越来越吵,仔细一听,发现是西面传来的动静:好像那边的战斗越来越激烈了。
夏侯譒觉得奇怪,因为按照方才传来的消息,梁军已经南逃,那又如何有余力反击?
这支梁军兵力不过三千多,方圆十余里内,没有友军在附近,方才遇袭后没有扛住,既然溃散了,就绝不可能有办法反击。
不一会,前方又有消息传回:梁军溃逃过河,己方将士过河追击时,遇伏。
奋力追击的将士,被这伏击打蒙,伤亡惨重,而且伏击处设有许多陷阱,许多人不是死于和敌兵交战,而是死在陷阱里。
夏侯譒觉得不可思议:“遇伏?他们哪来的兵力设伏?他们如何能在溃逃的时候设伏?还有陷阱?”
回来通报战况的部曲,喘着气说:“郎主!梁军似乎在河的南岸也有营地,藏得很好....他们有一南一北两个营地!”
“什么!”夏侯譒猛地站起来,“他们疯了?就这点兵力,还敢隔河设两个营地?”
“郎主,我们折了许多兄弟,请郎主赶紧发兵,不然、不然剩下的也撑不住了!”
夏侯譒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没有犹豫,立刻下令增兵,毕竟此处距离前方交战地点不过二里地,还来得及。
一番调动后,大量士兵点着火把向前赶,火光照亮附近河面,河水反光,波光粼粼,煞是好看。
南岸野地里,草丛中,梁森用望远镜看着对岸正在构建的营地,其中,一处步障围成的院子,有人频繁进出。
看样子,这步障里有‘大鱼’。
“传令下去,准备突击!目标就是那步障”梁森将望远镜交给郑原,低声向左右下令。
郑原用望远镜看了一会,也激动起来:“我说,这下真是钓到大鱼了!”
“对,可不能让大鱼跑了!”
梁森低声说着,脸上同样露出兴奋的表情。
这两日无战事,他和李笠都觉得不对劲,为防万一,今日扎营时,隔着河流,立了南北二营。
南面的营地很简陋,其实就是在草丛地里挖坑,然后人往里面一钻,用‘睡袋’一盖,凑合着过夜。
为避免引起可能来袭的敌人注意,甚至都没生火,宿营的将士们全靠睡袋硬熬,除此之外,还挖了不少陷阱。
若真的有敌人夜袭,也只会注意到北岸的大营,不会想到,南岸还有一个‘窝’。
更不会想到,这南北二营,其实是钓鱼的饵。
现在,鱼儿果然上钩,附近还有一尾大鱼,这是之前没有想到的,不过梁森决定把握住这个机会。
虽然不知道带兵来的是什么大人物,反正对方的人头,他是要定了。
短暂的准备后,梁森率领精锐们,向北岸摸去。
一如李笠这阵子念叨的口头禅那样,梁森也喃喃起来:“军功阿军功,快到我们这里来!”





乱世栋梁 第七十六章 夜(续)
上午,侯景军大营,许多溃兵灰头土脸的聚集在营门外,等候核实身份,然后入营。
这是大营一方为了提防敌军士兵浑水摸鱼,以溃兵身份为掩护混入营中而采取的措施。
主将任约,在营内箭楼上,远远看着这些溃兵,面色很难看。
前日,夏侯譒率军出击,说是要解决梁军的一支偏师,然后与他夹击西昌侯萧渊藻的军队,然后西进,来个‘围魏救赵’,解京口之围。
现在,陆陆续续有溃兵逃回来,按照询问所得消息,夏侯譒夜袭敌营,结果遇伏,不但损失惨重,自己也被敌兵偷袭,下落不明。
这样的结果,让任约难以接受,他宁愿相信夏侯譒只是败退,许多士兵只是夜间走散,可能陆续就会返回。
过不了多久,夏侯譒就会回来了。
可即便如此,按照溃兵所说,这一场仗,毫无疑问输得很惨。
敌军兵力大概三四千,却隔着河流,设了南北两个营寨,其中北营为主,南营为辅,且南营很不显眼,等同于草丛里的一个个土坑。
夏侯譒派精锐为前锋夜袭,袭击的自然是北营,北营梁军随后南逃,己方便渡河追击,结果在南岸遇伏,伤亡惨重。
这时,夏侯譒带着后续兵马已经接近,不过二里距离,得知战况后增兵救援,结果被摸到眼前的梁军突袭大帐,随后生死不明。
与此同时,许多将领在袭击中阵亡,导致军心大乱,士兵们无法组织起反击,被梁军趁机一阵乱砍,于是士兵们在夜色下的野地里四散溃逃。
有一些溃兵逃回这里,至于其他人,也不知是死了,还是被俘,亦或是逃到别处去了。
任约看着营外聚集的溃兵,听着愈发大声的喧嚣,觉得有些头疼,走下箭楼,往大帐而去。
夏侯譒这一败,导致己方击败萧渊藻的希望愈发渺茫,甚至都挡不住对方的进攻。
一旦曲阿失守,等同于己方在江南的军队被拦腰截断,届时,局势急转直下,再想挽回就很难了。
想着想着,任约觉得有些无奈:难道真的没赌对?
他本不是侯景的部下,而是魏国将领,当然,这个魏国指的是以长安为京城的魏国(西魏)。
任约是普通将领,地位很低,虽然也很努力,但想要出头很难。
正好那时侯景和东贼(东魏)决裂,向朝廷(西魏)称臣,于是丞相宇文泰派兵协助侯景抵御东贼,任约便是援军将领之一。
后来,朝廷发现侯景居心叵测,试图吞并援军,便下令撤军,但任约没走,反倒带着部下投了侯景。
他要赌一把,赌侯景会得梁国帮助,占据河南之地,那么,他就有机会向上爬。
结果梁国靠不住,寒山之战输得很惨,而侯景也没挡住慕容绍宗的进攻,损兵折将,只剩下不到一千残兵,逃入梁国。
还好,后来侯景起兵,进攻建康,很快便围了台城,这让任约看到了希望。
结果攻不下台城,北渡广陵,好不容易等到机会,再次攻入江南,但依旧无法攻入建康。
再这么下去,侯景肯定是要完蛋的,任约倒不是很担心,因为他可以投降梁国。
但是,他不甘心,因为己方还有机会。
奈何,夏侯譒一败,这机会越来越小,任约开始考虑,是不是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譬如,先和西昌侯对峙,若情况不妙,赶紧投降。
但这样的投降,得不到好待遇,即便要投降,也得先打个胜仗,之后投降,待遇才会好些。
不一会,有将领来报,说从溃兵之中,查到几个梁军细作。
“果然,他们想要浑水摸鱼。”任约笑起来,“问,问他们,混进来想要做什么!”
“要是不说,家伙伺候!”
。。。。。。
夜,依旧乌云蔽月,侯景军大营一片寂静,除了零星火光照亮的些许帐篷,营地里一片漆黑。
北面旷野,渐渐浮现许多黑影,这些黑影向营地慢慢靠近,却在两百余步距离上停下。
不知过了多久,这些黑影一直不动,让等在空荡荡军营里的任约觉得有些不耐烦。
但是,猎物即将进入陷阱,小心翼翼也是理所当然,这个时候,守在陷阱边上的猎人必须有耐心。
此刻,任约是在军营中间位置,大部分士兵们都潜伏在营外南面。
营中只留有一些士兵,在箭楼上观察四周情况,现在北面箭楼已经发现敌情,时不时向任约通传消息。
只要敌军发动进攻,他安排的人就会在营中大呼小叫,让对方以为混入军营的细作开始策应。
然后一头撞进来,撞进这个精心准备的陷阱。
今日混在溃兵中的梁军细作,已经被抓了出来,经过严刑拷打,问出了梁军的意图:今晚夜袭。
任约将计就计,要给来袭梁军一个惊喜,现在梁军就在营外,估计试探片刻后,就会发动进攻。
时间消失,任约觉得眼皮发沉,左右也不断打哈欠,现在已是深夜,按说夜袭的梁军也该发动进攻了,但外面依旧没有动静。
又等了不知多久,任约觉得不对劲,想派人出去查探,却怕惊动敌人,思来想去,决定还是继续等。
他实施过许多次夜袭,一般而言,最好是在凌晨时分人最困、睡得最熟时进攻,敌军才更容易被打蒙。
为了今晚这次将计就计,全军都在营地南面埋伏,忍受着天寒地冻,又不能睡觉,以免鼾声暴露位置,让来袭梁军惊觉营中有诈。
所以,忍一下就好。
任约抖起精神,继续等下去,不知不觉,东方渐白。
然而梁军依旧没有发动进攻。
箭楼上,熬了一夜的哨兵们,发现北面野地里的人影,一个个站着不动已经很久了,心中疑惑,禀报主将。
任约派人出营,摸近一看,发现这些‘人’,全都是草人。
一夜未合眼的任约得知后呆了半响,知道自己被人耍了,还没来得及懊恼,就有觇侯来报:西面,有大量梁军兵马在行军,已经逼近己方营寨。
看样子,是要发动进攻。
任约看看不断打着哈欠的左右,只觉后背发凉:他中了疲兵之计!
梁军根本就没打算真的夜袭!
许多将士一夜未眠,在野地里吹了一晚上的寒风,如今天刚亮,梁军就全力来攻,明摆着是有备而来,就是要趁着他们没得休息,来打消耗战。
晚上没得睡,白日打一天,到了傍晚,将士们可能就累得撑不住了!
事已至此,懊恼也没用,任约下令迎战,并特意吩咐:“赶紧让伙夫做饭,让将士们吃饱肚子!”




乱世栋梁 第七十七章 年轻人,有前途!
清晨,一夜狂奔的任约以及部下,终于来到曲阿郊外,看着前方沐浴在晨曦的城池,一脸疲惫的任约终于松了口气。
进了城,赶紧睡一觉,不然人就要撑不住了。
他们几乎每人身上铠甲都插着箭,多处负伤,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但顾不得劳累,继续向曲阿前进。
前晚,任约和部下设伏,依托空营来个守株待兔,等着夜袭梁军来送死,结果熬了一晚上,什么都没有发生。
清晨,梁军来攻,他们和梁军打了一天,从早上打到傍晚,都没得多少休息,体力实在熬不住,最后溃败。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任约无法力挽狂澜,只能带着骑兵先走,沿着运渎向东逃命。
而梁军骑兵如影随形,追了他们大半个晚上。
曲阿就在眼前,眼皮发沉的任约,却觉得有些不对劲:城外行人绝迹,曲阿西门紧闭,似乎城里出事了。
看天色,已经到了开城门的时候,而城边军营,应该有炊烟升起,因为伙夫们要给将士准备朝食。
结果不仅城门没开,城边军营一片寂静,一丝炊烟都没见。
想想自己之前中计,而夏侯譒率军夜袭不成伤亡惨重,人也没了消息,任约心中一惊:莫非曲阿已经落入敌手?
这不是不可能,夏侯譒袭击的那支梁军,极有可能乘胜追击,派精锐扮做溃兵,混入曲阿,然后来个里应外合,占领城池。
而他,却傻乎乎的等着梁军夜袭,结果第二日被对方主力击败。
想到这里,任约毫不犹豫下令调转马头,往南跑。
西面是追兵,南面是运渎,东面是曲阿,若曲阿真的被敌人攻占,他们就只有往北逃,逃往京口,才有活路。
他会这么想,敌军一定也会这么想,所以若拿下了曲阿,就一定会在北边设伏,那么,他只能往南跑,逃往晋陵。
南面是运渎,只能找渡船把人和马运到南岸,任约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在运渎边找到船,但南面是唯一的活路,只能往南走。
他们往南跑,曲阿西门随后开启,有骑兵冲出,尾随而来。
任约和部下快马加鞭,夺路狂奔,因为跑得快,渐渐把追兵甩下,而运渎就在眼前。
但若无法及时渡河,追兵很快就会赶上,任约心中焦急,举目远眺。
远远看见岸边泊着许多小船,任约心中一喜,就在这时,道路上忽然升起几道绊马索。
此处路段两边是丘陵,所以道路有些狭窄,任约及左右躲闪不及,也来不及减速,接二连三被绊马索绊倒。
路两边土丘后,转出大量士兵,呼喊着扑来,把摔得鼻青脸肿的任约及部下抓住。
摔得全身似乎都要散架的任约,很快就被梁军确定身份,五花大绑,押到一旁土丘。
土丘上,有两名年轻将领等候多时,却是赵威方、赵棱这对堂兄弟,他们看着灰头土脸的任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不枉我们在此设伏,果然抓到敌军主将!
。。。。。。
曲阿,公廨听事,梁军将帅即将议事,因为主帅萧渊藻稍后才来,于是将领们便开始闲谈。年轻的李笠,成为中心人物。
官场、战场双‘宿将’赵伯超,尤其对李笠热情,对李笠最近的表现,那是夸上了天。
对此,其他将领并无反感,由衷赞叹李笠“年少有为”,而李笠则十分谦虚,不住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李笠如此大受欢迎,当然不是因为他长得高。
李笠献计,句容夜战破郭元建,又领偏师护卫大军侧翼,连战皆捷,随后击破夏侯譒,然后趁机破任约、收复曲阿。
接二连三的胜利,可不止李笠一个人捞军功,他很会做人,萧渊藻也明事理,所以参战诸将或多或少都捞了不少军功。
破郭元建、破任约,都是全军出了力的,所以将领们多有斩获。
扮夏侯譒溃兵赚曲阿,用夏侯譒的人头逼降守军,这是李笠牵的头,不少将领派精兵随李笠夺曲阿,也有了功劳;
击破任约后,一路追杀、设伏,将领们也分了不少功劳。
而赵伯超的儿子、侄子,设伏活捉了任约,同样立下大功。
赵伯超戎马几十年,也当了几十年的官,自己捞了不少好处,此次随军出击立下不少功劳,但最关键的是,儿子和侄子立了大功。
没有那个父亲不希望自己儿子有出息、前途一片光明,没有那个长辈不希望小辈能够出头。
所以,得了好处的赵伯超,当然要对李笠各种夸,其他同样得了好处的将领,对李笠当然是笑脸相迎,由衷的佩服。
毕竟,这一路打过来,基本都是李笠出谋划策,用不断地胜利,为诸将不断立功扫清障碍。
这么能打胜仗的年轻人,又不居功自傲,有好处不忘各位老前辈,有军功大家一起分,“喝水不忘挖井人”,各位前辈现在夸夸李笠,那是必须的。
不一会,主帅到,将帅们开始议事。
萧渊藻作为主帅,说了开场白,然后转入正题,如今曲阿新复,需要加强防御,但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必须商议清楚。
在场的将领,大多是沙场宿将,对于接下来的仗要怎么打,当然已经有了看法。
但是,看法必然不一致,一番争论是免不了的,于是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聚集到李笠身上。
大伙都知道李笠会打仗,鬼点子多,所以,接下来该如何打,还得先让这年轻人先挑开话题。
李笠干咳一声,发表自己的看法:“末将以为,我军当加固曲阿城防,让将士们好好休息,与此同时,请陛下旨意。”
“毕竟,接下来我军是北上增援京口,还是南下救援三吴,全由陛下决定。”
“请陛下旨意?嗯...”萧渊藻沉吟着,随后点点头:这主意不错,真不错,让天子觉得舒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其他一群官场、战场‘老前辈’,混官场的本事那是炉火纯青,见李笠如此会办事,愈发高兴:
没错,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得陛下来指点呀。
不然,将帅在前方只顾打仗,不给陛下以运筹帷幄的机会,陛下会不高兴的。
李笠见老滑头们都赞同自己的意见,又向萧渊藻说:“节下,末将以为,节下得赶紧抽空,到帝陵洒扫一番。”
是洒扫,不是祭拜,这是资格问题(祭),因为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率领群臣祭拜帝陵,李笠很注意用词。
萧渊藻点点头:“嗯,我正有此意,诸位...”
随后看向诸将:“加强戒备,明日,随我洒扫帝陵,当日往返,以防有变。”
“是!”众人应允,对这个主意没有任何意见。
大伙都是官场老手,知道此举的意义不同凡响。
曲阿是帝乡,也是帝陵所在之地,梁文帝萧顺之(追封,为萧衍之父)的陵墓就在曲阿,而梁武帝萧衍也是要下葬曲阿陵区的。
萧渊藻身为宗室长者,收复曲阿之后立刻洒扫帝陵,既符合他的身份,也能给天子长脸,且政治意味深厚:官军收复帝乡了。
将帅洒扫帝陵的消息传到建康,天子会很高兴的,会认为西昌侯不愧宗室长者,而诸位将领,也是为天子着想的忠臣。
萧渊藻看着年轻的李笠,愈发赞赏起来,这个年轻人有能力,知进退,又能收敛锋芒,和同僚搞好关系。
感觉不仅会打仗,还会做官。
有功劳不独占,年纪轻轻,却能和一群宿将谈笑风生,不知道的人见了,还以为这位是各位老前辈的‘世侄’。
他看李笠,越看越顺眼:年轻人,有前途!
却听李笠说:“节下,这洒扫帝陵一事,可不能仓促,得等上几日,多做准备才行呀。”
话音刚落,众人惊讶不已:等几日?敌人近在咫尺,若是得知消息,那还得了?稳妥的办法就是明日立刻去,当日往返,以防有变。
赵伯超琢磨起来:无论北面的京口,还是东南面的晋陵,距离曲阿都很近,万一逆贼探得消息,派骑兵袭击....
想到这里,他悚然动容:不是吧,又要演戏?




乱世栋梁 第七十八章 钓鱼
曲阿军营,帐内,李笠正和张铤交谈,张铤得知己方将帅要去洒扫帝陵,觉得此举极为不妥:
“这计谋,谁都能看出来,敌军离曲阿不远,万一...敌军全力来袭怎么办?”
“那不就正好钓鱼咯。”
“钓鱼...”
张铤惊讶的看着李笠:“李郎,还不死心啊?”
“我为何要死心?不打仗怎么立军功?”李笠把手一摊,“我凭实力钓鱼!”
张铤颇为担心:“这么钓鱼,万一....”
“万一玩脱了,是吧?”李笠说着说着,笑起来:“上钩的鱼,无非是精锐骑兵,或者侯景的某位大将,亦或是,侯景本人。”
“这都有可能,无非是概率问题...当然,侯景这打仗打成精的人,不太可能会亲自来...”
“而且就算我们不钓鱼,他们是一定要来攻曲阿的。”
张铤为李笠斟茶,李笠继续说:“京口如头,晋陵如胸,而曲阿,如同喉咙。”
“现在,我们掐住了喉咙,他们必然要挣扎,不然就完蛋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无非是他们是从京口还是晋陵出击...你觉得,会是哪边?”
“我觉着,官军将帅要洒扫帝陵的消息传出去后,来犯之敌,应该是从京口出发,毕竟不过数十里路距离。”
张铤坐下,将自己的看法细细道来。
逆贼的晋陵守将夏侯譒,前不久被李笠干掉,而官军随后收复曲阿,所以此时的晋陵敌军,短时间内已没有胆气主动出击,攻打曲阿。
然而,只要梁军据守城池,对方一时半会也无法攻下,再耗上一两个月,逆贼就要败亡了。
现在,‘梁军将帅即将洒扫帝陵’的消息传出去后,对于濒临绝境的逆贼而言,是个绝好的机会。
谁都能看出来,这就是个明显的陷阱,但对于逆贼来说,既然梁军放弃据城死守,而是要出城诱敌,就是个‘歼敌’的机会。
若能来个将计就计,或许数日内就能夺回曲阿。
所以,这就是个阳谋,逆贼明知有问题,也会发兵来攻。
但是,洒扫的日期很近,必须当机立断,集中精锐来‘将计就计’,晋陵方向的敌军将领未必有这个胆魄和决心。
因为主事的夏侯譒已经完蛋了。
所以,只有身处京口的侯景,才能尽快做决定,接下来若真有敌军要攻曲阿,极大概率来自京口。
张铤认为,战局对于侯景而言,已经到了即将败亡的境地,他若脑子清醒些,就不能渡江去广陵,而是要留在江南,稳住人心。
稳住人心的办法,就是再夺曲阿,保证京口和晋陵之间的联系。
现在,官军主力虽然自西向东攻打京口,但实际上还在攻打外围营寨,所以,京口敌军可以从容调拨一些兵马南下,攻打曲阿。
说着说着,张铤有些激动:“或许,侯景为重振军心,会派精锐来曲阿‘将计就计’,然后拿下曲阿,以此向将领们证明他的实力,以及留在江南的决心。”
“但是,他不可能打头阵,或许会派一名得力大将率兵‘赴会’,李郎要钓鱼,最多钓上一员大将。”
“大将也是鱼呀,你不能老想着钓鱼王。”
1...107108109110111...3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