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御前心理师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柯遥42
    但也不用他再说下去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结束
    当殿外的进攻突然中止,甄氏就敏锐地觉察到了转机。

    ——天亮了,而柏灵昨晚曾经说过,“只要撑到天亮,世子就会带兵回来”。

    甄氏在殿内又等了一会儿,直到一直在盯梢外边情形的锦衣卫说,穆成大那边似乎有些混乱。

    于是甄氏下定决心,出门劝降。

    见几人径直离开了大殿的庇护,穆成大立时又叫嚣起来。

    “都愣着干什么放箭!放箭!”

    然而左卫营的兵士们都没有动,他们有些迷茫地左右相望,但谁也没有抬起手中的弓与剑。

    甄氏又向前缓缓踏了一步。

    “你们都是大周的士兵……你们手里的刀剑,不应该被用在这种地方。

    “金人在北境虎视眈眈,好男儿应当去保家卫国,把热血洒在战场上……而不是在这个地方,白白地送死。”

    士兵们面容复杂,在一夜的疲惫之后,这句话像锋利的匕首,直接刺穿了他们的盔甲。

    “先皇驾崩,逆臣篡位,你们身为先皇的亲兵,却在这里助纣为虐、围攻皇上的寝宫,此等罪过,就是千刀万剐也不足惜……

    “但作为士兵,服从将领的命令是你们的第一先责。你们受了蒙蔽,在这里激战一夜,死伤如此……也算是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所以,趁现在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都回头吧。”甄氏轻声道,“现在放下兵器,那么昨夜的事情就既往不咎,否则……来日清算起来,不只是你们,连同你们的父母妻子,九族之内的所有亲眷,全部都难逃一死。”

    甄氏抬手,“路在你们脚下,自己选吧。”

    从最边沿的士兵开始,左卫营的官兵们一个接一个地卸下了自己腰间的佩剑,一把吧长弓被丢弃在他们身前的空地上。

    穆成大徒劳地挥刀,扬言要斩杀这些违抗上令的下属。

    “韩冲,”甄氏低声道,“取他首级。”

    站在前面的左卫营士兵们也都听见了王妃的吩咐,所有人都向近旁后撤,在韩冲和穆成大之间让出了一条道路——面如阎罗的韩冲目光锁定在穆成大的身上,眼中杀气凌厉。

    穆成大咬牙拔剑,身体微微前倾,沉身应战。

    然而一切根本没有悬念。

    接下来发生的根本不是一场打斗,而是一场单纯的虐杀——斩手、斩足、刺穿心腹,直到穆成大瞪着眼睛完全咽气,韩冲才一刀砍下了他的头颅,提着头发将它拎在了手中。

    鲜血滴滴答答地落在地上,让一旁的宋伯宗和宋讷看得面无血色。

    “悬挂到城门口。”甄氏面无表情地开口,她望了一眼宋家父子,“阁老,小阁老……你们,就没这么好运了。”

    左卫营地士兵们散去了。

    先前从午门跑来的传令兵,径直跪去了甄氏的面前,将世子带兵归来的消息再次禀告了一遍。

    “传令下去,开宫门。”

    “是!”

    那士兵飞快地折返跑远了。

    甄氏遥望着午门的方向,只觉得眼眶灼热起来——果然是世子回来了。

    她回过头,“孙师傅和张师傅还走得动吗”

    两位老臣都点了点头。

    “那……我们一起往午门走吧,”甄氏低声笑道,“去迎世子。”

    两人躬身,“是,去迎世子!”

    从养心殿到午门,路程并不远,但甄氏从未这样盼望能够快些走到这条路的尽头。

    几人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向着午门走去。

    几人刚过了太和殿,就看见在空旷的广场另一端,陈翊琮正大步迈过了太和门——

    ……

    朦胧之中,柏灵隐约听见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

    神志一恢复清醒,周身的疼痛就再次传来。

    睁开眼睛,四周昏暗——这里仍是鸩狱,熟悉的潮湿地面和枯烂稻草,柏灵抬眸,看见了韦十四的眼睛。

    韦十四轻声问了几句柏灵的身体情况,柏灵一一回答。

    见她醒后神智如常,韦十四微微松了口气。

    “你还有力气吗”他低声问道。

    柏灵摇了摇头,“外面……怎



第一百一十八章 所谓告慰
    往后三日,恭王一病不起,孙北吉暂时顶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世子监国,王妃甄氏日夜照顾在恭亲王的塌前,一刻也没有离开。

    直到清理战场的时候,张守中他们才意识到,昨夜的战场远不止养心殿一处。

    按照宋伯宗的计划,如果没有柏灵与衡原君的搅局,他们完全可以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直接动手。

    然而陈翊琮跑了。

    时间被拖延,于是在被替换的城防和禁卫军里,也有好几支队伍觉察到了异样,进而引发了小范围的战役。

    对这些将领,朝廷自然要嘉奖,但礼部那边显然已经快要忙不过来了——新皇的登基和建熙帝的国葬,才是如今的第一要紧事。

    而各州府递来的奏折因为建熙帝的驾崩,已经堆积了好几日,内阁与司礼监正快马加鞭地处理着。

    内阁的房间里,张守中的脸上还带着淤青和红肿,右脚也打着石膏,但他依旧在自己的位置上忙碌着。

    不久,张守中搁下手中的笔,轻声道,“阁老,给常胜的这封安抚文书,我已经写好了,你来看看要是没有什么问题,等我今晚得了礼部那边的消息,就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去靖州。”

    孙北吉站起身,走到张守中的身边,接过文书细看。

    文书很长,是仿恭亲王一贯嘘寒问暖的口吻。

    张守中在一旁补充道,“其实主要就说了三件事,屈修参与谋反,贵妃坠楼,还有屈老夫人祠堂悬梁自尽并留书一封和屈修断绝关系。”

    孙北吉放下了文书,颇有几分犹豫,“……有必要说得这么细吗”

    “这件事不好隐瞒。”张守中低声道,“与其让别人传去什么风言风语,不如我们直接将实情告诉他,才显得坦荡,对他信任。

    “而且信里也都讲清楚了,我们认定屈修被逐出屈家在先,他的母家屈氏一门如今依旧是我大周的忠良。对屈家尚且如此,对常家就更不会有任何牵连——他能懂的。”

    孙北吉叹了一声。

    “我下午已经看了礼部那边给贵妃和老夫人拟的追封,”孙北吉低声道,“问题倒是不大。”

    “那便好。”张守中也有些感慨起来,“贵妃既有如此胆魄,不论礼部给出怎样的位份,我都是支持的。”

    “我不是在叹这个。”孙北吉答道。

    张守中愣了愣,“那阁老是在叹……”

    孙北吉想了片刻,“看看贵妃,再看看屈修;看看王妃,再看看王爷……”

    还未等孙北吉说完,张守中立刻敏锐地前后望了望——此刻的房间里,现在确实就只剩他们两人。

    “阁老,慎言。”

    这一幕似曾相识,只是劝说与被劝说者调换了位置。

    孙北吉目光依旧沉静,“有些话,也就只能和你说一说。当初贵妃寻死,朝臣群情激愤;如今贵妃不仅死了,还抱着祺王一道往生,结果死后荫封隆盛,群臣盛赞……守中,你不觉得荒谬么”

    张守中颦眉,沉默了片刻,“阁老,你应该是明白这其中的差别,若非贵妃忠烈,如今宋伯宗只怕已经带着祺王投奔金人……那真是国耻!”

    “是啊,我都明白。可那到底是宋伯宗一意孤行,贵妃何辜,祺王何辜死后的追封又有什么意义呢”

    孙北吉摇了摇头,抬手道,“……大概我是真的老了。”

    一时间,许多话涌上张守中的心头。

    他确实未曾像孙北吉这样站去贵妃的角度想这件事,他也没有这个必要——这追封原本就不是为了告慰死者,而是为了安抚还活着人。

    比如边疆的常胜。

    但孙北吉这句“真的老了”,忽地就让张守中一阵鼻酸。

    想起建熙帝殡天的那一晚



第一百一十九章 塌前语
    恭亲王忽地一颤,懵懂中,他感到有力量拉扯了自己的手臂。

    甄氏的手忽然松落,让恭亲王整个人都惊醒了过来。

    “谁——谁!”他扑腾地半坐起来,却又惊起了一阵腹中的绞痛,整个人侧躺着在床上喘息,“君平……君平!!”

    “王爷……”甄氏有些无奈地又要上前,陈翊琮直接挡在了母亲前面。

    “母妃已经守了父王三天,今晚孩儿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是给孩儿一个尽孝的机会吧。”他转头看向甄氏,“您去休息。”

    床榻上的恭亲王还没有搞清楚状况,眼见甄氏要走,他再次捶打起床沿,“不要、不要……我谁都不要!!我只要君平留在这里——”

    陈翊琮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看着憔悴又失态的父亲,此刻像一个小孩一样在床上耍赖,只觉得心火更盛。

    “父王!”陈翊琮忽地握紧了父亲的手,“您睁眼看看清楚我是谁,是我,你儿子!”

    恭亲王被耳畔突如其来的呵斥震了一下,这才有些恍惚地抬眸去看儿子。

    然而,只一眼,他就吓得浑身僵硬。

    陈翊琮的那双眼睛原本是最像甄氏的。

    然而此刻,这样一双好看的眼睛里,却带着几分冷漠、几分不耐烦,还有几分必须服从的威严。

    ——这样的眼神,与当年的建熙帝,如出一辙。

    一瞬间,一种熟悉的恐惧浮上心头,让恭亲王整个人都瘫软了下来。

    他呜呜咽咽地把手猛地抽了回去,整个人都缩进了被子,退到了床榻的一角。

    陈翊琮正想坐下来替父亲守夜的时候,甄氏拍了拍他的肩膀。

    甄氏慢慢往外走,陈翊琮也随即跟了过去。她先是向房中的婢子再次交代了一遍今夜照拂要注意的地方,并叮咛若是有什么突发的情况,还是马上派人去找她来。

    “不,”陈翊琮打断道,“你们来找我。”

    甄氏笑了笑,没有反驳。

    母子两人慢慢往外走。

    陈翊琮送母亲回到小花园的别院,直到此刻,甄氏才觉察到自己大概是真的已经到了体力的极限。她连让婢子来给自己梳洗的力气也没有了,很快躺倒在了床上。

    陈翊琮接过了一旁婢女手里的团扇,拉来一个矮凳在甄氏的床边坐了下来,有些心疼地看着母亲微微有些凹陷下来的眼眶。

    “你也去休息吧。”甄氏低声道,“这几天你也累着了。”

    “不累。”陈翊琮手里的团扇扇得更用劲了,“母妃要一直照顾父王才辛苦。”

    “后天就是你父王登基的日子了……”甄氏望向世子,“你这几天在内阁,感觉怎么样”

    “……他们都说孩儿做得很好。”陈翊琮答道。

    “‘他们’是谁”

    “张师傅,孙师傅,还有好多孩儿以前见过面但不大认识的官员……”

    陈翊琮把这几天在内阁的见闻原原本本地和母亲说了一遍,一般只要他说出那人的特点,或是具体的官衔,甄氏就能很快接上这个人的名字。

    这一点让陈翊琮心中着实升腾起一股对母亲的敬意。

    ——母妃真的什么都知道。

    “既然做得很好,为什么要皱着眉头”甄氏低声问道。

    “以前不是这样的。”陈翊琮轻声道,“以前不要说父王,就连国子监的夫子们也经常指出孩儿的各种错漏,甚至有些地方,就算他们直接指出了,孩儿也不一定当时就能明白,还得回来再想一想。

    “所以我觉得这些人没和我说实话。”陈翊琮看向母亲,带着几分不快,“他们奉承我。”

    甄氏哈哈笑起来,笑得带起眼角的些许皱纹。

    “位置不一样了,是这样的。”甄氏平息了几分笑意,“你现在没有感觉,但他们已经感觉到了。”

    “那怎么办。”陈翊琮眨了



第一百二十章 一切向前
    说来也奇怪,明明刚才还困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可在说了这么多的话之后,甄氏反而觉得清醒了许多。

    她悄无声息地起身下地,让几个太监过来把世子抬上床休息。

    陈翊琮睡得不是很踏实,即便是在梦里也依旧皱着眉头,带着几分忧虑。

    甄氏坐在床边,捡起儿子落在地上的团扇,轻轻给他打风。

    她还有太多的话没有说。

    她望着儿子,脑海里却忽然想到了柏灵。

    在这一场叛乱平息之后,孙北吉和张守中都在第一时间提到对柏灵和柏奕的褒赏。

    这对兄妹能这样力挽狂澜,大抵真的怎么褒赏都不为过了。

    但这件事被甄氏按了下去——她已经听闻贵妃的死对柏灵打击巨大,深知这个时候的任何褒赏都只会带来反效果。
1...135136137138139...2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