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等那暴发户走远,华仔才郁闷道:“刚才那家伙太没礼貌了。”
沈老哈哈一笑:“所以会有报应的。”
“什么报应?”费奇问道。
“后面那件盅式杯,根本不是什么明朝的物件,而是清末的吧!老板,我可说对?”沈老朝摊主问道。
华仔和费奇瞪大眼睛,心里流冷汗:这些人计算起来,真的太可怕了。
摊主笑了笑,不回答,而是看向胡杨:“帅哥,刚才谢啦!”
“这也太没诚意了,我这小哥哥帮你赚了那么多。”沈老明显是要帮胡杨讨要好处。
摊主却不在意,笑道:“也对,就说个谢谢有点说不过去,送你一件东西吧!”
说完,就从摊上拿起一个瓷碗,给胡杨递过来。
胡杨没有接,问道:“我能不能换一件?”
嗯?
“行,那你挑一件。”他看胡杨那么年轻,相信也没什么实力。
再说,他摊位上最珍贵的应该就是刚才那件笔洗,其他的都是三两万,甚至几千块的物件,所以随便挑吧!
胡杨说了声谢谢,然后捡起摊上一个球形的瓶子,瓶子还没一个苹果大,非常精致。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一十七章 该不会是沙井盖吧?
瓷器,作为一个大热门的收藏品种,它的种类非常多,仅仅是瓷瓶,就有许多器型品种。
眼前,胡杨免费得到的这一只,是一个天球瓶。
它的瓶形为小口、直颈、丰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圆球腹硕大,像是从天降下来似的,故名。
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创烧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
“这么小的天球瓶,不多见。”沈老说道。
饶是他已经玩了那么多年,天球瓶见多了,但极少看见这么小的,一个手掌就能掌控,完全就是随身把玩的物件。
“有点像古代用来装药丸的瓶子。”费奇打量了一会。
这家伙,武侠、仙侠看多了吧?
沈老鄙视一眼:“谁会拿这玩意装药?有病。”
胡杨将瓶塞子拔开,瓶子原本是没有塞子的,应该是后面有人弄的。
这时候,一股药香味散发出来。
费奇顿时一个古怪的眼神还回给沈老,似乎在说:看?我没说错吧?让你们平时多看电视,这回打脸了吧?一些仙侠电视剧,这玩意就是道具好吗?
沈老难得地老脸一红,相当无语。
胡杨转移话题,化解尴尬气氛:“这是一个明朝斗彩瓷器。”
说到斗彩,大家会不由自主想起明朝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一个小小的杯子,曾经拍出接近三个亿的天价,震惊国内外。
事实上,明朝的斗彩瓷器,几乎就没有大件的器物,差不多都是小巧玲珑型。
只见这个瓶子的胎质洁白细腻,薄轻透体,小瓶胎体之薄几同蝉翼,可映见手指。白釉柔和莹润,表里如一。这种胎、釉特质的形成是由于成化瓷中的铁、钙含量下降所致。
瓶身是一幅鸳鸯戏水图,形象生动。
因为瓶子小,底款也小,很容易被人忽略。
沈老用放大镜看了一下,“大明宣德年制”六个青花底款很清晰。
“可惜,不是成化年间的。”沈老有点遗憾道。
斗彩瓷器,最出名的还是成化年间生产的,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品,随便拿出一件都能拍出几千万天价的。
宣德年间的斗彩,应该是斗彩刚出现的时期,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所以质量上是远比不上成化年间的。
“白送的,还想怎样?”胡杨无奈笑道。
即便如此,它依旧价值几十万,在很多同行眼中,已经是难得的捡漏。
“那倒是,是我要求太高了。”
费奇翻了翻白眼:你的要求高?也不看看,你老经常捡的都是什么破烂,几乎都是饥不择食的地步了,还要求太高?
前方,不少人围着一个摊位,看来是一件重宝,胡杨等人也挤进去。
他们发现,是一尊青铜鼎,胡杨瞪眼睛,不愧是黑市呀!这种宝贝也敢拿出来卖?胆子真肥。
要知道,青铜鼎向来都是国家严格把控的重宝。在古代,鼎是权力的象征,国家的象征。一直到后世,青铜鼎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每一件青铜鼎的问世,几乎都是落在各大博物馆等,极少有人收藏。
“难怪叫青铜。”华仔见青铜鼎表面,是一层绿色。
但胡杨告诉他,挖掘出来的青铜器表面有一种绿色,这种绿色不是青铜器本身的颜色,是一种锈。青铜器本身的颜色应该是金灿灿的黄色。
说到底,这就是件合金的产品。一件合金产品的颜色,取决于含量最多的金属颜色。既然叫青铜器,铜的含量自然是最多的,所以一般都是表现出铜的颜色。
我们后世发现的青铜器几乎都是青灰色的,那是上千年化学反应的结果。
围观的人多,问价钱的少,大家心里都有顾忌,只有那些真正的收藏家,不打算出手,只准备自己藏着玩的人,才会感兴趣。
卖家有点心急,这玩意是件烫手山芋,他希望能早点脱手,所以价格已经开得很低,只要五万。
“战国时期的青铜鼎,只卖五万,啧啧!”胡杨忍不住摇头。
战国时期,几个国家常年大战,经济等方面发展相当缓慢,只有青铜器这个领域发展快。
细想的话,大家不难理解,打仗的年代,大家首先要发展的就是武器等装备。那个时候都是冷兵器,比的就是谁家的剑更利,更耐用等。
不过,战国因为没有统一,所以代表最高权力的青铜鼎极少烧制。如今,藏在各大博物馆的青铜鼎,几乎都是西周时期传下来的。
因此,战国时期的青铜鼎不会低廉。而且,看那青铜鼎上的几十个铭文,就知道很有研究价值。五万元,绝对是白菜价。
刚感叹完,就有人出手,五万拿下了那青铜鼎,是个头铁的人。
那青铜鼎,一看就知道是刚挖出来没多久的物件,真不怕被查水表。
卖家松了口气,围观的人也逐渐散去。摊上最惹眼的,也就那么一件青铜鼎。
但其实,这个摊位的东西也不多,只有四五件,青铜鼎不是最大的一件。最大的一件是一面圆形的东西。
“这该不会是沙井盖吧?”费奇开玩笑道。
确实有点像,但上面的文字彰显出它的历史。
胡杨看出,那是一面盾牌,没有经历战争的盾牌。这个摊位的东西,应该是出自一座大将军墓,盾牌可能是将军下葬的时候特意打造出来的。
居然青铜鼎都有,看来这位大将军野心有点大。
“什么沙井盖?这是盾牌,打仗用的,知道吧?喜欢吗?一万元给你。”摊主推销。
费奇连忙摆手,他要这玩意干嘛?又不能吃。
他不要,但旁边的沈老却不忌口,才一万元,感觉很划算,二话不说就掏钱,将那面直径超过半米的盾牌扛走。
逛了一圈,胡杨终于明白黑市的存在。
这里虽然真东西多,价格也实惠,但大部分东西都是见不得光的。所以,虽然看到了不少宝贝,但胡杨都没怎么出手。
接下来,就是举办方的拍卖环节,胡杨很期待。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一十八章 黑市存在的理由
举办方的物品不多,而且根据沈老的介绍,每次只有十件,但无一都是精品。
果不其然,当拍卖正式开始,十件宝物就摆了上去,有古字画、青铜器、瓷器,以及玉器,甚至还出现一尊半个人高的金佛。
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那尊金佛,不就是不久前东南亚某寺庙丢失的那一尊吗?竟然跑到这里来了。
胡杨略带失望,因为这些好像都不适合他,似乎没有入手的机会。
反倒沈老对一幅古画感兴趣,评头论足了一大会,考虑到囊中羞涩,才闭嘴不言。
“沈老,您要是喜欢,我这现金可以暂借您,但不知道够不够。”胡杨不敢确定。
那是一幅明末渐江的画作,渐江不是真名,胡杨知道他是个僧人,法号弘仁,出身安徽,是新安画派的开创大师。
这个人兼工诗书,爱写梅竹,但一生主要以山水名重于时。
古代,书画界有四大名僧的说法,渐江就是其中之一,名气很大。所以,他的作品不会便宜。眼前的这一幅,是一幅山水图,非常宏观,属于大作。
这种画,如果是正常的拍卖,最低都是五百万的。
因此,胡杨还真不敢保证,黑市一百万左右能拿下。
“先看看吧!希望不会很多人竞争。”沈老大喜,然后自我安慰。
他本身还剩下一些现金,加上胡杨的那差不多一百万,还是有竞价的机会的。至于能不能成功,就要看天意。
而真正吸引人注意的,是另一幅画——《洞山渡水图》。
“那幅画什么来头,好像很多人在议论。”费奇询问胡哥。
胡杨也忍不住失笑,解释道:“首先,《洞山渡水图》宋代画家马远的名作,非常珍贵,有多珍贵呢!曾经被珍藏在圆明园的墨宝。
其次,这幅图,我没记错的话,好像是被rb鬼子弄走的,珍藏在rb东京国立博物馆。今天,都跑这里来了,能不引起关注吗?”
不得不感叹,黑市的幕后人物厉害,寺庙的佛像,博物馆的珍藏都能弄到手。
而且,几乎都是国外失窃的文物,大家的顾虑也就没有那么多。有些收藏家,完全可以自己操作一番,然后将文物洗白。只要不带着宝贝出国,别国也奈之无何,国内的文物部门才不管这些狗屁事,暗乐还差不多。
自己国家多少国宝文物流失海外,像rb的博物馆,中国文物就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每年国家都提出要迎回的提议,但日方理会过吗?
搞不好,这次rb博物馆珍宝失窃事件,就有国内某些大人物的身影。
华仔等人一听,头皮发麻、听说,那尊佛像是从人家寺庙偷来的,这回博物馆都免不了灾吗?可怕。
当然,像费奇这种人,心头大乐:“谁偷的?好汉呀!”
沈老似乎是见多了,笑道:“不要奇怪,每次黑市,都能看到博物馆失窃的文物。尤其是举办方拿出来的,几乎都是海外博物馆失窃的。”
黑市能存在,没有被剿灭,是有一定存在理由的,真以为国家不知道吗?
在我们国家,已经够矜持的了。起码不会明面上摆出来拍卖,像苏富比和佳士得那些国外老牌拍卖行,管你是什么博物馆失窃的,还不是直接摆上去拍卖?
这些年来,那些海外的拍卖行,利用中国人的爱国心,可谓赚得满嘴是油。
“至于那尊佛像,我也听到一些传闻,说是寺庙的叛徒偷出来的。”沈老对黑市的东西了解比较多,毕竟他是常客了。
“开始了。”华仔提醒。
举办方的一名负责人走上去,不废话,朝大家拱拱手,表示打了招呼,然后就开始拍卖环节。
首先要拍卖的,是那件瓷器,原本是清朝某亲王的珍藏,后来落到了一名收藏家手里,至于为什么来到这里,大家就不得而知了。
这么一件精品的瓷器,放在正规的拍卖行,七八百万都是正常的。但在这里,居然两百万出头就被人拿下了。
果然,黑市是一个好地方,就是好多东西都有点烫手。
随后,是那尊金佛,一百多万就被一名佛家信徒捧走。
盘龙青玉雕件,八十多万就成交了。
“到你喜欢的那幅画了。”费奇跟沈老说道。
“我瞎吗?要你提醒。”沈老瞪了他一眼,紧张起来。
底价五十万,看来还有出手的机会。
这种拍卖,他见得多,沈老立即一口价,将自己能承受的最大价位喊出来:“一百二十万!”
嗯?
全场目光望过来,妈的!这老头,会不会拍卖?一下子提升那么多,别人怎么玩?
胡杨憋住笑,知道沈老就是头纸老虎,想要一开口就吓唬住所有人,让人感觉财大气粗,别人不好跟他飚价。
举办方也愣了一下,但没有别的举动,在他们评估看来,这件古字画最后的成交价也是一百多万,所以别人怎么竞拍,他们也就懒得管。
还真让沈老赌对了一把,将其他人都唬住,没有跟价。最后,渐江的那幅画就以一百二十万成交,让沈老拿到手。
沈老喜不自胜,知道这幅画还有点麻烦,但不要紧,他先自己藏个十年八年,到时候再拿出来,价值能立即飙升到几百万。
马远的《洞山渡水图》是压轴品,低价一百五十万,一番激烈的竞争后,以七百多万成交。
胡杨算了一下,举办方单单是这十件的收入,就达到两千万。这还算是规模小的一次,每个月就算只举办一次,一年也有好几个亿。
这趟胡杨的黑市之行,收获不大,一件疑似宣德炉的炉子,以及一件手掌可握的天琉球。这次来,主要还是长长见识,熟悉一下黑市的环境。
正当他们要离开的时候,有人给胡杨塞了一张卡片。
胡杨还以为是某些会所的卡片,正要扔,发现卡片上的图,顿时将卡片收起来。
“什么来的?”沈老惊奇,参加了那么多次黑市,他没遇到过这种事情。
“出去再说。”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一十九章 《踏雪图》
离开这处工地之后,看着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大街,华仔等人有种回到人类社会的感觉。
难怪都说,做工地的都是原始社会的人,尤其是一些大工程,一干就是几年,连过年都要轮休回去那种,简直就不是人待的地方。
所以,别羡慕人家搬砖的收入高,应得的。
“胡哥,开播吗?群里的兄弟们都想知道黑市的收获。”华仔问道。
那些群的信息,他不可能都看得过来,所以基本上都是群主将信息汇集给他,然后转告胡哥。
“行,那就开吧!”其实,好像也没什么好说的。
比如黑市出现的《洞山渡水图》,能拿出来说吗?这不是给外交部门添堵、找麻烦?只能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不少人都知道,胡哥今晚去了黑市,所以都蹲守在直播间里。
一开播,在线人数就是上万,简直有大主播的风范。
“大家好!我们刚从黑市出来,不得不说,是个好地方。里面一些事情不能公开,大家也就别打听了,我挑一点能说的说吧!”胡杨跟直播间的朋友们打招呼。
费奇凑到镜头前,也很逗比地打招呼。
他本来也是直播间的一名观众,忽然出现在镜头前,有种别样的感觉,挺不错的。
“今晚,算是长见识了。我也给大家透露个有趣的事。”费奇开口。
沈老微微皱眉,提醒:“你小子忽悠点,有些事注意点,会招惹麻烦的。”
要是将黑市的一些隐秘信息暴露,连他这个带路人都会有麻烦。黑市不是一个简单的势力,国内许多地方都有他们的人。
“放心啦!我什么时候不靠谱过?”
胡杨一头黑线,想问:你什么时候靠谱过?
“咱们就说那暴发户的事,看不起我们,可笑,最后一百多万搞了两件破玩意回去……”费奇对这件事还耿耿于怀,不吐不快,让直播间的人也乐一乐。
这种小说里面装逼打脸的狗血情节,竟然被胡哥他们遇到了。
直播间的观众听后,都觉得大快人心,最烦就是那种赚了点钱,就一副鼻孔朝天的人,都忘了自己以前也是普通老百姓。
“看不出,胡哥坑起人来,也挺给力呀!”
“傲慢的代价,上百万就没了。”
“活该啦!要是我,肯定当面怼。”
“有失身份,还是喜欢胡哥的做法,不知不觉让他损失惨重。”
……
他们不知道,陈福生根本不是损失一百几十万那么简单。弄了两件劣质货送人,换做收礼的人是你,你会有什么感想?
最终结果,项目没有拿到,还养了个工程队,不久后就拖垮了陈福生,最后只能破产,背了一身债。
当然,这都是后话。
接着,胡杨谈一谈自己的收获,那件炉子,以及小巧精致的天球瓶。
“是不是真正的宣德炉,我还不敢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是明朝烧制的一件精品之作,哪怕它是仿的,也属于仿品中的精品,价值在三百万以上。”胡杨跟大家说道。
实际上,宣德炉在拍卖市场并不罕见,早就是常客了。
拍卖史上,宣德炉的仿品,从几万、几十万,到上百万,一路到一千多万的都有。所以,不要小看仿品。
胡杨刚才那一番说法,已经算是保守的。
用初级寻宝眼去看,还看不透那件钵炉,说明它的价值在五百万以上。
直播间的观众齐齐无语,这赚钱就跟吃饭喝水一样。
有钱人赚钱就是这么简单,所以才会说富的人越来越富,穷的人越来越穷,这并不是一句简单的仇富言论,而是有一定道理的。
“今晚很巧,得到的两件物品,都差不多是宣德年间的。不过,这天球瓶属于斗彩,宣德年间的斗彩并不是很出色。最好的斗彩作品,是成化年间的,一个鸡缸杯就拍出两个多亿,新闻大家应该也看过。”
看了胡哥的直播,大家对古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纷纷感叹。
“ok!就介绍到这,接下来我们还有件事要做。在黑市出来之前,我们得到一张照片,大家可以看看。”胡杨不怕别人知道。
照片上,是一幅古画的特写照,照片的后面则是一个联系方式。
仅仅看照片的话,别说直播间的观众,即便是沈老也看不出什么来。
“可能大家对这幅图不熟悉,我来说说。这是《踏雪图》,隋朝绘画大师展子虔的作品,他代表作四季图的中其中一幅。
说到《踏雪图》,可能就算是行内人也了解不多,因为它是一幅失传的画作,可以说是传说中的画。
但《春游图》就很多行家都知道了,这是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山水图。
其实,展子虔的四季图也只有《春游图》一路坎坷传到今天,其余三幅早就找不到踪迹。要不是河南的爱国人士张伯驹先生,这幅《春游图》也有可能流失海外。
当初,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驱逐出宫后,带走了一大批的国宝文物,其中就有《春游图》。之后,流落民间,被一个装裱工得到,打算卖给外国人的。
张伯驹先生知道这个消息后,紧急联络故宫博物院,希望院方能出资购回。但当时院方哪里能拿出钱来?
于是,张伯驹只好卖掉自己的几处私宅和夫人的首饰,才把《春游图》留在了中国。
如果论收藏价值,《踏雪图》是无法和《春游图》相比的,可研究价值上要大很多。
我不管这幅画是不是真的,但既然有它的消息,怎么也要去看一看,免得抱憾终生。”胡杨说了一堆。
听了这些国宝文物的经历后,直播间不缺愤青,倒霉催的满族同胞再一次被拉出来鞭打,因为清政府的无能,中国挨打了一百多年,到现在还在追赶中。
要知道,秦汉唐宋明,哪个时期中国不是世界中心?
元朝虽然也是少数民族执政,但人家元朝一路干到波斯湾,要不是马力不足,说不定欧洲都被打了下来,所以没什么人喷元朝。
清朝即便搞出了个什么乾隆盛世之类,但在很多人看来,只是踩了狗屎运,正好碰到土豆、玉米这些高产粮食的引进,是头猪也能当好皇帝。
满族的兄弟感觉挺冤,皇室干出的狗屁事,锅他们一直背到现在,被骂了一百多年,简直了。
胡杨拨打了后面的电话号码,对方说了个地址。
“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那幅《踏雪图》,真真假假,看了才知道。”胡杨跟直播间的观众们说道。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二十章 女人的话不能信
对方给的位置不偏,去了之后,胡杨他们发现是一家宵夜档,而且已经有人在胡杨他们前面。看来,那张照片发了不少人。
一张桌子被清空,摆上干净的桌布,一幅古画就摊开在桌子上。
围在桌子周围的,有三四个人,两个老人,一中年男子,以及一名妇女。
中年男子叫霍光辉,属于家道中落的人,曾经家族繁荣过,在他们县都是有名的富裕之家。
都说富不过三代,他家是富了好几代,一直到他这一代才开始窘迫起来。
前段时间,他收拾祖屋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这幅古画,就下意识认为是古董。于是,拿去相关机构做鉴定,谁知道鉴定费拿出去,收回来却是不好的消息。
鉴定机构认为这是一幅赝品,不值钱。
但他不相信,自己家以前什么情况,他是听说过的,不可能收藏假货。霍光辉又找了几位古玩行的人看,但好像都不怎么看好。
最后,有人介绍他到黑市去,或许会有人要。
于是,就有了这一幕。在黑市摆摊,需要一笔费用,他不想出,才会弄出照片这样的主意来,希望能遇到能欣赏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