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心理师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柯遥42
这是柏灵第一次到百花涯这样的地方来,自从过了桥,街道上步行的女孩子们就好看了不止一个档次,柏灵注意到她们左肩下方靠近心口的位置都带着黑色的文字刺青。
她不好意思正大光明地盯着看,就用余光观察,那些都是百花涯里姑娘们的名字,后面紧接着一段她不太认得的符号文字。
“那是花码。”阿离介绍道,“打了码的姑娘就是可以随意上去搭讪的——不过这里平日里也没什么良家妇女走动。”
柏灵点头,这么说她就懂了。这些符号看起来像是前世的苏州码子——相当于中国民间的阿拉伯数字
柏灵前后看了看街市,虽然有接连不断的巡逻队在巡视治安,但巷口街角并没有固守的守卫。
“百花涯的人,不会怕这些姑娘趁机跑掉吗。”
“不好跑,跑了也好抓。”阿离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她们的户籍都不在自己手上,基本跑不出平京城。这里又烙了印,出去不管是干什么,一验身就露馅儿。而且,她们自己也未必想跑吧——”
阿离话音未落,一个浅粉色的香囊已经朝着柏灵砸了过来——尽管韦十四眼疾手快,已经在柏灵的头顶将它接住,但香囊系绳上的两颗小玉珠还是轻轻打在了她的脑门上,柏灵一时吃痛,“哎呀”一声轻叫出来。
“这是谁家的小公子啊~”
“小公子,快抬头让姐姐们看看~”
柏灵应声抬头,见二楼的围栏上站着三四个二十来岁的女子,个个皓齿蛾眉,杏眼含波,她还没反应过来,这些女孩子们已经笑了起来,像是惊喜地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宝贝。
“好清俊的人儿!”
“模样真是怪招人疼的~”
欢笑间,又有三个颜色各异的香囊朝柏灵打过来——无一例外都被韦十四拦截在半空。
“她们是在请司药上去喝一杯,”阿离在一旁解释道,“拿着姑娘们砸的香囊上去,喝酒聊天不要钱。”
“那就,不必了吧……”柏灵擦了擦额角,“十四,帮我把这些东西都丢回去吧。”
韦十四刚要抬手,一个香囊直接冲着他砸过来,他轻轻侧头,香囊就从他的耳
第二百三十五章 独居的老妪
所谓花弄,是连尾凤儿都当不成的女人们住的地方,而会往花弄来的,往往也不是什么贵客。
一踏进花弄的石街,柏灵就隐隐闻到一股酸腐的臭气,那是夹杂着人群的汗液和食物**的混合气味,中间还有一些其他的可疑气息……让她不由得颦眉。
不时有整理衣冠的酒鬼、大腹便便的男人从两边低矮的屋子里出来,骂骂咧咧的有之,哼歌漫步的有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某种微妙的惬意表情。
这种神情让柏灵感到了某种危险和厌恶,她不由自主地十四那边靠了几分。
不时有人热络地和阿离打招呼,但她们的目光却径直瞥向阿离身后的韦十四和柏灵——这种因为猎奇偶尔往花弄里跑的贵人公子也不是没有,对花弄里的女人们来说,如果能招揽一位这样的客人到自己的屋子里来,贵人随手的一件打赏就能解决她们十天半月的生计,这有多吸引人可想而知。
所以十四适时地握住了刀柄,每当有人试图靠近的时候,他给出的都是实打实的威慑。
他今日腰间挂着的并非是一向傍身的绣春刀,而是他师傅韦英传下的鸿鸣刀,因为暗卫永远在暗处,所以这把利刃并没有什么名气,大部分领教过其锋利的人都已经不在这世上了。
三人穿行于花弄的石街中央,两侧和迎面的星零来客纷纷绕开三人,像是被小船分开的水波。
阿离终于带人来到一处低矮的木板房前,柏灵抬头看了看,屋顶的瓦有好几处已经掉落,勉强用稻草和碎砖压补着,这家房子的面前,不像别家一样挂着红灯笼——柏灵猜测那可能是某种营业的标志。
“沈姨!”阿离开始敲门,“沈姨在吗!我带人来了!”
柏灵望着阿离,有点担心他的动作会直接把这木头门打穿了。从阿离的反应看,这位老人大概耳朵听不大清楚。
不多时,屋子里传来蹒跚的脚步声,门从里面被拉开了。
一个身型佝偻的老人戴着临时用碎布做成的面纱站在那里,姿态恭谦地让两人进去。十四先一步进屋,柏灵紧随其后,一进门便是一阵热浪扑面而来。
柏灵一眼看见昏暗的墙角有一个小炉子,里头正掩映着桔红色的火光,泥制的管道直接将炉烟导向屋子外头,但还是明显将整个屋子的空气都加热了。
柏灵不由得眯起了眼睛——这样的火灾隐患也太严重了,难道教坊司的人平日里都不对花弄进行日常检查的吗
老人转身,在黑暗中拿起了什么,走到炉子前引了火——柏灵这时才看清,她手里拿着的是蜡烛。
整个屋子慢慢亮了起来。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这屋子里的陈设完全不像外头看起来那么脏乱。
屋子虽然小,但木床、立柜、书桌、木墩、茶几应有尽有。借着闪动的烛火光芒,柏灵看见上面多有破损、虫蛀的痕迹,有些榫卯的拼接处已经被磕坏了,有的柜门也缺了半扇……但能看出来这位老太太每天都有用心擦拭,所以那些表面清漆还没有掉的地方,依旧映着盈盈的火光。
柏灵轻轻摸了一把身旁的木桌——果然如她所想,桌面上没有灰,没有油污,非常干净。
老人邀请他们在屋子的中间里落座,那里堆放着与周遭不成比例的凳子和椅子,她颤颤巍巍地把蜡烛固定到茶几的烛台上,“都是捡回来的东西,将就坐吧。”
老人的门牙掉了一颗,所以说起话来是漏风的,但举手投足之间,柏灵依旧能感受到老妪良好的修养。
“为什么喊这位婆婆沈姨啊”柏灵轻轻斜过身,看向阿离,“她看起来年纪不轻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阳七烈
几人的目光忽然全都飘向了十四那边,柏灵这时才留心到十四正俯身似乎要去探什么东西。
十四的动作停了下来,他往后稍稍退了一步,让自己的身体不再遮挡柏灵与那老妪的视线。
而后,他非常坦然地指着陈列架的最底层,“这里装的东西,是可以看看的吗”?老人家一如既往地询问了几遍,才听懂了韦十四的意思。
她微微舒展双眉,笑着道,“最好不要。”
“……最好不要”
“因为里面没有什么可看的东西……”老人家慢悠悠地说,她看了看韦十四和柏灵,眼中浮起和善的笑意,“……只是一个老太婆珍藏的,一点过去的回忆。”
“是我冒昧了。”韦十四轻声道。
柏灵唤韦十四回到自己身侧,而后,她自己与老人家一起讨论起了自己要订制的花样。
柏灵和老人一起去室内的陈列架前,仔细看了每一款鼻烟壶上黄白蔷薇的花色。
“沈姨自己这里,没有放红蔷薇吗。”柏灵有些好奇地问道。
“那个不经常做。”老人家回答,“一般是外头有订单的时候,才下笔。白蔷薇也是很好看的,是不是公子不要一些吗”
柏灵笑了笑,“那是另一种好看,却不是我想要找的那一种呢。”
阿离全程坐在一旁,听着柏灵似乎一直在问和蔷薇有关的事情,不禁有些着急。他目光投向方才韦十四想要去探的竹篮,只觉得那里才放着真正的线索。
但一张茶几将房间分成里外两侧,老妪已经站在了通向里侧的狭窄过道之中,强行往里去,只会叫人怀疑。
柏灵的谈话持续了整整半个时辰,她似乎谈得非常尽兴,而韦十四则安心坐在一旁饮茶,自己给自己添水,似乎谁也没有要进一步深挖细节的意思。
这和阿离预期的问询大相径庭——他原本期待着这位柏司药能够用一些出其不意的手段,套出一些老妇人轻易不与外人提及的话。
然而如今看来,今夜的时光看起来像是都白费了,他还不如自己亲自来调查!
深夜,柏灵三人从花弄里离开,临走前柏灵甚至还买走了三五个她看着特别有眼缘的几个鼻烟壶。
老妇人送他们到自家的门口,柏灵便体贴地劝她留步不必再送——仿佛她真的是一个单纯来挑东西的客人。阿离看着着实胸闷,沉默地跟在柏灵和十四的身后,一言不发。
等走到四下无人处,柏灵回头看向阿离,“立大功了,阿离。”
阿离怔了一下,随即拧紧了眉,方才的意难平被柏灵这一声无由来的赞扬激了出来。
“立什么大功,根本什么都没有打听到。”阿离嘟囔着说道。
柏灵摇头笑了笑。
某种不服输的少年心性顿时昂扬——事实上,他看出柏灵的笑容里没有半点恶意或是不屑,反而让他想起柏奕在劝学时,常常对他露出的这种交杂着欣赏和无奈的复杂表情。
他看着眼前和自己年纪相仿——甚至还要小几岁的柏灵,认真地生气道,“不知道柏司药在笑什么”
“不重要了,”柏灵摆摆手,抬头看向十四,轻声道,“我猜这位沈姨,年轻的时候在汝阳待过很长一段时间。”
韦十四看向她。
柏灵在衣袖中掏了掏,将方才买下的几个鼻烟壶一一在手中排开,借着路旁灯火的微光,她从中挑了一个递给十四,“你看这个。”
十四接过,那鼻烟壶的内壁画着一朵他并不认得的花。
“汝阳关外有一座南荒火山,山上有一种奇株,叫做剑菊。这种植物很长寿,据说能活九十多年,且一生只开一次花,所以当地人相信剑菊的花瓣能入药治病。”柏
第二百三十七章 林婕妤的身份
韦十四轻声道,“你在汝阳的时候,听当地人说起过‘汝阳七烈’吗”
柏灵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又像想起什么来,“好像在山上看到过他们的祠堂和石碑。周……周什么如,还有……”
“周孟如。”韦十四轻声道,“还有彦希康,李杨,裴林、沈严、杨年恺和焦文杰。”
“啊……是,好像是这些名字。”柏灵点了点头,“清明寒食的时候还是有不少老人会带着儿女上山祭奠,很热闹。十四见过这些人吗”
韦十四摇了摇头,“我没有亲眼见过这些人,但我师傅与这位周孟如周大人有旧交,所以他知道全情,小时候当故事讲给了我听。”
柏灵直起了背,“十四说说看”
韦十四的脚步慢了几分,他轻声道,“建熙二十几年的时候,汝阳出过一场暴动,起因是朝中有人告周孟如里通外国,和旧齐余孽有牵连,意图暗中协助复辟,所以要把他抓回京中问审,这件事激怒了汝阳民众,于是在解押周孟如进京的当日,汝阳起了民变,全城百姓聚众劫了囚车,打死了好些卫兵。”
柏灵轻轻侧头,“‘里通外国’的指认是诬告吗”
“那就见仁见智了,当时证明周孟如有此嫌疑的证据非常多,可谓人证物证俱全,但我师傅坚持周孟如绝非是能用钱买通的人。”韦十四轻声道,“事情再往前追溯,则是因汝阳连年洪涝而起。当时是汝阳知府钱庵上任的第三年,他和手底下的几个知县合力重修了三年的河堤,可每年河堤还是会决口,乡民被新添的赋税压得苦不堪言,便将事情拜托到乡绅周孟如那里。
“周孟如当年虽然只有五十出头,但因为母亲病重,所以他已致仕多年在家陪侍。此人之前的官最高做到过梁直总督兼梁州巡抚,既受家乡父老委托,便去暗中查访了这件事。他发现河堤虽然年年在修,但每年抽调去坝上的壮丁数量显然远远不够。等他细查下去,才知触目惊心——修河堤只是个向朝廷索要粮食和拨款的借口罢了,河堤修到最后修成了生意,让这几个官员赚得盆满钵满。
“于是这位周大人便托昔日的同窗,一纸诉状递到了京城,将汝阳府三司衙门的官员全都给告了。”
柏灵颦眉,已经隐隐猜到了这个故事的结局。
十四接着道,“抓周孟如激起民变之后,又有几人接连上书,继续为周孟如鸣冤。但他们都忘了,汝阳暴乱乃皇上自登基以来遇到的首次民变,皇上为此龙颜大怒,当即让宋伯宗亲理此事——但时任汝阳知府的钱庵,就是宋伯宗一手带出来的学生。
他深吸一口气,“总之,周孟如和其他仗义执言的六人,最后被认定煽动汝阳百姓造反,当年秋后尽数伏诛。民间称之为汝阳七烈。”
柏灵听得心口发闷,“那些鱼肉百姓的官员,如今在哪里呢”
韦十四轻声道,“其他人不知道,但钱庵当时被调离汝阳,挪到徽州府的臬司衙门,过几年便调回了平京,现下已经是吏部侍郎了。”
柏灵什么也说不出来了——要在这样的世道里活着,太难了。
两人沉默不语,柏灵抬头,今夜的月亮已是半圆,月色在她身后拉起一道短影,四面巷子里不时传来犬吠。她抱着马颈,再次从马背上滑了下来。
“怎么了”韦十四问道。
柏灵接过韦十四手里的一条缰绳,轻声道,“还是在地上走着,踏实。”她走在韦十四的右手边,低声抬头道,“……十四,沈姨的这个沈,会是当年汝阳七烈里沈严的那个沈吗”
韦十四摇了摇头,“现在还很难说。”
柏灵轻叹了一声,“刚才我其实特别想问阿离,他到底是怎么发现沈姨这条线索的,过程中哪些人和事给过他启发。但又担心他沉不住气,转眼就透露了风声。”柏灵的声音非常轻,“但我现在可以和你说说我的一些想法。”
“嗯。”
“我觉得今晚我们能到访百花涯,拜访沈姨,都不是偶然
第二百三十八章 十四的难题
柏灵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如果真的有人在幕后操盘,将她今晚引到了这里,那么这个人到底是在打着怎样的算盘呢
对方把林婕妤的身世向自己揭开一道扑朔迷离的豁口,是期待着她寻着腥味继续撕咬下去,好借刀杀人除掉这个女人,还是指望她心生唏嘘,对这个女人手下留情
亦或者什么也不求,只是让自己看一看这尘世间世事的荒谬
柏灵不知道储秀宫里的那个女人有没有意识到,但就在一夕之间,东林寺的那场大火已经将她从刀俎变为了鱼肉——人们可以容忍一个出身卑贱的女子偶然得势,却绝不会容忍一个背景不明的潜在势力栖身宫闱。
柏灵忽然很好奇,建熙帝现在对林婕妤的态度会如何呢
当他发现这个女人看似生动的脸也只不过是一张别致的面具,他还会一如既往地爱她宠她,纵容到底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