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郭宋将二人请进官衙,能在他乡遇到老友,着实倍感亲切。
郭宋请二人坐下,笑眯眯问道:“我还以为你们早就回长安了,结果你们竟然还在江南,已经乐不思蜀了吗?”
张雷摆了摆手笑道:“师弟肯定想不到,我们居然还乘船去了一趟广州。”
“为什么要去广州?”郭宋不解地问道。
李安接口笑道:“主要是试船,我们买了二十艘大海船,按照惯例,要试走一趟不算远也不算近的路程,广州最合适,按理我们应该在明州等候,但胖子说,与其在明州傻等,还不如亲自跟船走一趟,我这辈子还从未走过远海,便欣然和胖子出海了,这不,刚回来不久。”
“晕船吗?”
李安笑着摇摇头,“我不晕船,倒是胖子吐得昏天黑地,一路上发誓赌咒,绝不会再登船一步。”
“老李,太夸张了,我就发了几句牢骚,谈不上发誓赌咒吧!再说,我回来时不时好多了吗?”
“回来时表现得不错,适应得很快,可以去远海航行了。”
郭宋又好奇地问道:“你们在广州买了什么?”
说到广州的收获,两人都喜形于色,张雷眉飞色舞道:“在广州买了一批南洋香料,运气很不错,官府正要处理一批从海盗手中缴获的香料,康保很仗义,直接把这批香料卖给了我们,产地的价格,运回长安至少是十倍的利润。”
郭宋呵呵一笑,“那你们真是赚大了,居然是产地的价格,看来这个康保做事不可靠啊!”
张雷和李安吓了一跳,李安连忙解释道:“殿下别怪康将军,康将军已经很不错了,至少他没有私心,听说以前缴获海盗的东西,都是将领们直接分掉的,要么就是象征性给几贯钱卖给自己人。”
郭宋笑了笑道:“我只是说说而已,拍卖海盗货物是他的权力,我不会过问,不过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回京城?”
“我们打算明天就回去了,这两天买了一批青瓷,其他货物也都买了,准备去北方的河口港,然后从河口港转道去长安。”
“你们是五千石的海船吧!北方漕河能走?”郭宋问道。
张雷连忙摇头,“海船只到河口港,然后租一支槽船队,海船还要返回明州。”
三人又闲聊了几句广州和明州的情况,郭宋要请他们吃饭,但张雷二人还要去验收青瓷上船,两人便先一步告辞了。
就在二人刚走,越州刺史杨於陵匆匆赶来,杨於陵是韩滉女婿,才德皆佳,他原本只是越州司马,韩滉把他推荐给郭宋,就在不久前,郭宋正式任命他为越州刺史。
杨於陵将一份鹰信递给郭宋,“殿下,这是润州发来的鸽信,请殿下过目!”
郭宋展开鹰信细看了一遍,他眉头皱了起来,扬州竟然出事了,信中说朱泚强夺商人财富引发了扬州动荡,李冰恳请自己立刻返回润州。
郭宋负手走了几步,看来自己的计划需要调整了.........
郭宋当天下午便带着家人离开越州返程了。
他们乘坐马车先到杭州,然后再转坐船,直接去润州。
四天后,郭宋的船队返回了润州,李冰亲自到码头迎接晋王殿下的到来。
独孤家族在润州有一座占地三十亩的大宅,郭宋的家眷在润州就住在这座府中,郭宋令亲兵护送家人回府,他则和李冰去了军营。
“现在扬州是什么情况?”大帐内,郭宋直接了当问道。
王侑躬身道:“回禀殿下,两天前朱泚的命令下达到扬州,要求薛纶严惩暴乱者,震慑扬州平民,昨天中午,薛纶在闹事公开处斩了一百三十名参与殴打梅花卫的平民。”
“现在江都是什么情况?”郭宋又问道。
“江都已经戒严了,几乎所有的酒楼都被强行关门,不准百姓聚集,之前抓了一万多人,在刺史王珪年的力保之下,每人交了三贯钱的赎金,放回家了。”
郭宋负手走了几步又问道:“你们在鸽信中好像提到李纳也派人到扬州了?”
“回禀殿下,这是江都主簿李润说的,他没有确切证据,但他个人认为这是真的。”
郭宋走到地图前,注视着地图上的扬州,李纳势力最南面是海州,实际上就和扬州相隔一个楚州,李纳如果要出兵,首先就能夺取楚州,其次就是扬州,李纳要夺扬州并不难,看来李纳也发现机会了。
“你们怎么看?”郭宋回头问道。
李冰躬身道:“殿下,卑职和王军师商议过,我们一致认为,现在是夺取扬州和楚州的良机,现在扬州百姓对朱泚已经出奇愤怒,我们出兵无疑是顺应天意,一定会得到扬州百姓的热烈欢迎,扬州民心自然归附,相反,在扬州百姓渴盼我们之时,我们却迟迟按兵不动,这也同样会让我们失去扬州民心,扬州百姓对我们甚至会怨恨,不利于将来我们对扬州的管辖。”
“军师还有补充的想法吗?”郭宋又问王侑道。
王侑点点头道:“卑职和李将军的意见是一致的,但卑职还要补充一点,如果李纳想夺取扬州,他必然也是先派船队封锁淮河,然后大军南下,和我们战术应该一致,所以我们必须要抢先出兵,不能让李纳占了先机。”
“那现在扬州兵力情况如何?”郭宋又问道。
李冰听出主公的口风松了,顿时大喜,他连忙道:“朱泚在淮南五州的兵力有两万人,由广陵郡王薛纶统领,另外还有两千梅花卫士兵,梅花卫的职责是为了掠夺民财,在楚州盐场还有两千士兵。
其中两万士兵都驻扎在江都,楚州、濠州、涂州和和州都没有驻军,然后淮西还有三万军队,差不多朱泚在江淮就这五万军队了。”
郭宋点点头,“我们制定计划绝不鼓励僵化,一切都按部就班来,那不是用兵之道,我一般只明确方向,然后具体怎么打由带兵主将决定,所以你们想提前攻打扬州,只要理由充分,我并不反对,前提是,只要你们已经准备充分!”
李冰连忙道:“启禀殿下,我们从五天前就开始准备了,基本上已经准备充分。”
“那你说说看,你是打算夜战,还是白天作战?”
李冰沉吟片刻道:“卑职一直在训练士兵夜间作战,听说薛纶也在训练士兵夜间作战,卑职就想和他比试一番,看谁训练得更好?”
“好吧!我不干涉你们的决定,你们打算几时出兵?”
“启禀殿下,卑职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两天江面上都是吹南风,适合北上,卑职决定今晚就出兵!”
.........
江都南面紧靠长江的县城是江阳县,江阳县是一座小县,城池周长只有十余里,县城内人口不足千户,有驻军两百人,其实江阳县最大的作用是警示作用,城内士兵负责监视江面,一旦发现对岸敌情,士兵们就会点燃城头的烽燧通知十里外的江都县,给江都守军争取时间。
如果不想被对江都发现,那么就必须率先拿下江阳县的烽燧,早在五天前,李冰便进行部署了。
在江南县东南角有一座占地二十亩的大宅,这就是李润家族的宅子,李润的父亲和兄弟就住在这座大宅内。
李家是江都地头蛇,他们不是商人,而是地主,在扬州拥有两座庄园近一百顷土地,另外还有一座长江码头。
这几天,李家田庄来了近三百名准备参加秋收的年轻佃农,都住在李府的大宅内,这不奇怪,每年九月底秋收开始后,都有会有大量佃农调动,李府以前也会有佃农来江阳县帮忙,只是没有这次这么多人,也不会全是年轻人。
为首的佃农身材魁梧,体格强健,皮肤黝黑,一双豹子般的眼睛格外凌厉,众人都叫他周大郎,实际上,他便是晋军斥候营副统领周飞。





猛卒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胜防
??周飞率领三百精锐手下是五天前扮作秋收佃农分批来到江阳县,一直便藏匿在李府,有李府的庇护,三百人一直安然无恙,这天中午,李润从江都回家,给周飞带来了润州紧急命令,主将李冰命令周飞必须在今晚一更前解除江阳县的烽燧。
??天刚擦黑,三百名精锐士兵便集中在李府东院,这是专门给他们辟出的一间大院,平时他们都穿着佃农的粗布短衣,但今晚他们都换上了晋军的盔甲,手执短矛和盾牌,腰挎战刀,这是一个月多前便秘密储存在李府地下仓库内的五百套兵甲。
??“江阳县只有三百守军,和我们一样,今晚我们要拿下江阳县,并破坏烽燧,我会率二十名弟兄去破坏烽燧,罗将军和何将军各率一百四十人负责拿下两座城门,确保城门在我们手中后,再去端掉敌军军营。”
??众人纷纷回应,士兵们摩拳擦掌,等待着出击的命令。
??周飞见时间差不多了,便下令道:“出击!”
??众人兵分三路从李府侧门奔出,周飞则率领二十名最精锐士兵直扑烽燧,烽燧位于东北角,离他们并不远,所有行动中,烽燧是第一步,只有拿下烽燧后,其他行动才能开始。
??烽燧就修建在城墙上,烽燧一共三层,最下面是一条通道,二层是几名士兵的休息之处,最上面是烽燧,堆满了火油柴草,平时用油布遮盖着。
??周飞早就对这座烽燧了如指掌,出入口在左侧,是一个两尺长宽的窗口,然后挂一副软梯,士兵就从这个窗口爬进爬出,平时软梯都收起,但软梯旁的墙上钉了一排木桩子,方便士兵手扶,现在这排木桩子却方便了周飞的攀爬。
??二十名士兵部署在烽燧周围,监视着城上城下的一举一动,周飞口中咬着一把锋利的横刀,迅速向上攀爬,经过窗口时,发现窗口的挡板虚掩着,他先顾不上里面的士兵,直接上了顶部。
??顶部堆满了干柴和稻草,旁边还有一坛火油,柴草是被油布盖上,露出一半,周飞向外探头看了看,下面就是城外,他果断动手,将火油和柴草全部扔到城下,片刻功夫,房顶上的所有物品都被他一扫而空。
??房顶上还有一个出口,但上面有盖子,盖子从下面反锁,他拉不开,周飞又重新翻回窗口,推开了虚掩的窗口,一个翻滚杀了进去.......
??两员副将罗应辉和何炅各率一百四十人埋伏在东西城门附近,他们在耐心地等着烽燧处的信号,必须拿下烽燧后才能动手,否则容易打草惊蛇。
??这时,城墙上有火折子燃起,随即熄灭了,很快又燃起,又熄灭,连续三次,这就是信号了。
??罗应辉和何炅同时发出了命令,“出击——”
??他们各带领一百余人向城门杀去........
??时间距离一更时分还差一点,江阳县的战战斗便结束了,三百名守军被消灭一半,另一半则投降了晋军,此时江阳城内的大部分百姓都睡了,但还是有少数人家被外面的厮杀声惊醒。
??城南的吴家就是其中之一,吴家一直是扬州大户之一,但进入豪门阶层也就是这几年的时间,家主吴铎的长子吴定理原本是扬州长史,朱泚在攻占扬州后,为了巩固对扬州的统治,特地拉拢扬州的本土势力,长史吴定理便被刘思古看中,推荐给了朱泚。
??五年前吴定理被调入洛阳朝廷,升为礼部侍郎,吴家也由此得到大量利益,在扬州巧取豪夺了近两百顷土地和大量资产,一跃成为扬州三大豪门之一。
??可以说,吴家是朱泚的王朝的获利者,同时也成为朱泚王朝的坚定支持者,他们已结成利益同盟,一荣俱荣,一损皆损,一旦朱泚王朝倒塌,吴家将不可避免地要被清算。
??房间里,家主吴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房间里团团打转,他已经得到家人的禀报,一支来历不明的军队占领了江阳县城。
??吴铎当然很清楚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晋军拿下了江阳县,这就意味着晋军要攻打江都了,很可能就在今晚。
??自己该怎么去江都送信?
??江阳县一般都通过烽火通知十余里外的江都城,如果烽火无法报信,那就只能派人赶去江都了。
??可是怎么出城?吴铎很清楚,城门一定被封锁关闭了,根本出不去。
??这时,吴铎的次子吴定义小心翼翼建议道:“父亲,或许可以从水路出去!”
??一句话提醒了吴铎,东城门是水陆两用城门,在城门的旁边还有一座水门,不过既然晋军占领了东城门,那么水门也一定被控制住了。
??吴铎叹了口气道:“就怕水门也出不去!”
??吴定义想了想道:“或许一般人出不去,但孩儿考虑,一些特殊的人可以出去。”
??吴铎眉头一皱,“哪里有什么特殊的人?”
??“父亲把河童忘记了吗?”
??河童是一个人绰号,此人是江阳县内很有名的人,姓陆,其实就是一个小侏儒,身材如五岁孩童,从小跟随父亲在长江中捕鱼,水性极好,现在三十多岁了,现在在一家伶班谋生。
??水门木栅宽只有半尺,一般人是钻不过去,但河童却能钻过去,吴铎顿时有了精神,连忙问道:“现在能找到他吗?”
??吴定义点点头,“孩儿知道他家在哪里?我让管家去把他找来。”
??半个时辰后,管家把一个小侏儒带进内堂,他叫陆九郎,身材如五岁幼童,他在参军戏都是扮演丑角,在扬州以及附近州县都比较有名。
??陆九郎已经在路上知道吴员外想求自己做什么了,他一进门便嚷道:“吴员外,要我送信可以,但我的价格可不低。”
??吴铎的脸顿时黑了下来,满脸不高兴问道:“你要多少?”
??陆九郎竖起一根手指头,“至少一百两银子!”
??吴铎顿时大怒,平时找人去江都送信也就十几文钱的事情,这个小矮子竟然要一百两银子,他怎么不去抢?
??“陆九郎,虽然现在送信有点麻烦,但你要价也太过分了吧!”
??陆九郎顿时跳了起来,“我陆九郎在扬州有是有脸有皮的人,你当我是送信的下人吗?看在银子的份上,我担杀头的风险替你跑一趟,就这个价,你要嫌贵,找别人去!”
??说完,陆九郎转身就走,吴铎知道他是唯一的希望,现在不是讨价还价之时,他连忙拉住陆九郎,“一百两就一百两,烦请老弟替我跑一趟。”
??陆九郎一伸手,“银子和信一起给我,恕不赊账!”
??吴铎无奈,只得命人去取一百两银子交给陆九郎,又给他一份装在密封竹管中的信,反复叮嘱几句,陆九郎才匆匆走了。
??一刻钟后,一个小黑影从水门底部钻了出来,游入护城河中,黑影爬上岸,匆匆向江都方向跑去。
??.........
??此时已经过了一更时分,五十艘三千石的大船已从长江浩浩荡荡驶入了运河,向江都城驶去,五十艘大船内满载着一万大军,他们将成为进攻江都的第一波主力。
??这些大船体型庞大,船高约两五尺丈,几乎要和城头平齐,尤其最前面几艘楼船,船楼高度已经超过了城墙。
??用战船替代攻城梯也是一个好办法,但前提是护城河要宽阔,水要足够深,但有经验的防守大将也能想到对方会用船只攻城,所以会在护城河内打下木桩。
??但江都城内并没有木桩,这是因为江都的护城河和运河是一体,大量商船和槽船也要通过护城河,打下木桩会影响正常船只航行。
??船队浩浩荡荡航行,距离江都城已不到五里,船上的士兵们可以清晰看见暮色中的城池轮廓。
??而此时,跑来江都送信的陆九郎也抵达了江都城下。




猛卒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夺城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陆九郎在城下喊了半天,才有一名哨兵懒洋洋探出头问道:“下面什么事?”
“我是从江阳县过来,出大事了,江阳县已经失守,晋军队伍马上要杀来了!”
哨兵吓了一大跳,“你等着,我去禀报!”
哨兵转身跑去禀报了,不多时,当值校尉匆匆赶来,高声问道:“你是哪家的小孩,跑到这里来胡说八道?”
陆九郎顿时怒道:“我不是孩童,我是江都城大名鼎鼎的河童陆九郎,城内人都认识我!”
校尉听他声音不像孩童,又问道:“你来送信,信在哪里?”
陆九郎抽出竹筒,高声喊道:“你接着,我扔给你们!”
他奋力将颇重的竹筒向城头扔去,他站在石桥桥头,距离城头不过四五丈,一般人都能扔上去,但偏偏陆九郎人小力短,竹筒砸在城墙上,落了下来,士兵们响起一片嘲笑声。
“他娘的,这么近都扔不上来!”
校尉骂了一声,正要命人开城门去捡,但他无意中一抬头,却见在数里外,皎洁的月光下,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正向江都城开来。
校尉惊呆住了,他忽然大叫一声,喊道:“快去报告大将军,敲响警钟,晋军杀来了!”
士兵也纷纷看见了远处的船队,他们乱成一团,有人敲响了警钟,“当!当!当!”
急促的警钟声在城池上空回荡,熟睡着的士兵被惊醒,主将薛纶也被惊醒了,他披上外服出来,喝问道:“出了什么事?”
“启禀大将军,南城头敲响了警钟!”
这时,南城方向有轰隆隆的鼓声传来,薛纶顿时脸色大变,光是警钟的话,或许是小股军队偷袭,但如果战鼓声也跟着敲响,那就是大军来袭了。
“命令所有士兵上城作战!”
薛纶大声叫喊,他简单系上盔甲,翻身上马,手提长枪向南城奔去。
夜晚,城头上有五千士兵当值,虽然大部分都偷懒睡觉,但警钟声和战鼓声将他们惊醒,士兵们从四面八方向南城奔去。
这时,船队已经驶入了护城河,士兵们纷纷将船帆放下,船帆虽然是动力,但也最容易被火点着,进入护城河,船只可以靠惯性和撑篙航行,不需要再用船帆。
城头上已有数千士兵,士兵乱箭齐发,射向近在咫尺的船只,船上士兵也纷纷举起盾牌,用弩箭还击,双方不断有人中箭惨叫。
为首的大船停下,三块带着铁钩的巨大船板搭上了城头,牢牢钩在城砖上,而船板的另一头也是固定在船舷上,这是专门用来攻城的船桥,船上晋军士兵手执短矛和大盾,沿着船桥迅速冲上了城头。
这时,薛纶也冲上城头,他看见一艘艘大船停泊在城墙边,无数船板搭在城头上,无数晋军士兵正蜂拥上城,薛纶顿时眼睛都红了,大喊道:“用火烧船!用火烧船!”
一支支火把扔向大船,终于有两艘大船的绳子被点燃,随即点燃了绳子边上的船帆,大船甲板上变成了一片火海,但晋军士兵也杀红了眼,无数士兵不顾一切地冲过火焰,杀上了城头。
“援军怎么还没有来?”
薛纶眼睁睁地望着越来越多的晋军士兵杀上城头,城头上的守军节节败退,他绝望地大喊起来。
这时,一名将领狂奔而来,大喊道:“大将军,弟兄们顶不住了,先撤下城头吧!”
薛纶正要怒斥,他左边忽然发一阵大喊,他的军队被击溃了,败兵蜂拥而来,险些把他撞倒,他的亲兵见形势危急,架起他便逃,奔到甬道前,薛纶回头望去,只见无数的晋军掩杀过来,距离他只有十几步,他刚才所站的位置已经被敌军士兵淹没了。
薛纶心中一阵胆寒,也顾不得形象,仓惶向城下奔去。
城头数千守军终于顶不住一万晋军的凌厉攻势,纷纷向城下逃去.........
这时,第二批两万主力晋军在李冰的亲自统领下也杀到了江都南城外,这时,南城门已被打开,吊桥放下,士兵们汹涌杀进了城内,一名士兵意外地在城门边上捡到一支密封的竹筒。
城内大营内的朱泚军士兵也冲出了大营,毕竟有两万人,尤其是在士兵们熟睡的半夜,从整军、集结到杀出大营没有那么迅速,他们杀出来时,晋军已经攻占了南城头,杀进了南城。
薛纶也顾不上斥骂手下大将,他对士兵声嘶力竭大喊道:“拼死一战......今晚落败,谁都活不成!”
半个时辰后,又有一万后援晋军杀进了城内,使城内晋军总兵力达四万人,从兵力人数上超过城内守军,城内家家户户关门闭户,惊恐万分,所有人都在默默祈祷晋军获胜。
两支实力强大的军队在江都城内大战,与此同时,数百艘战船从江都城外驶过,向北方浩浩荡荡而去,这是前去封锁淮河的长江水军,这一战,李冰势在必得.......
天色刚亮,郭宋坐船抵达了江都城,他昨晚一夜都在长江上,这一次他没有越俎代庖,取代李冰的指挥,他完全放手让李冰去打这一战。
事实上,郭宋已经接到消息,城内的战斗在五更时分便结束了,他在天亮时才进入江都。
晋军已经完全控制了江都城,投降的士兵不计其数,士兵们正在挨家挨户搜寻逃亡的士兵,这并不是扰民,很多士兵逃入民舍后,会挟持平民,所以挨家挨户进行确认很有必要。
郭宋进入江都城时,正好听见了满城的欢呼声,虽然百姓不能上街,但他们纷纷开门开窗,敲锣打鼓欢庆晋军的胜利,他们在被朱泚极度压迫后,满腔的压抑都在这一刻发泄出来。
李冰听说晋王殿下到来,连忙率领众将赶到南城门迎接。
“参见殿下!”众人单膝跪下行礼。
1...403404405406407...4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