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小到牙刷、螺丝、钉子,大到机械设备。几乎涉及到了各行各业,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倾销。
不光是奥地利人在行动,英国人也没有闲着。这个从伦敦出发,前来美国的船舶数量增加了三分一。
英国人也在向我们倾销商品,这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我们的客户,面对他们掀起的价格战,根本就毫无抵抗之力。
或者说,绝大部分美国企业,都没有抵抗之力。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行动,不然要不了多久大量的坏账,就会出现。”
花旗银行是华尔街最古老的银行,现在还不是后世那个巨无霸的花旗财团。银行的主要业务也不是军火,而是放贷和金融证券。
这个年代,美国军工业规模很小,国际武器出口市场又被欧洲列强垄断了,和平年代这些产业是养不起一家银行的。
现在花旗银行和军工企业的联系,也就是商业贷款,还没有直接投资。现在遇到了危机,银行自然要先自保了。
股东巴布诺问道:“詹姆斯先生,你打算怎么做?想要推动国会立法,提高关税,限制外来商品入境,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采取行动是必然的,这是内战留下来的后遗症。在插手美国内战的同时,英法奥西四国也打开了美国的市场。
想要提高关税保护市场,自然不是那么简单。这也是奥地利商品能够在美国进行快速倾销的原因,没有关税限制,低廉的价格就变得无往不利。
最令人头疼的是,这些工商业产品不光是价格低廉,就连在各方面性能上也超过了美国商品。
这个年代美国工商业产品一直都是山寨、劣质货的代名词,比起进口商品,他们只能靠廉价抢占市场。
现在就悲剧了,奥地利商品开始挥泪大甩卖,英国人也紧随其后搞打折促销,美国本土制造业的寒冬降临了。
詹姆斯摇了摇头说:“当然不是,我们又不是救世主。经济危机爆发已经不可避免,就算是提高关税,保护市场也一样。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止损,以及在这次危机中赚上一笔。我要董事会授权,暂时终止对外发放贷款。
风险大的贷款,我也准备提前派人催收。同时抛售手中大部分的有价证券、股票,银行抽调专业操盘手,准备做空股市。”
这不是救市,而是要落井下石。不过都不是重点,只要能够赚钱就行了。
合格的资本家,利润始终放在首位。良知、社会责任感,这些高大上的词汇说说就行了,谁要是当真那就傻了。
尤其是在19世纪,这个资本最血腥的年代,每一张富兰克林的背后都沾满了血与汗。
没有什么好商量的,洗牌的时间又到了。在抵抗欧洲资本入侵前,必须要先保证自己活下去。
上一次经济危机中发生的事情,大家还历历在目。由于准备不足,手中缺乏足够的现金,美国出现了丧心病狂的钱慌,花旗银行都差点儿破产。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危机越来越像家常便饭。最初的时候还是几十年一次,后面变成了十几年一次,马上就要变成几年一次了。
做出同样选择的金融资本家很多,利益面前没有温情。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大家要生存下去,不狠都不行。
银行收缩银根,很快就引发了连锁反应。很多企业都陷入了困境,包括一些效益良好的企业,也因为资金链断裂,陷入了生死存亡中。
一瞬间裁员、减产,成为美国社会最热门的词汇。大街小巷充斥着要找工作的人,然而招人的企业却没有几家。刚刚开始的战后经济繁荣,直接就这么夭折了。
不光是美国,同样的事情在全世界很多地方上演。奥地利只是抢先一步打开门阀,把经济危机转移了出去。
紧接着英国人的行动,直接把全世界都拖下了水。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同样也是全世界商品积压最严重的国家。
英国人资本家为了生存,直接向欧洲大陆倾销商品。
首先遭殃的就是法国,大量的英国纺织产品以白菜价输入,巴黎政府再三提高关税都没有能够挡住。
没有办法,这次奥地利先动手,向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倾销商品。等英国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市场购买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这些国家本来就没有啥工业,倾销工业产品也冲击不到农业经济,甚至很多人还在为买到便宜货而庆幸。
欧洲各国就不一样了,大家的工业都起步了。英国人的商品倾销,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各国的经济。没有什么好说的,纷纷玩儿起了关税防火墙。
危机在欧洲大陆扩大化了,包括奥地利在内,谁没有办法独善其身,每天都有大量的企业破产。
在关税的作用下,大家的国际市场都在急剧萎缩中。殖民帝国还好,至少有殖民地泄洪,能够缓解危机。
没有殖民地的国家就惨了,比如说:比利时,这个工业小强就遭到了重创。没有了海外市场,比利时的工业产能在1868年直接腰斩。
刚刚摆脱独立的波兰,也没有能够逃过一劫。没有了俄罗斯帝国这个大市场,波兰脆弱的工业体系,在第一波冲击中就倒下了。
就连农产品出口,都没能逃过一劫。本来受经济危机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就暴跌。
加上他们自己没有出海口,增加了关税成本,直接导致波兰的农产品丧失了竞争力。
这让本就矛盾重重的普波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化。波兰人越发痛恨普鲁士王国,对他们农产品加征关税。
实际上普鲁士王国也是自身难保,根本就顾不上波兰人。经济危机爆发后,英国人也没有放过他们这个小弟。
大量的英国商品席卷而来,普鲁士王国脆弱的工业遭到了重创,大量的企业破产,失业人口急剧增加。
工业受到了重创,农业自然要保住了。执政的可是容克贵族,阶级的利益必须要首先维护。
普俄战争后,普鲁士王国获得了大量的土地,直接由粮食进口国,变成了粮食出口国。
在粮食出口上,普波两国已经成为了竞争对手。好在大家都是刚刚结束战争不久,粮食生产没有恢复到巅峰时期,之前大家的竞争不算激烈。
这种矛盾,到了1868年秋收,情况就发生了转变。恰好是经济危机最猛烈的时期,民众们购买力下降,国际粮食价格下跌了28%。
欧洲各大粮食出口国都在过苦日子,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容克贵族们主导的柏林政府,不得不用关税限制波兰粮食出口。
这也不全怪柏林政府,谁让波兰资本家,直接把粮食往普鲁士王国内部倾销呢?
最初两国政府可是约定了波兰农场产品不能在普鲁士销售。这种政府之间的约束,显然无法限制住资本家。
看到普鲁士王国粮食价格高,在利益面前,资本家们自然忍不住了。
最初他们只是在运输的途中,偷偷向沿途的民众卖一点儿,数量不多也没有引起大家重视。后来生意越做越大,直到盖子掩不住了爆发。
利益面前没有温情,利益受损的容克贵族们闹了起来,柏林政府自然知道该站哪边。在交涉无果后,直接祭出了关税大招。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争
经济危机爆发爆发,关系恶化的又岂止是普波两国。作为这次经济危机的来源,英国人才是最拉仇恨的。
玩儿倾销无所谓,问题是他们往欧洲倾销了。这个年代的国际关系,看欧洲大陆就行了,别的国家忽略也无妨。
本来大家就产能过剩,英国人的倾销直接**了危机。不用怀疑,各国政府都把责任推到英国人身上。
巴黎,爱国人士又走上街头游行了。这次不是***,他们在呼吁民众们抵制英货,支持国产。
同样的一幕在欧洲很多城市都有发生,这背后自然少不了资本家们在推手。英国人抢了市场,已经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存。
各国政府确实增加了关税,可是已经涌入的商品,总不能退回去吧?任何国家都不缺买办,利益面前人的节操总是很低。
在大倾销的背景下,英法关系恶化、英奥关系恶化、英普关系恶化、英比关系恶化......
如果英国人是大陆国家的话,他们就有必要担心被群殴了。然而作为海洋帝国,有皇家海军在他们无所畏惧。
欧洲各国联合不要做梦了,关系恶化的又岂止是这些国家。因为贸易冲突的缘故,普奥关系恶化、普法关系恶化、法奥关系恶化、俄奥关系恶化......
简单的来说:为了自救,大家的关系都不好了。
你向我倾销,我可以向你倾销,大家互相伤害。很多冲突,都是资本家们为了利益挑起的,根本就不受控制。
在危机面前,只有反应最快的企业可以逃过一劫,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库存变现,及时削减产能。反应迟钝的企业,就只有靠实力硬撑了。
要度过经济危机,大家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战争。战争可以消耗过剩物资,也可以掠夺财富和市场。
于是,很多国家都遭到了无妄之灾。
法国人发起了埃及战争、马里战争、阿尔及利亚战争;英国人在发起埃塞尔比亚战争的同时,也向突尼斯发动了战争。
这和英法两国关系迅速恶化,有直接关系。相互之间,已经不在相互给面子,直接就是干。
按照这个年代通行的国际惯例,谁抢到的归谁。没有实际占领前,各国都是有机会的。
奥地利也没有闲着,在非洲大陆上点燃了战火,博茨瓦纳、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地区都变成了战场。
中东地区的气氛也紧张了起来,弗朗茨还在犹豫要不要向阿拉伯半岛发动进攻。如果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可以肯定奥斯曼帝国又要倒霉了。
欧洲大陆各国关系紧张,非洲大陆打得战火飞扬,亚洲也没有能够太平。中亚四国关系突然紧张了起来,分赃不均导致了这个脆弱的联盟破裂。
毫无疑问,这里面少不了英国人的手笔。中亚四国互相牵制,他们居中调停,有利于他们获得最大的利益。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欧洲各国也加紧了对日本、中南半岛等国家的入侵,其中普鲁士王国和德意志联邦表现的极为突出。
金边王朝被普鲁士人灭国,马来半岛被德意志联邦占据了大半,还和泰国军队干了一仗。
美洲地区相对来说,还算是太平,总体上保持了稳定。不过墨西哥内战还在继续,叛军做大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马西米连诺一世已经多次写信,向弗朗茨报怨这个问题。
......
西班牙也没有逃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受国内经济不断恶化的影响,西班牙政府延迟拖欠军饷,引发了军方的强烈不满。
1868年9月,西班牙加的斯军营中,迎来了一群特殊的神秘客人。他们化妆成为了运输后勤物资的马夫,进入了军营中。
“普里姆将军,伊莎贝尔那个妖妇整天就知道和她男宠**宫廷,任人唯亲把国内的搞得一团糟。
为了西班牙的未来,我们不能放任她继续肆意妄为下去了。不然伟大的西班牙,就要被她毁了。”
说话的是西班牙国内激进派“伊拉个”代表布尔乔司,这次秘密进入军营的目的,就是为了说军方***普里姆将军发动武装起义,推翻女王伊莎贝尔二世的统治。
形容词虽然跨越了一点儿,女王伊莎贝尔二世确实不是什么好君主,糟糕的私生活更是臭名远扬。
这个年代,要是进行一次世界昏君排行榜,伊莎贝尔二世女王绝对是名列前茅,号称:欧洲最不受欢迎的女王。
不光是在民间声誉不好,在贵族中也是臭名昭著。君主圈子里更是受到了排挤,尤其是欧洲另外的几位女王看她非常不爽。
总之,她不但拉低了君主的平均智商,还拉低了女王这个群体的整体形象。
军方对伊莎贝尔二世的不满也是由来已久,普里姆将军这是军方的代表,负责这次秘密谈判。
谈判地点放在了军营中,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普里姆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开口问道:“推翻了伊莎贝尔二世后,谁来担任西班牙国王?”
作为一名贵族,普里姆是天生的保皇派。和大多数国家一样,西班牙军队也是贵族的势力大本营,也是保皇派的武力担当。
布尔乔司代表的激进派团体,实际上是君主立宪派的一份子,不然他们也没有联合的基础。
要是换了共和派,普里姆将军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直接下令抓捕都是正常操作。
“将军阁下,我们同意你们上次的提议,由霍亨索伦王朝出一名王子担任西班牙王位。”
王位的问题,一直都是双方争议的焦点。解决了这个问题,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军方支持霍亨索伦王朝,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扩大权利。容克贵族们的待遇,没有人不动心,现在机会来了,他们自然不会错过。
西班牙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的权利要受到压制。国王是谁并不那么重要,激进派才做出了妥协。
当然由霍亨索伦王朝的王子担任国王,也是有政治寓意的,这意味着军方的实力将要扩大。
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之一,推翻女王伊莎贝尔二世的统治后,激进派可以掌握新政府,军方自然也要获得好处。
没有足够的利益,这杀头的买卖可没有人干。扩大军方的权利,就是他们参加这次起义的报酬。
谁都知道军方权利扩大的后遗症,激进派也不例外,最初他们是反对的。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随着国内经济的恶化,他们的幕后支持者们对女王伊莎贝尔二世的统治忍耐达到了极限。
任何一个团体都不可能脱离支持者,不然就是无根之萍。“伊拉个”也不例外,在支持者的压力下他们决定向军方妥协。
没办法,革命党造反那么多次都失败了,他们也从中学习到了教训,知道没有军方支持,起义是不可能成功的。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普里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后面的谈判可谓是一帆风顺,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协议。
这就是西班牙革命史上大名鼎鼎的“九月同盟”,军方少装派和国内的政治激进派结盟,大家决定联手推翻女王伊莎贝尔二世的统治。
西班牙人民苦伊莎贝尔二世久已,起义自然要速战速决了。
1868年9月17日,弗朗西斯科-塞拉落率领加的斯的军队发动武装起义。
起义的浪潮被点燃了,西班牙国内很多变得狼烟四起,普通民众、贵族、资本家、军队等西班牙各阶层都要求女王伊莎贝尔二世退位。
见局势失控,慌乱中的伊莎贝尔二世女王任命何塞侯爵率军平乱。没有任何意外,向来任人唯亲的伊莎贝尔女王为此付出了代价。
政府军被叛军击败,弗朗西斯科-塞拉落领导的起义军直奔**里而来。9月28日,大势已去的伊莎贝尔二世流亡法国。
突如其来的西班牙革命,打乱了欧洲各国的部署。“革命”这是所有政府都忌惮的话题,为了避免革命蔓延大家都在密切关注西班牙局势。
弗朗茨也没有例外,在西班牙革命爆发后,他第一时间召开了高层会议。
最近这些年西班牙虽然没落了,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仍然是列强中的一员。
对奥地利来说,一个稳定、且具备一定实力的西班牙存在,可以牵制一部分法国人的精力,缓解西线的国防压力。
维也纳政府曾多次拉拢西班牙,企图建立一个联盟,一起对付共同的敌人——法兰西。
然而,烂泥始终是扶不上墙的,多次尝试后弗朗茨死心了。见西班牙实在是扶不起来,维也纳政府转而和法国人结了盟。
有过失败的教训,弗朗茨对新生的西班牙革命政权,也没有多少信心。
没办法,这次西班牙革命与其说是在革命,不如说是政变更加合适。
传统的利益阶层并没有打破,发动这次起义的就是既得利益者,他们只是不满伊莎贝尔二世的政策损害了自身的利益。
简单的来说,就是伊莎贝尔二世改革了。
改革就改革好了,正常情况下贵族们也不会轻易就造反的。偏偏伊莎贝尔二世的改革政策,把各方都给得罪了。
又恰好遇到了经济危机,国内的矛盾加剧,到了必须要掀泄的时候,这就给起义创造了条件。
现在只是推翻了一个女王,还有她的腐败政府,换上了一个新政府,本质上西班牙没有发生改变。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分析道:“伊莎贝尔二世在西班牙的名声已经臭了,想要复辟是不可能的。
如果法国人肯支持,拥立她的儿子阿方索王子继位,还有几分可能。
不过阿方索王子年龄太小,恐怕无力应对现在的局势,各方是不可能再让伊莎贝尔二世摄政的,基本上可以排除掉。
后面的备选人员很多,排除波旁王朝后,支持率比较高的有:霍亨索伦王朝的莱奥波尔多王子,他获得了西班牙军方的支持,不过***三世应该会反对。
还有伊莎贝尔二世的妹夫蒙特蓬歇尔公爵,只是他在曾在一次决斗中打死了恩里克王子,想要继位非常困难。
其次是葡萄牙前摄政王费尔南多,据说我们收到的情报,费尔南多对西班牙王位没兴趣。
剩下的候选人,包括前撒丁王室、奥尔良王朝、以及我们国内的几位王子支持率都不算高。最后花落谁家,还很难确定。”
说完,韦森贝格忐忑的看着弗朗茨,看样子他是担心皇帝会强推哈布斯堡的王子继位。
如果不是祖宗当年把哈布斯堡王朝一分为二,奥地利一脉和西班牙一脉各自建立了体系,定下了双方互不干涉的规矩,也没有这么多烂事。
很遗憾,查理五世没有想到哈布斯堡王朝会衰落的这么厉害,西班牙一脉更是绝嗣。
在上一轮西班牙王位争夺战中,分裂的哈布斯堡王朝无法发挥出全力,在战争中输给了法国人,西班牙的王冠落入了波旁王朝。
法理让出去容易,想要再找回来就难了。现在哈布斯堡王朝继承西班牙王位的法理依据不足,还有欧洲各国注定反对的立场,弗朗茨自然不可能逆势而为。
哈布斯堡王朝的几位王子,能够出现在候选人名单上,就是人家给面子了。
“不用考虑国内的几位王子,现在的国际局势,各国根本就不可能让他们上位。”
说完,弗朗茨叹了一口气,这个机会不得不遗憾错过了。




神圣罗马帝国 第八章、祸不单行
哈布斯堡家族不参与王位争夺也是一件好事,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才能够做出最有利的决定。
况且,现在的西班牙王国烂事一堆,要搞定内部问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古往今来臣子们都有一个通病,不喜欢强势的君主。欧洲的继承制度完善,情况还要好些,没有他们发挥的余地。
这次西班牙选王就不一样了,外来户国王离不开地方实力派的支持,所以最后的西班牙国王多半是一位无能之君。
已经出了一个倒霉蛋墨西哥皇帝,要是再出一个无能的国王,弗朗茨非常怀疑哈布斯堡家族的荣耀还能够剩下几分。
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儿子太小忽略掉,两个弟弟还有几个旁支王子都有同样的机会,弗朗茨不好干涉。
本来西班牙就难搞,再来一位能力差的国王,不是让问题更加复杂化么?
不用怀疑,哈布斯堡家族培养出来次品也不少,除了马西米连诺这位理想主义者外,还有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
从破坏力上来说,纨绔子弟远远比不上理想主义者。可是指望这些人成事,那也是不可能的。
首相费利克斯说道:“陛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西班牙王位之争也不是短时间能够结束的。
再加上隔壁的波兰王位争夺,也迟迟为定下来,恐怕接下来欧洲局势会越发的紧张。
为了应对接下来的复杂局势,我们有必要提前进行准备,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
欧洲大陆现在会爆发战争么?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擦枪走火都是一瞬间的事。
站在维也纳政府的角度上,当然是不想看到,这个时候欧洲爆发战争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开始,奥地利好不容易走到了世界最前沿,战争一旦爆发就全功尽弃了。
弗朗茨控制得住奥地利,却没有办法控制其余的欧洲国家。现在大家火药味这么浓,万一哪个二货挑起了战争,那就悲剧了。
原时空西班牙王位之争引发了普法战争,现在普鲁士人是没胆子和法国人pk了,谁又能够保证法国人不主动搞事情呢?
这年头法国人已经有上帝最大,他们第二的苗头了。海上英国人还能压制住他们,陆地上那是谁都不放在眼里。
要是法国人入侵奥地利,那么弗朗茨就笑了,轻松堆死他们。要是他们进攻普鲁士、德意志联邦或者是比利时,这就令人纠结了。
本土作战,弗朗茨有十足的把握取得胜利。跨境作战,就要打了才知道。
战争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在不同的地区,能够投入的实力也是不一样的。
俄国人就是一个反面教材,受限于交通,没有能够发挥出兵力上的优势,结果被人逆袭了。
原时空的法兰西、奥地利,都是没有来得及发挥出全部实力,就跪了的反面教材。
1...176177178179180...5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