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洪武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江南的商贾做出了决定……很快就行动起来,你打折我们也打折,你送报纸,我们也送,你订报纸送鸡蛋,我们订报纸送腊肉,不就是烧钱吗,你赵王是有钱,可是跟我们这些人通力合作相比,还真不够看的。

    这就叫双拳难敌四手,朱高燧,你就等着认输吧!

    双方每天都在投钱,都在疯狂砸钱,李宪看的是目瞪口呆,心惊肉跳。

    “我说师兄啊,咱们的钱已经不多了,要是再有几天,怕是就要借钱了!”他苦兮兮道。

    “那就借呗,别说你堂堂曹国公,借不到钱?”

    李宪哭了,“真的借不到,师兄,现在的情况你不是不知道,哪个生意人愿意借钱给我啊?”

    朱高燧突然笑了,“是没有商人会借给我们,不过那又怎么样!我就不信,论起钞能力,还有人能超过师父!”

    李宪吸了口气,他惊呼道:“什么,小姑夫要来了?”

    “不是要来了,而是已经到了。”

    柳淳笑呵呵从外面走进来,脸上还带着风尘,显然来得很匆忙。

    李宪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松了口气,“总算不用赔钱了。”他突然跳起来,“小姑父,您老人家从来没赔过,这一次会把前面的损失都弄回来吧?”

    柳淳笑了,“很难……我其实是来证明,论起花钱这一块,赵王还是差得很多!”

    李宪直接晕倒了,不用说,他是彻底破产了,连半点活路都没有……




第800章 地方改革
    “小姑夫,您看小侄还兼着操江提督的衔,军营那边有事,我是不是……”李宪想跑,可柳淳怎么会放过他,“这你就不用在意了,我已经让平安接任了操江提督,整个长江水师都归他负责,至于你,主要负责应天的安全,我回头给你讨个总兵衔就是了。”

    总兵啊!这可是地地道道的高级将领了,一般情况下,都是公侯宿将能够担任的,李宪小小年纪,就捞了个应天总兵,绝对是走了大运……奈何他是半点都高兴不起来,小姑夫都说了,要比赵王还能花钱……要了命了。

    李宪琢磨着应该做出安排,他的家产保不住了,只有把媳妇的陪嫁分出去,这样实在不行了,还能吃软饭过日子……

    “师父,您老怎么突然来了?”朱高燧有点吃惊,他觉得柳淳可能来得晚了,也可能来得早了。

    晚了是因为事情已经闹起来了,至于早了,则是事情闹大还不够大,轮不到师父出手。

    “我也没有办法,这不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劝说陛下同意了我的改革方案吗!”

    “父皇同意,同意什么?”

    “当然是同意花钱了!”柳淳笑呵呵道。

    朱高燧兴奋瞪大眼睛,“师父,您老准备干什么?”

    “不干什么,就是给南直隶增加一点官员!”

    柳淳说完,伸了伸懒腰,“行了,我休息一下,路上太累了,回头你去告诉应天知府,还有上元和江宁两个县令,让他们准备一下,过来见我。”

    柳淳说得轻飘飘的,可朱高燧却心砰砰乱跳,情不自禁长大了嘴巴,到底走到了这一步!师父总算是说服了父皇,实在是太好了!

    柳淳赶到了应天,不算特别机密,有些耳目灵通的人已经得到了消息,尤其是那些豪商,柳淳走的是运河一线,还跟金幼孜见面,谈了一个晚上。

    这些消息陆续传来,谁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莫非一场杀戮,就在眼前?

    又或者说,还会有许许多多的人,要被发配东番岛种甘蔗?

    一些人提心吊胆,一些人则是义愤填膺。

    就算你柳淳有天大的本事,我们也要跟你碰一碰,大不了来个玉石俱焚,把东南弄个稀巴烂……看看没了这个财赋重地,大明朝还能怎么玩!

    对于很多商贾来说,他们手上的筹码已经非常多了……报纸是一个,股市是一个,债券是一个,对外贸易是一个,城市的工厂作坊,庞大的商行行会……任何一块乱了,都会带来东南的大乱。

    他们隐身在这些产业的后面,就算洪武大帝复生,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这就是胆气,这就是商人叫板朝廷的根本所在。

    而且商人们还有一个判断……柳淳的变法,其实是倾向于商人的,从他的做为,还有写的书籍,都看得出来。

    曾经商贾还跟柳淳站在一起,共同对付士绅集团,话说回来,大家伙都是一条战线的,即便闹翻了,你柳淳还能把我们怎么样?

    没别的,咱就是这么自信!

    哪怕是柳淳,也不能背叛自己的利益集团,这是你的国富论告诉我们的。

    柳淳不理会外面的纷扰,他美滋滋睡了一觉,然后洗漱,吃粥,几样小菜,一个煎蛋……只吃七分饱,然后喝一杯枸杞蜂蜜水。

    人过中年,就是要重视养生。像张定边那样,每天胡吃海塞,啃狗肉,还能活那么大岁数的,毕竟太少了。

    那就不是个人,十足的老妖怪。

    身为凡夫俗子,还是要讲究科学养生。

    “中午就准备点山药,铁杆山药,烤着吃。”

    吩咐厨房之后,柳淳才笑呵呵往大堂走来,他到的时候,应天知府,还有两个县令早就来了。

    他们躬身站在中间,有椅子,却压根不敢坐。

    战战兢兢,等着太傅大人训斥。

    “别那么拘谨,都坐,坐下吧!”

    柳淳热情招呼,笑呵呵道:“我请你们过来,就是要说点日常的政务,没什么太了不起的事情……像应天眼下有多少户口,你们弄得清楚吗?”

    “回太傅,依照永乐三年的统计,应天的编户是十六万八千多,人数在一百二十三万多。”

    柳淳点头,“你这是说的是编户,也就是说,外地的人口,寓居应天的,还没有算进来,对吧?”

    “对!这部分人,保守估计,也在二十万以上,其中光是海外商人就超过五万之多!”

    柳淳又颔首笑道:“差不多一百五十万人了,那你们手下有多少可用的官吏呢?”

    应天知府和两位知县互相看了看,还是知府大人先说。

    在知府下面,有一个同知,是知府的副手。

    另外还有若干名通判,一名推官,一名经历司经历,一名知事,一名照磨所照磨,还有一名检校,一名司狱司司狱。

    也就是说,一个府的正式编制,还不到十个人,那要负责的政务有哪些呢?

    总体上有三样: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

    具体划分,多达几十样,包括兴科贡,提调学校,修明祀典之事。籍帐、军匠、驿递、马牧、盗贼、仓库、河渠、沟防、道路之事。还有清军、巡捕、管粮、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等等事情。

    应天知府满脸羞愧,“回太傅,知府衙门的情况还要好一些,毕竟通判并无定员,可以酌情增加……应天已经增加到了七名之多,只不过还是力有未逮。

    知府衙门如此,下面的县衙门就更不要说了。

    只有一个县丞,一个主簿,一个典吏。

    在应天这种地方,上面都是神仙,他们就是蝼蚁,也就比普通百姓大一点罢了,十世造孽,才跑到应天来当知县。

    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有高官垂问,过去他们都是被呼来喝去,几时有人关心过他们的处境?

    “你们很怕报社吗?”

    柳淳问道:“说实话,我这次过来,只想听实话。”

    知府沉吟片刻,无奈道:“太傅在上,下官不敢撒谎,也不能说怕,可事情这么多,我们难免有纰漏,那些记者报社就像是苍蝇,被他们盯上了,就很难有好下场……实不相瞒,这两年间,各地的地方官被报纸扳倒的,不计其数啊!”

    柳淳点了点头,说到底,还是害怕啊!

    他缓缓起身,在地上踱步,这时候朱高燧和夏原吉也一起来求见,柳淳冲着夏原吉道:“夏先生,你的上奏一针见血,我总算能说服陛下,从今天开始,就从应天开始,要彻彻底底,改革地方衙门!首先第一条,就是增加官吏数量,对政务进行详细划分,不能再这么眉毛胡子一把抓了。”

    听到整顿衙门,三个官差点吓趴下,难不成又要拿他们开刀?

    可是听柳淳讲完改革的内容,这三个大喜过望,简直想跪下来磕头了。

    太傅大人简直是及时雨啊!

    知府依旧是一人,同知增加到三人,与知府一同负责政务,下面的通判继续增加……财税、教育、刑名、宣传、治安、农业、水务、土地,全都安排专人负责!县衙门同样如此,知县一人,县丞两到三人,下面的主簿增加,由主簿分摊具体事项,县令和县丞总揽全局!”

    柳淳大声说道:“当下有几件事情,必须做好!其一,就是陛下早就布置的兴学,其二,就是这次暴漏出来,问题最严重的宣传!朝廷做事,必须要让老百姓弄清楚,不然就会背黑锅,就是乱了大局。针对各地的报社,要严格管理,同时呢,朝廷政务,要专门安排人手,向下传达!”

    “凡是重要政务,必须在报纸上宣传,同时,还要到每一个村镇,向老百姓讲解……严谨造谣生事,严谨胡编乱造,总而言之,归结起来,就是朝廷需要你们,把该负担的责任,承担起来。”

    柳淳果断道:“你们立刻把衙门扩编的计划,还有未来的预算交上来,我要立刻看到效果!”

    三个地方官已经听傻了。

    太傅说什么?

    让他们交扩编计划,还有预算!

    说句大白话,不就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吗!

    我的老天爷啊!

    他们这些地方官,也有翻身的一天了,实在是太感动了,眼睛怎么这么湿啊!

    “太傅,下官这就去准备,就算不吃不喝,也要给太傅做出来!”

    柳淳含笑点头,“你们听着,这次变法的核心,就是增强朝廷的管理能力,增加行政的效率……不是让你们肆意欺凌老百姓,而是要让你们能公平公正地做事,不至于被一些人轻易操控,你们懂吗?”

    “懂!我们懂了!太傅放心就是。”

    这三个人激动地稀里哗啦,赶快下去安排。至于夏原吉,则是深感欣慰,“好,真是太好了!太傅这是针锋相对,从今往后,地方衙门必然焕然一新!”

    柳淳轻笑,“怕是没有那么容易,官员多了,权力大了,贪墨害民的行为也可能多起来,监督必须要跟上才行。”

    柳淳跟夏原吉谈笑风生,朱高燧却在默默盘算,师父一番话,就在府衙和县衙下面,增加了十几个官员,而增加的官员又有专门的办公场所,下面也有属吏……这是增加多少官员啊?

    光是俸禄就要多开支多少?

    和师父比起来,自己的烧钱行为,简直就是小儿科!



第801章 从掌握舆论开始
    朱高燧默默盘算了一下,光是应天,一下子增加的官吏,从上到下,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他爹这一次是彻彻底底出血了,而且还是大出血,都流血漂橹了。

    “师父,真的能做成吗?”朱高燧发出了疑问。

    柳淳含笑不语,可夏原吉却笑了,“赵王殿下,那些报纸上批评老臣,说我向海外兜售铁路债券,是会让蛮夷得利,他们甚至会逼迫朝廷还债……你觉得会是如此吗?”

    朱高燧沉吟了片刻,哂笑道:“他们敢来,就统统抓起来,我大明几十万将士,惹恼了我们,可是会灭国的!”

    夏原吉笑道:“没错,这是我们的底牌,不过我们还有一张牌。”

    “什么牌?”

    “大明货币计价!”

    夏原吉吐出了六个字,朱高燧瞬间就明白了,老家伙果然阴险!

    这一次发行的对外债券,并非以金银计价,而是以大明的纸币计价,换句话说,他们向大明逼债,只不过多拿走几张纸罢了。

    有人或许又要问,他们拿了大明的纸币,不是能通过采买,影响大明的市场吗?这的确有可能,只不过让不让买,能买到什么……不还是握在大明的手里,说白了,只要接受了大明的债券,就只能乖乖被大明摆布。

    不服气就打一场,只要赢了,什么都好说,要是打不赢,对不起了,更苛刻的条件还在后面呢!

    朱高燧何其机敏,他顿时明白了夏原吉的意思。

    开支的确很大,但是大明已经能承受了。

    增发货币,对内对外,发行债券……靠着这些手段,已经能支撑起官僚体系膨胀的压力。而且更加完备的官僚体系,还能增加税收,提升各种形式的岁入,收税高了,一切都没有什么问题了。

    “师父,弟子这些日子一直琢磨不明白,您老怎么会留下这么大的疏漏,现在弟子才清楚,是要等待时机成熟,才能一劳永逸啊!”

    朱高燧激动地手舞足蹈,在他眼里,师父俨然神机妙算的活神仙。倒是柳淳,他不悲不喜,没什么得意,却也没什么失落。

    这本就是变法的必然。

    假如在几年前就开始完善地方官制,就开始把报纸的发行权弄到衙门手里,就加强管理……这些事情,要增加多少开支?

    以大明朝当时的岁入,能承担得起吗?一个最简单的道理,管理是要用人的,用人就要给钱,成倍增加官吏,除了俸禄之外,还有地方衙门的日常开支,轻松压垮整个大明朝。绝对比藩王宗室还要可怕。

    一个小孩的身体,安一个超大的脑袋,结果如何,只要稍微看一下那些从殖民地建立起来的新国家就知道了。

    这些国家多半都效仿宗主国,弄了一套现代的国家管理团队,可本国还有很多的部落存在,完全就是封建社会,甚至是奴隶社会……几十年没什么发展,甚至越来越穷,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管是财政条件,还是技术条件,甚至是人才积累,全都远远不够,哪里能比得上水到渠成。

    说到底,要变法,要进入工业时代,要建立现代的国家体系……这都是很美好的,但是也必须清楚,现代化的这一套东西,成本是真的吓人啊!
1...402403404405406...5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