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德尔福殷切的问:“布莱尔,计划进行的怎么样了,他们愿不愿意和我们合作?”
面对满怀期待的德尔福总督,布莱尔低下了头,半响过后才回答道:“很遗憾,总督阁下,我们的计划失败了。
奥地利对德兰士瓦和奥伦治渗透的比想象中还有厉害,我们刚刚和他们接触不久,消息就出现在了报纸上。
你知道的,我们和布尔人的恩怨,不是三言两语能够化解掉的。消息泄露后,和我们联系的几位朋友,都不敢轻举妄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布尔人中反对同奥地利合作的人也不少。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能够和英国人合作。
本来这些布尔人就是不愿意做英国人,才被迫向内陆地区迁途的,对抢占了自己家园的英国人自然不会有好感。
民间反英情绪本来就浓厚,随着奥地利的介入,反英已经成为了德兰士瓦和奥伦治两国的政治正确。
消息泄露后,准备和英国人合作的人,陷入了舆论漩涡中自身难保,自然不敢继续行动了。
至于英国人的威胁,很遗憾非洲大陆上奥地利才是老大。德兰士瓦和奥伦治都是内陆国家,皇家海军再厉害,也上不了岸。
仅仅开普敦地区的英国人,谁威胁谁这个问题,都需要好好想想。
这个结果出乎了德尔福总督的意料,本来他是准备收买布尔人中的反奥派,挑起双方的矛盾,逼迫德兰士瓦和奥伦治两国倒向他们。
有了布尔人做缓冲,英国在南非地区的统治就稳固了。奥地利也吃撑着了,短时间之内根本就无力报复。
未来的事情,那是下一届的问题,德尔福总督不觉得自己需要考虑那么多。以最小的代价稳住局势,才是当务之急。
德尔福总督报怨道:“看来我们的麻烦大了,不解决掉德兰士瓦和奥伦治这两个威胁,我们就睡不好觉。
该死的布尔人,好好的充当缓冲国不好么,非要倒向奥地利,难道真以为我们好欺负么!”
如果布尔人知道了他的想法,一定会非常的冤枉,他们一直都在中立啊!
亲近奥地利那是正常的,除了民众的感情外,他们也需要贸易。
作为被英奥葡三国包围的内陆小国,他们不靠近奥地利,难道跑去抱葡萄牙人的大腿?
解释是没有用的,他们倒向了奥地利,就威胁到了英国人在开普敦的统治,这个现实比任何理由都有说服力。
布莱尔提议道:“总督阁下,从内部割列布尔人和奥地利的关系失败了,现在只能尽快启动备用计划。
在奥地利兼并布尔人之前,采取行动打断他们之间的合作,现在就是一个机会。”
确实是一个机会,非洲大陆实在是太大了,尽管奥地利人在努力修铁路,依然没有能够解决交通问题。
在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地区,奥地利人能够动用的力量也非常有限。不是没有大军,主要恶劣的交通限制了出兵人数。
这也是奥地利扩张到了极限的真正缘因。不要看奥地利在非洲大陆上有不少移民,一旦分散开了,一个地区也就没有多少了。
想要找这些聚居点,沿着河流出发就够了。没有河流的地区,基本上也就没怎么开发。
抢在奥地利解决交通问题前,拔掉德兰士瓦和奥伦治两颗钉子,就是英国人的备用计划。
“哎!”
德尔福叹了一口气后,说道:“开始准备吧,内阁已经同意了我们的计划,外交部会配合我们行动。”
……
葡萄牙,路易斯国王现在很慌。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英奥两国争夺南非地区,现在需要他们站队了。
不要看葡萄牙只是一个小国,在欧洲的影响力非常有限。但是到了非洲大陆,尤其是南非地区葡萄牙人也是有发言权的。
他们能够保住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地区,靠的可不仅仅只是灵活的外交手段,更多的还是自身实力。
或许这点儿实力,到了欧洲大陆不算啥,但是在非洲大陆却不容小觑。要是没有实力,他们外交工作搞得再好,也被人给抢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现在的葡萄牙已经无力和英法奥争夺海外殖民地了,这些年路易斯一世一直都处于守业状态。
凭借着同英奥两国都不错的关系,葡萄牙人在非洲大陆的殖民地,并没有受到侵犯。
现在英国人要他们站队了,伦敦政府想要获得葡萄牙非洲的力量支持,将奥地利赶出南非地区。
且不说能不能做到,仅仅是要和奥地利直接对上,路易斯一世就怂了。
至于他们的粉色地图计划,连通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地区,早就被他给放弃了。现在已经不是葡萄牙的时代,能够保住现有的基业就不错了。
夹在两个帝国之间,这种日子可不好过,要不然路易斯一世内心强大,没准就直接崩溃了。
英国人给出的许诺,路易斯是一点儿兴趣的都没有。
或许英葡两国联手,在南非地区可以压制住奥地利人,可是事后被报复怎么办?
指望英国人的保护,那不是羊入虎口么?原时空葡萄牙被迫倒向了英国人,结果殖民中大量的财富被英国人攫取。
现在的后果更加严重,一旦和英国人联手,安哥拉地区马上就要完蛋。被奥地利经营多年的刚果地区,现在已经有能力支撑一次十万人的大战了。
莫桑比克地区,同样不会好过。葡奥两国接壤的地区太多,一旦冲突了起来,葡萄牙就永无宁日了。
路易斯一世可不认为,承诺保护他们殖民地安全的英国人,会真的为了他们就和奥地利开战。
即便是南非利益冲突这么严重,双方都在保持克制,没有明面上直接开打,就足以说明了一切。
况且,葡奥两国也是有交情的,当年奥地利迈出殖民步伐的时候,获得了葡萄牙的支持。弗朗茨公开做出过承诺:不会图谋葡萄牙的任何殖民地。
这个宣言,路易斯一世还是信得过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奥地利确实不曾向他们的殖民地伸过手。
为了英国人的许诺,就打破这种有利局面,在路易斯一世看来完全是得不偿失。
况且,就算是葡萄牙真得获得了赞比亚地区,将安哥拉和莫桑比克连在一起,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列强之间的缓冲不好当,尤其是他们这种站过队的,就只能绑在英国人身上,承受奥地利的报复。
这不是路易斯一世想要的,可是拒绝英国人同样不容易,以约翰牛的作风,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他们这颗棋子呢?
……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二十八章、都在演戏
英国人的小动作没有瞒过奥地利驻葡公使,消息第一时间传回了维也纳。这回轮到维也纳政府懵逼了,完全不知道英国人怎么突然吃了炸药。
南非危机只是潜在的,现在奥地利忙着经营新占地盘儿,可没有去寻英国人的晦气。
不久前殖民大臣约西普·耶拉契奇光荣退休了,现在主持工作的是代理殖民大臣斯蒂芬。
斯蒂芬也算是一个传奇人物,在奥地利开辟殖民地过程中,还是陆军中校的他被临时任命为了新布鲁克市长,然后就开启了青云路。
先后担任西非总督、刚果总督,后来被调回维也纳担任殖民部次长,约西普·耶拉契奇退休后由他主持工作。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殖民部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可有可无的部门,而是仅次于外交部、财政部、国防部的实权部门。
殖民大臣斯蒂芬解释道:“陛下,已经核实过了,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没有在非洲地区和英国人爆发大的冲突。
就在上个月,西非总督还和英国人就西非地区英国殖民据点问题进行了沟通,谈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在只是就价格问题在谈判。”
显然,这次英奥南非危机,不是奥属非洲殖民政府挑起的。殖民地官僚也不是傻子,就算是要对南非动手,也不会是现在。
等铁路贯通过后,再打南非地区的注意,岂不是更好?
况且,西非地区的冲突可以靠谈判解决,南非地区的冲突,又未尝不可以。
好战派或许有,不过大家也不会选择英国人做敌人。这个对手,陆地上好收拾,到了海上胜负就颠倒了过来。
西非地区因为金矿问题,大家僵持了十几年,现在奥地利陆续摆平了荷兰人、葡萄牙人、法国人,靠得也不是武力威逼,主要是金矿采完了。
确切的说是各国控制区,已发现并且具备开采价值的金矿,被开采的七七八八了。
没有了经济利益,又不具备战略价值,剩下的问题自然就好办了。殖民地嘛,只要价钱合适那就可以卖。
如果有人出高价,弗朗茨也不介意卖掉几块殖民地。奥地利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加起来都超过一千七百万平方公里了,其中就有不少地区没有太大价值。
看重视程度就知道了,弗朗茨重视非洲殖民地,不是因为这里富饶,也不是因为这里战略价值高,主要是因为这里近、且发展潜力足够大。
亚洲地区和美洲地区或许自然条件更加优越,然而距离决定了维也纳政府对那些地区控制力薄弱。
越洋电报还在铺设中,在不能够保证即时通讯前,维也纳政府不得不对殖民地放权。
能够获得利益就足够了,现在海外除了中美洲殖民地战略价值重要,是制约美国人的利器,别的地区都只是经济利益。
悲剧的如阿拉斯加,每年还要倒贴钱进去。弗朗茨顺手又在加拿大附近圈了几个无人居住的岛屿,准备用来恶心英国人。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分析道:“根据我们搜集到的情报,英国人的做法非常怪异。如果能够拉拢到葡萄牙人,在南非地区他们确实可以占据主导地位。
实际上,他们虽然没有联盟,但是在南非问题上双方早就站在了一起。我们的扩张速度太快,葡萄牙人一直都非常警惕,很多时候他们都偏向了英国人。
不过,要他们直接站出来和我们为敌,葡萄牙人应该不会这么不智。
就算是把我们的势力驱逐出了南非,那也只是暂时的。一旦双方撕破了脸皮,就算是有英国人支持,葡萄牙也保不住非洲殖民地。
如果我们愿意,随时都可以终结葡萄牙的殖民帝国。这种背景下,我不认为葡萄牙敢跳出来。
我们能够想到,英国人也能够想到。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这里面恐怕大有问题。”
韦森贝格看出来了有问题,弗朗茨也看出来了,遗憾的是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问题,促使英国人要这么干。
拉拢葡萄牙也不是不可能,如果利益足够大,葡萄牙人很可能会中招的。
不过,弗朗茨不相信英国人舍得给。况且,就算是英国人肯许诺,葡萄牙人敢信么?
不是吹牛,这年头英国人的信誉,那也就比俄国人好一点儿。
葡萄牙可是列强的祖宗,这些套路都是他们玩儿过的,想要糊弄过去可不容易。
难道是南非的金矿储量曝光了,让英国人不顾一切的要拿下来,甚至不惜和奥地利翻脸?
随及,弗朗茨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要探明金矿储量可不是那么容易,仅仅是发现了几座金矿,那怕是发现了兰德矿区,也不足以令英国人冒险。
不是说兰德矿区的诱惑力小了,关键是说出来都没有人会信。6万吨的黄金储量,那就是一个笑话,全世界已开采出来的黄金加起来有没有这么多,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以当时的探矿技术和开采技术,顶多也就估值两三千吨的储量,不可能再多了。
后世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金矿,这个年代都是没有开采价值的。包括很多富矿,因为自然条件也没有开采价值。
不然,西非地区的黄金也不会十几年就开采的七七八八了。不是金矿被采空了,主要是有经济价值的金矿,被开采光了。
既然不是为了黄金,自然也不可能为了钻石,现在的钻石价格还没有炒起来。
大部分人都在考虑吃饭问题,消费不起这种奢侈品。有钱人又不好忽悠,并没有把钻石看的太重。
“密切关注英国人的动作,不仅仅只是非洲地区,只要是涉及到我们利益的地方,都要提高警惕。
不管英国人想要干什么,只要想办法破坏掉就行了。他们既然拉拢葡萄牙,那么就让我们的人去搅局。”
想不明白,弗朗茨干脆就懒得想了,直接搞破坏算了。万一只是英国人的虚晃一枪,真实目标是别人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种事情,弗朗茨也是玩儿过的。很多时候放出虚虚实实的假情报,就是为了带偏敌人的视线。
要是被人牵着鼻子走,那就中计了,还不如以不便应万变。
反正就算是真的英葡联手,最多也就是让奥地利在南非地区暂时吃点儿亏,现在损失最多三五年就回来了,还威胁不到奥地利的核心利益。
……
里斯本,英奥两国公使都行动了起来,葡萄牙政府的气氛也紧张了起来。
这个选择题不好做,如果英奥两国直接开战了,那么葡萄牙自然站在英国人一边。
反正陆地上有法西两国阻隔,海上有英国皇家海军,奥地利的触手伸不到葡萄牙。
遗憾的是两国只是殖民地冲突,距离爆发战争还差得十万八千里,这个时候站队就危险了。
无论支持谁,都会得罪另外一家。大国博弈,谁也是奈何不了谁,可是报复葡萄牙却都可以做到。
政府的紧张气氛,很快就波及到了民间。很多人都清楚,决定葡萄牙命运的时刻到了。
现在葡萄牙分成了两派,总得来说还是支持英国人的更多,不过奥地利的要求更低,需要承担的风险也更小。
仅仅只是让他们中立,不需要直接参与大国对抗,所以获得了中立派的支持,现在两派旗鼓相当。
作为一名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罗斯顿也是非常关心国际政治的,看着英奥两国各显神通,他连最近的远洋航运业务都推掉了。
赚钱的机会多得是,但绝对不是现在。这个紧张的时候出海,不怕遇到海盗么?
不用怀疑,一旦葡萄牙政府处理不当,他们遇到海盗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列强的节操就是这么高,看你不爽就要背后下黑手。英奥都是世界性帝国,想要避开他们的势力范围,根本就不可能。
为了安全起见,最近一段时间葡萄牙的商船出海频率都大大降低了,近海贸易还所谓,远洋贸易大家都非常谨慎。
被海盗洗劫,还有活命的机会;要是不幸被海军洗劫,那就死定了。
海盗要剪羊毛,通常是不会杀死过往商人的,这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换了海军抢劫就不一样了,为了声誉也必须要灭口。
当然,一般情况下各国海军是不会串客海盗的,偶尔出现几个害群之马,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个运气最好不要赌,毕竟英奥两国的节操都不高。万一刚刚出海,政府就站了队,招致了敌人的报复,他们这些人就危险了。
这个年代,每年都有上千艘船舶遭遇意外,还有两百余艘船舶失踪,远洋贸易是真正的高风险。
刚刚到外交部大楼下,罗斯顿就遇到了老朋友。不用问他也知道,都是关心这次英奥冲突的。
“朱利安,情况怎么样?”
罗斯顿期待的问道,如果一直这么拖下去,就要错过最佳的远洋季节了。这个年代主要是风帆动力,海上季风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朱利安摇了摇头,调戏着说:“还是没有结果,这帮官老爷们还在争执不休,好像葡萄牙的立场真的很重要一样。”
罗斯顿同仇敌忾的道:“该死杂碎,这么拖下去,今年我们就要吃土了!”
葡萄牙的资产阶级对政府早就不满了,路易斯一世尽管进行了一些改革,依然没有能够令资本家满意。
现在政府的迟疑,更是激发了资本家们的不满情绪。在大部分资本家看来,现在站队就是一个笑话。
英奥两国确实都在拉拢葡萄牙,问题是他们的重视度都很一般,并没有给出太大的好处。
既然如此,那么何必要冒险站队,中立不好么?参合英奥冲突,一个不好就是头破血流。
这么想可以,这么做就不行了。葡萄牙早就衰落的不像样了,他们能够保住大片殖民地,靠得就是左右逢源的外交手段。
路易斯一世也想要宣布中立,不参与英奥两国的破事,然而事情不是他能够说了算。
英国人不愿意放手,奥地利也想要看英国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葡萄牙政府只能陪着演下去。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二十九章、重新定义‘意大利地区’
为了试探英国人,弗朗茨决定加快法国人兼并意大利的进程,现在那不勒斯、教皇国、托斯卡纳等邦国都在和法国人进行讨价还价。
实力上的绝对差距,让他们丧失了武力对抗的打算。本来指望奥地利干预的,遗憾的是维也纳政府选择了看戏。
借口都是现成的,1848年留下的旧账。当时迫于民意,意大利邦国都站在了奥地利的对立面。
尽管贵族和国王还是奥地利的好朋友,果断的拖了后腿,没有给奥地利带来实质上的伤害。
大度的弗朗茨陛下没有计较,不过意大利人还是需要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代价,现在奥地利就决定要冷眼旁观。
这都是明面上的说法,暗地里哈布斯堡家族和意大利贵族之间的联系,一直都没有断过。
即便是现在,奥地利都在幕后支持他们争取权益,不然这些邦国政府可没有和法国人讨价还价的底气。
维也纳正常承诺让法国吞并这几个意大利邦国,但是怎么吞并就要看实际情况了。
作为贵族阶级的一员,现在要保护阶级利益,这也是没有问题的。拿破仑三世也是既得利益者,不可能打破这一欧洲潜规则,不然欧洲大陆就混不下去了。
奥地利重建神罗的先例,给拿破仑三世做出了榜样,现在他也想要兼任意大利皇帝。
至于意大利没有皇帝的问题,果断的被他无视了,法兰西皇帝是怎么来的,意大利皇帝也可以照搬,相信教皇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兵临罗马强迫教皇加冕,这种事情已经有很多前辈们干过了,拿破仑三世不介意效仿一二。
想要完全和平兼并意大利地区,自然是不可能的。奥地利重建神罗,那是德意志人自己想要统一,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意大利人也想要统一,却不愿意被法国人统一。没有民意基础,拿破仑三世不得不威逼利诱。
现在法兰西的大兵,已经出现在了意大利各个邦国内。没有采取武力行动,那是各邦国政府勉强还算是配合。
最多也就是谈条件,没有哪个政府公开反对,让法国人找不到动手的机会。现在这些滑不溜秋的家伙,一个个都开出了天价。
这是弗朗茨乐意看到的,如果拿破仑三世忍不住把他们给干掉了,那就更有意思了。
没有这些地头蛇配合,意大利地区马上就会变得混乱起来,到时候不但不能增强法兰西的国力,反而要消耗他们的实力。
就算是收复了这些地头蛇,也不等于就没事了。如果法国人完全不插手,依靠这些邦国政府统治,估计还可以勉强维持。
一旦介入了进去,反法将成为未来意大利的主流。那怕是为了转移社会矛盾,这些人也会把仇恨往法国人身上引。
况且,还有利益冲突在。不要看现在资本家们似乎很配合,等未来法意资本发生冲突的时候,就知道后果有多严重了。
这一碗水想要端平几乎是不可能,一旦让意大利资本家认为政府偏袒法资,不支持革命党才怪。
这个认为个人主观倾向性太强了,几乎可以说是必然发生的。这种情况在奥地利都时有发生,经常有人跑到最高法院打官司。
很多时候还会出现双方都有理的尴尬局面,搞得法官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还是要私底下协商解决。
当然,这种事情遇到一次,立法机构就会有针对性的打补丁,法制的完善,就是这么一步步走完的。
要是到了法国,恐怕就没等官司打完,外面游行示威的人群,都能够把巴黎政府折腾个半死。
这些问题,估计法国人也有所准备,只是预料不到后果有多严重,不然现在也不会这么积极了。
毕竟,奥地利发生的问题,最后还是妥善解决了,并没有闹得不可开交。
别人都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这点儿傲气,法国人也是不缺的。
拿破仑三世已经开始给儿子铺路了,如果他不能满足法国人的大国欲望,恐怕未来的拿破仑四世就要头疼了。
本来就擅长玩弄人心的拿破仑三世,不可能不知道这种思想的可怕性。现在效仿奥地利组建神罗建立一个法意联合帝国,也是被逼出来的。
对法国军队的战斗力,拿破仑三世还是信心十足的,联合帝国一建立就是欧洲霸主。
这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法国人的追求,帝国基业也就稳了。当然能够登上意大利皇位,对他个人来说也是一个诱惑。
富贵总是需要还乡的,对波拿巴家族来说,意大利皇位也是意义非常的,尽管拿破仑时代立过意大利国王。
现在意大利还有不少拿粉,这些人就是拿破仑三世敢做意大利皇帝的底气。有武力、有支持者、还有机遇,为什么要不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