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慕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Loeva
这点谢显之就说不清楚了,他只听黄岩提过,说自己外祖家世代书香,而且出了好几位律法学方面的大家,跟宋家还是姻亲。但到底是什么样的姻亲,人家没有多提,他也没有多问。
谢徽之也不在意:“明儿二哥回来后,我再问他就是。既然是亲戚,那咱们可得对黄举人再好一点!”
“他学问极好的,你若有空,向人家讨教一下功课也好。”谢显之迅速戳中了三弟的弱点,“平日里我与二弟教得你多了,你自然嫌烦,若是换个新先生,你兴许就有兴趣了?”
谢徽之干笑两声,眼珠子转了两转:“啊,大哥你是不是还要给老太太送信去?大哥辛苦了,这些跑腿的活就交给弟弟去办吧!”说罢从谢显之手里抢过一封信封上写有“母亲大人敬启”字眼的信,便飞快地溜走了。
谢显之长叹一声,拿这个弟弟毫无办法。明明是个聪明的孩子,书读得也不错,为什么就偏偏不肯在功课上多用些心呢?
谢慕林看得好笑,抬袖暗暗偷笑。谢映慧坐到兄长身边,要求他拿出父亲的信给自己细看。谢慕林便也接过母亲文氏给自己的那一封,另寻了张椅子坐下,细细看起来。
这一看,她差点儿猛然站起身,好不容易才按捺住了,还偷偷朝兄姐方向瞥了一眼,确认他们都没有察觉,方才松了口气。
没办法,文氏在信中所言实在太令人震惊了!那位在前院惊鸿一瞥的黄岩黄举人,竟然是父亲谢璞打算说给大姐谢映慧的婚配对象!





慕林 第七百二十二章 慈父
谢璞为了谢显之与谢映慧这一对曹淑卿所生的儿女,也算是费尽心思了。
从前他因对曹淑卿有心结,对她所生的儿女也有些不大亲近。可当他出事之后,这一双儿女先后都与曹淑卿以及她背后的曹家决裂,站到了他这一边,看着也是明白事理、知礼正派的好孩子,他便也生出几分慈父心肠来。
对于谢显之这个儿子,他只需要托付给族人,用心栽培对方成材,将来能考取功名入仕,一生顺遂,也就算是尽了父亲的责任了。可对于女儿谢映慧,他想得更多些,知道她婚配上会更加艰难。谢显之低娶无妨,只要女方品性好教养佳就行,但谢映慧若是只能低嫁,那就太委屈这个从小儿娇生惯养的孩子了。
可若是让她嫁进高门大户,她有那样的生母与外家,今后在婆家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好过。同时,谢璞也怕她遇上讲究规矩门风的人家,会被挑剔母亲的品行与教养之类的,越发要受气,被人说闲话了。
他只能往中不溜的人家里挑选,最好是与谢家门当户对,门风清正之余,又比较宽仁厚道,家庭成员相对比较简单,没有太多内宅里的勾心斗角,最好婆婆小姑都比较和气,男方人品也要好,要能包容谢映慧的身世,且对曹家没有仇恨的人才行。
这个要求可不大容易,首先军队的人就要先排除在外。因为北方军中被服案的关系,方闻山在北平一番骚操作,虽然并未被定罪,但不少涉案不涉案的人都暗暗怨恨上了他。谢映慧固然看不上方闻山,并不把对方当成是长辈,可难保会有人迁怒曹淑卿,从而把账算到谢映慧身上。此外,亲近曹皇后、太子与曹家,亲近二皇子与林家,以及亲近三皇子一方的官员,全都可以通通排除了。
京城里的官宦人家多,但都清楚她的家世,只怕势利眼也不少。就算不在意她生母是谁,她婚后出门交际,被人说闲话的机会也太多了,并不是个好选择。谢璞又排除了京城的人家。
本来老家湖阴的人家也不错,知根知底,谢家在湖阴县上下又能说得上话,不怕谁会给谢家女儿脸色看。可湖阴县能称得上是名门的又有几户?湖州倒是有不错的官宦人家,可与曹家、林家的纠葛又太深了,说不清背后依附的是谁,一不小心就跳了坑,那岂不是白白耽误了孩子?
谢璞最终只能从北平一带的官员家庭里考虑了。他觉得自己在北平起码还能做上十年官,直接在这里告老的可能性也不小,足以为女儿提供庇护了。而他在这里,宋氏娘家也在这里,怎么也能给女儿做个靠山的。
黄岩本来并未进入他考察的女婿人选名单,毕竟他不可能把女儿嫁给一个只有秀才功名的幕客。但随着接触的次数多了,他也渐渐了解了这个青年的品性,当他察觉到对方的才学不错,若继续考科举,前程可期时,就真正开始留意这个年轻人了。
黄岩是官宦世家出身,北平本地名门望族之后,论起来亦是宋氏的远亲,跟谢家扯得上关系,知根知底,并非无名之辈。他父祖名声都很好,外祖一家至今还是北平律法世家名门,桃李满天下,极受北方读书人尊崇。他本人今年十九岁,年未及冠,已是新科举人,才华出众,根基极牢,虽然与人做了几年幕客,却从未放弃过学业,反倒是厚积薄发,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在家世背景方面,他是足以与谢映慧匹配的。
他本人又是个温和稳重的性子,不偏不倚,清正廉洁,而且性情宽仁,人缘很好。谢璞向他试探过他对曹家、林家、方家等几方势力的看法,得出的结论还挺满意的。这样的男子,就算对妻子没有多深厚的感情,也会给与足够的尊敬与体面,一旦接受了与她的婚姻,就不会嫌弃她什么。
可他温和之余,并不是个纯粹的读书人性子。他很能干,有才华,聪明有决断,知所进退,擅于与人相处,又能谨守底线不越界。这样的人,前途会更加光明,也能给家人妻儿提供优渥的生活条件。据说如今他家中的产业,几乎都是由他做主打理着,比他父亲在世时,更兴旺发达几分。
除此之外,黄岩没有兄弟姐妹,只有一个寡母,家里人口简单,没什么乱七八糟的事。他那寡母文氏也见过,说是个极温文柔顺的妇人,因为性情太过斯文,不擅与人争执,在刚刚扶棺回乡时,还因为说不过刁钻的族人,而吃过不少亏。这样的婆婆,想必很好相处,将来谢映慧嫁过去了,也不用担心婆媳之间会有所不和。
如此种种,谢璞都考虑得很仔细了,连黄岩从未订过亲事,目前也未议亲,都打听得一清二楚。不过黄岩从前只是幕僚时,象样点的官家千金都看不上他。如今他刚刚考取了举人功名,有意说亲的人立时就多起来了。还好他刚刚参加完鹿鸣宴,就立刻收拾行李,跟随燕王府船队南下入京。而没有他点头,他那位寡母是绝对不会擅自做主,决定他婚姻大事的。所以,谢璞认为,可以趁着黄岩南下之机,设法让他与长女在路上见一面。若是谢映慧见了人,觉得他不错,就可以直接把婚事定下来了,也省得夜长梦多,万一黄岩明春高中,那就连京城的官宦人家,也要加入到抢女婿的队伍中来了。
定亲这件事,谢璞在家书中委托给了嗣母宋氏。宋氏既是他的嗣母,同时也与黄岩外家有亲,算是他的长辈。黄岩自个儿一向习惯了替自己拿主意,只要他不反对,谢映慧也点头,这门亲事立刻就可以定下,双方交换信物,等黄岩明春考完试,就可以办婚礼了。
这大半年的功夫,足够谢家在北平为长女筹备嫁妆的。事实上,文氏这几年已经积攒了一部分物事,几个女儿出嫁都不用愁了。
文氏特地在丈夫的书信中,夹杂了一封单给女儿谢慕林的信,就是想把这件事告诉她,让她去暗示一下谢映慧。这毕竟事关谢映慧的终身,她本人不乐意是不行的。虽然谢璞为了长女,已经考虑得相当周全,但归根到底,要嫁人的还是谢映慧,这事儿需得她自己做决定才行。黄岩那边暂时还未被明确告知,这是一场相看,所以谢映慧不用担心,自己要是拒绝了对方,是否会让彼此尴尬难堪。
谢慕林默默地收起了信,想起在前院看到谢映慧与黄岩对视时的情景,心里不由得嘀咕:这位黄举人真的对相看之事一无所知吗?自家老爹都问得这么仔细了,聪明人还能猜不出来他的意思?




慕林 第七百二十三章 询问
谢显之与谢映慧看信,也没花多少时间。
谢璞给两个年长的儿子写的信,内容基本上就是谢显之方才告诉弟妹们的那些,至少有一半的篇幅是在说关于黄岩的事。他倒没有提什么相看不相看的,只是告诉两个儿子,他对黄岩十分看好,让儿子们好好对人家。除此之外,就是嘱咐路上的一些事情,要照看好两位老人,安排好路上的行程,沿路有机会也该多走走看看,学习些人情世故,倘若遇上有学问有品行的前辈,也要多多请教功课与做人的道理,等等等等。
他还提到了一件事,让两个儿子多加注意,那就是路过山东一带的时候,最好把自家旗号收起来,不要大张旗鼓地顶着谢璞家眷的名号在人前赶路。倒不是谢璞在山东地面上名声不好,正相反,他从前在开州任知府时,名声很好,政绩显著,还在避免黄河水患的事情上立下大功,在当地可以说是备受尊崇,连带的山东一地,都知道他这位前任知府是如何的英明,甚至还有戏班子到处传唱他的事迹呢。
他当年前往北平赴任时,就在山东被开州父老拦下,百般宴请,大唱颂歌,闹得他差点儿就耽误了行程。这回他的家眷再次路过山东,最好尽量避一避,别被热情的当地人阻慢了行程。毕竟,冬天随时都会来,两位长期居住在江南的老人,真的未必扛得住北方的冬天,赶路会非常辛苦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河东河道衙门是林家的地盘,但山东布政使司一系,如今却是曹家党羽居多。如今朝中太子与二皇子相争,三皇子异军突起,曹林两家明争暗斗得厉害,已经影响到山东一带了。眼下二皇子与林家势头不妙,曹家的人想要再捅一刀把林家拉下马来,林家垂死挣扎之余,又不想叫曹家占了便宜去。在这个当口,谢璞这位极有名望的官员的家眷路过,这双方人马肯定都想把人拉拢过来。只要谢璞站在他们中的任意一边,都能有助于提高他们在山东地区的声望。至不济,也能阻止对方拉拢到这个有力的臂助。
这个消息,可能暂时还没传到京城去,曹家承恩侯府那边尚未有拉拢谢显之与谢映慧兄妹的动向,但也不可不妨。曹家一系有可能会利用他们是曹家外孙的身份做文章,林家那边就有可能会炒作谢璞与曹家的旧怨了。而谢璞对这两家都不大感冒,更无意掺和皇子之争。反正他如今在燕王手底下干活,只要接受皇帝的旨意就好,何必冒着风险选边站?更不想让长子长女再承受名声上的打击,所以,他希望家里人到了山东地界,能尽可能低调一些,避开官面上的人。
谢显之与谢映慧看得唏嘘不已,没想到从前想要借河工案置谢璞于死地的曹家,以及打算利用谢璞攻击曹家的林家,还有求谢璞帮忙的一天。世事真真是变幻莫测!
谢显之道:“这事儿原本是个麻烦,但如今我们要跟着燕王府的船队北上,反倒不用担心山东的官员会上门骚扰了。有燕王殿下在前头挡着呢,曹家也好,林家也罢,谁敢得罪王爷?”
谢映慧默默点头,心里忽然有些想笑。当年舅舅与母亲合伙,费了那么大的功夫来陷害父亲,又得到了什么呢?如今舅舅骨头都烂了,母亲如愿嫁给了方闻山,没两年又闹着和离,王家烟消云散,却又留下个王湄如成为东宫宠妾,偏偏是个见不得光的。如果舅舅与母亲当年没闹那一场,母亲兴许能有望与父亲和离,改嫁方闻山,舅舅一家还平安无事,照样安享他们的富贵,王湄如也能顺利成为东宫侧妃,提携父亲平步青云吧?
所以说,做人真的要善良,存心害人,自己也不会有好下场。
谢慕林凑了过来,也把父亲给兄长们的信看完了。看完之后,她倒是有个感觉,谢璞估计也没料到他们会在京城遇到黄岩吧?他们一行人因为上京途中在好几个城市都逗留了两三天,所以行程本就有些拖慢了。到了京城后,因为焦闻英的请求,他们还直接推迟了出发的日子,留在京中等候燕王大驾。若非如此,他们这时候极有可能已经进入江北地界,而且多半会在扬州一带遇上燕王府的船队。
宋氏还打算在扬州逗留两天,跟老亲家杨大老爷讨论一下儿孙们的事。而黄岩知道他们在那里,找上门来也是自然而然的。只要谢显之与谢谨之兄弟派人送信,安排黄岩住进谢家在京城的房产,这份人情就算到手了。谢璞还在信中提到,黄岩少年时曾经扬州游学半年,他若是给谢家兄妹做个向导,说不定还能增加跟谢映慧的接触,完成“相看”这个程序呢。
谢璞高估了家人赶路的速度,也没想到焦闻英会让谢家兄妹滞留京城,才出现了眼下的偏差,但这个结果倒不坏,在京城,谢映慧同样有机会与黄岩多做接触,了解他的性情为人。
谢显之与谢映慧说了几句闲话,便与两位妹妹告别了。谢映慧还想到休息室那边瞧一瞧,看有什么没准备齐全的东西,却被谢慕林叫住了,还摒退左右,神秘兮兮地拿出文氏的信给她看。
谢映慧原本是一头雾水的,可看着看着,脸就越来越涨红,到最后恨不得把信直接扔了:“你娘在信里胡说些什么呢?!”
谢慕林白了她一眼,把信拿回来收好了,笑道:“你害什么臊?以你的年纪,到了北平后就要开始说亲,不是早就知道的事儿了吗?如今爹爹一片苦心,处处为你着想,千方百计替你挑了个样样皆好的女婿,还担心你这个闺女看不上,非要你亲自瞧过人,愿意点头了,才上门说亲。这样的好事,哪里就是胡说八道了?爹爹怕你难为情,连给哥哥们的信里,也没明言,只有我娘在信里跟我介绍明白了,叫我提醒你,这都是为了你的面子。如今屋里只有我们姐妹俩在,你不必在我面前扭捏了,只管跟我说实话,方才在前院见到那个人,你到底中不中意?”
谢映慧啐了她一口,脸越发红了,却闭着嘴,半天不肯吭声。
谢慕林打量了她几眼,猜测她心里应该不是不喜欢,否则早就说“不”了,所以如今这模样是……害羞吗?
于是谢慕林便笑道:“怎么?大姐看不上?那就算了。爹爹估计在给嗣祖母的信里提到了这件事,需要时可以请嗣祖母做主,替你们定亲的。但你既然没看上,那就告诉嗣祖母,让她别在黄举人面前提起吧。反正到了北平,肯定还有好的留给你呢!”
谢映慧顿了一顿,犹豫半天才小声道:“若是他……真的样样都好,他能看得上我么?”




慕林 第七百二十四章 疑虑
谢映慧对自己没有自信。
她原本是京城中身份最尊贵的名门淑女之一,虽然父亲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府,但母亲身为曹家嫡女,皇后亲妹,足可弥补这一不足。她平日里与达官显贵家的女孩儿们来往,要考虑婚配,也只会往最好的高门大户里选人。若不是她自幼对表哥曹文衡生出了好感,估计说亲时,会说哪家王府的小公子,又或是哪位长公主、大长公主的子嗣吧?比如马玉蓉的兄长们,其实就曾经是曹淑卿考虑过的对象。
那时候的谢映慧,绝不会对自己有一丝一毫的不自信。她认为自己能与曹家的嫡子嫡女们平起平坐,半点都不必让人,到了太子面前,也敢说自己想说的话,便是遇上宫里的皇子们,也是不怵的。
可这一切,在谢家被抄,谢璞入狱那一刻起,就完全变了。她成了罪臣之女,仿佛一辈子只能倚靠外家过活了。等到她发现,曹家竟然是父亲谢璞出事的罪魁祸首,而亲生母亲曹淑卿又为了私心,要将她与兄长的未来置之不顾之后,她就更清楚地知道,她已经不再是本朝最不愁嫁的名门贵女。
她在世人眼中,是一个不守妇道的女人之女,母亲不孝不悌,女儿的教养品行也好不到哪里去。曹淑卿越是声名狼藉,她这个女儿就越是会被人看低。哪怕她一直在父亲的家族中过活,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叔祖母宋氏负责教养,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知道她底细的人,必定会嫌弃她;而不知道她底细的人,她的脾气,又不允许她做出骗婚之事。虽然她常跟谢慕林说,这次北上,估计就要在北平议亲了。可在内心深处,她并不相信自己能嫁得什么好人家。
估计父亲随便挑个家世清白又有点小才华的读书人,把她许出去就算了吧?她也不指望自己将来能做什么官太太,夫贵妻荣了,只盼着这辈子再也别听到别人拿她生母的事,传播她的闲话,就足够了。
没想到父亲谢璞不但给她挑了个书香世宦人家出身的读书人,对方还才华横溢,前程似锦,她心里半点底都没有。就怕这位黄举人眼下势弱,迫于父亲官位权势,接受了这门亲事,心里也是不情不愿的。日后无论是黄举人暗生不满,嫌弃她,还是记恨父亲的强势,都不是好事。而她更怕,对方就算心甘情愿应下婚事,日后察觉到她身后纠缠着多少流言蜚语后,也会感到后悔。到得那时,她又该如何自处呢?
谢映慧惴惴不安地对谢慕林说:“其实我没想过,一定要嫁到什么官宦人家去,若是担心门不当户不对的,会辱没了谢家门楣,那寻个爹爹交好的人家,挑个性情温和的子弟定亲,也就是了。我不指望能嫁得什么青年才俊,人家未来有大好前程,倘若因为我,饱受流言之患,岂不是我连累了人家?即使人家起初不在意,日子久了,也会感到不耐的。”
谢慕林听得讶然:“大姐,你这话的意思是……你对黄举人没什么不满意的,但因为他有才华,前途似锦,所以你反而不愿意嫁给他了?你这想法也太妄自菲薄了些!你哪里配不上人了?你才貌双全,年纪也正好,性情也不错,人品也正直,我觉得你比很多大家闺秀都要强得多了。那黄举人再好,也只是在考中举人后,才被人当成香饽饽的,从前可不见有谁看得上他。这样的条件,你凭什么就配不上了呢?!”
谢映慧抿了抿唇:“父亲压根儿就没问过人家,若是人家心里不乐意,却碍于父亲的官位权势与恩典,不敢推辞,日后岂不是要渐生怨怼?我看父亲很是欣赏这位黄举人,认定他前程无量,方才有意栽培,以结下善缘。若是因我之故,让这善缘成了孽缘,就太不值当了。”
谢慕林哂道:“大姐你过虑了。爹爹让你先见过人,觉得满意了再上门议亲,就是希望你能嫁给自己想嫁的人,而不是胡乱把婚事给定了。虽然爹爹在你身边陪着的时间很短,对你也不是非常了解,可这份慈父之心,却是不打折扣的。他如此为你着想,就是盼着你能获得幸福,又怎会贸然强行结亲,给你的婚姻留下隐患?再者,爹爹打听这黄举人的事,打听得极仔细,对方不可能毫无察觉,多半心里有数,知道爹爹看上他做女婿了。他到了京城就直接找上门来送信,而不是把信交给毛掌柜他们转送,可见心里不见得不乐意。”
谢映慧还是摇头:“父亲有好几个女儿呢,除了我,还有三丫头不象话,你和四妹妹都是该说亲的年纪了。就算四妹妹是庶出,年纪也小些,这不是还有你么?说不定那黄举人会以为,爹爹是打算把你嫁给他呢?你无论出身名声都比我强得多了,他又怎会不乐意……”
谢慕林的目光虚了一下。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萧瑞早就向谢璞提过亲了,那还是他进京之前的事儿。这婚事背后还有燕王支持,谢璞断不可能变卦。而四妹妹谢映芬,早就盯上二房的外孙杨淳了,这事儿有宋氏与谢梅珺说项,也不知是否已经通过家书,告诉了谢璞。谢家目前婚事还未有着落的女儿,就只有谢映慧与谢映容而已。后者在谢璞那儿有黑历史,哪里及得上前者重要?
谢慕林只能对谢映慧说:“大姐,你只跟黄举人匆匆见过一面罢了,怎能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这样好了,婚姻大事,关系到你一辈子,不能光靠匆匆一面决定,也不能全靠爹爹去安排。如果你对黄举人印象还不错,愿意去考虑嫁给他的可能的话,我们找个时间,跟这位黄举人见一面,当面说清楚这里面的情况,问他是否在意你的身世,是否愿意与你成亲。如果他不愿意,一切免谈。以爹爹对他人品的评价,估计他也不会随便把这件事乱说出去。而如果他愿意,那就好办了。你们仔细相互沟通了解一下,如果愿意成就一段姻缘,好歹也不算是盲婚哑嫁了不是?”
谢映慧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家二妹:“你是说……我直接找上他去问……”话未说完,她的脸又涨红起来了,有些语无伦次,“不不不……不行!这象什么样子?!他一个外男……我们又不认识!”
谢慕林翻了个白眼:“你要是真的打算嫁给他,也不能光靠那匆匆一瞥呀?!当面说清楚,有什么不好的呢?!只有了解清楚彼此真正的想法,才能确定他是否就是适合你的那个人。坦白说,大姐,爹爹能挑出这么一个人,不容易,你要是错过了,将来未必还能找到更合适的了。你的婚配确实比较艰难,但没理由因为你的生母,就放弃了自己的一生幸福吧?!有机会,当然要争取一下!如果争取成功,你将来就有好日子过了。争取失败,你也没损失什么。你不想向你的生母证明,当年你没跟她走,才是正确的选择吗?!”




慕林 第七百二十五章 开宴
谢映慧听完妹妹的话后,就陷入了沉思。
她始终没有给出一个答复,但谢慕林也不着急。这种事关系到谢映慧的终生幸福,岂是一时半会儿就能下决定的?况且桂园宴席近在眼前,谢映慧关心着胞兄谢显之的终身大事,未必有心思却考虑其他。反正谢家人暂时还走不了,黄岩要参加明年春闱,也同样跑不掉。等过几天,谢慕林再去问自家大姐的想法也不迟。
接近傍晚的时候,承恩侯府来了两个婆子求见谢映慧,说是替姑太太曹淑卿送秋衣给女儿来的。谢映慧前几日才去过承恩侯府,虽然心里不耐烦见她们,但人家客客气气上门了,也不好直接拒人于门外,只好让她们进来了。不过她听着两个婆子形容姑太太给表小姐做的衣裳如何精心如何华贵,再一看那衣裳的颜色款式,都符合曹文鸾惯常的喜好,心里就觉得好笑了。
1...215216217218219...4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