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心理师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柯遥42
不多时,宋氏父子果真穿着官袍就过来了,一见屈老夫人竟是站在院门口等候,宋伯宗连忙加快了脚步。但他毕竟已经是一把老骨头,即便是加快了脚步也依然前行缓慢,只是身体摇摆的幅度大了许多,一旁的宋讷怕父亲摔跤,连忙一把搀稳了父亲的手臂。
“贤妹!”宋伯宗带着几分感慨的语气,远远地喊了一声,待走近时,神色才有几分肃穆起来,“……怎么憔悴成这样了。”
“那就要问问这个不肖子孙了。”屈老夫人瞥了一旁的屈修一眼,“要是这孩子能有讷儿一半省心,我也不至于整日为了家中的事情操劳。”
“不要这样说,修儿也是好孩子。”宋伯宗连忙道,“宝林他……可还好啊”
“宝林一切都好。”屈老夫人用同样苍老的声音答道,“最近又排了一出新戏,都六十多的人了,还跟着戏班一起磨戏,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宋伯宗笑了起来,摇头叹道,“这才活得潇洒啊,早早卸了担子,去过想过的日子……这种福分,我是羡慕都羡慕不来。”
宋家父亲和屈家母子一道往留听阁里走。
“从去年中秋之后,我就没怎么再见过宝林了,哎……”宋伯宗颤颤悠悠地叹了一声,“虽然知道他现在只是挂职,并不用来处置实务。但身边少了这么个说话的人,也确实是会觉得寂寞。”
“父……父亲……不……不……不必……觉得……寂寞。”一旁宋讷磕磕绊绊地开口,但他的表情却带着几分掩饰不住的调侃笑意,“您……您要是……想……想……想……找人说话,儿子……陪……陪您说上三……三天三夜……也……也不累。”
宋伯宗哈哈笑起来,也抚须打趣道,“你是不累,为父听着都累。”
众人一时都笑了起来。
宋讷是宋伯宗唯一还活在世上的孩子,也是他最小的孩子。宋伯宗已然八十高龄,但宋讷也不过四十出头而已。宋讷人如其名,自幼便带着严重的口吃。
不过宋伯宗当初会给孩子起一个单名“讷”,实在饱含深意——因为他的大儿子就是因为一场口角,被几个暴民用铁叉当场捅穿了肚子,而二儿子活到十几岁,舌根下长了一颗瘤子,整个人迅速地消瘦下去,瘤一破便很快去了;
&nb
第二百三十一章 扑朔迷离
“怎么会!”屈老夫人惊得手杖都要脱手,“这两年不都是大丰年”
“贤妹不要急,”宋伯宗轻声道,“我大周就是再缺粮食,也不会缺前线战士的粮食。尤其,现在北境的战局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那一头是有多重要,皇上是清楚的,内阁也是清楚的。”
“那粮食如何会只够吃一个月”
宋讷接过了话茬,轻声道,“……这……这个……问……问题,我我我我们也在……在查。但当……当务之急,还是尽……尽快给……给北北北……境调拨粮食,把粮储提提提……提到三个月以上,好……好让常将军,免除……后顾之忧。”
“这件事已经在办了。”宋伯宗补充道,“八百里加急,三天就能把消息送去北原府,绝不会耽误贤侄的正事!”
两人说得言之凿凿,屈老夫人亦只能十指紧握,“……仰赖皇上如山之恩,阁老尽力便是了。”
“诶。”宋伯宗与宋讷同时点头,应和着道。
这一番谈话之后,屈老夫人已经全然没有了追究东林寺那头的兴致,这后半生来她最记挂的就是在前线的常胜——这十年来北方捷报频传,这孩子也不曾回来过一次,只有接连不断的战功与赏赐一趟一趟地送去空荡荡的常府,宽慰着常家满门的忠烈。
想到这里,屈老夫人皱紧了眉,她强忍着鼻酸站了起来,轻轻调整了自己的呼吸,然后故作自如地去看远处水面的风景。
屈修也连忙站了起来,跟去了母亲身边,他看不清母亲的表情,只是从侧脸上感到此刻母亲的表情冷若冰霜。她在窗边站了很久,再回头时,又恢复了以往一贯的淡泊气势。
“战场的事情,有皇上和阁老盯着,我不担心。”屈老夫人的声音放慢了一些,她站在窗前回望宋伯宗,“我今日来,是想问问,东林寺那头的事情,阁老知道多少”
话音未落,宋讷已经站起身往外走,不过时又折返回来,手中多了一道卷轴。
“这是……”
宋讷并不言语,只是又往屈老夫人的身前递了递。
屈老夫人面带疑惑地接过,翻开之后先是一阵惊疑,而后便凝眉看了起来,直到看至末尾,她才喃喃地放下了手中的卷轴,一旁屈修连忙接过,自己细看起来——上面不仅写了这一次西客舍现场的火情分析,还有四位确定了身份的死者的名字与简短介绍,非常翔实。
这材料看得屈修有些脸红,难怪母亲要备车来宋府。
“果然是纵火。”屈老夫人的猜想得到了印证,脸也随即黑了起来。
宋讷接着道,“虽……虽然是……是纵火,但为了……为了安抚……抚抚抚民心,不至于生出什么乱……乱子……”
老夫人听不下去宋讷慢吞吞又断断续续的话,直接打断道,“所以对外还是说是意外”
“对,对对。”宋讷连连点头,“这件事已……已经交给……京兆尹那边去处……处处处理了,老老老夫人……”
屈老夫人目光已经看向了宋伯宗,“那阁老和小阁老可知道,这一次纵火,是发生在贵妃派人上山之前”
“知道。”宋伯宗点头,他与宋讷彼此看了一眼,而后低声道,“只是不知,为什么贵妃要突然派宫中司药上山去”
“这说来就话长了……”屈老夫人提纲挈领地讲了讲承乾宫中被林婕妤安插眼线的事情,而柏灵正是在查这件事的过程中,提出要去东林寺看一看。
宋伯宗与宋讷二人听后皆惊,他们的这个反应,与屈老夫人知晓消息时一模一样,因为两年来谁都没有怀疑过这个举止轻浮又恶毒的女人——
第二百三十二章 姓陈姓宋?
屋中的两人都望向了张守中。
“既然这件事背后站的人不是王爷,我们不如就趁此机会,引宋党去查这件事的幕后之人。”张守中目光灼灼,“此人能撬动后宫,可见必潜伏于平京贵胄之间。我们与其在此时撇清关系,不如就让宋党以为这人是我们的安排。”
“万万不可!”恭王已经站起了身,“我绝不能冒让父皇怀疑我的风险!”
“王爷可否听我说完。”
恭王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勉强自己坐了下去,“张师傅请继续……”
张守中向恭王点头致意,以示感激,他轻声道,“这么做,一来对宋党是个威慑,他们把持朝政二十年,从内廷到朝堂,再到戍边将官,到处都是他们的人。从来只有他们对清流形成合围打压之势,却从无有人能越过他们的铁网,楔进他们的缝隙之中——尤其是,小皇子身边。”
听到小皇子,恭王又打起了精神,他望着张守中,“张师傅可否说明白些”
张守中接着道,“我说句不中听的话,若是放在小皇子出生之前,我们可以说宋党迟早是要倒的,若不能在建熙一朝被清扫,那么等王爷登基之时也要被斩根。但是,在贵妃有了小皇子之后,这一切便不同了。
“王爷正直,从不与宋党同流合污,他们最是清楚这一点的,所以在有了小皇子之后,为小皇子争夺储君之位,就是他们唯一的、最后的出路。”
张守中深吸了一口气,“倘若林婕妤只是一个出身卑贱的妃子,偶然得了陛下的宠幸,这件事也就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量不与陛下起冲突,可若是林婕妤背后隐约站着王爷,那他们必定要疯狂撕咬。”
恭王终于听懂了张守中的意思——借此机会敲山震虎,引起宋伯宗与宋讷的危急之感,引他们去对皇帝的宠妃发起攻讦,以此挑拨离间。
他的惊恐至此终于平息了几分,但依旧怀着惴惴不安开口道,“但万一父皇真的以为林婕妤背后的人是我——”
张守中看了恭王一眼,“王爷,您该相信皇上的决断。”
恭王目光垂落,又想起胡一书被逐出京城的那一晚。
这天下之大,方寸之间,哪有建熙帝看不清、想不透的事情
恭王忽地感到一阵心酸——想想自己早就过了而立之年,建熙帝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是能驾驭群臣,安治天下的一代英主,而他如今却寸功未建,事事都要仰仗身边这些身带浩然之气的能臣。
想到这里,他忽然又很感动。
孙北吉望着恭王风云变幻的神情,轻声说道,“王爷,老臣还是老话。我们只需要静等,静等而已。”
恭王脸色带着几分哀愁,“可是阁老,这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
“等到该出手时,就不必再等下去,王爷不必心急。这一刻应该不会太远了。”孙北吉低声说道,他看向恭王,“今日我与守中,还给王爷带来了一个消息。”
“哦”恭王坐直了背,“两位师傅请说。”
孙北吉的脸上看不出一丝波动,声音仍像先前一般平静,“……北地恐怕是要乱了,王爷。”
恭王几乎立刻睁大了眼睛。
张守中接着道,“王爷应该还不知道吧,今早大将军常胜的奏疏到了,一封送到了兵部,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夜访百花涯
傍晚,两人在恭王府用过了晚膳,又与恭王说了许久的话,直到入夜才从恭王府出来。
张守中扶着孙北吉上了软轿,自己则像往常那样跟在轿子的窗边缓缓行走。
“守中,”孙北吉揭开窗上的布帘,“辛苦你了。”
张守中有些意外,连忙看向轿中人,“阁老哪里话,关注北境的战事原本就是兵部的职责所在,去年没有守住马一鸣北原府知府的位置,让宋讷的人钻了空子,已经是晚生失策了。”
“我们还有哪些可信的人在那边看着”
“上个月去了两位参军,分别是定边侯和安定伯府的詹事,都是腰杆和笔杆一样硬的青年官员。”张守中轻声道,“如今常胜这一封奏疏一来,我们也刚好可以举荐几位贤能之才,希望能助常将军扛过今年这局势吧。”说着,张守中声音压低了几分,“名单我正在拟,拟好后会送给阁老与王爷过目。”
孙北吉脸上不见喜色,他一如既往地带着几分深思的神色点了点头,而后忽然问道,“一书这会儿,该是走到哪里了”
张守中沉默想了想,“应该快到汝阳关了。”
“过了汝阳关,就是北境,再走上四五天,应该就到北原府了吧”
“是。”
“他有给你写信吗”孙北吉问道。
张守中摇了摇头,“阁老,一书明面上是调任,但实际上毕竟是因为触到了圣上的逆鳞……”
孙北吉叹了一声。
是了,他如今身份暧昧,实在不适合再主动和京中联络。
“阁老可是有什么讯息想传给一书”
孙北吉目光锐利,再次点了点头。
张守中想了想,轻声道,“一书目前顶的职位是督粮,算起来也是归兵部管辖的,我可以走兵部内部的密函和他联络。阁老想知道什么”
孙北吉示意他靠近一些,而后在他耳边小声地开口,“可以让他多留心常胜的布兵变动,尤其是看储粮点有没有南下的趋势。”
张守中微微一怔,“阁老是担心……常胜将来也会反”
“有时候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孙北吉低声说道,想想宋家、屈家与内宫之中年幼的皇嗣,他眯起眼睛,“防人之心不可无。”
……
而此时,在平京的另一角,朝天街的街口华灯初上,两人骑马停在了路边某处灯火照不见的阴影中。
“到了。”十四挑起兜帽斗篷,远远看向了不远处的柳巷花街,“我们可以在这儿等等,阿离一会儿会来接应。”
柏灵一身男装,有些无措地扯紧了缰绳。
一旁十四静静地停在黑暗之中,她却一直驾着马在原地慢悠悠地打转。尽管十四给她挑的这匹已经是在御马监被驯化得极其温顺的小母马,但她驾驭起来还是有些困难——这显然和十四所谓的“不会骑没关系,上了马就会了”的说法完全不一样。
十四翻身下马,上前拉住了小母马的头套,马轻轻吠了一声,而后终于停了下来。
柏灵得救似的扶着马颈,趁机从马的一侧慢慢地滑到地面上。
“太难了……”她有些气喘地说道,“简直比走路还累。”
“会习惯的。”十四轻轻抚摸马的鬃毛,安抚着看起来被柏灵骑得有些暴躁的马,而后回过头道,“你今晚就骑得很好啊。”
柏灵摆了摆手,她两手紧撑着膝盖,身子微微躬下,此刻她已经感到自己胯下两侧的肌肉有些软绵——明早醒来,这两侧肯定是要酸痛到爆,柏灵也抬起头望向十四,“我们为什么不坐车来呢”
十四认真答道,“逃跑的功夫你最好还是学一学,现在再练轻功是晚了,要是连骑马也不会,之后万一遇上什么意外,凭你的两条腿怎么跑得过人家”
&n
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正的金丝笼
被刮花了脸的残废老妇人,在百花涯深处的花弄里,一个人画着蔷薇花的鼻烟壶吗……
这未免太有画面感了。
想想储秀宫里一整面陈列柜上的鼻烟壶,和院子里支满捕鼠夹的蔷薇花圃,柏灵心中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个老妇人一定与宫里的那个蛇蝎美人脱不了干系。
就在跟随着阿离一路往百花涯走的过程里,无数种可能已经在柏灵的脑海中浮现——林婕妤对蔷薇与鼻烟壶的喜爱是来自于这个老妇人吗她们是母女姑侄抑或是别的什么关系最重要的,这个人,会是林婕妤的弱点吗
韦十四再次戴上黑色的兜帽,将苍白的脸和头发再次掩盖在阴影之中。空气中传来隐隐的脂粉香气,不时有笑闹声从水面上的亭台楼阁里传来。层层叠叠的高楼由近及远,灯火倒映在水中,仿佛天上的街市。
三人从一座极宽的木桥上向着百花涯的楼群走去,不时有装饰华贵的车马从桥上经过,有妆容明艳的少女肩披缎带,倚靠着年纪相仿或相差甚多的客人,不时发出温婉动听的笑声。
那一颦一笑之间,少女天真无邪的柔美像一柄带着倒刺的鱼钩,紧锁着身旁之人。
如果建熙帝有机会亲自下一趟百花涯,他恐怕会惊愕地发现,这里处处都是让他痴迷流连的那种女人。只不过这里的美人极少有人有林婕妤那样的魄力,能够在喜怒无常的天子面前也照样收放自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