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只见那不像一本书,更像是一本笔记,纸页有点发黄,好像还被淋过雨,墨迹有点发散,怎么看都是一本有“故事”的书。
费奇的嘴巴确实有点毒:“这玩意,不会是你自己搞出来的吧?”
摊主顿时不高兴了,这有点侮辱人呀!你可以说我售假,但不能说我造假呀!性质不一样的。
“我能写出这种字,还摆什么摊?”
胡杨看了几眼,书里面的文字,确实是手写的,但书法也就那样,没有特别出色。当然,对写字跟鬼画符一样的人来说,的确是好字了。
“怎么样?不错吧?绝对找不出第二本的,我看跟你们投缘,五百元给你们好了。”摊主一脸便宜你们了的表情。
“古玩的套路话我算是学得七七八八了,做个朋友、跟你投缘,后面大家跟上。”
“祖传的宝贝!”
“亏本赚吆喝!”
“今天刚开张,便宜给你们。”
……
“哈哈!你们要笑死我吗?”
直播间的朋友们马上把摊主的一些台词总结,列出来,蛮有意思的。
但刚才摊主那句话,确实戳中了大家的笑点,让大家想起某部电影老乞丐拿出好几本武功秘籍,骗小孩子买糖钱的那句话。
胡杨摇头:“不怎么样。”
这么不给面子吗?摊主脸庞抽搐了一下。
费奇又拿起一本比巴掌大一点的书:“这种书,我小的时候还看过,挺幼稚的。”
那是连环画,也叫小人书、公仔书,情节比较简单,通俗易懂。本来,就是给小孩子看的,能有多高深?
“《三毛流浪记》我小的时候是看电视,挺搞笑的,但现在笑不出来。”华仔看了眼那本书,封面是《三毛流浪记》几个字,还有配图。
“这种书,是不是国外传进来的?”费奇问道。
他知道,这种书叫连环画,这种名称,似乎也是国外叫的吧?
胡杨解释:“倒不是,这种书在我国古代很早就萌芽,到了宋朝的时候,印刷术成熟,这种书也逐渐成型。明清时期,流行过一段时间,但真正的繁荣期,应该是建国之后。
说句不好听的,我们国家玩印刷的时候,国外的人还在用鹅毛笔写字呢!”
摊主找准时机,插进来一句话:“就是呀!这一本,少说也有百年历史了吧?”
话一出,瞬间冷场!
老板,您这是在搞笑吧?《三毛流浪记》从被编出来到现在,满打满算,都还没百年吧?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零七章 指点
费奇想说:你不能把我们当成弱智呀!拉低大家智商不好。
胡杨开口:“这本就算了,费奇兄弟,那本还可以。你们也可以挑一挑,难得来一趟,总不能空手而归。”
这话,摊主爱听,瞬间感觉那年轻人可爱多了,反正怎么看都比那光头要强。
“对的,对的!看你们,都是外地来旅游的吧?”
这话说得,好像你这东西是特产一样。
胡杨指点大家,挑一些捡。华仔等人自然不会客气,知道胡哥不会坑他们。只要是胡哥指出的,统统被他们瓜分。
价格上,摊主还算公道,二十元一本。人家多少也要赚一点吧?大清早的来摆摊,都不容易,所以费奇等人都没有还价。
离开那摊位,费奇才询问:“这种书现在也值钱?”
以前看过新闻,知道有人收藏这种东西,但他觉得是吹牛炒作。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这种书真的好多,烂大街的东西,应该没什么收藏价值吧?
“还好!得看具体什么书。”
胡杨告诉他们,连环画是艺术品,艺术品的质量是有高有低的,艺术质量的高低决定它自身的价值,连环画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它的艺术价值,画家的知名度,存世量和品相。
公仔书多是事实,不说别的,解放后,这种书是最畅销的读物,动则多少十万册起印,远比现在的畅销书热销,能不多吗?
比如《铁道游击队》,印刷的册数达到三千多万册,三千多万册是什么概念?
“总之,物以稀为贵!这句话永远都不会假。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很大程度上要看它的具体存世量。
比如华仔手上那本《茶花女》,是铅笔线描的,属于精品,存世量不多,也就有收藏价值了,三五千肯定问题不大。”
华仔很开心,跟着胡哥,总能淘到一些他看不上的。虽然赚不到什么大钱,但赚点小财也是不错的呀!
二十块钱买来的,转手就是三五千,百倍的利润,还想怎么样?
“我这两本呢?”费奇扬着手中的两本小人书。
“你那本《封神榜》和《三国志》本来印刷量也不少,但破四旧的时候烧了很多,所保存在今天的也算是少量,同样有收藏价值,一本上千元吧!具体还要看买家什么心态。”
一本小人书的价值,要从很多的方面去衡量。
品相好坏、年头长短、画家名气、是否获奖、有没有完整成册等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说完,胡杨看向小莉:“你那本稍微贵一点,因为有作者签名。原理,大家应该都懂,现在明星签名的cd、海报之类,都要贵好多的。”
得!
这么一说,大家忽然觉得,这种收藏品挺接地气的。
“其实,对于经济不是很宽裕的人来说,收集连环画、邮票这些,都是不错的收藏方向,不会花太多钱,升值空间也有。”胡杨接着说道。
实际上,据他所知,全国可能有上百万的人收藏小人书。可以说“连友”是一支庞大的收藏军团。
这些年,连环画价格能飙升,就是他们的功劳。
“那我有空多找找这种书。有什么要注意的吗?”费奇问道。
“它虽然不贵,但也有造假的,所以也要注意。
首先,可以看封面,封面颜色均匀,颜色暗淡、特别鲜艳、特别白或有不均匀的白点,很有可能是假书,而年代稍远的小人书背壳有油印。
然后,也可以闻一下书页。
为了做旧,一些书商会用蚊香烤书,如果发现背壳有白点又不能确认真假,最好闻下书有无蚊香味。
收藏的要领,可以专注特殊种类的小人书去收藏,不要盲目,看见就收。”
胡杨列出一些类型,比如名家名作的,比如像“文.革”等特殊时期的,还比如一些初版本等等。
“刚才说到品相,这很重要。作为收藏品,如果破了相,通常价值都是大打折扣的。所以,就算卖家说它存世量有多稀少,只要看到破旧不堪的,就没有必要弄到手了。”
此外,还有一些技巧,胡杨见大家有兴趣,也就简单说一说。
“当然了,你们要是看到了原稿,一定要拿下,挺值钱的。”胡杨最后提醒。
连环画毕竟是印刷品,就不可能只印一本,但原稿不一样,它就是唯一的。第一无二的东西,通常价值都不会低。
连环画的原稿,曾经创造了上千万的拍卖纪录,轰动一时。
往前走,是一个卖石头的小摊,各种颜色的“鹅卵石”,如同宝石一样,摆在一张布上,旁边还竖着一块纸牌,上面写着:十元一件,任挑任捡!
小莉停下脚步,或许,女孩子对这种亮晶晶的东西都会多看几眼。
“姑娘,你拿着这块是雨花石,挺不错的。”摊主推荐道。
小莉不懂,看向胡杨。
胡杨只好开口:“是雨花石没错,但这么普通的雨花石不值钱,别人的是十块钱捉一把。到老板您这,就只能按粒卖了吗?”
雨花石是由石英、玉髓和燧石或蛋白石混合形成的珍贵宝石,也称雨花玛瑙。
自南北朝以来,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啸傲烟霞,至唐宋时期达到巅峰,雅史趣事中有关赏石的佳话不胜枚举,神奇的雨花石更是成为石中珍品。
说到底,这也是一种观赏石,但通常都不太值钱,只有极少数精品才会被人收藏。
直播间有南京的兄弟说话,表示胡哥说得没错!他们附近的街区就有,不管大手还是小手,十多二十块钱就能捉走一把。
在他们南京,雨花石算是特产,吹得厉害,但精品很少。
其实,雨花石的欣赏,追求的是“意境”,所谓景外之景,图外之画,弦外之音,无论诗情、画意、神采、文韵都包涵在意境之中,这就要求收藏者要有比较高的文化品位。
老板郁闷:“毕竟是别的地方运来的,多少要点路费吧?算了,五块钱一颗,随便挑吧!”
“挑这种,有图案的,别管是什么图案,也别管能不能看懂。”胡杨指点。
得!有胡哥指点,费奇和华仔也挑了一些,反正不贵。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零八章 西冷印泥
看得出,这批雨花石是摊主精心挑选过的,有一小部分质量还算可以,不全是废石。
“这些雨花石,你们估计只能暂时自己玩着收藏,想要出手有点难。”
胡杨告诉华仔几个人,雨花石因为量多,不是精品的话,很难入别人法眼,求购的人自然也就少。
不过,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所以基本上都有升值的空间,留在手上也没错的。
费奇等人也看得开,不是所有东西都得马上出手,自己玩着收藏也挺好。
胡杨等人发现,卖石头的还真多,刚才是雨花石,这回是什么牡丹石之类,华仔等人根本看不过来。
“石头真是神奇,这种都有,不知道的,还以为那花朵是印上去的。”费奇难得地感叹,嘴巴没有放毒。
牡丹石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或白或粉绿的花朵随意分散在黑色的大理石中,状如牡丹,浑然天成,妙趣横生。国际石材界公认其为世界奇石,储量稀少,富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被列为世界珍稀品种。
“这种石头,河南比较多。可以说是洛阳特产,洛阳的朋友应该知道,这种石头虽然看着稀奇,但大多数情况下,价值还不如雨花石。”胡杨跟大家说道。
除了牡丹石,大家更是看到了传闻中的肉石。
顾名思义,就是长得像肉一样的石头,真的是神似,比如东坡肉石、蜜酱鸡腿、红烧肘子、同安封肉、五香牛肉等等。
自然界,能产生肉石的地方很多。
这种石头,刚出现的时候,还引起了小范围的轰动,一时洛阳纸贵,千金难求。不过,现在比较少人问津了,算是神话破灭。
当然,只要是精品,还是同样受欢迎的。
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出于顶尖的那一小部分,身价都会很高。
“难怪叫古玩奇石街,石头真多。”华仔感叹,只有他们想象不到的,没有他们没有的。
胡杨笑道:“说到奇石,我们省内也有个地方挺出名的,以后可以去看看。”
“胡哥是说龙湖吗?我听说过,已经打造成旅游区的。”
胡杨点头,然后在一个摆着一盒盒印泥的摊位停下脚步。
费奇撇了撇嘴,看到一张纸牌上写着:正宗八宝印泥,二十元一盒!
这纯属就是要坑外地人呀!正宗的八宝印泥,哪怕是最低档次的,也要五十多吧?八宝印泥是他们这里的特产,费奇多少还是有所了解的。
作为漳州三宝之一,八宝印泥很多地方都能买到。不过,最好还是到名店去买,通常不会有假货。
“帅哥、美女,正宗的八宝印泥,看一看喂!八宝印泥可是我们这里的特产,买一盒作纪念也不错呀!”摊主推销道。
胡杨无语,连盒子都没有统一,乱七八糟的,只有最外面的纸盒印着八宝印泥四个字,你说是正宗的,谁信哦!
没计较这些小事情,胡杨的寻宝眼落在一个别致的盒子。
“那就买一盒吧!”胡杨用手机扫了一下支付码,支付二十元,然后将那盒印泥捡走。
摊主面带微笑,就喜欢这种给面子的游客。有些游客,就算不喜欢一件物品,但别人推销,不好意思一毛不拔,会掏钱买一点。在他看来,胡杨无疑就是那种人。毕竟要是真的想要买的话,起码也要打开看一看成色吧?
这种游客,要是跟团旅游,有些不良导游能吃得对方骨头不剩。
“各位慢走,欢迎下次再来。”
他要是知道,那盒印泥是宝贝,就可能笑不出来了。
离开的时候,费奇还同情地看了一眼摊主,果然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福气!
走远后,胡杨才打开印泥盒,微微有些惊讶!
“居然还是一盒西冷印泥。”他刚才看上的,并非印泥,而是印泥的盒子。但打开一看,发现印泥也是好东西。
“西冷印泥很出名吗?”费奇问道。
他就只知道自己漳州的八宝印泥。
胡杨告诉他们:“清代做印泥最出名的地方有三个:你们漳州的丽华斋、首都的荣宝斋,还有就是杭州的西泠印社。
如果单论名气,西冷印泥可能不如八宝印泥,但说到顶级印泥的价格,西冷印泥或许更胜一筹,真正的贵如黄金。”
在书画界,八宝印泥和西冷印泥一样,都是奢侈品,古代都是用黄金交换的。
这种印泥的质地细腻,印面均匀不拉丝。另一个特点是冬不凝固、夏不出油。
有一个简单的检验办法是丢到速冻箱里,放一会儿再拿出来,据说经得起考验的西泠印泥是不会凝固的。
也可以用火烧印,好印泥在火烤之后仍会留下痕迹,如果是化工原料合成的则会瞬间化为灰烬。
“以前,荣宝斋的印泥都是特供品,专供皇宫的,名气很大,西冷印泥则是民间书画家追捧,三种印泥,各有千秋吧!”
大家大概估算一下,价比黄金的话,胡哥得到的那枚印泥,岂不是几万元?
比起之前胡哥的那些捡漏品,这次只能说是小试牛刀,不值一提。可你要知道,这才二十元捡来的,千倍的利润呀!
“这得两三万起吧?哈哈!刚才那老板要哭晕在厕所。”费奇哈哈大笑,果然快乐都是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
想要拿次品坑人,反被人坑了吧?
不过,其实那摊主也不亏,那种劣质印泥,一两块钱进货的吧?要知道,市面上普通的印泥,才几块钱一盒。
就在胡杨几个人站在街上观赏那盒印泥的时候,不知什么时候,身边停留一位老人家,同样盯着那盒印泥看了一会。
“我出五万怎么样?转给我吧!”他忽然开口。
忽如其来的声音,把费奇等人吓了一跳,转头一看,是个头发不多的老头,顿时郁闷,想说一句:人吓人,会吓死人的!
这种情节,对直播间的观众而言,早已不新鲜。从胡哥刚直播的那天,不就发生一模一样的事情吗?
胡杨笑道:“老人家,您要是只要印泥的话,我可以给您,但五万元买不到这个乾隆御制彩泥堆绘的紫砂印泥盒。”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零九章 彩泥堆绘(求收藏)
头发稀疏的老人家目瞪口呆,万万没想到,这个年轻人连乾隆御制彩泥堆绘这么专业的名词都说出来。
本来,是想着捡漏的,但人家既然说得那么明白,说明是行家。
他不由心里感叹:现在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厉害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呀!
华仔、费奇,以及直播间的人表情也好不到哪里,都没想到胡哥看中的事印泥盒。这一幕,何曾相似呀!
最初,胡哥不就是靠一个印泥盒刷新大家对他的印象吗?
听胡哥刚才的话,什么乾隆御制彩泥堆绘,一听就是宝贝啦!那老头肯定也是看上紫砂盒,才想要捡漏的。
可他没想到,胡哥这么牛的吧?以为他们年轻人都好欺负?
“原来是行家呀!失礼了。”老人苦笑道。
只能说自己运气不好,这条街他经常来,但就是没发现这件宝贝。
只见这印泥盒的盖顶部微微隆起,张力十足。盖、身子母口套合,直壁、作玉璧底,体线劲挺,轮廓分明。
底中央模印“大清乾隆年制”双行六字篆书款,结字秀雅,清晰有力,为乾隆官造文房器。
盖面以红、黑、黄、褐多种彩泥,堆刻赋色,绘山谷清幽之景于印盒盖面上,营造出水墨晕染浓淡相宜的效果,图景秀丽素雅,清气怡人,存四王之风骨。
“称不上行家,还有好多东西需要你们这些前辈多多指教。老人家能这么快看出虚实,佩服。”胡杨商业胡吹两句。
“我能看一下吗?”
胡杨倒不介意,将印泥盒递过去。
老人家小心翼翼地接过,观赏了好一会,才依依不舍还回去:“好东西,好宝贝!可惜,可惜!小友就在附近买的?”
费奇代为回答:“喏!就是那边,二十元捡的。”
“那可真是大漏,这宝贝拿去拍卖,五百万都不止。”老人家说道。
一句话,将华仔、直播间等人震得说不出话来。
这么小的紫砂盒,五百万都买不到?世界太疯狂了。一辆豪华跑车才几百万,顶级的才上千万呀!
“怎么?不信吗?前两年,拍卖了一个差不多的,好像是七百多万吧!”老人家再一次言出惊人。
紫砂本就有很贵的,加上还是大师出手制作,还是皇帝用的,一系列因素加起来,一千几百万很正常。
彩泥堆绘,在即将完成,尚带有一定湿度的坯件上,以白泥、朱泥、紫泥等各色泥浆为墨,以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为基础,分别堆绘纹饰,多色并施,刀笔兼用,强调光影的三维效果,对施作者的艺术素养与品位要求极高。
精工的彩泥堆绘作品,布局匀称,运笔自然,常随主题堆绘出三维效果,依靠泥的厚薄与不同色泥的表现效果,展现出中国传统笔墨的韵味和意境。
这种技巧,主要运用于文房、雅玩等,在紫砂上的彩泥堆绘比较少见。
因此,彩泥堆绘的紫砂物件,通常也是价值不菲,几百万的作品并不罕见,上千万的也有。
老人家似乎真的很喜欢这件作品,犹豫了半晌:“小友,既然你也是行家,我就直接点。七百万能转给我吗?”
七百万?
和胡杨心理价位差不多,于是点头道:“可以。”
老人马上补充:“不过,我没有七百万那么多,只能给你五百万,另外两百万,我打算用一件价值两百万的宝贝抵,如何?”
“那我需要先看看是什么宝贝。”胡杨开口。
“这是当然,你还要逛吗?”
“我们才刚来没多久。”费奇说道。
“那给我留一个联系方式,等一下我将宝物带过来,再联络你们。”老人的作风属于风风火火的类型,说干就干,不拖泥带水。
“主播这么能赚钱,还直播干什么?搞不懂。”直播间有新人郁闷道。
“你知道什么?胡哥这是在传播传统文化。”
“所以,学着点吧!”
……
哪怕是再傻的人都知道,主播真不靠直播吃饭,不惦记大家那么点礼物。关注量再一次飙升,快要十一万了。
有不少人询问怎么加群,但这时候几个群早就满人。
华仔开口:“群里的兄弟,帮忙再建几个大群。欢迎大家加入,家里有什么祖传宝物的,都可以上传到群里,胡哥有空的话会帮忙翻看的。”
其实,大家加群,就是两个目的。
第一,家里可能也有些老东西,但看不懂,想要胡哥给个参考意见。
第二,想要邀请胡哥到他们家乡走走,别的不说,要是能跟胡哥赚点外快,就比规规矩矩去上班要舒服很多。
这时候,群里就有人上图,希望胡哥瞧一瞧,值不值钱。
家住宜兴的钟文秋一脸忐忑,等待胡哥的回复。这件看着像花盆的东西,质地上,他觉得挺像胡哥现在得到的那件紫砂印泥盒,所以才忍不住拍个照放上去。
不一会,胡哥就回复:“翻过来看一看底部。”
钟文秋二话不说,赶紧将种着花的花盆翻过来,不管里面花草的死活,然后认真拍了好几张。
只见底部有款:杨初季。
看到这,胡杨心里有谱了。
他回复:“初步断定,这是一件清朝堆绘二甲传胪四方盆。上面的堆绘有螃蟹和芦苇,是有用意的。
螃蟹有甲壳,芦苇谐音胪,故两只螃蟹加上芦苇,有二甲传胪之寓意。
古代有个说法,叫:会试第一位会元,二甲第一为传胪!
二甲传胪亦即是祝愿对方在科举考试金榜题名,螃蟹与芦苇遂成为中国艺术中受人喜爱的吉祥纹饰。
还有,底款是杨初季。宜兴的杨氏一族,就是玩堆绘的高手,不少紫砂堆绘作品都留有他们杨氏一族的大名。
不过,具体是不是,仅仅靠图片还无法真正确认。你要是不嫌麻烦,可以过来一趟。假如是真的,它的价值在两百万以上。”
钟文秋惊喜连连,立即表示马上买高铁票过去。
他就是宜兴人,但不知道原来堆绘这门艺术,他们宜兴人玩得最溜。事实上,很多传统艺术就在身边,大家不关注而已。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一十章 价值百万的核桃(求收藏)
1...3233343536...211
猜你喜欢