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帝国无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录事参军
“花三娘生了重病,不过她供述时,我和诸多同僚都在。”陆宁说着做个手势,王赫北便拿起花三娘的口供,宣读起来。
花三娘确实在供述后,心力交瘁,卧倒在床。
但若说现在提来对证,自也能来,陆宁是不想她见到这宋延渥后,被宋延渥威势吓到,当场改口供。
“一派胡言,我夫人的碧玉手镯,明明是我命管家采买!”
当王赫北读第一条,某年某月,花三娘送刘氏一对儿碧玉手镯后,宋延渥就勃然大怒。
看来读下去,他会一条条反驳,都揽在自己身上。
陆宁笑笑,“东武公,你可想好了,这其中,尤其珍贵的是,有一契丹纯金面具,也是你从胡商处采买的?”
王赫北微微一怔,花三娘的供述里,可没什么纯金面具。
宋延渥的面色,立时变得极为古怪。
陆宁摆摆手,“天色已晚,明日再行对质,不过要委屈渤海郡夫人留在此间,天字十号房,环境倒也不错!”
人人都以为,宋延渥会暴怒,但偏偏,宋延渥神思不属,半晌没说话。
陆宁心中轻轻叹口气,看来,他真的通辽。
通过陆大平案来查办宋延渥,其实,就是要打草惊蛇。
自不能无端端怀疑宋延渥通辽,自己就下旨抄家,毕竟这家伙故旧还挺多的,他当年的老部下,武胜军的将领,也有显赫者。
如董遵诲,就是当年宋延渥旧部,特别勇猛善战,在扬州一役立了大功,现今是京戍大营的一军统领。
京戍大营五万禁军,分为五军,禁军万人军的统领,为从三品,如果有加衔,则品级可能更高,董遵诲,就加了云麾将军,为正三品。
倒不是说宋延渥的旧部还对他忠心耿耿,但也不能鸟尽弓藏一般行事令人寒心。
现今,密监已经严密监控宋延渥府邸进出之人。
但问题是,宋延渥和辽国之间的联系,不可能多么紧密,他也肯定不是负责在汴京为契丹人收集情报,只是不知道有什么机缘和某个契丹贵族有了接触。
最多也就是,那契丹贵族希翼一旦天下有变两国之间爆发战争,宋延渥能作为内应举兵起事。
两者之间,怕是一年都不见得通一次信。
应该只是一种松散的口头约定。
来汴京和他秘密接触的契丹密使,现今也不知道还在不在。
所以,密监虽然严密布控,但进出之人物,自也没什么可疑的。
现在就是,希望能打草惊蛇,令他再次和契丹人联系,派出什么信差之类的,那就是捉贼拿脏了。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三十章 惊天巨变
众人都没想到,宋延渥就这样走了,甚至有些失魂落魄的,显然便是刘氏也没想到,但她只是静静坐着,在女牢头来请她去后宅时,她便也起身走了,只是,陆宁分明看到了,红纱后,她美眸中的恨意。
于是,花三娘和刘氏,分别在地字九号房和地字十号房被软禁起来。
静等宋延渥露出马脚的陆宁,则施施然回了宫。
……
乾宁殿暖阁,红烛幽幽,看着李煜的请罪书,陆宁连连摇头。
旁侧,又有现今被封为颖川郡君的大周后写来的请罪书。
本朝封诰制度,从三品及以上官员功绩卓著者,母、妻便有可能被授以诰命。
通常来说,勋官从三品,母、妻封从五品乡君;勋官正三品,母、妻封正五品县君;以此类推。
但若是其夫本身有爵位,外命妇便从夫君爵等。
如李煜,被封新野县侯,为从三品爵位,大周后被封的颖川郡君,便也是从三品。
宋延渥的从二品县公,和其夫人的郡夫人,也是如此。
大周后的请罪书,很是诚惶诚恐,显然,她比李煜更清楚事情的严重性。
甚至她请罪书里说,李煜现今有疯癫之症,为了早日北上汴京拜见圣天子,她已经责骂过他数次。
这话,其实有些唐突了。
不过,陆宁看得心中一哂,这大周后,多少还是了解自己,若换了旁人是天子,就这话,不等于告丈夫黑状吗?
但自己看来,倒有些家信唠家常一般了,又顺便用李煜的精神状态为李煜洗脱。
陆宁沉吟着,终于落笔,斥责了李煜几句,将其贬为新野县男,大周后,改诰清河乡君。
都是从五品的末等爵位。
“懿懿,来帮我检查检查有没有错字。”陆宁将黄绢递给旁侧尤懿懿。
伺立在旁的尤懿懿和黄宝仪两个小丫头,都是美髻锦裙,同样的可爱淑美。
尤懿懿忙双手接过,小心翼翼捧着看。
其实这小丫头,鬼机灵,便是有错字,她自也不会明着指出来,而是会想办法让自己知道,里面有错字,是哪一个。
说起来,繁体字认出来容易,落笔写的话,有时候真会忘了笔划,自己越是懒得动笔,现今倒好似还不如刚刚来到这个世界,那时候自己,因为身体天赋,努力记住这些字,写的也很是顺畅,现今,主要还是懒得费这个心神,觉得自己的心思,该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姐夫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圣人祖师爷,怎么会写错字!”尤懿懿捧着黄绢小心翼翼放上桌案。
没有后话,那就是没写错了。
陆宁就笑,这小丫头拍马屁的本事,又见长了。
“嗯,你觉得,我如此处置,是不是太过心软了?”陆宁又问。
尤懿懿摇摇小脑袋,“天下人,都是姐夫的子民,姐夫想怎样就怎样,也没什么狠心软心的,姐夫如何处置,都是对他们的恩典。”
小丫头自然是恪守规矩,便是自己问,也不愿意发表什么意见。
陆宁无奈,身边都这调调,怕自己早晚飘的真以为自己是创世神了,做什么都永远正确,杀人头,都是对他们好?
又看了旁侧黄宝仪一眼,这种话题,她就插不上嘴了,粗通文墨,也就是认得几个字。
但这小丫头,既不艳羡也不自卑,每日安安分分伺候自己,却别有一番可人怜爱,“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她身上,可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两天,等密监消息,暂时不去专办司了,带她俩出去玩玩?
正琢磨,外间女卫脚步声,一路到了暖阁外,“陛下,密监急报!”毕竟是天子寝宫,多紧急的情报,也不能擅闯,当然,除非是有人造反攻打禁宫,不然也不差这么一会儿。
“进来吧。”陆宁吩咐了声。
捧着火漆密信的女卫急步而入,单膝跪在陆宁面前,密信高高举过头顶。
陆宁拆信看了一眼,禁不住猛地站起。
尤懿懿和黄宝仪从来没见他这样失态过,两个小丫头诧异的对望了一眼。
密信却是来自在契丹的细作,密监高公公转来,里面说,耶律璟在黑山驻跸地被近侍所杀,消息传到上京,一片混乱。
这睡王,奢好就是睡觉喝酒杀近侍,和历史上一样,被近侍所杀。
但是,时间,足足提前了六年。
“传内阁通政,都来崇政殿议事!”陆宁起身,大步而出。
……
二十来个内阁大臣陆续进了崇政殿,等人来齐,陆宁也渐渐理清了思路。
伐北,现今还未做好完全的准备,但是,如果这个天赐良机不利用,等自己觉得准备好了,契丹换上来一个精明强干的君主且已经稳定了局面的话,未必比现今有利。
不管耶律璟死后谁继位,现今契丹政局必然动荡,错失此良机,下一次,可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尤其是,和历史上不同,耶律璟遇刺的消息并没有瞒住,也就是,很可能是重臣们意见并不统一,新帝有多个人选,这才使得,消息外泄。
不像历史上,耶律璟之死秘而不宣,耶律璟的堂侄耶律贤,在亲近大臣拥立下火速称帝后,才昭告各部,其堂叔的死讯。
“耶律璟被刺身亡。”陆宁淡淡的道。
群臣立时一片哗然,既然圣天子说出来,自没人敢质疑是不是真的,现在要考虑的就是,这惊天的变故,对本朝的影响。
圣天子收复幽云之心,这些大臣没一个不知道,显然,召集众臣,就是在考虑,要不要趁此时机北伐。
或者说,应该是下圣谕宣布他的决定,在这等军国大事上,圣天子从来是一言而决。
“按征募法,征募直隶、河北、山东诸道团练,辅助州兵辎重,三道州兵、府兵,二取其一,作为预备。”陆宁说话的对象,是枢密使郭崇。
郭崇连连点头,团练辎重,如何转运,圣天子和他说过不止一次,而且,本来计划等今年入冬农闲,便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演练,草案都制定好了。
陆宁心下也叹,可惜了,本来的演习直接变成了实战。
琢磨着又道:“京戍五军,留一军固守京师,其余四军和殿前军、神武军开赴辽州,河东四军,开赴沧州,各路水师,集结登州。”
这话,当然只是知会内阁臣子及郭崇一声,禁军莫说调动,便是升迁等等,枢密院也无权力,各路禁军招讨使,只听命于皇家。
“我过几日,也起身去辽州。”
众臣都知道,圣天子会御驾亲征,而且,显然是圣天子要领殿前军、神武军及京戍军,先攻伐北汉,河东军和河北军屯在河北前线,伺机而动。
登州聚集水师,自是一旦真和辽国开战,便袭扰其后方。
“来,议议吧。”陆宁笑笑,等着众臣畅所欲言。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三十一章 萧氏姐妹
这时,尚秘书匆匆从侧殿进来,送上了一方锦盒。
又是密监密报,高公公言道,抓到了宋延渥准备派去契丹的信使,从其身上搜到了蜡丸密信。
锦盒中,便有宋延渥的亲笔书信,显然,其根本没什么防范意识,不管是开头的“赵王殿下”还是落款的“仲俭”,都没有丝毫掩饰。
原来,通的是契丹赵王,也怪不得了。
契丹赵王高勋,是中原人,五代后晋北平王高信韬之子。
当年契丹南侵,高勋跟随上官降辽,契丹攻破汴京灭亡后晋后,高勋被重用,一路迁升,封赵王,拜为南院枢密使,知政事令,总汉军事,也就是,契丹管理幽云诸州的第一人。
反而南院大王,实际上属于北面官系,和幽云诸州没什么关系。
这是根据潜伏契丹地的细作得到的真确情报,以前自己以为南院大王管幽云事,倒是错了。
高勋和宋延渥的父辈都是后晋重臣,不过际遇不同,一个成了辽国重臣,一个留在了中原,只是不知道,宋延渥对本朝不满,是主动给高勋去的信呢,还是高勋通过什么渠道知道了此点,先和宋延渥通的声气。
这一切,就等杨昭去查吧。
陆宁示意,令尚秘书将宋延渥写给高勋的密信,传给内阁众臣看。
众臣都面面相觑,范质首先破口大骂,老头白胡子都竖起来了,一口一个“逆贼”的骂宋延渥。
当年范质为李重进效力,多次写信给宋延渥招揽宋延渥和武胜军,宋延渥从未回信,显然老头心里一直不满,积怨已久,今日终于有了渠道发泄。
“专办司,看来要加把劲了。”陆宁看向赵普,“则平,你帮我拟道旨,夺宋延渥阖族封爵,赐杨昭尚方宝剑,代朕办此案!”
赵普忙应是,心中直打鼓,这陆大平案,显然是要变成宋延渥案,可不知道,要牵连多少官员,偏偏又正值圣天子要离京御驾亲征,可莫闹出什么事情。
尚方宝剑,在本朝好像渐渐成了定制,赐予执行重要公务的钦差。
“好了,还是议议北伐之事吧!”陆宁做手势,几名义愤填膺的臣子,才渐渐安静下来。
……
殿前军、神武军、京戍军,依次开拔,京戍大营的预备军,暂时成了辎重队,运输军械,又带了三十日的口粮。
同时直隶道各府各州,开始动员民夫团练,从汴京往辽州运粮。
倒是深州河北大营,一直屯粮,每年进入汴京的富余粮食,几乎有半数会被运去深州。
河北、山东动员的民夫,也纷纷奔赴深州。
十几日后,陆宁又收到密监来自契丹的密报。
萧思温等重臣,在上京拥立睡王耶律璟的弟弟,太平王耶律罨撒葛为帝,尊号天赞皇帝,改年号为保宁。
新帝耶律罨撒葛随之册萧思温长女伊勒兰为皇后。
和历史上同样的套路,只是主角换了人。
历史上,萧思温这契丹三朝重臣,拥立的是耶律璟的堂侄耶律贤。
但现今,耶律贤刚刚十四五岁,显然羽翼未丰,还没如同历史上一样,聚集起一批拥戴他的文武大臣。
是以,萧思温等,拥立的角色,变成了睡王之弟太平王。
历史上,萧思温拥立耶律贤后,耶律贤便选了萧思温的三女儿萧绰为贵妃,月余时间后,便册为皇后。
萧绰,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萧太后萧燕燕。
而现今,萧绰也就刚刚十岁左右,耶律罨撒葛这个辽国新帝,则册了萧思温长女伊勒兰为皇后。
说起来,萧绰三姐妹,也就这长姐伊勒兰不太有传奇性。
萧绰的二姐和罕,又叫胡辇,也是极为厉害的人物。
历史上,和罕嫁的应该是这太平王,是萧绰为了巩固耶律贤皇位拉拢契丹王族而安排的联姻,但婚后没几年,太平王就病死,被追封皇太叔,和罕就成为了皇太妃。
辽史上,记载了数次和罕的事迹。
党项人入侵,萧绰令姐姐和罕太妃为西北乌古部总兵,同时率领乌古部和永兴宫的一部分兵力去西北平叛,而萧达凛为和罕太妃的副手。
此战大捷,其后,和罕便一直镇守西北,并上奏疏,筑西北三城,置可敦城为镇州,这也是辽国在蒙古草原设西北路招讨司的开始。
可敦城,或者说镇州,在后世乌兰巴托的西方两百余里,鄂尔浑河的上游。
镇守西北十余年,远征西域,令诸部臣服,为辽国开地数千里。
其后历史的记载比较模糊,和罕被诏回上京,几乎和大姐伊勒兰同时被囚禁,和罕被囚禁在怀州,伊勒兰被囚禁在幽州,罪名都是谋反,一年后,又先后被鸩杀。
从萧绰同时囚禁大姐和二姐,将她们赐死后没两年,萧绰也病逝来看。
显然是萧绰为身后事考虑,为儿孙考虑,这才清除了她认为的不安定因素。
现今,历史的车轮已经改变方向,萧氏姐妹,用另一种不同的方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陆宁接到契丹密报感慨的同时,也同样在关注宋延渥一案。
宋延渥已经被抄家打入大牢,陆宁更召见杨昭,面授机宜,不过,两人自都没提到文总院这个人,专办司里来说,文总院是因为北部边事,被派离了专办司。
又过了几日,正当陆宁准备动身去辽州之时,李煜一家老小,到了汴京。
数年不见,大周后为李煜诞下了一子一女,又有嫔妃,为其诞下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大周后诞下的长子李仲寓,已经五岁。
是以在御花园的宁心楼,看着这一家老小磕头,还有襁褓中的幼儿,陆宁有些愣神,这李煜,还挺能添丁进口的。
陆宁特意没在大殿上召见李煜,而是选了生活气息十足的宁心楼,又要贵妃和德妃相陪,就是想气氛融洽些。
而且,小周后是喊过贵妃和德妃母亲的。
自父亲病逝后,小周后一直跟着姐姐生活,她一袭碧纱罗裙,秀美的无与伦比,又文静的令人心疼。
算算年纪,今年十三周岁,可也十四岁了。
看着一堆人跪下磕头,陆宁忙道:“起来,快都起来吧。”又对小周后道:“香儿,好久不见,你可长大了,还有,你称呼我什么来着?”
小周后和大周后、李煜一般,跪下磕头,称陆宁为“陛下”。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三十二章 失礼
“香儿”,是陆宁给小周后起的名字,那时小周后才六七岁大,喊出来没什么,可现今来说,青年男子喊豆蔻少女为“香儿”,意味便截然不同,很有点调戏的意思了,毕竟,这并不是小周后真正的小字,除了陆宁,也没人喊过,这六七年,也没人喊过她“香儿”。
小周后小脸终于微微有些红,轻声道:“陛下,当年妾年少无知,行荒唐事,冒犯天颜,折交皇妃娘娘,现今知错了。”顿了下,“陛下,妾小字庆儿。”
陆宁呆了呆,这,就感觉,一堵冷冰冰的墙突然出现在自己和她之间,现今,她不但觉得螟蛉是当年的儿戏,还颇多自责,甚至,“香儿”这名字都不希望自己叫了。
很受打击。
陆宁脸色垮下来人人都看得见。
大周后立时有点急,但她毕竟女子身,只能连连对李煜使眼色。
而且,因为陆宁脸色难看,大周后也便没敢起身。
但跪伏在地,心中不免叹息,谁能想到,当年的东海公,自己初始视作顽劣之辈,其后虽有所倚重,但终究看做臣子之人,现今,却已经是九州共主,自己夫妻性命全在他手,他一个眼神,都令人心下畏惧,战兢兢怕极。
江南李氏,尤其是李重进、李弘翼及从嘉叔侄三人,稍一不慎,便可能暴毙。
因为天下已定,对曾经割据之地的皇族,想来他已经不用再留手。
说起来,他对自己一家也算格外宽厚了,李从嘉闯出这等大祸,给了人家想找借口都怕找不到的口实,他却仅仅将从嘉降爵,显然还在念昔日之情,但这等情分,终有完结之时,只希望从嘉以后,莫再胡闹了。
从嘉有时喝多了胡言乱语,怪罪他自己,说什么是他向父亲提议的设靖海军,使得后来东海公借了靖海军三千军卒起家,七年后,灭亡了江南李氏之地。
但实则,又跟他有什么关系?他向先主的奏请根本便没得准不是?东海公去泉漳是李弘翼想借刀杀人,尔后东海公平了泉漳,得先主赏识领靖海军,其后李氏内乱,从而失国,甚至都怨不得东海公,现今怕还是好的,若是中原君主换了旁人,李氏一族,难保不被屠戮殆尽。
何况东海公这等人物,又哪里是谁举荐谁打压便能怎样的?一路来,看江北齐地变化,闻贩夫走卒迁客骚人之声,这东海公,简直就是治国奇才,赫赫武功,倒好似成了细枝末节。
著名大家欧阳炯去年年底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江城子圣皇颂》传遍大江南北御河东西。
通常来说,历代文豪,很少有直接称颂吹捧当朝皇帝的诗词,用侧面吹捧倒还好,词牌直接定名,可就太罕见了,因为文人都讲究傲骨,太过肉麻好似向权贵折腰一般,但是,欧阳炯的这首词,却没人觉得不妥,反而小儿都朗朗上口,称颂圣皇。
什么“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君去,亲射虎,看圣郎!”,昔年东海公九州狩猎的豪态,跃然纸上。
是以,从嘉自责当年是他令东海公得势,简直莫名其妙。
大周后胡思乱想之际,却见李煜好似没见到东海公脸色难看一样,听东海公要众人起身,便真要站起来,大周后呆了呆,不顾什么了,忙偷偷伸手去拽他袍子。
却又听李煜道:“庆儿,圣天子赐名,是你的荣耀……”
大周后心里立时一紧,隐隐举得不妥。
“大胆李从嘉!竟敢直呼金陵郡主小字,僭越施命,上下尊卑,一概不知,你江南李氏,都如此无礼无仪,才窃国不成么?!”怒喝的是皇德妃,她和皇贵妃面前,都有女官展开轻纱屏风,此刻却是勃然大怒,训斥完李煜,又换了声气,柔声道:“陛下,莫生气,此等不知感恩之辈,充去边疆再不见便是。”
李煜立时面如土色,不觉腿一软,便跪了下去。
便是大周后,也才突然意识到,妹妹是金陵郡主,从二品尊位,比她夫妻的从五品爵,地位高出了十万八千里,更莫说,妹妹之封,明显是恩宠,她夫妻,却是降臣之待遇了。
李煜,在圣天子面前没有上下尊卑直呼金陵郡主小字还隐隐有命令金陵郡主的意思,而皇德妃,更是直接将此上升到江南李氏不懂礼仪,“窃国”失败的高度,这要治罪,怕抄家灭门都有可能。
“陛下,李从嘉一时失言,陛下开恩,陛下开恩!”大周后连连磕头。
李煜的几个小妾和幼童,也都吓坏了,磕头如捣蒜,襁褓中的孩子,更哇一声哭起来。
听尤五娘的话,陆宁有些无奈,自己又哪里生气了?不过德妃一些话说的也没错,较的真儿更没什么不对,这个时代,礼法还是很重要的,李煜和小周后也不是直系亲属,小周后尊位崇高,在圣天子面前他还如此作派,置礼法何地?
不过,搞的鸡飞狗跳的,孩子都吓哭了……
看了小周后一眼,陆宁摆摆手:“朕数年未见金陵郡主,今日是喜庆之事,法外有情,算了!”
“谢陛下,谢陛下!”大周后连连磕头,又道:“罪臣夫妻,回去后再向郡主阁下赔罪。”
“那倒也不必了,金陵郡主府,可早就盖好了!”德妃说着话,嫣然一笑:“陛下,既然当年只是戏言,我和姐姐在此也是无益,妾就退下了。”又说:“陛下修郡主府可用了不少心思,落成后倒是一直没去过呢?”
陆宁笑笑:“倒也是,我也正想去看看。”
1...160161162163164...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