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薛涛竟然一时无语,这时,郭雁儿笑嘻嘻接口道:“大娘虽然答应你去,但也没说什么时候去,等十年二十年后再去,也没有食言啊!”
众人一阵大笑,郭薇薇气得向妹妹扬扬拳头,郭宋笑道:“蜀地虽已平定,但还没有完全恢复,盗贼颇多,等过一两年吧!爹爹去巡视西川,全家一起去玩玩。”
郭薇薇欢喜得直拍手,她瞥了一眼郭雁儿道:“我们全家都去,雁儿留下看家,她说十年二十年后才想去。”
“胡说!过两年后去不了的是你,那时你该出嫁了。”
众人一怔,顿时哄堂大笑,郭薇薇气得一跺脚,找郭雁儿算账去了,郭雁儿连忙躲到爹爹身边,独孤幽兰一把拉住郭薇薇胳膊笑道:“好了!好了!给二娘一个面子,别和妹妹计较了。”
“好吧!”
郭薇薇委屈地答应一声,又瞪了妹妹一眼道:“除非你好好哄我,否则下次去买脂粉我就不带你出去了。”
郭薇薇一句话捏住了郭雁儿的软肋,郭雁儿连忙跑过来给姐姐捏肩捶背,哄她开心。
郭宋也颇为感慨,再过几年,自己的长女就要出嫁了吗?不知道她会嫁给谁?
这时,郭宋见长子锦城有些郁郁不乐,似乎昨天自己回来就这样了,他便柔声问道:“城儿有心事吗?”
郭锦城轻轻点头,“孩儿应该让父亲开心才对,可是....可是恩师病重,孩儿实在高兴不起来。”
郭宋一惊,连忙问道:“什么时候病重的?”
“已经半个月了,先是受凉感恙,后来又咳嗽,病情一直不见好转,越来越沉重。”
说到这,郭锦城都要哭了。
郭宋拍拍他肩膀安慰道:“等会儿爹爹和你一起去探望恩师,他的病会好起来的,你不要太难过了。”
“嗯!”郭锦城点点头。
.........
其实郭宋回来就准备和李泌谈一谈,没想到他却病倒了,而且病情严重,去探望李泌之前,郭宋特地找太医问了一下李泌的病情,李泌病情很重,能不能救回来已经不敢保证了。
李泌的府邸在崇文坊,离晋王宫很近,一个时辰后,郭宋的马车缓缓停泊在李泌府门前,李泌的长子李繁和次子李禅,一起来府门前迎接晋王到来。
李繁官任宁州刺史,李禅则是刑部司郎中,两人都是四十岁出头,李禅因为在河西就出任张掖县尉,又是进士出身,他官阶比兄长还要高一级,李泌还有两个儿子,都在外地为官,目前正在赶回长安的途中。
兄弟二人见了郭宋,都颇为伤感,郭宋安抚他们几句,便一起进府去了。
病榻上,李泌面若金纸,骨瘦如柴,正微微闭着眼睛,郭锦城心中难受,上前握住了恩师的手,“师父!”
李泌微微睁开眼睛,看见眼前的郭锦城,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好孩子,别伤心了,师父没事!”
他声音很低微,长子李繁在一旁小声道:“父亲,晋王殿下也开看你了。”
李泌一阵咳嗽,半晌,挣扎着要坐起身,两个儿子连忙扶他坐起,郭宋上前抱拳道:“上午听犬子说李公染恙,不知现在怎么样了?”
李泌喘着气道:“哎!人老了,生病正常,倒是殿下昨天才回来,今天就来探望老朽,老朽感激不尽!”
“千万别这样说,这次南下倒也缴获不少名贵药材,回头我让常太医带点给李公,川贝对咳嗽很好,我那里就有最好的川贝。”
李泌点点头,指了指旁边抽屉,李繁会意,连忙从抽屉里取出一本册子,递给父亲。
李泌把册子交给郭宋,“这是我对以后...天下大事和....和大唐的一点愚见,希望能帮助到殿下。”
郭宋接过册子道:“我一定好好拜读!”
李泌又对两个儿子道:“你们都出去,我和殿下单独说两句话。”
郭宋对儿子郭锦城道:“城儿,你也回避一下。”
郭锦城行一礼,退下去了。
房间里只剩下李泌和郭宋二人,李泌道:“天下大唐,殿下自有主张,我就不多言了,我想说说世子。”
郭宋一怔,“城儿?”
李泌轻轻叹口气,“世子天资聪颖,好学上进,他现在考上进士已经没有问题,但是....他性格上有缺陷。”
郭宋点点头,“李公请继续说!”
“这孩子太孤僻了,不喜欢和人交往,殿下,这不行,他将来会继承殿下事业,太孤僻就会刚愎自用,不听谏言,殿下一定要把他改过来,要让他善于听取意见。”
“我明白了,我会安排他接触朝政,过两天就安排。”
“还要鼓励他多交同龄朋友,他只有一个好友,偏偏也是个闷葫芦。”
“李公是说薛清?”
李泌闭上眼睛,又缓缓道:“让他多接触民间疾苦,对他有好处。”
郭宋若有所悟,他明白该怎么做了。
.........
“什么!夫君想让城儿搬到城墙根去住。”
薛涛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地望着丈夫,“夫君,你是开玩笑吧!”
郭宋摆摆手笑道:“我不是开玩笑,你也不要急,就让他住半年,我保证他绝对安全,另外,清儿也和他一起去住,让他体验一下最底层百姓的疾苦。”
薛涛心急火燎道:“不是安不安全的问题,是荒唐,他好歹是晋王世子,你让他住城墙根,传出去会让人笑话,我不是不理解夫君的苦心,你让他住到姑母那里去,我也放心一点,两个目清眉秀的小男孩住在城墙根,不知道多少人会打他们的主意?”
郭宋见妻子态度强硬,只得坐下,把今天和李泌的一番谈话告诉了妻子,他忧心忡忡道:“城儿从小就性格孤僻,不爱说话,我是知道的,但他师父说得对,性格太孤僻的人,渐渐就会变得刚愎自用,将来他不听下属的劝谏,这是大事,趁现在他还年少,让他的性格尽量开朗一点,让他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这很重要。”
薛涛叹口气道:“我知道很重要,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一定要让他住在城墙根去?”
这时,坐在旁边的独孤幽兰笑道:“两位别争了,我倒有个主意,可以一举两得!”
薛涛知道独孤幽兰是向着自己的,她连忙道:“幽兰你说!”
独孤幽兰又望向丈夫,“夫君要听吗?”
郭宋叹口气,“你说就是了,我听着。”
“其实刚才大姐也提到了,让城儿住到姑姑那里去,然后让他每天去城墙根给孩童上课,教孩儿读书认字,他不是不喜欢说话吗?让他去当先生,他就会说话了,还有,夫君让他接触底层百姓,那就让他接触底层孩童,他就不用住在那里,下课后回姑母家去。”
独孤幽兰说完,薛涛立刻同意了,“这个办法好,夫君觉得呢?”
郭宋沉思片刻,他想到大姐也是底层过来的,善良淳朴,或许她能教好自己的孩子。
想到这,他点了点头,“那就这样吧!不过要一年,不是半年。”
猛卒 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砺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郭宋下午来到了岳父薛勋府上,薛勋还是住在宣阳的老宅内,这座宅子最初还是郭宋给他们的,后来薛勋又把隔壁两亩院子买下来,造了一个西院,准备将来给儿子薛清成婚后居住。
开门的是老管家,他认识郭宋,顿时吓了一跳,连忙跑回去喊道:“姑爷来了!”
还不等郭宋问话呢!丈母娘韩氏便迎了出来,她一惊一乍道:“哟!姑爷来了,涛儿没和你一起来?”
时间规律好像在韩氏身上没有起作用,郭宋和薛涛成婚也有十七八年了,丈人薛勋苍老了很多,外祖父母都去世了,唯独这个岳母没有什么变化,还和初见薛涛时一样,养得白白胖胖,只有眼角略有几根鱼尾纹,头上连白发也没有。
郭宋苦笑一声道:“有点小事,想找找岳父大人。”
“我知道了,你只是路过这里,快进来!”
韩氏回头喊道:“死老头子,你女婿来了,你耳朵背了吗?”
“不要那么大声音,我的心脏受不了。”
薛勋嘟囔着走出来,“我这不是来了吗?”
郭宋连忙抱拳行礼,“打扰岳父午睡了。”
“还好,刚刚睡醒,你吃饭没有?”
“吃过了,有点小事想和岳父聊聊。”
“那去我书房,夫人,难得女婿来,拿一瓶好酒。”
韩氏瞪了丈夫一眼,“王太医说你不能喝酒。”
“就喝这一次,一小瓶,那就两杯,两杯总可以了吧!”
韩氏走了,两人来到外书房,外书房就在薛涛房间的隔壁,郭宋探头看了一眼,妻子房间和从前一样,没有任何变化,他笑道:“这个房间不错,可以给清儿住。”
薛勋摇摇头,“清儿有他自己的房间,这是涛儿的房间,一切按照原样摆设,人老了,就喜欢怀旧,看着女儿的房间,就会想到她小时候的情形,算是一种美好的记忆吧!”
郭宋心中轻轻叹息一声,以后还是让妻子常来探望一下父母。
两人走进书房坐下,韩氏随即进来,端来两盏茶,旁边还有两小杯酒,薛勋眼睛一亮,“哎哟!总算看见宝贝了。”
他端起酒杯滋一口就喝掉了,闭上眼睛意犹未尽,“好酒啊!”
他的目光又落在另一杯酒上,韩氏一拍他的手,“别想了,这杯酒是女婿的。”
“好吧!好吧!我喝茶。”
薛勋只得悻悻坐下,韩氏又嘱咐郭宋两句,郭宋笑道:“放心吧!我不会耽误岳父的身体。”
韩氏走了,薛勋手疾眼快,端起郭宋酒杯一饮而尽,迅速把酒杯放在原处,向郭宋摆摆手,果然,韩氏又探头看了一眼,这才离去了。
郭宋笑道:“喝杯酒就这么严重吗?”
“哎!你有所不知道,我的肝很不好,太医严禁我喝酒,前几天和杜佑出去,忍不住多喝了两杯,你岳母就骂了我几天,她其实也是为我好,想多活几年,就得少喝酒。”
“那就听太医的,慢慢把酒戒掉,喝茶也不错,我那里有不少好茶,回头我让人送一点来。”
“那就多谢贤婿了!”
郭宋便把话题转到正事上,把想让儿子去底层磨砺一下的情况告诉了薛勋。
薛勋捋须赞成道:“这是好事,让孩子多接触一些民间疾苦,会慢慢改变他的心性,只要保证安全,完全可以放手让他自己走。”
郭宋犹豫一下道:“其实我想让清儿和他一起。”
薛勋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可以,当然可以,我也想让清儿去吃吃苦呢!就是他娘舍不得。”
郭宋忽然想起一事,脸色微变,低声道:“这件事不能让岳母知道。”
薛勋点点头,自己的妻子嘴不牢,她若知道了,用不了多久,整个官场都知道了。
“没关系,现在清儿就在太学读书,平时也不回来,我会叮嘱他保守秘密。”
两人谈定了这件事,便把话题扯开了,郭宋问道:“朝廷要成立了,岳父有没有想过来朝廷做官?”
薛勋沉吟一下笑道:“杜佑也劝我争一争相国,其实我也蛮动心的,但这一次你岳母却坚决反对。”
“是身体的缘故吗?”
薛勋点点头,“我的身体只能修养,不能劳累,其实做做资政就很适合我,不累,又能参与朝廷大事,贤婿称它为顾问,我觉得这个名字起得好,顾得上就问一问,顾不上就不问了。”
薛勋是朝廷的老礼部,他担任的就是礼部司资政,礼部司一些重大决策都会先交给他过目,提一些意见,他有时间就去礼部坐一坐,很多官员会向他请教,他是王妃之父,没人敢不尊重他,薛勋这种生活过得倒也滋润自在,也很满足。
所以杜佑劝他争取相国之位,他考虑再三,加上老妻坚决反对,他也就不想了。
郭宋也只是说说,他知道薛涛同样也坚决反对父亲做官,也是因为身体缘故,历史上,薛勋就是因为身体不好,在云南染病早早去世,而因为自己使薛勋的命运得到了改变,郭宋也希望自己的丈人能更长寿一点。
又寒暄几句,郭宋便起身告辞了........
次日一早,郭宋便把儿子送到大姐郭萍的铺子里,虽然薛涛依依不舍,但郭锦城却很兴奋,他很向往这种全新的生活,他就像一个刚刚长成的小鹰,对新的天地充满了好奇。
郭宋瞥了儿子一眼,郭锦城已经换了一身衣服,穿一件半旧的蓝色细麻长衫,头戴方巾,腰中也束一条半旧革带,佩一把寻常短剑,后背一个书囊,看起来就是一个家境很普通的士子。
郭宋淡淡道:“这次你是以太学生的身份去城墙根第五学校任教,每天上午你正常去太学上课,下午去教孩子读书,旬休一日,晚上你就住在姑姑家里,应该不会有什么锦衣玉食,你心里要有准备。”
郭锦城点点头,“孩儿明白!”
“每个月回来看一趟母亲,一两个时辰,不能在王宫里过夜,这是规矩,为父希望你讲规矩。”
“孩儿记住了!”
郭宋摸摸他头道:“因为你是世子,所以你需要亲自去了解最底层的百姓是怎么生活的,将来你每做一个决策,你心里都会想到他们,只有让最底层的百姓有饭吃,有衣穿,你才能被万民敬仰,才能流芳后世。”
“父亲的教诲,孩儿铭记于心。”
马车不多时到了西安门外大街,在眉寿酒铺后门停下,今天正好是太学休日,郭宋便把儿子直接送到郭萍这里,郭萍已经在大门前等候了。
郭锦城下了马车,乖巧地施一礼,“姑姑好!”
郭萍疼爱揉揉侄儿头发,又问郭宋道:“老弟,你不进来坐坐?”
郭宋微微笑道:“不用了,我还有事,城儿就交给大姐吧!”
“放心吧!你大姐经历的坎坷多着呢,会让城儿学到东西的。”
郭锦城向父亲躬身告别,这才跟随姑姑进了店铺,郭宋看了半晌,吩咐一声,“去前面转弯处停下!”
马车很快来到转弯处,从巷子里走出两人,一个是晋卫府首领郭玉娘,一个是内卫首领王越,郭宋问道:“安排得如何?”
郭玉娘道:“我们的人已经进酒铺当伙计了,安插了四人,另外大娘身边的两个侍女也是我安排的,他们个个武艺高强,然后我再安排四名顶尖高手作为隐身护卫,会保护好世子的每一个环节,不会让世子发现。”
停一下,郭玉娘又道:“晚上我会亲自保护世子安全。”
郭宋点点头,“那就辛苦你了!”
他又问王越,“内卫那边呢?”
“回禀殿下,朱泚和李纳的情报点我们都监控起来,安插在里面的内线会随时向我们报告,但他们不知情,还有就是西安门外大街和城墙根一带,我们各安插了数十名弟兄,他们会关注可疑人物。”
晋卫府和内卫是两条线,一个是负责安全保卫,一个是监视危害安全的人,毕竟是自己的长子,郭宋虽然想让他受一点磨砺,但在安全方面,他一点都不敢大意,除了朱泚和李纳外,他自己的仇家太多,保守秘密是一方面,做好安全保卫,不留死角和隐患才是最重要的。
猛卒 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权力
休息两日后,郭宋在第三天来到官房,他随即召集五名参事来他官房议事。
肃政台使温佶出任两川安抚使,白虎堂主判刘梓出任河北安抚使,他们两人虽然还保留平章事资格,但实际上已经不再担任参事。
现在的五名参事包括长史潘辽,左司马杜佑,右司马张谦逸,再加上肃政台令曹万年以及天策府长史张裘安。
“各位请坐!”
郭宋笑着请五名参事坐下,又道:“战争结束了,正如大家的期盼,阉党覆灭,南唐又回归长安,接下来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当其冲是安抚巴蜀民众,恢复生产和秩序,还有大量阉党的财富要运回长安,温参事虽然出任两川安抚使,由他主持两川政务,但还需要我们的支持,一个是官员支持,一个是财力支持,我们要调一批年轻官员前往巴蜀任职,两川各州县有很多人是因为阉党收钱卖官而任职,这些人必须就地罢免,并追查他们的贪腐,我希望肃政台要立刻派出得力官员赶赴巴蜀办案。”
曹万年连忙道:“回禀殿下,肃政台已经派出五十余名赶赴巴蜀,按照殿下的要求,内卫也派出五百名士兵协助肃政台官员。”
杜佑举手道:“殿下,卑职稍微打断一下。”
郭宋点点头,“杜参事请说!”
杜佑欠身道:“卑职也有所耳闻,很多地方买官者并非商人,而是地方豪强,像眉州长史顾荣,他就来自眉州豪强顾氏家族,如果强行清退,必然会引发地方豪强的反抗,他们不会造反,而是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扰乱地方稳定,卑职的意思是,清退官员不能一刀切,必须要慎重考虑。”
潘辽也道:“殿下,杜司马的建议有道理,并不是说不能清退,而是要慎重,不能简单粗暴,尤其地方豪强,我们应该适当笼络,如果感觉他们任职不合适,那么可以用偿还求职金的办法让他们退职,或者......”
不等潘辽说完,郭宋摆摆手,“我明白两位的担心,但原则的问题不容交易,一旦我们默许买官事实存在,那么我们在道义上就站不住脚了,不用担心什么地方豪强,魏州田承嗣家族也是地方豪强,我一样全灭,最多我给他们机会自己辞职,我不追究他们在任情况,如果他们不领情,还想在背后做小动作,那我们就灭掉这个所谓的豪强。”
说到这,郭宋又问曹万年道:“王铸出发了吗?”
“回禀殿下,他已经去巴蜀了。”
王铸是肃政台判官,绰号王阎罗,以手段冷酷强硬著称,郭宋点名要他去巴蜀主持肃政台清算,也是因为温佶心肠软弱有关。
潘辽和杜佑对望一眼,都苦笑地摇摇头,看样子晋王准备在巴蜀推行强硬路线。
郭宋又对众人肃然道:“各位,阉党对巴蜀的作恶不仅仅是肆意盘剥百姓财富,还有对法度和规则的破坏,有钱就能决定一切,我举个例子,为了捞钱,阉党将刑法裁定权收到自己手中,地方官只能审民事纠纷的小案子,大案子都由北衙刑律监掌管,完全就是拼钱,正是阉党的肆意妄为,使得巴蜀法度松弛,规则漠视,变得一盘散沙,所以我认为治理巴蜀必须要严厉,法度严明,执法公正,不能再像阉党那样拼财富、讲关系、看人情。”
杜佑躬身道:“殿下高屋建瓴,卑职惭愧!”
郭宋笑了笑,又继续道:“关于巴蜀具体怎么安排,我们回头再仔细研究,今天召集大家也主要讲讲大框架,然后是第二件大事,关于朝廷建立,太后和天子已经北归,大家也知道,南唐朝廷早就名存实亡,所以我们要重建,各位都将名正言顺成为相国,还有部寺也要正名,潘长史,你们见过太后了吗?”
潘辽连忙道:“回禀殿下,我们昨天集体觐见了太后,太后已经明确,由殿下出任监国摄政王,新朝廷建立,由殿下全权主导,所以卑职认为,首先应该是殿下正名,然后成立政事堂,然后再继续扩大,成立六部、九寺、两台。”
郭宋点点头,“这样吧!我先说说我的想法,我还是考虑实行七相制度,左右相加五个副相,然后执政事笔轮流执掌,每人半年,中书省掌制诏权,门下省掌审核权,白虎堂改名枢密院,也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以及枢密院,三省一院并行。
我先提议,由潘长史出任中书令右相,杜司马出任门下侍中左相,兼吏部尚书,张谦逸出任尚书右仆射兼户部尚书,主管户部,张裘安出任尚书左仆射兼兵部尚书,天策府解散,各个职能并入兵部,曹万年出任枢密使兼刑部尚书,肃政台分拆为御史台和谏台。
另外还有两个副相名额,他们将出任中书侍郎和门下侍郎,同时兼任礼部尚书和工部尚书,这两个副相名额以后再考虑人选,今天要把大框架定下来,看看各位有什么意见?”
杜佑举手道:“殿下能不能再详细说说执政事笔?”
郭宋缓缓道:“执政事笔一直就有,但推行得不好,形同虚设,我主要考虑防止将来不再出现李林甫、杨国忠、元载这样权倾朝野的宰相出现,我希望以后的宰相是一个集体,而不是个人。”
郭宋看了潘辽一眼道:“潘长史出任中书令,职责主要是制诏和协助监国,将来潘长史主要和我打交道,杜司马也一样,然后六部、九寺和天下各州的文牒汇集上来,谁来批阅?除了重大军政事务由七相集体协商外,其他日常政务都是由执政事笔批阅,门下省进行审核,所以执政事笔就由除左相外的六相轮流执掌,因为左相负责审核,各位能接受这样的安排吗?”
潘辽又问道:“殿下提出七相兼任各部尚书,难道是要把尚书实权化?”
郭宋点了点头,“具体事务还是由侍郎负责,尚书不管具体事务,但掌握本部的大局。”
张谦逸举手问道:“殿下刚才提到重大军政事务由七相集体协商,那殿下不过问吗?”
郭宋微微笑道:“不是这样理解,枢密院会把重大军政事务分出来,先交给我,然后我会找左右相协商,下一步潘长史会召集各位一起协商,大家各自提意见,意见再反馈给我,我再考虑是否修改,最后的定稿由七相表决,如果五相以上反对,那么我就要重新考虑,召集大家商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