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在付出伤亡千人的代价后,吐蕃士兵终于将这个缺口堵住了........
第三天和第四天,唐军停止了投石机进攻,有工匠在重新加固修葺损坏的投石机,吐蕃军士兵也得以喘了口气,这两天连续爆炸,他们伤亡了三千余人,大部分都伤亡在东城墙里外。
第四天晚上,裴信率领五千步兵潜伏在西城外,骑兵在城门巷战中并不占优势,反而目标太大,容易被躲在暗处的敌军偷袭。
更重要是,骑兵过不了城墙洞。
城内,唐军一连两天的攻城,使城内一片混乱,吐蕃军已经顾不上劳工,一颗铁火雷曾经落在劳工营旁边爆炸,吓得很多劳工逃离了劳工营,躲到西面的居民区。
周飞也趁机带领他的手下躲到了西城墙附近,紧靠那座院子的旁边。
黑暗中,手下申耀祖飞掠回来,单膝跪下抱拳道:“启禀将军,卑职已查看清楚,那个房间里有八名吐蕃士兵。”
周飞点点头,他又看了看天色,大概两更时分左右,考虑到掏空洞穴还要小半个时辰,该出发了。
他向八名手下一挥手,“你们跟我来!”
他们手中兵器有限,只能九人出击。
八名精锐手下跟随着周飞一路飞奔,片刻便到了目标院子的隔壁,周飞慢慢探头向院子望去,院子里两名吐蕃士兵靠墙而坐,正交谈着什么。
这还真不好下手,考虑里面没有后门,周飞索性也豁出去了,他一跃翻过围墙,向两名吐蕃士兵扑去。
两名吐蕃士兵一抬头,见一人向他们猛扑而来,吓得他们连忙起身,但已经晚了,只听‘咔嚓!咔嚓!’两颗人头落地。
周飞的手下也跟着冲了过来,他们一脚踢开房门,杀了进去.......
只片刻,房间里的吐蕃士兵都被他们收拾了,其他手下也跟随申耀祖过来,济济一院。
周飞向众人招手,“都过来帮忙!”
申耀祖连忙道:“将军,还没有到三更时分呢!”
周飞摇摇头,“吐蕃人很可能会再来,我们不能再拖下去,太危险,反正破了城洞上面士兵也不知道。”
这时,南城外一连串的火药箭射向天空,在空中炸响,格外清晰。
周飞立刻喝令,“动手!”
..........
尚东赞在西城头上注视着空中炸响的火药箭,副将论多桑低声道:“将军,这似乎是什么行动的信号啊!”
尚东赞点点头,他也这样认为,他沉声道:“这是发给城内的信号,难道城内有唐军探子?”
“将军,如果有探子,那就只能在劳工中!”
尚东赞脑海里电光石火般想起一事,他脱口而出,“不好!”
他立刻对论多桑道:“你赶紧带人去那个洞口看看,会不会被唐军发现?”
论多桑当即率领两千士兵冲下城墙,向城西奔去。
人多力量大,不到一盏茶时间,整个洞穴的乱石都被掏空了,周飞和一名手下小心翼翼用铁钩取出了第一块城砖,第一块城砖取出后,后面的城砖就好抽取了,只片刻,便搬开一个大洞。
“点油灯!”周飞回头令道。
有士兵点亮了油灯,递给了周飞,周飞将油灯上下移动,远处的裴信看见了油灯,他顿时大喜,立刻令道:“冲进去!”
他们就潜伏在百步外,五千唐军士兵一跃而起,跟着裴信向城门洞冲去。
“当!当!当!”西城头上敲响了警钟,城头上的吐蕃士兵发现了城下奔涌而来唐军士兵。
裴信率先冲进了城洞,他立刻令道:“速速拆除围城!”
周飞率领手下一起用力推倒了院墙,裴信率领大群士兵奔涌出去,却迎面看见两千吐蕃杀来。
裴信大喝一声,蟠龙金枪一摆,杀了上去,他的手下也跟着杀了上去。
五千士兵已经冲进了城内,周飞和几名火器营士兵将一枚三百余斤重的巨型铁火雷固定在洞穴上方,周飞回头大喊:“快走,点火了!”
他的手下纷纷向外面奔去,火器营士兵点燃了火绳,众人飞奔跑出去。
只片刻,一声剧烈的闷响,‘轰隆!’大地在颤抖,整个城墙砖石腾空而起,碎砖石俨如下雨一般扑簌簌落下。





猛卒 第九百七十六章 两个空缺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待硝烟散去,西城墙出现了一段十几丈宽的豁口,远处李冰率领三万步兵杀了过来,而郭宋率领两万骑兵等候在南城外。
尚东赞知道敌军进了城,他又急又恨,大声令道:“全军出战,胜败在此一举!”
吐蕃军士兵纷纷冲出大营,向城中杀去,这时,马蹄声骤然响起,只见无数唐军骑兵从南城门杀了进来,在宽敞的中轴大街上和吐蕃军士兵激战在一起。
这是一场惨烈的内城巷战,唐军投入了六万大军,而吐蕃大军不足三万,在城内的每个角落展开厮杀,很多城内百姓遭到无妄之灾,死在乱军之中。
但毕竟唐军兵力是吐蕃军的两倍,到天亮时,唐军开始占据上风,但吐蕃军士兵却死战不降,一直到中午时分,这场惨烈的城内巷战才终于进入尾声。
城内到处是死尸,吐蕃士兵的尸体,唐军士兵的尸体以及无辜百姓的尸体,大街上血流成河,军医在给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
但战争还没有结束,尚东赞率领最后四百余名士兵占据着尚未修建完成的吐蕃官衙,一万唐军士兵将这座三层石制建筑包围得水泄不通。
“殿下,一颗铁火雷炸他娘的!”李冰建议道。
郭宋摇摇头,“用火烧!”
吐蕃官衙下方开始点燃了大火,一只只装满火油的罐子扔进烈火中,一捆捆松枝也跟着扔了进去。
烈焰腾空,浓烟滚滚,火焰炙烤着数百吐蕃军士兵,两百多名二楼的吐蕃士兵受不烈焰和烟熏,纷纷向三楼奔去。
三楼楼顶上,尚东赞披头散发,向西跪拜,手下数百人也跟着他跪拜,尚东赞拔出剑走到楼边,猛地横剑一拉,脖子上血流如注,他一个踉跄,一头栽进了熊熊烈火,手下纷纷横剑自杀。
这时,郭宋摆摆手,示意不要再加火焰了,这场大火足足烧了一个时辰,三层楼轰然坍塌,剩下的数百吐蕃军和主帅一起,埋葬在乱石之下。
战争结束了,郭宋心中却十分沉重,尽管他们全歼了三万吐蕃军,但他们自己也付出了近七千士兵的伤亡,创造了一个记录,从河西军成立到现在,这是伤亡最惨重的一场战役。
但这次雅州战役却影响深远,五万吐蕃士兵被全歼,只有不足数十人逃回吐蕃,使吐蕃上下为之震撼,尚结赞也因此被免去了大相职务,承担进军巴蜀失利的全部责任。
尤其是唐军强大的火器使吐蕃畏惧了,一年后,唐蕃在大非川举行会盟,双方明确以天宝十三年确定的边界线为双方正式边界,并立碑为记号,北方稳定后,吐蕃的战略开始转向天竺,一度吞并了大半个天竺,数十年后,吐蕃爆发了内战,退出了天竺,实力开始进一步削弱,此后两百余年,吐蕃再也没有进犯中原。
..........
长安,自从晋王率军南下以来,长安的舆论就像滚开的沸水一样,一直没有平静过,《长安快报》和《天下信报》的发行量先后达到十万份和七万份,很多不识字的人也买上一份报纸,请人念给自己听。
晋军占领成都引来满城欢腾,很快阉党集团覆灭的消息在报上率先刊登后,长安城内四处爆竹声响起,一直到雅州大捷,五万吐蕃大军被全歼,使长安内外一片欢腾,百姓们自发上街载歌载舞庆祝胜利。
而这两天长安百姓关注的焦点是太后和天子回朝,坦率说,大部分民众都不太迎接太后和小皇帝回朝,尤其《长安快报》透露小皇帝是个傻子后,民众的抵触情绪更加严重了,大家都希望晋王登基,取代这个有名无实的唐朝。
这是广大底层百姓的朴素思想,但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明白,晋王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取代唐朝,把自己陷入不义。
西安门大街的太白酒楼内,杜佑和薛勋坐在二楼雅室内饮酒闲聊,他们二人交情深厚,早在二十年前,两人便是至交,若不是郭宋横插一杆子,说不定薛涛会嫁给杜佑之子。
“这次太后回朝,贤弟怎么看?”杜佑笑问道。
“这还用问吗?晋王府要升格为朝廷,三省六部九寺两台都要运转起来,整个官场要重组,事关每个人利益,你这个吏部尚书要头大了,居然还有心思在这里喝酒?”
“喝酒归喝酒,这两码事,其实我更关心君权相权怎么划分?薛贤弟,你是晋王殿下岳父,难道你们从来没有提到过?”
薛勋喝了杯酒笑道:“你是在试探我吗?”
“准确是打探,我们很多人都在关心这几件事。”
杜佑给薛勋的酒杯满上,笑眯眯道:“你应该可以提供点消息吧!”
“我确实和晋王聊起过,他告诉我,关于君相分权,他要替子孙后代着想,他现在可以控制一切,但他后代未必能办到,所以他会考虑建立一种制度。”
“比如呢?能举个例子吗?”
“他想实行宰相任期制,一届四年,政绩卓著可以连任一届,但最多不超过八年,这样就不会出现终身宰相,对相权也是一种约束。”
“有道理!”
杜佑点点头又笑问道:“那谁来决定宰相是否连任?晋王吗?”
薛勋摇摇头,“我了解晋王,他不会放纵自己的权力,他给我说过,可能是由七品以上朝官投票决定。”
杜佑呆了一下,投票决定?他还从未听说过。
薛勋微微一笑,“宰相是百官之首,他的政绩由下属来评价,难道不合理吗?”
“有点意思,确实是由下属评价更合理一点,只是这样一来,宰相为了讨好下属,岂不是天天向晋王闹着给下属加俸?”
“那可不行,你别忘了,晋王殿下可是有罢免相国的权力。”
杜佑抚掌大笑,“这一招高明啊!宰相既要对上负责,又要对下负责,还真不敢懈怠了。”
薛勋又道:“君卿兄请我喝酒,不会只谈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吧!”
杜佑收了笑容,沉吟一下道:“其实我是想和贤弟聊一聊即将开启的政事堂一事,晋王之前已明确表态,还是七相制,左右相加五个副相,现在刘梓任河北安抚使,温佑出任两川安抚使,晋王的意思,他们两个只挂平章事头衔,也就是另外要选两人入相,我希望贤弟能争取一下,不要因为你是晋王岳父,你就放弃自己前途,没必要。”
薛勋这才明白杜佑今天请自己喝酒的意思,原来他是希望自己争取入相,薛勋端起酒杯,一时间沉吟不语。
..........
独孤府外书房内,独孤立秋正在细细品尝两碟赤砂糖,这是分别用甜菜和甘蔗熬制的赤糖,相比之下,似乎甘蔗的甜度更好一点,但甜菜的糖也不错。
“父亲,窦公来了!”儿子独孤谦在门口禀报。
只听见一个爽朗的声音响起,“独孤老儿,我这么大年纪了,你居然不来院门口迎接我?”
独孤立秋起身迎了出来,笑眯眯道:“不好意思,正好有点小事情,忘记了。”
窦仪重重哼了一声,“小事情,小事情居然可以失礼?”
“好了,好了,一把年纪了,别像小孩子一样忿忿不平了。”
独孤立秋很了解窦仪,哄了他两句,便把他请进房内。
窦仪坐下,看见桌上的两碟赤糖,眼睛一亮,“这是甜菜糖还是蔗糖?”
“都有,你尝尝。”独孤立秋把一把小勺子递给窦仪。
窦仪其实更关心甜菜,他们家族去年在丰州买下了大片土地种甜菜,就是希望能在糖业上分一杯羹。
窦仪各舀一勺品了品,点点头,“感觉都差不多,哪个是甜菜糖?”
“这个就是!”独孤立秋把一只碟子推上去。
窦仪又舀一勺品了品,顿时赞不绝口道:“不错!不错!好东西啊!”
独孤立秋笑道:“我觉得我们不用专门盯着甜菜,蔗糖也做,巴蜀南部就有甘蔗种植,我们可以在那边开辟农庄,建立熬糖坊,在成都成立蔗糖商行,长安这边是甜菜糖商行,这样就两条腿走路了。”
“这个想法很好!”窦仪竖起大拇指赞道。
他忽然又连忙摇头,“不对!不对!我来找你可不是为了这件事。”




猛卒 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你要我争相?”独孤立秋愕然。
窦仪捋须道:“上一次你就差那么一点点,这次是两个名额,我觉得你的希望很大,为什么不争取?”
独孤立秋一时沉吟不语,窦仪又劝道:“我们关陇世家越来越没落,如果在朝廷内没有一点地位,就要彻底沦为一个商业集团了,成为任别人宰割的鱼肉,这样不行,我们虽然没有野心,但自己的利益也应该全力维护,贤弟,我们大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
独孤立秋叹了口气道:“说老实话,我对官场真的兴趣不大了,相反,我现在对各种实业倒很有兴趣,尤其是造船和海运一块,我还准备过些日子和刘东尚去一趟河口港,你现在又要求我争相........”
“独孤老弟,不是我要求你争相,而是我们整个关陇世家的要求,你要考虑清楚。”
说完,窦仪将一份名册放在桌上,推给了独孤立秋,独孤立秋瞥了一眼,上面是十七个家主的签名,要求自己争相。
“这件事是我发起的,不是刻意隐瞒你,事实上,你们独孤家族也支持。”
窦仪指了指最后,独孤立秋这才看见,竟然有他两个兄弟独孤长秋和独孤大石的签名,他苦笑着摇摇头,这帮家伙还真不肯死心,以为相国就是那么好争的?
“好吧!我试一试,但我估计希望不大,你们不要寄托太高,到时失望太大。”
独孤立秋含糊答应了,他知道自己入相的可能性并不大,只是作为安抚关陇世家,答应也无妨。
窦仪大喜,“既然贤弟答应,我们就可以在背后活动了。”
独孤立秋吓了一跳,连忙阻止,“千万别有任何活动,被晋王殿下知道了,只会适得其反,反而会警惕关陇世家,我们以前的各种努力都付之东流了。”
窦仪想想也对,他们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让晋王相信关陇世家转向实业了,如果再让晋王发现他们对政治不死心,恐怕还会面临各种打压。
他点点头,“我明白了,那我们就什么都不动,一切就靠你自己了。”
“我会尽力而为!”独孤立秋说这话,没有一点底气。
晋王可是希望他带领关陇世家全力转向实业,现在正是转型的关键时刻,怎么可能让他入相?
.........
王太后入住大明宫已经有三天了,大明宫的一切是那么熟悉,甚至她仓惶离去时,丢下一双鞋依旧在原地,可大明宫又让她感到那么陌生,她的丈夫没有了,儿孙也没有了,百官也消失,只剩下空荡荡的宫室和寥寥无几的宫女宦官,连习惯于宫廷生活的她都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
在大明宫内住了三天,王太后都要绝望了。
下午,应采和进了大明宫,护送太后和小皇帝回到长安,她的任务就结束了,但她还是放不下小皇帝李纹,她没有婚姻也没有孩子,但小皇帝李纹却让她心中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母性。
“应姑娘,你这是......”
王太后着实惊愕,应采和竟然是一身道姑的装扮,身穿八卦金紫羽衣,头戴芙蓉冠,手执一柄白玉拂尘,尤其是金紫羽衣和芙蓉冠,这是天师的身份象征。
应采和微微施一礼笑道:“太后有所不知,回到长安,我就不是应采和了,贫道清莲,玉真宫第十三任宫主。”
王太后点点头,“原来是玉真宫,从前我常去,现在玉真宫还有多少女道士?”
“还有三百五十二人,另外还有五千余名女修士。”
女修士就是信奉道教的俗家女弟子,王太后心中微微一动,又问道:“女修士都是什么人?”
“什么人都有,官员家眷,权贵女眷,商人之妇,贫家女子,只要信奉三清,都可以成为玉真宫的女修士。”
王太后一时沉吟不语,应采和又问道:“小家伙怎么样?适应这里吗?”
“他哪里都适应,只要给他木块,他没有任何愁绪。”
王太后给旁边宫女使个眼色,宫女会意,到后面抱孩子去了。
王太后又缓缓道:“从前我给玄都观和玉真宫都供奉过香油,但我不是修士,我想知道,一般修士能不能在玉真宫内修行?”
“当然可以,有过不少先例,天宝年间的玉真公主最初就是以女修士身份在玉真宫内修行,后来才正式出家,还有彭王妃,也在玉真宫出家,她也是修士身份在玉真宫住了三年,去年才正式出家。”
王太后咬一下嘴唇道:“你觉得我可以吗?”
应采和一愣,“可以什么?以修士身份住在玉真宫?”
王太后点点头,“这里我实在住不下去了,每天晚上我都睡不着,恐惧得浑身发抖,我什么都没有了,只想安安静静颐养天年,可是这里却让我安静不下来。”
“这个......”
应采和有点为难,对方毕竟是太后,是大唐名义上的最高掌权者,自己还真不好替她做决定。
“这是晋王才能做的决定,太后问我没有用。”
“你帮我和晋王谈谈,所有的印玺我都可以交给他,如果需要出席什么仪式,我可以出席,只是我不想再住在大明宫了。”
王太后已经猜到应采和与晋王的特殊关系,她和应采和的关系很好,此时只能哀求应采和了。
此时王太后有了充分的明悟,与其说她这个太后还有点虚架子的作用,不如说她的太后大印才有作用,晋王只要拿到她的太后大印,她这个人在不在都无所谓,最多新年时露上一面。
阉党还不时找她下旨下诏,她也无不遵从,到了晋王这里,她甚至连听取国事的兴趣都没有了,既然都是走走过场,那还不如把太后大印直接交给晋王。
应采和想了想道:“其实只是换个地方居住,我觉得问题也不大,我可以帮你说一说,但小皇帝怎么办?”
“他住在哪里都可以,只要保证安全,他住到玉真宫也不是不可以,或者住到兴庆宫去,离晋王更近一点。”
住到兴庆宫可不行,应采和答应过薛涛的,她绝不踏进兴庆宫一步,住到玉真宫倒也不错,自己可以随时看到孩子了。
“现在我也不知道,这样吧!等晋王回来,我找机会和他谈一谈,尽量说服他。”
这时,一名中年宫女抱着小皇帝李纹过来了,李纹看见应采和,忽然扔掉手中的木块,张开了手臂要她抱,应采和顿时眉开眼笑,把李纹抱到自己怀中。
.........
五天后,郭宋率领大军凯旋归来,大军举行了入城凯旋仪式,将士们受到了数十万百姓的热烈欢迎,朱雀大街两边挤满了长安百姓,热烈欢呼将士们的凯旋。
这种凯旋仪式非常重要,它是一种精神奖赏,甚至不亚于物资奖励,给了将士们一种无上的荣誉感,即使年迈,他也能给绕膝的孙子们讲述当年凯旋进城时荣耀。
“万岁!万岁!”
郭宋被亲兵严密护卫,但他的大旗出现时,但依旧欢呼声如雷,民众们激动得振臂高呼,这是他们的君主,给他们带来平安、带来丰衣足食的君王,任何大唐皇帝在这一刻都变得苍白无力,只有晋王殿下才是他们心中的天子。
郭宋骑在骏马之上,四周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他却在考虑新朝廷的构建,旧朝廷中的一些大臣他要继续启用,御史台要建立了,肃政台虽然有一部分御史台的功能,但肃政台还有监军和复核刑狱的职能,这些都要分开,另外还要建立谏台,御史台和谏台,一个对下,一个对上。
晋国之前的官制都是颜真卿建立的,官制建立的基础是当时只有河西走廊和陇右,所以将部寺合并,一官多职,尽量减少人员,减少机构,但朝廷重新在长安建立,从前的框架肯定不合适了,必须要恢复三省六部制,但以前的一些精髓还要保留下来,比如白虎堂,这些界定君权和相权的核查机构。
当然,白虎堂这个名字不太好,可以改一改,比如改成枢密院。




猛卒 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谏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结束了进城阅兵式,郭宋回到了晋王宫,一家人团聚,尽享天伦就不多说了,夜里夫妻恩爱也不必细述。
一早,全军聚在一起用早餐,大家有说有笑,争着给郭宋讲述长安各种的趣味,这也是很温馨的一刻。
“爹爹,娘说要带我去成都玩一玩,还要去简州,爹爹说什么时候可以去?”长女郭薇薇急着向父亲申请南下。
“去简州?”
郭宋笑着向薛涛望去,薛涛瞪了女儿一眼,“你这死丫头,我就说说而已,你还当真了?”
“娘,你可是王妃,王妃说话也是一言九鼎,怎么能随便说说?”
郭薇薇伶牙俐齿,得意洋洋地望着母亲。
1...372373374375376...4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