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蓑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七尺书生
“不惜性命的又何止你一个?”宋玉嗤之以鼻,冷笑道,“简大侠何尝不是遍尝五味?岂能说贤王府的诚意更胜于金剑坞?”
汤聪愤愤不平地插话道:“简仲毕竟不是金剑坞的人,只是你们请来的帮手,怎能与我家门主相提并论?”
“简大侠只是我家坞主的朋友,便愿为金剑坞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宋玉嗤笑道,“如此更能证明,与我金剑坞交朋友,必能肝胆相照,生死与共。反观北贤王,自诩朋友遍天下,但真正愿意为他舍命一搏的……又有几人?”
……
(本章完)
血蓑衣 第320章 生死考验
“任宫主!”
面对宋玉的挑衅,洵溱毫不理会,径自将话锋引向任无涯,直言道:“如今说也说了,试也试了,任宫主何必再兜圈子?不如开门见山,有话直言。”
“不错!”柳寻衣附和道,“任宫主将我们与金剑坞的人全部留下,究竟有何打算?”
“虽然你们诚意十足,但玉龙宫却并非善堂。”任无涯淡淡地说道,“你们来此的真正目的,在座之人皆心知肚明。明年的武林大会,北贤王与金坞主将力争中原武林盟主之位,自古成王败寇,顺昌逆亡,因此无论是对北贤王,还是对金坞主,武林大会皆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这段时日,你们两家皆在积攒实力,极力拉拢一切有可能帮助到自己的门派、势力。其中,也包括我天山玉龙宫,不知老夫所言对否?”
“对。”柳寻衣和宋玉异口同声,直言不讳。
“甚好!”任无涯应道,“既然二位开诚布公,老夫也不再避讳。昔日,你们视我玉龙宫为武林异教,将老夫比作杀人魔头。今日,乾坤调转,老夫自当与你们好好论论。我天山玉龙宫,究竟是不是异教?老夫,又是不是魔头?”
“这……”面对任无涯的咄咄逼问,柳寻衣不禁心生唐突,沉吟道,“自然不是。”
“金剑坞从始至终都未把玉龙宫和任前辈视作异教魔头!”宋玉信誓旦旦地保证道,“若非如此,我家坞主又岂会与前辈早早结交?”
“口说无凭。”任无涯不甚满意地说道,“老夫已是半截入土之人,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物。早已不会被花言巧语所打动,既然你们有求于我,便要拿出一些实际的好处。”
“这是自然。”宋玉点头道,“我家坞主深知任前辈的心愿,因此他愿与前辈立下誓约,只要前辈肯帮金坞主夺得武林盟主之位。日后,在武林正统之中,必将有天山玉龙宫的一席之地。”
“金坞主言出必行,一诺千金,其人品、道义世人皆知,有目共睹。”董宵儿谄笑道,“他若肯立下誓约,必会恪守遵从。”
“董旗主此言差矣。”丁傲不以为意地摇头道,“金坞主开出的条件固然诱人,但却有个前提,便是争夺武林盟主。试问当今天下,有谁敢保证金坞主一定能在明年的武林大会上一举夺魁?他若不幸败北,所谓的‘誓约’岂不是变成一纸空谈?”
“丁旗主言之有理!但是,金坞主没有十成的把握,北贤王同样也没有。”呼延霸瓮声道,“如果胜负已分,他们又岂会远赴天山与我们修好?”
“正因如此,我们更须小心谨慎。”丁傲据理力争,不甘示弱,“这就像一场赌局,押对了自然飞黄腾达,可一旦押错宝,结果也必将坠入万劫不复之地。依眼下情形而言,北贤王的胜算……似乎略高于金坞主。”
“丁旗主从哪儿看出贤王府的胜算高于金剑坞?”呼延霸心有不忿,反驳道,“尚未较量,谈何胜负?丁旗主此言,未免太过武断!”
“可是……”
“住口!”
眼看双方的博弈愈演愈烈,任无涯愠怒的声音陡然自内阁传出,登时将丁傲三人的争论压制下去。
“尔等身为三旗之主,竟然当着外人的面争论不休,难道不觉的丢脸吗?老夫知道你们的心思,也知道你们收了北贤王和金坞主不少好处,但此事关乎玉龙宫的千秋大业,尔等应以大局为重,不应为一己之私而丢人现眼。”
“宫主恕罪!”
似乎感受到任无涯的不悦,丁傲三人吓的脸色一变,纷纷跪倒在地。
“柳门主。”任无涯轻哼一声,转而向柳寻衣问道,“金坞主的条件你也听到了,不知北贤王的意思是……”
“这……”柳寻衣欲言又止,颇为忌讳地望着宋玉、简仲,同时面露踌躇之意。
“柳门主但说无妨,不必遮掩。”任无涯颇为不耐地催促道。
其实,任无涯通过柳寻衣的犹豫不决,已经猜出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十之八九与金剑坞有关。因此,任无涯偏要他当众说出,想借此激化贤王府和金剑坞的矛盾。
眼下,贤王府和金剑坞闹的越狠,玉龙宫的地位就越重要。
思量再三,柳寻衣索性将心一横,拱手道:“实不相瞒,北贤王的确有句话……让我亲口转告任宫主。”
“老夫洗耳恭听。”
“北贤王说……”柳寻衣踌躇道,“若任宫主愿与他联手,玉龙宫非但能名正言顺地入主中原,而且还能取代金剑坞在中原的位置,成为与贤王府平起平坐的武林霸主。”
“砰!”
宋玉勃然大怒,登时拍案而起,怒斥道:“柳寻衣,休要欺人太甚!金剑坞又岂是尔等说取代便能轻易取代的?洛天瑾狂傲无度,目中无人,简直不把我家坞主放在眼里!”
话未说完,宋玉蓦然转身,朝内阁的任无涯拱手道:“既然如此,在下也替金坞主向前辈承诺,明年武林大会之后,必将接引玉龙宫入主中原,并取代贤王府在武林中的地位!”
“哈哈……”
见柳寻衣和宋玉几成水火之势,任无涯突然放声大笑。他的笑声满含嘲讽与不屑,令柳寻衣、宋玉双双一愣,同时也令丁傲三人心生狐疑。
“任宫主为何发笑?”洵溱问道。
“我在笑洛天瑾和金复羽,这两位昔日的大英雄、大豪杰,如今竟为了一个盟主之位而争的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甚至连自己的体面都不顾了。哈哈……”
任无涯的一席话,满含戏谑,令柳寻衣和宋玉的脸色阴晴不定,心中更是尴尬无比。
“不知任宫主的意思是……”
“丁傲说的不错,再好的承诺,在大功告成之前都是一纸空谈。”任无涯语气一滞,正色道,“对老夫而言,你们的承诺犹如水中月、镜中花,华而不实。”
“怎么?”柳寻衣眉头一皱,反问道,“难道任宫主不相信北贤王?”
“信!”任无涯笑道,“我非但相信北贤王,同样相信金坞主。”
“这……”
“老夫深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此我决定给你们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任无涯似笑非笑地说道。
“什么机会?”
“佛莲子。”
闻言,柳寻衣和洵溱不禁对视一眼,二人皆是一脸茫然。
宋玉同样满腹疑云,好奇道:“敢问前辈,何为‘佛莲子’?”
“实不相瞒,多年来老夫一直身患顽疾,久治不愈,只因缺少一味药引,正是佛莲子。”
柳寻衣迟疑道:“那……何处能采得此物?”
“若能采得,老夫又岂会久治不愈?”任无涯哼笑道,“此物一枝独秀,天下无双。”
“天下无双?”柳寻衣不禁一愣,错愕道,“任宫主的意思是……‘佛莲子’乃稀世珍宝?”
“对有些人来说是无价之宝,对有些人来说却是一文不值。”任无涯淡笑道,“你们谁能将佛莲子取来给我,玉龙宫便与谁永结盟好。无论是贤王府还是金剑坞,老夫只凭此物决断,决不食言!”
“这……”
任无涯如此郑重其事的承诺,反倒令柳寻衣等人感到一阵骇然。料想这味“药引”,只怕比天山五绝还要凶险的多。
宋玉眼珠一转,试探道:“不知此物什么模样?温寒如何?是埋于地下,还是结于枝头?是深藏沟壑,还是长于平原?”
“老夫未曾见过,故而不知其模样。”
“这……”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此物在什么地方。”
任无涯此言,令柳寻衣和宋玉顿时眼前一亮,二人齐声问道:“什么地方?”
“吐蕃,逻些城,布达拉宫!”
“嘶!”
此言一出,在座之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我……我没听错吧?”汤聪难以置信地干笑道,“你想让我们去吐蕃皇宫里偷东西?”
“小兄弟说话不要如此难听,佛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丁傲笑道,“如今,宫主借‘佛莲子’一用,是为根治顽疾。如此想来,倒与那些吐蕃喇嘛‘慈悲为怀’的志向不谋而合。佛莲子若能被宫主所用,也算是功德圆满,慈悲无量。嘿嘿……”
“借?”廖川嘟囔道,“说的好听?你们会还吗?”
“咳咳!”
柳寻衣担心廖川口无遮拦,激怒任无涯,赶忙咳嗽两声,以示提醒。
宋玉愁眉不展,深陷思量。他先与简仲对视一眼,继而又踌躇良久,方才苦涩道:“任前辈,这件事……莫不是在说笑吧?”
“怎么?你怕了?”
“呵呵……”宋玉既不承认,也不反驳,只是讪讪一笑,又道,“自吐蕃王朝内乱之后,藏中鲸吞虎据,鼠窃狗偷,狼羊同饲,玉石杂糅。逻些城身为吐蕃繁盛之地,必定狼突鸱张,虎视鹰瞵,至于布达拉宫……更有重兵把守,戒备森严。虽说吐蕃王朝今非昔比,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等再厉害也不过是些江湖草莽,想潜入布达拉宫偷东西,只怕……有些自不量力。”
“若是易如反掌,老夫又岂会以此来考验你们?”
“门主,这件事千万不能答应。”汤聪低声提醒道,“去布达拉宫偷东西,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不错!”洵溱神情凝重,缓缓点头道,“吐蕃高手虽极少出世,但不代表没有高手。西域三教中有不少蕃人,我早听他们说过,布达拉宫是藏家政教集大成之地,乃吐蕃第一大禁地。你应该知道,在佛教徒心中,信仰的地位远超于权贵。因此,你想潜入布达拉宫,甚至比潜入大宋皇宫还要困难。”
“如何?”
正在柳寻衣犹豫不决时,任无涯的声音突然响起:“你们敢去还是不敢去?”
“恕我直言,冒然前往,结果……必死无疑。”宋玉吞吞吐吐地说道,“并非我等胆怯,只不过明知是死路一条,还去硬闯,绝非明智之举。”
“所以金剑坞不愿派人前往?”任无涯反问道。
“是。”宋玉面色难看,勉为其难地应道,“前辈的要求,我金剑坞恐怕一时难以周全,还望恕罪。”
“贤王府的意思呢?”任无涯对宋玉的推辞不予理睬,转而将话锋指向柳寻衣,“不知柳门主意下如何?”
“他们不去,我们也不去。”洵溱暗松一口气,低声劝道,“只要我们两家都不去,任无涯必会退而求其次,另谋他法。”
面对任无涯的逼问,丁傲等人的忐忑,以及洵溱、汤聪几人的极力劝阻,柳寻衣的耳畔不禁又回荡起洛天瑾的“千叮万嘱”。
犹豫再三,柳寻衣的眼神陡然一凝,遂缓缓起身,朝内阁毕恭毕敬地拱手一拜,朗声道:“在下愿前往逻些城,替任宫主取回佛莲子!”
……
?
?横刀立马,生死两茫
?
????
(本章完)
血蓑衣 第321章 去留之争
深夜,昏暗的客房内。
柳寻衣一言不发地低头收拾着行囊,汤聪、廖川、廖海围在一旁,几次欲言又止,三人脸上皆是一抹难以名状的复杂之色。
“有话便说,不要憋在心里。”
柳寻衣头也不抬地开口道。与此同时,他将宝剑抽出半截,目光凝视着寒光闪闪的剑锋,眉宇间涌出一抹沉思之意。
“门主,我们真去布达拉宫盗取佛莲子?”犹豫再三,汤聪率先打破沉默,苦涩道,“你可知逻些城是什么地方?我们此去……”
“不是我们。”柳寻衣猛地收剑入鞘,打断道,“是我。”
“这……”
闻言,汤聪三人不禁大惊失色。廖川急声道:“门主打算单枪匹马去布达拉宫?”
“是。”
“不行!不行!”廖海连连摇头,“要去一起去,要死一起死,门主断不能只身犯险!”
“不错。”汤聪道,“再者,偷东西这种事我最在行,他们可以留下,我必须去。”
廖川脸色一变,疾呼道:“什么意思?难不成我们兄弟是怕死之人?”
“砰、砰砰!”
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打断了三人的争论,同时也令柳寻衣稍稍一愣。
“吱!”
门分左右,应声而开。紧接着,面沉似水的洵溱快步入房,不等柳寻衣招呼,洵溱已抢先开口道:“你们三个先出去!”
“这……”
面对冷若冰霜的洵溱,汤聪三人无不满心错愕,转而看向柳寻衣,见他轻轻点头,方才讪讪地离开房间。
“柳寻衣,你是不是疯了?”
二话未说,洵溱便朝柳寻衣劈头盖脸地一通怒斥:“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知不知道此去吐蕃意味着什么?你又知不知道任无涯在利用你?你以为他是给你机会?其实他是在推你去死!”
在柳寻衣的印象中,洵溱一向沉着冷静,大有“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高深城府,如今夜这般怒不可遏的暴躁模样,他还是头一次见到,故而着实被吓了一跳。
“你……这是怎么了?”柳寻衣干笑道,“我从未见你发这么大脾气……”
“你少在我面前放浪嬉笑,我没工夫陪你说笑。”洵溱冷声道,“柳寻衣,你以为自己是谁?被人随口奉承几句,便要得意忘形,不可一世?你以为吐蕃是什么地方?你身为汉人,相貌、语言皆与他们大不相同。莫说布达拉宫,就算在逻些城,只要你一露面,片刻之间便会成为众矢之的。你若被人在布达拉宫擒住,定会被处以极刑,死无全尸。”
闻言,柳寻衣不禁苦涩一笑,辩解道:“此去吐蕃,我一不放火,二不杀人,就算被人擒住,也只能算是偷东西的蟊贼,应该……不会被处以极刑吧?”
“盗窃虽罪不至死,但也要分地方。”洵溱愠怒道,“如果有人去大宋皇宫里偷东西,结果又会如何?”
“这……”
“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怎会一口答应任无涯的要求?”洵溱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愤恨模样,叹息道,“你若死在吐蕃,金剑坞必会坐收渔人之利,这也是宋玉急流勇退的原因。他很清楚,此去布达拉宫,你断无全身而退的可能。”
“实不相瞒,这也是我心存疑虑之处。”柳寻衣沉吟道,“金复羽如此重视和玉龙宫的关系,但宋玉却连想都不想,便一口拒绝任无涯的要求,此事……你不觉的有些蹊跷吗?”
闻听此言,洵溱不禁一愣,思量片刻,狐疑道:“你的意思是……宋玉是假意回绝?”
“极有可能。”柳寻衣点头道,“宋玉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当面回绝任无涯,其实是想麻痹你我,让我们放松对金剑坞的戒备。”
“柳门主,你会不会太多疑了?”洵溱柳眉轻挑,一副将信将疑的古怪模样,“若换做别处,宋玉或许会扮猪吃虎,但吐蕃皇宫……我料宋玉绝不敢铤而走险。此去逻些城,只怕十死无生。”
“洵溱,你太悲观了。”柳寻衣劝道,“喇嘛是人,我也是人,谈何十死无生?”
“难道你能凭一己之力,抗衡整个密宗?”洵溱轻蔑道。
“我的目的不是与他们抗衡,而是盗取佛莲子。”柳寻衣坚持己见,倔强道,“吐蕃虽乱,但却与我无关。”
“你去人家的地盘偷东西,还敢大言不惭地说与你无关?”洵溱嗤笑道,“你知不知道,事情一旦败露,你一夜之间便会沦为整个吐蕃的死敌?这不同于私人恩怨,你的所作所为对他们而言,是对密宗佛法的亵渎,是对崇高信仰的践踏,必将人人得而诛之。”
“江湖中的恩恩怨怨我早已司空见惯,被人追杀也不是一两次……”
“江湖仇杀,岂能与此相提并论?”洵溱怒声道,“吐蕃不同于中原,密宗佛教在所有蕃人心中,皆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他们不同于中原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虽然也会相互厮杀,但却都敬仰佛法,尊崇教权。布达拉宫不仅是贵族的宫殿,更是蕃人心中的圣地。你说他们单纯也好,虔诚也罢,总而言之,你一旦露出破绽,在吐蕃境内必将四面楚歌,无所遁形。”
“依你之见,我该如何?”
“告诉任无涯,你不去布达拉宫。”
对于洵溱的种种顾虑,柳寻衣又何尝不知?
只不过,在来之前洛天瑾曾千叮万嘱,无论任无涯提出什么要求,他皆要欣然允诺,断不能回绝。由此足见,洛天瑾对天山玉龙宫是势在必得。
柳寻衣并非愚忠,也不是忘乎所以。他之所以不畏艰险,甘愿九死一生,究其根本不是想帮洛天瑾,而是想帮他自己。
柳寻衣潜伏在洛天瑾身边的最终目的,是要借他之手招安武林群雄。为达目的,他必须帮洛天瑾坐上武林盟主的宝座。
相反,一旦洛天瑾失势,金复羽必然赶尽杀绝。到时,柳寻衣付出的一切皆会前功尽弃。因此,他绝不能让洛天瑾败在金复羽之下。换言之,他绝不能让玉龙宫沦为金剑坞的帮凶,以免此消彼长。
见柳寻衣神情复杂,若有所思,洵溱以为他心中有所动摇,下意识地说道:“不必担心,你若不便开口,我愿替你向任无涯挑明……”
“不!”
突然,柳寻衣义正言辞地摆手道:“我不能回绝此事,我必须替任无涯将佛莲子取回来。唯有如此,才能促成贤王府和玉龙宫的结盟。”
“此事若无凶险,任无涯为何不派自己人去做?”洵溱大失所望,难以置信地连连摇头道,“柳寻衣,你把这件事想的太简单了。”
“我知道此去吐蕃必定危机四伏,但我仍然要去。”柳寻衣坚持道,“府主有命,我不能不从!”
“究竟是府主有命?还是朝廷有命?”洵溱脸色一沉,低声道,“有些事你我心照不宣,你又何必在我面前故作忠勇?”
柳寻衣的眼睛一眨不眨地凝视着洵溱,幽幽问道:“既然知道我的秘密,你又为何执意拦我?”
“因为我不想让你死!”
“究竟是不想让我死?还是不想让我死的这么快?”
“你……”
被柳寻衣一语道破心思,洵溱的脸色陡然一变,蓦然转身,头也不回地冷声道:“好好好!你去、你去!不过休想让我陪着你一起送死。哼!”
“洵溱,你我各为其主,实在无可奈何。”望着洵溱的背影,柳寻衣语气一缓,苦涩道,“你很清楚,如你我这样的人,刀口舔血,朝不保夕,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对于我,有些事……远比性命重要的多。”
“什么事比命还重要?”
“比如……功名大业。”柳寻衣胸怀大志,心系大宋。
“命都没了,还谈何功名大业?”洵溱缓缓转身,一双美目紧紧盯着柳寻衣,言语中颇有几分不解之意,“有时候我真不懂你们这些汉人,最忠的是你们,最奸也是你们。”
“忠奸善恶,瞬息万变。忠臣,也有阴险奸诈的一面。奸贼,亦有孝悌仁义的善心。至于何去何从?往往在一念之间,岂能一概而论?”柳寻衣苦笑道,“人心复杂,莫过于此。”
“你打算怎么做?”洵溱见柳寻衣心意已决,索性退让一步,反问道,“此去吐蕃,你人生地不熟,若是冒然前往,如何进的了布达拉宫?”
闻言,柳寻衣不禁面露难色。他虽有一腔热血,但事到眼前,却一时又无计可施。
“我……”
“砰、砰砰。”
柳寻衣尚未开口,紧闭的房门再度被人敲响,丁傲不请自来。
“丁三爷深夜到访,不知所为何事?”
“一者,向二位道喜。”丁傲笑道,“二者,替二位分忧。”
“哦?”柳寻衣和洵溱对视一眼,脸上皆是一抹狐疑之色。洵溱道:“不知喜从何来?”
“时才在缥缈阁,柳门主不避生死,大义凌然,深得宫主他老人家的赏识。”丁傲解释道,“相比之下,宋玉唯唯诺诺,瞻前顾后,令宫主颇为不悦。此消彼长之下,虽然柳门主尚未将‘佛莲子’取回,但你们与金剑坞的这场明争暗斗,已然有了七分胜算。起码在宫主心里,贤王府的胆识和诚意,皆远超金剑坞。如此一来,我自然要向二位道喜。”
“丁三爷抬举了。”柳寻衣自嘲道,“吐蕃千里迢迢,山长水远,我能否活着回来都要另当别论,就算有七分胜算又如何?若是取不回佛莲子,到底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正因如此,小老儿才来替柳门主分忧。”丁傲神秘一笑,直言道,“其实,宫主他老人家早已对佛莲子求之若渴,因此五年前曾派我前往吐蕃打探虚实。当年,我虽未潜入布达拉宫,但却在逻些城内留下一位极为可靠的眼线。这些年我与他一直书信不断,来往密切,此人对逻些城以及布达拉宫的风俗事宜,皆是了如指掌,烂熟于心。若能得到他的帮助,想必柳门主此行定能事半功倍。”
“真的?”柳寻衣暗吃一惊,将信将疑道,“丁三爷莫不是在唬我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