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洪武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夏原吉神色凝重,微微叹息。

    “怕是只会更加严重。”

    朱高燧的心砰然一动,也变得严肃起来。

    “竟会如此?”

    夏原吉无奈道:“朝廷疲弱,难免宵小作祟!”

    “朝廷疲弱?”

    朱高燧仿佛听到了最好玩的笑话一般。

    大明朝疲弱吗?

    洪武大帝铁血执政,御极三十年,斩杀功臣宿将,朝廷地方官吏,超过十万人!何曾手软过?

    朱棣靖难以来,强势治国,厉行变法,又几时懦弱过?

    更何况师父辅佐朝政,总领百官,他弱吗?

    既然没人弱,那夏原吉怎么说朝廷疲弱?难道夏原吉在撒谎吗?

    看老先生凝重的神色,紧皱的眉头,显然不是无中生有,那到底是哪里疲弱呢?

    朱高燧沉吟不解。

    夏原吉并没有多说,而是话锋一转,“赵王殿下,你觉得接下来要做什么?”

    “当然是公布案情真相,要还二哥一个公道。”

    夏原吉点头,“那殿下准备怎么办?”

    “当然是明发各个衙门,让他们张贴告示,晓谕百姓了。”

    夏原吉似笑非笑,“殿下,你觉得这样够吗?”

    够吗?

    朱高燧暗暗一惊,一直以来,朝廷不就是这么干的,还有什么不对劲儿吗?

    夏原吉道:“那就按照殿下的吩咐,让他们去安排吧!”

    很快,有关火药仓库爆炸的案情就下发给了各个州府县衙,各地也都在城门口,张贴告示,甚至安排衙役去下面给老百姓朗读,让他们了解情况。

    朱高燧还亲自跑到了死伤人员的家中,去询问情况,这次的死者最终是三十七人,伤者一百五十多人。

    根据情况不同,又可以分为轻伤和重伤……朱高燧一律亲自抚恤,轻伤员以救治为主,另外给予资金补偿。

    重伤员除了治病给钱之外,还要考虑一家人的生计,至于死者,则是按照三倍补偿。

    每一家一户,都是朱高燧在亲自做,等他全部跑完,两条腿已经断了。

    “二哥啊二哥,为了你,小弟可是受了苦了……看看你以后还好意思打我不?”

    朱高燧感叹之后,又气哼哼道:“那个陈家处理得怎么样了?我可不能白白出钱,最终可是要他们承担的。”

    李宪咧着嘴,“师兄啊,我觉得吧,这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朱高燧吃惊了,“还有什么事情?”

    “你看看这个吧?”

    朱高燧接过了一张报纸,上面赫然写着:“天家草菅人命,百两银子封口!”

    什么?

    朱高燧气得豁然站起,“这又是哪一家的报纸?怎么没给封了?”他冲着李宪大吼,“你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李宪也委屈啊,“师兄,不是我不想封啊!可是我能封了明面上的报社,却封不了暗中的小报……这玩意多如牛毛,不信你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朱高燧彻底惊到了。

    他决定要下去瞧瞧,轻车简从,他直接来到了离着应天最近的镇江府,想要瞧瞧情况。等他刚到了城门口,就发现自己要求贴的告示,还算显眼,可是他再看去,顿时鼻子都气歪了,在这个告示的旁边,竟然还有好几张告示。

    其中就有说朝廷草菅人命的。

    谁这么大胆子,竟然敢把这个贴出来?

    这是散播流言蜚语!

    朱高燧发现还真有不少人再看,他就随便对一个老者道:“老先生,你看这是怎么回事?”

    老者见朱高燧一身丝绸,还挺华贵的,就随口道:“你是生意人吧?”

    “老丈怎么知道?”

    老者呵呵笑道:“这年头有钱的不都是做生意的,可话又说回来,你一个生意人可不太精明啊……这还看不懂,朝廷骗人呗!”

    “朝廷骗人?”

    “那可不,这些年了,朝廷几时干过好事?这次弄死了人,能给补偿点钱,也算是不错了,不像过去,弄死人了,连个交代都没有。”老者自嘲笑道:“就这么回事吧,指望朝廷有良心,那不是做梦吗?”

    朱高燧鼻子都气歪了,这个老东西怎么胡说八道呢?

    这些年,朝廷做得好事还少了?

    均田,兴学,改革财税,哪一项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怎么到了老百姓的嘴里,竟然成了草菅人命?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怎么就没人管管?

    他还不服气,连着询问了好几个人,发现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论调。朝廷贴出来的告示,根本没人相信。

    反倒是遍地的小报,各种稀奇古怪的消息,充斥民间,偏偏还有那么一群人,到处传播,把朝廷说得一无是处。

    朱高燧怒不可遏,地方衙门都是脑残吗?竟然坐视不理?他气炸了肺,立刻让人把镇江知府,还有丹徒知县都给找来。

    “本王交代的事情,你们都当成了耳旁风是吧?有人公然贴告示,污蔑朝廷,你们也不知道管?市面上那么多传播流言蜚语的人,你们也不抓,朝廷要你们还有什么用?”

    这俩官浑身颤抖,哭得稀里哗啦的。

    “王爷息怒,王爷息怒啊,卑职有罪,卑职罪该万死,卑职这就亲自去。”

    朱高燧冷哼道:“现在才想起来,晚了!把他们俩都给我拿下!”

    朱高燧怒火中烧,立刻让人捉拿两人,这俩官员那叫一个委屈啊,“王爷饶命啊,王爷,我们有冤屈啊!我们不是不想做,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放屁!身为父母官,你们都无能为力,那就不要当这个官了!”

    朱高燧下令查封了衙门,把两个人给打入大牢。

    做完了这些,他又让人把府县的卷宗调出来,去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做事的。尤其是要看看,衙门的钱被贪了多少?

    不然怎么会连这么一点事都做不好?

    简直岂有此理!

    等把卷宗拿出来,朱高燧也有点傻眼了……怎么会这样?

    镇江一府在册百姓是五万八千多户,人口十六万多,每年府衙可用的税赋开支,只有一万三千多两,而丹徒县就更可怜了,才四千两出头。

    四千两能干什么呢?

    貌似什么也干不了。

    除了个衙门的差役发放俸禄,迎来送往,维护道路城池这些最基本的事情之外,别的事情一概没法完成。

    若是遇到了个别年份,还要请求朝廷拨款,才能维持。

    朱高燧被这个结果惊到了。

    “王爷,这就是老夫所讲朝廷疲弱的原因所在。”夏原吉感叹道:“太傅在朝中改革官制,其实老夫要说,这地方官职更应该改革,下面没钱,没人,什么都干不了。地方官吏受制商人,朝廷政令难以落实……商贾为所欲为,把脏水泼到汉王头上,也就没什么值得惊讶的了。”

    朱高燧咬了咬牙,“夏大人,你立刻上书,向父皇陈奏此事……至于本王,我另有打算!”

    朱高燧发了狠,官制怎么改革,他管不着,不过商人有钱,他也有钱……商人能掌控报社,能左右舆论,能兴风作浪……这些事情,他也能做,而且还能做得更好!

    不就是花钱吗?

    老子会在乎吗?

    “李宪,你能出多少?”

    “我,我出五十万?怎么样?”李宪咬着后槽牙,割肉一般道……

    朱高燧哼了一声,不屑道:“我就知道,你这个人不大方,不过没关系,你出五十万,我出五百万……我要立刻在江南各州府,都有咱们的报社,能一起出版咱们的报纸,你能做到吗?”

    李宪大吃一惊,“这,这可不光是花钱啊?目前江南的报纸虽然也有联系,但基本上都专注一城,没法子,想要及时传播消息,实在是太难了,成本也太高了!”

    “高?这算什么?本王最不怕的就是花钱!”朱高燧冷笑道:“暂时先动用八百里加急,给我向各地发号施令。等过些日子,没准就让二哥过来,筹建铁路,到了那时候,咱们就什么都不怕了!”

    李宪一听,只剩下一个念头,这家伙疯了,为了报纸要修铁路,你是不是钱太多,把脑袋烧坏了!




第798章 自己办报纸
    我说师兄,你要是觉得钱太多了,你给小弟,小弟帮你置产业,买戏班子,你就算想吃龙肝凤髓,小弟都帮你想办法,咱们不能这么浪费啊!”

    “你懂个屁!”

    朱高燧气得爆粗口了,“就是过去舍不得浪费,现在才出了麻烦漏洞……我告诉你,想不挨骂,这笔钱就要出!无论如何,也不能小气!”

    这财迷一旦决定不计后果,还真够大方的。

    朱高燧不断下令,调动人员,安排任务,一切有条不紊,最后把夏原吉都叫来了。

    “夏大人,明天开始,我要针对火药仓库爆炸一案,做出详细说明,我要所有官吏,还有各界名人,都一起来旁听。”

    夏原吉还真有点吃惊,“殿下,你这是打算正人心,靖浮言了?”

    “不止!”朱高燧冷笑道:“我还要树立一个标杆,要把舆论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夏原吉浑身一颤,“殿下,这,这可是大事情啊!要不要等候朝廷的旨意,然后再做决定?”

    夏原吉生怕出了事情,惹恼了朱棣。

    朱高燧忍不住笑了,“夏大人,你这句话,就点出了朝廷失败的原因了。”

    夏原吉愕然片刻,忍不住摇头叹息,无奈道:“殿下一针见血,可是朝廷总要有规矩吧!不然全都乱套了,我们又怎么交代啊?”

    朱高燧拍着胸膛道:“怎么交代那是我的事情,现在要做的是赢,给我打赢这帮胡说八道的混账王八羔子!”

    夏原吉沉吟良久,竟然也有了一丝热血沸腾的感觉。

    “赵王殿下,不管有什么事情,老夫跟你一起担着。这口恶气老夫也憋了太久了,实不相瞒,我主持皇家银行,最厌恶的就是这些报纸,整天胡言乱语,没事找事,明明是一帮二百五,竟然敢对老夫指手画脚!”

    夏原吉总算说出了他跟报纸的冤仇所在。

    朱棣主张大修铁路,光靠朝廷的开支肯定不够,夏原吉就发了债券,只不过这次的债券是针对海外的,利息也算诱人,为了修路,筹集了上千万的资本。

    可是在一些报纸的嘴里,夏原吉就成了十恶不赦的坏蛋,他把债券卖给了海外的人,就是向蛮夷输送利益。

    还有人说,借了蛮夷那么多钱,万一还不上怎么办?再有,万一蛮夷拿着债券,逼朝廷把铁路让给他们,朝廷岂不是白修了。

    面对这些“高论”,夏原吉简直要气疯了,每天正常的事情办不过来,却要应付这帮二百五。

    尤其可恨,很多官员居然拿着报纸上的东西,跑到朝堂去弹劾他,这事都惊动了朱棣。幸好有柳淳在朝,给朱棣稍微讲解,夏原吉不但没罪,还加了太子少师衔,得到了朱棣的奖励。

    可即便如此,也洗刷不掉夏原吉头上的污名,骂他的人多如牛毛,最可气的是九成以上,毫不懂金融,竟然也跟着骂他,怎么能不叫人抓狂!

    “王爷,舆论堪比战场,朝廷再也不能忽视了。”他严肃提醒。

    朱高燧欣然接受,“明天就等着看好戏吧!”

    ……

    转过天,应天刑部衙门,大门开放,迎接各方来客。

    自夏原吉以下,所有官员,悉数到场,在另一边,曹国公李宪为首,许多的贵胄也都来了。

    除此之外,包括鸡鸣山学堂的师生,应天的各界名人,普通百姓,足足聚集了几千名之多。

    衙门的大堂不够用了,外面也都安排了座位,在座位之外,还有许多空地,也沾满了人。

    这一场声势之大,简直超出了想象。

    朱高燧脸色微红,坦白讲,这么多年了,他已经习惯了暗戳戳搞事情,在大庭广众之下,慷慨陈词,还有点不习惯。

    可不管习惯不习惯,这一步都是必须的,无法躲避!

    朱高燧咬了咬牙,终于从二堂迈步出来,面对着所有的官吏百姓,

    “本王奉命南下应天,处理火药仓库爆炸一案……坦白讲,最初我是只是给死伤者抚恤的,可是随着我的调查,发现这个案子并不简单,责任也非常复杂。在民间又有巨大的争论。为了安抚人心,也为了澄清谣言,还死伤者一个公道,所以,请大家过来,和本王共同见证这个案子的真相!”

    说完这些,朱高燧主动退到了一旁。

    有锦衣卫将一个人推了上来。

    “你自己说吧!”

    这个人一脸的凄苦,跟死了娘亲似的,悲催到了极点。

    还没等他开口,就有人议论纷纷,这不是陈德吗?

    他可是应天有名的大商人,名下的产业多的是,听说他经营皮草生意,还开当铺,钱庄,难道他也做火药的生意?

    怎么跟火药仓库爆炸扯上了关系?

    “陈德,你如何招供的,还不赶快说出来!”
1...400401402403404...5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