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国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方千金
关系到一条人命,这并不是面子的问题,也不是什么荣誉的问题,正如方寒前两天给方浩洋说的,问心无愧。
既然了解了这个手术的难度,这个时候方寒自然不会退缩。
“什么?”田义涛一愣。
“这个手术陈培忠不见得拿得下来,手术的风险非常大。”方寒再次道。
“你的意思是?”田义涛有些懵,方寒这是不建议手术了?
“田主任,为了患者考虑,我还是希望您能说服秦先生,这个手术我亲自主刀。”方寒的声音再次传了过来。
田义涛又是一愣,陈培忠拿不下来,方寒亲自主刀?
虽然田义涛见识过方寒的水平,这会儿也被方寒的话震的不清,这是完全不把陈培忠看在眼里的意思?
全职国医 第五百零四章 不满
陈培忠今年五十岁出头,个头不高,不过身材却保养的不错,留着一头短发,看上去很是精神。
省医院门口,潘科龙带着田义涛等人亲自迎接,方寒站在田义涛身边,心情却相当的复杂。
昨天晚上和田义涛通过电话,方寒着实是有些生气的,他很想就此撒手不管,反正医生是秦建明自己选的,哪怕是手术出现什么意外,哪怕是秦大柱真的抗不过去,那也和方寒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可方寒就是过不了心中的坎。
他在模拟空间手术已经完全成功了,也就是说秦大柱的手术如果方寒亲自来说,绝对是相当顺利的,现在换了陈培忠。
方寒虽然不是很清楚陈培忠的水平,可他却清楚秦大柱的情况。
而且有着宗师级肝切除体验的方寒也清楚陈培忠的上线,陈培忠的水平绝对不可能超过方寒当时使用提成卡的时候。
以方寒当时宗师级的水平,他都不敢保证这个手术不出意外。
关系到一条人命,方寒怎么也不能做到等闲视之。
因而没有了主刀位,方寒还是和田义涛商量了一下,希望自己能够参与手术,哪怕给陈培忠做助手也是可以的,只要站在手术室,到时候就有可能插的上手。
田义涛对于方寒参与手术倒是没什么意见。
一则,方寒的水平他是知道的,方寒的水平那绝对是一流水平,甚至在田义涛看来,方寒的水平绝对在陈培忠之上。
只不过主刀的人选是秦建明决定的,哪怕是田义涛也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说实话,虽然了解方寒的水平,当时方寒的话还是让田义涛一愣一愣的,在田义涛的印象中,方寒可一直都是比较谦逊的。
二则,方寒是田义涛通知的,换句话说田义涛同时也邀请了方寒做飞刀,邀请了方寒然后却拒绝了方寒,这本身就是一件得罪人的差事,现在方寒既往不咎,只是要求参与手术,这对田义涛来说自然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陈主任,欢迎欢迎。”潘科龙很是客气的伸出手。
正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燕京医院下来的住院医那都要比省医院的主治医牛气,更别说陈培忠还是燕京医院肝外的主任,属于肝病领域的权威。
陈培忠这样的专家,那绝对是站在了国内肝领域的巅峰,放眼全国水平能和陈培忠相比的也就那么几个人,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要说秦建明这一次能请到陈培忠还真是运气。
秦建明虽然有钱,在江州省地位不低,可还真和陈培忠没什么交情,也没什么直接联系。秦建明也是前几次去燕京谈生意的时候和燕京医院的一位副院长相识,这一次秦建明正是通过燕京医院的哪位副院长联系到的陈培忠。
正所谓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同样,副院长前面要是没有常务两个字,在医院的地位和实权还真比不上一些大科室的实权主任,特别是陈培忠这样的大拿,哪怕是燕京医院的院长也要客气三分的。
靠技术吃饭的大拿永远都是很牛气的,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陈培忠这样的权威,离开了燕京医院,全国其他的大医院那都是争抢着要的。
要是平时,陈培忠还真不一定回来江州省做这么一个手术,秦建明让副院长联系陈培忠的时候,陈培忠正好在林州省探亲,因而接到副院长的电话,陈培忠索性就答应了下来,今天一大早就来了省医院。
陈培忠的形成安排的是相当紧的,下午四点的飞机飞燕京,也就是说昨晚手术,陈培忠基本上不会怎么呆就会离开。
“潘院长客气了。”
秦建明亲自去机场接的人,潘科龙上前的时候秦建明急忙在边上介绍。
潘科龙和陈培忠握过手,还打算介绍一下田义涛等人,陈培忠就摆手道:“还是先去看看患者吧,先了解一下情况,尽快安排手术。”
因为行程紧,陈培忠也不耽误,下午四点的飞机,他三点多就要达到机场,去机场路上还要耽误,算起来他最晚两点半就要从省医院出发。
这么算陈培忠留在省医院的时间做多也就六个小时,而且还是相当紧张的六个小时。
肝癌切除手术,一般手术顺利也需要三四个小时,要是不顺利,五六个小时可能都比较紧张,所以陈培忠并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寒暄上。
不错,不必要。
对陈培忠来说,认识不认识江州省医院的医生那是一点也没什么影响的,认识又如何,不认识又如何,倘若不是潘科龙把手伸到了面前,陈培忠甚至连潘科龙是谁都不想认识。
人家陈教授就是这么牛叉,人家陈教授就是这么大牌。
当然,也不能说是大牌,越是有身份的人越发显得高冷是有原因的,有时候这个高冷也是出于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像陈培忠这样的大拿,认识的下级医生多了,被麻烦的也就多了,今天这个打个电话,明天哪个问候一下,烦都烦死了。
“陈主任请。”
潘科龙急忙前面带路。
前来的时候,陈培忠已经看过了秦大柱的资料,到了医院,陈培忠只是更为详细的了解了一下,询问了一下情况,然后亲自给秦大柱做了一个检查。
“患者的身体条件勉强符合手术标准,因而手术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这个我还是要提前说明一下。”
秦建明张了张嘴,在潘科龙和田义涛方寒等人面前,秦建明该说的说,该问的问,可面对陈培忠,秦建明下意识就有一种弱势感。
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正是因为陈培忠是走关系请来的,面对这样的大拿,秦建明生怕一句话说的不合适,人家陈培忠转身走人了。
面对秦建明这位患者家属,陈培忠倒是相当的和气,笑着道:“秦总有什么疑惑或者有什么要问的尽管问,尽管说嘛,有道是先说响后不嚷,免的手术结束咱们再有什么说不清的。”
陈培忠能来做这个手术,顺路是一方面,秦建明的身份也是一方面,陈培忠对认识江州省医院的这些医生没什么兴趣,可对和秦建明拉上交情还是很有兴趣的,要不然他吃饱了撑的来做这个一个复杂的手术?
以陈培忠的身份,要做手术,天天都有做不完的手术,要做飞刀,天天都有做不完的飞刀,病源对陈培忠这种大拿来说,根本不算事。
“陈主任您说的风险是那些方面的?”秦建明问。
陈培忠也是果断的性子,解释道:“患者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时候切除的肝组织必然比较多,可同时患者的年龄又比较大,手术的耐受度比较低,到时候如果切除的肝组织过多,患者很有可能醒不过来,如果切除的肝组织小,癌细胞感染的组织不能完全切除亦或者残留的比较多,必然要做多次的化疗或者放疗,到时候患者不一定能坚持下来。”
秦建明不吭声了。
田义涛之前其实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不愿意主刀做这个手术的,现在换了陈培忠同样说的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当然,这个是秦建明外行。
陈培忠和田义涛两个人无论谁做手术,都会把风险说清楚,但是他们两个人做这个手术,区别还是有的,那就是陈培忠会尽可能的少残留一部分感染的肝组织,尽可能多的多保留一部分肝组织,把这个度控制的更为合适一些。
说穿了,这就是一个概率问题,无论是陈培忠亦或者田义涛都不敢保证自己做这个手术做的非常完美,只不过陈培忠做的话完美度的概率要比田义涛做高一些。
“秦总,还有什么疑惑吗,我的时间有限,还希望秦总尽快给我一个答复,如果这个手术暂时不做,我就要返回燕京了。”
“做,那就麻烦陈主任了。”到了这一步,秦建明哪里还有后退的余地。
“那就潘院长尽快安排一下。”
陈培忠回头对潘科龙道:“对了,手术之前,我先熟悉一下团队,不知道潘院长给我安排的人员是哪几位?”
潘科龙急忙介绍:“这位是江中院急诊科的方寒方医生,方医生的肝切除水平在我们江州省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方医生给您做一助,这位是我们省医院肝外科的田义涛田主任,田主任也亲自参与手术。”
陈培忠看着方寒就禁不住皱了皱眉。
开什么国际玩笑,这么年轻,二十四五岁的年纪,肝切除在江州省首屈一指,江州省这是没人了吗?
偌大一个省份,不至于寒碜成这个样子吧?
陈培忠甚至有些怀疑,自己来的不是江州省,而是江州县,不,是江州镇,哪怕是县医院,也不会让这么一位小年轻担任主力吧?
“潘院长您没和我开玩笑?”
陈培忠的语气就有些不怎么好了,对潘科龙都用上了敬语,一位大人物对小人物用上了敬语,这已经是相当不满的表现了。
全职国医 第五百零五章 分歧(三更)
手术室,陈培忠一声不吭的洗着手,心中则对江州省医院的安排相当的不满。
江州省医院竟然给他安排了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当一助,这简直就是可笑,陈培忠甚至一度怀疑江中院这次并不是诚心请自己来做飞刀的,事实上是给自己挖了坑,是等着自己身败名裂的。
医生这个职业,是靠着病症,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成功的医生更是靠着无数的成功病历一步一步走到了巅峰。
成功的医生往往就像是借钱给别人一样,九十九次成功的病例积攒的地位,往往一个失败的病例就能让医生身败名裂,身价下跌,就像是你借给别人九十九次钱,有一次没有借给对方,前面的九十九次瞬间就打了水漂,换来的不是对方的理解,而是埋怨。
高出不胜寒,小医生犯小错,新医生犯老错,老医生犯新错,可权威和专家那是容不得犯错的。
越是成功的专家,越是权威,盯着的人越多,一次错误,就能被人攻击的一无是处,成功的手术是医生履历上的闪光点,可失败的手术则是医生人生中的污点,倘若有患者死亡,那就更可怕更严重了。
廖云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原本廖云生是江中院内科唯一一位可以和秦卫华相提并论的医生,江中院甚至都打算因为廖云生开内二科了,可去年的事情,廖云生瞬间失去了和秦卫华竞争的资格。
这一次秦大柱的病情本就很复杂,哪怕是陈培忠也没有太大的把握,现在江州省医院竟然还给他使绊子。
一台成功的手术,主刀医生的水平自然是最关键的,可团队的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一助,一助作为主刀医生的直接助手,承担的责任和任务是相当重的,倘若一助不给力,主刀医生就要花费更大的精力。
复杂的病情,不靠谱的一助,陈培忠很有理由怀疑江州省医院的别有用心。
只是事已至此,陈培忠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无论是潘科龙亦或者田义涛都在捧方寒,甚至秦建明也有希望方寒参与的意思。
边上的所有人都对方寒参与手术很赞同,陈培忠也不能一意孤行,免的人笑话。
毕竟方寒靠不靠谱只是陈培忠个人的猜测,他总不能因此转身走人吧,到时候事情传出去,丢人的或许还是他陈培忠。
陈培忠发誓,自己这次在江州省医院做完这一台手术,这辈子也不会再来江州省做飞刀了,谁爱谁来吧。
“方医生,我帮您穿衣服。”
手术室的器械护士看到方寒则很热情,两个护士上前亲自帮忙给方寒穿手术服。
“谢谢。”方寒给了两位护士一个礼貌式的微笑,更是让两个护士心花怒放。
陈培忠看到这一幕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换手术服的时候帮忙的护士好像还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现在却对一个小年轻这么热情。
陈培忠作为肝病领域的权威,燕京医院肝领域的大拿,平常什么时候收到过这种待遇,走到哪儿不是前呼后拥的。
“速度准备,马上手术。”
陈培忠板着脸说了一声,举着手走进了手术间,方寒也急忙洗了手换了手套,举着手跟了进去,田义涛也紧随其后。
麻醉师确认了患者的身份,喉罩罩了上去。
陈培忠走上主刀位,边上的器械护士急忙递上手术刀,陈培忠接过手术刀迅速的开腹。
作为肝领域的权威,陈培忠自然也清楚患者的情况,以秦大柱的情况,手术耐受度自然是不如年轻人的,前期尽可能的加快速度,这样才能尽可能的留下足够的时间应付关键时候的意外,宝贵的时间要留给癌细胞病变的肝组织。
陈培忠虽然心中不怎么舒服,可做手术的时候那是半点也不含糊,不愧是燕京医院的权威,前期的开腹非常熟练,速度非常快。
陈培忠之所以加快速度,尽可能的赶进度,一个是为了避免把时间浪费在前期,另一个也是为了借机训斥方寒。
作为一助,在手术台上,任何的失误,主刀医生都有理由和接口训斥。
在陈培忠看来,方寒这么一个小年轻却被江州省医院安排给他当一助,必然是有些来头的,要么是院长的亲戚,要么是主任的亲戚。
提拔自己的亲戚提拔到自己的手术上,陈培忠自然是很不乐意的。
手术之前,潘科龙和田义涛把方寒夸得像是一朵花一样,陈培忠不好说什么,只要等到手术的时候方寒跟不上节奏,那么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发飙,万一手术出现什么疏漏,他甚至可以把手术的责任完全推给江州省医院。
只是做着做着,陈培忠就有些惊讶了,无论他的节奏如何的加快,方寒都能跟上他的节奏,甚至在某些时候,方寒还能先他一步,提前做好工作。
一般来说,什么样的手术都是有着相应的流程的,下一步该干什么,下下一步该干什么,都是有着讲究的,比如该抽吸的时候,不等陈培忠开口,方寒就迅速的抽吸,该离断动脉的时候,方寒往往都会先一步离断动脉。
偶尔一次两次还好,可整个手术的节奏一直如此,就让陈培忠很是讶异了。
这就好比陈培忠打算吃饭,方寒就迅速的摆上碗筷,陈培忠打算睡觉,方寒就迅速的递上枕头。
整个手术的过程让陈培忠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舒爽感。
做什么样的手术最舒服,正是做这样子的手术最舒服,主刀根本不用分心操心其他的,只需要完成自己该完成的,其他的工作助手已经做得非常完美了。
“现在处理肝组织。”
陈培忠拿着手术刀,稍微犹豫了一下正打算下手,边上一直没吭声的方寒开口了。
“陈主任,您这么一刀下去,要是不能完全切除癌细胞感染的组织,那么到时候患者就需要做很多次的化疗或者放疗,到时候患者不一定承受的住。”
手术做到这一步,方寒已经大概猜到了陈培忠的心思。
陈培忠对这个手术并没有太大的把握,他这一刀其实是有些赌运气的成分。
这么一刀下去,如果能够切干净,那么自然万事大吉,如果切不干净,到时候就看术后的化疗了。
或许陈培忠手术的最开始打的就是这样的注意,哪怕癌细胞感染的组织切不干净,也要尽量保证患者顺利走下手术台。
秦大柱这样的患者,如果下不了手术台,那么陈培忠就不好交代了,至于癌细胞感染的肝组织有没有切干净,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释,毕竟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是没办法清楚的判定边界的,要么切多,要么切少了,切的正正好的概率很低。
相对来说,切少的风险要比切多的风险大的多,患者年龄大了,肝组织保留的越多危险越少,肝组织保留的越少危险越大,倘若肝组织切除的过多,患者的耐受力达到了界限,极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
正所谓两害相较取其轻。
如果从患者下不了手术台和癌细胞感染的肝组织切不干净之中选择的话,是个人都会选择后者。
毕竟选择了后者,患者还有化疗的机会,到时候患者能不能承受的住化疗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听到方寒的话,陈培忠微微停顿了一下,道:“患者的情况特殊,还是要尽可能的多保留一些肝组织,尽可能的保留肝组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要是以陈培忠手术之前对方寒的态度,他是懒得给方寒解释的,一个小年轻,解释了你听得懂吗?
可随着手术进行到这一步,陈培忠已经看出来了,这个小年轻确实不简单,水平很高,也正是因为如此,陈培忠才多解释了两句。
“可要是切不干净呢,到时候闭合了断面,再做一次切除的话,对患者来说风险更高。”
陈培忠微微皱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肝缺血超过一个小时风险太大。”
“既然陈主任决定做这个手术,难道做手术之前心中没有腹案吗?”
方寒的声音平静,可这句话听在陈培忠的耳中就有些不怎么舒服了。
他做手术,什么时候被人质疑过,现在方寒竟然问他做手术之前没有腹案吗?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质疑自己的水平?
“怎么回事,陈主任和方医生好像产生了分歧。”
观摩室,潘科龙江州省省医院的几位医生还有秦建明在内都在观看着手术视频。
原本手术还进行的比较顺利,一切都有条不紊,怎么突然间方寒和陈培忠却好像有了矛盾了?
秦建明有些不太懂,心中更是疑惑,据他所知,这种手术不是都是主刀说了算吗,方寒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说陈培忠的手术做的有问题?
边上一位肝外的副主任缓缓道:“陈培忠也没有把握一刀下去分清界限,如果这一刀下去切不干净,有可能就需要二次手术。”
“什么意思?”秦建明眉头一皱,老爷子都七十来岁了,二次手术,开玩笑的吧,要是这样子,那他请陈培忠过来还有什么意义?
:三更送到,求推荐票!
全职国医 第五百零六章 一次成功(四更)
江州省医院除了田义涛,还是有好几位行家的,哪怕有些人做不了这个手术,眼力和见识还是有的。
“如果癌细胞不能切除干净,那么患者术后的化疗频率必然是相当高的,可要是肝组织切除的过多,患者的术后恢复也会受到影响,严重的话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
“陈主任也算是这方面的权威了,难道他手术之前心中就没有方案?”
这会儿一些行家也开始质疑了。
比如田义涛,田义涛为什么不愿意接手这个手术,正是因为他害怕遇到这样的两难选择,一旦开腹,手术进行了,到时候却不能做好,那还不如不手术。
无论是切多亦或者切不干净,后果那都是相当严重的,要是这个结果,那最初还不如选择保守治疗算了,何必多此一举。
秦大柱年纪大了,如果这个手术做成,哪怕多活三年,秦建明的心中也绝对是感激的。
正所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哪怕现今社会人均寿命已经大大提高了,可对于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患者家属的要求都不会太高。
毕竟是癌症,扛过去能多活一年赚一年,指望患者长命百岁,这不扯淡吗?
七十来岁的患者,哪怕没有癌症,都是活一年赚一年。
可手术做了,过三五个月,又复发了,亦或者患者抗不过化疗,三五个月都活不过去,这个时候你就没办法给人家患者家属交代了。
患者要是普通患者,一切按程序走,倒也没什么大错,可问题秦建明是那种好说话的人吗?
人家要是碰运气,何必花费心思请你陈培忠前来呢?
不同的情况,那就是不同的应对方式,对有些患者家属来说,患者倘若真的到了某种程度,那就是听天命,尽人事了。
可对秦建明来说,人家请飞刀的目的可不是听天命,尽人事,秦建明不差钱,人家之所以花钱请飞刀,正是为了让自己的老爹多活几年。
倘若你陈培忠做的手术效果和田义涛做的效果一样,人家秦建明和又何必折腾呢。
“甘主任,您的意思是?”
秦建明这会儿已经隐隐感觉到什么了。
“估么着陈主任的把握也不算太大,现在陈主任应该是打算碰运气,不过方医生好像却有别的想法。”
手术室内,陈培忠脸色难看:“那么以方医生的意思,现在改怎么做呢?”
“您是主刀,我只是一助,我只是把该说的说明一下而已,没什么别的意思。”
陈培忠道:“做手术之前,我自然是有心理准备的,可有时候计划不如变化。”
这会儿陈培忠也有些无奈,说实话,他有些高估自己了,手术之前,陈培忠虽然觉得这个手术比较复杂,心中却还是有着几分底气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