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好的铬碧玺在看起来会是一种纯正的森林绿色,并且透着一点点黄色色调到蓝色色调,不过蓝色调一般只能在白炽灯下才能看到。”
胡杨说完,将扳指举起来,对着头顶那白色灯光的路灯,大家就看到了蓝色光散发出来。
这回,沈老真的相信胡杨有两手的,挺专业。看来,这次的黑市之行,或许会和以前不大一样,说不定会有收获。
虽然是黑市,但也不一定全是真货,有人还是在里面打了眼。
比如他,就栽过,花了几十万弄到一件工艺品,气得他几天吃不下饭。
“碧玺里面,绿色的最常见,红色的高贵,黄色的最稀少。”胡杨补充。
此外,进过雕刻的碧玺更加难得,由于碧玺比较脆弱,在雕琢过程中容易产生裂隙,因此,自古以来能成型大颗的碧玺,收藏品非常难得。
说完,胡杨将目光投向沈老手腕的一串珠子。
他问道:“沈老,这串子改动过吧?”
“什么意思?”沈老愣了愣,不晓得胡杨想要表达什么。
他这串珠子是紫檀做的,清朝贵族留下的宝贝,他年轻时在首都满人几块钱买到的,都被他吹了几十年。
“换过线?”胡杨又问。
沈老点头,珠子换线很正常呀!毕竟线不同珠子,容易老化之类,每隔些年就要换一次,正常的操作吧?这有什么问题?
“十八枚珠子,每一枚雕刻有一尊罗汉,如果按照罗汉的顺序排列,你这串珠子就很有问题。”胡杨指出。
胡杨算是看出,这位沈老的鉴宝本领真的很一般。按理说,这种事情是不应该发生的。
沈老一惊,以前他可没注意这方面,换线的时候都是他盯着的,没有偷梁换柱的可能。
他连忙查看,罗汉的顺序他知道,很快就发现果然全乱了套。一时间,尴尬无比。只有费奇没心没肺地偷笑。
沈老踹了一脚费奇:“笑个屁,你连紫檀木都不认识,还说是玩木雕的呢!”
妈的!这老家伙,有气别拿我出呀!费奇郁闷。
这回,沈老对胡杨真不敢小觑,刮目相看。
他带路,还一边告诉胡杨等人,黑市开市的时间是不固定的,临时安排,地点也同样。到了里面后,不要打听太多东西。
黑市的交易有两种,首先就是私人之间的交易,有摆摊。
想要在黑市摆摊,需要一定的资格,还要交一笔费用。
还有就是“官方”的拍卖,举办方也有自己的宝贝,一般都是放在最后进行拍卖。那些物品里面,甚至会出现国外博物馆失窃的宝物,敢不敢买就是另一回事了。
“总之,入手一定要三思,虽然价格会比正常市场价便宜很多,但不少东西都是来历不明的,一不小心就会招惹麻烦。”沈老跟胡杨提醒道。
“明白,烫手山芋我不会碰的。”这是胡杨的原则。
他买到手是要转手赚钱的,见光死的宝物他不想去碰,太麻烦,没有必要。
有些人可能不会管那么多,弄到手后,再想办法洗白。或者再偷偷转手给不怕麻烦的人,小赚一笔。
这次的黑市开在一个工地里,工地的工作人员已经被清场。
进场的时候,沈老拿出一张卡片,守卫的人用类似手机的机器一刷,上面就显示了一些信息,然后通过。
“挺先进的呀!”费奇惊讶。
“你小子少说话。”沈老瞪了他一眼。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一十四章 盗墓传人
宽敞的地下室,灯火通明,一眼望过去,有二三十个摊位,最后就是一个展台。展台属于举办方的专属摊位吧!可以这么理解。
“这次规模不大。”沈老扫了一眼,说道。
最见过最大规模的,五六十个摊位,简直就和别人的古玩一条街差不多。
“注意了,不要问东西的来历。”他再次提醒。
谁都知道,既然来到黑市,一般情况下,东西的来历都是不明的,还去问就有点故意刁难。
“明白!”胡杨等人点头。
沈老对古玩很上头,马上就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一件琉璃器,属于雕件。这种宝贝,正常情况下是需要二三十万的,但这里只开价八万。
“古代的玻璃?”费奇问道。
胡杨犹豫了两秒,点头又摇头:“可以这么理解,但如果专业一点来说,那就不对。它们的烧制方法都不一样,本质有差别。”
他告诉这两个菜鸟,最早的琉璃,是烧制青铜器的时候,无意间弄出来的副产品,后来成为了珍宝。
我们国家的琉璃,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玻璃要晚得多。
西方的玻璃是由钠钙元素组成的,而我们国家的琉璃所含的元素是铅和钡。这就是本质上的区别。
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当然,后来又琢磨了烧法,只是和古代的古法琉璃已经有差别。
其实,琉璃之所以珍贵,称为价值不菲的艺术品,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原因有二:
其一,古法琉璃材料特殊,而且其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到二十天,且主要依靠手工。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
其二,琉璃不仅仅是一种材质,更是一种文化产品,更重要的是,琉璃产品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琉璃产品。
“所以,琉璃没有一模一样的,玻璃产品却能批量生产,明白了吗?”胡杨跟华仔他们说道。
这也是为什么玻璃一文不值,琉璃却能价值万金的原因。
很快,沈老一番讨价还价,以六万的价格买下来。他不是新人,自然不会伸长脖子给宰,知道这些的价格都还可以商量。
沈老将琉璃雕件递给胡杨:“怎么样?”
胡杨看了一会,笑道:“还可以,就是土腥味还有点重,刚挖出来的吧?”
琉璃对他来说,不难鉴定,可以看光影效果,特别是不同角度厚薄及色彩的光的折射,能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
而且,琉璃内一般都有大大小小的气泡,是琉璃的生命特征。
“不碍事,反正我不急着出手,自己放几年,甚至摆个二三十年,什么土腥味都没有啦!这种宝贝,正常渠道的话,没有二三十万拿不下来的。”沈老笑道。
费奇很想吐槽:您觉得自己还能活多少年?
“二三十万,看来琉璃比不上瓷器。”华仔比较道。
胡杨和沈老都是无语一笑。
“这不好比,琉璃和瓷器一样,也分等级,贵的琉璃上千万不是没有,比如乾隆皇帝时代的红凤凰琉璃壶卖价超过200万美元。
真正的琉璃珍品你们没见过,才会这么说。明清之后的琉璃品其实都不是很正宗,因为正宗的琉璃工艺在元朝的时候已经失传。”沈老说道。
汉代的时候,琉璃的制作水平已相当成熟。但是冶炼技术却掌握在皇室贵族们的手中,一直秘不外传。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神话传说中,沙僧原本是天庭的官员,就因为打碎了一个琉璃盏被贬下凡。虽说这是神话传说,但也可见琉璃的珍贵。
胡杨回过头再次看了眼那摊主,开口道:“那人不简单。”
“盗墓的,不要和他们有太深交涉就行,没关系的。”沈老是个老江湖,当然也看出来了。
华仔和费奇顿时惊奇,忍不住回头看。
“哎!别专门回头去看呀!还带着那副表情,你们是欠揍吧?”沈老瞪了一眼华仔和费奇两个年轻人。
费奇郁闷,刚才胡哥回头看的时候,你怎么不教训?
“摸金传人?”华仔好奇。
近些年,盗墓电影、电视剧比较火,其中最为人知的就是盗墓流派摸金一派。
“摸金传人哪有那么容易碰见?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卸岭子弟的后人。”胡杨说道。
盗墓这一行,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流派也很多,但最出名的就是发丘、摸金、搬山、卸岭。
发丘和摸金都是靠技术吃饭的,而搬山和卸岭则是蛮力居多,靠力量,靠人多势众。尤其是卸岭一派,动则一百几十人,甚至上千人出动,一座山都能帮你铲平。
至于摸金、发丘这些,都是阿猫阿狗三几只,属于珍稀动物,有没有灭绝都不好说,就不要说碰见了。
“行了,别议论这个,免得让人误会。”沈老开口阻止这个话题。
华仔和费奇虽然心里痒痒的,但知道场合不适合,也就识相地没有追问什么。比如胡哥是怎么看出对方是盗墓的,总不能凭一个刚出土的琉璃器,就说人家是盗墓的吧?
胡杨忽然停住脚步,目光落在旁边的一件铜器上,外形有点像和尚用的金钵。
摊位上,除了这件铜器,还有佛经、念珠、木鱼、金刚杵、法螺等。咦!不同寻味呀!
再看那老板,竟然就是个光头,穿着一身袈裟,胡杨顿时无语。这家伙,不会是寺庙破产,来这变卖产业的吧?
光头和尚先是阿弥陀佛一声,然后询问:“施主,可有看上的佛宝?都是大师开过光的,能佑人一生平安!”
费奇差点要笑出来,和尚出现在这种场合,有点说不通吧?
而且,你这些东西,不会是从寺庙偷出来的吧?
不说年轻人,就连沈老都是抽了抽脸。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一十五章 仿造品?
胡杨拿起那只看似金钵的铜器,询问:“这个怎么卖?”
光头和尚怕胡杨不认识,特意介绍:“这是佛祖面前的一个香炉,长期受香火供奉,百鬼不侵……”
费奇感觉现在的和尚真会忽悠,神他妈的百鬼不侵。
胡杨也哭笑不得,摆手打断他的话:“我知道这是个香炉,您直接说多少钱吧!合适的话我买下。”
“阿弥陀佛!我看施主面相,也是个有佛缘的人,也罢!两万给你吧!”光头和尚一脸慈悲,要不是场合不对,真让人相信他就是得道高僧了。
华仔啧啧称奇,暗想还好没有开直播,不然直播间恐怕又要乐翻了。
“五千可以吗?”胡杨砍价。
和尚顿时摇头,一颗脑袋在灯光下闪闪发光:“那不行,龙山寺知道吗?这香炉真是佛祖面前的那尊,出家人不打诳语!”
龙山寺谁不知道?福建泉州的名寺。
但你说这是龙山寺佛祖面前的香炉,就有点让人质疑了。那玩意你都敢偷的话,恐怕能被信徒追杀到天涯海角吧!
“所以最便宜是多少?”
和尚想了想,还是让一步海阔天空:“那就便宜你五千,给一万五吧!低于这个价,对不起佛主,只能说抱歉了。”
一口一个佛主,费奇和华仔极度无语。
佛主要是知道有你这么个和尚,还不得一个如来神掌拍下来?
好吧!又把佛主都搬了出来,胡杨只好点了一万五千现金给他,将香炉拿走。
沈老一直看着那香炉,等走开之后,他才疑问:“这个炉子有什么特别?”
胡杨将底翻过来,上面有一个款识:大明宣德年制。
“宣德炉?假的吧?”沈老顿时下意识说道。
宣德炉的大名,相信只要是接触过古董这行的人都应该听说过,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
之所以出名,除了工艺高绝之外,还因为它是皇帝亲自监督烧制的,而且参与了设计,这绝对是历史上罕见的。
据说,大明宣德炉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铭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
这批香炉,其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
不过,这种稀世之宝基本上遗失在战火之中,在人民再次关注到它的时候,国内已经找不到它的身影,最后只在海外的拍卖行出现过,几经周折,才回到祖国。
可即便是这样,还是被人怀疑,那是后世仿造的,并非真正的宣德炉。
从清朝到现在,宣德炉的仿造就没有停止过,所以市面上充斥着无数的宣德炉,沈老自己都见过很多。
正是这样,他第一时间是怀疑,认为这不是真的。
“你怎么知道是假的?”费奇不服这老头。
论能力,比胡哥差远了。
你这都没怎么细看,就说是假的,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沈老解释:“目前,国内没有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宣德炉,或者说公认的宣德炉,哪怕是之前海外拍卖行迎回来的那件,有专家还是怀疑是仿造的。
所以,这是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宣德炉的可能性太低,比买彩票还要低。”
他告诉大家,甚至从明朝宣德之后开始,到现在,宣德炉的仿造就没有停止过,还出现仿造宣德炉的大师级人物,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宣德三年的宣德炉失落得几乎无迹可寻,再加上仿制之风的盛行,让许多人认为,目前所能见到的宣德炉,几乎是伪造品。
因此,他这么怀疑并没有什么问题。
“概率低,不代表没有。之前,胡哥参加古玩协会的茶谈会,还看到了失传已久的《永乐大典》,只要是历史出现过的,就有可能还存在这个地球上。”费奇坚定地站在胡杨这一边。
沈老大为惊讶,《永乐大典》的发现,胡杨居然在场?
“胡小哥哥见到《永乐大典》了?”
胡杨点头:“运气好,有幸见到一面。”
说完,他接着说道:“沈老,您先看看这件作品的色泽,而且我也没说就是真正的宣德炉。”
只见炉子本身暗紫色,紫带青黑似茄皮,铜质特别细腻。
胡杨听说,宣德炉除铜之外,还有金、银等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一般炉料要经四炼,而宣德炉要经十二炼,因此炉质会更加纯细,如婴儿肤。
“而且,不同时期的宣德炉在精度和质量上都有不同侧重点。我这一个,就算是仿造的,应该也是明朝时期就仿造的。”
明炉重韵味,不管是整体或者细部的设计,都耐人寻味。明末清初的炉有拙朴的厚重感。雍正时期的炉线条柔和,而乾隆时的精炉工艺水平达到历史最高点。
“是有点意思,但我还是觉得是仿造的。”认真看了一会之后,沈老承认这个炉子有点意思,不是路摊货,但应该也不是真品。
炉子的包浆不错,温润,宝气内蕴。
“是不是,我们回去再检验一番。”胡杨说道。
华仔好奇:“怎么检验?”
这回,连沈老都竖起耳朵,他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能检验真正的宣德炉,因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宣德炉作为参考,就算是专家都无从考究。
“很简单,用火烧。真正的宣德炉,不管变成什么颜色,只要用火烧一段时间,就能恢复最初的色泽。”
华仔等人大眼瞪小眼:还有这样的事?那就神奇了。
“那拭目以待吧!”沈老回应。
有一句话胡杨说得没错,不管它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宣德炉,眼前这件炉子都是一件难得明朝铜炉精品,一两万入手,肯定是赚了。
大家继续往前走,寻找自己喜欢的物件。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一十六章 我能不能换一件?
费老爷子说得没错,沈老是一个古玩狂热分子,看见古董就挪不开眼睛的那种。
很快,他就又看中了宝物。别人都是多看少入手,这个定律在他这里好像不存在,就跟女人诳街一定要买衣服一样,完全控不住,根本不像是一个老人的风格。
这次看中的,是一件造型奇特的瓷器,像是一朵荷叶,荷叶边上还蹲着一个青蛙,连荷叶上的水珠都能彰显出来。
“瓷器能烧到这种程度,真是匪夷所思。”华仔震惊。
瓷器见多了,但基本上都是瓷瓶、碗、盘子之类的,像这种的真是罕见,跟上次看到的仿生瓷一样震撼。
“不然,你以为瓷器之乡是怎么来的?说到烧制瓷器,我们中国才是祖宗,玩得出神入化。”胡杨笑道。
不过,他不怎么看好这件物品。
他告诉费奇两个菜鸟,那是一件笔洗。
“所谓的笔洗,就是洗笔的物件,古代文房宝物之一。”
它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而且,质地非常多,包括瓷、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属于名贵材质。各种笔洗中,最常见的是瓷笔洗。
沈老爱不惜手,谁都看得出他很喜欢,所以价钱上肯定不会让步,人家都知道你很喜欢了。
“十八万?能否便宜点?”沈老问道。
对方很坚决:“这件宝物,十八万已经非常便宜的,你在别的地方绝对是找不到的,所以,一分都不能少。”
沈老朝胡杨看过来,他知道胡杨带了一百万的现金,很充足。
“小哥哥,一会我要是不够钱,先借点给老头子我如何?”他求助道。
现在还够钱支付,但万一后面遇到更加喜欢的呢?没现金就很遗憾了。他见胡杨都不怎么出手,反正现金拿都拿来了,先挪用一下应该没问题吧?
胡杨犹豫了一下:“我也不知道自己够不够用,如果多的话,自然没问题。后面不是还有个拍卖的环节吗?一百几十万根本不够看的。”
当然,也不一定能碰到自己看上的,或者如果代价太大,他也会放弃。只要是自己用不上的,借出去也不是不行,前提一定是要自己用不上。
胡杨说完,还提醒道:“沈老,这笔洗我感觉不大好,咱们找点更好的吧!”
嗯?
对胡杨的实力,沈老有初步的认识,是个有能力的。但他不看好,说明有问题?听到这句话,沈老忍不住投去疑问的眼神。
胡杨正要偷偷指点,身后就传来不耐烦的声音。
“喂!到底买不买?不买的话,不要不拉屎占着坑呀!让一步。”
大家回过头,是个中年人,穿着打扮有股暴发户的味道。脖子上是一条粗粗的金链子,手上戴着豪华名表,肥大的啤酒肚,让一条名牌皮带都快要圈不住。
沈老的性格可不是沉默是金,正要怼回去,就被胡杨拉到一边。
“呵呵!你请!”
那中年人鄙夷地看了眼胡杨,暗道:算你小子识相!
他是个暴发户不假,运气好,一张彩票中了好几百万,然后买了两套房,转手又赚了上千万,随后投资一个项目,又赚了好几千万。
不得不说,他所有朋友都感觉他鸿运当头。
这次,他拉出一支建设队伍,准备承包一项政府工程,只要顺利拿到项目,就没有亏本的说法。
不过,这一次好像不怎么顺利,被卡住了。
有人暗示他!主管这个项目的人想要好处,但不能直接送钱这种容易被查到的方式。最好呢!就是去物色两件古董。
不就是贿.赂吗?这个简单,只要能顺利拿到项目,给点好处是应该的,这点人情世故,他是懂的。
经一个朋友介绍,也就来到了黑市。真东西多,而且价格便宜,最适合他了。
沈老和费奇都看不顺眼,但被胡杨拉住,也就忍气吞声一回,迟点再问胡杨原因。他们知道,胡杨并非一个软弱可欺的人,既然这么做,应该有他的理由。
其实,大致原因,他们猜测到,刚才胡杨就提醒过,他感觉那笔洗不太好。
“十八万是吗?我要了。”大腹便便的陈福生豪气地一挥手,洋溢着一股不差钱的气息。
说完,他看了眼胡杨刚捡起来的另外一件瓷器。
“还有这件,多少钱?一并打包。”
这就有点过分了,华仔等人正要怒怼,但胡杨抢先开口:“老板,这件明朝斗彩盅式杯,要一百万吗?”
摊主都微微愣了一下,什么明朝斗彩?分明就是一件清朝民窑的斗彩作品,顶多就是三两万元的东西。
不过,能做生意的,基本上也是人精,很快就领悟了胡杨的意图。
于是,他定了定神,淡定地点头:“帅哥挺有眼光,没错!这就是明朝斗彩盅式杯,古代高官家里传下来的。按照市场价,那得五百万以上。不过,在我们黑市,一百万就可以了。”
他说完,估摸着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手上的箱子,大概也就是一百多万的样子。
陈福生惊了一下,没想到要这么多,一个小小的杯子,他还以为比十八万低,所以才那么豪气,放出豪言:一并打包带走。
只是,豪言已经放出去,收不回来。他只好忍痛拿下,而想到,这杯子正常价要五百万的,忽然又好受了许多。
两件小物件,几乎把他带来的现金花光,他才心里咋舌:古董还真是值钱。
沈老的鉴定功夫虽然很烂,但并非完全不行。他一看,便知道胡杨在报复,心里赞赏,也就在一旁笑眯眯看着。
不过,便宜了这个摊主,平白多赚了那么多。
1...3435363738...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