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这不,两天的功夫,应天知府加上两个知县,就把改革的计划,以及每年的开支递交上来。
应天知府要了八万三千贯的日常开支,两个县衙要各自要了两万五千贯,另外还增加了五百多名正式官吏,以及三百多名额外的雇员,这些俸禄还没有算在开支之列。
面对着黑压压的一群人,朱高燧都感觉到头皮发炸!
多!
真是太多了!
一个个小小的府衙,就跟他爹的奉天殿差不多了。
换成他,是万万没有这个魄力。如此看来,父皇还真不是抠门,只不过是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罢了。
而师父下手也的确够狠!
此刻的柳淳瞧着所有人,微微点头,“我给你们三个月的试用期,需要你们做的事情就在这里……至于三个月后,正式得到任用,你们能拿到的待遇在这个册子里。”
柳淳将一个小册子递给了他们,另外有关各个衙门要负责的内容,也有专门的编写,全都一目了然。
为了这一次的变法,柳淳准备的时间可是不短。
这帮官员战战兢兢,打开了有关待遇的小册子,顿时眼前一亮!
俸禄依旧不算高,但是最低等的雇员,试用期也有三贯五,一旦通过,就能每月拿到五贯钱。
在整个应天的雇佣工人当中,属于中等偏上。
别忙,光是钱还不算什么,后面还有一连串的待遇,首先是住房,朝廷会提供基本的住房,哪怕只是临时雇员,也能拿到房租补贴。其次是伙食补贴,还有医疗救治,子女教育……最让人无语的是每月还有100文的卫生费。
问了一下才知道,这是给大家剃发洗澡用的。
自从朱棣带头之后,整个官场,除了个别顽固之外,多数人还是乖乖剃成了短发,这也成了官员的标志之一。
领了小册子,又熟悉了负责的具体任务,这几百人就散去了。
岑学本是一个三十出头的中年人,过去他在衙门里当临时的书吏,后来跑去给商行当掌柜,这一次又被拉回来,接了临时主簿的位置。
不管是官职,还是待遇,都大大提升……可惜的是,他还是愁眉不展。
“我还是要跟堂尊辞了这个差事。”
他跟夫人念叨,夫人正在绣花,手微微颤抖,正好被刺了一下,针尖处,涌出一滴血珠。
岑学本无奈道:“非是我不识抬举,可朝廷的规矩也太不讲道理了,虽然没明着说,可意思也清楚了,我,我不能当这个不孝之人,若是剃了短发,我怕死后进不了岑家的祖坟,我怕被人戳脊梁骨,我……”
“你住口!”
突然,房门被推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提着拐杖就从外面进来了。
岑学本吓得连忙站起,“爷爷!”
老头气喘吁吁,指着他道:“你刚刚说什么?说朝廷给你的官,你不想干是吧?”
岑学本连忙道:“爷爷,我的意思是要剃发……”
“剃发怎么了?你怕进不了祖坟是吧?告诉你小子!这家是你爷爷说了算!你要是敢辞了官职,我现在就把你赶出家门,你就不是岑家的人了!”
岑学本被说的哑口无言,旁边的夫人连忙请老爷子坐下,“爷爷,他就是念叨念叨,朝廷这么大的恩典,他要是不当这个官,岂不是不识好歹!”
老头哼了一声,“你啊,还没媳妇明事理!这两天我看了报纸了,上面有介绍火药仓库案的,还有就说剃短发的事情,朝廷是为了卫生,是为了少得病,跟孝道没什么关系。你要是舍不得剃,你就留着,等会我老头子把头发剃了,看看祖宗在天之灵,会不会怪我!”
老爷子哼道:“现在的市面,实在是太乱套了。过去那些乱七八糟的报纸,什么都写,连个约束都没有。我这个老头子都看不下去了。朝廷让你当官,那是替老百姓做事,你怎么能不识好歹呢?”
老爷子转身,对孙媳妇道:“你现在就去烧水,先把我的头发给剃了,要是有人笑话,就先笑话我这个老头子,跟他没关系,这回总成了吧!”
岑学本面对爷爷,那是半点主意也没有,只能乖乖听命。
头发剃了,担负的使命也清楚了。
转过天,换上一身官服,老爷子喜笑颜开。
“好,我孙子有点官样了。你给爷爷记住了,过去你的东家要是再找过来,让你帮他徇私枉法,那可不成,咱岑家不能出贪官污吏,那才是不孝,才是给祖宗丢人呢!你听明白没有?”
“明白,孙儿都明白了。”
岑学本乖乖到了上元县衙坐班。
他要处理的第一项政务,就是在上元县下面,多达三十几处的报社。
“根据朝廷指令,要关闭七成报社,至于剩下的报社,朝廷提供资金入股,要做大做强,要担负起社会责任,所有报道,必须严谨认真,过去的那一套,必须立刻改正!”
岑学本公布了方案,并且立刻行动,挨家报社去落实。
资本不足的,劣迹斑斑的,全部关停,没有半点客气可讲。有些报社更是在私下里印刷报纸,随意派发,这样的更是没有客气,直接抓捕,打入大牢。
“姓岑的,岑大人!”
一个富商模样的人,怒气冲冲,盯着岑学本,“你可别忘了,当初在衙门混不下去,是我给你一碗饭,你吃着我的,喝着我的,反过头,你又关了我的报社,你还有良心吗?你说吧,想要多少钱,才能放我一马?”
岑学本突然笑了,他手里拿着一张旧报纸,冷冷道:“我过去只知道您开了车马行,却不知道您还有报社……对了,我想起来,去年有几个工人落到长江里面死了……可有报社却说,他们是偷了您的货物,逃跑他乡,您省了一大笔的补偿款,不会就是这家报社干的吧?”
第802章 不服者,死!
你,你胡说,岑学本,你不能当了官,就诬陷故主,你,你太卑鄙了……”
岑学本突然大笑,“论起卑鄙二字,我可比不了你,过去没法子治你,这一次你就等着吧!”
“我,我不信,这大明还没有王法了吗?你一个小官,就敢为非作歹,就敢陷害无辜?”
“哈哈哈……是不是无辜,要等朝廷查过才知道,我现在就向朝廷举发!”
商人终于怕了,他变色道:“岑大人,你既然当了官,有了权,又何必跟我一般见识,不如高抬贵手,咱们都好过?”
岑学本真想大笑三声,他过去就是看不惯衙门的黑暗,仗义执言,才丢了饭碗。到了商行,所见所闻,不但谈不上好,反而更加黑暗。
他秉承家教,一度以为能独善其身就好。
可谁能料想,他又重新当了官,而且爷爷为了自己,还剃下了满头的白发……他知道,爷爷是为了让他无牵无挂,努力做一个好官。
既然如此,他就不能辜负上天给的机会。
主持正道,铲除奸邪,就从这一刻开始!
……
“师父,你看看这个案子吧,实在是太过分了!”
朱高燧切齿咬牙,柳淳接过了卷宗,看了几眼,也顿时怒火填胸,岂止是过分,简直丧心病狂!
不得不说,商贾要是黑起来,简直黑不见底儿。
有一艘货船在长江沉默,货船上的水手悉数丧命……按照正常情况,应该补偿水手家里,还有要负责运输货物的损失。
可这家伙由于没有进行保险……货物的损失,全部要自己出。再加上人员死伤,几乎可以让他倾家荡产。
这位就果断栽赃,说是水手偷了货物,落草为寇。
明明人已经死了,不但没有补偿,还被扣上了恶名。
而且由于是被抢走了,所以竟然暂时不用赔偿,而是被失误推到了长江水师身上。
帮助商人颠倒黑白的就是报社。
他们第一时间就把矛头指向了操江提督,说朝廷剿匪不力,造成长江上水贼横行,公然抢夺货物,损害商贾利益。
这家报社发难,还真引起了震动,不少御史弹劾,应天兵部叱责长江水师,若非李宪背后有人撑腰,直接就被干掉了。
“好啊!竟敢冤枉小爷!”
李宪气炸了肺,他第一次觉得自己错了,而朱高燧是对的。
舆论这件事,根本不能拿赔钱与否来衡量。
这次朱高煦被诬陷,很让人惊讶。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之前已经有过了无数次,就连李宪都被黑过。
只不过是朱高煦地位太高,惹来了柳淳的注意,这才一直追着不放,终于将许多真相掀了出来!
真是触目惊心。
“早知道这样,就算我倾家荡产,也要支持师兄办报纸!”李宪追悔莫及。
朱高燧笑道:“现在也不晚,你可以出资,咱们跟朝廷一起合办报纸。”
“合办?”李宪不解,”为什么要合办?咱们自己办不行吗?”
“不行!”
柳淳沉声道:“舆论属于权力的一种……这种权力必须要尽量客观公正,要对自己说出去的话负责。掌握在私人手里,不管他们标榜如何,都是会有倾向,甚至是故意捏造的问题。所以从今往后,任何报社,都要接受朝廷入股……朝廷占股不能低于三成,而且朝廷要派遣专门人员,对报纸内容进行把控。他对内容拥有一票否决权!”
“任何低俗的,捏造的,没有经过调查,会带来恶劣后果的报道,都必须提前消灭!这是朝廷的底限,绝不能越过,否则严惩不贷!”
李宪忍不住吸了口气。
不让胡说八道,还办什么报纸啊?
又是入股,又是安排太上皇,谁还办报纸,岂不是成了傻子。
好吧,这小子也不是好东西。
谁都希望有规矩,可谁都不希望规矩约束到自己。
李宪眨巴了一下眼睛,“我说小姑夫,你这么搞,还会有人愿意办报纸吗?又或者说,现有的那些报社,他们愿意合作吗?”
没等柳淳回答,朱高燧就冷哼道:“不愿意又如何,你又是干什么的?”
“我,我领兵啊!负责应天安全……啊,你不会让我出兵吧?谁不同意,就抓谁?”
“聪明!”朱高燧冷笑道:“这帮人最傻帽的就是他们忘了,朝廷能掀桌子的!老实听话,就给他们一条活路,如果放着活路不走,就送他们上西天!”
李宪咬了咬牙,眼睛放光,这话说得太好了,一直憋在肚子里的怨气,终于可以释放出来了。
不说不知道,居然还有人陷害过小爷,这还了得!
全都给我动起来,把场子找回来。
柳淳再一次召集所有官吏,直接定了调子。
“在大明朝,没有法外之地。所有畅所欲言,那是有底限的,任何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而且作为报社,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就更不能随意胡来,朝廷监督,既是对百姓负责,也是对报社负责。我们不是要消灭报社,只是让报纸更有格调,更加真实!你们要向所有人讲清楚,愿意合股的,可以继续经营。朝廷还会注入资金,让他们更加壮大发展,如果执意抗拒,该怎么办,你们都清楚!”
柳淳这一番表态,等于给所有的报社发出了最后通牒。
问题严重的,已经被关了大部分。
剩下的除了合股之外,就是死路一条!
好一个柳淳!
真是一点情面不讲啊!
就没有人能阻止他了?
“太傅啊,老身又来了。”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妇人,坐在了柳淳的对面,她年纪不小了,可气色很好,尤其是眼睛,很有精神。
柳淳认不出来了,不是别人,正是庆成郡主,当年朱棣准备渡江攻打应天的时候,这位郡主就曾经来劝说过,希望划江而治。
如今她老人家又来了。
“郡主有什么指点的,下官洗耳恭听。”
庆成郡主笑呵呵道:“柳太傅,你别客气了。老身太知道了,这大明的家,其实是你在当。陛下他最听你的,我这个当姐姐的,不过是摆设而已。”
柳淳含笑,“郡主客气了。”
“不是客气,是老身想问问太傅,为何不给别人一条活路啊……老身一把年纪了,不过是想挣点零花钱罢了。孩子们好容易弄起来的产业,您一张口,就要拿走三成,还要派人发号施令,这,这未免也太欺负人了吧?”
庆成郡主盯着柳淳,气哼哼道:“你要是真的打算这么干,老身可只有请陛下圣断了。”
柳淳听完,微微一笑,“郡主,有些事情,或许您老还没弄清楚,这个入股可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要拿钱的……而且有了朝廷撑腰,报社的发展只会更好,对您老的收益不会有任何影响,相反,还能替您老挣更多的钱。”
庆成郡主微微一愣,思索了片刻,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但是又都咽了回去,最后只是笑道:“柳太傅,你可不能欺骗老婆子啊,要不然,我不答应!”
“哈哈哈!”柳淳大笑,“我欺骗别人,也不敢欺骗您老啊!”
庆成郡主微微点头,“那好,老身就拭目以待了。”
两个人的谈话很快结束了,柳淳亲自把这位老郡主送走了,这时候朱高燧凑巧赶来。
“师父,是庆成郡主来了?”
“没错。”柳淳点头。
朱高燧面色凝重,“师父,此老可不简单啊!”
柳淳好奇道:“她一个妇人,在江南的产业很多?影响力不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