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国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方千金
“谢谢您,方医生。”女人急忙道谢。
.......
方寒走出处置室,正好就碰到了刚刚吃饭回来的方浩洋。
方浩洋看到方寒,下意识的一愣,笑着打趣:“呀,我们的方大医生回来了。”
“方主任好。”和方寒一起出来的廖佳怡急忙问好。
方浩洋看了一眼廖佳怡:“新来的?”
“嗯,今天第一天上班。”廖佳怡点了点头。
方浩洋微微点头,也不多问,他只是看着廖佳怡眼生,这才问了一句,护士有护士长负责,方浩洋这位大主任没事也不会插手人家护理科的事情。
“方主任好。”方寒也笑着打招呼。
“连续两天不见人,干什么去了?”
“出去赚了个外快。”今天秦大柱的这个手术,方寒可不是免费的,秦建明也没多给,按照陈培忠的价格,给了方寒五万块。
嗯,人家陈主任的飞刀就是五万起步,五万已经是友情价了,一般人哪怕有钱,没有一定的身份,十万块人家陈主任也不见得会答应。
“做飞刀去了?”
“去了一趟省医院。”方寒点头。
“呀,了不起啊,现在都去省医院做飞刀了。”方浩洋有些吃惊,省医院那可是有田义涛坐镇的,田义涛都拿不动请了方寒?
这小子可以啊。
“方主任,您这样会没朋友的。”
“我需要朋友吗?”
方浩洋很傲娇,作为江中院急诊科的主任,他方浩洋需要刻意交朋友吗,整个江州省想和他方浩洋做朋友的人多了去了。
“方主任要是没什么事,我就先去忙了。”
方寒不想和方浩洋聊天了,以前方浩洋还好,现在是越发的那啥了。
“去吧。”方浩洋摆了摆手,看着方寒走远,这才哈哈大笑,这小子,自己以前总是在这小子面前吃瘪,现在总算是扳回来一局了。
不远处,分诊台的护士远远的看着方浩洋和方寒。
“你发现没有,方主任现在说话走路好像也在模仿方医生。”
“岂止方主任,叶总,温医生,不少人好像都在模仿方医生呢。”
“方医生那可是咱们医院的男神,有人模仿才是正常的。”
“只可惜,方医生的气质是模仿不来的,照猫画虎......”
还好方浩洋离得远,两个护士声音低,方主任听不到,要不然又该郁闷了。
......
方寒换了衣服,照例先去了留观室,然后去了特需病房,最后才去骨伤分区的病房转了一圈,回到值班室刚刚坐定,匡明卓就迈着步子进来了。
“匡主任。”方寒站起身招呼。
“方医生。”匡明卓笑着道:“坐吧,不用客气。”
说着话,匡明卓也拉了一把椅子在方寒边上坐下,低声问:“方医生今天去省医院做手术了?”
“嗯。”方寒点了点头。
“听说这一台手术原本是燕京医院的陈培忠主刀的?”
方寒一愣,这个匡明卓竟然也知道了,他点头:“嗯。”
要不说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方寒回到江中院这才两个多小时,关于秦大柱的手术情况已经在一些小圈子里面传开了。
“方医生能不能帮我要一下今天的手术视频,拷贝的就行。”
匡明卓也是刚才听省医院的一位朋友说的,说是方寒在省医院做了一台手术,陈培忠折戟沉沙,被方寒打脸云云。
陈培忠的大名匡明卓自然是知道的,国内顶尖的几位肝领域的权威。
匡明卓是看过陈培忠的手术视频的,陈培忠的水平绝对比他强很多,没想到这一次竟然在江州省折戟沉沙,阴沟里翻船,栽在了方寒手里。
大概了解了情况之后,匡明卓就想看一看这一次的手术视频,这样的手术对他来说是很有价值的,只不过手术视频一般都是各大医院的内部资源,哪怕是匡明卓在省医院的那位朋友也没办法给匡明卓弄到手。
“我等会儿给田主任说一下,让拷贝一份。”方寒点了点头,这对他来说算是小事,他毕竟参与了手术,算起来还算是主力,要手术视频也是理所应当的。
全职国医 第五百零九章 难题(三更)
六月底,从年后算起,都已经过了有四个月的时间了,江中院急诊科也彻底大变样了。
急诊科在原本一间手术室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大手术室和两个小手术室,总共五个手术室。
同时,肝外分区也彻底独立起来了,肖云恒和陈斌阳等几位肝外方面的医生也到了肝外,肝外的负责人毫无争议是匡明卓。
这一段时间,骨伤分区也算是正式进入正轨了,关节置换方面有温学义,其他的骨科手术吕新文也大都能做,方寒不在的情况下,纯中医正骨的患者都会送去骨伤科。
现在方浩洋方主任的摇杆也直了不少,江中院急诊科现在虽然还不算太完善,却也再也不是之前的跛子腿了,甚至于方主任已经有些膨胀,打算把江中院急诊科打造成为急诊中心。
肝外独立之后,方寒特意召集骨伤分区的所有医生开了一个会议。
肖云恒走后,骨伤分区的骨干就是陈远、吕新文、温学义和薛艳艳、李小飞、林光亮等人外加正式开始规培的林光亮和秦熙姌以及几位住院医。
方寒之所以召开这个会议,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件事,江中院急诊科也开始走偏了。
不错,走偏了。
随着骨伤分区和几个手术室的建立,江中院的几个手术室基本上都没怎么闲着,匡明卓每天都会有至少一台手术,温学义每天至少都会有两台,吕新文的手术也不少。
这当然是好事,只是方寒发现无论是李小飞还是林广才,亦或者正式开始规培的林光亮,好像都对手术非常的热衷。
最初因为急诊科人手不足,方寒做关节置换的时候林广才是最初开始打下手的,后来李小飞也跟着学习,两个人又去了丰州骨伤医院学习。
有些学习是必要的,可其他的几位住院医也都开始向手术方面靠拢,这就不是什么好现象了。
要知道,无论是林广才还是原本从急诊科分过来的两个住院医,外加江枫,这些人本质上还是中医,他们是中医学院毕业的,在急诊科没有中西医结合之前,也一直学的是中医,现在因为江中院开始搞中西医结合,这些人就开始向手术方面靠拢,争着抢着希望得到上手术的机会,这就不正常了。
苏铁航担心的问题果然在江中院急诊科出现了。
方寒详细了解过长清县中医院的事情,最初长清县中医院搞中西医结合的时候,也和江中院急诊科差不多,只是试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西医的治疗理念就不胫而走,很多原本的中医年轻人都开始学习西医,导致长清县中医院的中西医结合彻底失控,原本是一家纯中医医院,现在却成了西医为主,中医为辅。
方寒召开这个会议之前,还特意去和方浩洋聊过天。
方浩洋这一阵确实有些膨胀了,江中院急诊科做的很不错,这一段时间成绩也是相当的吐出,这也导致方主任几乎没有发现潜在存在的问题,等方寒说明,方浩洋才突然间一身冷汗。
“你不说我竟然没注意,你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不仅仅骨伤分区,哪怕是急诊科,偏向于外科缝合的医生好像也多了起来。”
“方主任,这个问题必须重视,咱们搞这个中西医结合只是为了互补,并不是为了摒弃中医,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继续下去,急诊科可能真的会走偏。”
方浩洋点头:“你说的这个问题很严重,如果真的走偏,那我可就成了江中院的罪人了。”
前文说过,方浩洋之所以比较喜欢方寒,放纵方寒,除了方寒水平不错之外,最主要的是方寒和他的理念是一致的。
在中西医结合这个问题上,方寒的认知和方浩洋是一致的。
江中院作为一家纯中医医院,搞这个中西医结合只是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才是前提,也就是说,江中院急诊科始终是要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而不是最终发展为西医为主,中医为辅。
方浩洋的想法是好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不知不觉间,问题竟然已经开始出现了,这才四个月多一点时间,算上去年,也还不到一年。
这么短的时间就开始有了不好的苗头,如果时间长了,那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当初江中院的一些老人反对方浩洋的做法,也正是担心这一点,方浩洋信誓旦旦,到头来急诊科最终还走到了这一步,你让方浩洋怎么交代。
“你觉得这个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方浩洋皱着眉问。
“利益,收入,名利、难易程度。”方寒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利益!”
方浩洋缓缓的闭上了眼睛:“利益动人心啊。”
说穿了,还是利益,做手术是有提成的,从某方面来说,能够上手术台的医生收入要比其他医生稍微高一些的。
虽然因为江中院的改制,整个科室所有的人员收入都有所增加,可收入最高的一部分人依旧是整天手术的,方寒、吕新文、温学义、匡明卓。
除了利益之外,还有名。
外科手术再难,如果用心学,上级医生愿意教,出头要比学习中医容易一些,正常来说,除非有人像方寒一样有着系统在身,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没有三五年绝对是熬不出来的,这个熬不仅仅是资历,还有能耐。
就拿李小飞来说,李小飞已经是好几年的资深住院了,可真要出去开诊所,他绝对比不上同资历的西医医生。
中医易学难精,这是事实。
可是缝合,简单的手术,如果有上手的机会,两三个月就能单独缝合了,一年左右就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手术了。
其他医院那是没机会,现在江中院改制,百废待兴,正缺人呢,机会很多,像林广才和李小飞都能有去丰州骨伤医院学习的机会,可想而知。
温学义之所以放弃骨关节运动中心而选择留在江中院,也是因为机会,哪怕是匡明卓也差不多,在这个时候,其他的一些年轻的住院医怎么可能不心动?
主治医们倒是没什么,大都熬出来了,特别是住院医们,熬了好几年,却没有人家刚开始上手做外科手术的新人出头快,收入高,你让其他住院医们怎么压得住性子?
“呼!“
方浩洋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最初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之前江中院是纯中医医院,住院医们在医院也没有比较,没有诱惑,可现在不同了,自己身边的人有了机会都比他们强了,他们怎么能没有心思。
“你觉得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方浩洋询问方寒。
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如果不解决,随着骨伤分区和肝外甚至其他分区的做大,到时候诱惑更大,这样的诱惑就会像癌细胞一样不断的蔓延,逐渐蔓延到整个急诊科,甚至蔓延到整个江中院。
为什么中医依旧存在,全国却到处都是西医医院,中医院稀少无比?
之前方浩洋也没深究,现在他好像有些明白了,中医人稀少,中医难学,同时还有利益。
“我不知道。”方寒摇了摇头。
“你不知道?”
方浩洋一愣,你小子说了这么多,把问题说出来了,现在你说自己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啊。”
方寒很无辜:“我要是知道,还来找您商量干什么,您才是急诊科的主任。”
“我......”
方浩洋张了张嘴,这个问题他都感觉到棘手,更别说方寒了。
微微沉吟了一下,方浩洋这才道:“平衡,你觉得限制一下怎么样?”
“怎么限制?”
“降低手术的分成?”
方寒摇头:“行不通,外科手术的强度本来就比内科医生的工作强度大,如果限制手术分成,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最终都会飞走的。”
要知道,没有学成收益之前,或许一些人还会忍受,可要是学成了,其他医院收入高,江中院收入低,谁还愿意留在江中院?
这世上又没有傻子。
“提高中医这边的待遇?”
“其他科室怎么办?”
方浩洋一阵头大,这就不仅仅牵扯到急诊科了,还有其他科室,现在江中院急诊科医生们的整体收入本就比其他科室高了一些,只不过江中院活多人累,收入高一些,其他医生倒也没太大医院,这要是再提,高的太多,其他科室就要闹腾了。
整个江中院一千多人,方大主任又不是亿万富翁,他哪儿来的那么多钱?
到时候徐锦波估计都要头大。
“那怎么办?”
方浩洋是真的犯难了,这个时候难道重新回去?
骑虎难下,这四个字好像成了方主任内心的真实写照。
当然,方浩洋也大可以不管不顾,急诊科做大做强,他这个主任始终是有话语权的,可方浩洋也有自己的坚持,路要是走偏了,那就不是他的初衷了。
到时候他怎么见秦卫华,怎么见廖一鸣,怎么面见郭文渊?
或许整个江中院的老人都要骂他方浩洋了。
:三更送到!
全职国医 第五百一十章 匡明卓解惑
方浩洋沉吟了一下,从办公桌上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出去。
“喂,老李,你来一下。”
挂了电话,想了想方浩洋又拨了一个号码出去:“匡主任,忙着没有,没忙的话来一趟我的办公室。”
不多会儿,李文军推门走进了办公室,匡明卓跟在李文军后面,两个人是一起来的。
“小方也在。”
李文军笑呵呵的打了声招呼,看了看方浩洋的脸色,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看到方寒也在,匡明卓也来了,李文军就猜到估计有什么麻烦事了。
现在江中院急诊科,他们四个人可以说算是急诊科的话事人了,方浩洋这位大主任不用说,方寒和匡明卓一个人是骨伤分区的负责人,一个人是肝外分区的负责人,
“坐吧。”方浩洋伸手一指,看向方寒:“小方你把问题说一下,听听李主任和匡主任的意思。”
方寒又重新把他发现的问题说了一遍。
听方寒说完,李文军就道:“这个问题小方不说,其实我也是打算说的,这一阵我也发现了这样的苗头。”
“匡主任有什么看法没有?”
方浩洋看向匡明卓:“匡主任是麻省总医院回来的,见识不俗,如果有什么意见和看法,还希望不要藏私。”
方浩洋原本是不打算叫匡明卓的,想了想还是叫来了。
匡明卓和医院签的是劳动合同,属于合同制,而且这个合同其他人不知道,方浩洋却知情,只签了三年,也就是说三年过后合同期满,匡明卓还愿不愿意续约,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二一个,匡明卓是纯粹的外科医生,这样的问题对匡明卓来说,他或许是不会太在意的。
只是匡明卓毕竟是副主任,而且方浩洋也是希望匡明卓三年期满还可以续约的,因而并不想让匡明卓有什么误会。
匡明卓笑着道:“方主任客气了,我既然是咱们急诊科的一员,那么自然不会藏私,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即便是在其他医院也是存在的。”
“怎么说?”方浩洋一愣。
匡明卓道:“其他医院虽然不一定有中医,可也有内科,相应来说,到各大医院实习的实习生中往往都有很大的比例希望能够学习外科,哪怕是规培生和住院医也都希望自己能够上手术,掌握一两种外科手术,如果能在外科手术方面有所成就,没几个人是愿意去内科的。”
方浩洋又是一愣,然后点头,这一点倒也是事实,相比来说外科更吸引人一些,厉害的外科医生在医疗界的地位往往要比内科医生高一些,收入也要比内科医生高一些,这也是外科比较吸引人的地方。
“匡主任继续说。”
“愿意学外科喜欢学习外科的医生虽然多,可外科的门槛同样高,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学习外科手术的,不说技能操作,单单是外科手术的血腥和残酷就能让不少人打退堂鼓,其次就是天赋,如果没有相应的天赋,在外科也是走不远的,这个门槛同样可以让一部分人打消念头。”
“现在各大医院的外科科室虽然不少,厉害的外科医生也不少,可内科的医生也并不比外科医生少。”
“匡主任的意思是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方浩洋若有所思。
匡明卓说的很有道理,外科的门槛不低,确实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外科的,现在不少住院医心浮气躁,只是看到了外科的利益,真正让有些人去上手,他们却不见得能够入行能够满足条件。
“也不能说完全是多余的,只是说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可怕,逐利是人的本性,哪怕是普通人找工作都是希望找收入更高一些的,更为体面一些的工作,医生们也是一样,我们自己作为医疗工作者,首先要用客观的心态面对这个工作,这才才能更准确的发现问题。”
匡明卓笑着道:“外人赋予我们医生很多光环,什么白衣天使,什么死神的克星,可我们自己首先要明白,我们先是一个普通的人,其次才是医生,搞清楚主次是非常关键的。”
说话的时候匡明卓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方寒。
方寒若有所思。
匡明卓的话说的很明了,可里面的问题却很深。
为什么匡明卓会说首先要用客观的眼光看问题呢,正是一些领导下意识的会给予下级医生一些平白无故的压力。
觉得医生一年没有休息就是应该的,觉得医生没有加班费就是应该的,甚至一些科室为了应付科室的任务,为了自身的名声,搞的什么援助基金有着强制任务,无论医生自己家境如何,每月都有固定的捐款,甚至把捐款和医生的考评挂钩。
这样是不合理也不科学的。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也都有每个人的困难,哪怕是经济方面的困难也不能单纯的以收入来论的,并非月入三四千的人就一定差钱,也并非月入三四万的人日子就一定过得很轻松。
这两者是不成正比的。
这一点方寒有着最深切的体会。
就拿田玲女士和田敏女士来说,田玲女士和老方同志的收入就不算高,而田敏女士一家的收入却不算低,可事实上呢,田敏女士前不久还向方寒家借了好几万。
买房、买车、装修、给常同飞结婚,这些花销已经完全超出了田敏女士一家的收入,而方寒家呢,房子暂时不需要买,方寒已经毕业,暂时有没有女朋友,因而现阶段还是收入大于花销的。
匡明卓说话的时候为什么会看一眼方寒,其实正是提醒方寒,他的有些话也是给方寒说的。
一个人学习中医还是学习西医,是没办法强迫的,你不能因为你自己是中医,是铁杆中医,你要复兴中医,把中医发扬光大,你就巴不得所有人都学习中医,这是不理智也是不可能的。
方寒在这一点上表现还不是很明显,最明显的就是关宝成,自己是铁杆中医,就见不得中医人转学西医,首先这个心态就是不对的。
“匡主任说的很有道理,很直白。”
李文军接过话茬:“有些事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哪怕是宗教在蛊惑人心的时候往往也需要以利益为诱饵,就比如三国时期的太平教,太平教也正是以利益为诱饵这才能蛊惑大众,如果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哪怕你把某种事物说的天花乱坠,别人也不见得会认可。”
“不仅仅是宗教,哪怕是一些骗子骗人也同样是如此,没有利益就没人愿意上当。”匡明卓笑着道。
“现阶段,科室乃至其他科室一些住院医乃至规培生也确实都想来急诊科碰运气,看看自己是不是能抓到上手术的机会,从而转到外科,学习外科手术,这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外科手术对江中院来说算是新事物,这个现象其实慢慢的会逐渐稳定下来的。”
“那匡主任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堵不如疏。”
匡明卓道:“现阶段,方主任可以停止暂时从外面招人,可以试图培养一部分医院内部的人员,无论是急诊科亦或者其他科室,凡是有想法或者有意向的,尽量给机会,当淘汰一部分人之后,有些人的心其实也就定了。”
方浩洋微微沉吟。
匡明卓继续道:“其他医院为什么没有江中院现阶段这么浮躁的气氛,正是因为其他医院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从实习到规培,大多数人其实都简单的接触了外科,有些人也明白自己确实不适合外科,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放弃,江中院则不同,大多数的住院医亦或者规培生还抱着希望,既然抱着希望,那么就打破这种希望。”
方寒突然出声:“匡主任说的很有道理,现阶段急诊科其实已经逐渐进入正轨了,可以减少西医外科方面的人员进入,以后急诊科招聘或者实习生留院,还是以中医基础的医生为主。”
匡明卓笑着点头:“我就是这个意思,学习外科手术,最起码要有基础才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方医生一样,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西医方面的基础本就为零,哪儿是那么容易改学的?”
李文军也笑着道:“医生们在医院的时间是宝贵的,如果短时间没什么成效,大多数人都是不会过于坚持的,浪费时间只会耽误自己评职称的时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