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慕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Loeva
宋氏淡淡地道:“虽不好顶撞她,却也没必要顺着她的语气说话,只当什么都没听见就是了。三弟妹如今病得这么重,也不知几时才能痊愈,外头那些人情往来的事儿,你身为一家主母,做主处置了就是,没必要劳动病人出面,养病时都不能安心。”
说罢宋氏又转头对涂氏道:“三弟妹离开老家这么多年了,先前是为了玉和的前程,只能委屈她长年漂泊在外。如今玉和前程已定,三弟妹也有心要回乡养老了,我们做嫂子的,也该多照应她些,让她能安安心心在族中颐养天年才是。”
涂氏笑笑说:“二弟妹还是这么厚道。行,既然你都不计较了,我做大嫂的,当然不会小鸡肚肠。”
谢慕林在旁看得叹为观止。她方才的演技,颠倒黑白的本事,真是太小儿科了,顶多就算是添油加醋而已。瞧瞧宋氏说的这些话,简直就是扭曲了谢老太太的原意,可谁又能说她说得不对呢?任何人听了,都只会觉得宋氏识大体,谢家一团和气,妯娌间十分友爱。
别看宋氏出身家庭背景简单,出嫁后过的日子也很清净,感觉就是个书香墨海里浸淫了一辈子的脱俗才女,斯文优雅又宽厚。谁能想到,她跟人斗起心眼来,也有这样的水平手段呢?
杜氏命丫头们多搬了一张凳子过来,招呼谢慕林坐下,又问起在老宅生活上的细节来。
谢慕林仍旧是老老实实地详细介绍了一遍,每天做了些什么,整修了什么地方,怎么整修的,花了多少钱?谢老太太生活如何安排?下人们的生活如何安排?跟附近的居民又有什么来往?全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别看这老宅条件差,两三天下来,这居住条件其实已经有了很大改善,至少众人衣食无忧,住房完整,安全也有相当的保障,还跟邻居们相处融洽。
杜氏严肃的方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搂着谢慕林对两位长辈说:“您二位瞧瞧,这孩子多能干呀!我在她这个年纪的时候,还没她懂得多呢!至于我们家英莲,就更是被这孩子比下去了!按理说,三婶和素敏妹妹也不大懂这些杂务的,这孩子从哪儿学来的?”
谢慕林有些懵,连忙谦虚地表示,自己也不是懂得很多,做的也都是很小的事儿罢了。
杜氏却笑道:“傻子,换了是其他女孩儿,在你这个年纪,再聪明,也不过是交代下人该做些什么,补墙呀,修门窗呀,铺瓦呀,诸如此类的,可是有几个能象你一样,说得出该用什么材料,又要如何修补?你娘绝对不懂这些,你爹倒是知道的,可他长年不在家,更不可能教女儿这些事了。你要学,不是问人,就是从里学来。所以我说你聪明能干,比许多女孩儿都强!”
谢慕林恍然,原来杜氏是这个意思呀?她吩咐人干活的时候,确实交代得挺详细的,但这不是因为家里的下人都不是正经工匠,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嘛。她为了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肯定要交代得清楚一些。如果她不懂也就算了,她既然知道一点,就没理由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藏拙。毕竟她自己也要住在老宅里的,能住得舒服一点,又何必自讨苦吃?
如果当时有正式懂行的工匠在此,她肯定只吩咐一句“补墙”、“补瓦”之类的就算了。
但这话也不知该怎么解释,谢慕林只能继续谦虚:“我也是见旁人如此行事,才照着学的罢了,其实还有很多错漏不足之处呢。多亏了马叔马婶和其他人,也在用心帮我,否则这老宅哪儿能修补到今天的程度?我就是动动嘴皮子而已,可不敢当大伯娘这一句夸。”
杜氏笑着又搂住她摩挲:“好孩子,在自家长辈们面前,何必如此谦逊?倒显得生分了!”
文氏在旁有些怔愣,她其实也没想到,女儿这两三天的功夫,竟做了这么多事。怪不得这间客厅在她离开前,还是破破烂烂的,如今却干净齐整,家具俱全,可以用来待客了。这都是女儿的功劳呀!自打家里出了事,女儿真是一天比一天懂事能干了。
文氏红了眼圈,连忙又把泪意强压下去,谢过了杜氏的夸奖,感叹说:“她平日里就爱看书,而且不爱诗词歌赋,反倒喜欢收集那些杂书,工医农植,样样都有。我还觉得她不象咱们这样士宦人家的女孩儿,纳闷她是几时养成的怪脾气呢。但她能从杂书里学到真本事,用在家中,倒也不枉费她读得那般用心。”
宋氏微笑着点头:“可见学问都是从书里来的,不管是诗书道理,还是平常过日子,多读书,总是有好处的。”涂氏在旁阖首微笑。
杜氏含笑对谢慕林说:“真姐儿也喜欢读医书么?其实不必正经学诊脉开方,只需要懂些药理,知道些养生的学问,你就能受用一辈子了。大伯娘那儿有许多这样的书,你得闲时,只管过来看。你英莲姐姐也喜欢看这些书的,闲时还爱捣鼓些自用的胭脂花水什么的。你们女孩儿索性一块儿玩吧,倒比出门淘气好得多。你二伯父家的英芝也喜欢跟英莲一块玩儿呢。”
宗房大老太爷谢泽山有两个儿子,长子谢珙有四子一女,女儿就是谢英莲,今年十五岁;次子谢瑁,有一女二子,嫡长女谢英芝,今年十岁。这两个女孩子,都是文氏早早向谢慕林姐妹几个介绍过的,谢慕林大致了解过她们的性情喜好,连礼物都各备了一份,只是还未来得及送出手而已。
谢慕林对这两位堂姐妹有些好奇,正想趁机向杜氏多打听几句,便听得马路瑶家的来报:“老太太醒了。”





慕林 第二百六十五章 请安
客厅里顿时安静下来。
谢慕林神情平静,安坐不语;文氏有些坐立不安地看了看涂氏与宋氏;宋氏脸上的表情淡淡地;而大老太太涂氏,则露出了讥讽之色。
最后还是大太太杜氏开了口:“三婶娘醒了,我过去请个安吧。于情于理,我们做小辈的,都该去问候一声的。”她收了笑容,重新摆出那张严肃的方正脸,站起了身。
谢慕林随之起立:“我带大伯娘过去吧?”
杜氏笑着把她重新按回凳子上:“不必,叫你娘陪我就行了。你在这里陪两位老太太说话。二位长辈头一回见你,心里都喜欢得紧呢。”
涂氏冲着谢慕林笑得十分和蔼可亲:“是呀,真姐儿,你三叔祖母那儿,叫你娘带路就行了。你还怕你大伯娘会不认路不成?她从前三不五十就过来串门儿,只怕比你都要熟些。”
说罢她又转向文氏:“你带着你大嫂过去吧。三弟妹不愿意见我们,若是往常,我身为长嫂,定要跟她说说礼数规矩。可如今她是病人,又受不得气,我也懒得跟她计较了,叫你大嫂出面,代替族里人问候一声就好。省得三弟妹气性太大,一会儿恼了,又是头晕又是脑涨的,倒象是我们存心害她犯病一般。”
文氏有些慌张地起身行礼:“您言重了。老太太断不会这么想的,她……”话未说完,就被涂氏打断了:“行啦,我还不清楚她的脾气么?你不必替她遮掩了。我若是爱计较的人,早就被气死了八百年了,还能好端端活到现如今?!”
杜氏含笑拉着文氏向外走:“好啦,素敏妹妹,大家都是自家人,你不必顾虑太多了。三婶娘还在等我们呢。”说着就把文氏硬拉走了。
谢慕林目送她们离开,回头看向涂氏与宋氏,露出了乖巧的笑脸。
文氏与杜氏去了后楼,也不知道跟谢老太太说了些什么。谢慕林在前院客厅里陪两位祖母说话,聊些家常什么的,因牵挂着后楼,多少有些心不在焉。不过涂氏与宋氏并没有说什么,始终对她十分亲切关怀,似乎十分体谅她关心母亲的心情。
前院后院隔着一个正院,距离有些远,又有房屋墙壁相隔,谢慕林始终听不到后楼的动静。不过她如今跟身边的丫头已经有了默契,翠蕉比梨儿胆子大些,不必她吩咐,就已经主动揽下了探听消息的职责,前院后院地来回奔跑,负责在窗外给她打手势,比划动作,通报后楼的最新情况。
所以,谢慕林大体上能猜到,谢老太太遇见宗房的大侄媳,心情好不到哪里去,只是杜氏庄重守礼,由始自终没给谢老太太挑剔的借口。虽然谢老太太还是冲文氏发了脾气,骂了一顿,打坏了一个碗,摔了一个枕头,但有杜氏护着,文氏除了挨骂,也没吃什么亏。谢老太太的举动,只会越发突显了她的无理取闹、为老不尊。
翠蕉年纪还是小,她及时给谢慕林通报了最新情报不假,可惜没选好窗户。她在院子里打手势的那个位置,就连涂氏与宋氏也都能看得分明。所以,即使谢慕林能清楚地看到翠蕉在传递什么信息,心里也有些尴尬。
涂氏笑眼弯弯,似乎觉得很有趣,还小声对谢慕林说:“这个丫头不错,挺机灵的,回头我要赏她,不必她亲自来给我磕头了,省得你娘啰嗦。”
宋氏端坐如仪,仿佛什么都没看见似的,但从她对涂氏说的话来看,就知道她其实什么都看见了:“大嫂,别跟孩子开玩笑。你没瞧见真姐儿额头上都冒汗了么?咱们装作没看见就行了。要打赏丫头,你想寻什么借口不成?”
涂氏拿手帕掩口,呵呵直笑:“我这不是觉得挺有趣么?”
谢慕林尬笑中。
她偷偷给翠蕉使了个眼色,暗示后者赶紧走。翠蕉郑重点头,做手势表示明白,马上就去继续探查最新情况,转头跑了。
谢慕林闭了闭眼,知道她一会儿肯定又要回来的。算了,反正也算是变相的现场直播嘛。
翠蕉还没回来,杜氏已经拉着文氏出来了。她那张方脸上,神色有些严肃,看不出心情如何,但到了涂氏与宋氏面前,未语先笑,禀报说:“三婶娘精神不错,看来是那位大夫开的方子起效了。真姐儿侍疾,也服侍得好。明儿我父亲再过来给三婶娘诊一诊脉,就更加万无一失了。二位老太太先前交代要送来的东西,我也交给了三婶娘跟前侍候的人,您二位就放心吧!”
涂氏笑着点头:“你办事,我总是放心的。对了,三弟妹可知道我和二弟妹来了?”
杜氏笑笑说:“知道的,不过三婶娘先前交代过,怕会过了病气,因此不许族人来见她,我就告诉她,二位老太太都尊重她的意思,照她的意愿办了,不去后院相见,让她老人家好生养病,缺什么吃的,玩的,只管打发人到族里要去,一家人千万不要外道。”
涂氏笑了:“这话说得很是。她难得回来,我们总不至于叫她短了吃喝,不能安心在家里待下去。”
宋氏看向文氏:“三弟妹可曾提过,什么时候去祭祀三弟?”
文氏面上犹带几分惶恐,回话道:“老太太吩咐了,说她这病不轻,也不知道几时才能痊愈,叫我们不必等她了,尽快去给老太爷扫墓吧,也让老太爷早些见到孙子们。”
宋氏淡淡一笑:“这样也好。若不是要等她一起,你们本该一回来就办这件事的。如今既然三弟妹不在意了,你就尽快安排祭祀的事吧。莫等到显之他们兄弟几个入了学,学业渐重时,还要想法子挤出时间来,告假去祭拜先人。”
文氏犹豫了一下。她本来是打算留下来侍疾一段日子的,可嗣婆婆说的话也是正理,而且是应该尽快办好的事。丈夫上任之前,再三嘱咐过的。若不是谢老太太忽然出现,她早就带着孩子到谢老太爷坟上去祭扫了。
涂氏也在旁道:“是呀。素敏,你原本是担心三弟妹的病情,又不放心真姐儿独自留下来侍疾,才急着回来。可如今三弟妹病情好转,真姐儿也把老宅里的事务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你还有什么可愁的?尽快回去,把祭礼办好了。到了正日子,提前派人过来接真姐儿,事情办完了再把她送回来,也不耽误什么事儿。
“你还得尽快去其他族人家一一拜访过,而不是只去我们几家血缘近的,其他人那儿只打发下人送礼就算了。这都是礼数,不能轻忽的。先前你急着回来看病人,不会有人跟你计较。但如今三弟妹没有大碍了,你就得把该办的事办完才行。”
杜氏笑着对文氏说:“是呀,素敏妹妹,若是你忙不过来,我给你搭把手吧?要是不放心真姐儿在这里,我就把儿子媳妇也派过来帮忙照看。你尽管放心!”
文氏期期艾艾地看向女儿,见谢慕林露出赞同的笑容,只得犹犹豫豫地点下了头。




慕林 第二百六十六章 辩解
看过谢老太太后,该做的事也都做了,太阳西下,涂氏与宋氏便决定要回去了。
虽然文氏答应了会尽快回谢家角,把祭祀公公的事办好,但她既然回了老宅,就不可能转过身拍拍屁股走人,怎么也得意思意思地住一晚,不然谢老太太就该炸了。以文氏的性格,断断承受不起这样的责骂。
涂氏与宋氏也不多言,只是嘱咐她,要尽快回族里去,因为很多事情都不方便拖延的。文氏自然是答应了,再三谢过她们的提醒,又一路把两位长辈与杜氏送出了大门,送上了船。
等她回到老宅里,便立刻去见谢老太太。谢慕林也跟了上去。
谢老太太方才从杜氏那里吃了瘪,却又不占理,还没找着错漏之处,挑挑刺,好耍一番长辈的威风呢,杜氏那边就张口问起了谢老太爷谢泽湖的祭礼了。谢老太太哪里有胆子去亡夫坟上扫墓?顿时软了,表示自己病重,没办法出门,就让文氏带着孙子们去祭拜吧,别因为她一个病人,耽误了正事。
如今涂氏、宋氏与杜氏走了,她才松一口气,却有一股子郁气憋在心中,见了文氏,顿时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张口就想大骂。
可随即她又瞧见谢慕林站在文氏后头,想起珍珠方才悄悄儿在她耳边说的,文氏不会久留,住一晚就要回去主持扫墓之事了,她接下来好些天都要落在这个不孝的孙女儿手里,若是此时发作,回头还不知道要被如何搓磨呢。这么想着,谢老太太终究还是闭上了嘴,板着脸背过身去,不肯给文氏母女一个好脸,却也不再口出恶言了。
文氏小心探问几声,见谢老太太都不吭声,想必是恼了。她暗暗叹了口气,恭敬告退出来,面上露出了愁苦之色。
谢慕林假装什么都没看见,拉她去看梅庐:“我头一天晚上,是在老太太住的后楼里,随便找了个角落,放了张长榻,对付着睡了一晚。第二天,我就让人把梅庐收拾出来了。这个院子比别处的新些,地势又高,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坏,只需要整理一下,打扫干净,就能住得很舒服了。可惜老太太死活不肯搬过来,说这里是偏房侧院,不是她这样的正妻该住的地方呢!”
文氏怔了一怔,心里隐隐有些刺痛,面上却努力不显露出来:“这是娘从前住过的院子,住了好几年呢。夏天的时候,住在楼上,既通风凉快,又能登高望远,景致很好的。”她把院子前后、小楼上下转了一圈,赞许地道,“收拾得不错。你大伯娘夸你能干,我还想你能做什么呀?如今看来,你果然在实务上很有天份。”
虽然院子里还有许多地方没整理好,但文氏看着周围的环境,也生出几分怀旧之心来,道:“你既然是住楼上,楼下是空的吧?今晚我索性就住这儿算了。”
谢慕林道:“娘若是怀念从前了,偶尔过来小住一两晚,这也没什么。但正房我已经叫人修补好,布置好家具了,连铺盖都是齐全的,就预备着娘回来住进去。娘好歹也在那里睡一夜,才不枉费了我花的心血嘛!”
文氏听得笑了:“这能花你多少心血?”不过对于女儿的孝心,她还是挺受用的,只是也有几分顾虑,“那里原是老太太的屋子。先前老太太病得那样,都不肯住到别处去。如今屋子也修补好了,她老人家迟早要搬回去的。我若住进去了,她定然又要生气!”
谢慕林哂道:“正屋虽然修补过了,但远远比不上后楼舒适。老太太这病,也该是静养为佳,挪来挪去的,万一吹了风,岂不是要害得她老人家病情加重?就象现在这样住着挺好的。那后楼本来也是老太太夏天时的居所,老太太自己也挺喜欢。之前没搬过去,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手整理。现在样样都布置好了,她老人家也住得开心,何必再惊扰她呢?等到她的病养好了,夏天也过去了,我们就可以劝她搬去谢家角了。到时候谁还顾得上谁住正屋,谁住后院呀?”
文氏想想也对,便犹豫着答应了。
随即她又拉着女儿在桌边坐下,摒退丫头,踌躇片刻,方才说:“真姐儿,我知道,你虽然总说老太太脾气不好,爱挑事儿,但你心里还是孝顺她的,否则也不会如此用心地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哪怕挨了无数骂,也依然侍候得她妥妥当当的。可是……方才你在大老太太与二老太太面前,说的那些话……还是太实在了些。老太太脾气不好,我们自家人知道,忍了受了便是,何必告诉别房的长辈,让她们也跟着生气烦恼呢?”
谢慕林眨了眨眼:“娘指的是……我在大老太太和祖母面前告老太太的黑状吗?我难道不该实话实说?”
文氏苦笑:“我知道你这几天受了委屈,才会忍不住请长辈们为你做主。以老太太的辈份、地位,除了大老太太与二老太太,也没别人能对老太太说教了。可是……二老太太素来是个和善庄重的长辈,从不跟老太太在琐事上纠缠不休。哪怕知道你的委屈,也只会安抚你,不会真的当面说老太太什么。
“而大老太太身为一族宗妇,虽然有责任管教族中女眷,可族里读书有成的子弟中,还未有一人官位前程能及得上老爷者,所以大老太爷夫妇俩,是不会与老爷生隙的。到头来,大老太太也不过是嘲讽几句,不可能真的重罚老太太什么。你别看她们说,要让老太太留在族里养老。但只要老太太死活闹着要走,她们也奈何不了她,免得一个不慎,伤着了老太太,老爷与宗族之间的关系,就要尴尬了。”
谢慕林挑了挑眉,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了委屈的表情:“我哪里想到这么多?只是听到老太太说,要是哥哥弟弟们不回来侍疾,胆敢违背她的命令去书院读书,就要到处嚷嚷他们是不孝子孙,我真是吓坏了!就怕她真的这么做,败坏了兄弟们的名声。老太太将来要是后悔了,连句对不起都不会说的,可是兄弟们的名誉、前程,难道就真的要这么毁了吗?
“我赶在所有人之前,把这件事告诉大老太太和祖母,也是为了让她们知道,老太太言行有多荒唐。如此一来,就算将来老太太真的在外头胡言乱语,好歹也有族人帮着辩解。而族里的长辈们虽然不熟悉兄弟们,却也不会因为老太太的话,就误会他们不是好孩子了!”
文氏怔住了:“原来……你是为了这个原因?”
谢慕林说话时,就一直睁着大眼朝窗外看,眼珠子都不眨一下,又暗暗掐了自己的大腿一把,眼泪很快就掉下来了。
她哽咽道:“我只是为了哥哥弟弟们着想……我怕老太太任性妄为,把二哥给害了!并不是存心要给族里的长辈们添麻烦的……”说着就掩面哭了起来。
文氏顿时心疼了,又愧又悔,忙抱住女儿:“好孩子,是娘错怪你了,你别怨娘,娘再不说你了!”




慕林 第二百六十七章 危言
谢慕林见文氏向自己认了错,便也慢慢收了泪,表示自己原谅了便宜娘。
文氏顿时松了口气。
谢慕林趁机道:“娘,我知道你方才劝我那些话,是什么意思。您是不想让老太太和族里的关系太差了,是不是?您担心我向大伯祖母和祖母告老太太的状,会让她们对老太太的看法更糟糕,这样老太太在族里的处境就更差了。虽然她活着的时候,可以依仗爹爹这个儿子,让其他人拿她没办法,但她总有去世的一天。万一族里恶了她,不肯让她葬入祖坟,她岂不是要做孤魂野鬼?”
文氏红着眼圈点头道:“娘就是这个意思。”
谢慕林之前说服文氏在谢老太太面前硬气一些,不要事事听从后者的命令,就是拿这个理由来搪塞的。如今她的做法有违当日说辞,也怪不得文氏会说出那些不中听的话来了。
不过谢慕林岂是那么容易放弃忽悠包子娘的人?
她故意长叹了一声,对文氏说:“娘,如果不是老太太做得太过分了,我又怎会这么做?说实话,我真的有些心寒了。老太太对我们母子三人一向很冷淡,明明您是她从小教养长大的,不但是婆媳,也是半个母女,可她对您是一点儿都不念旧情。从前,我还能骗自己,说那是因为曹氏出身显贵,老太太被富贵迷了眼,因此嫌我们碍事了,才会借着打压我们,来示好于曹氏……”
文氏听得双眼含泪,想起当年谢老太太翻脸无情的情景,还有这些年的冷漠苛刻,不由得心中隐痛。
“可是……大哥大姐明明从小就深受老太太疼宠,在不久之前,老太太还时常把他们挂在嘴边,把他们当成是心头的宝。如今呢?”谢慕林暗中留意文氏的反应,继续说道,“大姐就不用说了,老太太骂她的那些话,难听得我都觉得脏了耳朵!而大哥,他一心要读书科举,挣出个前程来,老太太却随口就要坏他的名声,毁他的前程,就只是因为他要去竹林书院求学而已!老太太心里把这个长孙当成什么了呀?就算大哥是曹氏生的,难道这十几年的祖孙之情,就都是假的不成?!”
文氏顿住,慢慢坐正了身体,也不禁心惊。
是呀,老太太是不是对身边的小辈太过无情了?她文素敏是外姓人就算了,谢显之、谢映慧,可都是老太太从小偏宠到大的亲孙呀!就算曹氏千错万错,这两个孩子对老太太却还是十分孝顺的。这无缘无故地,老太太就要翻脸不认人,这也……太过了些!
谢慕林见她动摇了,便继续火上浇油:“仔细想想,爹爹出事坐牢的时候,老太太也没放多少心力在他身上吧?她当时整天都在抱怨住得不好,吃得不香,当了首饰,银子也是自己收着,宁可花钱雇人来侍候自己,也不肯拿出一文钱来,给牢里的爹爹买些衣食被褥……
1...7980818283...4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