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血蓑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七尺书生
一见简仲的人头,宋玉和“假简仲”登时眼神一变,脸色随之变的难看至极。宋玉本欲脱口而出,但话到嘴边,却又被他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宋公子,你可识得此人?”柳寻衣目不斜视地盯着“假简仲”,似笑非笑地问向宋玉。
“我……”此刻,宋玉心乱如麻,汗如雨下,脸上变颜变色,表情说不出的精彩。
“宋公子是不认识此人?还是不敢与此人相认?”柳寻衣冷笑道。
宋玉胸中如堵,压抑万分,脑中飞速盘算着对策,表面上仍故作镇定,沉声道:“我不认识此人。莫非他就是你刚才所说……假扮波仁的人?”
“是。”柳寻衣哼笑一声,转而将目光投向丁傲,问道,“丁旗主,你不妨仔细看看,他是不是你安插在逻些城的眼线波仁?”
“不是。”丁傲语气坚定地摇头道,“波仁年过四旬,生的其貌不扬,丑陋不堪,断断不是此人。”
“你肯定?”
“我敢对天发誓!”
见丁傲信誓旦旦的模样,柳寻衣的眼神微微一动,心中对之前的揣测有了一丝改变。
此刻,任无涯的语气变的有些不耐,沉声道:“既然此人已死,佛莲子何在?”
对任无涯来说,无论是柳寻衣还是简仲,他们的死活根本不值一哂,他只在乎佛莲子。
“任宫主稍安勿躁,且听在下慢慢解释。”柳寻衣拱手道,“此人非但假扮波仁,杀死汤聪,而且还将一切罪责,栽赃嫁祸给在座的其中一位英雄。”
“谁?”丁傲追问道。
“简仲,简大侠!”柳寻衣死死盯着“假简仲”,幽幽地说道,“不知是不是巧合?此人在杀汤聪之前,竟然亲口承认自己是‘九命无归’简仲。可简大侠这段时日明明一直留在天山,又岂会出现在吐蕃?关于这件事,不知简大侠有何看法?”
“哼!”假简仲冷哼一声,漠然道,“我不认识此人,他愿冒名顶替,我又有何办法?”
宋玉的目光“依依不舍”地从人头上挪开,神情复杂地望着柳寻衣,语气生硬地发难道:“这一切不过是你的片面之词!毕竟,只有你去过吐蕃,当然随你信口开河,胡乱捏造。”
“不错。”呼延霸附和道,“你说他假扮波仁,杀死汤聪,最后又自称简仲,不知有何凭证?若无凭证,我们岂能信你?说不定他是你在半路截杀的一个路人,以此来捏造故事,掩饰你办事不利的过错。”
“言之有理。”董宵儿点头道,“你说佛莲子在他手上,既然他被你砍了脑袋,那佛莲子理应落在你手里,不如你交出来,证明自己所言非虚。”
“我虽亲手砍下他的脑袋,但他并非被我所杀。”柳寻衣故作错愕,连忙解释道,“我曾一路向北追杀,欲替汤聪报仇雪恨,可当我找到他时,他已是一具冷冰冰的尸体。至于佛莲子……不知所踪。”
“说来说去,仍是死无对证!”宋玉暗松一口气,斥责道,“柳寻衣,如果红口白牙可以当真,我可以怀疑是你监守自盗,甚至是你杀死汤聪,然后随便找一个死人当替罪羊。再或者,你根本没去过布达拉宫,也没见过佛莲子,否则又岂能轻而易举地逃回来?”
“宋玉,有些话我没有和盘托出,已给你金剑坞留足面子,你休要欺人太甚,逼我和你撕破脸!”柳寻衣怒声道,“若是拼个鱼死网破,你能不能活着离开天山都未曾可知。”
“笑话!”宋玉轻蔑道,“就凭你的信口雌黄,也想置我于死地?任前辈见微知著,观往知来,你以为自己随便编一个故事,就能骗过他老人家吗?简直痴人说梦!”
任无涯得知真相后,不由地心生失望,对眼前的闹剧也觉的索然寡味,淡淡地说道:“事已至此,争辩无用。各位请先回去歇息,老夫有些倦了。”
“密宗至宝,般若古经,内藏九重天穹宇,幻化三界不动身。”不等任无涯下令送客,柳寻衣突然自言自语地呢喃道,“一曰,罗汉果。二曰,金刚身。三曰,菩提心。三身生三境,又分大小乘。小乘,身随意,大乘,意随心。身心意如无,如无亦无得,无得即无碍,无碍衍无灭。罗汉果成罗汉法,金刚身作金刚行,菩提须弥境,十方皆成空。”
此言一出,在座之人无不一脸茫然,满腹疑云,谁也不知道柳寻衣究竟在说些什么。但内阁中的任无涯却突然开口道:“柳门主,请留步!”
柳寻衣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现在,任宫主可相信在下去过布达拉宫,并且亲眼见过佛莲子?”
“老夫相信。”
“嘶!”
任无涯的回答,令缥缈阁内一片哗然。宋玉、董宵儿、呼延霸几人相视一眼,脸上皆布满诧异之色。
任无涯对众人的古怪反应置之不理,径自问道:“柳门主,你刚才说有些话不愿和盘托出,不知所指何事?”
“实不相瞒,简仲在天榕寺内,曾亲口承认自己是‘九命无归’,并且……”言至于此,柳寻衣故作踌躇模样,随之拱手道,“还是算了!有些话任宫主还是不听为妙,以免大动肝火。”
“不!”任无涯沉声道,“柳门主大可直言。”
闻言,柳寻衣不禁朝宋玉和“假简仲”投去一个同情的眼神。此举,令宋玉的心“咯噔”一沉,与此同时,一抹不祥的预感悄然攀上心头。
“这……”柳寻衣故作不情愿的扭捏模样,吞吞吐吐道,“汤聪临死前曾告诉我,简仲非但亲口承认了自己的真正身份,并且还……供出了谁是幕后主使,以及他劫走转世灵童的真正目的。”
“如果他真是简仲,幕后主使无疑是金剑坞。”丁傲将蔑视的目光投向宋玉,挖苦道,“至于真正目的,不过是想拿佛莲子来宫主面前邀功罢了。”
“起初我也这么想。”柳寻衣故作无辜地摇头道,“但后来我发现真相并非如此。简仲的幕后主使的确是金剑坞,但他劫走转世灵童的真正目的,却并非献给任宫主,而是……带回中原,献给金复羽。”
“简直胡说八道!”宋玉忍无可忍,怒斥道,“我家坞主身强体健,无病无疾,要一味药引又有何用?柳寻衣,你休要血口喷人,挑拨金剑坞与玉龙宫的关系,我……”
“柳门主,你继续说!”
任无涯语气生硬地打断宋玉的话,令其登时一愣,脸色瞬间变的难看至极。
宋玉虽不知道柳寻衣刚才吟诵的,那段莫名其妙的“偈语”究竟代表着什么,但却能清楚地感觉到,任无涯已经越来越偏向柳寻衣。
“是。”柳寻衣满眼惋惜地朝宋玉耸了耸肩,转而向任无涯回禀道,“其实,简仲早年曾在金沙江畔驻军三年,因此他对吐蕃上上下下的事情极为熟悉。他不仅精通藏语,知晓吐蕃八王的势力分布,更对密宗佛教大感兴趣,尤其是密宗的……佛经典籍,更是如数家珍,烂熟于心。”
“竟有这种事?”任无涯语气古怪,似乎是在和柳寻衣对答,又好像在质问宋玉。
“不错!”柳寻衣点头道,“正因如此,当他得知任宫主欲求‘佛莲子’时,心中便已洞悉一切。由于金复羽曾对简仲有恩,因此简仲将‘佛莲子’的来龙去脉尽数告知于他。金复羽身为江湖一霸,执掌武林半壁的大人物,任宫主以为他在得知佛莲子的真正用途后,会如何选择?是继续将其献给任宫主,还是……留为己用?”
“柳寻衣信口雌黄,简直一派胡言。”宋玉怒声道,“天山距中原万里之遥,试问简仲如何能将‘佛莲子’的消息告知坞主?坞主又如何回复?这一来一去起码月余,那时简仲早已远赴吐蕃,吐蕃与大宋不通书信,岂能收到……”
话未说完,宋玉的声音已是戛然而止。时才在情急之下,宋玉不顾一切地对柳寻衣反唇相击,却不料一开口竟然不小心说漏了嘴。
刚刚宋玉所言,无疑默认了出现在吐蕃的人正是简仲,而此刻坐在他身旁的“简仲”,才是货真价实的赝品。
“一子落错,满盘皆输。”洵溱笑道,“宋公子,世间除真相之外,再圆满的谎言都会有错漏之处,当心言多必失。”
“好啊!”丁傲小眼一瞪,怒声道,“原来是你的人杀了我的亲信,而且还故意破坏柳门主的计划!宋玉,你究竟有何居心?又是如何得知波仁的消息?还不从实招来!”
“我……”宋玉见大势已去,“神算子”也不禁乱了方寸,当下舌头打结,结结巴巴半晌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宋玉!”呼延霸怒声道,“我们对你深信不疑,鼎力相助,却不料你竟暗施诡计,非但将我们蒙在鼓里,更玩弄于鼓掌之中。此事,你又作何解释?”
“不错。”董宵儿见风使舵,娇喝道,“眼下看来,金复羽并非诚心与我们结交,只不过是想利用我们罢了!”
“误会!都是误会……”
柳寻衣所言真假参半,是非难辨,再加上洵溱的旁敲侧击,丁傲的煽风点火,配合简仲的人头,以及柳寻衣对“佛莲子”讳莫如深的阐述,这一切都令不明真相的宋玉心乱如麻,百口莫辩。
“宋玉,今天你若不能解释清楚,休想活着离开天山!”丁傲一声喝令,呼延霸、董宵儿纷纷亮出兵刃,缥缈阁外迅速涌来大批玉龙宫弟子。
“说!你们究竟从何得知波仁的消息?”丁傲不依不饶,咄咄相逼,令宋玉的面色惨白如纸,额头上瞬间冒出一层冷汗。
“任前辈……”
突然,宋玉将惶恐的目光投向内阁,连声哀求道:“任前辈……任宫主……此事绝不是柳寻衣所说的那样,您老人家心知肚明,一定要相信我!误会!都是误会!”
“来人啊!”
所谓最毒妇人心,董宵儿见任无涯已对宋玉心生不满,于是急忙撇清二人的关系,迫不及待地下令道:“擒下宋玉二人,关入地牢,严加拷问!”
“等等!”
任无涯突然喝止,语气甚是冷漠:“宋玉,老夫念你是客,不忍伤你,以免外人说我玉龙宫以多欺少,仗势凌人。回去告诉金复羽,老夫心意已决,誓与北贤王共进退,让他好自为之!”
“任宫主,此事明明是……”
“你可以走了。”
任无涯根本不给宋玉辩解的机会,毅然发出逐客令。
宋玉犹豫再三,举目环顾四周,终究叹息一声,带着“假简仲”悻悻地离开缥缈阁。
见状,丁傲不禁心中一急,忙道:“宫主,宋玉此人满口谎言,诡计多端,你为何放他离开?”
然而,面对众人的困惑,任无涯却只字未提,只是淡淡地吐出一句:“今夜设宴,庆祝玉龙宫与贤王府永结盟好。”
见任无涯闪烁其词,顾左右而言他,又看到宋玉二人心有不甘,落寞而走。柳寻衣和洵溱的眼中,不约而同地涌出一抹别有深意的了然之色。
二人高高悬起的心,此刻终于安然落地。他们相视一眼,同时暗松一口气,随之嘴角微扬,彼此间会心一笑。
……





血蓑衣 第346章 无涯秘史(一)
“恭喜柳门主大功告成!”
“多谢洵溱姑娘鼎力相助!”
正午,柳寻衣和洵溱在客房内共进午膳,二人经历上午的一番的“战战兢兢”,此刻遂心如意,笑逐颜开。
“虽然历经一番惊心动魄,但总算是有惊无险,雨过天晴。”洵溱别有深意地注视着兴致勃勃的柳寻衣,戏谑道,“本以为柳门主是个循规蹈矩的‘老实人’,却不料装疯卖傻的本事也不俗。上午,你在缥缈阁内‘据理力争’,其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煞有介事地侃侃而谈,实在令我大开眼界,刮目相看。”
闻言,柳寻衣不禁眉头一皱,反问道:“你是在夸我?还是骂我?”
“欲成大事者,必先不拘小节。”洵溱轻笑道,“刚刚所言,句句发自肺腑,我今天的确对你佩服的五体投地。你竟能借助一个死人混淆视听,将一切罪责嫁祸给金复羽,着实高明。”
“既然简仲已死,何不利用他的‘死无对证’?如果我不先发制人,宋玉定会倒打一耙,以此来将我一军。到时,狼狈下山的人将不是宋玉,而是我们。”
洵溱柳眉一挑,狐疑道:“难道你真以为任无涯对你深信不疑?你没有察觉出什么蹊跷?”
柳寻衣表情一僵,继而将手中的酒杯放在桌上,低声道:“实不相瞒,经过上午的一番博弈,我现在已经知道是谁将波仁的消息透露给简仲。”
“任无涯!”洵溱直言不讳道,“经我察言观色,发现任无涯和宋玉之间,似乎隐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宋玉几次欲言又止,以及任无涯最终放他一马,这些都不合常理,料想其中必有古怪。”
“不错!”柳寻衣点头道,“虽然我不清楚个中缘由,但我敢肯定,波仁的消息是任无涯故意透露给简仲的,至于丁傲……则和我们一样,一直被蒙在鼓里。”
“看来我们之前都猜错了,三种可能中看似最不可能的一个,恰恰是事情的真相。”洵溱苦笑道,“但我想不明白,任无涯为何要这样做?如果说他心里倾向于金剑坞,又岂会将宋玉赶走,而留下我们?如果说他无心偏向,又为何要将波仁的消息透露给简仲,并让简仲在背后捅我们一刀?”
“此事我也想不明白。”柳寻衣迟疑道,“其实,今天任无涯能如此痛快地做出决断,也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并非我妄自菲薄,上午我与宋玉的争论虽然稍占上风,但却不足以将他彻底击溃。说到底,我诬陷金复羽觊觎佛莲子,却始终拿不出任何证据,只靠自己的一面之词,着实有些单薄。可即便如此,任无涯仍在我的一面之词下,毅然做出选择,此举着实令我大感意外。”
洵溱道:“今天我们赢的莫名其妙,宋玉输的稀里糊涂。归根到底,皆是因为任无涯的言行反常于平日。谁也猜不透他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因此,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得意忘形。”
“罢了!”柳寻衣摆手一笑,直言道,“无论如何,我们总算是历经一番寒彻骨,赢得梅花扑鼻香。府主交代的三件差事,如今已铩羽其二,今日我们能有所收获,也算是为贤王府夺回一丝颜面。这份功劳,我只占两成,你占四成。剩下四成,归功于汤聪,若非他在临死之前将真相告诉我……”
一提起汤聪,柳寻衣不禁心中悲痛,语气也变的有些失落。见洵溱美目顾盼,欲言又止,他赶忙将话锋一转,故作洒脱道:“不提了!不提了!难得今日高兴,来来来!我们喝酒。”
“其实,有件事我一直很好奇。”洵溱问道,“你在缥缈阁说的几句‘佛偈’,究竟有何深意?它与佛莲子又有何渊源?”
闻言,柳寻衣稍稍一怔,踌躇片刻,随之匆匆起身,探头在房外小心谨慎地左右顾盼几眼,转而将敞开的房门紧紧关上。
“你……你关门作甚?”洵溱见状,不禁心生古怪。
“那几句佛偈,其实是密宗典籍《般若古经》的开篇引语。”柳寻衣坐回桌旁,尽可能地压低声音,解释道,“说来惭愧,有关《般若古经》我也知之甚少,只听过那几句引语而已。”
“《般若古经》?”洵溱诧异道,“那是什么?”
柳寻衣回忆道:“据我理解,似乎是一本高深莫测的武学典籍,其在密宗佛教的地位,有点类似于中原少林的《易筋经》。转世灵童告诉我,若能将《般若古经》练至大成,便可神功盖世,所向披靡。”
“也就是说,任无涯真正想要的,并非什么药引,而是这本武功秘籍?如我所料不错,《般若古经》应该在转世灵童手中。”洵溱聪明之极,一点就透,“所以任无涯才想盗取佛莲子。”
“正是。”柳寻衣点头道,“更准确的说,古经并非实物,而是一部经书,没有任何记载,只是口口相传。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珍藏于吐蕃三位上师的心中,并由他们传授给转世灵童,当灵童圆寂前,会再择选三位德高望重的上师,口口相传,等下一位灵童诞生,再由他们延续下去。至于三位上师,他们彼此间并不知晓对方的身份,亦不知道对方的任何消息。因此,《般若古经》全篇,世间始终只有一人知晓,那人便是转世灵童,即佛莲子。”
“我明白了!”洵溱的眼中精光一闪,恍然大悟道,“难怪任无涯会选择你,而抛弃宋玉。其实孰真孰假并不重要,对他而言,你能背出《般若古经》的引语,便足以打动他的心。再者,你以金复羽觊觎《般若古经》为借口,对任无涯而言无疑具有莫大的威胁。毕竟,一本绝世神功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稀世珍宝,人人都想独占,又有谁愿拿出来与人分享?因此,对于这种敏感的‘诬陷’,哪怕只有一面之词,任无涯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闻言,柳寻衣顿觉豁然开朗,缓缓点头道,“细细想来,的确如此。”
“既然《般若古经》是密宗至宝,你又如何能背诵出来?”洵溱好奇道。
“这……”柳寻衣苦涩一笑,解释道,“既然世间只有一人知晓,自然是那人告诉我的。”
“转世灵童?”洵溱错愕道,“你见过转世灵童?”
“非但见过,而且他还救了我一命。”柳寻衣讪讪一笑,自嘲道,“否则就算我长着三头六臂,也断不能活着回来。”
“难怪!”洵溱若有所思道,“我之前一直想不通你是如何逃回来的。既是转世灵童为你作保,想必吐蕃八王也不敢再咄咄相逼。”
“不错。”柳寻衣感慨道,“转世灵童非但在吐蕃救了我一命,而且还将《般若古经》的秘密告诉我,让我能在任无涯面前演一场好戏,非但保住性命,而且还办成差事,可谓一举多得。”
“转世灵童有没有说过《般若古经》与任无涯有何关系?”洵溱追问道,“我在西域长大,可这部经书我却闻所未闻,想必极为保密,任无涯又是如何知晓?”
“告诉你一个秘密!任无涯,其实法号‘无涯’!”
“法号?他怎会有法号?”
柳寻衣低声道:“任无涯虽是汉人,但自幼随父入蕃,年仅三岁便皈依佛门,大约在六十年前,当世活佛大限将至,于是来到任无涯修行的萨迦寺,欲将《般若古经》的中篇,传于当时的萨迦寺主持宁赞上师。当时,年仅二十岁的任无涯,因颇有慧根,天资聪颖,故而深受宁赞上师喜爱,并将其收为关门弟子,对他毫无戒心。于是,在活佛传授宁赞上师《般若古经》的那一夜,任无涯便偷偷躲在供桌下窃听……”
“竟有这种事?”洵溱发出一声难以置信的惊呼,可转念一想,又觉事有蹊跷,连忙摇头道,“不对!不对!依你所言,《般若古经》乃绝世神功,吐蕃活佛通晓全篇,必定神功盖世,又岂会察觉不到有人偷听?”
“这正是关键所在。”言至于此,柳寻衣不禁面露钦佩之意,感慨道,“转世灵童告诉我,历代活佛虽通晓《般若古经》,但他们却无一人练武,因此没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
“这……”
“《般若古经》虽是绝世神功,但归根到底它仍是一部佛经。”柳寻衣知道洵溱的困惑,于是不等她发问,已主动解释道,“转世灵童告诉我,《般若古经》之中,‘法’为上乘,‘功’为下乘,历代活佛都会一心追求上乘佛法,而不屑于下乘武功。在他们看来,唯有佛法无边,方能拯救苍生。至于武功,即便再厉害,也是伤人性命的手段,归根到底是‘术’,而不是‘道’。若心念绝世武功,极容易被戾气缠身,终究堕入邪魔之道,而转世灵童所追求的,乃是无欲无求,心静菩提的光明正道。”
“说的好!”洵溱对转世灵童的一番言论由衷钦佩,赞同道,“好一个‘光明正道’,佩服!”说罢,洵溱话锋一转,又问道,“既然没被发现,任无涯又是如何暴露?”
“窃取《般若古经》的中篇之后,任无涯在萨迦寺中偷偷修炼十年之久。期间,他一边偷偷练功,一边四处打探《般若古经》其他两篇的下落。他本想找到其他两位上师,一举得到《般若古经》全篇,只可惜事与愿违,无论他如何旁敲侧击,宁赞上师却始终对此只字不提。莫说宁赞大师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一定不会告诉他。”柳寻衣继续道,“十年之后,天赋异禀的任无涯将《般若古经》的中篇练至小成,与此同时,他的心境也完全由佛道堕入魔道。其实,这十年间,宁赞大师早已猜破一切,对他百般容忍,好言相劝,可在十年之后忍无可忍,只能将他驱逐出寺。”
“离开萨迦寺的任无涯如龙入大海,虎奔高山,再也无人能成为他的羁绊,再也无人能左右他的意图,再也无人能牵制他的欲望。”洵溱喃喃自语道,“于是他来到天山,并凭借一身高深莫测的武功开创玉龙一派,并扬威至今。”
“几十年来,任无涯足不出户,将自己关在缥缈阁中悉心参悟,翻遍密宗典籍,欲要凭借自己对密宗佛法的理解,慢慢探索出《般若古经》全篇。”柳寻衣苦笑道,“只可惜,《般若古经》又岂能轻易参透?无论任无涯如何用心,结果终究是功亏一篑,非但毫无建树,反而自乱其心,坠入邪道。十二年前,前任吐蕃活佛离世,新的转世灵童诞生,任无涯仿佛看到自己这辈子唯一一次翻身的机会,他想从年幼无知的转世灵童口中,骗取《般若古经》的全部内容。他知道,转世灵童只有长到六岁之后,才会被三位上师传授《般若古经》。因此他一直耐心等待,直到六年前,方才着手此事,并密令丁傲前去逻些城盗取佛莲子。丁傲此行虽功败垂成,但却在逻些城内布下一个眼线,此人便是波仁。至于后面的事,你都已经知道了。”
“真没想到,其中竟有这样一番曲折……”
“砰、砰砰!”
不等洵溱心生感慨,紧闭的房门却突然被人敲响。
1...165166167168169...5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